中国山寨建筑里的城市生活真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寨建筑里的城市生活真相导读

我们生活在此处,想象着别处,满心以为臆想中的别处就是所谓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中国城市生活的全部真相。

大家常讲:越是中国的,就越是国际的。但有时候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似乎更切近我们的现实:越是国际的,就越是中国的。

如何证明这一点呢?比如,当我行走在中国的城市街道上,宽敞的马路两边密布着高大的建筑群落,有意思的是,我经常会看到这些修建于中国城市的高层建筑连同它们脚下的街道,拥有并不属于这个国家的名字——香榭丽舍、曼哈顿、中央公园、左岸……这种“国际范”的街名和建筑名,早已被我们默认。要是一座城市没有几处以翻译成中文的洋文命名的街道或建筑,那反而是奇怪的。

图片:上海松江新城的泰晤士小鎮(Thames Town)

一次很典型的经历是在我国西部某直辖市,当我置身于该地的金融中心时,蓦然发现自己被一群“外来”的建筑群落包围。头顶的大厦被冠以世贸大厦、时代广场、银座等等名字,逼人的“国际范”从四周向你扑面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不由得想起了多年前国内曾流行一时的“世界公园”,那种将人面狮身像、埃菲尔铁塔、白宫、罗马斗兽场等诸多世界著名景点并置于一处的密集感,那种足不出中国就能向国际接轨的牛逼感,与今天城市里各种密集出现的“国际化”地名确实是一脉相承。我猜测,当年的游客大概已成为了今天的业主,他们不再需要去建在景点的山寨“白宫”游玩,他们自己干脆就住进了开发商修建的“白宫”小区里。

或许是因为这种接轨国际的名称被用得太滥,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宣布,将重点清理“道路、桥梁、建筑和居民区的违规地名。”民政部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举将针对“大、洋、怪、重”以及对居民造成不便的名字,尤其是“损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背离公序良俗、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名称。

看来,接轨国际接得太过头,也容易引起反感,背上一个“数典忘祖”的罪名。《人民日报》曾撰文批判洋文名称在国内的泛滥,“追求外国名字,不仅容易丢失身份认同,也反映了一种懒惰和对本国文化的不自信。”也难怪,如今早已不是一味强调“引进来”的时代了,当下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国“走出去”。走出去的最佳证明便是强大的中国资本海外并购、海外投资、海外撒钱,一路买买买,恨不得把美国白宫旁的土地买下来,更名为“驻马店”,这才真正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大国自信。

江苏华西村仿造的法国凯旋门,李根/CFP

回到正题。洋名字的背后,是街道与建筑在造型外观上的“崇洋”与整个城市设计风格上的“山寨化”。因此,用不用洋文名称这件事,如果仅仅解释为一种源于民间的“崇洋媚外”和对欧美城市建筑的简单复制,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美国学者碧安卡·博斯克在《谁把埃菲尔铁塔搬到了中国》一书里,有一个颇为独到的观察。她认为中国城市加倍模仿西方风格,其实是为了一部分入住的人而建造,所以这些山寨的建筑和街区在规模上都经过一定调整,

中国的复制建筑有时候会比原建筑的体积还要大,风格更粗犷,能够容纳的人也更多。

尽管这些城市的建筑与街道会受到“崇洋媚外”的责难,并且在风格上也很不搭调,但是,它们显然符合中国城市的规划逻辑,也符合中国国情。所有这些因地制宜的部分都充分显示出了“越是世界的,就越是中国的”这句话的合理性。换言之,当我们把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和白宫“搬到”中国内地,成为我们生活的街道或小区楼盘名称的那一刻起,这些名字就已不再是陌生的异域名字,而是地道的本地名称,它们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想象和内心的居住诉求。

在今天的北上广等大城市,山寨型的建筑风格早已不是主流了。但在大城市的周边卫星城,以及内地的二三线小城市,“世界公园”风格的城镇和建筑却一直是一种审美的主流。比如,上海市曾经做过“一城九镇”的城市规划,即以上海市为中心,在周边建设十个卫星城镇社区。但如果仔细观察每一个卫星城市的特征,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模仿了一系列欧洲城市的风格,这里也有长三角版的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道。再推而广之,上海以外的中心城市,例如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等城市的周边,你总会发现有一群以“中国版XXX”为特征的卫星城镇和社区,有时候它们自我宣传为中国版的巴黎、威尼斯,有时候又成了伦敦或马德里,千变万化,总之你抓不住它的节奏。

图片:杭州某地仿造的巴黎埃菲尔铁塔

碧安卡·博斯克于是说,在中国,对于西方城市建筑的模仿并不是孤立和机械的,而是交织分布在现有的城市框架下,密集而广泛的主题社区,让人一见就能辨识出“西方”的特征。这些“伪西方”建筑以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拼贴于中国大城市的边缘,反而神奇地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和谐。

与“国际友人”的宽容相反,国内的舆论反倒经常批评中国城市建设毫无特色,没有体现本地文化特征,包括对街道和建筑的名称“崇洋”的批评,亦可算作其中的一例。不过,理性地加以分析思考之

后,我却不得不对于这种既有的城市规划思路另眼相看,甚至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可。这种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城镇,难道不是一种最简单高效的建设思路吗?据统计,中国城镇化率目前已经达到约56%,而在10年前,此数字只有44%,这意味着近年来极高的城市扩建速度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在城市扩建的过程中,大部分城市都是修建不久的新城,而这些新城的新常住人口,绝对不可能是大城市的原著居民,而只可能是来自于进城务工者和其他城市的移民。

要想向大量新的城市居民解释城镇的定位和特点,最佳的方法莫过于找到一个现成的模板。从名称到设计都拷贝自西方的城市新城模板,在叙述上最简洁明确地赋予了新城镇以角色定位,迁居至此的人们不用花太多时间就会很快明白这座城市的功能、社区的档次、生活形态等等。这些似乎是直接从欧洲某地移植过来的建筑群和城市,并非完全是出于文化上的庸俗浅薄,说它们是实用主义和经济效益至上的产物,似乎更为恰当。

千篇一律的城市构造和山寨感极强的地名背后,是多年来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和涌进城市的新人口。城市需要提供给人们有说服力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否则他们将茫然不知所措。不能给人以未来想象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可言的,即使这种憧憬与想象是人们臆造出来,但它终归好过完全没有想象。那些来自于世界各处的假洋文地名、街名和别墅群的名称,无不是建立在一种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上,而当我们继而窥探这种期盼的内核之时,却发现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