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合集下载

绪论怎么写

绪论怎么写

绪论怎么写引言绪论是学术论文的开篇之部,它在整个论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绪论的写作对于整个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好的绪论应该能够向读者说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以及之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个有效的绪论,以及绪论的结构和内容。

一、研究背景绪论的第一部分应该介绍研究的背景。

研究背景可以包括对该领域的概述、对相关问题的描述和重要性,以及对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回顾。

在这一部分,需要向读者明确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或数据来支持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绪论的第二部分是研究问题和目的的描述。

这一部分要明确研究的目标是什么,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研究问题应该清晰明确,并且可以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来描述。

研究目的应该与研究问题相对应,可以阐述研究的目标、目的和预期结果。

三、前人研究综述绪论的第三部分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

在这一部分,需要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包括其理论、方法、结果和不足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应该对重要的前人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可以引用一些经典文献作为支持。

同时,还可以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从而引出本研究的研究动机。

四、研究方法和设计绪论的第四部分是研究方法和设计的描述。

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需要详细介绍并解释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并给出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

同时,还可以说明研究的可行性和可行的限制。

五、研究预期结果绪论的最后一部分是研究预期结果的描述。

在这一部分,需要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阐述研究的预期结果。

需要明确的描述研究的预期结果,并说明其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或图表来说明预期结果的表达方式。

结论绪论在整个学术论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读者对整个论文的第一印象。

一个好的绪论应该能够向读者清晰明确地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和目的,回顾前人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说明研究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毕业论文绪论

毕业论文绪论

毕业论文绪论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绪论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毕业论文的绪论内容:引言、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引言:首先,引言部分应该包括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使其对论文感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引用相关研究或者介绍背景故事来实现这一目的。

随后,引入研究主题,明确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的目标和重要性。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这一部分,需要对研究的背景和当前研究状况进行详细介绍。

可以包括相关理论或概念、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局限性等。

还需要说明为什么对该研究领域感兴趣以及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在提出研究目的时,要明确指出此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并且解释其在理论或实践上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提出研究的研究问题或假设,并说明这些问题或假设在该领域中还未得到解答或验证。

如果需要,可以提出研究的假设,并在后续章节中进行验证。

研究方法:在绪论中,还需要对将用于研究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这包括研究的范围和限制、研究的参与者或样本的选择方法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还需要说明所选方法的合理性,并解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回答研究问题。

此外,还可以介绍研究工具或仪器,并描述其用途和操作过程。

若有必要,可以讨论所提出的研究方法的潜在局限性,即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

结论:在绪论的最后一部分,可以简要总结前文所述,并提出预期结果。

同时强调本论文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目标的实现意义。

总之,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篇之作,旨在引导读者了解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并理解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合理性。

准确、全面、清晰地介绍研究内容和目标,以确保读者对毕业论文的后续章节有充分的理解和期望。

绪论怎么写 范文

绪论怎么写 范文

绪论怎么写范文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介绍有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说明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意义,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为文章提供理论依据。

从内容上看,绪论可以包括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重要性等。

1、绪论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研究背景”。

对所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的历史和现状做一简单介绍,特别要注意本课题与前人研究的联系。

二是“研究意义”。

应简要地阐述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回答“为什么研究”的问题。

三是“研究内容”。

这部分要着重阐述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结果及其与相关研究的不同等。

2、结构安排: 1)绪论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题的依据。

即写作本文的背景或意义;二是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三是本文研究的特色或突破之处。

2)绪论还应包括一些与选题有关的资料性和数据性统计,包括该课题的历史演变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研究工作进展、研究设想以及创新之处等。

3)绪论是否有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也是评价一篇学术论文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以此类推,论文的绪论的写作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①要把观点摆在首位,不讲空话,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②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不要信口雌黄,故弄玄虚。

③要反映出研究的艰辛过程和最终结果,不要一味渲染,回避问题。

④引用原始材料时,引文要正确无误,论据要典型充分。

⑤在引文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新观点时,要尽量简短,防止长篇大论。

总之,在绪论的写作中,既要体现作者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又要体现出作者的创造性。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术论文都需要一个独特的开头。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不妨灵活掌握,多种手段综合运用。

但只要做到:格式规范、紧扣主题、层次分明、语言通畅、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就是一个成功的绪论。

1、绪论的格式应遵循下列要求:2、绪论内容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选题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趋势的分析评估;(2)本课题的研究特色、新发现、新观点和新见解;(3)论文将怎样展开、叙述的顺序、详略以及使用什么表达方式等等。

《绪论(课件)》课件

《绪论(课件)》课件
绪论与后续课程相互关联 ,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 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 识。
02
绪论的主要内容
绪论的背景和历史
绪论的起源
介绍绪论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其 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绪论的演变
分析绪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变 化和转折点,以及推动这些变化的因素。
绪论的现状
介绍绪论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 ,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技术进步与应用
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绪 论领域的应用,展望其在 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和影 响。
跨学科融合
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 融合对于绪论发展的重要 性,探讨多学科视角下的 研究新趋势。
对学习绪论的建议和期望
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习者积极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1
02
03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 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 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率和效果。
注重理解
学习绪论时,应注重理解 基本概念用到实际情 境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绪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
实践结果和讨论
结果
学生需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经验,加深对绪论课程理论知识 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绪论的总结和展望
绪论的总结
绪论的定义与作用
绪论是学术著作的开头部分,用 于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方法等,对于整篇论文起到引导
绪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

论文 绪论

论文 绪论

论文绪论
绪论是整篇论文的开端,用以引出论文的主题和研究背景。

本文绪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引言部分主要是引起读者的注意,提出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此处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案例或问题入手,引发读者的兴趣,使其对论文主题产生好奇心。

例如,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是其中一个严峻的问题,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深入研究大气污染成因和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下来是研究背景部分,即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动力和依据。

例如,目前大气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组分的检测和污染源的定位,而对于不同污染源的分析和对策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拟重点研究不同污染源的特征分析和防治措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最后是研究目的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的应该明确、具体且可行,与论文主题紧密相关。

例如,本文旨在通过采集不同污染源的样品,使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研究不同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和排放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引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
的三个方面。

引言部分引起读者的兴趣,研究背景部分介绍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和问题,研究目的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引出,读者可以对论文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

绪论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

绪论应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构成及研究内容等。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其实对于绪论和结论,其实是相互照应的。

结论要单独作为一章来写,但不可以加章号,比如不可以这样:“第七章结论”。

一般学校要求写论文都会提供相应的模板,比如字体大小,字体,页眉页脚等具体规定。

ABS的发展历史ABS的作用ABS可在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的运动养成自动调节车轮的制动压力,防止车轮抱死,其实质就是使传统的制动过程变为瞬间的控制过程,即在制动时使车轮与地面达到“抱而不死,死而不抱”的状态,其目的是使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同时又可以避免后轮侧滑和前轮丧失转向能力,以使汽车取得最佳的制动效能。

因此,ABS具有以下优点:缩短制动距离。

ABS能保证汽车在雨后、冰雪及泥泞路面上获得较高的制动效能,防止汽车侧滑甩尾(松散的沙土和积雪很深的路面除外);保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32692549保持汽车制动时的转向稳定性;减少汽车制动时轮胎的磨损。

ABS能防止轮胎在制动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拖痕,提高轮胎使用寿命;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特别是汽车制动时的紧张情绪)。

鉴于防抱制动系统(ABS)具有如上的优越性,所以该系统的装车率逐年上升。

ABS技术是英国人霍纳摩尔1920年研制发明并申请专利,早在20世纪30年代,ABS就已经在铁路机车的制动系统中应用,目的是防止车化在制动过程中抱死,导致车轮与钢轨局部急剧摩擦而过早损坏。

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取得了ABS专利权。

它是由装在车轮上的电磁式转速传感器和控制液压的电磁阀组成,使用开关方法对制动压力进行控制。

20世纪40年代末期,为了缩短飞机着陆时的滑行距离、防止车轮在制动时跑偏、甩尾和轮胎剧烈磨耗,飞机制动系统开始采用ABS,并很快成为飞机的标准装备。

绪论教案及讲稿范文

绪论教案及讲稿范文

绪论教案及讲稿范文教案:课题:绪论授课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了解绪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掌握撰写绪论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于绪论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课本及资料2.多媒体设备3.练习题和案例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小视频或者图片,引起学生对绪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思考:“你们知道绪论是什么吗?在学术论文或者其他文章中,它的作用是什么?”二、知识讲解(25分钟)1.引入绪论的定义和作用,包括:a.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用于引导读者,介绍研究背景和现状,引出问题和研究目标。

b.绪论的作用是概括已有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目标和科学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c.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陈述、文献综述、研究目标和意义。

2.详细讲解撰写绪论的方法和技巧,包括:a.问题陈述:明确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提出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b.文献综述:概括已有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

c.研究目标和意义: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练习与案例分析(3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针对其中一问题撰写绪论的开头部分,并进行评价和修改。

2.以其中一研究为案例,由学生进行文献综述的分析和总结,并讨论其在绪论中的体现。

四、反思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进行反思,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撰写绪论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并提醒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六、教学反馈(5分钟)让学生交作业,并进行评价和点评。

讲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绪论。

绪论是学术论文或其他文章的开头部分,它不仅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研究的问题、目标和意义进行阐述和说明。

那么,你们知道绪论的作用是什么吗?其次,绪论的作用是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在绪论中,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我们应该明确研究的动机和研究的背景,即为何进行这项研究,对于该领域有何贡献。

《绪论》 说课稿

《绪论》 说课稿

《绪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绪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绪论》这一章节通常是一本教材或一门课程的开篇,具有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它旨在为学生勾勒出课程的整体轮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就本教材的《绪论》而言,它首先对课程所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宏观的介绍,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次,阐述了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此外,还可能提及了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指导。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具体专业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对于本课程的具体内容还比较陌生。

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于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对于课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关键概念和术语的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课程的体系结构。

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清晰、准确的讲解,让学生对课程的基本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怎样写好论文绪论

怎样写好论文绪论

怎样写好论文绪论在学术研究中,论文绪论是一份重要的文献资料,它需要很好地介绍并概述研究的主题,提供研究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同时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等方面。

因此,写好论文绪论对整篇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怎样写好论文绪论,以期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优质的论文。

一、明确论文研究的主题和选题背景第一步写好论文绪论,就是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选题背景。

研究的主题指的是研究的核心问题,而选题背景则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在论文绪论中应该从研究的历史背景、相关理论、实际需求等方面介绍研究的背景和选题依据,让读者对研究感到兴趣和关注。

在介绍选题背景时,应该要有一定的文献研究,以确保自己研究的方向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二、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一个好的论文绪论应该清晰地表达研究问题,即表明在研究过程中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但这并不是一个繁琐的问题描述,而是应该突出问题的重要性、研究现状、问题尚待解决的方面等,提供参考文献和数据支撑。

在解释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应该表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概述研究结果对相应领域中的理论、实践和应用的贡献,这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的重要性和目标。

三、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论文绪论还需要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而理论支持不仅要选择有意义的理论框架,还要有足够的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撑。

在理论框架的选择上,应该在保证较为全面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贸然选择多种理论,避免无分歧,也避免唯一性过强的理论。

在选择理论框架时不仅需要重视理论的相关性和适用性,还需要重视该理论的实证研究,这可以帮助你判断理论的应用和有效性。

四、总体概述的重要性在论文绪论中,需要对研究进行总体概述,以增强论文的连贯性和知识层次。

总体概述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还可以突出研究中的重点和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写总体概述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突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更好地展示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结果。

硕士论文绪论

硕士论文绪论

硕士论文绪论
绪论是硕士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对研究领域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和介绍。

它需要从一般到具体、由远及近地描述研究课题,为后续章节的详细阐述提供铺垫。

在绪论中,需要明确研究领域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描述与研究相关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以及前人研究的现状等,指出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难题。

接下来,需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阐述研究的目标,即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同时,还需要说明研究的意义,即对学术界和实际应用有何贡献。

在绪论的最后,需要概括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

可以列举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概述和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问题。

绪论的写作要点包括:
1. 简明扼要地叙述研究的背景,引出研究问题。

2. 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3. 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研究中的空白和问题。

4. 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证方法。

绪论的撰写要求:
1. 切合论文的主题和研究领域,准确清晰地陈述问题。

2. 语言简练,不要使用太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3.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研究问题的解释和说明。

4. 需统一格式和写作规范,如字体、字号、行间距、段落缩进等。

绪论的撰写应该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确保完整、准确地引出研究问题,使读者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绪论是什么意思

绪论是什么意思

绪论是什么意思
基础释义
学术著作的开头部分,多用以阐明全书的主旨及内容。

详细释义
言论。

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书》:“后生小子不获闻前辈绪论,皆以为天下安有定法,各出意见,自立尺度,惟平者可合律,奇者为出伦耳。

”明李贽《何心隐论》:“然余未尝亲覩其仪容,面听其绪论,而窥所学之详,而遽以为过,抑亦未可。

”《明史·孙慎行传》:“幼习闻外祖唐顺之绪论,即嗜学。

”清王晫《今世说·文学》:“诸公子环坐,听其绪论。


指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明全书的大旨和内容等。

明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今上乙亥,徐孺东新入省垣,首申其説,盖即所著《潞水客谈》绪论也。

”瞿秋白《海上述林·别林斯基的百年纪念》:“别林斯基论普希金的许多文章的前面,还有一篇很长的关于历史的绪论,是说明从狄尔若文到普希金的俄国文学史的。

”。

论文绪论怎么写

论文绪论怎么写

论文绪论怎么写
写论文绪论时,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引言:引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的现状,为读者提供深入理解论文主题的基础知识。

2. 问题陈述:明确阐述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3. 研究意义:阐明你的研究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或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你可以指出你的研究填补了哪些空白,解决了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提供了哪些新的见解和发现。

4. 研究目标和方法:明确说明你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并描述你将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一部分应该清晰地阐述你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5. 论文结构:简要介绍你的论文结构,包括各章节的内容和组织方式,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你的论文结构和思路。

在写绪论时,要注意语言清晰、简洁,逻辑连贯,引用相关研究并给出适当的引用。

此外,绪论部分不应过长,一般占总字数的10%~15%左右。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书的概述或感想,亦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的开场白。

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前言】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

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

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

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也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叙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理、或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及心得。

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

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

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论文绪论模板

论文绪论模板

论文绪论模板
一、引言
在本部分中,可以介绍研究背景和当前研究领域的现状,说明该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也可以提出研究问题或者研究目标,概述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论文的结构。

二、研究背景
本部分可以详细介绍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前沿进展。

可以引用相关文献、数据或事实,说明研究该主题的动机和必要性。

同时,也要指出当前研究领域仍存在的问题或差距。

三、研究目标
本部分可以明确阐述研究目标,即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的目的。

可以描述具体的问题陈述,说明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得到的结果或结论。

四、研究方法
本部分可以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或途径,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模型构建、理论推导等。

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论文结构
本部分可以概述论文的组织结构,简要介绍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论文的逻辑和脉络。

六、总结
在绪论的最后,可以总结前述内容,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创新点和现实意义。

也可以提出本研究的假设或预期结果。

最后,可以引出下一章节的内容,为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

论文的绪论

论文的绪论

论文的绪论
论文的绪论是论文的开篇,它旨在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和探讨。

绪论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使读者能够理解和评估论文的主题和研究方法。

在绪论中,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背景:介绍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阐述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为后续章节的展开提供框架和导向。

3. 相关研究综述:对当前领域内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分类和概述,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不足之处,为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提供依据。

4.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样本和实验设计等,明确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5. 研究框架和结构:概括性地介绍论文的章节结构和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研究框架。

总之,绪论是为了引导读者理解和评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目标和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展开提供一个逻辑和理论基础。

论文撰写中的绪论要求

论文撰写中的绪论要求

论文撰写中的绪论要求绪论是一篇学术论文的开篇,它对整个论文的质量和读者的阅读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绪论是论文写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论文撰写中的绪论要求展开讨论,并分为以下几个章节:一、绪论的定位和作用绪论作为一篇学术论文的开篇,主要扮演着引导读者理解论文主题的作用。

通过绪论,作者可以从多个角度介绍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等相关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成为读者理解论文主题的基础。

此外,绪论还可以表达作者对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立场,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背景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论文的主要观点。

二、绪论的结构要点一个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绪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这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所研究的问题或主题,并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2. 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成果:该部分需要介绍前人对该研究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为读者提供一个研究领域的概览。

3.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这一部分应该概述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一个大体的研究框架。

4.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该部分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为读者提供一个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概览。

5.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案:该部分需要概述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案,为读者提供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三、绪论的撰写技巧1. 突出论文的价值:绪论应该能够让读者明确文献的意义,从而激发读者对该文献的重视和兴趣。

2. 切入主体内容:在写绪论时,不要长时间陈述一般性的背景信息,应该尽早地将读者引入到本文的主要内容领域中。

3. 避免重复和冗长:一篇好的绪论必须是高度概括且意义鲜明的,应该避免纯属重复和冗长的情况。

4. 语言简洁明了:使用简单、明了和易于理解的语言切入主题,可以让读者更佳轻松地了解研究对象和主题。

四、绪论的质量评判如何评判一篇绪论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察:1. 是否清晰明了、言简意赅?2. 是否具有独特的视角和作者的思考?3. 是否能够突出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目的?4. 是否对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5. 是否可以引出主要的结论,为正文做好了铺垫?综上所述,论文撰写中的绪论是一篇论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对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和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绪论的总结

绪论的总结

绪论的总结引言在学术研究中,绪论是一篇文章的开篇之文,用于引出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研究问题,并简要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

绪论的编写是整篇文章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将对绪论的重要性、编写要素以及常见错误进行总结,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绪论的撰写。

重要性绪论在整个文章中起到引导读者进入研究主题的作用。

一个清晰、合理的绪论能够让读者了解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同时,绪论也是研究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论证和分析的重要环节。

编写要素1.背景与引言:绪论一开始应该对研究领域的背景进行介绍,概括已有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接着,通过引入具体案例或问题,引发读者的兴趣,使其对研究主题产生好奇心。

2.文献综述:绪论需要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重要文献的回顾、主要观点的总结等。

文献综述不仅可以显示作者对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也是对研究主题的深入理解的重要过程。

在综述时,需要突出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进展,有选择地引用相关文献,将本研究与前人研究进行连接。

3.问题陈述:明确而精准地表达研究问题是绪论的重要要素,它体现了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问题陈述需要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出,并提出本研究的独特之处。

同时,问题陈述还要能够进行可操作性界定,即能够明确研究范围和方法。

4.研究方法与方案:在绪论的尾声部分,需要介绍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方案。

包括实验、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等,以便读者理解后续研究的整体框架和操作步骤。

常见错误在绪论的撰写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和不足,以下列举几点:1.背景不明晰:有些绪论未能清晰地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缺乏对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使得读者难以理解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2.文献综述不充分:绪论过度依赖个别文献,未能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有时,绪论中的文献引用较多,但却没有对各个观点的综合梳理和总结。

3.问题陈述不准确:问题陈述可能存在模糊不清、描述不准确等问题,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绪论和序论

绪论和序论

绪论和序论
绪论和序论
绪论是一种写作形式,其主要功能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报告、论文或书本的简要概述、叙述和综述,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绪论一般是在完成论文或书本的研究和编写之后才写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有一个快速的了解报告或文章主旨和内容的总体概况。

将该报告或文章的概要写成绪论以明确其主题,达到让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理清文章的结构。

序论往往用于引言性文章,主要用来给介绍性文章加上一个引子,它把文章的主题提炼出来,供读者参考,以便提供一个理解文章的框架,序论的主要写法是从宏观上全面而简洁地描述一个文章的内容或一个书本的主题,它是一种开场白,对于文章或场合有着简短的说明作用。

从学术角度来讲,绪论和序论都是进行文章写作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它们都有着重要意义。

它们都可以帮助作者熟悉所要写的内容,给读者一个概览,有助于把整个项目细节都收束在框架里,从而让作者和读者都能够以一种标准和一致的方式把文章分析清楚。

- 1 -。

绪论和批语的关系

绪论和批语的关系

绪论和批语的关系1. 绪论就像是房子的地基,批语呢?那就是在地基上检查房子建得咋样的人说的话。

要是绪论没打好基础,批语可能就会像个严厉的监工大喊:“这咋回事啊?”比如说写论文,绪论乱写一通,导师的批语肯定是指出一堆问题。

2. 绪论和批语呀,就像厨师做菜和食客的评价。

绪论是厨师精心准备的食材搭配,批语就是食客尝了一口后的反应。

“哟,这绪论咋这么寡淡呢!”就像食客抱怨菜没味道一样,批语会对绪论的不足给出反应。

3. 我觉得绪论是舞台的开场表演,批语就是观众的即时反应。

如果绪论这个开场表演很糟糕,观众可能就会像这样喊:“啥呀这是!”就好比一篇文章绪论很混乱,读者的批语肯定是负面的。

4. 绪论和批语是啥关系?那好比是探险家的出发准备和伙伴的评价。

绪论是探险家准备的行囊,批语就是伙伴看了后说:“你带这个有啥用?”像学生做课题报告,绪论不周全,老师的批语就会有类似的质疑。

5. 你想啊,绪论就像演讲者的开场白,批语就如同听众的内心独白。

如果开场白结结巴巴,听众心里可能就会想:“这讲的啥呀,能不能好好开始?”这就像文章绪论不流畅时读者的批语。

6. 绪论是一幅画的草图,批语则是看画人最初的感觉。

“哎呀,这草图看着就乱!”就像批语对一个没有条理的绪论的反应。

就像我们看画展上那些画作的初稿介绍,写得不好就会引来不好的批语。

7. 绪论如同歌手的开嗓,批语就是评委的点评。

要是开嗓就跑调,评委肯定会皱着眉头说:“这怎么行呢?”一篇文章绪论有错误,批语就会像评委那样指出问题。

8. 我看绪论是一场比赛的起跑姿势,批语就是教练的即时看法。

“你这起跑姿势不对啊!”就像绪论如果有问题,批语会立刻指出。

就像运动员起跑姿势不对被教练批评一样,文章绪论出错就会有不好的批语。

9. 绪论和批语,就像旅行的规划和同行者的意见。

绪论是旅行规划,批语就是同行者看了后说:“这路线安排不合理啊!”当一篇论文的绪论规划不科学,批语就会这么说。

10. 绪论像是舞者的第一个亮相动作,批语是观众的第一印象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无机合成中的结构鉴定和表征问题
由于无机材料的合成对组成和结构有严格的要
求,因而结构的鉴定和表征在无机合成中是具有
指导作用的。
对一个制得的新化合物,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 行结构、性能表征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方法有:
X-射线衍射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
X-光电子能谱法 热分析法等。
运用 ……
1.2 无机合成中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问题
大部分特种结构和特种性能的无机材料以及某 些反应路线的合成只能在特殊实验技术条件下才 能完成。
由于特种合成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大量新的 合成路线和方法应运而生。
特种合成 技术和设备
特种合成 路线和方法
1.3 无机合成中的分离问题
合成和分离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Comprehensive Inorganic Chemistry Vol 1~5. Bailar Jr, J C. Pergamon Press Ltd. 1973 9. Inorganic Chemistry. Shriver D F, Atkins P W and Langford C H.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 Basic Inorganic Chemistry. Cotton F A, Wilkinson G and Gaus Paul L. 3rd E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5 11.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Cotton F A. John Wiley and Sons, 1998 12. 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 5th Edition. Oxford Univ Press, 1984 13. Coordination Chemistry. Banerjea D New Delhi; Tokyo: Tata McGraw-Hill, 1993 14. 戴安邦等. 无机化学丛书 第12卷:配位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5. Th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 Robert H Crab tree.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16.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Gary O Spessard, Gary L Miessler,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Hall, 1997
17. Inorganic Bi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Cowan J A. 2nd Ed. New York: Wiley-VCH, 1997 18. Bioinorganic chemistry: Transition Metals in Biology and Their Coordination Chemistry,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edited by alfred X, Trautwein Weinheim; New York: Wiley-VCH, 1997 19. Solid State Chemistry: and Introduction. Lesley smart and Elaine Moore. 2nd Ed. London; Tokyo: Chapman & Hall, 1995 20. Rao C N R and Gopalakrishnan J. New Directions in Solid State Chemistry.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1. Mark T Weller. Inorganic Materials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2. The inorganic chemistry of Materials: How to Make Things out of Elements. Paul J van der put.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8 23. Cluster Materials, Editor: Michael A Duncan, Stamford Conn. : JAI Press, 1998 24. Cluster Assembled Materials, Editor: Klaus Sattler. Zuerich-Uetickon, Switzerland: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1996
无机材料既对组成(包括微量掺杂)又对
结构有特定要求,因而使用的分离方法更多
更复杂一些。
常规分离: 重结晶、分级结晶和分级沉淀、升华、分 馏、离子交换和色谱分离、萃取分离等。 特种分离: 低温分馏、低温分级蒸发冷凝、低温吸附 分离、高温区域熔融、晶体生长中的分离技 术、特殊的色谱分离、电化学分离、渗析、 扩散分离等。
8. Inoganic Experiments. Derek Woolins(Editor) J. Weinheinm; Tokyo: VCH,1995 9. Experimental Method 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Tanaka, Steven L Suib. Prentice Hall, College Div, 1998 10. Synthesis and Technique in Inorganic Chemistry. Robert J, Angelici, G S, Girolami T B. Rauchfuss,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1999 11. Anorganische Synthesechemie. Heyn b and Hipler G. Berlin: Heidelberg(USW) Springer-Verlag, 1986 12. Microscale Inorganic Chemistry: A Comprehensive Laboratory Experience. Zvi Szafran et al. John-Wiley and Sons, 1991 13. Prepatative Methods in Solid State Chemistry. Hagenmuller P Academic Press, 1972 14. 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 4th Ed. Armarego W L F, Perrin D R. Butterworth-Heineman, 1997 15. Chemical Approaches to the Synthesi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Rao C N R John Wiley and Sons, 1995
第一章
无机合成与制备技术
教学内容
1. 绪论 2. 高温合成 3. 低热固相合成反应 7. 电解合成 8. 无机光化学合成 9. CVD在无机合成与材料制备中的 应用
4. 低温合成和分离
5. 水热合成及应用 6. 无机材料的高压合成与制备
10. 微波与等离子体下的无机合成
11. 溶胶-凝胶法及其应用
•重点:材料的高温合成、水热合成、
溶胶凝胶法、电解合成的原理
2 有关专著和文献
2.1 主要无机合成大型丛书及有关专著
1. Dictionary of Inorganic an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MacDonald F (Editor). Chapman and Hall, 1996 2. Gmelin Handbook of Inorganic Chemistry. Dahleburg L and Winter M (Editor). Springer-verlag 3. Handbook of Inorganic Compounds. Dale L Perry and Sidney L. Phillips (Editor). 1995 CRC Pr 4. Inorganic Chemicals Handbook. John J Mcketta (Editor). 1993 5.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Vol 1~46. Sykes A G (Editor) and others, Academic Pr, 1998 6. Progres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Vol 1~47. Kenneth D Karlin (Editor), Stephen J Lippard (Editor) and others. John Wiley and Sons, 1997 7. Inorganic Reactions and Methods. Zuckerman J J (Editor). VCH Pub, 1994
2.2 合成专著
1. Inorganic Synthesis Vol 1~32(1998), McGraw-Hill Book Co, ACS. Inorganic Synthesis Commission. Marcetta York Darensbourg (Editor), A H Cowley 2. In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 Index for Volumes 1~30(special colletive index) Thomas E. Sloan (Editor). John-wiley and Sons, 1996 3. Handbook of Preparative Inorganic Chemistry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2nd Ed. Vol 1~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1963. Brauer G 4. Preparative Inorganic Reactions,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Vol 1~7 5. Handbuch der Preparative Chemie (zwei band)3 auflag, Edwards Brothers Inc, ANN ARBOR, Michigen, 1943 6. 日本化学会编;曹惠民,包文滌. 无机化合物合成手册. 第二版. 安家驹译. 中译本1~3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7. Synthetic Methods of Organometallic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Vol 1~3. Herrmann W A (Editor), Thieme Medical Pub, 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