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版中国汽车智能化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Word版

合集下载

汽车智能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汽车智能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汽车智能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一、概述
汽车智能化行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受益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汽车智能化行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

目前,汽车智能化行业迅速发展,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技术手段也日益完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市场概况
汽车智能化行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智能化产品还处于初期阶段,技术积累不足,能力不足,竞争者很多,国内原有的汽车智能化企业仅占汽车智能化行业份额的十分之一,一头扎进汽车智能化市场的依旧属外资企业,但他们也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他们正在大力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拓展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三、主要厂家分析
当前汽车智能化行业的主要厂家有特斯拉、博世、欧宝、福特等等,他们均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领先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而在国内汽车智能化行业中,主要的厂家有华晨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大众汽车等等,他们均在大力投资汽车智能化的技术,以及推出新产品,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四、未来趋势分析。

2017-2018年最新版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Word版

2017-2018年最新版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Word版

2017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汽车行业市场概况 (9)2、整车:自主车企产品力品牌力持续提升 (10)2.1、回顾2016:乘用车增速回抬 (10)2.2、展望2017:继续向上 (12)2.2.1、政策持续驱动增长 (12)2.2.2、消费能力和意愿继续提升 (13)2.2.3、预计2017年乘用车销量增速5%~9% (16)2.3、SUV行情延续自主品牌崛起 (16)2.3.1、SUV行情:长期看需求短期看供给 (16)2.3.2、自主品牌崛起与合资展开激烈混战 (18)2.3.3、吉利、上汽、广汽、福田竞争意愿与产品能力领先 (21)2.4、整车板块投资建议 (23)3、零部件:随自主车企同步崛起 (24)3.1、自主品牌汽车齐飞自主零部件共振受益 (24)3.1.1、海外映射国内自主汽车共振自主零部件 (24)3.1.2、外延与自主并行自主零部件加快成长步伐 (24)3.1.3、配套量提升:低市占率+下游绑定优质自主车企 (26)3.2、自主品牌汽车齐飞自主零部件共振受益 (28)3.2.1、变速器:自动代手动自主迎新春 (29)3.2.2、座椅总成:轻量化/电子智能化 (32)3.2.3、车灯:LED与自适应智能化 (34)3.2.4、轮胎:自主半钢子午轮胎表现优越 (37)3.2.5、空调压缩机:未来将实现斜盘式进口替代 (38)3.2.6、轮毂电机:小型电动车的最爱 (39)3.3、零部件板块投资建议 (41)4、新能源汽车:驱动力切换继续酝酿变化 (41)4.1、政策继续引导逻辑深度切换 (41)4.2、供给端:双积分等驱动车企发力 (45)4.3、需求端:差异化交通管理、网约车护航 (50)4.4、新能源汽车板块投资建议 (55)5、智能网联:ADAS进入订单验证期V2X迎产业拐点 (56)5.1、传统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造车真伪将现 (56)5.1.1、ADAS+V2X=智能网联汽车 (56)5.1.2、政策步入改革浪潮密切关注实时进程 (57)5.1.3、互联网造车鲶鱼效应搅动产业变革 (58)5.1.4、传统企业积极应对零部件企业加快布局 (59)5.2、预警类ADAS先行逐渐步入订单验证期 (61)5.2.1、看好底盘电子制动零部件供应商布局智能驾驶 (61)5.2.2、预警类ADAS先推广摄像头与雷达受益 (63)5.2.3、智能驾驶开启ADAS千亿级市场 (63)5.3、V2X:标准技术双突破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65)5.3.2、LTE-V标准将要冻结产业进入大规模应用前夕 (68)5.3.3、各方积极布局车联网 (68)5.3.4、通讯设备制造商将率先受益长期看好TSP未来发展 (70)5.4、智能网联汽车板块投资建议 (75)6、投资分析 (75)6.1、整车:自主车企产品力品牌力持续提升 (75)6.2、零部件:随自主车企同步崛起 (76)6.3、新能源汽车:驱动力切换继续酝酿变化 (76)6.4、智能网联:ADAS进入订单验证期V2X迎产业拐点 (76)图表目录图表1: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及同比增速(万辆、%) (10)图表2:乘用车市场按类型细分累计销量占比(%) (11)图表3:狭义乘用车分车型销量同比增速(2016年1-10月,%) (11)图表4:狭义乘用车1.6L以下累计销量占比(%) (12)图表5:全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辆/千人) (14)图表6:2015年各地千人保有量及人均GDP关系(辆/千人) (14)图表7:乘用车平均价格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万元) (15)图表8:乘用车市场首购、换购以及增购占比(%) (15)图表9:狭义乘用车细分领域销量同比增速(%) (16)图表10:自主品牌零售数占比持续提升(%) (20)图表11: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 (20)图表12:几类典型车型的销量(万辆/月)(自主品牌发展的前两阶段) (21)图表13:2015/10以来车企上市以及规划上市新车型数与单车月销量(款、辆) (21)图表14:2015/10以来车企上市以及规划上市新车型数与单车均价(款、万元/辆).. 22 图表15:2015/10以来车企上市新车单车均价与单车月销量(款、万元/辆) (23)图表16:两个维度看零部件企业 (26)图表17:自主零部件毛利率市占率曲线 (27)图表18:部分自主零部件商的潜在市场空间 (27)图表19:自主零部件厂商进口替代的毛利率拐点 (28)图表20:国内MT市占率变化(%) (29)图表21:国内2015年新车变速箱市占率情况(%) (29)图表22:变速箱类型置换倾向(%) (30)图表23:自动变速箱类型置换倾向(%) (31)图表24:自主变速器配套市场测算(亿元) (31)图表25:镁合金座椅骨架图 (32)图表26:宝马七系电动座椅 (33)图表27:2015年全球汽车座椅市场格局(%) (33)图表28:2015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格局(%) (34)图表29:2015年不同光源车灯装配率(%) (35)图表30:自适应大灯效果图 (36)图表31:2015年全球车等市场份额(%) (36)图表32:国内轮胎消费内需结构(%) (37)图表33:全球轮胎75强地区企业占比(%) (37)图表34:国内压缩机结构分类5(%) (38)图表35:国内乘用车空调压缩机竞争格局 (39)图表36:传统汽车、常规电动车与轮毂电机底盘结构对比 (40)图表37: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量(万辆) (42)图表38:2015年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产量占比(%) (42)图表39:2016年前10月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产量占比(%) (43)图表40: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体系搭建接近尾声 (44)图表41:2017年行业主导动力逐渐切换 (44)图表42:油耗积分与NEV积分机制简图 (45)图表43:近三年广州车展新能源汽车数量及占比(款,%) (48)图表44:主流BEV续驶里程和价格(不含补贴、未包括特斯拉) (49)图表45:主流PHEV纯电续驶里程和价格(不含补贴) (49)图表46: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依靠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来推广新能源乘用车 (50)图表47:网约车可能成为新能源乘用车近年的核心增量来源 (55)图表48:车联网实现车与车、车与道路的交互 (56)图表49:智能网联汽车组成结构 (56)图表50: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构架 (57)图表51:智能网联乘用车里程碑 (58)图表52:欧美ECU市场竞争格局(%) (61)图表53:日本ECU市场竞争格局(%) (62)图表54:传感器融合使用 (63)图表55:不同地区ADAS渗透率(%) (64)图表56:国内ADAS市场测算(亿元) (64)图表57:现有车联网主要功能 (66)图表58:车载导航主要问题 (66)图表59:手机导航 (67)图表60:特斯拉车载导航 (67)图表61:车联网通讯设备 (70)图表62:国内客车CAN总线驱动因素 (71)图表63:国内客车领域CAN总线市场竞争格局 (72)图表64:TSP处于车联网产业链核心地位 (73)图表65:单车V2X价值量分析(美元) (73)图表66:国内车联网市场空间测算(亿美元) (74)图表67: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75)表格1:2016年乘用车市场政策汇总及市场影响情况 (13)表格2:2015/10-2016/10各车企上市新车类别统计 (17)表格3:2017年主要车企规划上市新车类别统计 (18)表格4:自主品牌完全崛起的四个阶段 (19)表格5:主要自主品牌乘用车今年以来情况 (20)表格6:合资车企主要供应商 (24)表格7:主要汽车零部件公司外延并购统计 (24)表格8:主要汽车零部件定增时间汇总 (25)表格9:汽车灯具分类 (35)表格10:轮毂电机优缺点及相应解决方式 (40)表格11:碳配额与NEV积分的主要区别 (46)表格12:各车企新能源汽车规划 (47)表格13:当年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型投放和计划投放统计(2016年包括20+款预计上市但还未上市的车型) (48)表格14:累计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型投放和计划投放统计(2016年包括20+款预计上市但还未上市的车型) (48)表格15:2017年起同系列新能源车型续驶里程将迎明显提升(代表车型) (49)表格16:2016年三季度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差异化管理政策 (51)表格17:部委新能源汽车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 (53)表格18:主要城市汽车千人保有量和拥堵排名 (53)表格19:各地政府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 (57)表格20:国内主要互联网造车企业运行状况 (59)表格21:主要传统车企无人驾驶进展及未来规划 (59)表格22:相关零部件公司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情况汇总 (60)表格23:LTE-V大概率成为国内V2X标准的主要原因 (68)表格24:国内乘用车市场车型搭载车联网系统汇总 (69)表格25:互联网及电子厂商合作布局车联网 (70)报告正文汽车行业市场概况我们,既是我们的团队,也是我们的汽车行业。

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2017版目录)

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2017版目录)

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前言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出版日期】2016年7月•【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报告目录第一章智能制造相关概述第一节、智能制造概念界定一、智能制造的内涵二、智能制造的特征三、智能制造的模式四、智能制造提出的脉络第二节、智能制造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结构二、产业链落地顺序三、产业链投资逻辑第二章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一、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三、工业经济增长情况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五、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第二节、制造业转型环境一、传统制造业内忧外患二、中国制造业发展新常态三、工业4.0引领制造业变革四、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五、中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第三节、社会文化环境一、中国人口结构及趋势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三、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四、创新创业风潮兴起第四节、技术环境一、智能制造关键性技术二、中国智能制造技术现状三、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发展四、智能制造技术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第一节、产业转型政策一、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二、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三、2016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四、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五、进一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六、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第二节、智能制造政策一、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二、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三、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四、2016年绿色制造专项行动五、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六、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第三节、相关促进政策一、两化融合政策二、三网融合政策三、大数据产业政策四、“互联网+”政策五、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第四节、中国制造2025一、战略形势二、战略目标三、战略对策四、战略重点五、战略支撑第四章2014-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分析第一节、智能制造产业国外经验借鉴一、德国二、美国三、日本四、韩国第二节、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基础一、制造业国际地位提升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三、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四、工业能耗强度降低五、工业布局不断优化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态势一、智能制造发展阶段二、智能制造发展特征三、智能制造迈向高端四、试点项目布局情况五、地方政府积极布局第四节、智能制造的实践模式——智能工厂一、智能工厂基本框架二、产业布局初步显现三、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四、企业间并购合作深化五、工业物联网成关键抓手六、数字化车间发展态势第五节、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战略分析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二、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三、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五、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五章2014-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态势一、产业集群分布二、区域优势分析三、产业集群规律四、产业集群模式第二节、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一、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二、智能制造发展契机三、深化区内产业合作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五、未来产业发展前景第三节、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二、珠三角制造业高端化三、制造业区域竞争力提升四、重点区域市场发展水平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前景第四节、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一、京津冀协同推进产业升级二、智能制造协作一体化发展三、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四、智能制造产业扶持政策五、智能制造产业规划目标第五节、东北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一、智能制造助力东北振兴二、积极谋取区域协同发展三、重点区域市场发展规模四、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五、智能制造业前景展望第六节、西南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模二、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动态三、智能制造产业扶持政策四、智能制造产业规划目标第六章2014-2016年中国智能装备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中国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综述一、行业运行特征二、产业空间布局三、市场竞争格局四、项目投资动态五、行业发展机遇六、发展问题及对策第二节、工业机器人一、行业整体实力二、产业运行特征三、行业供需规模四、区域市场格局五、市场竞争主体六、产业链价值分析第三节、高档数控机床一、行业发展态势二、行业技术进步三、产品创新成果四、项目投资动态五、航天领域应用六、行业规划目标第四节、3D打印设备一、全球市场格局二、中国市场规模三、市场竞争态势四、个人市场增长五、发展瓶颈及对策第五节、海洋工程装备一、行业运行特征二、全球市场规模三、中国市场格局四、行业发展态势五、未来战略方向第六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一、SWOT分析二、行业发展规模三、发展模式创新四、进军海外市场五、未来发展方向第七章2014-2016年中国智能产品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发展综述一、用户结构二、市场规模三、行业特点四、竞争格局五、发展趋势第二节、可穿戴设备一、行业发展规模二、市场需求状况三、产品应用分析四、区域分布格局五、市场竞争态势六、未来发展趋势第三节、智能汽车一、行业生命周期二、行业介入模式三、市场竞争态势四、商业模式分析五、发展策略建议六、未来前景展望第四节、智能家电一、行业发展规模二、市场主体分析三、市场竞争格局四、企业布局模式五、产品运作模式六、未来发展方向第五节、无人机一、市场发展规模二、行业融资规模三、军民融合典范四、市场竞争格局五、商业模式分析第八章2014-2016年中国智能服务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一、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内涵和意义二、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现状三、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制约因素四、服务型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第二节、智慧物流一、行业技术基础二、行业发展规模三、市场竞争加剧四、市场投资升温五、行业政策机遇六、发展路径分析第三节、智能检测一、行业运行特征二、行业发展规模三、市场竞争格局四、区域分布格局五、行业发展模式六、未来前景展望第四节、工业设计一、产业发展阶段二、行业发展规模三、产业发展集群四、机构发展模式五、协同创新模式第五节、工业节能一、行业发展特征二、服务市场规模三、市场竞争格局四、商业模式分析五、产业链分析第九章2014-2016年智能制造产业链上游电子信息产业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一、电子信息对智能制造的意义二、电子信息制造业实力增强三、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模四、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五、电子信息制造业瓶颈因素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第二节、集成电路一、集成电路是工业转型动力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模三、集成电路产业运行特征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态势五、集成电路产业面临挑战六、集成电路产业前景展望第三节、传感器一、驱动因素分析二、行业发展规模三、区域分布格局四、市场竞争格局五、细分市场分析六、发展前景预测第四节、工业软件一、行业运行特征二、市场发展规模三、市场竞争格局四、企业投资态势五、发展模式创新第五节、数据中心一、行业发展规模二、区域分布格局三、市场竞争主体四、行业政策机遇五、发展路径分析六、行业未来方向第十章2014-2016年智能制造产业链下游应用市场分析第一节、智慧城市一、智慧城市建设进展二、智慧城市供需分析三、智慧城市运营主体四、智慧城市商业模式五、智慧城市产业链分析第二节、智能交通一、行业发展形势二、市场结构分析三、区域分布格局四、行业竞争加剧五、投资模式分析六、车联网盈利模式第三节、智能家居一、行业发展现状二、区域分布状况三、市场主体分析四、行业竞争结构五、消费行为分析六、市场前景展望第四节、智慧医疗一、驱动因素分析二、行业发展规模三、市场竞争格局四、商业模式分析五、市场前景展望六、投资切入点分析第五节、智慧环保一、市场主体分析二、行业运营模式三、行业竞争格局四、机遇挑战并存五、市场前景展望第六节、智慧农业一、农业互联网兴起二、智慧农业技术体系三、智慧农业投资机会四、农业全产业链模式五、智慧农业发展策略六、智慧农业前景展望第十一章2014-2016年智能制造产业模式变革分析第一节、智能制造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分析一、电子商务二、个性化定制三、网络协同开发四、国际产能合作第二节、制造业云制造模式分析一、云制造体系结构二、云制造发展机遇三、云制造商业模式四、云制造应用方向五、发展问题及对策六、云制造前景展望第三节、制造业个性化定制模式分析一、需求倒逼转型二、行业发展现状三、企业积极探索四、典型案例分析五、市场前景展望第四节、制造业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一、服装电商二、家电电商三、家具电商四、医药电商五、食品电商六、汽车电商七、钢铁电商第十二章2014-2016年国内重点智能制造企业运营分析第一节、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二节、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三节、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四节、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五节、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六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七节、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八节、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十三章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投资潜力分析第一节、投资机遇分析一、国家战略机遇二、结构调整机遇三、替代进口机遇四、消费升级机遇五、技术创新机遇第二节、投资壁垒分析一、技术能力二、人才储备三、资金基础四、设计开发与集成能力第三节、投资风险预警一、资金风险二、研发风险三、产能风险四、标准风险五、人才风险第四节、投资策略建议一、纵向整合及网络化二、价值链横向整合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四、技术应用的指数式增长第十四章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第一节、智能制造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一、行业发展趋势二、产品发展趋势三、未来政策导向第二节、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前景展望一、智能制造前景乐观二、行业盈利前景分析三、高端智能市场前景第三节、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预测分析一、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影响因素分析二、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预测分析三、2017-2021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预测分析四、2017-2021年中国3D打印行业预测分析附录:附录一: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附录二: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附录三: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附录四: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图表目录图表1 “智能制造”提出时间脉络图表2 智能制造产业链结构图表3 智能制造落地节奏图表4 智能制造产业链发展顺序图表5 2011-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表6 2015年末全国人口数及其构成图表7 2011-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图表8 2011-201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图表9 2011-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图表10 2011-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图表11 2011-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图表12 2011-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图表13 2011-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图表14 2011-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图表15 2015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图表16 201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图表17 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情况图表18 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情况图表19 各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对比图图表20 各国出口产品召回通报指数图表21 各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对比图图表22 2012年各国网络就绪指数(NRI指数)对比图图表23 全国人口出生高峰情况图表24 全国劳动力人口总量变化图表25 全国体力劳动者适龄人口变化情况估算图表26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小时劳动生产率图表27 2000-2014年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图表28 “中国制造2025”主要指标图表29 美、德、日、中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曲线图表30 2008-2014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总额及占比图表31 2008-201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图表32 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六大类别图表33 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图表34 智能工厂基本框架图表35 智能制造车间基本构成图表36 国外数字化车间进入普及阶段图表37 国内数字化车间研发应用情况图表38 制造业自动化市场容量图表39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区域分布图表40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分布情况图表41 工业机器人公司生产基地图表42 国内工业机器人代表企业图表43 2010-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规模图表44 2001-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在全球销量占比情况图表45 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构成图图表46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图表47 3D打印设备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布图图表48 亚太地区国家3D打印设备市场分布图表49 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图表50 2010-2014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走势图表51 2011-2018年可穿戴设备在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图表52 可穿戴医疗设备用于检测人体各项生理数据图表53 智能汽车行业发展阶段图表54 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层次图表55 2004-2013年全球军用无人机数量图表56 中国典型的民用无人机企业情况图表57 中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商业模式3W2H模型图表58 无人机产业链涉及的相关企业、机构和群体图表59 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图表60 2020年智慧物流市场需求规模图表61 2013-2018年物流仓储自动化系统市场规模图表62 物流自动化系统设备市场市场规模及构成图表63 物流自动化系统集成商的核心竞争力图表64 国内外物流自动化系统集成商的竞争力优劣势图表65 国内领先的物流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及其优势领域图表66 我国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市场比重图表67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区域分布情况图表68 工业节能服务业总产值图表69 我国工业节能行业的经营模式图表70 工业能效管理业务产业链图表71 2013-2015年工业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对比情况图表72 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行业增速情况图表73 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图表74 2008-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增长情况图表75 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情况图表76 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内销产值增长情况图表77 2008-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图表78 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经济效益增长情况图表79 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历程图表80 2009-201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图表81 中国三大传感器生产基地图表82 2014年全球MEMS传感器应用市场划分图表83 全球智能电网传感器市场规模及预测图表84 2014年智能电网传感器市场格局图表85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图表86 工业软件市场定位分布图图表87 中国主要工业软件企业投融资情况图表88 智慧城市的经营与服务图表89 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的优劣势比较图表90 智能交通领域的需求情况图表91 我国智能交通市场阵营图表92 智能交通“三大商圈”市场规模对比图表93 智能交通亿元级企业“四大梯队”企业占比图表94 车联网拓展汽车产业盈利模式图表95 车联网运营盈利模式丰富图表96 2014年智能家居产商分布情况图表97 智能家居行业的四类玩家图表98 智能家居厂商的主要来源图表99 消费创新扩散曲线图表100 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感兴程度图表101 智能家居现状及预期的符合程度图表102 智能家电操控方式的选择图表103 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顾虑图表104 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智能家居价格域图表105 消费者选择智能家居品牌的要求图表106 国内移动医疗市场风险投资代表案例图表107 智慧环保用户类型图表108 智慧环保各子行业竞争分析图表109 智慧农业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图表110 两种新型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图表111 云制造系统体系架构图表112 制造业个性化定制趋势图表113 中国医药电商产业链图表114 2010-2014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占电子商务、药品零售、药品市场规模比重图表115 2010-2014年中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图表116 2010-2014年中国网上药店数量图表117 2014-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图表118 2014-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119 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120 2014-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121 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122 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图表123 2014-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图表124 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图表125 2014-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图表126 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图表127 2014-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图表128 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图表129 2014-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图表130 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图表131 2014-2015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图表132 2016年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图表133 2014-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图表134 2014-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135 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136 2014-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137 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138 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图表139 2014-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图表140 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图表141 2014-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图表142 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图表143 2014-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图表144 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图表145 2014-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图表146 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图表147 2014-2015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图表148 2016年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图表149 2014-2016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图表150 2014-2015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151 2016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152 2014-2015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153 2016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154 2015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图表155 2014-2015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图表156 2016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Word版

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Word版

2017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汽车行业市场概况 (9)2、整车:自主车企产品力品牌力持续提升 (10)2.1、回顾2016:乘用车增速回抬 (10)2.2、展望2017:继续向上 (12)2.2.1、政策持续驱动增长 (12)2.2.2、消费能力和意愿继续提升 (13)2.2.3、预计2017年乘用车销量增速5%~9% (16)2.3、SUV行情延续自主品牌崛起 (16)2.3.1、SUV行情:长期看需求短期看供给 (16)2.3.2、自主品牌崛起与合资展开激烈混战 (18)2.3.3、吉利、上汽、广汽、福田竞争意愿与产品能力领先 (21)2.4、整车板块投资建议 (23)3、零部件:随自主车企同步崛起 (24)3.1、自主品牌汽车齐飞自主零部件共振受益 (24)3.1.1、海外映射国内自主汽车共振自主零部件 (24)3.1.2、外延与自主并行自主零部件加快成长步伐 (24)3.1.3、配套量提升:低市占率+下游绑定优质自主车企 (26)3.2、自主品牌汽车齐飞自主零部件共振受益 (28)3.2.1、变速器:自动代手动自主迎新春 (29)3.2.2、座椅总成:轻量化/电子智能化 (32)3.2.3、车灯:LED与自适应智能化 (34)3.2.4、轮胎:自主半钢子午轮胎表现优越 (37)3.2.5、空调压缩机:未来将实现斜盘式进口替代 (38)3.2.6、轮毂电机:小型电动车的最爱 (39)3.3、零部件板块投资建议 (41)4、新能源汽车:驱动力切换继续酝酿变化 (41)4.1、政策继续引导逻辑深度切换 (41)4.2、供给端:双积分等驱动车企发力 (45)4.3、需求端:差异化交通管理、网约车护航 (50)4.4、新能源汽车板块投资建议 (55)5、智能网联:ADAS进入订单验证期V2X迎产业拐点 (56)5.1、传统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造车真伪将现 (56)5.1.1、ADAS+V2X=智能网联汽车 (56)5.1.2、政策步入改革浪潮密切关注实时进程 (57)5.1.3、互联网造车鲶鱼效应搅动产业变革 (58)5.1.4、传统企业积极应对零部件企业加快布局 (59)5.2、预警类ADAS先行逐渐步入订单验证期 (61)5.2.1、看好底盘电子制动零部件供应商布局智能驾驶 (61)5.2.2、预警类ADAS先推广摄像头与雷达受益 (63)5.2.3、智能驾驶开启ADAS千亿级市场 (63)5.3、V2X:标准技术双突破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65)5.3.2、LTE-V标准将要冻结产业进入大规模应用前夕 (68)5.3.3、各方积极布局车联网 (68)5.3.4、通讯设备制造商将率先受益长期看好TSP未来发展 (70)5.4、智能网联汽车板块投资建议 (75)6、投资分析 (75)6.1、整车:自主车企产品力品牌力持续提升 (75)6.2、零部件:随自主车企同步崛起 (76)6.3、新能源汽车:驱动力切换继续酝酿变化 (76)6.4、智能网联:ADAS进入订单验证期V2X迎产业拐点 (76)图表目录图表1: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及同比增速(万辆、%) (10)图表2:乘用车市场按类型细分累计销量占比(%) (11)图表3:狭义乘用车分车型销量同比增速(2016年1-10月,%) (11)图表4:狭义乘用车1.6L以下累计销量占比(%) (12)图表5:全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辆/千人) (14)图表6:2015年各地千人保有量及人均GDP关系(辆/千人) (14)图表7:乘用车平均价格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万元) (15)图表8:乘用车市场首购、换购以及增购占比(%) (15)图表9:狭义乘用车细分领域销量同比增速(%) (16)图表10:自主品牌零售数占比持续提升(%) (20)图表11: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 (20)图表12:几类典型车型的销量(万辆/月)(自主品牌发展的前两阶段) (21)图表13:2015/10以来车企上市以及规划上市新车型数与单车月销量(款、辆) (21)图表14:2015/10以来车企上市以及规划上市新车型数与单车均价(款、万元/辆) (22)图表15:2015/10以来车企上市新车单车均价与单车月销量(款、万元/辆) (23)图表16:两个维度看零部件企业 (26)图表17:自主零部件毛利率市占率曲线 (27)图表18:部分自主零部件商的潜在市场空间 (27)图表19:自主零部件厂商进口替代的毛利率拐点 (28)图表20:国内MT市占率变化(%) (29)图表21:国内2015年新车变速箱市占率情况(%) (29)图表22:变速箱类型置换倾向(%) (30)图表23:自动变速箱类型置换倾向(%) (31)图表24:自主变速器配套市场测算(亿元) (31)图表25:镁合金座椅骨架图 (32)图表26:宝马七系电动座椅 (33)图表27:2015年全球汽车座椅市场格局(%) (33)图表28:2015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格局(%) (34)图表29:2015年不同光源车灯装配率(%) (35)图表30:自适应大灯效果图 (36)图表31:2015年全球车等市场份额(%) (36)图表32:国内轮胎消费内需结构(%) (37)图表33:全球轮胎75强地区企业占比(%) (37)图表34:国内压缩机结构分类5(%) (38)图表35:国内乘用车空调压缩机竞争格局 (39)图表36:传统汽车、常规电动车与轮毂电机底盘结构对比 (40)图表37: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量(万辆) (42)图表38:2015年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产量占比(%) (42)图表39:2016年前10月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产量占比(%) (43)图表40: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体系搭建接近尾声 (44)图表41:2017年行业主导动力逐渐切换 (44)图表42:油耗积分与NEV积分机制简图 (45)图表43:近三年广州车展新能源汽车数量及占比(款,%) (48)图表44:主流BEV续驶里程和价格(不含补贴、未包括特斯拉) (49)图表45:主流PHEV纯电续驶里程和价格(不含补贴) (49)图表46: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依靠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来推广新能源乘用车 (50)图表47:网约车可能成为新能源乘用车近年的核心增量来源 (55)图表48:车联网实现车与车、车与道路的交互 (56)图表49:智能网联汽车组成结构 (56)图表50: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构架 (57)图表51:智能网联乘用车里程碑 (58)图表52:欧美ECU市场竞争格局(%) (61)图表53:日本ECU市场竞争格局(%) (62)图表54:传感器融合使用 (63)图表55:不同地区ADAS渗透率(%) (64)图表56:国内ADAS市场测算(亿元) (64)图表57:现有车联网主要功能 (66)图表58:车载导航主要问题 (66)图表59:手机导航 (67)图表60:特斯拉车载导航 (67)图表61:车联网通讯设备 (70)图表62:国内客车CAN总线驱动因素 (71)图表63:国内客车领域CAN总线市场竞争格局 (72)图表64:TSP处于车联网产业链核心地位 (73)图表65:单车V2X价值量分析(美元) (73)图表66:国内车联网市场空间测算(亿美元) (74)图表67: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75)表格1:2016年乘用车市场政策汇总及市场影响情况 (13)表格2:2015/10-2016/10各车企上市新车类别统计 (17)表格3:2017年主要车企规划上市新车类别统计 (18)表格4:自主品牌完全崛起的四个阶段 (19)表格5:主要自主品牌乘用车今年以来情况 (20)表格6:合资车企主要供应商 (24)表格7:主要汽车零部件公司外延并购统计 (24)表格8:主要汽车零部件定增时间汇总 (25)表格9:汽车灯具分类 (35)表格10:轮毂电机优缺点及相应解决方式 (40)表格11:碳配额与NEV积分的主要区别 (46)表格12:各车企新能源汽车规划 (47)表格13:当年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型投放和计划投放统计(2016年包括20+款预计上市但还未上市的车型) (48)表格14:累计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型投放和计划投放统计(2016年包括20+款预计上市但还未上市的车型) (48)表格15:2017年起同系列新能源车型续驶里程将迎明显提升(代表车型) (49)表格16:2016年三季度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差异化管理政策 (51)表格17:部委新能源汽车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 (53)表格18:主要城市汽车千人保有量和拥堵排名 (53)表格19:各地政府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 (57)表格20:国内主要互联网造车企业运行状况 (59)表格21:主要传统车企无人驾驶进展及未来规划 (59)表格22:相关零部件公司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情况汇总 (60)表格23:LTE-V大概率成为国内V2X标准的主要原因 (68)表格24:国内乘用车市场车型搭载车联网系统汇总 (69)表格25:互联网及电子厂商合作布局车联网 (70)汽车行业市场概况我们,既是我们的团队,也是我们的汽车行业。

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及发展前景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及发展前景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及发展前景图文分析报告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及发展前景图文分析报告(2018.02.28)一、汽车产销情况稳定,货车销量保持高位2017年1月至10月,国内汽车累计产量为2295.7万辆,同比增长4.3%;累计销量为2292.7万辆,同比增长4.1%。

除去年初春节假期影响,累计销量增速基本稳定在4%左右。

从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销量持续低迷,货车销量维持高位,客车销量降幅不断收窄。

乘用车产量为1955.3万辆,同比增长2.3%,销量为1950.2万辆,同比增长2.1%;货车产量为300.3万辆,同比增长21.1%,销量为302.8万辆,同比增长21.3%;客车产量为40.1万辆,同比下降6.9%,销量42.07万辆,同比下降6.7%。

2011年-2017年汽车销量(万辆)及增速(%)2011年-2017年汽车分类销量增速(%)1、乘用车方面,(一)按车型划分,SUV仍然是主要的增长点,轿车销量保持平稳,MPV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2017年1月至10月,轿车销量为942.6万辆,同比下降1.9%;SUV销量为798.2万辆,同比增长15.8%;MPV销量为164.1万辆,同比下降17.2%。

(二)按车系划分,日系、德系销量表现较好,自主、美系平稳增长,韩系、法系销量大幅度下滑。

自主、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乘用车销量分别为839.2万辆、398.6万辆、342.3万辆、239.1万辆、82.5万辆、34.3万辆,增速分别为3.3%、8.1%、14.7%、3.3%、-39.5%、-30.4%。

2013年-2017年乘用车分类销量增速(%)2017年乘用车各车系销量增速(%)从厂商来看,销售表现分化加剧,部分厂商仍然保持了高速的成长。

轿车方面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本田、沃尔沃亚太、北京奔驰、广汽乘用车等销量快速增长,同时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等新能源厂商发展良好;SUV方面吉利汽车、江铃汽车、广汽三菱、上海汽车、华晨宝马、华泰汽车、上海大众等销量增速均在50%以上。

2017年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投资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智能汽车进入春秋时代,万亿蓝海市场正迎来爆发契机 (4)一、软硬件巨头PK传统汽车制造商,汽车迎来颠覆式变革时代 (4)二、自动驾驶汽车的内生需求强烈,拉动大经济 (7)三、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引领汽车从“代步机”进入“智能机”时代 (10)四、政策法规为智能汽车开道,智能汽车正在加速渗透传统汽车市场 (12)第二节汽车智能化带来的趋势:硬件的确定性,平台的高弹性,应用的多元性.. 16一、什么是智能汽车? (16)二、智能汽车终极之路是无人驾驶,现在处于过渡期 (16)三、两条路径通往无人驾驶领域,前装市场率先启动 (17)四、顶层设计助力汽车智能模块,智能汽车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18)五、ADAS技术是无人驾驶的过渡形式,中国市场空间巨大 (20)六、千亿汽车智能硬件盛宴开启 (23)七、车联网趁势而起,应用繁多,平台高弹性,空间广阔 (24)第三节人工智能是自动驾驶产业链价值的关键,挖掘不尽的巨大金矿 (28)一、“互联网+”之后是“人工智能+大数据” (28)二、智能汽车的核心是人工智能 (28)第四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30)一、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最先受益汽车智能化,有望快速增长 (30)二、前装市场是智能驾驶的主战场,外延并购有望快速切入汽车智能硬件领域 30三、地图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标配,车联网空间巨大 (30)图表目录图表1:自动驾驶汽车是12项对未来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之一 (5)图表2:2016-2020年世界汽车总产量与总销量步入稳定增长期 (6)图表3:2006-2015年世界三大汽车品牌销量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 (8)图表4:2006-2015年世界三大汽车品牌销量快速增长 (8)图表5:2016-2020年中国汽车总产量与总销量预计逐年稳步增长 (10)图表6:《中国制造2025》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及覆盖率目标要求不断提高 (13)图表7: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社会接受度的主要利益群体 (14)图表8:车辆自动化等级 (16)图表9: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两种不同策略 (18)图表10:2014年全球各大地区ADAS主要功能模块渗透率 (21)图表11:2011-2015年全球轿车市场各系品牌市场占有率 (22)图表12:中国与全球汽车销量对比 (23)图表13:2016年-2020年,智能驾驶市场空间迎来快速增长期 (23)图表14:车联网产业链 (24)图表15:车联网产业链 (25)图表16:车联网产业链参与者的系列动作 (26)图表17:车联网生态体系的进化方向 (27)表格目录表格1:2025年自动驾驶及半自动驾驶对经济的影响 (9)表格2:奔驰主动安全技术多数用上了ADAS技术 (11)表格3:奔驰主动安全技术多数用上了ADAS技术 (12)表格4:2025年自动驾驶及半自动驾驶对经济的影响 (14)表格5:《技术路线图》中对于智能联网汽车关键零件自主化率的规定及说明 (19)表格6:《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对于智能联网汽车重点发展产品自主化率的规定及说明 (19)表格7:2010年美国涉及致命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统计 (20)表格8:2020年ADAS功能模块市场预测 (22)第一节智能汽车进入春秋时代,万亿蓝海市场正迎来爆发契机一、软硬件巨头PK传统汽车制造商,汽车迎来颠覆式变革时代科技巨头强势闯入无人驾驶汽车。

2017年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一、汽车智能化演进路线:渐进式创新和破坏式创新两条路线并举 (4)1、汽车智能化的演进阶段 (4)2、渐进式创新和破坏式创新并举 (7)二、汽车智能化是汽车行业演进的下一个必然阶段 (12)1、监管机构的推动和政府立法的支持 (14)2、驾驶者使用体验的提升 (17)3、交通网络运营效率的优化 (19)4、共享经济的兴起 (22)三、汽车智能化原理初探 (23)1、传感层: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25)2、处理层:算法决定芯片,芯片支撑算法,两者相辅相成 (27)3、执行层: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的本质区别 (29)国内整车制造厂家对于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的需求迫切,自动辅助驾驶产业链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爆发,短期投资机会或将来自于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国产化、车载摄像头产业链、人机交互领域;长期来看,无人驾驶汽车兴起所必备的高精度地图、车联网V2X基础设施和通信设备、车载激光雷达传感器蕴涵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汽车智能化存在两条演进路线。

汽车整车厂主导的渐进式创新路线和互联网巨头主导的破坏式创新路线。

汽车智能化存在两条演进路线,即自动辅助驾驶所对应的渐进式创新演进路线和无人驾驶所对应的破坏式创新演进路线。

汽车智能化是汽车行业演进的下一个必然阶段。

在汽车智能化的大浪潮之下,不管是汽车产业的运作模式还是汽车对于消费者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都将被重新定义 这如同历史上智能手机的出现对传统手机行业的颠覆,在未来,汽车将不仅仅是代步的交通工具,而将是移动的客厅、办公室或者书房。

在汽车智能化演进路线中,类比人类对于汽车驾驶操作的完成,从功能层对硬件进行分类,传感层是眼,处理层是脑,执行层是手。

在传感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各有优缺点,因此单纯依靠任何一款传感器均不可能实现汽车的智能化,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在处理层,与两条演进路线相对应的技术路线分别为自动控制算法与传统模式识别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解决方案,并且由于。

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图】

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图】

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图】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汽车产业链较长,因此具有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国际汽车行业概况20 世纪后半叶到21 世纪初,新兴国家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而欧洲、美国、日本等汽车强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汽车制造中心也从欧美逐渐向亚洲等新兴市场转移,世界汽车制造业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

进入 21 世纪,全球汽车产量变化幅度较大。

在2003 年-2007 年间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2.5%-6.5%之间。

但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在经历了稳定增长后,2008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009 年全球汽车产量更是急剧下降,仅为6,176.23 万辆,较2008 年同比减少12.4%,达到6 年内最低值,其中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影响最大。

2010 年,伴随美国和日本市场的逐步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汽车总产量达到7,758.35万辆,同比增长25.6%。

2011 年,新兴市场迅猛的增长势头降温,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有所恢复,全年汽车总产量实现了3.2%的增长。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全球汽车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分别达到8,977.65 万辆、9,078.06 万辆、9,497.66 万辆。

从地区分布来看,世界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亚太地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咨询整理自2005 年起,全球汽车产量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亚太、欧洲与北美洲分别占据38.70%、31.18%和24.49%的市场份额。

随着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汽车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汽车生产中心已从欧美转移到亚洲。

2016 年亚太地区的汽车产量总和在全球的占比超过了50%,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贡献最大。

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汽车智能化技术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提升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为出行带来了更多便利。

因此, 预测未来智能化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第一,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汽车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已经有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来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如特斯拉、谷歌等。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动驾驶汽车会在道路上变得更加普遍,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第二,车联网技术也是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车联网技术,车辆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连接、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车辆的状况,获得路况信息以及享受更多智能化服务,如导航、娱乐、在线支付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第三,人机交互技术的进步对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过去,驾驶员通过按钮或拨动开关来控制汽车,而现在,触摸屏、语音识别等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控制方式。

未来,人机交互技术将进一步创新,使得驾驶员与汽车之间的交互更加智能、便捷。

例如,驾驶员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或眼神来控制汽车,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四,电动化是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替代传统汽车的重要选择。

电动汽车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

此外,电动汽车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更智能的充电服务,进一步提升驾驶体验。

未来,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汽车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

然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例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重要问题,如何确保智能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我国智能汽车的现状和解决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汽车的现状和解决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汽车的现状和解决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智能汽车是新时代汽车发展的趋势,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从国家层面上要实施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和标准规范、市场先导和资金投入。

同时,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应用推广,保护知识产权和隐私安全等问题也需要考虑。

本文将对中国智能汽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汽车;发展现状;对策;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智能汽车发展现状智能汽车是集科技、智能、绿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新一代高地位汽车品类,是近年来国际汽车产业的新热点,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目前全球的智能汽车发展已经迈入了快车道,我国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我国在智能汽车技术上的积极探索和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相关技术和政策推动方面也有了较好的进展。

目前智能汽车已经在国内市场上逐渐被接受,其环保、安全、智能化,漂亮的外形都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二、智能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尽管我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1、技术瓶颈。

智能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攻关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和研究,深入探究智能汽车能源、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2、政策支持不足。

目前对于智能汽车的政策支持还不够,政策缺失或者不足,成为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因素。

3、车间流程不够完善。

智能汽车制造过程中,车间流程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确保整个智能汽车生产线的效率并不断提升。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提高了政策扶持的力度,企业也需要加快技术的创新,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以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智能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1、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具备排放少、节油、安全等众多优势,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逐渐成为汽车产业新的焦点。

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回顾、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分析

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回顾、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分析

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回顾、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分析一、定义及标准体系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

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二、行业发展现状2020年中国车市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汽车产销量暴跌至谷底,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汽车行业整体也出现转机。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2552.5万辆,同比下降8.2%,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仅下降1.9%,降幅比上年大幅收窄了6.3个百分点,销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2014-2020年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长幅度放缓,2020年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28087万辆,比上年增加2710.62万辆,同比增长10.68%。

汽车作为全民出行的重要工具,以及最重量级的工业产品,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地位。

在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25年之前"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及"坚持软硬协同攻关,集中开发车用操作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已经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

智能化能够让车企更高效与柔性地生产汽车产品,并且通过车联网和智能化技术长期为购车者提供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智能化技术可以大幅提升驾驶和用车体验;对于城市管理者,智能化可以让汽车的通行效率更高,以及碳排放更少,智能化也是国家与地区汽车产业竞争格局重构的一次重大机遇。

目前,智能汽车领域共有395家公怀,共595起投资事件总投资额为3260亿人民币。

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汽车智能化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智能化技术使得汽车具备了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功能,并且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两方面展开,探讨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目前,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中。

智能驾驶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装置,汽车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不仅增加了驾驶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

此外,汽车智能化技术还包括了智能导航系统、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泊车系统等。

智能导航系统可以根据路况信息和用户需求,提供最佳的行车路线,减少交通阻塞和路线选择的困扰。

智能语音助手则可以通过声音识别技术,为用户提供语音查询、电话拨打、音乐播放等功能,使得驾驶更加便捷。

而智能泊车系统则能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自动完成停车操作,减少人为停车时的烦恼。

二、未来趋势展望未来,汽车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人工智能与汽车深度融合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将进一步与汽车行业深度融合。

在未来,汽车将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具备了智能思考和决策能力的伙伴。

人工智能可以实时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个性化、贴心的服务。

2. 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主流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汽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交通效率,还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智能网联技术的广泛运用智能网联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广泛运用。

通过车联网技术,车辆之间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智能交通系统。

这将有助于优化交通流量,提高路线选择的精准度,减少拥堵和排放。

此外,智能网联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安全警示。

4.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6月出版
文本目录
1、汽车智能化革命加速到来 (6)
2、自动驾驶仍是CES重头戏 (7)
3、汽车智能化:各家CES展商‚争奇斗艳‛ (9)
3.1、感知:摄像头与雷达各显神通 (9)
3.1.1、摄像头:借机器视觉观大千世界 (10)
3.1.2、激光雷达:低成本技术有突破加快商业化步伐 (13)
3.2、人机交互:‚隔空取物‛式的交互将在汽车中大放异彩 (16)
3.3、ADAS:成熟系统加快落地商业化如期进行 (22)
4、汽车共享化:智能+网联双轮驱动产业变革 (25)
4.1、传统车企:开始向量产车型大步迈进 (25)
4.2、零部件巨头提前布局推广自身网联化新产品 (32)
4.3、互联网造车:鲶鱼效应加快产业变革步伐 (36)
5、汽车电动化:智能驾驶的温床 (38)
6、智能网联:ADAS进入订单验证期V2X迎产业拐点 (42)
6.1、预警类ADAS先行逐渐步入订单验证期 (42)
6.2、V2X:标准技术双突破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45)
6.3、看好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 (48)
图表目录
图表1:2017CES场地布置 (8)
图表2:环境感知是智能驾驶的基础 (9)
图表3:机器视觉原理图 (10)
图表4:车辆识别效果 (11)
图表5:行人识别效果 (11)
图表6:瑞萨R-Car系列处理器 (12)
图表7:英伟达加快布局智能驾驶 (12)
图表8:TriLumina公司研发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照明模块结构示意图 (14)
图表9:QuanergyS3激光雷达体积小便于安装 (15)
图表10:QuanergyS3激光雷达原理 (15)
图表11:大陆集团的指纹识别启动技术 (17)
图表12:大陆集团的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 (17)
图表13:大陆集团的智能玻璃控制技术 (18)
图表14:智能玻璃控制技术效果图 (18)
图表15:宝马HoloActive触控技术 (19)
图表16:宝马HoloActive空中操作 (20)
图表17:麦格纳微软全息眼镜体验未来汽车 (21)
图表18:德尔福自动驾驶里程碑 (22)
图表19:德尔福与Mobileye共同开发的CSLP系统 (23)
图表20:英飞凌77GHz汽车雷达系统 (23)
图表21:英飞凌多功能车载相机系统 (24)
图表22:奔驰GenerationEQ概念车 (26)
图表23:带有无人机的奔驰VisionVan概念车 (27)
图表24:本田NeuV概念车 (28)
图表25:丰田雷克萨斯UX概念车座舱布局 (28)
图表26:丰田雷克萨斯UX概念车外观 (29)
图表27:现代IONIQ自动驾驶概念车 (30)
图表28:日产自动驾驶汽车 (30)
图表29:福特自动驾驶汽车路测 (31)
图表30:福特自动驾驶汽车自动泊车 (32)
图表31:博世移动互联汽车座舱 (33)
图表32:博世智能网联概念车 (33)
图表33:舍弗勒Bio-Hybrid微交通概念首次通过展会亮相 (34)
图表34:舍弗勒展示其未来网络化交通出行的愿景 (35)
图表35:克莱斯勒全新Pacifica侧面图 (37)
图表36:克莱斯勒全新Pacifica后视图 (38)
图表37:大众I.D.概念车正面图 (39)
图表38:大众I.D.概念车后视图 (39)
图表39:菲亚特克莱斯勒纯电动车Pacifica (40)
图表40:法拉第纯电动SUV首张预告图 (40)
图表41:法拉第SUV车型路测 (41)
图表42:LucidAir首款量产车型 (42)
图表43:智能网联汽车组成结构 (43)
图表44:欧美ECU市场竞争格局(%) (43)
图表45:日本ECU市场竞争格局(%) (44)
图表46:传感器融合使用 (45)
图表47:车联网通讯设备 (46)
图表48:TSP处于车联网产业链核心地位 (46)
图表49:单车V2X价值量分析(美元) (47)
图表50:国内车联网市场空间测算(亿美元) (48)
图表5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49)
表格1:2017年CES智能驾驶方面主要热点产品 (8)
表格2:市场上主要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对比 (16)
表格3:主要传统车企无人驾驶进展及未来规划 (25)
表格4:国内主要互联网造车企业运行状况 (36)
报告正文
1、汽车智能化革命加速到来
自动驾驶仍将是2017年CES的重头戏。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迄今已有47年历史,已经成为窥探全球电子科技行业未来几年发展方向的窗口。

从2014年的车联网到2015/2016年的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CES展会主角,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2017年CES展会将于1月5号开馆,自动驾驶与VR/AR将是热点主题,技术的进步将加快产业商业化步伐。

汽车智能化:各家CES展商‚争奇斗艳‛。

1)视觉方面,系统解决方案更加成熟可靠:本届CES上,英特尔将联合地平线机器人推出一款基于单目摄像头和FPGA的ADAS产品原型系统;瑞萨将展示其全新内嵌式视觉处理器,对标MobileyeEyeQ系列产品。

2)激光雷达(LiDAR)方面,技术成本双突破: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独立出来的TriLumina将在展会上展示256像素3D固态激光雷达和ADAS产品;Quanergy将推送廉价、小体积S3全固态激光雷达,未来售价有望降到100美元,大幅度降低智能驾驶硬件成本。

3)芯片方面,巨头大举进军汽车领域:芯片是智能驾驶汽车之脑的硬件载体,多家芯片巨头将展示其智能驾驶汽车芯片最新技术进展;其中,英伟达联合创始人黄仁勋将在CES上发表主题演讲,并有望发布重磅产品。

4)人机交互方面,‚隔空取物‛式的交互将在汽车中大放异彩:近年来,语音识别、手势识别、VR/AR等被用于人机交互领域,本届CES展会上,大陆集团将推出车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启动、人脸识别技术和智能玻璃控制技术;宝马展示HoloActive触控技术以及全息控制面板,真正实现隔空取物;麦格纳采用微软全息眼镜结合ADAS体验‚未来之车‛。

5)ADAS集成方面,系统更加成熟,商业化按期进行:德尔福将携手Mobileye展示一款新型先进自动驾驶系统CSLP,并将举行10公里的复杂市内/高速综合测试,该套系统成本仅为5,000美元,并将在2019年为汽车实现SAE4级到5级的全自动驾驶,加速驶向商业化;英飞凌也将展示其最先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汽车共享化:智能+网联双轮驱动产业变革。

1)传统车企方面,开始向量产车型过渡:奔驰将发布其未来电动汽车智能化战略,并积极推广汽车共享概念;宝马将展示HoloActive触控技术,一款可以在空中操作并可以获得反馈的人机交互系统;基于AI技术,本田将推出情感引擎概念车NeuV;丰田将展出其最新的汽车互联科技,全息显示屏再次成为亮点;现代将发布IONIQ自动驾驶汽车,低成本化方案更适合于量产车型;福特新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更接近于一辆普通车,大步向量产车迈进。

2)零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