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_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第二课大众传媒1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第2课《传媒的行程》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导学案 人教版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学习目标】1、知道大众传媒的种类。
2、比较不同媒体的优点和不足,描述传媒发展的历程。
3、结合日常生活,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重难点】大众传媒的种类、特点和影响。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的推广为标志的。
在现代社会,流行的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我们一般称之为。
2.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可以各种已有的大众传媒,人们能从中获取其他传统媒体的信息。
同时它有自己的优势,这就是虚拟的平台和平台。
3.如今,依托,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它使人们的、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变。
所以有人说我们的生活正在步入。
4.传媒,承载着的使命,更记载着的变迁。
它记录着生活的内容,也记录着生活的变化。
二、课堂互学1、什么是大众传媒?2、大众传媒的种类有哪些?4、归纳: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三、随堂巩固1.使中国印刷业彻底告别“铅与火”的年代,用“光与电”续写辉煌的发明是( ) A.铅字印刷技术 B.汉字激光照排系统C.互联网 D.博客和微博2.下列不属于现代传媒手段的是( )A.互联网 B.电视 C.广播 D.飞鸽传书3.在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其所依靠的技术是( )A.网络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 D.印刷技术4.从造纸术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众传媒一直在发展变化B.书籍、报纸、杂志已经被淘汰C.传媒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D.广播、电视、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主要传播手段5.现在,许多地方的考场都实行了电子监控,考试中心可以将系统指令和消息实时发送到各地招办的系统上,同时各地招办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发送到每位考试主考官的手机上。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传媒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B.传媒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C.传媒影响着大众的生活 D.传媒与大众生活关系不大6.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转变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传媒是( )A.广播 B.电话 C.报纸 D.电脑7.和其他媒体相比,报纸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不容易受文化程度的限制 B.画面表现的内容形象直观C.可以长期保存,便于检索 D.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8.“没有广播,就没有希特勒;没有电视,就没有肯尼迪。
大众传媒教案正是交
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历史与社会邓远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第二框课程标准:1-7感受不同特色大众传媒的优点和不足,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
教材分析在上一个课时学生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初步认识大众传媒的基础上,本课时通过研讨大众传媒的优缺点,进一步认识大众传媒,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铺垫。
教学目标1.说出大众传媒的优缺点;根据大众媒体的不同特点以及受众的需求,合理选用大众传媒。
2.感受不同大众传媒对同一新闻事件各具特色的反映,参与对大众传媒不同的优缺点的讨论和交流。
3.认同大众传媒的不同特点;尊重不同受众对大众传媒的选择;克服对互联网的依赖。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研讨、归纳大众传媒各自不同的优缺点。
难点:互联网的独特优势的理解。
教学资源本地各种大众传媒对本地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报道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
学法指导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为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方法与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呈现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对本地近期发生的同一重大新闻报道。
利用分组合作方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叙述】播放歌曲《让世间充满爱》【叙述】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在这一天,随着几声大地沉闷的低吼,四川地震了,也是在这一天千万间房屋变成了废墟,千万个亲人离我们远去,顷刻间父母再也看不到孩子甜甜的微笑,孩子再也没有了温暖的家。
问:现在同学们对这一事情有哪些了解?地震发生在四川,远在深圳的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这些情况的?你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这一事件?第二课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教授新课【活动一】不同大众传媒对四川汶川地震的报道报道主题:四川汶川地震报道的要求:为了让更多的人了关注灾区、了解灾情、为灾区献爱心报纸对这件事情的报道问:你手里拿的是谁的报纸?日期是多少?在报纸上你看到了哪些内容(文字,图片)。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二课教案.doc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二课教案第二课第一课时《权利:在规则中行使》▉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所拥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哪些基本的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据课程标准4-3,列举我国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二、能力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运用法律、法规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2.通过阅读材料,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培养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技能(依据课程目标4: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三、情感目标1.理解权利与规则的关系,明确权利要在规则中正确行使,增强法制观念2.通过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了解国家的时事新闻,增强民族责任感。
(依据课程目标11: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依法行使公民权力和义务,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一、教材改造性处理“权利:在规则中行使”是在学习了第一课有规则的形式、作用、特性等有关知识的基础进行教学的,用典型的案例深入简出的介绍了未成年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权利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教材可以分成三块,1.文字陈述和插图展示部分:展示一部分权力和有关法律名称。
2.案例展示部分:通过案例展示更多的权利。
3.从个人延伸到国家部分:介绍国家权利与国际规则的关系。
要很好完成教学目标,还要对教材进行扩充,因为教材展示的权利仅仅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对一些学生知道的权利可以再进行扩充,教材中对如何解决侵权问题的一般过程没有进行明确展示,需要进行总结与归纳,在介绍国家与国际规则的过程太抽象,缺乏更丰富的表述。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1.以教材为基本立足,通过文字、图片阅读让学生找出一部分权利,然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思考对权利进行补充。
2.对教材的案例进行加工处理,设计成两个正反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展出,通过案例对比中总结出处理侵权问题的一般过程。
3. 用典型的录像片段进行直观浅显的表达,对中国与国际舞台这些抽象的内容有简单的了解。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第二课《大众传媒》名师精编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历史与社会:第二课大众传媒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第一课时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特点和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学习重点重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影响,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三、课前准备收集一些古代有关信息传播的小故事。
四、自主学习1.现代社会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
它是一把锋利的,既能宣传真、善、美,也能传播假、丑、恶。
2.参照书P65表格,回顾你一天中的日常生活,把你认为与媒体有关的活动都记录下来。
说明了什么?3.什么是大众传媒?你知道哪些大众传媒?4.你认为大众传媒对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5.结合书P62对一场球赛的报道,谈谈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填写书P676.请简述互联网的特点。
7.“”是“weblog”的简称,它是指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
8.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造成了信息流通的民主化,家长和老师垄断信息的绝对权威被打破了,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列举出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五、交流与体验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六、释疑解惑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七、巩固与检测1.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式?()A、烽火B、飞鸽C、人D、电视2.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A、文化传承B、休闲娱乐C、舆论监督D、获得和传递信息3.大众每体就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每体。
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今社会已离不开大众传媒,它已成为连接社会的纽带B、互联网不属于大众传媒C、电视回给青少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应禁止青少年看电视D、战争时期传媒的作用更到些4.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众传媒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C、大众传媒不可能影响着社会的舆论D、大众传媒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5.大众传媒中,信息传递快捷、内容丰富、发展速度快的是()A、书籍B、广播C、互联网D、电视6.“以后我们将是地球村的居民。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2《大众传媒》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课大众传媒学案(第一课时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特点和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学习重点重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影响,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三、课前准备收集一些古代有关信息传播的小故事。
四、自主学习1.现代社会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
它是一把锋利的,既能宣传真、善、美,也能传播假、丑、恶。
2.参照书P65表格,回顾你一天中的日常生活,把你认为与媒体有关的活动都记录下来。
说明了什么?3.什么是大众传媒?你知道哪些大众传媒?4.你认为大众传媒对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5.结合书P62对一场球赛的报道,谈谈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填写书P676.请简述互联网的特点。
7.“”是“weblog”的简称,它是指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
8.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造成了信息流通的民主化,家长和老师垄断信息的绝对权威被打破了,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列举出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五、交流与体验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六、释疑解惑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七、巩固与检测1.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式?()A、烽火B、飞鸽C、人D、电视2.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A、文化传承B、休闲娱乐C、舆论监督D、获得和传递信息3.大众每体就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每体。
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今社会已离不开大众传媒,它已成为连接社会的纽带B、互联网不属于大众传媒C、电视回给青少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应禁止青少年看电视D、战争时期传媒的作用更到些4.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众传媒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C、大众传媒不可能影响着社会的舆论D、大众传媒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5.大众传媒中,信息传递快捷、内容丰富、发展速度快的是()A、书籍B、广播C、互联网D、电视6.“以后我们将是地球村的居民。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2《大众传媒》名师精编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课大众传媒学案(第一课时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特点和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学习重点重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影响,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三、课前准备收集一些古代有关信息传播的小故事。
四、自主学习1.现代社会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
它是一把锋利的,既能宣传真、善、美,也能传播假、丑、恶。
2.参照书P65表格,回顾你一天中的日常生活,把你认为与媒体有关的活动都记录下来。
说明了什么?3.什么是大众传媒?你知道哪些大众传媒?4.你认为大众传媒对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5.结合书P62对一场球赛的报道,谈谈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填写书P676.请简述互联网的特点。
7.“”是“weblog”的简称,它是指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
8.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造成了信息流通的民主化,家长和老师垄断信息的绝对权威被打破了,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列举出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五、交流与体验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六、释疑解惑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七、巩固与检测1.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式?()A、烽火B、飞鸽C、人D、电视2.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A、文化传承B、休闲娱乐C、舆论监督D、获得和传递信息3.大众每体就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每体。
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今社会已离不开大众传媒,它已成为连接社会的纽带B、互联网不属于大众传媒C、电视回给青少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应禁止青少年看电视D、战争时期传媒的作用更到些4.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众传媒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C、大众传媒不可能影响着社会的舆论D、大众传媒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5.大众传媒中,信息传递快捷、内容丰富、发展速度快的是()A、书籍B、广播C、互联网D、电视6.“以后我们将是地球村的居民。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4.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4.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1)大多数新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世界, 大多数新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世界, 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世界 认识社会。不过,也有一些新闻报道是片面的 片面的、 认识社会。不过,也有一些新闻报道是片面的、 不真实的,甚至是虚假的。我们要善于思考, 不真实的,甚至是虚假的。我们要善于思考,保 去伪存真的本领 持清醒的头脑,锻炼去伪存真的本领。 持清醒的头脑,锻炼去伪存真的本领。 (2)大众传媒具有娱乐、游戏功能,它赋予 大众传媒具有娱乐、游戏功能, 具有娱乐 青少年积极的生活观念、 青少年积极的生活观念、广阔的生活空间和 丰富的生活色彩,但我们不能沉湎其中, 不能沉湎其中 丰富的生活色彩,但我们不能沉湎其中,应 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
第七单元 复习 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
1.知识改变生活 1.知识改变生活
①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谷登堡的印刷机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与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印刷技术 与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印刷技 ②从“鸿雁传书”到贝尔的电话、手机、卫星通 鸿雁传书”到贝尔的电话、手机、 讯等通讯技术 通讯技术。 讯等通讯技术。 ③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台式 手提电脑,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电脑 手提电脑 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物技术;克隆技术 生物技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物技术 ⑤嫦娥奔月的传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阿波罗号 嫦娥奔月的传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登月,神舟五号飞天,人造卫星,宇宙空间站等. 登月,神舟五号飞天,人造卫星,宇宙空间站等.
(1)《苏菲的世界》向人们展示的是主人公 苏菲的世界》 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 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 (2)苏格拉底:不懈追求的是大胆怀疑的理性精神。 苏格拉底:不懈追求的是大胆怀疑的理性精神。 大胆怀疑的理性精神 (3)林觉民烈士:舍小家为大家,表现出革命者 林觉民烈士:舍小家为大家, 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大无畏的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与妻书》 大无畏的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与妻书》)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二课《传媒的行程》教案 新人教版
传媒的行程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2.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日常生活的已有经验,小组合作探讨,比较不同媒体的优点和不足,描述传媒发展的历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看待传媒,理性对待大众传媒。
2学情分析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既展示了时代的风貌,也传递着社会进步的足音。
特别是现代传媒,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社会面貌的基本力量之一。
本课就是从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两个方面,展示文化传播的变迁及其影响。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文化传播的方式,认识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及了解文化传播的大致发展脉络。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则围绕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手段来展开,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但农村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平时生活中很少有学生与大众传媒真正有着灵魂上的接触和交流。
3重点难点重点: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不同传媒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小王出游过程:五一假日即将来临,绍兴某中学的小王同学准备和他爸爸一起去山东泰山旅游。
爸爸布置给小王一个任务:了解一下泰山上有哪些名胜古迹和特色风景。
当天晚上,小王就用电脑视频跟一位泰山附近的网友聊天,询问泰山有哪些风景名胜。
小王同学还利用从学校学习来的知识在地图上查阅泰山在我国的地理位置。
出发了,在导游的带领下,小王同学和家人一起游览了泰山的风景名胜!并且与导游的交流中知道了泰山一些名胜古迹的典故!在配套齐全的风景区里,吃住行、购物、娱乐等活动都十分的便捷!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亲眼所见前人旅游留下的泰山石刻!师:同学们从小王的这次旅行中,能发现哪些信息交流的方式呢?生:QQ、与导游交流、泰山石刻……师小结:这些所有传递、分享、交换信息的行为就叫传播。
所有的交往过程,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2.2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2.2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2.2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教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主要形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拓展学习中的发现和观点,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升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撰写论文:鼓励学生撰写关于大众传媒或媒介素养的论文,可以是对某个具体媒体的研究,或是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重点题型整理
1.判断题
题型示例:
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再次,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紧张而不敢发言。为了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我将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最后,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布置具有思考性和创新性的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讲解可能过于简单,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概念的深入讲解,并通过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课堂展示环节,部分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有所欠缺。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并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追求真善美发掘美好情感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第三课追求真善美发掘美好感情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组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从分歧的人会喜欢分歧的音乐作品谈起,接着进入主题“分歧的文学艺术形式都浮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分别谈了艺术作品对自然、人性、社会之美的浮现力,并分析了原因:“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就在于它反映了人类最真实的感情世界”,并以散文“背影”为例作进一步说明;然后以国粹京剧、书法为例,说明“艺术美来自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形式的多种多样,而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应该注意的是,优秀文艺作品本身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和它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所起的感化是分歧角度的问题,只有将这两个角度区分隔隔离分散,才能对这两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具体说,“浮现美好感情”是用文艺作品从内到外展现人类真实
三、教学方针:
(1)引导学生反观本身已有的关于文艺作品感触感染的精神储备,然后一起欣赏分歧的文艺作品。
(2)引导学生感触感染文学艺术中的美,尝试去接受分歧的文学艺术样式,不断丰富本身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热爱人类优秀文化的感情,尊重多元文化,有意识地提高本身的文化品位和美情趣。
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学艺术的美及其与人类真实而丰富的感情之间的关系,分外是体会这种美对丰富本身精神世界的感化。
教学难点:搞清优秀文艺作品的特点及对丰富本身精神世界的感化。
理解知识掌握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讨论式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课第一框 传媒的行程名师教案 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二课《传媒的行程》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1-3-5归纳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感受现代传媒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解读:文化传播的手段包括口述、邮件、书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文化传播的方式包括日常交往、商贸旅游、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既展示了时代的风貌,也传递着社会进步的足音。
特别是现代传媒,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社会面貌的基本力量之一。
本课就是从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两个方面,展示文化传播的变迁及其影响。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文化传播的方式,认识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及了解文化传播的大致发展脉络。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则围绕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手段来展开,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2.教材结构体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2.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日常生活的已有经验,小组合作探讨,比较不同媒体的优点和不足,描述传媒发展的历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看待传媒,理性对待大众传媒。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难点:不同传媒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策略】:1.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呈现丰富的学习情境。
3.从生活实际出发,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设问: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是通过什么媒介(途径)获知这一消息的?教学方式: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预设:电视、互联网,报纸……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环节一:文化传播的含义和方式设问:除此之外,还能通过哪些媒介或途径获得消息?教学方式: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第二课大众传媒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
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第二课大众传媒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通过具体事例,比较不同媒体的有优点和不足,了解不同媒体的特色。
(3)在调查、讨论以及辨析的过程中,知道大众传媒的利弊,学会理性对待大众传媒。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利有弊。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理性对待大众传媒。
难点突破: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传媒的作用。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传媒的行程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
? 1.什么是传播?
? 2.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 3.传媒发展的历经阶段?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流行与现代社会的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 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
思考:以往传媒存在的弊端?
? ①信息内容受限制 ? ②效率低,不够全面和快捷 ? ③容易被拦截,被利用 ? ④影响力小
的消失。 ? 各种媒体有各自的不足和优点,都在文化
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小组讨论:
?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 网各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并完成P86的表格。
传媒 报刊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优点
缺点
读者有取舍权,不 非即时, 易受编
受干扰,便于保存、 者观念影响,信
携带,廉价。
息量有限。
传播速度快,费 用低,听众层面 广,信息量大。
大多数印刷厂采用的还是铅字印刷技术,与近千
年前宋代的活字印刷没有本质区别。汉字激光照
排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
展,使中国的印刷业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年
代,用“光与电”续写辉煌。现在, 99%的中国
报纸和黑白书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80% 以上
的华文报刊,都已用上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 手段
大众传媒的媒介
书籍 报纸 杂志 电视 广播 互联网
阅读卡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
你发现了吗?现在,无论是课本,还是各种课外读物、报刊杂志,都
越来越精美,图文并茂,版面生动,这些都受益于王选教授( 2001年国家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直到 20世纪80年代,中国
知识拓展
铅与火
光与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第二课传媒的行程
(1)简单介绍大众传媒的发展,几种主要大众传媒手段的利与弊。
(2)通过幻灯图片的放映,课堂分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接触、了解大众传媒。
(3)学会正确利用多种大众传媒的意识,避免对一种传媒手段的过度依赖。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不同的大众传媒手段各有利弊。
教学难点:怎样高效合理地利用大众传媒收集信息。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教学准备:大众传媒发展中各阶段传媒手段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