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七八年级基础 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文言短文阅读初一升初二

文言短文阅读初一升初二

1. 子罕弗受玉宋人或①得玉,献诸②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③示玉人④,玉人以为宝也,故敢⑤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⑥,尔⑦以玉为宝;若以与我⑧,皆丧宝⑨也,不若人⑩有其宝。

”本文选自《左传》【注释】①或:有人。

②诸:“之于”的合音。

“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

③以:即“以之”,把它……。

④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

⑤敢:表敬辞。

⑥宝:指珍贵的东西。

⑦尔:你。

⑧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

⑨皆丧宝也:意为两个人都失去珍贵的东西。

指献玉者失去玉,子罕因受贿而失去廉洁的品质。

⑩人:各人。

指献玉者和子罕两人。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1)故敢献之(2)若以与我2、选出与“以玉示人”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岁以大穰 B投以骨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D可以为师矣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2. 孙叔敖埋两头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

归而泣。

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①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②,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未治③而国人信④其仁⑤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①向:从前,过去。

这里是“刚才”。

②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

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阴德:指有德于人而不为人知。

③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④信:信服。

⑤仁:仁德,仁慈。

训练: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1)其母问其故(2)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1)其母问其故:(2)恐去母而死也:(3)及长: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蛇今安在(2)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②,汝不死也。

4、“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这句话体现了孙叔敖怎样的品质?3. 田忌赛马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文段13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尢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非丝非竹无丝竹之乱耳B、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C、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D、锦鳞游泳滁人游也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夫”读为“fū”)B.野芳发而幽香(芳:花香)C.泉香而酒洌(洌:清洌)D.伛偻提携(伛偻:驼背,指老人)3.下列句子翻译下正确的一项是()A.晦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B.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C.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白洁白。

)D.颓然乎其间(精神不振的坐在众人的中间。

)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用分述总收之法,条理清晰。

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课外文言文2》

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课外文言文2》

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课外文言文2》(一)游武夷记(节选)曹学佺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百里,抵万年宫,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履汉祀坛,即汉武帝时所谓“干鱼荐武夷①”者也。

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次而稍广,为幔亭。

按魏志②:“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

以始皇二年,架虹桥而宴曾孙③,奏‘人间可哀’之曲。

”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

玉女兜鍪之下,数里,为一线天。

道经友定故城,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

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注释①干鱼荐武夷:汉武帝时,有人奏请祭祀各方神灵以拟出规格,其中有“祀武夷君用干鱼”说。

②魏志:《三国志》中《魏志》。

③曾孙:对乡人的称呼。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次.而稍广次:其次B.今大王梯.绝不可登梯:用梯子C.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胜:胜景D.白玉蟾斩蛇于此,今祠.之祠:祠堂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以:介词,表时间,在B.而肃杀之.气犹存云之:主谓之间,不译C.为.一线天为:是D.白玉蟾斩蛇于.此于:在3.翻译句子。

(4分)(1)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

(2)道经友定故城,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4.作者引用《魏志》有什么作用?(4分)(二)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初中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百废具兴________②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③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_______④岁衣缣一匹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3)《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理解。

【答案】(1)同“俱”,全、皆;详尽、完备;轻视、不重视;每年(2)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分析】(1)①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十五篇_初中作文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十五篇_初中作文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十五篇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十五篇,感谢您的阅读!(一)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眹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座下忿选人之多诈忿:生气、痛恨。

B.联复何忧忧:担心的事。

C.天下无冤狱狱:监狱。

D.不肯者死者:……的人。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选人多诉冒资荫B.以贵骄人,非道也C.以首俯地D.或以钱币乞之3.下列句子,与“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凡得学者,有亲也B.为天下笑C.则杖之D.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4.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讲述的是唐代大臣戴胄违反皇帝的圣旨而公正执法的故事B.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的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的人。

C.戴胄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格执法的人。

D.戴胄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言论如泉水涌出般,从而引起了皇上的厌烦。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欲守法而使联失信乎?(2)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二)神医袁体庵明末高邮。

有袁体庵者,神医也。

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

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

”遂以一书寄何。

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

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

人教部编版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入蜀记二十三日,过巫山①凝真观②,谒妙用真人③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④,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⑤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②凝真观:即神女祠,在巫山飞凤峰下。

据《元一统志》说:“唐仪凤(高宗的年号)初置神女祠,宋宣和(徽宗的年号)改曰凝真观。

”③妙用真人:后世为巫山神女所加的封号。

④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

⑤无纤翳:没有丝毫云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谒.妙用真人祠谒:拜见(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全,都(3)是.日是:这(4)如.鸾鹤翔舞徘徊如:像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2)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很久也不散去,也是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4.选文所写的山有怎样的特点?高、奇、秀。

5.选文与郦道元的《三峡》所抒发的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附参考译文: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

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

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天空,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都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最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这一天,天空晴朗,四周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真人祠以前有数百只乌鸦,迎送来往的客船。

苏教版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课外文言文》

苏教版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课外文言文》

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课外文言文1》(一)游东坡①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

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

一龟头②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③,是为雪堂④。

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

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

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

泉寒熨齿,但不甚甘。

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

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

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

③筇杖:竹枝。

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地势平旷开豁.豁:开阔B.传.以为公手植传:相传C.旧止片石布.其上布:分布D.正与雪堂相直.直:直接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州门而.东而:表修饰B.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以:因为C.旧止片石布其.上其:涓流D.近辄增广为.木桥为:为了3.翻译句子。

(4分)(1)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2)泉寒熨齿,但不甚甘。

4.作者采用了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二)游记二则【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岚设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释①染:染成。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8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总复习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8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总复习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8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总复习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2.术未尽也()3.先则恐逮于臣()4.夫诱道争远()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①管仲,隰(x)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二,翻译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原文3.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4.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导读: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我欲之楚()2.将奚为北面()3.吾马良()4.此数者愈善()二,翻译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成语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5.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2.而捐五百金()3.于是不能期年()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而吾以捕蛇独存()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6.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注释: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2.不然()3.苟无岁()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原文7.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导读: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注释:①淳于髡(k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一,解释加点的词1.天下之疾犬也()2.各死其处()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4.谢将休士也()()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二,翻译: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8.赵襄子饮酒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⑤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导读:赵襄子日夜饮酒不止,还不知醒悟,优莫将其与殷纣相比,使赵襄子霍然顿悟,优莫可谓善于劝谏的了.注释:①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停止饮酒.③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实现的事情.④殊:副词,很,极.殊不,意思是,一点也不.⑤然则:(既然)如此,那么.⑥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相亡:一块儿灭亡.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我诚邦士也()2.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3.今天下尽桀也()4.不亡何待()二,选文然亦殆矣!中殆的意思是______,我们还学过,_____,百战不殆.三,翻译1.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_______,语意深长.原文9.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注释: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2.以何为丞相()()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10.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②,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③.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数阕⑤,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导读:项王夜起悲歌,盖世英雄的穷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写中呼之欲出.注释:①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③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④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⑤数阕:几遍.乐终叫阕.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2.项王则夜起()3.自为诗曰()4.莫能仰视()二,翻译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歌数阕,美人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王兵败垓下,在___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项王的_______________之情;毛泽东也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②.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③.导读: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说,自古到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三利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走向灭亡.而孙叔敖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明智之人.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真要冷静小心啊!注释:①仆闻之:我听说.仆,谦称.②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③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尧,舜,传说中的圣君.病,患苦.诸之乎的合音.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孙叔敖蹴()然易容曰()()2.仆闻之()3.小子不敏()4.官大者,主恶()之()二,翻译1.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狐丘丈人说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2.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④也.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戆(zhung):愚.败:祸乱,祸害.一,解释加点的词1.大雀从黄口()2.孔子顾谓弟子曰()3.利食而忘患()4.善惊以远害()二,翻译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_____而远_____有相似之义.原文13.教子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注释: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一,解释加点的词1.性甚严正()2.年逾四十()3.少不如意()4.揜藏文饰()二,翻译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4.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恺罔然自失.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④疾:同嫉,嫉忌.⑤条干(g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原文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注释:①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③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④冀罪止子身: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⑤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以保全他们生命不能不(fu),同否.⑥寻亦收至:不一会儿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寻,不久.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2.冀罪止于身()()3.二儿可得全不()4.寻亦收至()()二,翻译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原文16.长安何如日远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③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④.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举⑥目见日,不见长安.导读:明帝两次的回答不一样.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都能说出个道理来.这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注释:①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②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流泪的样子.③意谓:心里认为.④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⑤邪(y):同耶.⑥举:抬起.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元帝问洛下消息()2.潸然流涕()3.元帝异之()4.更重问之()二,翻译1.具以东渡意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明帝两次回答问题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7.床头捉刀人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头④.既毕⑤,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⑥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⑦,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导读: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曹操是假的,但慧眼识英雄,决非平凡之才.曹操当机立断派人追杀他,也是防患于未然.注释:①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他)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既毕:指接见完毕.⑥魏王何如:(你看)魏王这人怎样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l.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2.帝自捉刀立床头()3.魏王雅望非常()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二,填空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词性为_____解释为_____;使崔季珪代中的使,词性为_______,解释为________.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却是气度非凡.说明曹操虽形陋,但英雄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认为曹操阴险奸诈,你对曹操的看法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8.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导读: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注释: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n):今浙江省嵊(sh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一,解释加点的词1.夜大雪,眠觉()2.四望皎然()3.因起彷徨()4.经宿方至()二,翻译1.造门不前而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9.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注释:①期:约定时间.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3.下车引之()4.元方入门不顾()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原文20.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导读: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注释:①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撤盐空中差可拟()()二,翻译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四,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1-2个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原文21.七步诗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注释: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不成者行大法()2.萁在釜下然()3.漉菽以为汁()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三,《七步诗》一般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2.太宗罢朝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③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会杀此田舍汉()()2.谁触忤陛下()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4.妾闻主圣臣忠()二,翻译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原文23.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②,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③勿击鼠.仓廪庖厨④,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⑤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⑥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

(完整)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完整)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完整)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1 / 4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 ,畏日 ,拘忌①异甚 .以 己生 子② ,鼠 , 子神也 , 因 鼠 ,不畜猫犬,又禁僮③勿 鼠 . 庖厨④ , 悉以恣鼠不 .由是 , 鼠相告 ,皆来某氏 , 食而无 .某氏室无完器 , 衣⑤无完衣 , 食 ,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⑥与人兼行 ,夜 窃 斗暴 , 其声万状 ,不可以够寝 , 不 .数 ,某氏徙居他州 ,后代来居 ,鼠 如故 .其人曰 :" 是阴 物也 ,盗暴尤甚 ,且何以致是乎哉 " 假五 ,六猫 , 撤瓦灌穴 , 僮 捕之 , 鼠如丘 ,弃之 ,臭多日乃已 .呼 !彼以其 食无 可恒也哉!: 永某氏之鼠以 " 其 食无 可恒 "," 窃 以肆暴 ", 能喜悦于一 , 究要被 除干 .注:①拘忌 :拘束和禁忌 .② 子 :, 遇到 .子, 的子年 .③僮 : 未成年的佣人.④ 庖厨 : ,粮 . 庖厨 ,厨房 .⑤衣 :衣架 . ⑥累累 : 一个接一个 .一,解 加点的 1.不畜猫犬 ( )2.悉以恣鼠不 ( )3.某氏室无完器 () 4.假五 , 六猫 ()二,翻1. 庖厨 ,悉以恣鼠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 ,鼠相告 ,皆来某氏 , 食而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 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 __________________.文:永州有个人 ,怕犯日忌 ,拘束禁忌特 分 .他 自己出生的年份正 子年 ,而鼠是子神 ,所以 老鼠 ,不养猫狗 ,又严禁佣人 老鼠 .粮 厨房中 ,都放 老鼠恣意妄 而不 .此后 ,老鼠相互 告 ,都到达某氏家 ,吃得 的却没有危 .某氏家里没有完满的物件 ,衣架上没有完满的衣服 ,吃的多数是老鼠剩下的 西 .白日老鼠 成群 与人并行 ,夜晚撕咬打斗 , 出各样声音 , 人不可以安寝 ,但是他 是不.了几年 ,某氏搬到了 的州郡 ,后边的人来居住 , 老鼠仍和 去一 猖狂 .那人就 :" 老鼠是在灰暗角落活 的可 物 , 里的老鼠 咬吵 又特 害 ,什么会达到 重的程度呢 " 他借来了五六只猫 ,关上屋 ,打开瓦片 ,用水灌洞 , 励佣人 捕老鼠 . 捕 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 ,把它 弃在 僻的地方 ,臭气散 了数月才停止 .唉 !那些老鼠 以 它 吃得 的没有灾 是能够 久的呢 ! 答案:一 ,1.养 2.全,都 3.完好 4.借二 ,1.粮 厨房中 ,都放 老鼠恣意妄 而不 . 2.此后 , 老鼠相互 告 ,都到达某氏家 ,吃得 的却没有危 .三," 窃 以肆暴 "的得志小人二 . 江之麋江①之人畋得麋麑 , 畜之 .入 ,群犬垂涎 , 尾皆来 .其人怒 , 怛②之 ,自是日抱就犬 , 示之 , 使勿 , 稍使与之 ③ . 久 ,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 , 忘己之麋也 , 以 犬良④我友 ,反抗偃仆 ,益狎 .犬畏主人 ,与之俯仰⑤甚善 ,然 啖其舌 . 三年 , 麋出 外 , 外犬在道甚众 , 走欲与 .外犬 而喜且怒 ,共食之 , 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 麋" 在主人的 下 , 稍大 "忘己之麋也 ", 欲与外犬嬉 , 于被食却"至死不悟". 可 " 恃 而 " 不会有好下 .注 :① 江 :地名 ,江西省清江 .②怛 (d ):恫吓 .③稍 :.使与之 : 即 "使其与之 ", 狗和小鹿一同嬉戏 .④良 :确实 .⑤俯仰 : 周旋 , 付 .一 ,解 加点的1. 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 示之 ( )4. 然 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 ()二 ,翻1. 麋麑稍大 ,忘己之麋也 ,以 犬良我友 ,反抗偃仆 , 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 外犬 而喜且怒 ,共食之 ,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 , 寓言故事 了然什么道理文:有一个 江人 ,打 捉到一只小鹿 ,便把它 养起来 . ,一群狗 得直流口水 ,都 着尾巴跑了 来 .那个 江人很生气 ,把狗吓跑了 .此后此后 , 他每日抱着小鹿凑近狗 , 常 狗看 , 叫狗不行乱 , 地又 狗和小鹿嬉戏 . 了 ,狗都能 从主人的愿望 . 小鹿 大 ,忘了自己是麋了 , 狗确实是自己的朋友 ,和狗相互碰撞翻 嬉 ,愈来愈 .狗怕主人 ,就跟小鹿周旋玩耍 ,表 得很友善 ,但是 常舔着自己的舌 .三年此后 ,鹿走出 外 ,看 家的狗在道上好多 ,就跑 去想和它 嬉戏 .那些狗看 鹿 ,又高 又 怒 ,一同 `把鹿吃掉了 ,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鹿到死也没 悟到 是怎么回事 .一 ,1.打 2.凑近 3. ⋯⋯看 4.但是 5.觉悟 6.跑二 ,1.麋麑逐 大 ,忘 自己是麋 , 狗真的是我的朋友 ,相互 撞翻 ,愈来愈 . 2.那些 家的狗看 它 ,又高 又 怒 ,一同把它吃掉了 ,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 ,恃 横的人决没有好下.三.盲人 日生而眇者不 日 , 之有目者.或告之曰 :" 日之状如." 扣 而得其声.他日 , 以 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 ." 而得其形 . 改日揣龠 ,以 日也 . 日之与 ,龠亦 矣 , 而眇者不知其异 ,以其未 而求之人也 .道之 也甚于日 , 而人之未达也 ,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 , 有巧譬善 , 亦无以 于 与 也 . 自 而至 ,自 而至龠 , 而相之 , 有既乎:要想认识某种事物,必定要接触它 , 察它 ,通 践认识它. 凭道听途 ,走 花 ,只能是一孔之见 . 一 ,解 加点的1.生而眇者不 日 ( )2.改日揣龠 ,以 日也 () 3.而人之未达也 () 4.而得其形 ( ) 二 ,翻1. 有巧譬善 ,亦无以 于 与 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 而至 ,自 而至龠 , 而相之 , 有既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 盲人 日 "的 在哪里文:一世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 子 ,便去 有眼睛 力的人 .有人告 他 :" 太阳的形状像 ." 盲人敲了一下 ,听到了 的响声 .有一天他听 声 ,以 那就是太阳 . 又有人告 他 :" 太阳的光明像蜡 ." 盲人摸了摸蜡 ,感知了它的形状 .有一天他摸到短笛 ,以 那就是太阳 .太阳与 ,短笛相差太 了 ,而盲人不知道它 的不一样 ,因 他不曾 而不过从 人那边听来的 .事物的道比太阳 要 以 , 而人没有洞 ,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 .通畅道的人告 他 ,即便有奇妙的譬 , 好的引 ,也超不 和 的比 .从 到,从 到短笛 , 推求下去 , 会有一,l. 眼瞎 2.古代 器 ,形状像笛3.洞4.用手摸二 ,l. 即便有奇妙的譬 ,好的 ,也超不 和 的比 .2.从 到 ,从蜡 到短笛 , 推求下去 , 会有三, 只认识事物的局部 ,甚或是皮毛 .它告 我 , 凭道听途 或许走 花 ,至多不 是一孔之见; 要真实认识事物 , 必定要接触它 , 察它 , 自 践 .四 . 牧两牧 入山至狼穴 ,穴有小狼二 , 分捉之 . 各登一 ,相去数十步 .少 ① ,大狼至 ,入穴失子 ,意甚 皇 . 于 上扭小狼蹄耳故令 ,大狼 声仰 ,怒奔 下 , 号且爬抓 .其一 又在彼 致②小狼 急 ; 狼 声四 ,始望 之 ,乃舍此 彼③ , 跑号如前状 . 前 又 ④ ,又 奔之 .口无停声 , 足无停趾 ,数十来去 ,奔 ,声 弱, 既而奄奄僵卧 ,久之不 . 下 之 ,气已 矣 .:狼 是残忍的 物 ,但狼所表 的母 令人感 .两牧 利用狼的母 本性而 害狼不免 于残忍 .不论是人 是 物 ,母 永 是 大的 .注 :①少 :不一会儿时间 . ②致 :使.③舍此 彼 :走开 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④前 又 :指前 上的小狼又叫 .一; 解 加点的 l. 两牧 入山至狼穴() 2.大狼至 ,入穴失子 ,意甚 皇 ()3.各登一 ,相去数十步 ( )4.既而奄奄僵卧 ()二, 翻狼 声四 , 始望 之 ,乃舍此 彼 ,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出 后的感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两个放牧的小孩 山到达狼洞前,狼洞里有两只小狼 ,他 商议后分捉了 ,各自登上一棵 ,两 相隔数十步 .不大时间 ,大狼回来 , 洞 狼崽不 了 , 神态十分焦急慌 . 牧童在 上抓扭小狼的脚 ,耳,成心使它痛叫 ;大狼听到声音抬 一看 , 怒地跑到一棵 下 ,一 号叫一 往上爬 .此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 上使小狼焦急地 叫 ;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 , 于望 ,于是放弃 里跑到那边 ,一 跑一 叫 ,往 上爬去 . 到 里 ,另一棵 上的小狼又叫 ,大狼又 身奔去 .嘴里不断地叫 ,脚不断地跑 , 来回数十次 ,大狼奔跑 ,喊声 减弱 ;不久气味轻微 ,很 不 了 .牧童下 一看 ,大狼已气绝了 .一,1.僮仆 2.焦急慌 的 子3.距4.不久二 , 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 ,才望 小狼 ,于是走开 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奔跑号叫好像先前的 子 .三 , 狼 是残忍之物 ,但它表 出的疼 子女的母性 ,也令人感 .五 .傅 迂傅 喜 , 知文 ,亦稍知医 ,性情迂 ,望之如偃蹇老儒 .一日 ,雅①步行市上 ,逢人 :" 魏三兄否 "或指所在 , 雅步过去 .比②相 ,喘气许久 .魏 相 何意 . 曰 :"适③在苦水井前 ,遇 三嫂在 下作 黹 ,倦而假寐④ .小儿嬉 井旁 , 相距三五尺耳 ,仿佛可 .男女有 ,不便呼三嫂使醒 ,故走 兄 ." 魏大 ,奔往, 已俯井哭子矣 .:本篇通 傅 的 作 ,神 的 描绘 ,一个个遵守礼教而 事的迂腐 生形象活灵巧 地表 出来 .注 : ①雅 :美好不庸俗 .②比 :等到 .③适 : 才 .④假寐 :不脱衣服小睡一, 解 加点的 1.亦稍知医 ( ) 2.或指所在 ()3.比相 ,喘气许久 () 4. 仿佛可() 二, 翻1.一日 ,雅步行市上 ,逢人 :" 魏三兄否"1(完整)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2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适在苦水井前 ,遇到三嫂在树下作针黹 ,倦而假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找出文中对于傅显迂腐 ,遵守礼教的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 ,而最后致使孩子落井的原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傅显喜爱念书 ,很能认识文章的意思 ,也略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愚钝 ,看起来就像迂腐委靡的老书生.一天 ,他迈着四方步到市集上,遇到人就问 :" 见到魏三兄没有 " 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 , 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去 .等他见到魏三 ,喘气了很长时间 . 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 .傅显说 :" 方才在苦水井前 ,遇到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 ,疲备了在瞌睡 .小儿在井旁嬉戏 , 离井口三五尺远 ,仿佛让人担忧 .男女有别 ,不便把三嫂喊醒 , 所以跑来找您 ."魏三特别惊慌 ,奔往井边 ,到了那边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 .一,l. 略微 2.有的人 3.很长时间 4.担忧二,l. 一天 ,迈着四方步走在市集上 ,遇到人就问 :" 看见魏三兄没有 "2.方才在苦水井前 ,遇到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 ,疲备了在瞌睡 .三,①望之如偃蹇老儒 . ②逢人辄问 :"见魏三兄否 " ③雅步过去 .④喘气许久 . ⑤男女有别 ,不便呼三嫂使醒 ,故走觅兄 .四,傅显遵守封建礼教 ,碍于男女有别 , 舍" 近 "而求 " 远".六 .李氏之鸠(陈子龙① )李氏有一鸠 ,能为人言 ,过于鹦鹉 ,甚慧 , 养之数年矣 .日则翱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 ,夕宿于笼 ,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 ,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 ,见之 ,愿以十金④易焉 .鸠觉其意 ,告主人曰 :" 我居此久 ,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 ,我且不食 ." 主人绐⑤之曰 :" 我友有欲观汝者 ,即携汝归耳 ." 至贾家 ,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 ,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 , 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 ,遂捐金十之二 ,而以鸠还李氏 .鸩乃食 .导读 : 李氏鸠鸟对主人忠贞不二 ,当商人重金买它时 ,它依恋故主 , 绝食抗议 , 并且成天哀号 ,表现了誓死不屈的坚毅意志 .这只人品化的鸠鸟 ,正寄望了作者陈子龙忠于明朝 ,忠诚不渝的节操 , 同时也辛辣地嘲讽了那些向满清屈膝投诚的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说明 : ①陈子龙 :明末的一位忠良义士 .明亡此后 , 他被清兵拘捕 ,自杀殉国 .②楹:堂屋前的柱子 .③贾 (g ): 做买卖 ,经商 .④十金 : 十两银子 .⑤绐 (d i): 欺哄 .一,解说文中加点的字慧 ( ) 市 ( ) 且 () 去() 竟 () 怜() 捐 ()乃( )二翻译1.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 ,必告其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绐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 ,即携汝归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者在人品化的鸠鸟身上颂扬其美德 ,寄望其理想 .试归纳本文的要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李氏有一只鸠 ,能说人话 ,说话的能力超出鹦鹉 ,特别聪慧 ,李氏已经养它 好几年了 .它每日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 ,从不飞远 ,夜晚就睡在笼子里 ,来闪避狸猫 ,老鼠的扰乱 .它看到男女佣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的,必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 .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 ,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察觉到他的企图 ,就告诉主人说 :" 我住在这里已经许久了 ,不忍心走开 .你果然要把我卖到其余地方去 ,我将绝食 ." 主人利用它说 :" 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 ,看完了就带你回来 ." 到了那个商人家里 ,主人就抛下它走开了 .鸠成天不吃东西 ,哀呼号叫 ,要求回去 .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 ,并且还担忧鸠死了而又不可以取回银子 ,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赔偿 ,把鸠还给了李氏 .鸠才吃东西 . 一 ,慧 (聪慧 ) 市(卖掉 ) 且(将要 ) 去 (走开 ) 竟 (一直 )怜 (同情 , 同情 ) 捐 (耗资 ,花销 ) 乃 (才 )二 ,1.鸠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擅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状况 ,就必定报告它的主人 .2.主人骗它说 :" 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 , 看了此后马上就带你回家 ."三 , 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 ,寄望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时令情操 ,又辛辣地嘲讽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七.楚人养狙楚有养狙认为生①者 ,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② , 必部分③众狙于庭 ,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 求草木之实 ,赋什一以自奉④ ,或不给 , 则加鞭棰焉 .群狙皆畏苦之 ,弗敢违也 .一日 ,有小狙谓众狙曰 :" 山之果 , 公所树与 " 曰 :"否也 , 天生也 ."曰 :" 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 :" 否也 ,皆得而取也 ."曰 :" 然而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 言未既 , 众狙皆寤 . 其夕 ,相与伺狙公之寝⑤ ,破栅毁柙⑥ , 取其积 , 相携而入于林中 ,不复归 . 狙公卒馁而死 . 郁离子曰 :" 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 (ku )者, 其如狙公乎 唯其昏而未觉也⑦ ,一旦有开之 , 其术穷矣 ."导读 :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 ,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 ,有势力者尚可得逞于一时 ,一旦大众觉悟 ,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势必被扔掉 .说明 :①养狙认为生 :靠养狙来保持生活 .狙(j ),猴类 .②旦日 :(每日 )清晨 .③部分 : 安排 .④赋什一以自奉 : 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 . ⑤相与 : 一同 .⑥破栅毁柙 :打破栏杆 ,捣毁笼子 .柙(xi ),关兽的木笼 .⑦唯其昏而奉觉也 :正由于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悟 .一 ,解说加点的词1.或不给 ,则加鞭棰焉 ( )( )2. 山之果 ,公所树与 ( )3.狙公卒馁而死 ( )4.众狙皆寤 ( )5.一旦有开之 ( )二 ,翻译1.然而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这个故事说了然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 .每日清晨 ,狙公一定在院里分配猴子们干活 , 派老猴带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 ,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 ,有的猴子不给 , 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 . 群猴都惧怕他 ,不敢有违 . 有一天 ,有个小猴对众猴说 :" 山上的果树 ,是狙公种植的吗 " 大家说 :" 不对 ,是天生的 ." 小猴说 :" 不是狙公就不可以摘取吗 " 众猴说 :" 不对 , 都能够摘取 ." 小猴说 :" 既然这样 ,那么我们为何要靠他分配 ( 去采 )为他干活呢 " 话未说完 ,众猴都觉悟过来 .那一天夜晚 ,众猴一同等狙公睡了 ,打破栏杆 ,捣毁笼子 ,拿走了他储藏的食物 , 相互拉着进入树林 ,不再回来 .狙公终于饿死了 .郁离子说 :" 世上实用权谋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 , 差不多和狙公同样吧 ! 不过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 ,一旦有人开导他们 ,使之理解 , 那狙公之类的欺骗权谋就行不通了 ."一 ,1.有的猴 (无定指代词 ) 鞭子 2.种 3.终于饿死了 4.同" 悟", 觉悟 5.开导他们二 ,1.既然这样 ,那么我们为何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2.世上实用权谋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 ,他们像狙公吗三 , 被盘剥者一旦觉悟过来 ,造了反 ,统治者势必术穷而死 .八 .正午牡丹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其下有一猫 , 未知其①精粗 .丞相正肃吴公 ,与欧公姻家 , 一见曰 :"此 ' 正午牡丹 '也 .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 ,这天中时花也 ;猫眼黑睛如线 ,此正午猫眼也 . 若带露花 ,则房敛②而色彩 .猫眼早暮则睛圆 ,日渐中狭长 ,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③先人笔意也 .导读 :画家擅长察看 , 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 .而要想识画之妙 ,也非擅长察看不行 .人做任何事皆这样 , 岂止一画而已 .说明 :①其 :它, 指古画 .②房敛 :花房紧收 .③善求 :擅长探究 .一, 解说加点的词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二, 翻译1.猫眼黑睛如线 ,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亦善求先人笔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 先人的画栩栩如生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 " 正午牡丹 " 的原由 ,都是_____的结果 .译文:欧阳修以前获得一幅古画" 牡丹丛 ",花下有一只猫 ,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仍是粗拙 . 丞相吴公 ,与欧阳修是子女亲家 ,一见这幅画就说 :" 这画的是 '正午牡丹 '. 怎么证明它呢 牡丹花朵松懈下垂颜色发干 ,这是太阳在中时节的花 ,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 , 这是正正午候的猫眼 .假如是带着露水的花 ,那么花房必定牢牢收敛并且色彩艳丽滋润 . 猫眼在清晨和夜晚 ,眼珠都是圆的 ,渐近正午就变得又窄又长 , 到正正午就像弓条线了 ." 这也是擅长探究先人笔下的境界 .一,1.指牡丹丛 2.证明 3.渐渐二,1.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 ,这是正正午候的猫眼 ;2.这也是擅长探究先人笔下的境界 .三, 擅长察看九. 三上钱思公①虽生长荣华 ,而少所喜好 .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 ,言一生惟好念书 , 坐则读经史③ ,卧则读小说④ , 上厕则阅小辞⑤ ,盖何尝瞬间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 :宋公垂⑦同在史院 ,每走厕必挟书过去 ,讽诵之声琅然 ,闻于远近 , 亦笃学这样 .余因谓希深曰 :余一生所作文章 , 多在三上 ,乃马上 ,枕上 ,厕上也, 盖惟此尤能够属思尔 .导读 :名人大家念书尚且做到 " 何尝瞬间释卷 ",更况且我们一般人呢说明 : ①钱思公 :即钱惟演 ,吴越王钱俶的儿子 ,从其父归宋 ,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 . ②西洛 :西京洛阳 .僚属 : 官府的佐助官 .当时 ,欧阳修 ,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 .③经史 :经书和史册 .④小说 : 杂记类书本 .⑤小辞 :指短小的诗词 . ⑥谢希深 :即谢绛 ,欧阳修的朋友 .⑦宋公垂 :即宋绶 ,家富藏书 ,以念书敏慧强记有名 .一, 解说加点的词1.钱思公虽生长荣华 () 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 3.讽诵之声琅然 ( ) 4.闻于远近 ()5.盖惟此尤能够属思尔 ( )6.亦笃学这样 ()二, 翻译余一生所作文章 , 多在三 , 上乃马上 ,枕上 ,厕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中介绍钱宋两人念书的故事 , 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他们念书的共同点是 ( )2(完整)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3 / 4A. 都喜 在上 所 .B. 都是抓 勤 的 .C.都是 ,声音洪大响亮 .四,作者介 了 惟演 , 宋 两人的 故事 ,又 充了自己 " 三上 " 的写作 , 目的是告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文: 惟演 然出生 大在富 人家 ,却极罕有特 的 好 .他在西京洛阳 曾 自己的部下官 ,自己一世唯一喜 ,坐着的 候就 和史 ,躺着的 候就 笔 小 ,上 所的 候就 短小的 ,不曾有一刻放下 .也 :宋 和他同在史 任 , 每次上 所必定 着 去 , 的声音洪大响亮 , 近都能听 ,他 心勤学到了 种地步 . 我于是 :我一世所写的文章 ,大多写于 " 三上 ",即 背上 ,枕 上 , 座上 , 是因 些 候更有益于构想 .一 ,1. 然 2. ⋯⋯ 3.形容洪亮响亮 4.使⋯⋯听 5.周祥思虑 ,构想 6.也二,我一世所写的文章 ,多是在 " 三上 ",即 背上 ,枕 上 , 座上写的 .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十.孔子 雀者孔子 雀者① , 所得皆黄口②小雀 .夫子 之曰 :" 大雀独③不得 ,何也 " 者曰 :" 大雀善惊而 得 ,黄口 食而易得 .黄口从大雀 , 不得 ; 大雀从黄口 ,亦可得 ." 孔子 弟子曰 :"善惊以 害 ,利食而忘患 , 自其心矣 ,而以所从 福 .故君子慎其所从 ,以 者之 有浑身之 ,随小者之 而有危亡之 ④也 .": 文章借 雀者之口 , 明 " 善惊 害 "," 食易得 " 的道理 ,孔子告 弟子"以所从 福 "," 君子慎其所从 ", 可 警世之言 .注 :① 雀者 : 网捕 的人 .②黄口 : 的嘴 黄色.后又借指 .③独 :表示 折 ,相当于 " 却 ".④ (zhu ng): 愚 . : 乱 , 害 . 一,解 加点的 1.大雀从黄口 ( ) 2.孔子 弟子曰 ( ) 3.利食而忘患 ( ) 4.善惊以 害()二,翻1.大雀善惊而 得,黄口 食而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君子慎其所从 ,以 者之 有浑身之,随小者之 而有危亡之 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 "慎其所从 ", 与 _____而 _____有相像之 .文:孔子看到 网捕 的人 ,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 .夫子 捕 人:" 惟独大 捕不到 , 什么呢 " 捕 人 :" 大 简单警,所以不易捕到 ;小 吃 ,因此简单捕到 .假如小 随从易警 的大 ,就捕不到 ;假如大 随从 吃的小, 也能捕到 ." 孔子回 弟子 :" 简单警 就 离了 害, 吃就忘 了灾患,是出自它的本性啊 .但是因 所跟从的不一样就 成了福或许.所以君子 当谨慎地 他所要跟从的人 ,靠年 者的 就有了保全性命的依靠 ,跟从年少者的 莽就会有 亡的 患 ."一 ,1.跟从 2.回 3.4. 离二 ,1.大 简单警 故 以捕到 ,小 吃所以简单捕到. 2.所以君子 当谨慎地 他所要跟从的人 ,靠年 者的 就有了保全性命的依靠 ,跟从年少者的 莽就会有 亡的 患 .三,君子 小人十一 . 老 途管仲 , 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 ,春往而冬反 ,诱惑失道② .管仲曰 :" 老 之智可用也 ." 乃放老 而随之 ,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 ,隰朋曰 :" 冬居山之阳 ,夏居山之阴, 壤一寸而仞有水 ." 乃掘③地 ,遂得水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到的个性 ,人能擅长向大自然学 , 万物可 我所用 , 人造福 .注 :①管仲 ,隰(x )朋 :皆 桓公 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 . 孤竹 :古国名 . ②诱惑失道 :迷路而找不到 途 .③掘 : 挖. 一 ,解 加点的1. 春往而冬反 () 2.诱惑失道 ( ) 3.遂得水 () 二 ,翻 1. 管仲曰 :" 老 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冬居山之阳 ,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文中故事是成 _____的来 , 比 ________________.文:管仲 ,隰朋随从 桓公去讨伐孤竹国 ,春季出 ,冬季返回 ,迷了路找不到 途 .管仲 :" 老 的智慧能 利用 ." 于是松开老 , 伍跟在后边 , 于找到了 途 . 走到山中 ,找不到水喝 ,隰朋 :" 冬季居住在山的南面 ,夏季居住在山的北面 , 上的土高一寸 ,下边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 于是按此发掘 ,果然找到了水 .一 ,1.通 " 返 ",返回 2.道路 3.找到二 ,1.管仲 :" 老 的智慧能够利用 ." 2. 冬季住在山的南面 ,夏季住在山的北面 .三 ,老 途有 , 能 生手工作十二 .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 ,而出 汲 ,常一人居外① .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 :" 吾穿井得一人 ." 有 而 之者曰 :"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② , 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 之于丁氏 ,丁氏 曰 :" 得一人之使③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 之若此 ,不若无也 .: 言不行 信 ,要 事求是 .特别 " 以 " 更要不得 . 注 :①常一人居外: 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 :全国人都在 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 :意思是 ,家里打了井 ,不用再派人到外面取水 , 一个 力 ,等于多获得一个人使用 .一 ,解 加点的1. 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 ) 3.不若无 也 () 二 ,辨析以下 " 得" 字的用法1. 吾穿井得一人 ( )2. 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 )3. 今天有 ,明天去 ,吾不得而 之矣 ! ( )三 ,翻 1. 国人道之 , 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 穿井得人 "的故事告 我 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文:宋国有个姓丁的 ,家中没有井 ,只能到外 去洗 ,取水 , 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井 ,告 人家 :"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 有人听到 句,就 出去 :" 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 全国的人都在 件事 ,此后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 ,姓丁的人回答 :" 我家打了一口井 ,多得了一个 力使用 ,其实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 像 听到 , 不如不听 .一 ,1.等到 2. , 3.不如二 ,1.获得 , 得 2.找到 3.能三 ,1.全国人都在 件事 ,被宋君听到 . 2.多获得一个人使用 ,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 以十三、 元方 宅少保,字元方2,曾于 都 一小宅。

(完整word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

(完整word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斥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那么瑕疵百出,乃屡次改正之。

隔多天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这样数四,方敢示人。

〞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此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

〞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

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

皎然曰:“‘波’字不好。

〞某怒而去。

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

〞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讲解以下句中加点词。

〔1〕姑置之〔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4〕某怒而去2 以下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妇抚儿乳B 各处志之C 亲贤臣,远小人D 策之不以其道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明日取读,那么瑕疵百出(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4 文中郑谷以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重视,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④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⑤说明: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见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

⑤:更宿中书自察:轮流在中书自察值班休息。

更,轮流。

中书自察,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 讲解以下黑体字。

〔 1〕朕少好弓矢〔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4〕数延见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 以塞忠谏之路也C 皆以美于徐公D 咨臣以当世之事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 ,得而未觉 .有行人偷取之,犹念不仁 ,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 ,于罝中得鲍鱼 ,怪之以为神 ,不敢持归 .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 .后多奉之者 ,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 ,鲍鱼主过庙下 ,问其故 ,人具为说 .乃曰 :“此是我鲍鱼 ,何神之有 ?〞于是乃息 .注 :①罝 :网 ,用以捕鸟兽 .1讲解文中黑体字。

2018初一升初二暑假文言文

2018初一升初二暑假文言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②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敲1.A 2. .①想到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③惊讶④祥细3.B4.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5.“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参考翻译: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籁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

”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

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

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

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背景介绍本文档为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完整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文言文阅读材料。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文言文,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文言文阅读技巧1. 注重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研究和积累,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

关注生字、词组的解释和句子的结构,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咨询老师或使用工具书进行查阅。

2. 注意上下文的推测:有时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可能需要通过上下文的推测来理解。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留意前后文的关系,尝试推测出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 理解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对于理解文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多留意这些修辞手法,并通过注释、解读等方式理解其美感和意义。

三、推荐阅读材料1. 《孟子》: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化名著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广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论语》: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对启迪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艺术的长篇小说。

该书通过描绘荣府的兴衰和众多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人性、家族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学生深入理解人性和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4. 《史记》:这是古代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古代史书的奠基之作。

《史记》以纪传体的形式记录了自黄帝到汉武帝的两千多年历史,包括了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读物之一。

四、研究方法与建议1. 培养兴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和重要性,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初中七八年级文言文阅读精选

初中七八年级文言文阅读精选

一、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③,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④。

注释:(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3、简答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二、程门立雪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文(1),稍长,潜心(2)经史。

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3)。

于熙、元之际,河、洛(4)之士翕然(5)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6),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7)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注释】(1)属(zhǔ)文:写文章。

属,连缀。

(2)潜心:用心专而深。

(3)绝学:宏伟独到的学术。

(4)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

(5)翕(xì)然:统一或调协的样子。

(6)寝门:内门。

唐白居易《哭诸故人因寄元八诗》:“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借问所哭谁?无非故交亲。

”(7)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

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阅读训练】10.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并理解其用法。

(1)河、洛之士翕然师之:(2)德望日重:(3)吾道南矣: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学文言文阅读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学文言文阅读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学文言文阅读引言在八年级的语文研究中,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阅读和理解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为八年级学生提供一份完整版的课外文学文言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文言文阅读材料材料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堪称文学巅峰之作。

小说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波折、人情冷暖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纯真、真情和人性的追求。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言文元素和儒家思想,是研究文言文的重要材料之一。

材料二:《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书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言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原则。

通过阅读《论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

材料三:《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文言文为基础创作而成。

小说通过描绘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主角的西天取经之旅,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修行的道路。

同时,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和神话传说,举世闻名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指导要想充分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材料,学生可以遵循以下阅读指导:1. 阅读前,对材料的背景和相关知识进行了解。

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通过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思想。

2. 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关键词和短语的含义,可以通过词典等工具进行查阅。

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理解这些差异也是阅读的一部分。

3. 阅读后,进行主题思考和文本分析。

学生可以就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结语通过课外文学文言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带答案语文的阅读是比较需要慢慢的去学习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八年级语文,大家要多多做题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⑶全石以为底。

译: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⑷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⑸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⑺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日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

⑻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2.用“/”给第⑴段画线句子断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作者写潭中鱼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写潭中鱼的作用是什么?答:作者写潭中鱼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

写潭中鱼的作用是突出潭水清。

4.你认为小石潭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理由。

答:我认为小石潭最突出的一点是“全石以为底”。

这一句写出了小石潭最为独特之处——石底,这也是小石潭得名的根据。

5.用课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答: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

七八年级衔接课外文言文

七八年级衔接课外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二)子罕以不贪为宝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释:玉人:玉匠尔:你丧:丢失1.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宋人或得宝或遇其叱咄B.献诸子罕投诸渤海之尾C.故敢献之温故而知新D.玉人以为宝也不足为外人道也2.翻泽下面的句子。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3.谈谈你时“宝”的认识。

4、.你认为子罕是怎样的一个人?石勒不记布衣之恨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

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

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

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因拜参军都尉。

【注释】勒:石勒。

于公元319年建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

武乡是石勒的故乡。

耆旧: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

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

微:贫贱。

由是:因此。

布衣之恨:平民百姓间的怨恨。

布衣,平民百姓。

孤方兼容天下:我现在正在广纳天下人才。

匹夫:老百姓厌卿老拳:挨够了你的拳头。

饱孤毒手:遭到了我的痛打。

拜:任命。

1、写出下列字意思:召武乡耆旧诣襄国诣:与之共坐欢饮饮:数争沤麻池相殴数:引阳臂曰引:2、和“”与之共坐欢饮“”的“之”用法、作用都相同的一项是:A、布衣之恨B、故感献之C、问所从来,具答之D、余闻之也久3、翻译下列句子:阳,壮士也。

遽召与饮。

4、李阳为什么不来与赵王欢会饮酒?5、后赵王重用李阳说明了什么?婆媳棋局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

”积薪暗记。

明日覆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七至八年级文言文

七至八年级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5、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必细察纹理,故时有。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中,心向,或百,果然鹤昂首观又留蚊,徐喷,使烟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余常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使与台齐;定神细视,草,蚁,砾凸,凹壑,神游,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虫尽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院。

一、虚词:之:1.2.3.不译)4.5.6.7.8.9.其:1.2.3.于:1.2.3.为:1.2.3.4.5.6.以:1.而:1.2.3.则:者:1.二、翻译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

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

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10、《论语》十则1、子曰:“学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矣。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导读:你会做文言文吗?下面的是八年级人教版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欢迎阅读![译文]: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劝谏、上书阻止我出兵的,将他处死!”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劝谏却又不敢,于是他就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

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天天让将衣服露湿。

”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弯着身子紧贴着树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

”吴王一听后说:“真是说得了太好了。

”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1、请从短文中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3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告其左右曰:如是者三日: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 分)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5.文中孺子为什么能世历劝谏吴王?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B3(1)身边的臣子(2 )像,这样4.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5.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深入浅出,易于让吴王理解和接受。

【七】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译文]:齐景公喜欢射鸟,叫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全都逃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 徒 见 其 浩 然 无 涯。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因乞李氏以归。
(2)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4.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 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5.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 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 受?
• • • • • • • •
2.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而邻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
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
4.读完本文,你感觉到文廷式是一个怎样的人?
• 5.你从本文中又能得到哪些启示?
(三)李密侍奉祖母
• 原文: • 李密,西晋武阳人,字令伯。早孤母再适祖母 刘氏养之。少仕蜀,蜀亡,晋武帝征为太子洗 马,不受命。或疑其不欲归晋,武帝遣人再三 趣之,乃上书,其文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 长,报养刘氏之日短。其言诚而凄。帝悯之。 刘氏卒,遂至京师任职。 • 问题: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1)仕 (2)趣 (3)悯 (4)卒
• • • • • • • •
2.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 府君病困模糊耳郎君勿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后常举家病死,惟孤孙方九岁独存。
敞见之,悲喜不胜,即取钱还之。 4.第五常家族举家病死,可谓不幸,幸运的是幸 存一孙。而更可喜是遇到阎敞这样的人。阎敞在 这件事上最值得人敬佩的做法是什么?
(八)代友远行
• 原文: •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 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 ,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 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 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 • 问题: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1)为 (2)使 (3)贻 (4)诣 •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时 仁 基 与 司 马 李 孝 廉 不 协。
(六)怀慎清俭
原文: 唐卢怀慎,仕至吏部尚书,清俭不营资产。虽贵 ,妻子犹饥寒。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属疾,宋璟卢从愿候之,见所居环堵萧然,敝箦 单籍,门不施箔,会风雨至,举席自障,日宴设 食,蒸豆两器而已。及治丧,家无留储。诏赐其 家绢百段,米二百斛,官为立碑。 • 问题: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1)仕 (2)属 (3)障 (4)及
2017-2018初中基础文言文阅读
张旭
(一)阎敞还钱
• 原文: • 汉阎敞,字子张。为郡五官掾。太守第五常被征。 以俸钱百三十万寄敞,敞埋置堂上。后常举家病 死,惟孤孙方九岁独存。闻常曾说有钱三十万寄 敞。及长,求之。敞见之,悲喜不胜,即取钱还 之。孙曰:“祖惟言三十万,无百三十万。”敞 曰:“府君病困模糊耳郎君勿疑。” • 问题: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1)寄 (2)及 ( ) • (3)惟 (4)勿 ( )
• • • • • •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赴 东 都 掌 选 奉 身 之 具 止 一 布 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虽贵,妻子犹饥寒。 (2)及治丧,家无留储。 4.“清俭”二字最能概括卢怀慎的优秀品质,文中 哪些具体内容最能表现这一点?
• 5.据史料记载,卢怀慎的儿子卢奂为人也非常清 廉,较有成就。对此你有何感受? •
(十)李绂 原文: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 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 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 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 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少 (2)贷 (3) 识 (4) 对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 • • • • • • • •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早 孤 母 再 适 祖 母 刘 氏 养 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不受命。
(2)刘氏卒,遂至京师任职。
4.你认为李密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欧阳修少时
• 原文: •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 ,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 童时,多游其家,见有敝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 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 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 若可爱。 • 问题: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1)游 (2)故 (3)发 (4)涯
(十三)鲁人徙越 • 原文: •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 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 ,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 【注】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 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 赤脚。 •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 ) • 2.翻译: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 也,而越人被发。
• • • •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1)每一翻绎,无不成诵。 • • (2)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 人皆惊骇。 • • 4. 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
(十一)张溥嗜学
原文: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 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 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 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 问题: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1)钞 (2) 始 (3) 沃 (4) 名 •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 钞 已 朗 读 一 过。
(十二)楚人学舟
• 原文: •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 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 落,坠桨失柁⑤。 •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 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 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1)其始折旋疾徐( ) • (2)乃四顾胆落( ) • 2.翻译: •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 • •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2)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4.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 的作用是什么?
• • 5.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九)康海救友
原文: 康海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 不与之通。瑾拘梦阳狱,必死之。客曰:“念非 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梦阳曰:“死吾安之 ,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客强梦阳致 二语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能救我。”海得 书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 我!”即上马驰瑾门。明日辄赦出之。 • 问题: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1)亲 (2)累 (3)致 (4)明日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1)曜以俭朴自处,累迁至太子宾客。
• (2)德宗复赐之,曜乃散诸昆弟。 • 4.郭曜是郭子仪次子,后人评价他“而次子曜, 独能廉谨俭朴,矫矫出群”,文中哪些事能表现 出郭曜的“廉谨俭朴”,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 5.本文在刻画郭曜的美德时,运用了哪: •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 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 1.解释词语。 • (1)向之笑者 (2)咸来求假焉(3)然积以岁月( ) • 2. 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C、亲戚畔之 D、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 3.用现代汉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 树木。 •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七)郭曜献赐 • 原文: • 唐郭曜,性孝友廉谨。父子仪出征每留曜治家少 长千人皆得其所。诸弟争筑池馆,盛其车服。曜 以俭朴自处,累迁至太子宾客。建中初,子仪罢 兵柄,乃遍加诸子官,以曜为太子少保。子仪薨 ,曜遵遗命,四朝所赐名马珍玩,悉皆上献。德 宗复赐之,曜乃散诸昆弟。 • 问题: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盛 (2)累 (3)薨 (4) 悉 •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 父子仪出征每留曜治家少长千人皆得其所。
• • 5.第五常为什么告诉孙子寄钱“三十万”,你认为 除了阎敞的解释,还有什么可能? •
(二)廷式守约
• 原文: •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有一女,约与廷式为 婚。后契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 而邻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廷式使人 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 大夫。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 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极雍睦。 • 问题: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1)使 (2)申 • (3)辞 (4)卒
• • • • • • • •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且 德 涵 必 不 屈 瑾。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之通。
(2)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
4. 为什么李梦阳的门客会说“念非康德涵,无可 脱梦阳者”?
• • 5.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康海是个怎样的人?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意义的相同的两项( • A. 师惊异之 B.使乃优遇之 • C. 谓必山林老儒之作 D. 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3.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谓 必 山 林 老 儒 之 作 及 启 封 乃 公 也。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1)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 (2)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5.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 刘铉三个人物。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