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 变量与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变量的概念,以及变量与函数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代数的基础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函数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函数关系,并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2.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变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引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函数?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提问:如何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如何表示函数关系?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例,尝试用函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19.1.1变量与函数(1)教学设计
第19章《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9.1.1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变量、常量.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分析、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2.逐步感知变量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变量、常量.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关系.教学难点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前提预设此环节由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师进行补充。
二、目标解读认识变量与常量,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三、合作学习(一)快乐独学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t/时 1 2 3 4 5 ts/千米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二)愉悦合作问题一: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午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售出票数(张)早场150 午场205 晚场310 x收入y (元)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y=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票房收入_________随售票张数_________的变化过程.问题二:小军用50元钱去买单价为6元的笔记本,则他剩余的钱Q与他买这种笔记本的本数x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以上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_.2、这个问题反应了________随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归纳总结: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___;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________;(三)幸福展示: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与常量1、某市的自来水价格为4元每吨,现在要抽取若干户居民调查水费的支出情况,记某户的月用水量为x吨,月应交水费为y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精品文档]
《变量与函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量与常量的意义;(2)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变化.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归纳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建模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常量与变量的确定及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过渡】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停的变化,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气温随海拔而变化;火箭的高度随时间而变化,雄鹰的飞翔也会变化。
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种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大量存在。
课件展示图片。
【过渡】对于这些变化,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来进行认识。
二、新课教学1.变量与常量【过渡】大家先来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汽车以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间为t h,行驶路程为s km.(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票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3)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4)用10 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 m,3.5 m,4 m,4.5 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分别指出问题中的变化的量及不变的量。
【过渡】在刚刚的几个问题中,我们知道在事物变化的过程中,有些量的变化的,而有些量则是固定的数值,保持不变。
在数学里,我们把这些变化的量称为变量,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练习】课本P71练习题,说出变量及常量。
第一课时 19.1.1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函数第一课时19.1.1 变量与函数课件说明:本课是函数的起始课,函数是刻画运动变化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要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化现象,把握变化规律,首先要关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这就是变,本课在充分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数量变化的基础上,领会变量与常量的含义,进一步研究运动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观察具体问题中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函数的概念.学习目标:1.了解变量与常量的意义;2.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变化.3.从典型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概念.学习重点:1.了解变量与常量的意义,充分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2.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一、新课引入二、学习目标:1、了解变量的概念,会区别常量与变量2、理解变化与对应的内涵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7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一变量与常量三、研读课文1、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 km,行驶时间为t h,填写表19-1,s的值随t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表19-1(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是_______.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 张票(1)第一场电影的票房收入_____元;第二场电影的票房收入_____元;第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_____元.(2) 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______________ 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3) 设一场电影售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4)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3、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4、用10 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 m,3.5 m,4 m,4.5 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思考: 上面的问题,你能说出哪些量的数值是变化的?哪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 变化的量:时间 t ,路程 s ; 售出票数x , 票房收入y ; 圆的半径r,圆的面积s ; 矩形的一边长x ,矩形的邻边长y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教案
售出票数x
100
120
140
160
180
……
票房收入y
①找一名学生填表,让学生一起分析y与x是不是单值对应关系;
②描述y与x的单值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训练,尝试初步理解单值对应的含义.
3、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圆的半径r 厘米 ,圆的面积为S 平方厘米,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之比)为π.
(4)思考问题4中,矩形的宽y为自变量,矩形的长x是y的函数是否正确
①强调辨别函数的关键是:是否有两个变量,并且变量是否是单值对应关系;
②补充说明:一般地,主动变化的量是自变量,随之变化的量是函数。
【设计意图】借此例,将自变量与函数互换,说明只要满足单值对应,就可以用函数来表示这种关系,灵活理解函数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道例题,使学生学会根据定义判断函数关系,经过反复训练,突破难点.
4、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它到原点的距离记为 x,它的坐标记为 y,y 是 x 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说明点的坐标y与绝对值x不是单值对应关系,所以不是函数;但反过来,x却是y的函数,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升华对函数定义的理解.
练习1:指出下列变化过程中的变量和常量:
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4元/吨,现要抽取若干户居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 x 吨,月应交水费为 y 元;
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0.2元/分,李明在手机话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t 分,话费卡中的余额为w 元;
3、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圆周长为C,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之比)为π;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变量与函数》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1.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变量的概念以及函数的定义。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代数基础知识,如代数式、方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石,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于未知数、代数式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抽象的变量概念、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变量的概念,掌握常量与变量的区别。
2.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3.能够运用变量和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变量、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变量和函数的规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变量和函数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变量和函数的概念。
2.教学实例: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变量和函数。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气温、水位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量是如何变化的。
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变量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常量与变量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常量与变量的区别。
接着,引入函数的定义,讲解函数的表示方法,如解析式、图象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函数关系,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商品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9章一次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勇于挑战、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
1.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变量与常量的区别以及函数的三要素。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特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公交车票价与乘车距离的关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和直尺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观察斜率和截距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我对自己的一些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反应进行了思考。我发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他们对于一次函数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我将函数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时,比如购物打折、手机话费等问题。
我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感到困惑。我意识到,这里可能需要更多的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尝试,从而更好地理解图像的生成过程。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打算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分组在教室里用道具来模拟一次函数的图像,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一次函数图像特征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变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变量是随着某些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量,而函数则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它们在数学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19.1.1 变量与函数 教案
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变量、常量.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分析、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2.逐步感知变量间的关系.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变量、常量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关系教学难点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开头语: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有关一种量随另一种量变化的知识,共同见证事物变化的规律.二、问题探究问题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12.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s=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问题二: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午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得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为:早场票房收入= 10×150 = 1500 (元)午场票房收入= 10×205 = 2050 (元)晚场票房收入= 10×310 = 3100 (元)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3用含x的式子表示y, y=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票房收入_________随售票张数_________的变化过程.问题三:水中的涟漪, 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 分别为10cm 、20cm 、30cm 时,圆的面积s 分别为多少?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得当半径r=10cm 时,面积s=3.14×102当半径r=20cm 时,面积s=3.14×202当半径r=30cm 时,面积s=3.14×302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r 的式子表示s .s=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___ _ 随_ __的变化过程问题四:用10m 长的绳子围成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 分别为 3m ,3.5m,4m 时,邻边长y 是多少?1 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得当矩形的长为3时, y=(10-2×3)÷2 = 2当矩形的长为3.5时, y=(10-2×3.5)÷2 = 1.5当矩形的长为4时, y=(10-2×4)÷2 = 1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 y=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矩形的___ _ 随_ __的变化过程.三、归纳总结: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类似的问题,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
19.1.1变量与函数 教学设计
第十九章函数19.1 函数19.1.1 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函数学习目标:1.了解函数的相关概念,会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2.能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写出函数解析式,会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3.会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重点:掌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写出函数解析式.难点:会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3.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回顾思考过程、提高归纳总结概括能力.2.通过从图或表格中寻找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提高识图及读表能力,体会函数的不同表达方式.(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习兴趣.2.形成合作交流意识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确定函数关系的方法.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难点:认识函数、领会函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回顾思考─探索交流─归纳总结.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研究的每个问题中是否各有两个变化?同一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是否随之确定一个值呢?这将是我们这节研究的内容.二、.导入新课探究点1:函数的概念问题1:填表并回答问题:x 1 4 9 16y=+2x(1)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吗?(2)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问题2:如何判断两个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典例精析例1.下列关于变量x ,y 的关系式:y =2x+3;y =x2+3;y =2|x|;④y=x;⑤y2-3x=10,其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的是.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关键是看当一个变量确定时,另一个变量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例2.已知函数421xyx-=+.(1)求当x=2,3,-3时,函数的值;(2)求当x取什么值时,函数的值为0.方法总结:求函数值,直接把自变量的值带入函数关系式中计算即可;求自变量的值,需把函数值带入函数关系式中,得到关于自变量的方程,然后解方程.探究点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3:请用含自变量的式子表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汽车以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的时间为t(单位:h),行驶的路程为s(单位:km);(2)多边形的边数为n,内角和的度数为y.问题4:问题3(1)中,t 取-2 有实际意义吗?(2)中,n 取2 有意义吗?例3.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1)y=3x+1;(2)12yx=+;(3)5y x=-4)2+1y x=方法总结: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不仅要考虑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而且还要注意各变量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三、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函数不是数,而是一种关系B.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边数的函数C.一天中时间是温度的函数D.一天中温度是时间的函数2.下列各表达式不是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3.设路程为s,时间为t,速度为v,当v=60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为,这个关系式中,是常量,是变量,是的函数.4.油箱中有油30kg,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1h流完,则油箱中剩余油量Q(kg)与流出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5.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1)2y x x=--;3(2)48yx=+;(3)3y x=+;1(4)11y xx+-.6. 我市白天乘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坐里程不超过3公里,一律收费8元;超过3公里时,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加收1.8元;设乘坐出租车的里程为x(公里)(x为整数),相对应的收费为y(元). (1)请分别写出当0<x≤3和x>3时,表示y与x的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当x=2和x=6时对应的y值;(2)当0<x≤3和x>3时,y都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思考、观察讨论,认识了自变量、函数及函数值的概念,并通过两个活动加深了对函数意义的理解,学会了确立函数关系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会求函数值,提高了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作业布置P82第5题板书。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变量与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1节主要介绍了变量的概念以及函数的定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为后续学习函数的性质、图象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代数基础知识,如代数式、方程等。
但他们对变量的概念及函数的定义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函数的表示方法感到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来逐步熟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学会用函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变量、常量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表示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变量、常量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自主探究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实例、练习、拓展等环节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2.教学素材: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函数实例,如温度、身高、体重等,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3.练习题库: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量关系,如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身高与年龄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关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
今天在教授《变量与函数》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存在一些挑战。在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变量与函数的概念,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函数的定义,尤其是“对于每一个自变量的值,函数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这一点,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释这个定义,并举例说明。
-函数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需要通过具体函数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的实际意义及其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变量与函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某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改变而改变的情况?”(如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变量与函数的奥秘。
4.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强调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函数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举例说明,如一次函数y=2x+3,对于任意一个x的值,都能找到唯一对应的y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1 变量与函数(1)教学设计
《19.1.1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变量与常量的概念.2.内容解析本课是函数的起始课,函数是刻画运动变化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要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化现象,把握变化规律,首先要关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这就是变量.有了变量的概念,便为研究成函数关系的两变量的“运动与对应”关系打下基础.本课从学生身边的常见问题及四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分析问题中数值的变与不变,引出变量与常量的概念,且问题中变量的单值对应关系也为学习函数的定义作了铺垫.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变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的关系,学生往往只认为是一种确定的数量关系,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用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去体会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变化.三、教学目标1.了解变量与常量的意义,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是相对存在的;2. 在较复杂问题中辨别常量与变量;3. 通过列举同学们身边的事例,激发同学们探究问题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找出一个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难点: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四、设计理念:1.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创设良好的游戏,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2.改变单纯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运用等活动,体验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形成数学能力。
3.优化提问设计,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变量与常量的定义。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对比,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总结中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并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五、设计思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入手,自然的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的理解了变量与常量这一比较枯燥的概念,接着通过四个探究,使学生从解析式,表格,图像等三种形式中辨析出变量与常量,在对比中主动观察,分析和讨论,感知理解从初步到深刻,从数字到字母,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深入。
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19.1.1变量与函数开头语: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有关一种量随另一种量变化的知识,共同见证事物变化的规律.(二)问题探究,形成概念问题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 s 千米,行驶时间为 t 小时,先填下面的表,再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1.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2.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问题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票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若设一场电影售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1.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y=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票房收入_________随售票张数_________的变化过程.问题3: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有重物质量m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1.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L.L=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_________随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问题4: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有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1.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2.试用含s的式子表示r.r=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___ 随___的变化过程.变量(variable):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19.1.1 变量与函数 教案
19.1.1变量与函数学习目标:1、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变量与常量概念的意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
2、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认识变量与常量学习难点:对变量的判断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这张图片上的这座山是乞力马扎罗山。
我们可以看到,在山下树的叶子还是绿色的,但同时山顶上有白色的雪。
同一座山在同一个位置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景色。
我们都知道赤道附近是热带,那为什么热带也会有雪山呢?2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个表格这是书上的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描述的是某座山海拔与气温的关系。
问:观察这个表格有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海拔不同气温也不同)问:请一位同学找一找,这座山有什么变化的量还有什么不变的量二问题探究问题一: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里程为s 千米,行驶时间为t 小时,先填下面的表,再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请一位同学填表格并写出式子问题二:弹簧的长度与所挂重物有关.如果弹簧原长为10cm,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试填下表。
再请一位同学填写下表并写出关系式问题三: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票x 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 的式子表示y?请一位同学分别算出,早场,日场和晚场的票房收入并列式子表示x和y的关系。
三思考找出上面三个问题中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四给出变量与不变量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五练习指出下列变化过程中的变量和常量:(1)汽油的价格是7.4元/升,加油x L,车主加油付油费y 元;(2)小明看一本200 页的小说,看完这本小说需要t 天,平均每天所看的页数为n;(3)用长为40 cm 的绳子围矩形,围成的矩形一边长为x cm,其面积为S cm2.书P71 练习(1)(2)(3)(4)六小结(1)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什么叫变量?什么叫常量?(2)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例子,同学们能不能再举一个运动变化的例子并指出其变量和常量.(3)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几个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之间有联系吗?。
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
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常量与变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简单实例,学生初步感知用常量与变量来刻画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常量、变量.初步理解存在一类变量可以用函数方式来刻画,能举出涉及两个变量的实例,并指出由哪一个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这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
初步理解对应的思想,体会函数概念的核心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能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
过程与方法:借助简单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知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数学研究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化繁为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引入课题,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乐趣。
学生初步感知实际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感知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学科。
重点:借助简单实例,从两个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抽象出函数的概念难点:怎样理解“唯一对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周围的事物都是运动的。
例如,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这一问题,此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生活中的常识,学生都很容易理解。
再例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年龄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这几个问题中都涉及两个量的关系,地球的位置与时间,温度与高度,年龄与时间。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气温问题:下图是北京春季某一天的气温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看图回答:(1)这天的8时的气温是℃,14时的气温是℃,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2)这一天中,在4时~12时,气温(),在16时~24时,气温()。
A.持续升高B.持续降低C.持续不变思考:(1)气温随的变化而变化,即T随的变化而变化;(2)当时间t取定一个确定的值时,对应的温度T的取值是否唯一确定?2、当正方形的边长x分别取1、2、3、4、5、6、7,……时,正方形的面积S分别是多少?3、某城市居民用的天然气,1m3收费2.88元,使用xm3天然气应缴纳费用y=2.88x ,当x=10时,缴纳的费用为多少?思考:上述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哪些量的关系?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个量的变化导致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问题中,当一个量取了确定的值之后,另一个量对应的能取几个值?在上面的三个问题中,其中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按照某种规律变化),变化的量叫作变量;有些量的值始终不变(如正方形的面积……).并且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随之确定,且它的对应值只有一个。
《19.1.1 变量与函数》教案1
《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设计单位:黑松驿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变量与常量)知识目标:理解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重点:变量与常量的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难点:对变量的判断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用过电话吗?假如每分钟的电话费为0.20元,那么我们在打电话的过程中,电话总费用M与通话时长t具有怎样的关系.提问:上述问题中,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些量又是可以变化的?二.讲授新课出示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第一场售出票150张,第二场售出票205张,第三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3)当圆的半径为r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时,圆的面积S分别是多少?S与r有怎样的关系?S的值随r的值得变化而变化吗?提问:请同学们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学生活动: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1. 小明到商店买练习本,每本单价2元,购买的总数x (本)与总金额y(元)有怎样的关系2. 盛满10千克水的水箱,每小时流出0.5千克水,则水箱中的余水量y(千克)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呢?3.一只蜡烛全长20厘米,点燃后每分钟燃烧0.2厘米。
燃烧时间t,蜡烛剩余部分L。
用含t的式子表示L4、小明的哥哥是一名大学生,他利用暑假去一家公司打工,报酬16元/时计算,设小明的哥哥这个月工作的时间为t 时,应得报酬为m 元,则m与t有怎样的关系?你能找出其中的变量与常量吗?5.长方形的面积为10平方米,那么它的长X与宽y具有怎样的关系。
你能找出其中的变量与常量吗?6.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与金额y的关系.三、巩固练习1、学生叙述生活中的情景,并找出常量和变量2、投影变量与常量的练习题(试情况而定)四、课堂小结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五、作业1.现有笔记本500本,学生x人,若每人5本,则余下y本笔记本,用含x的式子表示y为:y=________,其中常量是_____,y和x都是_____量.2.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已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末存12元.设x个月后小张的存款数为y,试写出小张的存款数y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中常量是,变量是.六、课后反思。
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
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D的关系。
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函数图象、两个变量的关系等朴素的函数关系的生活实例.但是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概念,难以理解定义中“唯一确定”的准确含义.(2)学生是年龄心理特点:八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但思考问题单一,不会延伸运用。
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及通过动手实践,理解记忆和强化训练的学法掌握本节课内容。
4、设计思路(1)借助简单实例,学生初步感知用常量与变量来刻画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常量、变量.初步理解存在一类变量可以用函数方式来刻画,能举出涉及两个变量的实例,并指出由哪一个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这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初步理解对应的思想,体会函数概念的核心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能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
(2)借助简单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知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数学研究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化繁为简。
(3)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引入课题,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乐趣.学生初步感知实际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感知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学科。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气温随海拔而变化,树高随树龄而变化……所谓”万物皆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你周围的事物中,这种各种各样的变化过程中往往蕴含着量的变化,研究这些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是我们把握变化规律的关键.【设计意图】通过引言教学,提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合理地引起学生注意.(二)新授课【活动一】问题1 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 km/h,行驶时间为t h.(1)填写下表:t/h 1 2 3 4 5s/km(2)s的值随t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 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t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随行驶时间的变化过程.【师生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计算填表,并分析问题(1)中出现的三个量,发现其中有些量的数值是变化的,如时间t,路程s;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如速度60km/h.【设计意图】在常见的”行程问题”中,引导学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观察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可以较为自然地引导学生对三个量进行分类.【活动二】问题2 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解: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售出票数x/张150 205 310收入y /元(2)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y= ,x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问题反映了票房收入_________随售票张数_________的变化过程.问题3 美丽的水中涟漪图中,圆形水波纹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cm,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问题4 用10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师生活动】学生继续分析问题(2)、(3)、(4)中的量并分类,领会“变量”、“常量”的含义.发现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为常量,而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设计意图】有前述的示范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销售问题”、“几何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通过探索简单实例中的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深刻体会变量与常量的含义,初步体会同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对应关系.【归纳】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
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设计
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设计19.1.1变量与函数第⼀课时教学⽬标:1、知识技能:运⽤丰富的实例,使学⽣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
2、过程与⽅法:通过动⼿实践与探索,让学⽣参与变量和变量的形成过程,以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让学⽣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引导学⽣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常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难点:在复杂问题中常量和变量的识别课时安排:⼀课时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主导,学⽣主体,使学⽣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认知。
学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注重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教学过程:⼀.课前学习⼀辆汽车以60千⽶/⼩时的速度匀速⾏驶,⾏驶⾥程为s千⽶.⾏驶时间为t⼩时.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t⼩时 1 2 3 4 5S千⽶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 ____.不变的量是_____3、试⽤含t的式⼦表⽰s 。
⼆、创设情境,引⼊新课1多媒体展⽰现实⽣活中事物变化的图⽚,让学⽣初步感受事物运动变化中的数量关系。
2教师强调指出:完美⽣活在⼀个运动的世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体细胞的个数随年龄⽽变化;⽓温⽓压随海拔⽽变化;........这种⼀个量随另⼀个量的变化⽽变化的现象⼤量存在,我们来回顾⼀下上节课所研究的每个问题中是否各有两个变化?同⼀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当其中⼀个变量确定⼀个值时,另⼀个变量是否随之确定⼀个值呢?这将是我们这节研究的内容.3.板书课题:变量与函数。
三.⼩组合作,探索新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明到商店买练习簿,每本单价2元,购买的总数x(本)与总⾦额y(元)的关系式,可以表⽰为________;2、圆的周长C与半径r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3、n边形的内⾓和S与边数n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4、等腰三⾓形的顶⾓为x度,那么底⾓y的度数⽤含x的式⼦表⽰为 ______________.教学⼩结:通过上述活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寻求事物变化过程的规律,⾸先需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不变的.在⼀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变化的量为变量,那么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之为常量.如上述两个过程中,售出票数x、票房收⼊y;重物质量m,?弹簧长度L都是变量.⽽票价10元,弹簧原长10 cm……都是常量.(⼆)上述⼏个问题有共同之处吗?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虽然也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但这是用含l的式子表示m,不符合题意.
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写出答案
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后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的答案,归纳定义
教师出示问题并引导点拔,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合作交流,写出答案
由熟悉的例子感受新知,从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中寻找出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9.用一根1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设一边长为x(m),面积为S(m2),试分析这个过程及过程中的量,并用通过表格和式子两种方法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选做题:练习册(演练提升)
课堂小结
1.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2.常量与变量必须存在于一个变化过程中
3.常量与变量不是绝对的,而是对于一个变化过程而言的
板书设计
(3)运动员在4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式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式
2.例题分析: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设重物质量为mkg,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为lcm,怎样用含m的式子表示l?
设计意图
备注
复习旧知
情境导入
一根燃烧的蜡烛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思考,讨论
由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新课讲授
一.探究新知
1.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①根据题意填表
t/时
1
2
3
4
5
s/千米
②思考: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变的过程还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哪个量的值是不变的?哪个量的值是变化的?数值变化的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7.一种饮料每听售价4元,该饮料的销售量用x(听)表示;销售额用y(元)表示,根据x的值填写下表,
x(听)
2
3
4
5
6
y(元)
写出用x表示y的式子:____________.
8.某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的值有如下对应关系:
x
-2
-1
0
1
2
y
-4
-2
0
2
4
写出用x表示y的式子:_______,其中____是常量.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票,午场售出205张票,晚场售出310张票,则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思考:题中哪个过程是不变的过程?哪个过程是变化的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哪些量是变化的量?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如何用式子表示出来?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为,顶角度数为,列式用底角表示顶角:___________;用顶角表示底角:____________.
5.小明用40元钱购买5元/件的某种商品,则他剩余的钱y(元)与购买这种商品的件数x(件)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其中常量是_____;变量是_____.
6.长为2米、宽不定的长方形,其面积随着___的变化而变化,变化过程中的三个量为___________,其中常量是_______,变量是________.
分析:首先这是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弹簧的原长10cm是一个常量,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的长度0.5cm是一个常量,重物
质量m和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是两个变量。
两个变量的关系可以用表格进行不全面的表示:
m(kg)
0
1
2
3
4
5
6
l(cm)
10
10.5
11
11.5
12
12.5
13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变量中,一个变量变化,另一个变量按某种规律随着变化;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则另一个变量按照某种规律对应有唯一的值。
3.什么叫变量?什么叫常量?
4.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二.课堂训练
1.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式
教学内容
19.1.1变量与函数
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认识变量、常量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
2.能找出变量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教学源自点难点认识变量与常量
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加深对变量,常量的理解
作业安排
必做题:(一))教材74页第1题
(二).补充
1.用含圆的面积s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_________
2.球的体积V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变量是_________.
3.三角形的一边为5,用这条边上的高h表示面积S:__________,其中5是______;h、S是_______.
变量
一、变量与常量的定义二、例题分析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