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京旗小说引论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一轮复习资料小说第一第二个十年

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一轮复习资料小说第一第二个十年

6发展
《过去》摆脱自叙传模式的尝试。 《迷羊》 写实增加而仍保持感伤酣畅。
《迟桂花》和谐的诗化意境,返归自然净化心灵的主旨。从感伤美到宁静美的转化,抒情方式的改变。
4、 抒情作家群体(创造社为主)
1倪贻德
《玄武湖之秋》《残夜》 身世感伤,哀婉悲抑的浪漫主义风格。
《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1、 叶圣陶1问题小说《这也是一个人?》(《一生》)、《低能儿》 “爱”与“美”的倾向。
《隔膜》《苦菜》《一个朋友》 “隔膜”的主题。2人生派写实小说:现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冷静批判的立场。《隔膜》《火灾》集 《饭》《校长》 教育界腐败现象。《潘先生在难中》 小市民典型。暴露中内蕴讽刺喜剧手法,经社会心理透视人物心理。330年代创作 《倪涣之》 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五四理想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英文教授》寓讽刺于悲哀的平淡中。
2、 乡土小说作家群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侨寓文学”和“乡愁”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旧梦》:“乡土文学”“地方趣味”
1王鲁彦:对国民性的批判。《柚子》暴露社会黑暗,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
《菊英的出嫁》 典型环境描写的新范式,民俗学价值。
《许是不至于吧》 小有产者在战争中保全财产地位的心理。
(一)“问题小说” 区别。
1、“问题小说”风气的形成
1发端:新潮社《新潮》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花匠》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
2开创:冰心《斯人独憔悴》1919
3高潮:文学研究会1921
4原因:思想启蒙和思考的一代。 用小说提出和讨论社会人生问题,探问人生的终极,关注生存价值;尖锐性第一,形象化降低,简单化、概念化倾向。

观念的潜流——清末民初京旗小说与老舍

观念的潜流——清末民初京旗小说与老舍
哩 ,辰 公 、六 田)《 北京 》 《 兰芳 》 《 优》 笑 里啼 痕录 》 《 魔地 狱 》 落溷 记》 同命 鸳 鸯》 、 梅 、女 、《 、情 、《 、《 、 《 鸾凤 离 魂录》 等 ,冷佛 ( 咏湘 ) 《 阿 氏谋 夫案 》 王 春 ,徐剑胆 ( 剑胆 ) 妓 中伙 》 《 《 、 文字 狱》 《 、 王来 保》 等 。数 量 颇丰 ,而 从社会 结构 整 体来 看 ,实为 当时舆 论 的 民众 趣 味和 心声 的表达 。 如果 从 大 的范 围来 说 ,有 清 一 代 的京 旗文 学 可 以分 为 民 间文 学 和文 人 文 学 ,前 者诸 如 已经 日益
贴 近 民生和 日常 的文学作 品 ,体 裁 以小说 为 主 ,杂 以杂 文 和各类 评 论—— 之被 “ 现 ” 发 ,还是 近几 年
的事情。他们活跃于 《 进化报》 《 、 公益报》 《 、 国华报》 《 、 京话 日报》 《 、 北京小公报》 《 、 京师公报》 《 、 燕 都 报》 《 、 官话政 报》 《 、 平报 》 《 强报 》 《 、群 、 实事 白话 报》 等大 小报 纸 ,代 表人 物 和作 品有蔡 友梅 ( 松
友梅 ,损 公 )《 瞎松 子》 赛 刘海 》 曹 二更》 双料义 务 》 人 人乐 》 二 家败 》 麻花 刘 》 董新 、《 、《 、《 、《 、《 、《 、《
心》 理学周》 非慈论》 方圆头》 忠孝全》 连环套》 鬼吹灯》 赵三黑》等 ,穆儒丐 ( 、《 、《 、《 、《 、《 、《 、《 都
20 0 9年 2期
满族研究
MAN CHU MI NOR T S I Y RE EAR CH
O N 2, 0 9 20
( 总第 9 5期 )
( ee ̄ №. ) G rr 9 5

论清末民初京味小说生成及成熟

论清末民初京味小说生成及成熟

论清末民初京味小说生成及成熟作者:孙月坤来源:《卷宗》2016年第07期摘要:现当代京味小说起源自清末民初的京味小说,这类作品多衍生于北京作家之手又多以北京人的生活为反映对象,显示出一种与独特的北京文化氛围绝顶契合的审美品位,因之被称为京味小说。

每一篇成功的京味小说都描绘了一副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景,并向读者传递出在历史、文化变迁中北京人的精神气质以及极具特色的性格特征。

像清末明初的蔡友梅、冷佛、叶小凤等人的社会、警世、家庭等题材的小说,便是还原了老北京人的生活。

当然将京味小说推向高潮的还是现代文学大家——老舍先生。

关键词:老舍;清末明初;京味小说;北京风土习俗由清末到当代,京味文学一直连绵不绝且佳作辈出,而自有京味文学以来,它也一直有着持续不断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展开对京味文学的探究。

随着文学发展的变迁,对京味文学也不再仅局限于具体文字和语言表达了,而是从整体北京城的角度去研究京味文化,接触京味文学的核心,完成了从文字到文化传播的历史举措。

“京味儿”小说最初起源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短篇和多部长篇作品,为研究京味小说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依据,为现代的文学家也提供了小说的创作经验。

现当代京味小说的源头可以说是清末民初的京味小说,这类作品多衍生于北京本土作家之手,他们的小说又多以北京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显示出一种与独特的北京文化氛围绝顶契合的审美品位,因之被称为京味小说。

每一篇成功的京味小说都描绘了一副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景,并向读者传递出在历史、文化变迁中北京人的精神气质以及极具特色的性格特征。

像清末明初的蔡友梅、冷佛、叶小凤等人的社会、警世、家庭等题材的小说,便是以北京读书人的口吻,描述发生在市井中的生活实景。

而现代文学大家老舍则是将蔡友梅等人所描述的“京味儿”小说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峰。

现今的京味小说较之早期作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其发展变化过程的整理和研究,追根溯源,可以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京味小说,从而使人们既能看到京味小说的发展轨迹,更能看到北京民俗文化的建立过程,以及整个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论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 论文范文模板提纲 大学毕业职称大专汉语言文学中文论文

论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 论文范文模板提纲 大学毕业职称大专汉语言文学中文论文

目录1.京味小说与老舍 (1)以及成因 (1) (1) (2) (2) (3) (4)参考文献 (4)内容提要:老舍是现代作家中的有个性、成就卓著的作家,他京味小说的成就不容忽视,正如矛盾所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始祖和奠基人。

”之所以对他的小说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他的京味小说在取材上颇具特色,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作品追求幽默;他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平易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显示了其京味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老舍京味小说题材语言文化心理幽默老舍的创作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老舍对与各种文学体裁进行过广泛的实践,小说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泛佳作。

尤以长篇小说有影响,与矛盾.巴金的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三大高峰。

他的作品朴实无华,亲切自然,尤其以反映老北京的社会面貌和百姓生活见长。

令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不胜枚举,例如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离婚》……老舍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他的作品浓郁着“京味”,他的“京味”小说与他人之有明显不同,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1、京味小说与老舍以及成因京味小说作者所面对的清末民初以来的北京文化,其形态有更具体的成因。

较之其他地域性文化如湘西文化,上述北京文化的形成与其说赖有天造地设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如说更是社会演变的直接产物。

在“成因”中政治历史因素显然大于其他因素。

其一,清王朝乾嘉以还日渐式微,贵族社会带有颓靡色彩的享乐气氛造成了文化的某种畸型繁荣。

浓厚的消费空气、享乐要求,从来是刺激艺术生产、工艺进步的,尽管这繁荣或许正是所谓的“亡国之兆”。

在这里也有必要区分社会历史与文化史的不同眼光。

其二,清王朝戏剧性的覆灭,使宫廷艺术、贵族文化大量流人民间,对于造成清末民初北京的文化面貌为力甚巨。

于贵族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某种合流之外,又有满汉文化的融合。

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大家徐剑胆考述

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大家徐剑胆考述

第36卷 第4期Vol.36 No.4 2019年8月Aug., 2019DOI:10.16217/ki.szxbsk.2019.04.001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大家徐剑胆考述刘 云1,2,王金花3(1.对外经贸大学 中文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3.北京语言大学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北京 100083)摘 要:清末民初,北京报业的兴起催生出一个京味儿作家群体,徐剑胆是其中的佼佼者。

通过对民国报刊的爬梳,徐剑胆生卒年、籍贯、笔名、交游、生平等情况首次得以厘清。

关键词:徐剑胆;京味儿小说;清末民初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19)04-0002-06清末民初,北京民间报业的兴起催生出一个以蔡友梅、彭翼仲、徐剑胆、文实权、儒丐为代表的京味儿作家群。

这批作家多为主张改良维新的报人,通过兴办教育,创办白话报刊和讲报处等举措,对底层市民进行启蒙。

当时京津地区风气渐开,他们功不可没。

借助小说创作来开启民智、改良社会,也成为这批作家的共识—“欲引人心之趋向,启教育之萌芽,破迷信之根株,跻进化之方域,莫小说若!莫小说若!”[1]这一理念与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2]之观点异曲同工,虽然提出的时间略晚,但践行程度极高。

由于北京官话为当时的汉民族共同语,较之南方作者,这批京人作家“我手写我口”[3]时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以白话报为阵地,发表了数以千计的京味儿小说,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

遗憾的是,由于主将们的相继去世和离京,这一流派并未与新文化运动形成合流,于是淡出研究者视野,渐至湮没不闻。

近些年来重写文学史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认为,清末民初京味儿作家群尤其值得关注,由于处在新旧时代的夹层,他们的创作实绩为研究新旧文学的转型和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样本。

从都市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发掘,一方面可使京味儿小说发展的历史脉络愈加清晰,另一方面,“有了‘京都’与‘洋场’的对峙与交流,对中国近代小说的审视与评估,才会愈加客观,愈加细致”[4]。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背景与时代价值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背景与时代价值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背景与时代价值近代中国的文学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的重要阶段,伦理小说成为当时文坛上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

这种小说以强调道德伦理、展现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为主要特点,深受读者喜欢。

本文将从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背景入手,探讨其时代价值。

一、文化背景1.国家危机和封建制度的崩溃清朝晚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国家危机。

外部侵略,内部不公等问题使得社会秩序岌岌可危。

此时,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岌岌可危,人们对于民主、平等等现代价值观开始有所追求。

2.思想启蒙和文化传统的冲突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使得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反对封建制度,主张现代化。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现代价值观与传统观念之间产生了冲突。

二、伦理小说的特点1.道德伦理的强调伦理小说在内容上强调道德伦理,通过赞颂道德高尚的人物和表现人物的品行、言行等来传递道德观念。

这种强调道德伦理的特点与当时的社会需求相契合,对于引导社会风气、塑造社会人物形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风貌的描写伦理小说以鲜明的社会风貌为背景,描写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况。

这种描写使得读者对于当时的社会现象有更为直观的认知,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交织的叙事手法伦理小说通过丰富的情感描写和情节展开,突出人物关系和感情经历。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其痛苦、喜悦和挣扎,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三、时代价值1.社会意义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对道德修养、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宣传和引导,强调了道德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对于提升社会风气、引导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思想启发伦理小说对于人性、情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这种思想启发有助于读者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3.文化传承伦理小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将中国传统价值观融入其中。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在清末民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伦理小说呈现出了一片繁盛的景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的急剧变革是伦理小说繁盛的重要背景。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帝制向共和制度的艰难转型。

传统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新的思想和观念开始涌入。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带来了无数的困惑和矛盾,也为伦理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也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

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这种碰撞激发了人们对于自身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反思,也促使了伦理小说的创作。

作家们通过小说的形式,探讨传统伦理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适应性和变革的必要性。

教育的普及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清末民初,新式教育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这使得民众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提高,阅读需求也日益增长。

同时,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而是涵盖了更多的现代知识和思想。

这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伦理小说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

文学自身的发展也是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文学作品往往受到严格的礼教束缚,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而到了清末民初,文学开始逐渐摆脱这种束缚,走向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作家们更加注重对人性、情感和道德的深入挖掘和真实描绘,这为伦理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生活也促使了伦理小说的繁荣。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饱受列强侵略、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之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渴望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不满,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出路。

伦理小说往往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性的善恶,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心灵的安慰。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倾向与时代特色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倾向与时代特色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倾向与时代特色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伦理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伦理小说兴起并且成为了社会风气中的一部分。

伦理小说不仅具有文化倾向,更体现了其所处时代的特色。

本文将探讨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的文化倾向与时代特色。

一、社会变革与伦理观念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社会经济开始崭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伦理观念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以前的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受到质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伦理小说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更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一种反思和重新定义。

二、性别观念的变化清末民初时期,性别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逐渐被人们所质疑,女性开始追求独立和平等的权利。

伦理小说在这一时期反映了这种变化。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妹妹就是一个勇敢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伦理小说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挑战,并呼吁人们对女性权利的重视。

三、现代化进程与道德困境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开始面临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相互碰撞。

这种碰撞带来了许多道德困境,伦理小说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例如,茅盾的《子夜》中,主人公李娟面临经济困境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这引发了人们对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伦理观念的矛盾思考。

四、民族意识与社会责任清末民初时期,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民族意识与社会责任。

伦理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塑造,呼唤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觉醒。

例如,郭沫若的《祝福》就是一个集中体现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伦理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墨临川的塑造,唤起了人们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五、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清末民初时期,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家族观念开始受到冲击,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伦理小说在探讨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时,传递了对现代家庭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伦理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伦理小说开始繁盛起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

一、社会背景的变化1.1 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挑战在清朝末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应该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这种思想的传播,为伦理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1.2 社会矛盾的加剧清朝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

这种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得人们对伦理小说的需求增加。

伦理小说成为了人们宣泄情感、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二、文学创作的繁荣2.1 文学观念的转变在清末民初,文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许多文学家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

这种关注现实的文学观念,为伦理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2 作家群体的壮大在这个时期,作家群体逐渐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

这些文学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了新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伦理小说的发展。

三、市场需求的增长3.1 民众对伦理小说的需求在清末民初,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民众对伦理小说的需求越来越大。

他们希望通过阅读伦理小说,了解社会现实,寻求心灵的慰藉。

这种市场需求,为伦理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3.2 出版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版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使得伦理小说的创作和发行变得更加容易。

出版业的发展,为伦理小说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四、政策的支持在这个时期,政府对文化事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政府鼓励文学创作,支持文学作品的出版和发行。

这种政策的支持,为伦理小说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背景的变化、文学创作的繁荣、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的支持等方面。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伦理小说的发展,使得这个时期的伦理小说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伦理小说繁盛,成为了文学的一大流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要了解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

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伦理小说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探讨社会现象的重要途径。

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还与当时的文学创作环境有关。

在清末民初,文学作品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一方面,文人的创作自由得到了保障,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市场也日益繁荣,作家们可以通过作品获得名利双收。

在这样的环境下,伦理小说自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还与当时的文化传统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

这些思想强调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为伦理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些传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风格,使得伦理小说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一大流派。

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还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在清末民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众的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伦理问题的讨论也愈发热烈。

而伦理小说正是满足了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需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我们还要看到,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还与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有关。

在清末民初,知识分子阶层的地位逐渐上升,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知识分子热衷于研究和探讨伦理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伦理小说能够在那个时期得以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这些原因既包括社会背景、文学创作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知识分子阶层的作用。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伦理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揭示人性的善恶美丑。

清末民初是中国伦理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伦理小说繁盛,其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社会背景来看,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社会变革为伦理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

在这个时期,许多作家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变革的脉搏,他们通过创作伦理小说,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从文学传统来看,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传统与西方文学影响的交融时期。

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文学思潮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许多作家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文学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使得伦理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这种文学传统的创新和发展,为伦理小说的繁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作家个人因素来看,清末民初是中国作家群星璀璨的时代。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

他们在伦理小说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伦理小说的内容,也提高了伦理小说的艺术水平,为伦理小说的繁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市场需求来看,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伦理小说作为一种富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文学作品,自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这一时期,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伦理小说,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推动了伦理小说的繁盛。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可以从社会背景、文学传统、作家个人因素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这一时期的伦理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丰富的艺术表现和广泛的市场基础,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的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分析一、引子话说在清朝末年,民初时期,那时候的小说可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其中,伦理小说尤为盛行,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伦理小说的繁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吧!二、社会背景我们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清朝末年,民初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

一方面,封建礼教逐渐瓦解,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民众疾苦,社会矛盾激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伦理小说应运而生,成为了人们宣泄情感、抒发心声的一种方式。

三、文学传统我们要谈谈文学传统。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就有着丰富的伦理题材。

从《诗经》中的《关雎》、《卫风》,到《楚辞》中的《离骚》、《九歌》,再到《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伦理题材一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伦理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也是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之一。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

这些故事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将这些故事融入到小说中,使得伦理小说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五、道德观念的变迁道德观念的变迁也是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之一。

在清朝末年,民初时期,随着封建礼教的瓦解,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念开始崛起。

这种道德观念的变迁为伦理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六、作者的才华与努力我们还要感谢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家们。

正是他们的才华与努力,才使得伦理小说得以繁盛。

他们用生动的语言、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清末民初伦理小说繁盛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背景的变化、文学传统的积累、民间传说的传承、道德观念的变迁以及作者们的才华与努力。

正是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使得伦理小说在那个时代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被遮蔽的风景清末民初北京白话报刊演说文-2019年文档

被遮蔽的风景清末民初北京白话报刊演说文-2019年文档

被遮蔽的风景清末民初北京白话报刊演说文□直至世纪末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线索仍然沿用五四白话文运动导师胡适的历史评判,完全否定了清末白话与现代白话文衔接的可能性。

自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断言五四的白话文是“话怎样说便怎样写”,清末的白话文“却是由八股翻白话”,后世史家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之,视之为不刊之论。

事实上,20世纪初年以《中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为代表的南方白话报刊,已经摆脱了由《无锡白话报》开创的“文言翻白话”的套路,循着模拟官话写作的路子,贡献出一批质量上乘的白话文。

以1901年问世的《京话报》为滥觞,主要采用北京官话进行口语化书写的北方白话报刊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05年之后,以《京话日报》的成功经营为里程碑,以京津白话报刊为主阵地的北方地区,已经取代南方成为白话文运动的中心。

晚清的白话文运动,谭彼岸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曾几何时,人们提及“白话文运动”总是言必称“五四”,对清末蓬勃发展的白话文浪潮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贬多褒少。

尽管早在20世纪50年代学界已经认识到清末确实存在一场有相当规模的“白话文运动”,然而,直至世纪末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线索仍然沿用五四白话文运动导师胡适的历史评判,完全否定了清末白话与现代白话文衔接的可能性。

事实果真如此吗?被五四一代新文化人一致省略掉的清末白话文潮流,果真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吗?时至今日,尽管白话文运动并非五四的特产已成为学界的常识性认识,然而,人们对清末白话文运动的整体形态和历史流变仍然缺乏明晰的认识,见木不见林,乃至取粗不取精。

本文不拟系统探讨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形态(那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是选取被史家忽略的历史之一角,通过勾勒清末民初北京白话报刊演说文之历史面影,从一个侧面复原那道长期被历史雾障遮蔽的白话文风景线。

一提及清末白话文运动或白话报,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往往是《无锡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等早期南方白话报刊。

被遗忘的清末民初京旗小说

被遗忘的清末民初京旗小说

被遗忘的清末民初京旗小说
刘大先
【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8)001
【摘要】截至目前,研究界对清代满族文学以及现当代满族文学的研究已有诸多收获,却对清末民初亦即"辛亥革命"前后满族文学的展现情况不甚了了,以至让人时常感觉对满族文学的基本把握尚存明显"缺环".清末民初京旗小说所处的生存语境、表达的艺术方式、言说的话语空间、展现的思想状态、呈示的精神内涵都处于文学史的弱势地位,搜集、识别、考据、鉴定、评估、汇编这批被遗忘的京旗小说,有助于形成满族文学谱系的系统脉络,从而也对于重写中华文学通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刘大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北京,1007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观念的潜流——清末民初京旗小说与老舍 [J], 刘大先
2.清末民初北京报纸与京旗小说的格局 [J], 刘大先
3.最后的“旗军”:京旗常备军组建述论 [J], 黄圆晴
4.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泛政治化接受——从政治小说到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J], 曹立勤
5.清末民初徽州京庄茶商经营实态研究——以吴炽甫京茶庄商业账簿为中心 [J], 马勇虎; 马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研究

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研究

摘要蔡友梅(1872-1921),原名蔡松龄,号友梅,笔名损公,亦曾用过“松友梅”、“老梅”、“梅蒐”、“亦我”和“逋生”等笔名,八旗汉军旗人,是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文坛知名的旗人小说家和报人,目前存世作品有一百多部,其中以单行本《小额》和“新鲜滋味”系列小说最为著名。

本文旨在对蔡友梅其人及其小说、时评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共设置四章:第一章结合清末民初时代背景分析蔡友梅小说创作动因。

蔡友梅的小说创作与近代日报小说的兴起密切相关,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形式和载体,日报小说对蔡友梅小说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因。

同时,日报小说连载的创作模式催生了近代第一批职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而这种新型身份特征也是蔡友梅保持其旺盛创作态势的一个重要内因。

出于旗族身份的感召和对旗人生存现状的关注,蔡友梅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旗人书写特征,但这种特征中还夹杂着一种文化反思,而这也构成蔡友梅小说创作的一个内在动因。

第二章剖析蔡友梅小说中的“庚子事变”书写。

蔡友梅反映庚子事变的小说主要有《五人义》、《王有道》两部。

通过作品中没落旗人形象的塑造,蔡友梅以在场者身份,审视了这一时期旗人精神上的衰败和文化的贫瘠。

在小说观念上,蔡友梅注重以旗人小说家的身份反思历史。

通过对庚子时期混乱社会现状的描摹和对八旗制度自身弊端的暴露,刻画出这一时期弥漫在整个社会的病态的狂欢化心理。

第三章为蔡友梅时评创作研究。

蔡友梅的时评作品有《益世余谭》、《益世余墨》两部,就题材内容而言,可以分为“新旧议论”、“道德危机”、“旗人现状”、“社会教育”四类。

艺术特征上,蔡友梅擅长以辛辣幽默的反讽手法和诙谐动听的语言艺术去揭露新旧交替之际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其时评具有一种“戚而能谐”的讽刺品格。

针对民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困局,蔡友梅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春秋笔法”,呈现出一种“拟史化”书写特征。

另外,这些时评中留存了大量有关蔡友梅生平经历及价值观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达成“知人论世,回溯本源”的研究目的,而时评中的一些材料也与其日报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呼应,构成了一种“互文性”书写特征。

社会小说正名——兼论清末民初小说文类等级观念之衍变

社会小说正名——兼论清末民初小说文类等级观念之衍变

社会小说正名——兼论清末民初小说文类等级观念之衍变张勐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24()3
【摘要】清末民初,梁启超等新小说倡导者在众多小说类型中,一味高抬政治小说、历史小说的地位;未曾料及,偏偏是为其轻忽的社会小说多有实绩。

社会小说之所以能在彼一历史时期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乃至颠覆了既有奉政治小说、历史小说为最上乘的文类等级观念,缘其更顺应新兴的社会意识、社会视野的萌生。

多年以来,史家却每每罔顾史实,不从细读文本入手,而仅仅凭着社会小说这一字面便望文生义,将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功能、旨向界定为“改造社会”,忽视了这其实是政治小说的题中之义。

有鉴于此,社会小说的定义亟待正名:社会小说虽与社会关系密切,然其恪守“小说”本分,主观上并无“改造社会”这类标榜,而是关注社会细碎,珍重世俗,铺写世态,于不经意间揭示社会繁富多义的内涵。

【总页数】8页(P66-73)
【作者】张勐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K25
【相关文献】
1.从前期《小说月报》看清末民初小说观念的演变
2.观念的潜流——清末民初京旗小说与老舍
3.小说内外:清末民初新女性“自由结婚”观念的发生
4.晚清民初“旧派”小说家对《红楼梦》的沉溺与反思——兼论清末民初的“写情小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研究界对清代满族文学以及现当代满族文学的研究已有诸多收获,却对清末民初亦即“辛亥革命”前后满族文学的展现情况不甚了了,以至让人时常感觉对满族文学的基本把握尚存明显“缺环”。

从制度背景、口头传统、现实语境、题材主题、思想模式、写作笔法、美学风格各方面对清末民初的京旗小说作一概说,宏观地把握其整体风貌,则会拾遗补阙,填补满族文学史上的缺口。

【关键词】清末民初/京旗小说京旗小说的制度背景清末民初的京旗小说即指北京旗族报人刊登在报纸副刊上的短篇或长篇小说。

讨论京旗小说,首先需要弄清楚“京旗”为何物。

八旗制度是清代统治民族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滥觞于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牛录制度。

起初是为了提高劳作效率的一种互助方式,作为制度的“八旗”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将招来的人口编入自己的队伍,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都是纯色。

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

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八旗制度建立后,每旗所辖的牛录数和牛录下的丁数时有变化,但旗制终有清一代未改。

①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旗人文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八旗文化的影响。

最直接的莫过于八旗制度所造成的闲暇,闲暇正是产生精致性艺术的必要条件。

德国哲学家皮珀(josef pieper)甚至就认为闲暇是文化的基础,当然他是从哲学思辨意义上来说的,其实就社会文化本身而言,也可以说闲暇是文学的基础。

皮珀将艺术分为“自由的艺术”和“卑从的艺术”,“卑从的艺术”主要特征就是像托马斯(thomas aquinas)说的那样是“透过行动去达到效益的导向”②,如此而言旗人的艺术追求就带有“自由的艺术”的特征,因为并不拿艺术或文学当作生计或有实际利益的考虑。

清末民初的京旗小说固然带有商业性质,但是从精神向度上还是保留了一定程度的闲暇文学特征:休闲娱乐为主,固然不乏关注现实的笔触,但是后者始终没有构成前者的辖制性因素,并且从风格上来说也以闲适滑稽居多。

八旗民众除了当兵吃钱粮,不得从事他种生计,出兵操练毕竟只占生活的一小部分时间,剩下的多余精力总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地方,尤其到清朝中后期,大量闲散旗人的出现加大了整个阶层的闲暇化。

八旗贵族需要休闲娱乐,下层民众同样需要排遣苦闷,国家法制的规定和对于政治制度的民族认同,使得他们不可能心存抗议与叛逆,文学艺术就是个最好的宣泄口。

军队建制的日常化使得八旗民众从小就生活在一种组织中,种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年深日久内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认同民族的爱国主义、循规蹈矩乃至因循守旧、对于秩序的尊重等等。

这些外在的限制经过年深日久的积淀,最终内化为旗人的潜在意识形态,不知不觉就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京旗小说在思想观念上实际上处于保守一派,个中原因颇为复杂,作为满族一份子对于已经逝去统治王朝权力的怀旧是一方面,即使带有变革维新思想的旗人作家也持稳健平和的态度,主要从伦理和教育角度考虑问题,而非激进的政治与革命。

就题材本身而言,八旗制度中后期所造成的群体性贫困,使得作为普通旗人的报人作家们更有感同身受、针砭时弊的现实体验,“旗人生计”成为大量文学书写的主题。

最后,因为北京旗人驻防在北京九个城区之内,北京又是历经近800年的数朝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清末民初的京旗小说其实是城市文学的一种,同北京这座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互文性联系,充满北京地域文化的特点。

京旗小说又处于帝国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时期,近现代的工业、商业、帝国主义殖民因素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它,使之不同于传统的山林文学、江湖文学、乡土文学,而是包容了庙堂文学、市民文学、消费文学的产物,它的起源、特点、主题、风格、发展方向都决定于此。

与民间叙事传统互动有学者指出,旗人文学从其开始实际上就如同任何主流文学一样存在着两种分野③:一种是由鄂貌图、高塞、岳端、玄烨、纳兰性德、鄂尔泰、文昭、弘历、永恩、敦敏、敦诚、庆兰、永忠、和邦额、明义、铁保、英和、奕绘、顾春、文康、庆康、宝廷等众多作家创作的汉文学体式的汉语言文学,另一种是传播、传承于旗族人民中的萨满教神话、英雄传说、民间故事、民谣、儿歌等民间形式的文学。

而在二者之间,出现了诸如子弟书(其代表人物如韩小窗、鹤侣)、八角鼓等由旗族下层文人参与创作,与传统的旗人民间文学和清代旗人的文人作品都有一定的关联,又有很大不同的新的文学样式。

旗人汉语书面文学的创作与口头文学表达二者之间,并非存在一道二元对立的鸿沟,相反在原先的研究中,研究者可能把它们作为两种不同范畴的文学类型进行考察,而忽视了两者之间也许存在一脉贯通的血缘——或者至少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追根溯源,旗人的东北发源之地有着悠久的民间说部传统——“讲古”。

讲古,满语叫“乌勒本”(乌尔奔),是传说或故事的意思,即讲述本民族特别是本宗族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满文创制比较迟,在入主中原以前,满族就是通过部落酋长或萨满来口传历史,教育子孙。

讲古利用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说书形式,追念祖先的传奇经历、丰功伟绩、趣闻逸事,以娱乐听众、传播历史知识、教育后辈,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增强民族或宗族凝聚力的作用。

在传统旗人社会中,人们经常举行讲古比赛,清中叶满族八角鼓、清音子弟书异军突起,便是这一传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裂变。

讲古习俗的盛行,为满族民间故事家及具有杰出讲述才能的民间说书艺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也形成了一种讲说民间口头文学的传统。

④这种传统包含着娱乐、审美、认知、教育、团结、形成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成为书面文学在母题、主题、形式、技巧、风格等方面营养与来源的渊薮。

讲古/乌勒本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窝车库乌勒本、包衣乌勒本和巴图鲁乌勒本,分别讲述萨满教原始神话,家传、家史,本族英雄人物在部族兴亡发轫、部落迁徙、氏族征战中的英雄事迹。

⑤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从艺术结构上来说,大部分由一个主要故事情节主线为轴,辅以数个或数十个枝节故事链为烘托,环环紧扣成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整体,形成宏阔的泱泱长篇巨部,以说为主,或说唱结合,夹叙夹议,活泼生动,并偶尔伴有讲叙者模拟动作表演。

作为本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入关之后北京城的旗人说“乌勒本”的固然少了,但它所形成的叙事传统却无疑保留了下来,散落沁润于北京旗人形形色色的口头艺术中。

旗人书面文学的注重口语入文的写作方式和通俗晓畅的美学风格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特色性的表征,同这种文化积淀是脱不了关系的。

京旗小说不可避免地会接受入关后遭遇到的强大的汉族话本、拟话本、说书艺术的影响,但是本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素养积淀在旗人集体记忆的深处。

现有的研究表明,小说的历时形态大约经历有神话与传说、史诗与歌谣、新闻与历史等⑥,有的研究者将之称为小说的“多祖现象”,认为小说是包括子书、神话、史书共同合力产生的,更强调“民间活力和根源于这种活力的说故事行为,乃是始终伴随着小说行程的一个最重要的‘潜在之祖’。

”⑦尤需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小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小说,这些“远祖”的影响比重并不相同。

就旗人小说而言,满族传统说部、汉文翻译小说的影响、北京地方性文化中的评书等最为重要。

清朝中后期出现的几部旗人小说,如《红楼梦》、《红楼梦影》、《儿女英雄传》等,甚至在旗人文言小说《萤窗异草》、《夜谭随录》里也常常出现旗族特有的礼仪习俗、意识观念,鲜活生动的京城口语,与北京地方文化及民间口头传统的涵化是分不开的。

清末民初的京旗小说大多还包含了说书的一些表达方式,明显具有化用民间叙事方式的痕迹。

小说中往往有许多说书人的套语,说话人的口吻非常明确。

另外,就接受群体来说,在一般平民百姓那里的情况往往如此:“八旗或满洲著名作家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书,在京旗下层特别是旗兵中没有市场,他们喜欢听的是《康熙私访》、《乾隆下江南》(当时叫做“打江南围”)、《永庆升平》和各种‘侠义’、‘公案’小说……”⑧口头文学在普通大众那里有着更为宽广的受众群体,这些作品也许并不是旗人文学的一部分,中间体现了满汉交融的文化趋势,更主要的是说明代表大众趣味的民间文学与口头文学,不可避免要对文人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与影响。

这一点,就清末民初那些主要依赖平民化的报纸生存的旗人作家小说来说,尤其如此。

社会政治与个人遭际的影响京旗小说的作家包括蔡友梅、文实权、王冷佛、李仲梯、穆儒丐、勋荩臣等人,他们中少数人有海外留学的经历,绝大多数是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尽管这种传统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以来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与碰撞,他们也因身处意识形态与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其中感受到了风雨如晦的现实,但就其总体而言,仍然属于帝国文化最后的孑留。

在传统文化的惯性系统中,他们的创作更多的精神资源、效仿楷模、学习对象、写作笔法、描写主题依然来自于“大传统”中——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超稳定结构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日常状态的生活诉求、淆乱杂呈的现实语境,但就其作为旗人后裔所秉承的旗人文化“小传统”却不可忽视。

上述两方面主要就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渊源而言,对作家本人直接产生作用的还是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语境。

晚清以来的三次大的政治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造就了他们的社会背景。

中西古今的冲突交流中,外来文化与固有传统的碰撞在个体那里也会得到反映,尽管程度不一。

洋务运动从器物层面进行改革,中体西用之说一般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维新变法尽管失败,但是帝国高层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虽然失败至少表面上的制度革新,比如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

辛亥革命最终使得满族统治退出历史舞台,革命党人最初采取的民族主义政策对于满族是非常不利的,给他们实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冲击都是久远的。

自康乾盛世以来的旗人生计问题,是清中叶后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清末民初政治形势的裂变下,旗人生计更加贫困。

1907年诏裁旗饷,米钱各再减半。

最普通的旗兵每季发俸米一袋约155斤,每人每月发饷银一两,银、钱按成发给,加上层层克扣,旗兵连自身生计都无法维持,更遑论养家糊口。

“对旗兵的饷银自1924年全部没有了,八旗兵彻底解散,走出营房各自谋生”⑨。

旗民的经济来源全部断绝,他们既无一技之长,又不善经营,只好从事拉洋车、摆小摊、做小手艺等工作,在政治上的失势伴随着社会上较为普遍的“排满”情绪,旗人常常遭到恶势力和地痞流氓的勒索欺侮,生活极其悲惨。

不过,旗人生计极端贫困的这种情形在维新派、革命派的文学家,乃至新文学作者那里,除了本身出身旗人的作家老舍有所表达之外,主流文学中基本付诸阙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