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复习鉴赏诗歌形象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学案 人教版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学案 人教版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学案教学目标:1、明了诗歌的形象的内涵2、归纳诗歌形象的规律3、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诗歌形象的归纳和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基本常识:1、问:诗歌有哪两大传统?各有哪些代表人物(各时期)?特征是什么?要鉴赏诗歌就应该了解有关诗歌的一些常识,如:古诗的不同传统、风格、流派等1、问:诗歌有哪两大传统?各有哪些代表人物(各时期)?特征是什么?《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

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2、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如:陶潜诗风——恬淡自如,王维诗风——诗中有画,李白诗风——清新飘逸,杜甫诗风——沉郁顿挫3、流派:文学创作中的派别。

如宋豪放派、婉约派等。

豪放派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气魄大而无拘束。

如:苏辛之作。

婉约派委婉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

如: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夔之作。

总结:了解诗作属何种传统、何种风格、何种流派有助于我们整体上把握诗歌内涵。

二、考点要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想内容等一般不单独考查。

古代诗歌鉴赏出现在第II卷,以简答题形式考查,分值8分。

诗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前者如曹植《白马篇》中“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实题分析】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参诗考中答“陈案居】士①”的行形为象洒特脱点,是什豪么放?不请羁结。合“两首楚诗酒加困以人分三析日。(醉6”分“)爱把 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 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五、(2023·安徽九师联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9 分)
①颔联抒写(萧瑟苦寒
登原州①城呈张贲从事②
的)塞外风光,描绘暮色渐临,
魏野
黄昏中只见北雁南飞,地域荒寒,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开篇奠定基调, 引出下文写景
往西去更无人烟的景象。②颔联
以“有雁”“无州”作对比,渲染了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多种形象
答:(1)形象特点+具体分析
(2)形象特点+具体分析
(3)形象特点+具体分析
鉴赏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氲。 【注】 ①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答__案__】__郑__鄂__是__一__位__隐__居__山__中__(__寄__情_ 山水),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 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 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他是一位隐居之人,过着 恬淡闲适的生活。

池州市江南中学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一课时

池州市江南中学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和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

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

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也是积极的意象,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意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解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共45张)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共45张)
▪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 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 烈的爱国热情。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正面: 语言、肖像、 动作、心理
侧面: 烘托渲染法、 对比衬托法。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情节。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 物 形 象 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
宗元《江雪》)
▪ 【示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学习目标
1、了解识记古代诗歌形象的类别 2、学会分析诗歌形象的方法 3、学会如何用简洁文学的语言解答考题
高考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一、形象分类及概念解析
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自然形象和客 观物象。
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 ”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 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 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附一:常见艺术形象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 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优秀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优秀课件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问: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 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解:①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刻画的。
②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概括形象总体特点 );
“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 “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分析形象的基本 特征)。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①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 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 其内在神韵;
②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 寄托的感情。
③分析诗歌存在的写作技巧。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

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

济宁高新区高中

许青

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 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 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 动的生活图景。
二、形象题的提问方式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刻 画了什么形象?
2、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4、形象所能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①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 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②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 意象;
③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参考答案】
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 闲居田园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人物 形象。
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 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 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 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 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 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 慨。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
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 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 涩、纯真。
第十六页,共24页。
2、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思帝乡
孙光宪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 敛羞娥。六幅罗裙窣sū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 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 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 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 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
形象的总体特征 + 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 + 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
【参考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个因失意而 寂寞、怅惘的多情女子形象。
第十七页,共24页。
3、下面两首诗各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 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燕晴花暖春色饶,游情欲醉魂欲销。 红衣突展绿阴畔,接袖纷纷度小桥。
【参考答案】 第一首塑造了一位娇羞美丽的卖酒少女 形象;
第二十三页,共24页。
作业: 1.完成《核按钮》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课时)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课时)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课时)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课时考点解读:2011年《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

:鉴赏作品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仍是考点,考查形式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

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仅有唐诗宋词,还可能会有元明清时期的诗作。

总体上看,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仍以“稳”为主。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 概念解析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当然,也有许多不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自我形象。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非作者本人)。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景物形象描写常见手法】
1.___各___种__修___辞___手_ 法
比喻的作用为更形象生动;比拟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反问是为了强调;夸张是为 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 的形式美。
2.___动__静___结___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 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三、登高(登楼,登台)
• (1)登楼远望,漂泊异地的文人免不了愁从中来。登 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 (2)感受到个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激发人对自己 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 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 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一般表达式
至少包括两项
这首/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时间+地 点+意象/事件)图:(用优美的语言描 绘相关诗句内容),营造了(2个双音节 词)氛围,表达了诗人/抒情主人公因 (何事/何景)产生的(何种)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
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 具体阐释。
羌笛、胡茄
水 细雨、烟雾
丁香 芭蕉 梧桐
杜鹃 乌鸦 猿啼 寒蝉
• 二、 思念类意象
所谓“思念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抒发思乡怀 人的情感或离愁别绪的物象。这些意象已经成为 思乡或惜别的代名词。
月亮 柳
浮云 芳草
鸿雁
鹧鸪
南浦、长亭
• 三、 爱情类意象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5章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5章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
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 诗,应抓住第三句重点品析,其中“惊”字贴切传神地刻画了 一个重病在身仍惦念友人的知音形象。 3.体味最能传达诗人心理活动的关键性词语
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
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要揣摩第 三句之“问”,它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 听情况时的忐忑不安的心理。
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这里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
诗,如虞世南《蝉》“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中高洁不群的“蝉”便是诗人的化身。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因此我们通过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凸显其自然属性,就能明白作 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 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时,概括要简明,有条理。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 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 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 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 (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
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作
(2011·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 怎样的情怀?
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事物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首 咏物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
“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
.ຫໍສະໝຸດ 1•考试——
• • • • • • •
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课零声—— 忽如一夜春风来 作业—— 千朵万朵压枝低 批评—— 风刀霜剑严相逼
2
• 一、考纲阐释 • 最新《考试大纲》中对 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 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 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评价)。
18
解读下面诗歌中的主人公形象
• 东坡 苏轼 • 雨洗东坡月色清, • 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坡头路, • 自爱铿然曳杖声。 •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 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 山多大石。
19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 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
方法归纳(一)
抓住诗词对人物的正面 (直接)描写(语言动作、 外貌、心理、神态)
10
•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 诉衷情 陆 游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心理 外貌 神态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人物背景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5
诗 歌 形 象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6
• 小儿垂钓 • 胡令能 •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 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来刻 画垂钓小儿的这个人物形 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 点,试作分析。
7
•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小儿垂钓 胡令能 随意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 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 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共16张PPT)

周瑜(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四、考点精讲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步骤二: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3、两类皆有出现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动墙下一株梅。 琵琶女(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3、两类皆有出现 贾岛 用序号①、②、③分别标注每一个要点,让阅卷人迅速捕捉得分点。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①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②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 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 悲伤落泪。
2、答题要有“范”。
步骤一: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采用“性格、特点+身份”的格式、四字原则) 步骤二: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1、答题要有“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讲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讲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第十二页,共47页。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shūfā)感慨
(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 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 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 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yù hú)”,姜夔《扬州慢》:“过春 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第九页,共47页。
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qī lěnɡ)、悲凉 气氛
(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唐
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
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
归隐田园 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
的隐者 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 怀才不遇、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 壮志难酬 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抱负的怀
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 矢志报国、
第十四页,共47页。
或表达(biǎodá)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biǎodá)对和平 的向往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wénshū) 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 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 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 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 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 衰鬓已先斑。” (3)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根据意象分析诗歌(shīgē)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 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 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 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 绘的生活图景。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 幅(yī f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 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思想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
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 法?请说明。
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 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 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
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第十五页,共27页。
人物形象的分析
(fēnxī)
长长的驼队(tuó duì)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第九页,共27页。
传统意象(yìxiàng)的特定内涵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 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简要分析这首诗作者的思想感情。
坚持自我(zìwǒ),对未来充满信 心。
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中塑造的生动感人、具有一定情感的人、 物、景等。它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 形象,如白居易《琵琶行》的琵琶女的形象)和主观形象(抒情主 人翁,多是指诗人自己),可以是物象(事物形象,如马、梅、石 灰),还可以是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 《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dēnghuā)”)和景象(景物形象, 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课件 2.2.1鉴赏诗歌的形象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课件 2.2.1鉴赏诗歌的形象 新人教版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纲解读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 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 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 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 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别人,还是景或 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 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 上长着细嫩春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 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 能力。题目要求描述词作上片描绘的景象, 实际上考查考生对词作上片意境的理解、 概括与描述能力。理解意境,首先要分析 意象的特点,本词上“柔桑”“嫩 芽”“蚕种”“细草”“黄犊”“寒 林”“暮鸦”等意象既点明描写的是农村 的景物,也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蓬勃生 长的季候特征,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乡村
经典例题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3)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 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 么而“感伤”。

【复习教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第一课时《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复习教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第一课时《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第一课时教学案教学目标:1、明了诗歌的形象的内涵2、归纳诗歌形象的规律3、体察诗歌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课时安排:4课时明辨题型: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

第一课时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示例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

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鉴赏诗歌的形象第一课时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年月日主备喻聪审核富芳芳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过程
方法
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引申
情感
态度
理解诗歌中创造出来具体生动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
情感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形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诗歌形象鉴赏练习
教学步骤教师自主
补充内容导入:福建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特点及规律
一、明确诗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
⑴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事
物或画面。

形象可以是抒情主体即人物形象,包括①客观形象(作者描
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②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
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
来的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
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理解此含义时应注意:准确地把握形象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是鉴赏成功的
关键所在。

例如,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
帆”“远影”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友人直到“远影”消尽,而自
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和留恋。

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离
愁别绪、伤别情怀等等。

二、技巧点拨:考察角度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
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
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因此我们可遵循“概括景象(意
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的思路进行分析鉴赏。

①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②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
的寓意)。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
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什么的意境?
(2)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步骤】:1.找出诗人描写景色的有关诗句,抓住主要景物。

2.概括景色营造的氛围。

3.结合诗歌意境分析作者情感。

【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展示的图景画面。

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写方式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原诗,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语言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冷、清新明丽等)概括,准确的体现景色的特点情调。

3.分析作者借助景色抒发的情感。

切忌空洞,要具体。

答出“为什么”或“如何表现的”。

例1: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马帘子挂起。

【分析】作者看到之景有“海浪如云”“急雨欲来”,听到之声有“北风吹起”“雷声隆隆”,描述了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而这一切是诗人在“西楼”“卧”着看到和听到的,由此可见诗人的心胸。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劲气势。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例2:读唐诗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在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远洋在沙洲上静谁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的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相关诗歌考察知识点,并作扩展迁移。

四.课后作业
归纳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