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声声慢》(修正稿)

合集下载

比较欣赏《醉花阴》与《声声慢》课件

比较欣赏《醉花阴》与《声声慢》课件
描述
《声声慢》通过描绘黄花零落、孤雁哀鸣、秋雨凄凉的情景,烘托出 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05
《醉花阴》与《声声慢》的影 响及评价
《醉花阴》的影响及评价
影响
作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 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声声慢》的艺术手法
叠词运用
通过运用一系列叠词,如“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营造出一 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使情感更加浓 烈。
白描手法
情感表达直接
作者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将自己的 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阅读 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冲击。
采用白描手法,简洁明了地描绘出作 者内心的感受,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 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醉花阴》的艺术手法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如菊花、薄 雾、阳光等,将情感融入其中, 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
寂寞。
语言优美
采用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感染力。
情感表达含蓄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的情 感表达得含蓄而深沉,让读者在品 味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声声慢》的主题思想
离别的痛苦
通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丈夫去 世后,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词中,作者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 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如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无常的感慨。
03
《醉花阴》与《声声慢》的艺 术手法
《醉花阴》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
宋代词人李清照
创作背景

《醉花阴》、《声声慢》对比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对比阅读
①借黄花来喻指漂泊残老的自己,表达了颠沛之 苦,孀居之哀;
②借黄花来追忆昔日与丈夫携手赏花品诗的生活 ,如今亡人已远,自己形影相吊,表达了丧夫之 痛;
③借黄花来喻指国破山河碎的南宋,目睹了从北 宋到南宋发生的历史巨变,表达了亡国之恨。
这里的愁是绝望的、压抑的、难以诉说的悲愁。
一般黄花别样愁
《醉花阴》写于李清照年轻时,透着浓 浓的相思之苦,是向丈夫的埋怨与嗔怪;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
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 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他相同的意象。请按照课堂分析的 方法,分别之处这些意象是如何表 达不同的愁思的。

《醉花阴》:“把酒东篱”见证了李清 照与赵明诚的浪漫情怀和曾经的美好时 光,如今又是重阳节,有东篱美景,有 美酒品尝,却没有丈夫相伴,喝酒也只 能算是浇愁而已,用反衬手法写出了自 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声声慢》:辗转漂泊,作客他乡,寒 风、归雁、残菊、梧桐、细雨、黄 昏……都带着浓重的哀愁,词人感到巨 大的孤独、冷清、凄惨,这些对一个饱 经风霜的女子而言实在是无法承受、无 力抵抗,只能借酒浇愁,买醉而眠。可 是,三两杯淡酒根本无法抵御外界的凄 凉之景,更无法抵御内心的浓愁。
《声声慢》写于李清照晚年,是历经国 难和亲人离世的颠沛流离的泣血之作, 是痛并彻底痛苦着的。
她早期的作品多 书写闺情相思和 对大自然的热爱, 风格开朗明快, 清丽婉转; 后期的词作多抒 写思夫、思乡、 思国的浓愁、哀 愁,风格深沉凝 重、哀婉凄苦。 《漱玉词》

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醉花阴》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叠字精妙到无法可想,唯有吟哦而已。

以奇横字浅俗语,写尽万种情思。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联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联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联读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作者背景比较1.1 介绍李清照与李煜的作者背景及生平经历1.2 分析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1.3 探讨两位作者的个人遭遇对诗词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主题思想比较2.1 分析《醉花阴》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手法2.2 分析《声声慢》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手法2.3 比较两首诗词主题思想的异同,探讨其原因第三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诗词结构比较3.1 分析《醉花阴》的诗词结构及其特点3.2 分析《声声慢》的诗词结构及其特点3.3 比较两首诗词结构的异同,探讨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第四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词句艺术比较4.1 分析《醉花阴》的词句艺术及其特点4.2 分析《声声慢》的词句艺术及其特点4.3 比较两首诗词词句艺术的异同,探讨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第五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意象运用比较5.1 分析《醉花阴》的意象运用及其特点5.2 分析《声声慢》的意象运用及其特点5.3 比较两首诗词意象运用的异同,探讨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第六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情感表达比较6.1 分析《醉花阴》中的情感表达及其特点6.2 分析《声声慢》中的情感表达及其特点6.3 比较两首诗词情感表达的异同,探讨其对主题的作用第七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审美风格比较7.1 分析《醉花阴》的审美风格及其特点7.2 分析《声声慢》的审美风格及其特点7.3 比较两首诗词审美风格的异同,探讨其对读者的影响第八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文化内涵比较8.1 分析《醉花阴》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8.2 分析《声声慢》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8.3 比较两首诗词文化内涵的异同,探讨其对传承文化的作用第九章:《醉花阴》与《声声慢》的文学价值比较9.1 分析《醉花阴》的文学价值及其表现9.2 分析《声声慢》的文学价值及其表现9.3 比较两首诗词文学价值的异同,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第十章:《醉花阴》《声声慢》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10.2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思10.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作者背景比较解析:在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的作者背景时,需要重点关注李清照与李煜的作者背景及生平经历。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这两首词都写出了作者的愁情。

但愁的原因却有所不同。

《醉花阴》开篇即是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以“薄雾浓云”的天气衬托了自己愁苦的心情。

词人无事可做,只有守着香炉独自出神。

又到了重阳佳节,应是与亲友团聚的日子,可“半夜凉初透”的孤独谁又能了解?无奈,只有赏菊饮酒来消磨时光。

可哪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词人在凄凉的秋风中思念爱人“人比黄花瘦”给人无限的遐想。

全词通过使人描写重阳饮酒赏局时的触景生情,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与自己愁苦寂寞之情。

而《声声慢》则是在词人经历国破、家亡、夫死后写下的。

她表达了作者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情。

作者寻寻觅觅,仿佛在找寻什么丢失的东西。

然而却是“冷冷清清”什么也没有,真是“凄凄惨惨戚戚”词人几乎失去了所有。

靠山山倒,倚墙墙塌。

无依无靠的她,独自惶恐在破碎的山河中。

“淡酒”其实并不淡,只是愁太重了,满心都是愁,怎能用酒力压住啊!大雁飞过,触景伤情,回想着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幸福,更体现了现在的悲哀。

菊花盛开却无心摘,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悲哀。

雨打梧桐点点滴滴,使词人的心碎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此人撕心裂肺的呐喊。

全词戛然儿子,是结尾,亦是高潮。

词人满腔悲怨,怎是愁字能说清的呢?比起《醉花阴》,《声声慢》愁得更浓、更悲哀。

这两首词让我想起了李煜的《相见欢》。

这首词是李后主被俘后所写。

包含了李后主内心的惆怅与深沉复杂的人生痛苦。

有着故国难归的亡国之痛,有着昔为君主今为囚徒的强烈反差。

这些感受交织于胸,近乎麻木。

无法分辨此刻因何而愁。

“梧桐深院锁清秋”既写出此时的环境又写出内心的高度压抑。

最终“剪不断理还乱”正如《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样,压抑太久、郁结太多的愁思集中迸发。

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的坎坷人生,造就了她词坛上的辉煌。

从无所不有到一无所有,从家庭幸福美满到独自一人孤苦流浪。

这天上地下的生活对于李清照来说是煎熬,更是磨练。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醉花阴》《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里面的两首词,作者是女词人李清照。

中年以前的李清照,一直过的是比较幸福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所写出来的作品,很多是自然游兴的,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比如她的一些咏物词)及闺阁之情,诉说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此时的基调是欢快明朗。

然而到了中年,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写一种离愁别绪,体现追求自由的强烈反封建意识。

这两首词同写秋季到来时的愁绪,但不一样的情境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同的愁绪李清照是一代才女,也曾度过一段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

她18岁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为妻,李清照出身名门,赵明诚也是官宦人家,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

但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心心相印、志同道合。

李清照是才女,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夫妻共同写诗填词、探究学术,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

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后人看成是姻缘天定的绝好例子。

成婚之后,夫妻二人经常会有离别,李清照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悠远思念,这首《醉花阴》就是其中的名作。

元代伊世珍的《瑯嫘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清照把《醉花阴》词寄给了丈夫,赵明诚读了赞叹不己,又自愧不如,一时间兴起了好胜之心:我为什么就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呢?于是他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废寝忘食,终于写出了五十首词,他把妻子的作品夹杂在里而给好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品味再三,说:“就三句最好。

”赵明诚迫不及待地问是哪三句,对方回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欣赏《醉花阴》与《声声慢》

比较欣赏《醉花阴》与《声声慢》
比较欣赏
·
吟唱二词比较


悲更
凉像 的是 生一 命支 绝孤
《 声 声 慢
唱独 》
。寂




感仿
人佛 《
的 相 思 之 曲
是 一 首 缠 绵
醉 花 阴

。悱


写作背景比较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 李清照留守家中。这时居室寂静,再不闻 评诗论文、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 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 看着那袅袅的烟雾。季节正值重阳,气候 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帐中、玉 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冷气袭人。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 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家乡、丧失 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 中,她丢失了真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 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 境极其落寞。她用这一抒情长调,艺术地表 现了自己的晚年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道节
不又
销东重薄
魂篱阳雾
, 帘
把 酒
, 玉
浓 云
卷黄枕愁
醉 花 阴
西昏纱永
风后厨昼 李
,,,, 人有半瑞
清 照
比暗夜脑
黄香凉销
花盈初金
瘦袖透兽
。。。。
莫佳
一兼堪 心淡戚
个细摘 ,酒。
愁雨? 满却,乍 寻 字,守 地是怎暖 寻 了到着 黄旧敌还 觅
声 声
得黄窗花时他寒 觅 慢
!昏儿 堆相、时 ,
、, 积识晚候 冷 点独 ,。来, 冷
象 的 比 较 : 黄
寓玩凋 此而人

意欣残 ,憔以
词赏不 黄悴黄
人,堪 花,花

声声慢 与醉花阴

声声慢 与醉花阴

意象比较
族情才《 女,情醉 子挥的花 的洒伴阴 闲旷侣》 愁世。中 。之词的 才人酒 ,在是 释酒相 放中思 一品的 位尝载 年思体 轻夫, 贵之是 词丝身是《 人酒,生声 心温也存声 头难暖的慢 的敌一一》 冰晚暖丝中 霜来冰寄的 。风冷托酒 急的,, ,心词是 酒,人凉 融可欲薄 化惜借的 不这酒慰 了一暖藉 ,
高考链接
2016全国卷三高考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 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 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词眼
诗眼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 度、对表达主题、深化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 度概括的词句
《醉花阴》以“愁”发端 《声声慢》以“愁”作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物形象
《醉花阴》人物形象:惆怅彷徨,寂寞无主的闺中 思妇
《声声慢》人物形象:孤苦无依,形单影只的孀 居妇人
意象异同
《醉花阴》:薄雾、浓云、玉枕、 酒,西风,黄花 《声声慢》:酒、风、雁、黄花、 窗、梧桐、细雨
意境
一般指文学、艺术(含建筑、工艺品等)作品或 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 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 《声声慢》营造的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 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李清照词《醉花阴》阅读教案——与《声声慢》比较阅读

李清照词《醉花阴》阅读教案——与《声声慢》比较阅读

李清照词《醉花阴》阅读教案——与《声声慢》比较阅读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宋词文化背景;3.对比两首词的不同之处,并能对两首词进行批评鉴赏;4.大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1.唐宋词的文化背景和特点2.李清照词的主题、风格和意向3.《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比较阅读1)意象和主题2)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4.审美鉴赏2)理解词中的意象、悟出其中的情感和意义3)说出自己对词作的感受和体会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2.讲授法3.问答法4.讨论法5.分析法6.比较法7.鉴赏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古代文人的兴趣爱好2)唐宋词文化背景二、讲解与分析1)李清照词的主题、风格和意向2)《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比较阅读1.意象和主题2.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3.对比和分析两首词之间的不同之处三、鉴赏和讨论2.理解词中的意象、悟出其中的情感和意义3.说出自己对词作的感受和体会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唐宋词的文化背景和特点、李清照词的主题、风格和意向,以及《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比较阅读。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全部完成,但在授课过程中,许多学生的文学背景知识和文学素养欠缺,导致理解和鉴赏上都出现了一些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再次强调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研究和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

此外,还可以采取更多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演讲和写作等,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醉花阴和声声慢

醉花阴和声声慢

《醉花阴》注释及赏析一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二注释1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2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

”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3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4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这里用其意。

5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6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三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

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

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

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

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

李清照词《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赏析

李清照词《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赏析

年, 两地 分居 , 作者百无聊赖 , 只好 黄 昏独 自赏
花 品酒 , 借酒 排遣 内心 的寂寞 。有 精致 的佳 酿 ,
憔悴 损 ” 。
“ 乍 暖 还 寒 时候 ” 。过 去 , 到 了重 阳节 , 作 者想 起 自己的丈夫 , 整 日忧愁 。现 在 , 不 仅是 重 阳节 , 但 凡到 了 “ 乍 暖还 寒 ” 时候 , 作 者都 “ 最 难
风 的 目的 。
才表 达 出来 。整 首词 意象 鲜 明 , 意境 和婉清 丽 , 表达 感情 含 蓄 婉 转 , 自是 婉 约 正宗 。在李 清 照 早 期作 品 中 , 很 多意 象 的 选 择都 是 这 样 , 如“ 新
来瘦 , 非 干病酒 , 不 是 悲 秋 ”( 《 凤 凰 台上 忆 吹
文 百又教 又 言文教 宇 学
李清照词《 醉花阴》 与《 声声慢》 比较赏析
侯 俊 国
李清 照 的《 醉花 阴》与 《 声声慢》 两 首 词 人
选新课 标 教材 已经 近 十年 了 。在教 学实 施 过程 中, 教师 们 或两 词 并 重 , 或一详一略 , 多是 将 两 首词 分开 来 独 立 鉴 赏 。笔 者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 尝 试将 两 首词 放 在 一 起 比较鉴 赏 , 并 援 引李 清 照
的特点 。傅 东华 认 为 : “ 她 不 向词 的广 处 开拓 ,
花 阴》中所 写 : “ 佳 节 又 重 阳” “ 东篱把酒” “ 帘
卷 西 风” “ 人 比黄花 瘦 ” 。
“ 佳节 又 重 阳” 。 当 时李 清 照 在 山东 青 州 老家 , 赵 明诚 在 山 东莱 州 做 官 , 又 到重 阳 佳 节 ,
《 醉花 阴》 与《 声声慢》 描 写 的 时 令 都 是 秋

《醉花阴》《声声慢》优秀课件

《醉花阴》《声声慢》优秀课件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结论:
酒是“愁”的象 征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在东篱边饮酒 直到黄昏以后, 淡淡的黄菊清 香溢满双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01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 魂者,惟别而已矣。”
02
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 子。西风,秋风。
03
比:一作“似”。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 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 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 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于是, 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从“卷"中,我们可以 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 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 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 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菊枝瘦细,菊瓣纤长。 相思中的女子憔悴瘦弱。
—— 形似 清雅的芳姿、傲霜的神韵高洁、淡泊 品格的象征
—— 神似
艺术特色
• 婉丽柔美 含蓄蕴藉 • 语言独具特色 用浅俗之语 发清新之思 • 善于选取日常生活片段 展现内心世界

声声慢.醉花阴合稿ppt

声声慢.醉花阴合稿ppt
倡导长调(慢词)创作 ,首创或首用词牌 100多个。 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 ,雅俗共赏。 内容 :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 活风尚 。2、描写男女情爱。 3、江湖落拓 的感慨 。 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 现豪放雄浑的特点。
背景介绍: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 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 江杭州)。柳永与孙何原是布衣之交, 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当时官 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想拜访他很难, 于是,他就写下了这首词,放在青楼 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 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 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公元1101年,李清照 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 诚结婚。赵明诚爱好 金石学,且能诗词。 婚后夫妻恩爱,在学 术上互相切磋,艺术 上共同砥砺,共同的 爱好和兴趣,使他俩 成为“志同道合”、 “相敬如宾”的爱侣 ,过着平静的富于诗 意的幸福生活。
靖康之变后,44岁 的她和心心相印的 丈夫赵明诚被迫从 北方逃难到江南, 1129年8月,赵染病 身亡,同年9月,金 兵又犯南宋,孤苦 的她继续辗转流离 于江南,只身经历 国破家亡的痛苦, 在辗转流离中度过 凄苦的晚年。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 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 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 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 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 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 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 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 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醉 花 阴
这首词是前期的 怀人之作。婚后不 久,丈夫赵明诚便 “ 负笈远游”,深 闺寂寞,她深深思 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 人逢佳节倍思亲, 便写了这首词寄给 赵明诚。

《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阅读第一篇:《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阅读《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阅读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王巍对古典诗歌的品鉴是当代这些“90后”高中生们颇感动头疼的一件事,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洋快餐、超女快男、NBA、各种最新的游戏和街舞嘻哈,几千年前的诗人们低吟浅唱顾影自怜几乎没有办法打动他们的内心。

但只要教师真正理解了诗歌本身,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把古典诗歌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是能够透过时空触碰到诗歌的灵魂的。

高二必修教材中选取的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果能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教学,将会起到单独讲授达不到的效果。

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一.闲愁与刻骨铭心之愁“词”这种文学体裁,向来被认为是抒发愁情的最好形式,李清照也不例外,她会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放在她的诗中,而将“一处相思”这样的闲愁放在她的词里。

《醉花阴》就是这种“闲愁”最典型的代表。

但李清照的“闲愁”和其他诗人的“闲愁”又不一样,她是在用女子之笔写女子之心,这与其它男子写女子完全不同。

温庭筠的《菩萨蛮》中的女子,早上起来之后无法打发时间,只能“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在男人看来,女人一旦没有了男人的宠幸,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她们每天梳洗打扮唯一的目的就是准备讨好男人。

而在李清照的笔下,她塑造的这个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既不是百无聊赖用华衣美服打发时间的贵妇人,也不是依靠男人、没有自己生活的歌舞伎,而是有情趣、有思想的李清照。

她的生活是那样精致华美、清新脱俗,她追求的不是奢华的生活,而是丰富的精神世界。

她寂寞的时候陪伴她的是高雅的菊花。

“菊花”这一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总体来说,它象征着高洁遗世,与艳俗的牡丹等绝然不同。

而到了《声声慢》中,这种愁思已经变成了刻骨铭心之痛。

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古亦有之,但李清照与赵明诚之间的感情非同寻常。

从当时他们夫妻感情融洽、琴瑟和鸣再联想到她后来晚年的凄惨,让人不禁觉得读诗之人就像在舞台下看话剧的观众,当知道主角将来的结局注定悲惨,那么看她在台上暂时的欢喜都觉得是种讽刺,这是莫大的悲哀。

《醉花阴》《声声慢》意象分析课件(XX出品)

《醉花阴》《声声慢》意象分析课件(XX出品)
《醉花阴》《声声慢》意 象分析课件(XX出品)
这是一份由XX出品的课件,主题是《醉花阴》和《声声慢》的意象分析。让 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两首诗的美妙之处。
《醉花阴》意象分析
意象介绍
探索《醉花阴》中的意象,如 花朵、风景和季节,分析它们 代表的情感和主题。
诗词欣赏
品味《醉花阴》中动人的诗句, 感受作者对美景的细腻描绘和 充满情感的表达。
意象解读
解读《醉花阴》中的意象,探 索诗人的意图和诗歌所传递的 深层含义。
《声声慢比如音乐、秋天和离别,理解它们所象征的情感和主题。
诗词欣赏
欣赏《声声慢》中优美动人的诗句,感受作者对爱情和离别的深情表达。
意象解读
解读《声声慢》中的意象,揭示诗人的真实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结与回顾
通过本课件,我们把《醉花阴》和《声声慢》的意象分析的要点回顾一遍。 希望你们通过这次学习,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两首诗的美妙之处。

《醉花阴》《声声慢》_李清照

《醉花阴》《声声慢》_李清照
——李璟《摊破浣溪 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 之愁,颠沛流离之苦
评析: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表面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
通过对比,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 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 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 集《漱玉 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 表之一。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南渡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 笃厚; 南渡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 书画丢失。 前期词风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 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 后期词风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 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总 结
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
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上 描写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 阕 环境,点出了 “愁思”的心境。
下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
阕 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
三、精析全文
自由朗诵并思考: 文有文眼,诗有诗 眼, 词当然也有词 眼,这首词 的词眼 是什么?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文本资料(一)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李清照的

醉花阴李清照文本资料(一)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李清照的

醉花阴李清照文本资料(一)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见元伊世珍《嫏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我们要分析这最后三句,先得看看它的全首: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比瘦。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可是香雾迷濛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

“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

“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

”“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春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瘦”字并且是词眼。

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以后,夫妻感情甚笃。

他们一起研究文艺学、金石学,生活美满。

婚后不久,明诚离家远游,清照不忍相别。

这首词没有明写相思,而以深婉含蓄笔墨出之。

词一开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愁”字,就已点出离愁。

由于爱人不在身边,她白天是焚香闷坐,黄昏后把酒对菊,独自一个,更添惆怅,更觉魂销。

《醉花阴 声声慢》优秀 经典

《醉花阴 声声慢》优秀 经典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 白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烧尽。 又到重阳佳节了,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 帐,独自一人,半夜秋凉刚刚透入。 独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 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莫说不忧愁,秋风卷起珠帘,闺 中人比菊花更显清瘦。
1、前两句词人抒发怎样的感情?从 景与情的角度加以分析。
飘 零 之 苦
孀 居 之 悲
晚 景 之 凄
亡 国 之 痛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 事抒情等。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过雁 雨 秋风 黄花 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愁”,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这 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 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 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 总缕缕不绝呢?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 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 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此句是否有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快乐心情?
没有。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 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 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 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 “暗香浮动”的菊花呢?这两句写出了词 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 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思考:这三句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和表达效果?
一连用十四个叠字, 富有音韵美;层进式地 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为全词定下哀婉凄 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叠字运用的表达效果,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 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二是加强诗词音 韵效果。加强节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 “凉” “透”
问题探究
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是什么? 概括上下片内容。
凄凉寂寥的意境 ︱ 思念丈夫的情感 ︱ 寂寞忧郁的基调
上片 重阳思亲(写愁) 下片 饮酒赏菊(写瘦)
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多愁善感、愁情满怀、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 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 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 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琅嬛记》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 悴的容颜
菊花,一种孤傲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诗人孤独寂寞情的寄托。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凄 苦 忧 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评析: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
古诗人眼中的愁
1、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如何载 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 4、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 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 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 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 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 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声声慢:原调名《胜胜 慢》。慢:即慢词、慢 曲,为词的长调。
听读感知,整体把握
听读要求: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 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时间 借“永昼”“半夜”“黄昏” 时自 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 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夜以 继日/无休止 景物 “薄雾”“浓云”“香 炉”“玉枕”“纱厨”“东 篱”“酒”“西风”“黄花” 来烘托寂寞孤独 难耐的感受。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 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 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金 兽炉中的龙脑香早已烧完了,(我的忧愁却不 见半点消减)。又到重阳佳节了,我在轻薄的 床纱中枕着玉枕,感到半夜的凉气浸透了我的 肌肤。 在东篱(菊圃)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 愁,那菊花淡淡的芳香飘满双袖。千万不要说 忧愁不伤身,当秋风掀起帘子时,你看,那幽 闺里的佳人不是比篱边的菊花还要瘦吗?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 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 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 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 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 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 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 雅俗共赏。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 的词眼是什么?

(一)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品味:叠字的妙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 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 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造成回 环往复的效果。 2. 增强情感的表达 3. 起强调作用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1、雁声凄惨
2、传递信息的使者
(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 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 和愁苦的神情。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 •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 是结果。 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化 •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抽象为形象,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 (形神相似:外形淡雅、清秀,品格清高、淡泊)。 •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 形象把抽象的“愁”表现得令人心疼。 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 “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 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 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 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 赵明诚。
整 体 感 知
朗 诵 体 会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销魂,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大事记: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 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 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 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 中焚为灰烬。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结论:
酒是“愁”的象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 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间 景 物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寻寻觅觅
结果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冷冷清清
引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为全词定下了一个哀婉凄凉、悲苦愁绝的 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 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二)间接抒情:

借 景 抒 情

黄花
梧桐
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那些诗句中接触过? 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
这首词表达了词 人怎样的心情? (试在词中找)
愁?
佳节又重阳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愁?
词人是从哪些方 面写相思之愁的 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时

景 物 行 动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 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 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 开 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 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东篱 ——藏头(“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 字) 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 暗香——菊花香气 黄花——菊花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 形态却俱现纸上
小结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怎奈愁情恨悠悠。 • 漱玉飘香天地间, • 独领风骚万古流。
没有清照之愁,不懂清照之意
这里所说的清照之愁,是她骨子 里的忧伤,是她无法的言表的情 感。所以说,没有清照之愁,不 懂清照之意。其实,也并不是读 不懂她的词,而是我们难以深刻 地去理解她的愁。如同,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
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
梧桐是悲凉、 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细雨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 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 声 衬 情 顿 生 凄 凉 之 感
意象-意境-情感
(明诚)独驰马赴建康陛辞,冒大暑感疾,七月 于建康病危,八月卒。(清照)葬毕明诚,金兵已 迫建康,清照携带图书出逃。 ——李清照《金石录后续》 “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 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