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控制绩效的时空演化及其机理探析—以北京1958-2004年间五次总体规划为例

合集下载

《2024年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圈的规划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基于时空间行为的研究方法,探讨城市生活圈的规划策略,旨在为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圈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

因此,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居民的时空间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生活圈的运行规律,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时空间行为理论与城市生活圈规划时空间行为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理论。

在城市生活圈规划中,时空间行为理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居民的出行行为、活动规律、时空分布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生活圈的需求和特点,为规划提供依据。

四、北京市时空间行为分析4.1 数据来源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数据来源,包括GPS轨迹数据、问卷调查、社交媒体数据等。

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如时空可视化、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北京市居民的时空间行为进行分析。

4.2 居民出行行为分析通过对居民出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市居民的出行行为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早晚高峰时段,居民出行主要集中在工作、学习和购物等方面。

在非高峰时段,居民的出行行为更加多样化,涉及休闲、娱乐、旅游等方面。

4.3 城市生活圈特点分析根据时空间行为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北京市城市生活圈的特点。

如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多样化、城市边缘区的居住功能突出、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等。

这些特点为城市生活圈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策略5.1 优化交通网络根据居民出行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

如加强城市核心区的交通疏导,完善城市边缘区的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性等。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5)1981~1990 核心思想词:理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开发 区理论,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 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 发展 (6) 1990~至今 核心思想词: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 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
《周礼·考工记》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有何影响?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什么是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 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二 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体系
法规体系
行政体系
运作体系
主干法 专项法 相关法
规划编制
战略性发展 规划
实施性规划
开发控制 判例式 通则式
三 .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专项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不同层次的规划介绍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第2(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1)城市活动可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

(2)在思想上已经有所认识,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改善居住区的环境,是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3)“功能”分区的理论,即让四个主要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按各自功能要求找到合适的位置。

2.1939年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即:(1)规模;(2)边界;(3)开放空间;(4)机构用地;(5)地方商业;(6)内部通路系统3.“小区规划”的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主要思想是把小区作为居住区构成的细胞,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

也不仅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控制,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它天然干道、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

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把公共建筑、绿地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道路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的区别,公共建筑项目及规模也可以扩大,不仅是日常必需品的供应,而且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解决。

4.城市景象包括的五个要素有: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地标。

第10(三)章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什么?答: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2.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具体任务是什么?答:(1)确定发展目标。

一般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合理利用土地。

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种类、使用性质、功能分区、开发强度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城市用地。

(3)组合空间布局。

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构成和组合。

(4)安排建设部署。

要制定中、长期发行咱目标,近期建设目标相和当前建设项目的安排。

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使近、远期目标相结合。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10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10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A. 选择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种燃气的用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B. 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布局C. 选择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D. 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网E. 预测城市燃气负荷正确答案:A,B,C,D,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未来我国城镇化可能出现的新趋势是()A. 各级城市普遍发展B. 以大城市为主体多元化道路C. 大城市都走向国际化D. 西部城市化成为重点正确答案:B,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豪尔的《世界城市》一书阐述的世界城市的特征有()A. 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B. 世界城市是金融中心C. 世界城市是第二产业的中心D. 世界城市是第一产业的中心正确答案:A,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以下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通过改善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交通出行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B. 使城市交通系统有效地支撑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获得最佳效益C. 全面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D. 建立与城市用地发展相匹配的、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关系,协调城市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以下不属于欧洲古代不同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的是()。

A. 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B. 君主专制时期的古典广场C. 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D. 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正确答案:B,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总体规划的评审报批是()的重要程序,通常会伴随着反复的修改完善工作,直至正式批复。

城市规划原理规划理论总结(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规划理论总结(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资料)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理论提出:在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2、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增值归集体所有。

3、田园城市模式: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实质为城乡结合体),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2万人,超过这一规模就要建设另一个新城市。

4、田园城市布局: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环形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5、田园城市实践: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第一座田园城市。

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通过他对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之中。

柯布西埃的两个方案“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体现了城市集中发展的思想。

(1)“明天城市”规划方案——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引发了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书中提出了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的规划方案。

规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

在该项规划中,柯布西埃还特别强调了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光辉城市”规划方案——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是他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采用大量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设一个地铁和人车分离的高效率交通系统。

线形城市理论1、提出者:索里亚·玛塔——西班牙工程师,于1882年提出最主要原则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024年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圈的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京市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北京市及其他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二、时空间行为理论及其在城市生活圈规划中的应用时空间行为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时空维度上的活动行为模式及其规律性。

在城市化背景下,这一理论为城市生活圈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时空间行为研究主要包括居民活动的时间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

时间规律揭示了人们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活动特征,而空间分布规律则反映了居民在不同地域的居住、消费、通勤等行为的分布特征。

因此,通过分析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城市生活圈。

三、北京市时空间行为现状分析3.1 时间规律:北京作为大型都市,具有显著的“职住分离”现象。

一天之中,人们在早上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城市活动集中,傍晚则出现明显的反高峰回流。

此外,不同区域、不同职业的居民在时间规律上存在差异。

3.2 空间分布规律:北京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

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及郊区,商业区则集中在中心城区及部分副中心区域。

此外,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四、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北京市生活圈规划策略4.1 优化居住区布局:根据居民的通勤需求和居住偏好,合理规划居住区的布局和规模,以实现职住平衡。

4.2 强化中心城区功能:中心城区应承担更多的商业、文化、教育等功能,以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同时减轻周边区域的压力。

4.3 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4.4 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群,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五、结论通过对北京市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时空间行为理论在城市生活圈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市域多中心布局图源自 万方数据中心城——新城——镇
规划基于对北京历史、现实和未来 发展的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区域整体发 展的需求.为利于疏解城市功能、推动 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实现集约发 展.为落实”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布 局.提出了“中心城一新城一镇”的市 域城镇结构。其中.新城是“两轴一两 带一多中心”的具体体现和重要节点.规 划提出了建设11个新城.通州、顺义和 亦庄为3个重点新城。
【C计y picforiaI】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20年来,完成了大量的首都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项目。本期城市画刊,我们选择2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规划设计研究 案例,以此展示北京市规划院的工作成果及庆贺北京市规划院成立20周年。
E|JING CITY MASTER PLAN
(2004—2020)
明确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 城、宜居城市“。
规划内容
规划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条件、劳动就业等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七个方面,分析城市发展重要条件基础:进一步
明确了限制性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制约:论证了北京适宜的人口 规模及其变化趋势:从环境保护与影响的角度.进行了用地生 态适宜性分析:初步提出了建设限制分区.其中增添了生态环 境建设与保护和防灾减灾的专项规划内容。
人口规划与用地规划
规划确定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 800万人左 右,其中城镇人口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
规划确定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 650平方公 里,人均约105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市约778平方公里.人 均控制在92平方米:新城约640平方公里,人均约112平方米。
【City pictoriaI】
99
此次修编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lO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北京城市规划史

北京城市规划史

北京城的规划历史姓名:刘建军学号11202020210据文献考证,北京地区曾是炎黄祖先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汉族和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都曾在此地区生息繁衍,形成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景观。

建城简介:据考证,西周建国后由周武王始封的燕、蓟两个诸侯国营建的都城是北京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建城时间始于公元前1045年。

公元937年建立辽陪都,改称南京,辽南京城址位于北京旧城西南角上。

公元1153年,燕京被正式定为金国都,改称中都。

金中都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向东、西、南拓展,模仿北宋都城汴梁(开封)的规制建造,形成了北京作为都城的最初面貌。

公元1271年,元定都北京,城址从广安门一带向东北方向转移。

元大都按中国古代都城的范式进行设计,严格按《周礼》“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王城制度规划,同时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了漕运水系和宫苑水系。

大都城内有皇城和宫城,还规划了贯穿全城的中轴线。

公元1420年,在继承历代都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成明北京城。

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废弃了北部比较荒芜的地区。

嘉靖年间,为加强京城防卫,开始兴建外城,形成了“凸”字形轮廓。

明北京城的建设重点是改建宫城和皇城,突出宫城位置,把五府六部摆到宫城前面。

修筑外城以后,中轴线从永定门经正阳门、故宫、景山到钟鼓楼,纵深加大,中轴线两侧大建筑物明显对称,全城拱卫宫城。

把为皇家服务的内官系统全集中到皇城内,开挖南海,扩大西苑,皇城变成北京城的中心,使东西城之间交通阻隔,造成北京城内居民在心理上总感到有皇帝存在的效果,从城市规划上体现了“皇权至尊”的理想,利用城市规划为政治服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的北京城在完全沿袭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只做了小范围修缮、扩建和改建,此外,对皇家园林进行了重点改造和建设。

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50年代的总体规划1953年《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11城市管理与科技·2018/3本刊特稿Special Report 本·期·策·划Special Subject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解读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来,该规划得到了认真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北京步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同时,应该看到,随着城市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大城市病”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角度,寻求综合解决方略。

与此同时,首都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和重大战略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等重大战略决策出台,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都将对首都未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也需要从长远发展角度进行统筹考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扣住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第七次编制总体规划。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精心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为深入理解和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工作任务,本刊邀请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体规划》编制组成员石晓冬等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解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10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10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的城市规划师区别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重要方面是()。

A. 具有极强的经济行为的特征B. 具有极强的政府行为的特征C. 具有极强的私人行为的特征D. 具有极强的集体行为的特征正确答案:B,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为了适应城市规划的()管理的需要,1991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将详细规划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

A. 规范化B. 整体化C. 法制化D. 统一化正确答案:C,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是城市意象领域的重要著作,他认为有效的环境意象需要三个特征,这些特征是()。

A. 个性、结构和意义B. 个性、区域和结构C. 个性、区域和意义D. 区域、结构和意义正确答案:A,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为()A. 编制工作报告经同意后,开展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的工作B. 组织编制机关按规定报请总体规划纲要审查C. 组织编制机关对现有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审批机关提出修编的申请报告D. 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正确答案:D,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范围相一致。

A. 规划区用地B. 建成区用地C. 行政区用地D. 用地计算正确答案:D,6.(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交通调查包括()。

A. 城市交通基础资料调查B. 城市道路与交通出行调查C. 城市景观调查D. 城市风貌调查E. 交通流量调查正确答案:A,B,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计算居住小区内的道路用地时,不应包括的是()。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试题B及标准答案(05级用)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试题B及标准答案(05级用)

山东理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Ⅱ》试卷纸(B)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共3 页第 1 页山东理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Ⅱ》试卷纸(B )卷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共 3 页第 2 页山东理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Ⅱ》试卷纸(B)卷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第五题图共 3 页第 3 页城市规划设计Ⅱ—控制性详细规划B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A2、C3、D4、D5、D6、C7、B 8 AB 9 BD 10 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通过数据控制落实总体规划意图、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横向综合性的规划控制总汇、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2、3-5公顷、0.5-3公顷3、字母数字混合型代号、大写英文字母、各加一位阿拉伯数字4、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5、主体结构形式控制、屋顶形式控制6、三、四、五7、公共设施配套、市政公用设施配套8、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9、200、300、50-10010、城市人民政府授权城市规划管理部门11、一般开发项目、国有破产及“退二进三”企业土地开发项目、社会公益开发项目三、解释下列专业术语(每题4分,共16分)1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分)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北京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刁琳琳[摘要]减量发展是北京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时代特色,也是首都超大型城市善治的需要。

尽管目前“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已出台顶层设计,但因其首创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多数体制机制仍处理论和实践摸索阶段。

北京减量发展亟须从老城存量更新、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协同减量3个关键领域破题,从控存、筑底、联动层面研究北京创新减量发展体制机制的具体路径,从而构建稳定性、持续性、体系化的长效减量机制。

[关键词]减量发展;首都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29-1445(2021)02-0062-05体制机制是治理的规则与方式,其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现代化治理的效率性、公平性。

在“增长主义”主导的城市扩张走向终结的时代,超大城市减量治理呈现出复杂的逻辑,无论城市人口还是空间规模的减量,均是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收缩与扩张并置、“减”与“增”动态均衡的多元响应过程,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成为调节权力配置、重塑利益关系、优化治理格局的关键。

①2018年北京市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位列9项改革内容之首,13项具体举措为引领减量发展改革构建起顶层制度框架。

除产业“腾笼换鸟”“一绿”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试点等近年来已形成部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外,涉及的体制机制需要在理论研究不足、实践基础薄弱、改革措施碎片化等方面进一步突破。

“十四五”时期北京减量发展将进入涉及领域更宽广、利益层次更深刻、体制机制难题更密集的攻坚阶段,亟须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城市建设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以及首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出发,紧抓关键领域、加强顶层设计、细化政策措施、探索创新路径,建立稳定性、持续性、体系化的长效减量机制。

优化存量:创新老城存量更新的规划机制与新城新区建设不同,存量优化与更新是减量时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内容,突出表现为新旧利益主体围绕土地空间权转移讨价还价的过程。

《2024年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的嵌入效应——以北京市雾霾和沙尘治理政策为例》范文

《2024年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的嵌入效应——以北京市雾霾和沙尘治理政策为例》范文

《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的嵌入效应——以北京市雾霾和沙尘治理政策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面临着严重的雾霾和沙尘治理问题。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政策,旨在改善空气质量。

本文以北京市雾霾和沙尘治理政策为例,探讨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的嵌入效应。

二、北京市环境政策概述北京市政府针对雾霾和沙尘治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排放标准提升、机动车尾气治理、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建筑节能等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旨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三、嵌入效应理论框架在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嵌入效应是指政策实施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对政策效果的加强或削弱作用。

这包括政策本身的实施情况、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公众的参与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四、北京市环境政策中的嵌入效应分析1. 政策实施与嵌入效应北京市的环境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的强力推动和严格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这种成效并非单方面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例如,工业排放标准的提升,不仅需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还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也对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2. 社会经济因素与嵌入效应社会经济因素对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这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然而,这也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为环境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政府加大对环保领域的投入,提高了环境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3. 公众参与与嵌入效应公众参与是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北京市的环境治理中,公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建立环保志愿者组织等方式,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这不仅加强了政策实施的效果,还促进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控规调整”的再认识——北京“控规调整”的解析和建议

“控规调整”的再认识——北京“控规调整”的解析和建议

“控规调整”的再认识——北京“控规调整”的解析和建议一、引言北京市1999年版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自完成伊始,就颇受关注。

北京市是在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当中唯一控规覆盖全市,并以控规为主要建设管理依据的城市1。

对于此次控规成果,普遍认为由于时间短、范围大、问题高度复杂,编制深度不会太深,对问题的认识也不可能太全面;尤其是旧城保护问题,吴良镛先生认为北京旧城没有必要“全面开花”地进行“控规”,要在深入继续城市设计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控规,要采用“动态的”滚动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允许调整等等2。

控规刚开始实施,突破控规的现象也随之产生——这就是“控规调整”。

“控规调整”管理办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也经历了一些争议。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此过程中一度拒绝参与“控规调整论证”,从中可以窥见对“控规调整”的保留态度。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详规处在2003年的总结中认为,在技术层面上,原控规存在“前瞻性和预见性不足”,“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实施性不足”,“缺少城市整体经营的观念和措施”,“对城市发展宏观调控和有效引导的力度不足”,和“对城市的快速发展缺乏应对措施”五大问题;在管理程序环节上,存在专家评议制度不完善、公众参与效果不佳、内部工作程序不顺畅等缺陷(这些缺陷在其后的“控规调整”程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控规调整”是一种改良,还是一种证明控规失效的应急措施?“控规调整”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各种角色和利益主体通过“控规调整”得到了什么?本文将“控规调整”看作是观察城市规划内外部条件变革的一种现象,并试图对它的得失及意义做出界定。

它所涉及到问题和要素,在城市规划当中具有典型意义。

二、“控规调整”的主体“控规调整”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原因是,“控规调整”与社会团体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城市规划的主体在“控规调整”中都有各自的关注角度。

1、建设单位将它作为突破法定条件获得额外建设条件的手段原控规的用地指标赋值大多尊重控规编制时的现状,建设单位提出“控规调整”的理由大致分为几种:原控规指标过低不能满足用地单位自身发展需要;用地现状已经变更或者由于政策等原因即将变更,需要对用地条件重新界定;用地周边已经发生变化,需要对用地条件重新界定才能实现周边的统一协调;“危改”项目资金不能平衡,需要提高建设强度;原有用地被公共设施占用,提出将被占用土地指标转移到剩余用地上进行补偿;政府根据发展需要主动进行“控规调整”,以进一步完善规划;等等。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总体规划在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况以及在2004年至2020年期间的发展成果。

二、概况1. 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背景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于2004年,旨在引导北京城市发展,解决城市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规划的重点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

2. 规划原则和目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节约型、绿色型、宜居型、现代化国际化首都”为目标,强调城市生态、文化和宜居环境的建设。

规划引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的福祉。

三、发展成果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在规划期间,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土地整合和空间重构,建设了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

这些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得城市功能更加分明,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 交通系统改善北京在规划期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修建了地铁和城市快速路网,并对道路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方便了居民出行。

3. 生态环境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多个生态保护区和公园被建立,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

同时,加强了大气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4. 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期间,北京加大了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大量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设施得到改善和扩建,提高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了居民的多样需求。

5. 文化传承和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

在规划期间,北京保护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并修复了一批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

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了北京的历史文脉和风貌,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四、总结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城市规划控制绩效的时空演化及其机理探析——以北京1958-2004年间五次总体规划为例

城市规划控制绩效的时空演化及其机理探析——以北京1958-2004年间五次总体规划为例
( 2 0 1 3 ) 0 7 - 0 0 3 3 - 0 9
2 0 0 9 ) 。城 市规划的制定和管理部 门
由于缺乏在新社会经济 环境 下的经验 ,使得 中国 城市空 间规 划滞后于城市实际发展 ( C h e n g e t a 1.
城 市 的 土 地 开 发 行 为 应 该 严 格 遵 照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进 行 。但 城 市 发 展 的复 杂 性 使 得 城 市 规 划 在 实 施 过 程 中 会 出现 许 多 不 确 定 因素 ( H o p k i n s .2 0 0 1 ) 。 1 9 7 8 年 改 革 开 放 以来 中 国 的城 市 经 济 进 入 了快
划控制 效果指数和规划制 定逻辑 等分析方法集成 在一 个 分析 框架下 ,对 1 9 7 8 - 2 0 0 6 年 北京城市 空
间形态 的时空演化特征 、 1 9 5 8 -2 . 0 0 4 年间五次规
1 引言 :空间规划 与现 实发展 的控 制悖论
空 间规划是城市建设 管理 的重要依据 因而
和机制进行 了探 析 ,旨在 为未来城 市规 划编制方
法 与 决 策机 制 的优 化 提 供 借 鉴 与 参 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速 发展轨道 ,城市土地开发 与城 市扩张的动力机
制 也 相 应 地 发 生 了改 变 .其 中最 主要 的 动 力为 全
【 关键词】城市规划;控制绩效;时空演化;机理
ABSTRACT:Ur ba n p l a n n i n g i s a n i mpo r t a n t
s pa t i a l pl a nni ng pe r f o r ma n c e by i nt e gr a t i ng r e mo t e

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内涵、表现及内在机理探析

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内涵、表现及内在机理探析
机理。
【 关键词 】 城 乡空 间利用 ; 生态绩 效; 内在机理 ; 总量 配比; 生态过程 ; 管理控制
【 中图分 类号】 T U 9 8 4 ; F 2 9 1 . 1 【 文献标 识码 】 A
1 城 乡 空 间利 用 生 态 绩 效 的概 念 及 内涵
1 . 1 绩 效、 生 态绩 效和城 乡空 间利 用 生态绩 效 ( 1 ) 绩 效
【 摘要 】 论述 了城 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概念和 内涵 , 总结了城 乡空 间利 用生态绩效 下降的具体 表现。基 于城 乡空间利用视
角, 从 土地资源的“ 总量 配比” 、 景 观格 局 的“ 过 程 引导” 、 规 划 用地 的“ 管理控 制 ” 三 个 方 面 认 识 并 分 析 了生 态 绩 效 的 内在
存 和 发展 状 态 的效 果 体 现 。生 态 绩 效 是 通 过 生 物
彼此 生存关 系而 构建 并 受 其 影 响 , 将 决定 生 态 系 统 未来 发展 的优劣 。
( 3 ) 城 乡空 间利用 生态 绩效
城市空 间是 广义 空 间 的一种 具 体 形 式 , 是 承 托
与容 纳城 市 活 动 的载 体 和 容 器 。城 乡 空 间 可 分
果” 之意 , 是 针 对 某 一 问题 在 采 取 一 定 措 施 或 进 行

定 投入及 实践 后所 表现 出的结 果或 效果 。
( 2 ) 生态 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于生 态 绩 效 的概 念 , 目前 并 没 有 明 确 的 界 定 。 国外 的 研 究 主 要 是 针 对 生 态 绩 效 的 评 价 指 标 。 。 、 城 市土地 利用 结 构 的绩 效 潜力 、 生态 系 统 容量 弹性及 绩效 的动 态指标 、 从 生 态 系统 服务 功 能及 综合景 观 功能 的方面考 虑 改造人 工景观 。 国 内针 对城 乡 空 间利 用 的 生 态绩 效 研 究 较少 。 主要 包括 从 城 市 形 式 紧 密 度 、 碎 形 向度 、 岸 线 长 度 三个 指标对 城 市 生态 空 间进 行绩 效 测 度 ; 从“ 城 市功 能布局 ” 的角 度 衡 量 城 市 形 态 的 紧凑 性 , 评 价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进行2004年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系统科学技术奖初评项目异议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进行2004年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系统科学技术奖初评项目异议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进行2004年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系统科学技术奖初评项目异议工作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进行2004年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系统科学技术奖初评项目异议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04年度各有关单位共申请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系统科学技术奖26项。

2004年10月27日,市规划委召开评审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市规划委系统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审,按照评审程序,经过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初步评选出推荐获奖项目24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项目名称附后)。

为保证科技奖励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科技信息处对初评推荐获奖项目进行公告,实施异议。

现将有关规定明确如下:一、公告及异议方式1.通过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向社会公布初评结果,征求意见。

2.将初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发至推荐部门。

3.对初评项目提出异议,须以书面形式提出。

4.涉及争议问题的有关任何一方,都应该对争议处理持积极态度,不得延误,在异议期内仍未处理完毕,则取消该项目获奖资格,待处理完毕后,再按新项目重新申报。

二、公告及异议时间从2004年10月27日至11月27日,为期一个月。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初评获奖项目若有异议,均可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科技信息处提出异议申请。

三、异议处理程序1.实质性异议,首先由有关推荐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加盖异议各方公章,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科技信息处,科技信息处负责协调、调查,提出处理意见;2.非实质性异议,由有关推荐部门调查、协调,提出处理意见,加盖异议各方公章,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科技信息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作者简介】吴一洲(1981-),男,博士,讲师,浙江工业大学城乡发展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中心,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

吴次芳(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李 波(1983-),男,博士,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罗文斌(1982-),男,博士,讲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修改日期】2013-06-12【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07-0033-09【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摘要】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和控制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经济背景下,规划控制绩效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内在机理呈现不同特征。

本文将遥感解译、景观指数、规划控制效果指数和规划制定逻辑等分析方法集成在一个分析框架下,对1978-2006年北京城市空间形态的时空演化特征、1958-2004年间五次规划的控制效果,以及这五次规划制定逻辑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功能定位、空间结构、规模决策、开发模式以及利益主体格局变化等方面讨论了不同时期导致规划控制绩效差异的内在机理。

通过历史视角对规划运行效率和机制进行了探析,旨在为未来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与决策机制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控制绩效;时空演化;机理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ublic policy relating to a city’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nd under various social economic background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s of urban planning indicat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spatial planning performance by integrating remote sensing decipherment, landscape matrix, planning control index, and planning decision logic. Via this framework,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urban spatial form during 1978 – 2006, the control performances of planning during 1958 – 2004,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lanning logic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forming the differences in planning performance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designated functi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size decision-making, developing model, and the change ofmulti-stakehold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in future urban planning.KEYWORDS: urban planning; control performanc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mechanism1 引言:空间规划与现实发展的控制悖论空间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因而城市的土地开发行为应该严格遵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

但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使得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Hopkins,2001)。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扩张的动力机制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动力为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Chow,2007;Zhao et al.,2009)。

城市规划的制定和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在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的经验,使得中国城市空间规划滞后于城市实际发展(Cheng et al.,2006)。

国外的研究已经分别从土地变化(Millward,2006;Wassmer,2006)、建筑数量(Weitz and Moore,1998)、建设许可数量(Tang et al.,2007)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地区“绿带”和城市增长边界(UGB)对城市土地扩张的控制效果。

而对于城市蔓延现象的原因分析,则主要从物质空间视角进行解释(Turner,2007),如低密度住宅、低密度人口分布、交通走廊建设、郊区商业服务、夜间灯光分布等等。

国内研究方面:韩昊英等(Han et al.,2009)利用遥感影像测量了城市规划控制绩效的时空演化及其机理探析*——以北京1958-2004年间五次总体规划为例吴一洲 吴次芳 李 波 罗文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405,4110156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JCGL07YB),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134),浙江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XZ005),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项目。

城市规划控制绩效的时空演化及其机理探析吴一洲 吴次芳 李 波 罗文斌RESEARCH ON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ITS MECHANISMS FOR URBAN PLANNING CONTROL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ON FIVE MASTER PLANS OF BEIJING DURING 1958 – 2004WU Yizhou; WU Cifang; LI Bo; LUO Wenbin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3年 第37卷 第7期 VOL.37 NO.7 JUL. 201334中国城市建设边界的影响,发现规划制定中的有限信息、传统规划预测技术和监管机制的缺陷是造成控制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塞托等(Seto and Fragkias,2005)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区建设、社会和家庭单元改革、政治决策等是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无序扩张的主要原因;韦亚平等(Wei and Zhao,2009)研究了中国的土地利用管制,认为城乡土地法规的不完善是阻碍广州城市成长和造成空间结构问题的主要因素;罗小龙等(Luo and Shen,2008)通过对苏州、无锡和常州的规划研究,提出在规划制定中缺乏部门间的行动互动、信息交流和规划协调机制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另外,还有研究将中国规划失效的原因归咎于双轨制的土地系统(Zhu,2005)、土地和住房市场化(Huang,2004)、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政府部门内部的矛盾(Hsing,2006),等等。

从已有的研究看,更多地是侧重城市土地扩张的空间特征研究,即利用遥感影像和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对城市扩张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但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规划编制逻辑和政治社会背景等内在运作特征的动态分析较为缺乏,这也使得对规划控制失效原因的理解不够全面。

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解译、景观指数与规划控制效果指数、城市规划制定逻辑等方法,分析了1978-2006年北京城市空间形态的时空演化特征、1958-2004年间五次规划的控制效果,以及这五次规划制定逻辑的变化过程。

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功能定位、空间结构、规模决策、开发模式以及利益主体格局变化等方面讨论了导致规划控制效果差异的内在机理及其改善建议。

2 研究的技术方法2.1 研究的技术框架研究主要包括五个步骤(图1)。

2.2 城市用地的遥感影像解译为了研究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效果,采用的空间数据源主要为1978、1983、1992、1999和2006年5个时相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

首先对遥感影像几何精纠正和辐射校正,然后采用监督分类的最大似然算法对其进行分类。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将研究区内的主要用地划分为5类,即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裸地和水体。

研究随机选取100个验证点并结合地形图、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地面调查数据(GPS数据)对5期遥感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5期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3.32、81.26、86.33、83.85和85.17,Kappa系数分别为0.801、0.785、0.832、0.803和0.826,精度满足分类要求。

分类结果中建设用地包括了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研究通过采用村庄肌理空间分析与目视解译的方法,参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数据,将其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剔除,最终获得1978、1983、1992、1999和2006年的城市用地数据。

2.3 城市空间成长的景观指数景观指数提供了一种景观结构的全局综合视角,包括面积、密度、边界、形状、核心面积、隔绝/接近、差异、蔓延、连接和多样性等。

本研究选择7个景观指数用于分析北京城市蔓延的时空模式(具体计算方法见Yu and Ng,2007;Huang et al.,2009;Li et al.,2010)。

NP是一个简单的斑块类型细分或破碎程度的测度。

MPA 表现了斑块破碎化的重要特征。

LPI测度了斑块类型的优势度。

农用地的MPA和LPI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农业景观的损耗。

AWMSI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总体形状复杂度的衡量标准。

当AWMSI越接近1,斑块紧凑程度越大,表示形状越复杂。

AWMPFDI反映了空间尺度跨越范围(斑块尺寸)中的形状复杂性。

AWMPFDI越高,则斑块形状越不规则。

CI意味着斑块的空间集聚。

当CI趋向于0,表示斑块达到最大的分散程度,越接近100,则越集聚。

IJI表现了斑块的区分与混杂程度。

2.4 规划控制绩效的空间指数为了分析不同时期的规划控制绩效,本研究构建了一套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