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位地质详勘基本要求
2019年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doc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上特大、大、中桥桥位勘测设计的准则。
厂矿道路和林业专用公路以及城市道路上的特大、大、中桥桥位勘测设计,亦可参照使用。
桥位设计包括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
桥位布设应根据道路交通的要求,结合河段特点,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极环境等条件进行。
桥位设计河段分类表一、第一种河段分类表注:表列河段为一般情况,如山区河段一般为稳定性河段,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有的山区河流有次稳定的、甚至有不稳定的河段,遇到这类场合,应根据具体河段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稳定性,决定采用何种勘测设计方法。
二、第二种河段分类表交通正常营运状态下,顺畅地通过设计洪水和凌汛;满足通航要求;与附近城乡、工农业和周围环境以及引道路堤和路面等的排水设施相配合。
桥位设计所需收集的资料,应做好调查研究,鉴别其可靠性;对水文、水力计算结果,区域地质资料和有关测量成果,应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和地区特征,进行合理性分析论证和选用。
水利工程地区和通航河流上的桥位,原则上应按既有工程的现状进行设计。
如需考虑发展规划,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文件。
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航等级高、技术复杂的特大桥,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工模型试验和地基承载力及摩阻力的试验;经过省、部级鉴定的试验成果应作为设计依据。
第二章勘测设计的任务和内外业工作第一节勘测设计的任务和工作内容主要任务:为桥位设计提供必要而可靠的基础资料。
推荐经济合理的桥位和接线方案。
预测建桥后可能引起的水文条件、环境条件变化和河床演变。
确定桥孔长度、桥梁高度和河床最低冲刷深度及引道、调治构造物设计方案。
主要工作:勘测前的技术准备。
野外勘测和资料整理。
水文计算,桥长、桥高和冲刷计算以及引道和调治构造物等工程设计。
编制勘测设计报告(包括水文、地质、测量)。
第二节勘测前的技术准备地形与测量资料地形图、航摄像片、水准点位置、高程及高程系统,三角点、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等资料。
山西平定新建路跨阳涉铁路桥工程详勘技术要求12.10.10
山西平定新建路跨阳涉铁路桥工程详勘技术要求一、项目概况山西平定新建路跨阳涉铁路桥工程是平定县2010年重点项目建设之一,是连接东大街与平定路的又一条重要道路,可有效缓解交通高峰时段的道路拥堵情况,方便居民的出入。
山西平定新建路全长933.120m,跨阳涉铁路桥在平定新建路里程K0+466.122处与阳涉铁路相交,交角为69.6°,阳涉铁路里程为K8+088.40。
二、勘察应遵循的技术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8.与本工程相关的规范、标准等。
三、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1、目的与任务1)查明工程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层结构,各类土层的性质,基岩的构造、风化程度及深度、断层的位置,破碎带宽度、软弱夹层及其填充情况和含水性,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
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供工程和基础设计、施工必需的地质参数、整治措施。
如有采空区,应进行钻孔验证,取得桥位处各采空异常区的范围、深度及岩土力学参数等相关设计参数。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
查明含水层的范围、颗粒组成、渗透系数和补给条件,评价承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4)判定环境水和土对桥涵建筑材料的腐蚀程度。
5)判定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如地震液化等)。
6)当存在具有水头压力差的粉细砂、粉土地层时,应评价产生液化、流沙、管涌的可能性。
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桥涵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桥梁勘察规范
桥梁勘察规范篇一:某桥梁勘察报告目录1概述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1.3 依据技术标准1.4 勘察工作内容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2.2区域性气候概况2.3地层岩性3 水文地质条件3.1勘察时实测水位3.2历年最高水位标高3.3拟建场区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3.4地下水水质的腐蚀性4地震效应评价4.1 地震设防烈度4.2 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4.3液化判别5结论与建议6地基基础方案7. 有关说明附件附件1 土工试验成果报告附件2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件3 勘察点一览表附件4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件5工程地质剖面图附件6 其它技术资料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1概述1.1工程概况位于。
由负责工程设计,基础型式见设计图,桥台桩径1.5m,桩顶反力360T;桥墩桩径1.5m,桩顶反力585T。
拟用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方案。
受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1.2勘察目的1.2.1.查明桥涵位区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并对建桥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结论性评价。
1.2.2.查明拟建场区地下水的水位标高、类型,分析其对桥涵基础设计和基础施工的影响,并判定地下水对主要基础结构材料的腐蚀性。
1.2.3提供桥址区内各墩(台)处的岩土物理力学数据和地基承载力(容许承载力、桩侧极摩阻力、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和分析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可能性)。
1.2.4对边坡及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的危害程度和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作出评价。
1.2.5应查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构筑物基底的稳定条件,隐伏基岩面斜坡和陡坡沟底桥涵的不均匀沉降及变形的可能性。
1.2.6过现场测试及技术资料分析,确定拟建场地的建筑场地类别,判定地基土液化的可能性,提供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条件。
1.2.7根据本次勘察的成果,提出在安全前提下合理的地基方案及在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建议和设计参数。
地质勘察规范
地质勘察规范第一章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这一规范中相关的强制性条文如下勘察评价准则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应对路线走廊、桥位、隧址等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论证。
并结合全线工程地质特征做出总体评价。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稳定性、经济性、适宜性等同时还应注意对公路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评价。
路线初勘工程地质选线选择路线方案应十分重视工程地质条件。
当区域稳定条件差有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岩土存在山体或基底有可能失稳时尤应衡量地质条件对工程稳定、施工条件和安全及营运养护的长期影响合理选定路线方案。
路基初勘深路堑勘察重点对于初拟的路堑边坡高度大于或等于者或边坡高度虽小于但需要特殊处理者均应对开挖边坡的土层、岩层及沿软弱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进行调查。
桥位初勘勘察要求应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初勘。
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特大桥和大桥必要时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勘察技勘对初勘作进一步补充勘察工作。
初勘阶段应对各桥位方案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并对建桥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结论性评价。
隧道初勘’初勘要求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检验或复查隧道位置的最佳方案。
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绘、勘察对隧道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作出正确评价和地质论证。
要求分段确定隧道通过地段的围岩类别为隧道的初步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路基详勘深路堑勘察重点对已确定存在开挖边坡稳定问题路段的设计方案应查明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9�9�9�9第一篇公路工程地质分析与勘察评价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滑坍影响范围。
对可能滑坍的边坡土体和岩体的结构面的测试应掌握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重点是抗剪、抗滑指标。
调查与测绘综合调绘资料核定控制横断面位置及数量一般应每设个。
根据地层变化和边坡高度可以加密到或放宽到设个或每个工段不少于个。
勘探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至少应设个钻探孔或每个工段至少应设个钻孔辅以触探、挖探、简便钻探等在内。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布孔原则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布孔原则1.桥梁本线地质条件复杂,岩体受多期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破碎,风化层厚度变化大,基底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非岩溶地区当基岩出露或埋深较浅时,宜采用调查、钻探、挖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手段,岩溶区应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
岩溶复杂地段的桥梁应勘探2次,初勘阶段按墩台位置进行控制性勘探,详勘阶段按桥梁基础布置形式结合岩溶发育程度进行勘探。
勘探以钻探为主,根据桥梁结构形式、墩台位置和基础类型,结合地质调绘结果布置,一般布置在墩台基础轮廓线的中心或周边;桥台必须有勘探点。
原则上逐墩勘探;地质简单时,隔墩勘探;地层、构造复杂地段、风化层厚度不均地段、斜坡地段,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在墩台基础对角勘探;非可溶岩区高墩、大跨2~3个勘探点;可溶岩区详勘分两阶段勘探,第一阶段按1孔勘探,第二阶段根据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基础布置形式2~5孔或逐桩进行勘探。
各工点勘探孔数量视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类型确定。
针对不同地层类型,制定主要勘探原则如下:1)厚层第四系地层桥梁墩台一般采用摩擦桩基础,勘探点布置通常采用逐墩布置机动钻探的原则。
当地层层序较简单、层序规律性较强且桥梁孔跨小于32m时,可适当增大勘探间距至隔墩勘探。
对第四系细粒土地层较厚的地段适当布置静力触探,测定土的侧壁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完善勘察资料。
弃、填土地区桥梁墩台位置填土厚度大且条件复杂时应进行横断面勘探。
勘探深度:应结合地质条件、桥梁结构形式、桥式布置、基础桩长等综合确定。
一般情况下,桩端地层为黏性土或粉细砂、中砂及全风化层等地层时,应钻至桩尖以下10m~15m,孔深一般不小于40m;桩端地层为粗砾砂或碎石类土时,摩擦桩应钻至桩尖以下不小于5m,孔深一般不小于30m;遇有大漂(块)石,钻至基础底以下的深度应超过当地漂(块)石或孤石的最大粒径的2倍,且不少于5m。
2)沉积岩地层逐墩进行勘探,地质复杂的山前斜坡地段应进行横断面勘探。
勘探深度:应结合桥梁结构形式、桥式布置、基础类型及桩长等综合确定。
桥梁详勘要求
*****桥梁工程地质勘察(详勘)技术要求一、概述*****桥梁,桥梁全长112m,桥宽8米,下部结构共计2个桥台,8个桥墩,暂定为桩基础,桥梁共计地勘钻孔28个。
二、地勘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下阶段的设计,必须对以上桥位进行勘察(详勘)工作,以便提供详细、确切的基础资料:1、应查明墩台处地下管线的走向。
2、对场地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对桥位地基作出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
3、对基础设计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并对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等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
4、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做出论证和建议。
5、对地质复杂的桥基,应配合设计和施工,参加必要的施工基坑检验,现场鉴定岩土地基特性或补查原勘察工作的不足,并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三、钻孔布置1、根据设计提供的桩位图按一桩一孔进行钻探。
2、钻孔深度:钻孔深度根据设计提供的最大单桩荷载进行控制。
(1)钻孔深度不小于15m,且必须考虑孔桩嵌岩深度和基底以下持力层厚度,嵌岩深度控制3D(D为桩径)的中风化连续基岩、持力层厚度控制在基底以下岩3D(D为桩径)的中风化连续基岩。
(2)一墩(台)两桩或多桩的,钻孔深度需按基岩面埋深较大的钻孔控制,确保相邻桩间不存在临空面。
3、为确保是基岩而非孤石,应将岩芯同当地岩石露头、岩性层理、节理和产状加以分析对比进行综合判断,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
4、若钻孔位置出现陡峭地形,应适当挪移钻孔至基础范围内的附近高程较低点进行钻孔。
5、当有不良地质和特殊土与基础密切有关,而又延伸至基础外围,需要探明方可最终决定基础类型及尺寸时,可在基础轮廓线外围布孔或适当增加钻孔。
6、若存在障碍物影响正常勘察工作时,在经业主及设计单位同意后,可对原勘探点进行适当的移位或调整。
钻孔布置见附图。
四、工程地质报告对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勘探、测试的成果和资料,应进行整理分析,编绘图件,提出工程地质报告。
1、文字内容(1)拟建工程名称、规模;岩土工程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方法、勘察工作布置与完成的工作量。
初勘详勘钻孔布置原则
初勘详勘勘探工作量布置规定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承担的公路工程地质初勘、详勘工作,望承担各项目的单位遵照执行。
1、初勘1.1 一般路基勘探工作沿路线进行,选择在地形特征点处,一般布设勘探点的间距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异,控制性勘探点平均间距一般为200m~500m,孔深:细粒土不小于4m,粗粒土不小于2m。
辅助性勘探点的布设与深度可视地形、地质情况确定。
1.2 高路堤⑴控制横断面在路段纵向一般每隔200m设1个,地层变化不大时,可以每500m设1个,或每个工段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勘探深度对小于2m~4m的覆盖层应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应不小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
⑷高填路段及地质构造处,视需要可采用少量钻孔。
1.3 陡坡路堤⑴控制横断面在路段纵向一般每隔200m设1个,地层变化不大时,可以每500m设1个,但每个工段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勘探深度一般应达到基岩,较厚土层可按照高填路堤规定办理。
⑷为查明陡坡路堤的地层结构,必要时可采用少量技术性钻孔。
1.4 深路堑⑴控制横断面在路线纵向一般每隔100m设1个,根据地层变化可以加密到50m或放宽到200m设1个,或每个工段不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当所采用的方法未判明路堑边坡稳定性问题时,应适当增设控制性钻孔。
孔深达到软弱结构面以下或应达到路基设计标高以下3m~5m,以判明为止。
1.5 支挡工程⑴在设置支挡工程的轴线上选定控制性横断面,间距每30m~50m设1个,但每处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要求
一、路基详勘1、高路堤、陡坡路堤、支挡工程每个横断面上至少设1个钻孔,或每个工段应设2个钻孔,辅以触探、挖探、简便钻探等在内,每个控制横断面上应不少于3个勘探点,勘探深度对于2~4m的覆盖层,应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应不小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或设计基底以下3m。
2、河岸防护工程勘探深度达到河床下层基岩或基底坚实地层,并应超过河床冲刷线以下3m,简易方法不能达到勘探目的的,应采取钻孔采样试验,资料要求:(1)河岸防护工程地质说明书,含论证工程布局的合理性,承重地基的稳定性,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其使用条件,提供防护工程措施优选建议、地基处理方法建议。
(2)河岸防护和导流工程轴线地质纵断面图,控制横断面图,附勘探工作基础资料图表。
(3)提供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汇总表,附测试工作基础资料图表。
3、深路堑边坡(1)每个横断面上至少设一个钻孔,或每个工段至少设3个钻孔,辅以触探、挖探、简便钻探等在内,每个控制横断面上应不少于3个钻探点。
(2)深路堑深度达到预计滑坍面(土层、岩土界面或岩体软弱结构面)以下。
(3)顺层边坡应适当增加技术性钻孔。
(4)路段详细地质说明书:评价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其使用条件,提供设计方案优选的建议,附地质调查测绘工作基础资料图表和土体稳定分析、岩体结构面稳定分析资料。
(5)路段工程地质平面图、控制纵横断面图,附勘探工作基础资料图表。
(6)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汇总表,附测试工作基础资料图表。
二、桥梁详勘1、工程地质钻探要求在墩台原位钻探,钻孔数量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桥位,每墩台布置不少于1个钻孔。
2、跨径大的特大桥,基础形式为群桩深基础或沉井基础,工程地质条件又比较复杂,每个墩台除配合物探和原位测试外,还应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图6.3.3的4.5.6适当增加钻孔,但一般应布置3个钻孔。
3、遇有不良地质与不同基础类型,为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宜适当增加钻孔。
、沉井基础或钢围堰基础,为查明涌砂、大漂石、树干、老桥基、基岩顶面高差及倾斜方向和角度变化等,应在基础周围加密钻孔,以确定基岩顶面、沉井或围堰埋置深度、提供施工方法的建议等。
初勘详勘钻布置原则
初勘详勘勘探工作量布置规定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承担的公路工程地质初勘、详勘工作,望承担各项目的单位遵照执行。
1、初勘1.1 一般路基勘探工作沿路线进行,选择在地形特征点处,一般布设勘探点的间距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异,控制性勘探点平均间距一般为200m~500m,孔深:细粒土不小于4m,粗粒土不小于2m。
辅助性勘探点的布设与深度可视地形、地质情况确定。
1.2 高路堤⑴控制横断面在路段纵向一般每隔200m设1个,地层变化不大时,可以每500m设1个,或每个工段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勘探深度对小于2m~4m的覆盖层应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应不小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
⑷高填路段及地质构造处,视需要可采用少量钻孔。
1.3 陡坡路堤⑴控制横断面在路段纵向一般每隔200m设1个,地层变化不大时,可以每500m设1个,但每个工段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勘探深度一般应达到基岩,较厚土层可按照高填路堤规定办理。
⑷为查明陡坡路堤的地层结构,必要时可采用少量技术性钻孔。
1.4 深路堑⑴控制横断面在路线纵向一般每隔100m设1个,根据地层变化可以加密到50m或放宽到200m设1个,或每个工段不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当所采用的方法未判明路堑边坡稳定性问题时,应适当增设控制性钻孔。
孔深达到软弱结构面以下或应达到路基设计标高以下3m~5m,以判明为止。
1.5 支挡工程⑴在设置支挡工程的轴线上选定控制性横断面,间距每30m~50m设1个,但每处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4 地震法勘探(震探)1)测线与测点的布置原则(1)测线应沿桥轴线及其两侧布置,一般不应少于3条;其相互间距和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定,一般间距陆上为20m~30m,水上为50m~100m;测线长度比规定的勘探范围应大于4个正常检波点。
(2)测线应垂直于构造线走向,当岩层倾角过大或有旁侧波影响时,可布置斜交线。
(3)震探点排列应尽量布置成直线,有困难时可布置成折线,但其折角不宜大于5°,且将折点布置成炮点。
同一排列的震探点应布置在地形起伏不大、地表介质均一的地段上,并应与钻孔、电探点、岩石露头等资料紧密配合。
2)精度要求在较好的条件下,地震界面深度的定量平均相对误差应小于±10%;条件较差时,应小于±20%;确定埋藏地质体平面位置的误差为1~2检波距。
5 声波探测1)测段或测点布置原则(1)测段或测点应根据任务书要求布置在表面平坦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发射点和接受点,根据探测项目的需要,可选在地面或岩体表面,也可选在1~2个钻孔中。
(2)孔间测试时要求孔向平行,如不平行,应准确地实测各孔:方位、倾角、孔口距及孔口连接线方位、高差等。
(3)为工程地质分类和评价,声测孔一般可布成直角线;孔距;一般小于10m,孔深视岩体情况而定。
(4)测定动、静弹性模量对比试验的测孔布置,应考虑便于测:试静弹模面上各种不同方向的岩体波速。
测孔数目、孔距、孔深视;现场情况而定。
2)精度要求(1)时距曲线图,一般应以1∶10和1cm代表50m/s的比例尺绘制。
(2)纵波或横波速度沿测线或孔深变化的曲线图,一般应以1∶20和1cm代表500m/s或1000m/s的比例尺绘制。
(3)振幅沿测线或孔深变化的曲线图比例尺,应根据振幅衰减程度选定。
(4)弹性模量,应根据实测的纵、横波速进行计算;但当横波资料不可靠时,可采用岩块测纵、横波速求泊松比值。
表5.3.4 桥位钻孔数量与深度表②河床中钻孔深度系以河床面高程控制,河岩处孔深应按地面确定;③表列孔深,当地基承载力小时取大值,大时取小值。
工点勘察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工点勘察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分院制定的《工点勘察技术指导书》[(KC—20091201—01)以下简称《指导书》]施行已经一年,对保证勘察成果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勘察工作质量,现结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报批稿)以下简称《报批稿》]、《贵州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及勘察设计指导意见》[(黔交设[2010]119号)、以下简称《意见》]、《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一年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的思考与建议,请同志们讨论,以便正式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颁布后修改《指导书》。
1术语1.1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有关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等条件。
1.2 工程地质问题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场地环境和岩土体稳定性为主的地质问题。
1.3 工程地质勘察对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的活动。
1.4 勘察阶段划分预可勘察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初步了解工可勘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初步查明初步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查明详细勘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施工勘察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针对详勘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及施工中新发现的重大地质问题详细查明1.5 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查明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和优劣进行评价、比选,并提出工程地质意见和建议,为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工作方法: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采用遥感解释、工程地质调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勘察。
1.6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工程地质意见和建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工作方法:以钻探、测试为主,辅以必要的工程地质调绘、物探和挖探等手段收集施工图设计阶段所必须的各项地质资料。
1.7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简单:地形简单,地貌单元少,岩性单一,褶皱断裂不发育,基岩风化不严重,无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发育,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地基岩土种类少、性质变化不大,地基均匀,基岩面起伏变化不大。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理解和应用一、修订工作概况1、本规范的历史沿革第一版是在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86)以及《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 063-85)中有关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行业技术进展和工程实践经验,依据当时公路设计和建设的需要,制定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由XXX主编、共八个单位16人参编。
XXX于1993年7月9~10日在成都主持召开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修订大纲审查会,《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初稿)讨论会于1994年6月17~11日在西安召开。
XXX1998年12月23日交公路发(1998)805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通知”颁布,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2、“98规范”执行情况:公路工程作为一种线状工程,穿越不同地形地质单元,碰到的岩土类型庞大多样,又涉及路基、桥梁、隧道以及站所修建等多种工程类型,内容繁杂。
相干联的技术标准陆续修订,还有“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因此,98规范在使用中碰到一些问题,例如:《公路土工实验规程》中土的“统一分类”方案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分类方案若何理解和和谐?一些量化规定若何理解执行?特殊性岩土的品种还不周全;一些勘察、测试方法的逐步普遍使用,原来比较粗略的规定需要明白;目前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着重强调,等等。
我们陆续收到一些意见和建议,有的是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98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是对规范的理解问题;还有相关技术进步了,原来还不明确的问题有了结果,都需要对98规范进行修编。
3、本次修订情况XXX[2006]439号“关于下达2006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安排的2006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XXX负责《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修订工作,8个单位17个人参编。
XX桥报告详解
XXX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第一章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XXX的村公路上、离XX村村牌约100米,拟建1座长约40米的桥梁,桥长40米,桥面宽4 米,拟采用桩基础,受XX县交通运输局委托,我院对该桥进行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一)勘察目的任务本次勘察依据现行相关勘察规范,其目的任务如下:1、查明桥位处出露及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岩性、成因类型、时代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墩台地基、岸坡及引道有无不良地质(含潜在不良地质)现象,如岸坡稳定性、泥石流等的分布范围、规模,及其对建桥的影响并提出处置措施。
2、查明墩、台及处岩土地基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土层的渗透性能;提出合适的持力层深度,并提供地层地基允许承载力值及桩侧摩阻力。
3、查明桥址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程度。
4、查明桥位区地震及新构造运动条件,地面以下20m范围可液化土层的层位、层厚及分布范围、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提出抗震措施的建议。
5、查明桥址区建桥的适宜性,对各墩、台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及地基物理力学参数,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岩土的防治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二)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工作的技术标准依据以下规范、规程及设计部门的勘察要求按详勘进行: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GJD63-2007)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6、《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三、勘察技术方法及完成情况我院接受任务后,项目部对该桥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实测钻孔高程,及时组织XY-1型回转钻机1台套,利用套管及泥浆护壁,回转取芯钻进,全断面取芯观察,采取岩土样及水样进行试验分析,同时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
初勘详勘钻孔布置原则
初勘详勘勘探工作量布置规定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承担的公路工程地质初勘、详勘工作,望承担各项目的单位遵照执行。
1、初勘1.1 一般路基勘探工作沿路线进行,选择在地形特征点处,一般布设勘探点的间距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异,控制性勘探点平均间距一般为200m~500m,孔深:细粒土不小于4m,粗粒土不小于2m。
辅助性勘探点的布设与深度可视地形、地质情况确定。
1.2 高路堤⑴控制横断面在路段纵向一般每隔200m设1个,地层变化不大时,可以每500m设1个,或每个工段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勘探深度对小于2m~4m的覆盖层应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应不小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
⑷高填路段及地质构造处,视需要可采用少量钻孔。
1.3 陡坡路堤⑴控制横断面在路段纵向一般每隔200m设1个,地层变化不大时,可以每500m设1个,但每个工段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勘探深度一般应达到基岩,较厚土层可按照高填路堤规定办理。
⑷为查明陡坡路堤的地层结构,必要时可采用少量技术性钻孔。
1.4 深路堑⑴控制横断面在路线纵向一般每隔100m设1个,根据地层变化可以加密到50m或放宽到200m设1个,或每个工段不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⑶当所采用的方法未判明路堑边坡稳定性问题时,应适当增设控制性钻孔。
孔深达到软弱结构面以下或应达到路基设计标高以下3m~5m,以判明为止。
1.5 支挡工程⑴在设置支挡工程的轴线上选定控制性横断面,间距每30m~50m设1个,但每处不得少于2个。
⑵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包括露头、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物探等勘探点不得少于2个。
公路工程详勘钻探技术要求
S279仓房(鄂豫界)至丹江口市土台段改扩建工程详勘钻探技术要求一、基本规定本段公路钻探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要求,并补充规定如下:①各钻探机台成员包括现场技术、编录人员都应本着对该项目认真负责的态度,诚实守信的完成自已的本职工作。
②钻孔位置必须按照设计提供的孔位坐标采用全站仪或红外经纬仪测定,并钉桩。
钻机严格按桩就位,终孔后必须进行收点测量。
放点和收点测量记录必须分开手簿,记录规范,完整正确,签名完备。
钻孔孔位坐标采用收点坐标,孔口标高采用收点标高。
③放孔后的孔位不允许随便移动,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移动的必须填写变更申请表报主管技术负责人和项目部批准,否则按质量事故作返工处理。
钻孔放点测量误差应该在测量精度和钻孔容许移动误差的范围内,凡收点发现超出容许移动范围,又没有填写变更申请报批的钻孔均为废孔,必须返工。
进场施工前应认真核对孔位钉桩有无被人动过,当发现孔位钉桩遭到人为移动或被人拔走时,应及时通知测量人员重新测量放点。
测量人员重新放点应按放点要求记录测量数据,并加以说明登记,备查。
注:钻孔在设计孔位附近0.5 米范围内移动的,属于正常允许范围,可不填变更申请。
溶岩区收放孔坐标误差不得超过30cm否则按废孔处理,一律返孔重打!!④钻孔孔径:一般情况开孔最小孔径不宜小于130mm覆盖层和强风化层及软质、极软质岩石等终孔孔径不小于110mm对硬质岩终孔孔径不应小于可采用91mm特殊情况(如硬岩崩塌体)视现场条件再定;孔深超过70m的深孔可根据钻孔地层情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技术要求设计钻孔开孔,终孔和变径,但终孔孔径不得小于75mm。
二、钻孔深度钻孔设计深度是设计单位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结合场地地质条件的初步判断,按照公路勘察规范的基本要求拟定的。
对设计深度既要满足,也不能机械照搬。
根据工程实践和工程特点,结合本区地质条件,补充下列规定:(1)路堑和料场取土坑钻孔深度一般情况下按设计孔深控制。
(2)路基、桥址及支挡构造物地基钻孔深度应根据设计深度结合具体地质情况决定。
工程勘察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本次勘察主要达到以下要求:1、查明桥位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并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地震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阐述。
2、进一步探明桥墩、台处的覆盖层及基岩风化层(或拟作为持力层的硬壳层)的厚度、软弱夹层的情况,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3、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作出评价。
4、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评价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程度,并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5、查明工程场地范围内,桥墩、台处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并提出整治措施。
6、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提供地基承载力、变形验算参数。
7、当存在具有水头压力差的砂土、粉土地层时,评价其产生潜蚀、流沙、管涌的可能性。
8、探明可供选择的桩基持力层及下卧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及变化规律,提出桩尖持力层的建议;提供为计算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所需的桩壁各土层的极限摩阻力、桩尖处极限承载力、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等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9、对桥位区的地震效应作分析评价(如地震液化、岸边滑移等)。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推荐桩基的持力层。
提供持力层以下各土层的e -p 曲线,曲线图中p值应大于1200Kpa,以利沉降计算。
提供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计算的Φ钻孔桩达到持力层后的单桩容许承载力。
10、提供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土层特性对管槽稳定性分析、提供管道工程设计所需岩土工程参数、管道支护及降水方案分析、管道基础与地基处理建议、管槽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建议台后填土高度、桩基分析与评价等。
11、提供工程结论与建议,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结论、路基条件结论、场地不良地质、路基处理建议、地震效应、地下水埋藏变化条件及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铁的腐蚀性、建议围护方案并推荐施工中的降水设计参数、施工注意事项、管槽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所需的参数、埋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不良地质处理建议、台后填土高度、桩基设计及施工建议等。
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10.1 概述10.1.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和阶段划分1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10.1.3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10.1.4勘察资料的内业整理10.2 公路路基工程地质勘察10.3 桥梁工程地质勘察10.4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桥梁工程地质勘察10.5 勘察实例重点与难点:各种勘察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方法、成果整理新建公路、改建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要点、成果整理10.1 概述10.1.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和阶段划分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查明土木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场地做出工程地质评价。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1.查明并分析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选择能满足要求的较优越的工程场地和环境;4.对选择的场地进一步勘察后,对照建筑物的适宜性对场地进行分区,提出各区段所适宜的建筑物类型、结构、规模、基础及地基处理的合理意见;5.预测工程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6.提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及改善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和建议。
三、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划分1.规划勘察2.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3.初步设计勘察阶段4.技术设计及施工勘察阶段对于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来讲,分为:1.踏勘(草测)阶段--收集资料为主;2.初测阶段--有重点的勘探和初测试验;3.定测阶段--勘探和测试为主;1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一、新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一)新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5.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废料,按初勘和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勘察,为公路设计提供筑路材料的资料。
(二)新建公路地质勘察资料整理1.全线工程地质说明书2.工程地质平面图3.添绘路线纵断面图中的地质说明4.各类测试原始资料的汇总分析二、改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一)改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1.收集沿线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地震等资料。
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①工程地址:铜冶镇②结构形式:10-3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座③基础形式:桩基础④工程阶段:详勘二、钻孔要求:1、钻孔位置及数量:孔数共6个;均为控制性钻孔、钻孔位置见附图。
2、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深度达《钻孔一览表》规定孔深处,所有钻孔均应钻入设计(持力层)以下3米或对于覆盖层较薄时,应进入完整基岩3米。
若遇基岩(以便合理确定持力层),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调整钻孔深度。
若钻至预定深度遇到不良地质时,应钻穿(要防止误认孤石为基岩),并详细记录勘探结果,若地质情况复杂,应与设计人员协商后加密钻孔。
钻孔深度不含建筑垃圾厚度。
勘察若与地下管线冲突,请适当挪动钻孔位置避开管线。
三、勘察报告书:勘察工作完成后应提供经资质单位审查后的勘察报告文本(含电子版),且应包含以下内容:①勘察报告书:勘察工作概况;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如地裂缝、软弱地基、溶洞、墓穴等);场地土类型;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岩石和土的均匀性、承载力、摩阻力,及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地质问题,对地基方案的论证和分析等。
②钻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
③动力触探曲线图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含岩石的天然、饱和、风干的极限抗压强度,桩侧岩土摩擦力、桩端承载力、软化系数等。
④岩土试验成果表⑤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质分析、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判定环境水对桥梁结构的腐蚀性,并说明地下水对构筑物在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影响。
⑥场地地震效应:提供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和场地土特征周期资料。
对桥位的适宜性和桥梁的稳定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⑦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月、日最高,最低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冻结深度等。
⑧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
⑨本工程阶段为详勘阶段.。
四、其它注意事项1、作业前通过调查和利用人工开挖等手段探明可能影响孔位的既有管线设施,确保既有管线设施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位地质详勘基本要求
桥位地质详勘工作应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的有关规定办理。
现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和以往工作经验提出若干基本要求,在我院内部试行。
使用中如发现问题或有建议,请与总工室联系。
1、桥位地质详勘基本要求
⑴查明桥位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
⑵探明桥位附近土层和基岩风化层的厚度、岩体破碎程度、软弱夹层情况和地下水状态。
⑶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桩壁极限摩阻力,作出定量评价。
⑷对桥位附近的边坡、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的危害程度和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作出评价。
⑸对地质复杂的桥基或特大的塔墩、锚锭基础,应采用综合勘探方法,作出地质评价。
⑹地质调查与测绘的范围,一般应包括桥轴线纵向的河床和两岸谷坡或阶地(约500m~1000m),以及横向的河流上、下游各200m~500m;如设计有特殊要求,可增加测绘范围。
⑺钻孔数量及孔位,应按照JTJ 064-98第6.3.3条规定,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要求,并提供钻孔布置图。
⑻钻孔深度要求
①一般情况下的钻孔深度
a)天然地基或其它浅基础,对于第四系覆盖层或基岩风化层较深的地基,孔深应达到可能的持力层以下3m~10m;对于第四系覆盖层较薄的基岩地基,孔深应达到可能的持力层以下3m~5m。
b)深基础(沉井和桩基),对于第四系覆盖层或基岩强风化较深的地基及覆盖层较薄而风化层较浅的基岩地基,孔深应达到可能的持力层以下或桩尖以下3m~5m。
②特殊情况下的钻孔深度
a)大跨径桥梁或重要大桥,按设计要求确定钻孔深度。
b)在岩溶发育地区,在查明每个基础范围内岩溶基本形态、规模大小、洞穴顶板岩层厚度、完整性和洞穴内充填物性状的基础上,每个墩台一般不少于4个钻孔;当采用桩基础时,则应逐桩钻孔。
钻孔在完整基岩内钻进5m~10m;在该深度内遇到溶洞时,钻孔应穿过溶洞,在洞穴底板完整基岩内钻进3m~5m。
c)对于桥位附近的滑坡,应在探明滑床位置的基础上,在滑坡控制性断面上的关键勘探点必须采用钻探。
钻孔深度要达到滑床面以下2m~3m。
d)对于桥位附近的采空区,可在物探判明的采空区内,每个墩台布置2~3个钻孔,钻孔深度应达到可能的持力层以下3m~5m。
e)当桩基础可能穿过断裂破碎带时,应逐桩钻孔,孔深应达到完整基岩持力层以下3m~5m。
⑼基岩钻孔取样要求
①钻孔孔径,一般不小于110mm。
②一般大、中桥,应有1~2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岩芯;特大桥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桥,应有3孔以上采集岩芯。
桥梁较长时应适当增加采集岩芯的钻孔。
③岩芯采取率,在坚硬完整岩层中,不宜小于85%;在强化风、破碎的岩层中,不宜小于50%;对于重点研究的孔段,应尽量提高岩芯采取率。
2、地勘报告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⑴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⑵拟建工程概况;
⑶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内容;
⑷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⑸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⑹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⑺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⑻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⑼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⑽对墩台基础型式和建基面的建议;
⑾对不良地质采取工程措施的建议;
⑿图表及照片。
①桥面地质平面图;②地质钻孔布置图;③地质图例;④墩台位置处的地质横断面图;⑤地质柱状图;⑥物探成果图表;⑦原位测试成
果图表;⑧室内试验成果表及计算书;⑨工程地质照片等。
3、对地勘工作的其他要求
⑴地勘报告所用的里程桩号、高程系统、墩台编号和地质钻孔编号须与设计提供的桥型布置图或桥位平、纵面图一致。
里程桩号在图上一律从左向右递增。
⑵地勘报告中的纵、横断面图,其竖向和水平向的比例尺应相同。
⑶墩台基底及其四周的岩土层,地勘报告应给出容许承载力、容重、
C、φ值和桩壁与岩土层之间的极限摩阻力。
⑷对于可能作为持力层的基岩,地勘报告应给出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如设计提出要求,还应给出基岩的抗剪强度标准值。
⑸地勘报告应给出地震动峰加速度值、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和相应的地震烈度。
⑹岩石的风化程度名称、风化程度指标和风化程度分级按表1规定采用。
表1 岩石风化程度分级表
注:①波速比K 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②风化系数Kf: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③岩石风化程度,除按表列野外特征和定量指标划分外,也可根据当地经验划分;
④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为强风化、全风化、残积土;
⑤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⑺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按表2规定采用
rk ⑻地勘报告中的地质图例及符号一律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附录C 的规定采用。
不得自行编造和采用其他规范的图例及符号。
⑼岩石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试验及计算要点
①试件可用钻孔的岩芯或坑、槽中采取的岩块。
②岩样试件尺寸一般φ50mm ×100mm ,有效试件不应小于六个,并进行饱和处理。
③在压力机上以每秒500~800KPa 的加载速度加载,直到试件破坏为止,记下最大加载值。
④试件最大加载值f i 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计算 算术平均值f rm =n f n i i ∑=1
标准差 σ
f =⎥⎥⎥⎥⎥⎦⎤⎢⎢⎢⎢⎢⎣⎡⎪⎭⎫ ⎝⎛--∑∑==n f f n n i i n i i 211211 变异系数 δ=σf /f rm
⑤代表试件系列的岩石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f rk 计算
f rk =ψ·f rm
ψ=1-(
2678.4704.1n n
+)·δ
式中:n—试件的个数
ψ—统计修正系数
试件系列中f i与系列总水平偏离太大的个别试件,由地质人员或试验人员,根据经验予以舍去,不参与统计分析。
本项计算内容应列入地勘报告。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
[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