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公开课教案3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3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3篇教学要求: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回答不出别人的问话;
3.理解寓意,懂得言行要前后一致。
教学重点:
理解寓意
教学板书:
①我的矛锐利得很,无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夸口
②我的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
自相矛盾戳穿盾:①对②错
用矛戳盾
戳不穿盾:①错②对
道理: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检查预习情况。
2.复习生字词语。
(略)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自由地读寓言。
2.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3.领读课文。
4.组织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5.交流小结。
6.组织学生讨论:
卖矛和盾的人是怎样向人夸口的?
用矛戳盾,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他为什么回答不出别人的问话?
7.组织交流,并进行小结。
8.精讲: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矛戳盾会怎样;再分析结果与卖矛和盾的话。
完成板书
9.揭示道理:
①组织讨论:
卖矛和盾的人错在哪儿?
我们说话做事应该怎样?
②总结,并完成板书。
10.结合课文,举例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和板书;
2.组织背诵竞赛。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从生活中找出一两个自相矛盾的例子来。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寓言二则自相矛盾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相矛盾》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相矛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目——《自相矛盾》。
该篇目是一篇描写矛盾和自相矛盾的文字。
它通过事例揭示与构造,通过对自相矛盾的描写,生动地启示人们,不能说谎话,不能自相矛盾。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自相矛盾”一词的含义。
2.了解“矛盾”一词的含义。
3.能够读懂《自相矛盾》这篇文章。
4.掌握矛盾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热爱语文,积极参与语文课堂。
2.培养学生感受真善美。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准确的引语:“言而无信,行而不果”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讲信用的重要性。
2.阅读(25分钟)1.分段朗读。
教师分段指示,让学生分段朗读,再针对每段的内容进行讲解。
2.集体阅读。
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集体阅读,并发问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了解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3.分组辩论。
将学生分组辩论,要求学生围绕着“自相矛盾”的含义展开,探究什么情况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并从自己的生活或其他的事例中举一些例子。
3.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性地讲解在文章中对矛盾的描写,和揭示与构造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矛盾表现的方式,体会作者借草木之间的矛盾,来揭示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在何种情况下会显现出来。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坚持真理,讲信用的观点。
4.展示(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讨论出来的例子,并相互辨析和评价。
通过展示,让学生融合进课堂,加深对课文理解。
5.评价(5分钟)一个班级内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方式为以小组为单位打分。
此项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通过评价体现自己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两人为一组进行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辅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一单元 2 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优质课教学设计_9
自相矛盾学习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学习生字,掌握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3.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寓意,并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实际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先读通读顺课文,再小组内交流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3.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无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说句意:朗读出夸耀语气说说读后有什么想法?再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那个楚国人有何反应?说说每句话意思。
4.分组分角色朗读,读出楚人夸耀、张口结舌的语气。
联系自己实际,说说自己有过自相矛盾的时候,写一段话。
完成学案一朗读课文,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边读边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
完成学案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先读通读顺课文,再小组交流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讲述了一名楚国人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当旁边的人提出让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问题时,它却吞吞吐吐,无话回答。
完成学案三朗读课文抓住主要语句,说语句意思,理解寓意。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无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说句意:朗读出夸耀语气说说读后有什么想法?完成学案四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分组分角色朗读,读出楚人夸耀、张口结舌的语气。
联系自己实际,说说自己有过自相矛盾的时候,写一段话。
这名楚国人极力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当围观的人提出让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问题时,却无言以对。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画龙点睛······)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来看一看说的又是什么故吧。
2.板书课题,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
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读通顺,会断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弗”的读音,“誉”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坚”“利”“誉”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1)引导学生理解“鬻”“陷”等词的意思。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语文教案
他说: 我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朋友听完这句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了。
4、自己阅读,你从中明白了什幺道理?
(1)做事不能很死板。
(2)做事情不能马虎。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出示:阅读成语,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语言。
2、推荐阅读《成语故事》 。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语文教案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语文教案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自相得正确和流利。思考: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
则成语故事的内容。
3、同桌两人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因为这是一则故事,所以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要交代
2、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适当板书:夸口张口结舌。
3、实际生活中,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人们一边高喊保护环境的口号,一边乱砍乱伐破坏环境。2、今年过节不
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且演一演。
5、小组展示。学生评价。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语文教案(4)
板书设计:
夸夸其谈
张口结舌
清楚什幺时候谁干了一件什幺事,结果如何。
6、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初读,相信那个楚国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语文教案(3)
(教师出示: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相抵
触。 )让学生记录在课堂记录一栏中。
他来到集市上卖鞋的地方,挑了半天,挑中了一双鞋。当他准备买的时
候,突然说: 啊!我忘了带尺码!
说完,他马上回家去取记着尺码的纸,并带在了身上。他又返回到了集
S版六年级上《自相矛盾》教学设计(7篇)
S版六年级上《自相矛盾》教学设计(7篇)S版六班级上《自相冲突》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童话故事,培育读书习惯。
2、积累与童话故事有关的成语,提高语文素养。
3、培育孩子的阅读力量。
教学重难点:喜爱读童话故事,积累成语。
教学过程:一、故设冲突,导入新课1、用“自相冲突”的导入语导入新课,引起同学的思索。
师:同学们,今日我校的语文老师全部大部分来听课了。
(生笑) 生:“全部”和“大部分”两个词冲突。
师:噢!说错了。
我重新说一句,(看看外面)今日天气真好,是个布满阴云的晴天。
(生笑) 师:又出问题了? 生:晴天是有太阳的,布满阴云的天气怎么可以说是晴天? 师:(板书“矛”和“盾”并进行书写指导)“矛”是什么东西? 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师:“盾”是什么呢? 生:是防身用的盾牌。
2、理解“自相冲突”的意思。
师:(指着“矛”和“盾”)把“矛”和“盾”合在一起,就不再是两件东西了,它产生了新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老师刚刚说的那种句子。
3、让同学沟通课前预备“自相冲突”的例子。
师:其实,自相冲突的事例还有许多,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例子,如今我们一起来沟通一下。
生:有个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这就是前后冲突。
既然不收礼了,为什么还收脑白金呢? 生:有个人看到墙上有人乱涂乱画,他就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不准乱涂乱画”。
可一看,心想,我写的这些字该算什么呢? 4.自相冲突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
“自相冲突”的“老祖宗”是谁呢?“自相冲突”出自《韩非子·难一》,今日我们就来“寻根”——学习《自相冲突》这个成语故事。
二、扣住“夸口”,理解内容1、拆分“夸”字,引出楚国人说的“大话”。
师:“夸口”是什么意思? 生:夸奖自己。
师:“夸”字上面是什么字? 生:是“大”字。
师:“夸口”就是说大话。
楚国人究竟说了什么大话呢? 生:他说:“我的盾牢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还说了一句:“我的矛锋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相矛盾》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相矛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1)了解什么是自相矛盾;(2)掌握排除自相矛盾的方法;(3)理解小说《盲人与瘸子》中人物的自相矛盾,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通过观察文章、人物的自相矛盾,提升思考能力;(2)通过辨析、排除自相矛盾,提升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阅读文本,提升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1)培养阅读兴趣,激发求知欲;(2)通过阅读小说《盲人与瘸子》中人物的自相矛盾,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且注重言行的一致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自相矛盾;(2)掌握排除自相矛盾的方法。
2.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小说《盲人与瘸子》中人物的自相矛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帮助学生辨析和排除自己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自相矛盾。
三、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点叫做自相矛盾。
首先,同学们在课前需要通过自学,来了解什么是自相矛盾。
①自己查字典,了解“自相矛盾”这个词的含义。
②阅读以下几个篇章或文章,并且分析其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
例1:一篇新闻报道小明是一名学生,因为作业没有写完,所以选择早上赶完作业。
但是,当他下楼时,发现电梯坏了,他只好走楼梯上学。
结果,当他到达一楼时,发现忘记带书包了。
他只好返回家中取书包。
例2:一个读书笔记今天我读了《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它讲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书本上是这样描述的:“社会心理学,简单说来,就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感受、认知、情感等方面活动的学科。
”然而,在书中的第十二章,作者又写道:“当我们探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就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产生集体意识?为什么有些人会被群体所左右?”这个问题好像与社会心理学并没有什么关系呢?2.合作探究阅读一段小说《盲人与瘸子》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2学情分析
现在我新接任的班级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自主
学习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都比较欠缺,知识面也不广,但他们却有一颗求知欲很强的心,上课比较积极主动、爱思考、勤举手回答问题,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他们以前已学过一些寓言故事(但不是文言文,
都是白话文),对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针对我班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我觉得要给学生上好《自相矛盾》这一课,重点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学。
难点是怎样才能让理解能力这么差的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这则文言文形
式的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相应的启发和教育。
如果上课时能把这两个问题处理好,那么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1、试说“自”字开头的成语(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
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初读课文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
(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5、“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公开课优质课
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2学情分析
现在我新接任的班级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
理解能力都比较欠缺,知识面也不广,但他们却有一颗求知欲很强的心,上课比较积极主动、爱思考、勤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他们以前已学过一些寓言故事(但不是文言文,都是白话文),对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针对我班学生的这
一实际情况,我觉得要给学生上好《自相矛盾》这一课,重点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学。
难点是怎样才能让理解能力这么差的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这则文
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相应的启发和教育。
如果上课时能把这两个问题处
理好,那么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K12学习】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公开课教案3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公开
课教案3篇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括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括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
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一、自读课文
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
第
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4、5句讲的是,当他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
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
四、明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需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20篇)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2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20篇)在教学计划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分阶段的教学安排来达到这些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公开
课教案3篇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括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括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
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一、自读课文
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
第
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4、5句讲的是,当他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
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
四、明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需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