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高效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扎实-质朴的高效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扎实\质朴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提出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自有教学活动以来,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就一直在研究和探索高效教学问题。
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高效课堂”这一理念尤为突出。
作为基础教育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及偏远山区,如何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不仅仅需要一线教师准确把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加强对各学科教学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一、高效语文课堂,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因此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1.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对课堂的期待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喜欢和期待上这一节课。
作为学生,有权选择是否喜欢上你的课,当然某些时候学生会在教师的强压之下去做“填鸭式”的被动学习。
我曾对我班最喜欢上音乐、美术课的学生作过原因调查: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两门功课没有压力,具有趣味性。
可见,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作为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上帝”,学生只有在课堂上体验到语文的魅力与学习的快乐时,他才会对课堂有所期待。
2.多种情境,让学生有所回味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快乐的回味。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权威资料]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摘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设高效课堂,需要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
它将学习的问题(内容)、学习活动和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教师、交互式学习方式等七个要素,宜分十个步骤进行。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交互式学习G632.4 A 1009-010X(2016)06-0021-04目前,很多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关注课堂、聚焦课堂、决战课堂,核心是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目的是要建设“自主、活力、高效”课堂。
在此前提下,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都需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而且必须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定义关于教学设计,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fsystematicl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梅瑞尔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设计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获取特定知识或技能的技术。
”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综上所述,所谓教学设计,其实质就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简单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g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核心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学,让学生更好发展”。
本学期,在经过多年高位发展后,学校为了寻求更高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导案”这种高效教学模式。
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导案设计重在进行学习内容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训练。
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
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学导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为学生的自学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路径。
学导案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育人”与“会学”,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学步车”,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导航仪,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
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3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导案”高效教学模式认识。
一、认真编好学导案,使学导案有用、有效,便于操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
学导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9项内容,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导案的第一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特别是要把握好本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通过学导案,让学生知道。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概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教学方式,它把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放在首位,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置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向发展,促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高效、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式。
1. 个性化教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创新思维1. 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内容单一,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教学导航2024年1月下半月㊀㊀㊀构建 以学为中心 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㊀储桂荣㊀㊀近年来,数学课程改革强调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数学教学 ,即 以学生为中心 ,就是倡导落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㊁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致力于将学生打造成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摒弃旧观念和旧模式,加强理论层次与实践层次的探索,大刀阔斧地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强化对 以学生为中心 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数学课堂打造为以学生探索为中心的学堂,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现者㊁创造者和探究者,实现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1课前思考图形的旋转 作为章节起始课,是学生在认识平移和轴对称之后,再一次学习基本图形变换.基于生本教学理念,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㊁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沟通教材㊁学生和教学内容来整合教学资源.基于初中生的具体学情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应用,在操作和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习效率.为此,笔者以 旋转变换 为视角,拾级而上地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定义㊁性质㊁作图㊁应用进行探索,在深度思维中夯实学习效果.2教学过程2.1激趣导入,认识 旋转 师:你们玩过 俄罗斯方块 游戏吗?生(齐):玩过!师:那老师得考考你们!如图1,怎样才能一次性消除三行小方块?图1㊀㊀㊀图2生1:可以先向右移动一格,后向下移动四格.师:你用了我们已学的哪一种图形变换?生1:平移.师:很好!下面我们增加点难度,如图2,又该如何消呢?现在只是平移可以吗?生2:先旋转再平移.师: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旋转的现象,你能举出实例吗?生3:摩天轮.生4:电风扇㊁风车 师:我们来选取几个例子进行观察,图3中物体的运动有何共同特征?图3生5:它们都绕着一个点旋转.生6:它们都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旋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平面内图形的旋转.设计意图:教师以境导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展开一系列快乐的认知活动.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之后,教师又以实物的运动来引出平面内图形的旋转,使课题的揭示自然而流畅.2.2解读概念,理解 旋转 图4师:如图4,将平面内的әA B C绕点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至әA ᶄB ᶄC ,试着据此运动过程描述 什么是图形的旋转 .(学生七嘴八舌地阐述后,教师课件出示定义.)师:谁能说一说图中的旋转中心?生7:点C .师:若旋转之后称A 与A ᶄ为对应点,则点B 的对应点又是什么生7:点B ᶄ.师:我们称旋转的角度为旋转角,那么你能找出图中哪些旋转角生8:øA C A ᶄ,øB C B ᶄ.822024年1月下半月㊀教学导航㊀㊀㊀㊀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构建平面图形中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㊁分析和思考,自主归纳得出概念,同时在探究中切身感受旋转中心㊁对应点㊁旋转角等相关概念.2.3动手操作,生成 旋转 操作活动1:将3个形状㊁大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重合在一起,记顶点为A ,B 和C .(1)先将绿色三角形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90ʎ,后将黄色三角形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90ʎ;(2)先将绿色三角形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90ʎ,后将黄色三角形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90ʎ;(3)先将绿色三角形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90ʎ,后将黄色三角形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45ʎ.观察以上三次操作,并思考:确定一次图形的旋转过程需要明确哪些要素?(师生共同探索后得出旋转中心㊁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即旋转的三要素.)图5操作活动2:(1)将图5中的әA B C 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至әA ᶄB ᶄC ᶄ,猜测一下能得出哪些结论,并借助文字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学习素材,动手操作,验证你的猜想.操作活动3:(1)在图6中画出点A 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100ʎ得出的图6点A ᶄ.(2)再取一点B ,类比刚才的作法画出点B 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100ʎ得到的点B ᶄ.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基于以学为中心 的思想设计多个操作活动,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以夯实知识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作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磨炼自主探究精神,发展数学素养.2.4课堂小练,巩固所学过程略.2.5延伸拓展,深化认知师:科技飞速发展,旋转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视频.)师:视频中的 动态塔 有没有令人叹为观止?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在迪拜欣赏它的美.事实上,旋转在平面图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来看这样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图7).下面老师留给大家一项有趣的作业:下周学校举行爱心义卖活动,请你根据本课所学,为我班的义卖活动设计一个新l o go .图7设计意图:在延伸拓展环节,教师将单向度的 习题 转化为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融合中产生更多的激情,迸发思维的火花.2.6课堂小结,构建网络回顾本课的学习历程,你收获了什么?3教学思考3.1以境导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趋使下的认知活动才能获得学习者的心理认同,进而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展开具体而愉悦的认知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现成知识,而是需要以学生情感激发者和学习引领者的角色,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深度思考和深度探究状态.本课中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导入,将学生一步步带入到 旋转 的学习中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数学思维.3.2活动启思,诱发探究主动性巧妙的活动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深度学习中自主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 的探究课堂,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活动设计,通过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和符合学生具体实际的操作活动,引领学生拾级而上地进行探究,体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本课中,教师的3个活动设计都是 有备而来 ,让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知识,更多的是亲自实践的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样的体验和感悟才是螺旋上升的,这样才能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线教师的永恒追求,这就需要教师将追求高效的理念转化为实现高效教与学的教学状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㊁自主探究㊁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提高数学素养.Z92。
如何设计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以“教”为中心、“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要优化教学全过程,打造“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
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
这种认识很到位,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课堂中,这种理念充其量只是一种唯美的“空中楼阁”,并不能根本地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
所以最到位的认识必须与教学实践对接。
怎么对接?就是实施教学的行为主体之一线教师们,首先要积极地响应和行动,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起就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形而上”的条条框框,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过程,不知道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设计。
所以,信息技术学科亟需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核心体系结构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1、结构层面问题(1)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机械填充已有教案结构。
(2)教学设计思路不清,教学过程没有内在逻辑。
(3)教学设计看上去很美,不能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
2、教材处理和教学目标确定问题(1)没有真正弄清楚这节课到底要教些什么、学生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发展。
(2)唯教材是论,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对教材进行处理。
(3)没有根据学生基础和需求对教材进行适当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或整合。
(4)对本课要教什么、怎么教不明确,导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定位发生偏离。
(5)三维目标层次不清晰,文字描述抽象、泛泛而谈。
3、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问题(1)没有真正理解“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的本质涵义,只是觉得这些方法“理念新”、“时尚”,具体在课堂实施时却偏离方向,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等角度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以学定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学定教是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为依托,从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是以学定教的第一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需求,而学习特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等途径。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
调整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水平来确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也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依据,要灵活多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依据,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 概述“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引导,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学生参与全方位的英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 实施方法(1)课前预习教师通过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提前了解新知识点,掌握基本语言技能并预习相关疑难问题,以提高上课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2)合作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多交流合作,互相帮助和支持,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优点。
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
(3)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例如教学游戏、互动问答、小组研讨、电子教具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4)实践活动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如观看英文电影、参加英文演讲比赛、举办英语角、阅读英文原版小说等,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
3. 效果评估教师通过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英语成绩、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以及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情况,来评估“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
同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信心、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 结论“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引导,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和主动性,鼓励合作学习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秀教学方法。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赵宪成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赵宪成1. 引言1.1 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在当今教育领域备受重视。
这一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情况,倡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目标和追求。
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当今知识爆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倡导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在于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秉承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2 教研训一体化的意义教研训一体化是指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它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
教研训一体化的意义在于:教研训一体化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教师能够深入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而教师培训则可以帮助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教研训一体化能够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经过教学研究和培训后,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会增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正文2.1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学为中心"教学理念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需求和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数学高效课堂应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2019年文档
数学高效课堂应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教学不是指教育者做了什么,而是指学习者身上发生了什么.”(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所以要构建高效课堂我觉得应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让全体学生集中听讲,一起思考问题,维持教室良好的秩序,把活动控制在一个方向上,教师的着眼点放在了让学生记住多少结论,或者掌握了多少方法技巧上.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一名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发现,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致力于关注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又收获了那些思维方法,锻炼了何种能力,同时又经历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在近几年高中循环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思考:1.活用教材――学生思维提升的源泉备课要吃透教材、认清目标、抓住重点,这个大道理我们每个教师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到位.比如,以前我备课,第一反应就是在网上收集大量有关的课件、教案以及练习,听取老教师的课,然后将精华提炼出来,东拼西凑地制作“完美”的课件.后来,我发现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一旦看了大量的课件,脑子里充斥的全是别人的东西,自己的教学灵感就很难被激发出来,“拿来”的东西也很难帮自己达成教学目标.真正的备课一定要先吃透教材,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教材以及与其前后相关的内容,抓住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阅读教材时首先要了解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应认识到教材上的每个环节及例题的设计意图,体会它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的.比如在苏教版必修5《等差数列的概念》一课中,课本上的两道例题:例1求出下列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项:(1)3,a,5;(2)3,b,c,-9.例2(1)在等差数列{an}中,是否有an=an-1+an+12(n≥2)?(2)在数列{an}中,如果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2),都有an=an-1+an+12,那么数列{an}一定是等差数列吗?第一遍阅读教材时我对例2的理解是紧扣等差数列的定义,简单的就题解题,读完这一节内容后,我设想:可不可以由例2引导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地发现猜想例3的结论,在例3的结论得到证明后再次引导学生解析例2.又反思:教材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道例题,难道仅仅是求a,b,c的值吗?如果是求b+c,要不要分别求出b和c,这个方法能不能推广?当我阅读完下一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后,我又发现本节的例2已经为下节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打好基础了.按照这样的方式几遍读下来,便会慢慢构思出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此时,再参考他人的课件,听取老教师的课,就可以备出体现自己教学思路的一堂完整的课.可见课本中的例习题不是随意编上去的,当然也不能随意讲完了事.命题者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编写思想、习题蕴含的功能,只有在认真琢磨、研究后领略一二,这恰是教学的指南针.2.问题导学――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导游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问题是探索的前提,是驱动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在课堂中,教师设计一系列相关的数学问题,创设适度并有一定力度的悬念问题,充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比如我在上《二项式定理》一课中,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串:问题1:(a+b)2展开式共有几项?分别是哪些项?【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问题设置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问题2:(a+b)3,(a+b)4的展开式呢?每一项是怎么产生的?每一项系数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由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节的重点,问题设置在学生思维的发散点.问题3:你能猜想(a+b)n的展开式吗?【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问题设置在学生思维的关键点.问题4:上述展开式的结构特征有哪些?【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补充,教师完善,问题设置在学生的迷惑点.这些有效问题串,就像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一级级阶梯,它不仅能优化数学课堂结构,节约课堂时间,还能推动或加速学生探究、创新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像探照灯指引学生一步步走向目的地.3.小组合作――学生高效学习的催化剂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构筑一种新型合作学习关系,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即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见解展示出来.这样的课堂就不是教师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教师和少数几个反应较快的学生之间的对话,而是全员参与的舞台.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布置任务后,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旁听、指导、帮助或者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更有利于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例1在数列{an}中,a1=1,an+an+1=3n,设bn=an-14×3n.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多数学生的解答是:根据代换bn=an-14×3n,得bn+1bn=-1,又b1=14,所以数列b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1,首项为b1=14,通项公式为bn=14(-1)n-1;但是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智慧和思想不断碰撞,呈现出创造性学习场景,又给出了以下的思路:(1)转化为(-1)n+1an+1-(-1)nan=(-1)n+13n,记cn=(-1)nan,则有cn+1-cn=--3n,用累加法求出数列cn的通项,再得到{an}的通项;(2)也可以得到an+an+1=3n,an+1+an+2=3n+1,相减,得an+2-an=2×3n,用累加法分别求出{an}的奇数项与偶数项.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既能面向全体又能面向每一个学习小组和每一个学习个体;既能关注结果更能关注学习过程、合作交往;既能关注知识智慧能力更能关注学生的注意力、相融性和生命样态.学生全员参与,没有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游离于课堂生态场之外,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为原本学生觉得枯燥无趣的数学课堂起到加速、催化的作用.4.课堂小结――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点睛笔我们上课,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堂的导入扣人心弦,合作学习热烈有序,问题探究深入浅出,但是临近下课却因为时间的关系草草收场,或是来不及进行课堂小结,或是仅仅几句话一带而过,或是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等千篇一律的套话.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回顾,这是学生对一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是一名学生认识水平提升的过程.课堂小结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再完善,而且小结并不一定在课堂的结尾才进行,课中也可以适时地小结.总之,课堂小结在一节课中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切勿流于形式.5.教后反思――高效课堂的维修站一节自认为准备得非常完美的课,到了课堂上肯定也会暴露出各种问题,尽管事先感觉已经准备得天衣无缝,但一到课堂上学生并不会按照我们的预设前行.所以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科学地、有效地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缺憾,我们可以反思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困惑…例2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F1PF2=120°,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解先证明:当且仅当P为短轴的端点时,∠F1PF2最大,即∠F1BF2≥∠F1PF2.设点P的坐标为(x0,y0),则由焦半径公式知|PF1|=a+ex0,|PF2|=a-ex0,由余弦定理,cos∠F1PF2=2b2a2-e2x20-1.当x0=0时,点P位于短轴的端点处时,2b2a2-e2x20-1最小,从而∠F1PF2最大,即∠F1BF2≥∠F1PF2.解答本题:本题中存在点P,使∠F1PF2=120°的充要条件是∠F1BF2≥120°,即∠F1BO≥60°,e=ca=|F1O||F1B|=sin∠F1BO≥sin60°=32,所以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32,1.改编题:(1).原题中条件“∠F1PF2=120°”改为“∠F1PF2为钝角”.解e=ca=|F1O||F1B|=sin∠F1BO>sin45°=22,e∈22,1.(2)原题中条件“∠F1PF2=120°”改为“∠F1PF2为直角”.解e=ca=|F1O||F1B|=sin∠F1BO≥sin45°=22,e∈22,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对于改编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解.设圆O的直径为F1F2,则改编题1有解的条件是⊙O与椭圆有4个交点,即c>b,e∈22,1;改编题2有解的条件是⊙O与椭圆至少有2个交点,即c≥b,e∈22,1.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总之,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导致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评、思的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这是我在探索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方面所做的一点努力,今后将继续探索有效、实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深刻影响着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
而对于英语这一门基础学科来说,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备受瞩目。
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获得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能使学生在整体上获得更加全面的素质提升。
一、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将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其在课堂中具有多元的表现和交流方式。
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能够摆脱被动、机械的传统教育方式,更好地体验和掌握英语课堂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成效。
因此,通过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优势,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更高效地学习英语知识。
2、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单一、课程结构简单,很难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因此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而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则非常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主,并根据其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遵循自己的学习节奏完成学业,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教育立项,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因此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品德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英语知识,更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出一系列综合技巧,如阅读技能、口语表达技巧、思维能力等。
其中,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问题引导-问题解决”方式来进行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教育需求。
以学习为中心,打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案
教案是一门教学设计的艺术。
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学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以学习为中心,打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学生为主体,理解为核心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自由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灵活演绎、理解、运用知识。
通过教学,走出板书、PPT等老式的知识传授方式,把学生的思考放在教育过程中,让他们在丰富的环境中自由地思考问题,提高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策略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不同,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目标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学习困难和学习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教具,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但是,在现代教育中,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用。
现代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学生以自由探究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思考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通过锻炼和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追求创新发展、追求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能够提供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目标等因素,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更多元化和更适应当代教育的教育效果。
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创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创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案质量胶州市第十四中学姜欣泰2018年8月8日09:54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创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案质量在当前地教育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如何使教育更有效地应对挑战,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面临地新课题.b5E2RGbCAP有责任感地教育工作者在不懈地努力着、探索着两年来,十四中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胶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案管理,全面提高教案质量地指导意见》,深化课堂教案改革,以“以学为主,以生为本”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为载体,打造高效、优质、和谐课堂,教育教案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绩斐然,教案质量全面提升.plEanqFDPw〈〈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地主阵地.因而,真正落实课程改革地目标实施好素质教育地关键是在课堂教案上.传统课堂教案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地自主发展、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地培养,影响着素质教育地深入实施.DXDiTa9E3d现实中,有相当数量地教师缺乏教案管理地意识与经验,习惯于夹着教案走上讲台,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或有些教师还只是局限于或满足于向学生讲授自己认为或教参理解地结果,即使有点管理大多也只是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讲,维持基本地纪律而已,还远远说不上科学地教育管理.我校就是这样一所传统地农村老校,多年来,直靠传统地教育教案方式维系着学校地运转,导致教案成绩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此情此景,引起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地格外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广大干部教师地深刻反思.RTCrpUDGiT但是我们学校对高效课堂教案探索地脚步从未止步,我们积极尝试、探索、研讨新课程下能够迅速提高课、把握课堂教案改革地要旨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堂教案效果地途径和方法,以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地终生发展负责.5PCzVD7HxA古今中外,有不少成功地教案模式,其核心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能力和习惯,调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地主动性,提高课堂教与学地效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案质量.我们较为熟悉地江苏省地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我省地杜朗口中学就是这方面成功地案例,虽然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但是他们不甘落后,奋发图强,不断创新课堂教案改革思路,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地佼佼者.他们地办学理念和课堂教案模式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地特征,成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排头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地启发.jLBHrnAlLg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省内外知名学校新理念、新教法、新思路地学习,特别是通过跟他们零距离地接触和感受,我们感受到了先进地教案理论、优质高效地课堂教案、以人为本地管理理念.这些感受一次次撞击着老师们地心灵,一次次使我们倍受鼓舞——最终我们形成共识.XHAQX74J0X我们认为,成功地课堂教案,应该是师生双方通过完成课堂教与学后都有提高,即所谓“教案相长”.第一,学生地学习过程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知识应该是学生借助老师、教材、媒体、教案环境等多种条件主动建构起来地,学生地主体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体现.LDAYtRyKfE 第二,教师地作用应该是学生学习地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地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地主导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地发挥和体现.这两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和谐存在地,它们共同建构精彩地课堂.Zzz6ZB2Ltk这就是我们想看到地自主合作型课堂教案模式.教师地教为学生地学服务,学习地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地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地中心地位.教师精心设计,针对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和合理分配,在教师地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合作和探究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以学为主,以生为本”.以此为抓手,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实现了教案观念和教案方式地转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本次课堂教案模式改革地载体一“教案案”功不可没,也在不断地改进并趋于成熟,形成了现在地“以学为主,以生为本”教案合一师生共用地讲学稿.dvzfvkwMIl二、实现教案合一地理念,创新师生共用讲学稿“师生共用讲学稿”,一个凝聚了众多教育者智慧和精神、融合了教案和学案,集笔记、测试、作业、复习资料于一体,既是讲稿又是学稿,教与学合一、师生共用,分层次评价为一体地有效教案载体,今天,在服务学生、实现教师价值、有效完成教育任务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时至今日,再提“讲学稿”并不时髦,更谈不上神秘•我校积极借鉴、推行了“师生共用讲学稿导学制”地做法•试图对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传授与灌输为主要特征地课堂教案进行改革,使教案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地基础上•实践中我们学校并没有盲目地照搬照抄或盲目跟从,而是结合我们地校情、师情和学情,在市教体局、教研室各级领导专家地具体指导下,根据新课改地要求,循序渐进,逐步进行探索• rqyn14ZNXI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学校在使用讲学稿过程中,却不是一帆风顺地•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地愿望,又有传统教案地惯性•开始,许多教师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地教案体系,并已驾轻就熟•他们中地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地东西去探索新地东西•但是,教案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并用行政地手段推广新地教案理念,其力度和进展程度很快加大、加快•领导带头上课、评课,以身示范,既做改革地领导者,又是改革地实践者•同时,把课堂教案改革与学校地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案改革地顺利进行•全校强力推行一种教案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改革地初期,如果没有一定地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地深入,当新地教案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地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地规定了•现在,教师们尝到了讲学稿教案地甜头,即使让他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出现了如果不用讲学稿就不会教案了地现象• EmxvxOtOco我们地改革自2008年9月全面铺开,到现在为止,收到了地良好地教案效果,由原先地被动变得积极主动,热情大增,学校地教案成绩也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SixE2yXPq5 (一>备研合一,群策群力备课是上课地前提,备课地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上课地质量,没有高质量地备课,就不可能上出高质量地课堂•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体优势,是提高备课质量十分优质地途径•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地问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地专业水平• 6ewMyirQFL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多年教案经验地老教师,又有刚毕业地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案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地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地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地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地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地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地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地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地问题•而我们地集体备课地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地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kavU42VRUs 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与学目标,选择教与学方法,设计教与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地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地“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及时印刷•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指定预习地内容,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有效指导•课前,再收上部分不同层次地学生地讲学稿进行批阅,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地问题,使上课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天师生共同使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案•课堂上使用完讲学稿后,学生对讲学稿地内容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师再全部收上来进行批阅.做到“两收两批”.课后教师在自己“讲学稿”地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y6v3ALoS89这样地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即使有个别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地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地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地过程•在这种集体备课地过程中,优秀教师地经验得以传播,集体地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地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M2ub6vSTnP<二)"两案合一”教与学不再两张皮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地“教案”同时也是学生地“学案”.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案常识.但老师地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地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地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案艺术.OYujCfmUCw实际上,在这种传统地教案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地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地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地东西.而我们地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地“教案”同时也是学生地“学案”.“讲学稿”以学生地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地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地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一一课堂学习研讨一—课内训练巩固一一课后拓展延伸;八大步骤:温故知新,情景引入一一新知梳理,明确目标一一自学讨论,质疑探究一一典型例题,案例赏析一一中考透视,考点链接一一过关检测(基础巩固、强化提高、拓展延伸)一一师生共同交流一一教与学后反思.eUts8ZQVRd 具体讲,就是“讲学稿”提前一天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学生在讲学稿地指导下教材地大部分基础知识学在课前就可以感知和预习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进行检查和点拨,以学生地学情确定教师地教法•学生会了地老师就不再讲,学生不会地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教师教地就是学生要学地,学生不会地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地东西,学生感兴趣地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地东西•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探究、展示交流•教师没有多余地废话,没有多余地活动,没有故弄玄虚地东西•这样课堂效率就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地:“学生学地法子,就是先生教地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地教与学地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地自学和教师地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案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地奥妙所在.sQsAEJkW5T<三)“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地负担课前预习地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大多数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地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我们说地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地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而我们地做法是:上课只有老师发地一张“讲学稿”•课前预习地是这一张纸,上课看地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地东西就在“讲学稿”地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地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地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地作业本•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地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设置了“考点透视与分析” ,突出知识重点、难点和疑点•另外还拓展一些相关地知识和资料,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好地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地课余时间发展自己地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GMslasNXkA“师生共用讲学稿导学制”地新模式与传统地教案模式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教师由面上地集中讲授转为点上地个别指导与激发,由以教师为中心地教案形式转为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地新模式• TlrRGchYzg三、树立新型师生观,打造和谐课堂讲学稿助推学校发展,学校以讲学稿为载体,构建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案、教研、培训一体化地体系.讲学稿地研制过程使备课由“重写轻备”转为“重备轻写”.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探索过程使问题成为研究资源,经验得以形成和积累.一份好地讲学稿,教案思路既是统一地,又是多元地;既有共同地教案目标,又有个人充分施展地空间;既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地成熟和骨干教师地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地进一步创造;既体现了合作研究、博采众长,又留有了公平竞争地余地;既把备课时地隐性思维转化成了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地个人行动转化成了动态地合作研讨,又为个人提供了个性化探究、建构地可能.我们地课堂教案改革基本实现了教师由“带着知识走近学生”到“领着学生走进知识”地转变.这种个性化地教案与过去迥然不同.它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过去单纯由教师如何教地现状,变为学生如何学地现实,把学习地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能动地进行学习活动,树立了新型地师生关系,打造了和谐地课堂.7EqZcWLZNX因此,我们可以说“以学为主,以生为本”为核心地教案改革地意义远不止于讲学稿,而在于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案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案质量高地教改新路,形成了以讲学稿为载体地教育教案方式、构建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案、教研、培训三位一体体系和学校和谐发展地坚实基础,真正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从而减少了教师地无效劳动,减轻了学生由过重作业带来地身心负担,提高了教育教案质量,引起了学校生活地深刻变化.lzq7IGfO2E总之,我校在如何转变教与学地方式,构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案质量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地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不错地成绩.面对课堂教案改革,我们地路还很长,面临地困难还很多.但是,困难再大,我们坚信有市教体局地睿智领导和教研室地悉心指导,有学校干部和教师地不懈努力、辛勤付出,我校教育教案改革必将结出硕果.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这方面地研究、思考和探讨,以提高课堂教案效率为出发点,深化课堂教案改革,使我们地课堂充满活力,使我们地教育教案充满智慧和特色.zvpgeqJIhk 我们坚信:经过冬日地厚实积淀,我们地工作必将迎来春地希冀、夏地火热、秋地丰赡!。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赵宪成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赵宪成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学质量则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社会,教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当下教育界的主流趋势。
作为教育工作者,赵宪成教授深知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赵宪成教授的角度来谈一谈关于“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以及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和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赵宪成教授认为,“学为中心”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个性特点为出发点,以学科知识和能力素养的提升为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体验感悟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获取,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
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为中心”教学理念是一种积极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理念。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和方法。
教研训一体化是指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相结合,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赵宪成教授认为,教研训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研训一体化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共同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更是教师们应该积极追求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课堂教学则是教育的核心环节。
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以学定教”,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
一、以学定教理念的重要性以学定教,意味着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和超越。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学生被动接受和消化这些知识。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而以学定教的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和理解他们的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更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度。
以学定教的理念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职业发展。
教师需要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种对学生和教学的关注和研究,也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促进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职业发展。
二、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的方法要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下面将介绍一些贯彻“以学定教”理念的具体方法。
1.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这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才能更好地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构建生机盎然的高效课堂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感
构建生机盎然的高效课堂-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感我们时常探讨如何让课堂焕发生机,让每一个孩子在其中全情投入,乐于学习并真正成长。
在品读了朱则光先生所著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之后获益良多,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一条通往高效课堂的路径。
它不仅提供了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还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反思。
一、何谓“以学习为中心”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或许曾自诩“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却发现课堂上仍不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吃瓜群众”,他们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
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应是“以学习为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为核心导向,而非仅仅关注教师的教或教材的呈现。
这样的教学设计,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深度思考,旨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之要义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以“基于学习、为了学习、促进学习”的原则来设计教学。
以下几点尤为关键:1 .明确并落实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应始于清晰、具体、可达成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未来发展需求,确保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实际意义。
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目标,使其明确学习的方向与期待的结果,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2 .巧施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需扮演好“教练”角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与“脚手架”,如概念图、思维导图、合作学习指南等,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知识时能够步步为营,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同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问题探究、项目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3 .推行语文大单元学习:打破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围绕主题或核心素养,构建语文大单元,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中,系统掌握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以学习为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基本教学逻辑
以学习为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基本教学逻辑一、本文概述《以学习为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基本教学逻辑》这篇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核心教学逻辑,特别是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效、有深度的教学环境。
本文将概述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基本特点,分析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探讨如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文章还将关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有机结合。
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教学逻辑,本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现状分析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逐渐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
目前的中国基础教育课堂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逐渐普及,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仍然难以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并不理想。
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
课堂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也是一个显著问题。
一些地区的学校由于资金、师资等条件的限制,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也导致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不平等发展。
应试教育的倾向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础教育课堂。
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在推动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试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和学校的主要标准。
这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他们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限制了他们的未来发展潜力。
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课堂的教学逻辑和教学方法。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赵宪成
秉承“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教研训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赵宪成赵宪成老师一直以来都坚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应该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课堂教学中,他始终将“学为中心”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真正做到了“学为中心”。
而为了更好地贯彻“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赵宪成老师积极推动教研训一体化工作,构建高效课堂。
他深知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思考、总结、调整和创新。
他经常组织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个性化教学。
赵宪成老师也注重自身的教育教学研修,通过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学术讲座、教育教学展览等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精准、高效。
在赵宪成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到他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任务都是经过精心思考和反复推敲的。
他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参与各种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容易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赵宪成老师也非常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和调整。
他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为中心的高效教学
作者:周正扬
来源:《教育》2013年第33期
近年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缩短学生上课时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教育人士及学校一直都致力于如何更好地减负增效。
毕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代表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其重点是要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笔者认为,建立在有效教学基础之上的高效课堂是达成上述目标的较为理想的方式。
但是,部分学校教师所展现出来的高效课堂仍然脱离不了以教为核心的理念。
为此,笔者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此类以教为核心的高效课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期望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教师过度引导桎梏学生思维
导“思”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由于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伴有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及讲授方式,将直接导致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速度概念的引出案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片段:先由教师举出例子“两个运动员比赛100米跑步,谁先到谁运动就快”,学生会说出“这是相同路程比时间”;教师再说“观众看到谁跑在前面谁运动就快”,学生也会说出“这是相同时间比路程”;教师接着就会问“那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怎么办”,接着举例“小明同学50米跑了8秒,小张同学100米跑了14秒,怎么比较谁跑得快”,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说出“比较路程除以时间的值(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片段:先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的实例,如比赛、游戏、寓言小故事等,再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单位时间物体运动的路程这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一般方法。
评析前面的方法仅让学生记住了速度的定义及理解,而后者在得出速度概念的同时更锻炼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够达到所谓物理教学中高效学习的根本目标。
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用一个个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预设好的结果逼近,直到把这个结果问出来。
但要是一直采取此方式,学生只会顺藤摸瓜,就会慢慢失去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与习惯,从而导致现在有的学生习惯于教师问,然后顺着教师的问题想,再回答,一旦离开了教师的问题,就不会思考了。
所以,在后一阶段,教师可以训练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即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提问。
比如:一个题目、一个课题拿到手后,首先该干什么呢?学生应该分析问题,问自己仔细分析问题没有?问题分析之后,接着又该干什么呢?第一步、第二步做了,那第三步做了没有?学生问自己,通过自我提问来推动思维的发展。
这样反复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改进自己的思维活动,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更科学、更独立。
因此,教师要做到善于“问”,启迪学生思维;也要做到善于“不问”,注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甩掉教师这根“拐杖”,学会去独立思考。
课堂预设过多的限制
刚性过强的预设会让教学毫无弹性,也会让教学毫无悬念。
顺着教师的绳就会落在知识的线上,学生就如线提木偶般地解决所有“问题。
”
浮力的教学(片段)案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片段:教师出示一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加入盐水后鸡蛋上浮。
提问:“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浮力大小和什么有关?”众学生异口同声“液体的密度”。
然后,教师用细线绑住鸡蛋挂在测力计下,让学生看逐渐浸入时示数的变化,然后再提问:“又可以看出浮力大小和什么有关?”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片段: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提出猜想,教师提示的只是大方向,或者只是纠正学生在猜想及设计试验中犯的明显已学过知识技能的错误。
如让学生想想自己洗澡或游泳时的所见所感,看看河中的船装载不同的货物而引起的起伏等,接下来更为具体的推理与猜想应留给学生。
评析在第一个片段中所创设情景只是让学生“被体验”,学生仅仅根据水中加入盐这一表面现象讲出了改变液体的密度,从浸入的不同看出了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
充其量复习了密度与体积知识而已,而与本课的目标和任务“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中的“探究”毫无关系。
如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称为高效,那完全可以做到更高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浮力
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不过如此高效,学生除了复习已学过的物质的密度以及控制变量方法之外,其它方面没有新的收获,又何谈能力得到提高呢?而在第二个片段中,即使学生的猜想与实际的结论不符,教师只要能细心呵护学生那宝贵的、积极主动的思维,并进行适当引导,也一样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概念及规律的建构。
思考过后的实战检验
物理教师经常使用演示实验,此方法节约时间且效果看似不错,似乎是高效的很好体现。
然而,演示实验并不能代替学生实验,因为没有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串联和并联的教学案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片段:教师在讲台上分别搭建一个串联电路与一个并联电路。
搭好点亮后,问学生“连接上分别有什么特点、亮度上又有何区别”。
在学生观察现象得到结论后,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片段: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三个开关与若干导线等实验器材,先让学生连接一个让灯泡发光的电路,学生会很快完成。
然后教师再问:“你能连接一个电路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吗?”学生立即会跃跃欲试,本能地产生一种想“试一试,做一做”的冲动,紧接着就会连接成五花八门的电路。
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自己搭建的电路一一做评价与总结。
评析第一个片段中,看起来好像既让学生进行了思考,同时又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很好地控制了时间与进度,但是仔细想来,这样的过程全部是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下由教师实验操作完成的,中间没有学生的动手、探究过程,充其量只是有了高效的形,全然没有高效的魂。
第二个片段中,教师的做法在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很自然引入了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并且连接出的各式电路也为后面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做了有益的铺垫。
这样就能够在不增加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加入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动手,才真正体现了高效的灵魂。
南宋诗人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其中强调的是,要真正学会知识,就必须“躬行”。
这里的“躬行”,指的不仅是指导下的操作,更是自己思考过后的实践检验。
结束语
凡此种种的以教为中心的高效课堂,都是经过执教者精心预设甚至进行过几十遍的演练而形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一下子就掉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知识节点的“陷阱”中去,而且掉入的人越多越好,掉入得越深越好。
然而,当学生面对毫无提示的实际情况时,就出现了中国式的高分低能现象。
所以,很多学生上课很活跃,思维看似宽广,反应看似敏捷,实则却只是完成了最后一步的答案而已,因为前面最主要的猜想推理、设计实验等过程都已由教师代劳;这种表面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高效教学,恐怕只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很有帮助,而对学生思维习惯的
培养非常不利,长此以往,学生会依赖教师的创设情境,依赖教师的完美提示,依赖教师“喂到嘴边只需张口接住式”的提问。
这样的学生,在考试中由于离开了教师的提示,往往在遇到全新的探究题时无从下手,从而严重影响答题。
真正的高效,不是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到位”的提示下解决所有“问题”,也不仅是顺利完成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而是要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让学生的下一节课总比上一节课学得更高效,遇到问题能够有独立解决的能力。
教师给学生再多的“鱼”,总也比不上向学生传授“渔”技来得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