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2019年文档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主导者,而教师则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他们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和学习的节奏。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问题,和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要学会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培养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总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领者。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作为设计的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应具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有意义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合的特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水平确定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际的提升和满足感。
二、课前导入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者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背景知识。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过度讲解和灌输,而是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实验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和观察,从而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
四、巩固和扩展知识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知识点时,教师应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扩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提供反馈和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反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分享、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完成。
通过反馈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并改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供了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转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的范例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的范例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中国汽车工业与WTO》的设计广东南海市桂城中学一、概述《中国汽车工业与WTO》是一节基于Internet的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课,分两个课时,时间共60分钟。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功底◆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网络,上网搜索并浏览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但有迷航的可能◆ 学生普遍思维活跃,能积极并有条理地发表个人观点◆ 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经验还不足,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引导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入关的一些知识;◆ 通过搜索、分析网上资源,提高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意义构建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收集提取网络相关资源信息,使学生掌握快速阅读与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评价过程,提高评析文章的能力,掌握从多个角度分析、评论文章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积极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意识。
二、学习内容和任务学习内容设计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以策略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大致了解即可),主要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题开展策略性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陈述性知识:中美签署入关协议的情况;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将产生的影响◆ 策略性知识: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如何利用收集的信息,针对一个题目写出文章;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评论文章学习任务设计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完成两个学习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1、假使你是一名(A:司机;B:汽车经销商;C:汽车厂厂长),在得知中美签署有关协议的那一天(1999年11月15日)感受如何?你看到了哪些有关情形?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假如你是评审委员会的教师之一,与评审会其他教师合作,对学生的作文共同给出评价,写出评语。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范文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及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即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师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还要尊重学习主题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
(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相同。
(3)学习内容分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但真实的任务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体现,就需要对学习内容深入分析,明确学习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结构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4)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提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和重点,为学习着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某种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真实的情景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来学习。
(5)学习情境设计建构性的学习情景有三个要素: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
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
为学习着提供一个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上下文背景;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
为学习着提供感知真实问题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教案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1 教学设计的定义1.2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1.3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念1.4 教学设计的原则1.5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第二章: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分析2.1 学习者的基本特征2.2 学习者的需求分析2.3 学习者的差异性处理2.4 学习者的动机激发2.5 学习者的参与度提升第三章:学习目标的设定与表述3.1 学习目标的内涵与作用3.2 学习目标的设定原则3.3 学习目标的表述方法3.4 学习目标的具体化与量化3.5 学习目标的检验与反馈第四章: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4.1 教学策略的定义与类型4.2 教学策略的选择原则4.3 教学策略的应用方法4.4 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4.5 教学策略的有效评估第五章:教学媒体的选用与整合5.1 教学媒体的概念与分类5.2 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5.3 教学媒体的应用策略5.4 教学媒体的整合与融合5.5 教学媒体的使用效果评估第六章: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发展6.1 教学活动的概念与类型6.2 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6.3 教学活动的实施步骤6.4 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6.5 教学活动的改进与发展第七章:教学环境的创设与优化7.1 教学环境的概念与作用7.2 教学环境的创设原则7.3 教学物理环境的布局与设计7.4 教学心理环境的营造与维护7.5 教学环境的优化与调整第八章: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施8.1 学习评价的定义与类型8.2 学习评价的设计原则8.3 学习评价的工具与方法8.4 学习评价的实施步骤8.5 学习评价的反馈与改进第九章: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指导9.1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与目标9.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9.3 学习指导的概念与原则9.4 学习指导的策略与技巧9.5 学习指导的实践与反思第十章: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10.1 案例选择与分析的目的10.2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0.3 案例呈现与讨论10.4 案例的总结与启示10.5 案例的应用于实践重点解析本文教案编辑专员的编写工作已圆满完成,教案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教案”。
以学为主的教学案例
以学为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十二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的学期,本册教材编者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册课文分六组,安排了二个重点训练点,其中第二组课文安排了“注意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第四组课文安排了“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每组教学都紧紧围绕重点训练进行,各训练点联系密切,读写对应,循序渐进,系统进行,而第五驵课文正是对这两个训练点的承接和运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指导思想;课标指出:“精读课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读实践蝇逐步提高理解能力,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讲座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善于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
”“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表达情感。
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精读课文较长。
如何将这篇课文在有限的两课时让学生消化,我将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课时,突出一个“读”字,抓住学生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这一点,在第一课时先让学生查字典,扫清“读”的障碍,结合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让学生多读,反复读,将长文读短,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使学生明白课文讲了“卖火柴,擦火柴,被冻死”这三部分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突出从宏观到微观到客观的教学思路。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教案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念;(2)掌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学习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路;(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2)增强教学设计的创新意识;(3)提高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念(1)介绍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概念;(2)分析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特点;(3)阐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意义。
2.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1)任务分析法;(2)学习需求分析法;(3)目标导向法。
3.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技巧(1)创设学习情境;(2)设计学习任务;(3)制定评价标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讲解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念;(2)引发学生对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兴趣。
2. 案例分析:(1)分析典型案例;(2)引导学生探讨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方法;(3)总结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教学设计实践;(2)教师点评并进行指导;(3)学生互评,总结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3)评估学生对教学设计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成果性评价:(1)评价学生完成的教学设计方案;(2)分析学生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3)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教材;2. 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案例;3. 工具:教学设计软件和辅助工具;4. 网络资源:教学设计相关论文和教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
[精品]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案例
[精品]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案例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本次教学主要针对初学者,包括了初学者使用电脑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使用的基本操作、常见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等方面内容。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分类等。
2.掌握计算机使用的基本操作,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和文本编辑等方面知识。
3.学会使用常见的应用程序,包括文字处理软件、演示软件、数据处理工具等。
4.掌握Internet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组成部分、协议、应用等。
教学设计教学类型:综合型教学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主要采用演示和实验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时间:本次教学时间共计10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2小时。
教学过程第一周:电脑基础知识3.介绍计算机的分类,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等。
4.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电脑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
第二周:计算机基本操作1.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重启等。
2.介绍文件管理和文本编辑等基本操作。
3.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就计算机基本操作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4.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输入、排版、文本格式等。
2.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1.介绍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制作幻灯片、添加图表、添加音频视频等。
1.介绍网络的组成部分,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协议等。
4.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感性地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第七周:浏览器的使用第九周:FTP的使用1.介绍FTP的基本概念,包括上传文件、下载文件等。
第十周:综合实践2.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建一个自己的网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3.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
教学评估与总结1.教材使用:利用教材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扩展阅读。
学为中心课堂教学实践(3篇)
第1篇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
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理念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3. 注重过程评价: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多媒体、游戏、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注重实践,培养能力: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5.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1. 语文课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任务。
因此,“学”作为教学设计模式的中心,将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一、设计逻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展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项目制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设计逻辑,可以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丰富和提高,在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上也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二、设计过程1.确定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学习目标,这些目标既包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包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通过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将学习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概念,能力性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培养和提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可以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提供实践活动和项目任务: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任务,让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学习社区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以学习为中心,打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案
教案是一门教学设计的艺术。
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学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以学习为中心,打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学生为主体,理解为核心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自由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灵活演绎、理解、运用知识。
通过教学,走出板书、PPT等老式的知识传授方式,把学生的思考放在教育过程中,让他们在丰富的环境中自由地思考问题,提高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策略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不同,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目标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学习困难和学习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教具,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但是,在现代教育中,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用。
现代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学生以自由探究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思考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通过锻炼和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追求创新发展、追求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能够提供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目标等因素,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更多元化和更适应当代教育的教育效果。
设计“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三、设计“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自主、合作、探究”要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一)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的关系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学习方式之下的具体活动,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不能停留在转变学习方式层面,而要深入到学习活动设计层面,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自主、合作、探究,不是具体的学习活动形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不是简单地放任学生自学、小组学、带着问题学。
因为学校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面对的是大量的、系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单靠学生自发地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就想达到三维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所谓“学会学习”,是学习的高级目标,而绝非已有前提,换句话说,学生绝不是本来就已经“会学习”了,更不是凭“自学”就能学会学习。
只有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也就是说,“自主、合作、探究”要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
(二)什么是以学习为核心以学习为核心也不同于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关注的是“学什么”。
以学习为核心,关注的是每一个具体的内容“怎么学”,针对的是在当前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的问题。
(三)什么是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是以学习目标为核心,遵循学习心理学规律,对应具体学习内容,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形式。
学习活动设计总是要对应具体的学习内容,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的学习”是不存在的。
课程内容不同,学习活动的方法、形式就应不同。
同样,具有共同特点的课程内容,学习形式上也可以一致。
这是我们探索学习活动设计的价值所在。
学习活动设计本质上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设计,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其重点是思维活动过程,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
另外,学生心理活动要有外部行为的支持,因此学习活动设计应体现出学生的外部行为,即与学习内容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化。
3.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4.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龟兔赛跑》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 引导探究,培养能力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光的传播规律。
3. 互动交流,共同进步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现象,交流学习心得。
4. 拓展延伸,提高素养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板 2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板 2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逐渐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
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个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板,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确保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方法掌握,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选择1. 精选核心知识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关联性和启发性的核心知识点,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关注前沿知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时代需求,引入前沿知识和新技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 设计实际问题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方法设计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项目式学习: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多元化评价:采用笔试、口试、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2.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3. 自我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素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学习中心论”为基础和核心,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还包括如下几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体现“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本案例选择“硫酸”中的几个教学片段作为尝试,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转“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以达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的“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实施及分析背景性要素可作为环境氛围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实践,它的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思考和实践的范围。
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中的六个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动机要素、选择要素、建构要素、应用要素、计划要素、评价要素,统称过程性要素。
1.背景性学习要素的实施猜一猜:这些词语和硫酸有何关系?[预想效果]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背景性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化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指导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过程性学习要素的实施(1)动力系统的启动①激发动机:[设计操作]教师演示“黑面包”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体现的化学原理。
[预想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
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从追逐新奇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
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应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
(2)操作系统的执行①引导选择:[设计操作]思考问题:a.古称硫酸为“矾油”,为何以“油”命名?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课本阅读法全面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
基于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2019年精选文档
基于“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科学教学设计逐渐代替了备课的传统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教师应科学地、系统地、全方位地重新审视科学课堂。
尽管不同的人对教学设计有不同的理解,但理论上主要从学习需要、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以达成了一定共识。
然而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预设、在预设下学生是否能够生成、怎样的预设才是最优化的问题,老师们鲜有思考。
本文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观点以供大家探讨。
一、教学目标定位: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具体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实现。
课标中通常用学习、认识、知道、经历、参加、关心等行为动词来表达教学目标,这些描述都是学生的行为,这就意味着教学的中心是“学生”。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初中学生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有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能力,能运用一些抽象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可以进行一些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了,如果仍然采取告知和强化训练来实现教学目标,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难以让学生得到发展。
.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达成教学目标,教学预设应当成为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精心预设是科学课堂的一个起点,有了充分的精细预设,才会有丰富精彩的生成,要做精细的预设还得精心关注学生。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关注学生,并做相应的教学预设,有利于学生真正地实现自我生成。
1.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能力水平2.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或前概念;3.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和个体差异;4.知识作为载体承载了哪些科学方法,学生要经历怎样的学习才能构建自己新知;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得到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前三者是从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学习需求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定位教学目标,后两项主要是从学生心理、思维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角度去关注学生定位教学目标,是教师容易忽略的也不容易实现。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案例
课例 1 :澳大利亚“门尼·彭兹中心小学”所作的教改试验(抛锚式教学)试验班为六年级,有 30 名学生,教师名字叫安德莉亚,当前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
首先,安德莉亚鼓励她的学生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拟定若干题目,例如奥运会的历史和澳大利亚在历次奥运会中的成绩等问题。
确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确定媒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在图书馆和 Internet 上查阅资料以后,其中米彻尔和沙拉两位小朋友合作制作了一个关于奥运会历史的多媒体演示软件。
在这个软件向全班同学播放以前,教师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和分析软件表现的内容及其特点。
播放后立即进行讨论。
一位学生说,从奥运会举办的时间轴线,他注意到奥运会是每 4 年召开一次。
另一位学生则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并不总是这样,例如 1904 年、 1906 年和 1908 年这几次是每两年举行一次。
还有一些学生则注意到在时间轴线的 1916 年, 1940 年和 1944 年这几个年份没有举行奥运会,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年份没有举办奥运会?”有的学生回答,可能是这些年份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情,有的学生则回答发生了战争,有的则更确切地指出1916 年停办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40 年和 1944 年停办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协商,认为有必要对米彻尔和沙拉开发的多媒体软件作两点补充:①说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对举办奥运会的影响;②对奥运历史初期的几次过渡性(两年一次)奥运会做出特别的解释。
这时候有位小朋友提出要把希特勒的照片通过扫描放到时间轴上的 1940 年这点上,以说明是他发动了二次大战。
教师询问全班其他同学:“有无不同意见?”沙拉举起手,高声回答说:“我不同意用希特勒照片,我们应当使用一张能真实反映二次大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例如大规模轰炸或集体屠杀犹太人)的照片,以激起人们对希特勒的痛恨”。
大班数学教案以学习为中心
大班数学教案以学习为中心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0-20的认识和写法。
2.掌握数字0-20的顺序排列。
3.理解数字0-20的概念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4.进一步巩固数字0-10的加法运算。
5.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规律和特点,培养逻辑思维。
6.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0-202.计数器3.白板、白板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10,让学生逐个说出数字,然后请学生在纸上写下这些数字,注意书写正确。
2. 学习数字0-20的认识和写法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20,让学生逐个认读并复述数字,并注意观察每个数字的写法和形状。
2.学生跟读数字,并用手指在空中模仿数字的写法。
3. 数字0-20的顺序排列1.教师在白板上写下0-20的数字,然后乱序排列。
2.学生们依次上前,用计数器指出下一个数字,并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在白板上。
4. 数字0-20的概念与数量的对应关系1.教师询问学生,数字1代表什么?数字2代表什么?以此类推,逐个询问到数字20。
2.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白板上绘制相应数量的图形来表示数字的含义。
5. 数字0-10的加法运算1.教师出示加法计算题,例如3+2=,4+6=,让学生口算后给出答案。
2.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用计数器逐个数出正确的答案。
6. 发现数字的规律和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0-20的形状和写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2.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教师进行讨论和总结。
7. 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转过身将其中一张移走。
2.学生观察并说出缺少的数字,教师提供反馈,并进行多组练习。
四、巩固练习1.教师发放巩固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学生完成后,教师检查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辅导。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数字0-20的认识和写法,掌握了数字0-20的顺序排列,并理解了数字0-20的概念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学为主 教案
学为主教案教案标题:学为主教案教案目标:通过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英语课为例,教学内容为学习并掌握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者故事情节,引起学生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兴趣。
- 提问引导:提问学生关于过去发生的事情,例如: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Did you watch a movie last weekend?等。
2. 学习过程(30分钟):-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实例,介绍动词的过去式形式的构成规则。
- 学生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动词过去式的练习题。
-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 拓展应用(15分钟):- 游戏活动: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动词过去式形式。
-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成果。
4.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通过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掌握了动词过去式的形式。
-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资源和评估:- 教学资源:图片、故事情节、动词过去式练习题、游戏活动材料等。
-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游戏活动的成绩。
教案特色和亮点:1. 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问引导和学生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结合教师讲解、学生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学习和巩固。
3. 学生展示和反馈:通过游戏活动和学生反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的教案撰写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学习中心论”为基础和核心,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还包括如下几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体现“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本案例选择“硫酸”中的几个教学片段作为尝试,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转“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以达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的“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实施及分析
背景性要素可作为环境氛围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实践,它的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思考和实践的范围。
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中的六个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动机要素、选择要素、建构要素、应用要素、计划要素、评价要素,统称过程性要素。
1.背景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猜一猜:这些词语和硫酸有何关系?
[预想效果]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背景性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
化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指导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过程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1)动力系统的启动
①激发动机:
[设计操作]教师演示“黑面包”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体现的化学原理。
[预想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
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从追逐新奇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
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应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
(2)操作系统的执行
①引导选择:
[设计操作]思考问题:a.古称硫酸为“矾油”,为何以“油”命名?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课本阅读法全面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
从“矾油”到“硫酸”的命名实现了“质”的转变。
硫酸是一b. 种酸,回忆初中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
c.浓硫酸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木屑硫酸铜晶体,在同种试剂中分别滴加浓硫酸和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预想效果]引导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
追寻化学发展史过程,沿着古人的足迹学习了解物质的性质。
联系对比,以故引新,从教学目标和主旨出发,提出悬念性问题,导入新课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通过学生实验总结,比较吸水性和脱水性概念的差异。
[理论依据]注意就是学习的心理指向,明确心理指向是对学生进行选择性感知接受及选择性思维加工的前提。
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不是完全“自由”的,而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实践活动,教师制定的目标,被学生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目标,从而真正有效地导引行动。
②促使建构:
[设计操作](猫的故事)1811年的某一天,桌子上放有两瓶溶液,一瓶是海藻灰的酒精溶液,另一瓶是硫酸。
突然,一只猫跳上实验桌,把这两瓶溶液打翻了。
两种溶液被混在一起,顿时一缕紫色的烟雾冉冉升起,并且有一股使人窒息的气味弥漫整个房间。
当这种紫色蒸汽凝结后,库特瓦发现它是暗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
分析过程:海藻灰+浓硫酸→紫烟+令人窒息的气体,回忆卤素元?I2+(浓)→+H2SO4―I素的发现史,
巩固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思考问题:
a.I―被浓硫酸中何种元素氧化?
b.如何选择合适化学反应分别研究硫酸中氢元素、硫元素氧化作用的体现。
c.选择何种金属作为与浓硫酸的反应物可研究硫元素的氧化性而
排除氢元素的氧化性?
[预想效果]促进新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建构新知识意义。
以历史偶发事件创设条件,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形成感性经验。
以氧化还原基本理论的旧知识为基础建构接纳新知识,这是学习建构的最根本的规律。
[理论依据]建构机制是认知系统中最核心的机制,是直接形成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实现认知结构变化的程序和步骤。
背景性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经验,这是决定建构能否发生,能否成功实现的基础。
③指导应用:
[设计操作]a.提问: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究竟用何材料制成储罐?(引出钝化概念)
b.举例说明脱水性和吸水性的不同
c.分析“黑面包”实验如何体现浓硫酸的特性?
[预想效果]引发和指导应用练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迁移。
举出来的生活经济的实例达到全面知识的目的a.
b.所举有关概念,规则适用或不适用的例子
c.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
[理论依据]建构―应用―重建构―再应用这是一个知识应用,巩固和迁移的过程。
尝试适应用已经正确建构了新知识纳入“长时记忆”形成巩固记忆,采用变式练习,发展为迁移性应用
3.控制系统的调控
诊断性评价:
①三大硫酸(盐酸、硫酸、硝酸)有何异同点?
②只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a)和稀硫酸(b)两瓶无色溶液,操作步骤依次是
形成性评价:
①选择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②写出实验室中5种由硫酸作为反应物制备的气体。
③浓硫酸滴在湿润的蓝色蕊试纸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三、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
着眼于整体教学系统,使各教学要素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整体效益的原则,即最优化原则是本案例设计的核心及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主体的作用,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等等,即主体化原则的体现。
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是处理教材,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避免“教内容。
避免“教学即教书”的观点,照搬教材和“教参”
学即讲学”的观念,按自身的理解对教材进行诠释;主张“教学生学”,教材是为促进学生形成有意义学习创设“客观条件”,即把具有“客
观意义”的教材内容处理为对学生具有潜在“心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