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8一棵小桃树教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一棵小桃树》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应在课堂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在品析描写的语句方面,学生这时应该能够熟练把握赏析的角度,和有能够准确感受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指导赏析的思路,而不要固化赏析的语言模式。
【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个人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2.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个人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在预习阶段,注意类文的推荐,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基础上对这篇文章进行预习自读。
了解一些相同时代背景的文章,寻找小桃树和“我”成长过程中的共通之处,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要想对作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建议组织学生课前阅读资料包中的预习材料《贾平凹懂得发现自己》等文章。
一、作者介绍导入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二、初读梳理1.请学生起立朗读课文,穿插正音、解词补充。
七年级语文下册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18 一棵小桃树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及方法】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重难点〕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重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及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重点〕导语设计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一样呢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教学提示】〔1〕识记以下汉字。
伫孱嵬懊丧执著矜持〔2〕理解以下词语。
伫立孱踏青垂垂暮老楚楚2. 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消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时机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目标导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薄弱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薄弱〞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作家进展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一颗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1)
18、《一颗小桃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积累文中的字词“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等,以及作者作品简介。
2、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3、感知课文内容,抓关键句段,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课堂自主学习等方法,学习字词知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梳理文章的线索教学方法:反复朗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环节:(一)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和作品、写作背景。
2、梳理并学习文中字词知识。
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3、反复读课文,感受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4、完成《课时练》中“自主学习”的练习。
(二)导入新课: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三)预习检测:1、听写字词知识。
2、口头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写作背景——1976年。
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写作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学会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一颗小桃树》是一篇以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为线索的记叙文。它通过描述小桃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表达主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小桃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面对困难的态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茁壮、庇护、期满”等,以便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记叙文结构,包括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高潮和结局,明确文章的写作特色和逻辑关系。
-体会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作者使用的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感悟其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1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1篇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的1、自读文章,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4、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点目标: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自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了解自读学情: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感受中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难点。
(二)关注课文旁批,理解自读要求: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是提问的?你自己能解决问题吗?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标注了五处旁批。
①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
②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
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③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④“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
作者仅仅在写花吗?⑤“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五处旁批,后三处提问,教学中利用这三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作者情感以及相关主旨。
(三)五个旁批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即第二处: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
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段中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品味语言,感受深意。
第四段教师做出指导示范,再放手学生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语句,重在感受品味,课堂上不做细致的研读品析。
(四)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理解小桃树中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五)最后一处旁批引领思考,即文章第一个旁批“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阅读重在悟情。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以一颗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为线索,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篇文章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力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对小桃树的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及它如何启发我们积极面对困难。
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加强教学难点讲解,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调整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清晰度和逻辑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我也将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调整讨论主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成果分享,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课程内容包括:
1.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一棵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
18 《我的小桃树》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2.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习插叙的叙述方式,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
4. 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难点: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自己喜欢的花草等导入。
二、出示教学目标1. 学生齐读。
2. 教师解读。
三、预习查评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
生于陕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兼写作。
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
代表作《腊月.正月》《浮躁》《商州》等。
作品多次被翻译成英、法、日、韩及港台版本。
3. 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读一读:淅淅沥沥轰轰烈烈瘦弱安葬后悔支撑时隐时现花骨朵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用心读每一句话,尽可能区读懂课文的内容。
2. 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和“我”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称作是“我的小桃树”?)3. 理清课文层次。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一(1):写眼前情景,“今天下雨”,小桃树被风雨摧残。
二(2-7):回忆过去,插叙“好多年前”“我”栽种小桃树的经历。
三(8-10):又回到眼前的情景上来,描述看到风雨中树顶上一个欲绽的花苞的情景,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五、精读理解(一)作者笔下的小桃树是怎样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作者写小桃树的外形有什么作用?1. 枝条被风雨摇晃着,花一片片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转。
2. 它长得很委曲,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本文内容,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学习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
【情境导入】每到春天,许多人都喜欢赏桃花,在你的记忆中,桃花开放时是怎样的景象?在春风的吹拂下,桃花像火焰一般地迎风绽放,嫣然含笑。
看到桃花盛开的样子,老师想到了《诗经》中的一句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今天,我们学习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忏.悔(chàn)矜.持(jīn)恍.然(huǎnɡ)孱.头(càn)服侍.(shì)猥.琐(wěi)渺.小(miǎo)幼稚.(zhì)赤裸.(luǒ)(2)解释词语。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生灵:指有生命的东西。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言语、行动)过于谨慎;拘束。
踏青: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楚楚:(姿态)娇柔;纤弱;秀美。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渺小:微小。
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2.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写眼前桃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对桃树的回忆。
第三部分:接写眼前桃树的情景。
第四部分:希望中的桃树。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分析小桃树的形象(1)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明确:摹形着色的:“纤纤的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了,太淡了”“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努力撑着”“挣扎”“抖着”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的精神。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小桃树形象:瘦弱可怜委屈(形)
顽强,有毅力,执著(神)
小结:关注到了文章中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细致地品读,我们看到了一棵瘦弱自卑、孤单可怜的小桃树,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棵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小桃树。
四、读人——感悟花语人心
跳读文章,读文识人
请跳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相关语句,找找体现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的语句。思考:“我”和小桃树有哪些相似之处?
贾平凹的梦,是那棵瘦弱的小桃树,饱经风雨仍然昂起头执着地追梦,这也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困苦,我们坚定执着的逐梦前行。
六、悟“法”——解花语写心梦
1.寻找关联,理解概念
执着追梦的情志其实也可以借其他的事物来寄托的,贾平凹为什么偏偏要借小桃树来诉说自己的心声呢?
不仅因为贾平凹瘦弱单薄的外表、充满磨难的成长经历跟小桃树是相似的,更因为贾平凹在艰难的处境中执着奋斗最终开出了梦想之花的精神与小桃树的内在品格是相契合的。所以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我们选择寄托情志的事物不仅要外形、经历方面与我们相似,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与我们高度的契合。
三、读花——倾听花语树言
(一)速读文章,感知形象
1.浏览课文,梳理小桃树成长历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说小桃树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辛与磨难?
桃核儿埋在角落里(独自萌芽)——长到二尺来髙(枯黄,孤独寂寞,无人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一棵小桃树》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一棵小桃树
适用年级
七
适用类型
讲读课文
知识点来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一棵小桃树》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例如,在讲解课文《一颗小桃树》时,可以展示小桃树的成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九.板书设计
1. 课文标题:《一颗小桃树》
2. 课文作者及背景简介
3. 小桃树的成长过程:种子发芽 - 植株生长 - 开花结果
4. 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态度:赞美、热爱、敬畏
5. 小桃树的象征意义:坚韧、生命力、希望
6. 实际生活与小桃树的联系:环保意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7. 课后作业:观察自然、创作诗歌、开展环保活动
风雨中,它傲然挺立,
阳光下,它笑得更甜。
它象征着坚韧和希望,
激励我们追逐梦想,勇往直前。
八、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一颗小桃树》的课,通过讲解课文、分析案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对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讲解课文和分析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对小桃树的赞美和热爱。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对富有情感和生动故事的课文更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词汇进行创作。在学习风格上,个别学生更偏好 visual 型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和视频辅助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 auditory 型学习,对听觉和口语表达更感兴趣。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课题:《一颗小桃树》【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一颗小桃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着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2、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3、教学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
另一方面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
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矜持、执着、猥琐、血气方刚,祸不单行”等词语。
2.找准文章的线索、结构。
3.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写法,领会小桃树蕴含的深刻含义。
4.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构建动场由歌词引出文章的内容,童年、梦想、风雨人生。
带领学生尽快进入文章的主题,为理解文章的托物言志做好铺垫。
(师深情朗诵)“有过多少明亮的夜晚,理想就化作满天星辰,清光照耀着童年的梦,心中却唱起未来的歌……“孩提时,我们就对美好的未来有着朦胧的向往,可是人在旅途,难免经历风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文——《一棵小桃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
《一棵小桃树》教案[学情分析]《一棵小桃树》是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本课借一棵具有曲折成长历程的小桃树抒发了作者的情志——面对生活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上一单元学生已经掌握略读课文的方法,在整体感知中我想让他们学以致用,跳读课文,明确小桃树曲折的成长经历。
细读课文环节中,我想教会学生通过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抓关键词等方法鉴赏语言,用美读的方法走入课文情境,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我想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作者与小桃树的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情志,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梳理文章“小桃树”的成长历程;2.品析语言,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比较阅读,理解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情志,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品析语言,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学习难点]比较阅读,领会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情志,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品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自然总能给人智慧的启迪。
宗璞从一树流淌的紫藤萝花中平复了烦躁的心绪,加快前进的脚步;史铁生从秋天开的烂漫的菊花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重拾了生的勇气。
一棵在风雨中挣扎、顽强生长的小桃树,会寄托贾平凹怎样的情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他的《一棵小桃树》去找寻答案吧。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优秀教案(1课时11页)
一棵小桃树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一棵小桃树的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理解由小桃树的成长给作者的启示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培养自己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勇气和信心。
导入语:“早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最美人间四月天的晚春时节,你方开罢,我登场,百花争奇斗艳之时,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花呢?可贾平凹却独钟情于一棵小桃树,所以他在文中说:常常要给小桃树写点文章。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一颗小桃树》,去看看,去品一品。
同学们,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独爱莲,今贾平凹只钟情于一颗小桃树,所以,他常常要给小桃树写点文章。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散文《一颗小桃树》。
一、一棵小桃树(1)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回忆这棵小桃树的?(找出文中直接表露心情的词语)(找出后齐读第1节)(2)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让作者如此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呢?请用:我从中,读出了,这是一棵小桃树,让我心生(爱怜、忏悔、安慰)回答问题。
例如: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
我从“哆嗦”“慌乱”“老”“瘦”“容颜全然褪尽”等词语读出了这是一棵可怜的小桃树。
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风吹雨打下的凄楚可怜情形,表达了作者的爱怜之情。
(1)、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委屈”体现了小桃树不满意自己所生长的环境,“瘦瘦”“黄黄”从形、色写了小桃树的弱小。
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爱怜之情。
(2). 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18 一棵小桃树1.梳理小桃树的成长过程,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
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寻找小桃树与“我”的共性,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4.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
一、导入新课一棵普通的小桃树,没有开出鲜艳的花,却牵动着作者的心;没有强劲的枝干,却让作者感受到巨大的力量。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棵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讨探讨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分析小桃树的成长经历1.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明确:描写形态、颜色的:“纤纤的生灵”“瘦瘦的,黄黄的”“弯弯的身子”“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态的:“哆嗦”“弯了头,紧抱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苦涩涩地笑着”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我”的小桃树经历了哪些艰辛与磨难?明确:①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小桃树生长的艰辛与磨难。
②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生存环境的恶劣。
③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
”——体会大家对小桃树的嘲笑。
④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体会小桃树的坎坷。
⑤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体会小桃树的孤独与寂寞。
3.第10自然段中说:“可怜的小桃树!”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明确: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表现它的可怜。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一颗小桃树》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一颗小桃树》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成氏经历。
2、勾划•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3、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小桃树上的“志”。
教学重占难点教学重占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成长经历。
2、勾划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小桃树上的“志”。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新课导入在春风的吹拂下,桃花像火焰一般地迎风绽放,嫣然含笑。
看到桃花盛开的样子,老师想到了《诗经》中的一句诗:桃之 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賛其实。
桃之夭夭,其叶薬慕。
今天,我们來学习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看 看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又有着怎样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二、 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岀生,中国当代作家。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
曾任陕西人民岀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 从事专业创作。
1992年创刊《美文》。
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作协陕西分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大散文月刊的 主编等。
三、 整体感知1.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 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揭示一个生活的衿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 出美好的未來。
2. 理清课文线索。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即小桃树的经历,另一条 暗线即为作者的经历。
四、 课文分析1…找出描写小桃树外形的语句,并概括小桃树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猥琐( ) 颤抖 ( ) 灼( )2.理解下列词语伫立——长久地站立生灵——生命孱头——软弱无能的人矜持——拘谨,拘束.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三步.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楚楚——较弱柔美四、整体感知1.这是一株怎样的小桃树?明确: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我”的经历.五、合作探究:1.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明确: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2.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历经风雨的摧残.明确: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油对它产生赞美之情.总之,小桃树象征着“我”的幸福和希望,小桃树的坎坷经历又和我的相似,所以,我关注它、爱护它.3.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自由发言)明确: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等等.4.文章第七、第八两自然段对于自己为什么交代得那么多? 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写这篇散文就是托物言志,借小桃树说及自己的一些经历,透露自己所受的遭遇和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5.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说“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是什么意思? 文章以此作结有什么含义?明确:这句话表示“我”对小桃树充满信心,相信它会耐得住风雨,经得住挫折,最终会成为大桃树,结出果实的.文章以此作结具有深刻含义: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我”坚信,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果实.六、总结全文: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七、达标测试1. 学生做“当堂达标检测题”,教师监考.2. 学生做完后,组内相互批改,多媒体课件展示答案3. 各组汇报批改情况,尤其是错得比较多的题.八、布置作业通过对一种植物描写,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篇记叙文.附板书设计一棵小桃树贾平凹“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一棵小桃树
【导学目标】
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聆听着细切的心语与倾诉,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心灵的搏动,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朵在冰天雪地的严冬中冻僵了的心灵之花的复苏与绽放。
它虽然不免让人感到几缕辛酸,但它同时却更多地让人感到惊喜与欣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的这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如何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伫(zhù)嵬(wéi)懊丧
..(ào sànɡ) 矜持
..(jīn chí)
忏悔
..(chàn huǐ) 撂(liào) 褪(tuì)
(2)词义
伫立:长久地站立。
生灵:生命。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楚楚:软弱柔美。
2.作者名片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的工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三次荣获全国文学奖。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让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思考小桃树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
学法指导:
词语的作用分析法
词语的作用一般有:
(1)精确性作用。
指词语在词类选取、概念表达上的准确、恰当(主要指动词、形容词);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主要指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
(2)形象性作用。
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具有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等作用,一般都会采用修辞或者一些动词来体现。
(3)情感性作用。
指用词语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的作用。
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
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交流点拨】这一环节主要以诵读赏析为主。
扣住“可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来作答。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的精神。
3.第十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交流点拨】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理解
1.第十四段中说“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作者产生安慰之情、感激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步入社会后不太顺利,内心抑郁,如“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但在文章结尾却写到“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由此可见,是在风雨摧残中还依然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的小桃树让作者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给了他创造美好的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因此根本原因是来自小桃树的顽强。
2.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
【交流点拨】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
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
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
它历经风雨的摧残。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地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由得对它产生赞美之情。
小桃树象征着“我”的幸福和希望,小桃树的坎坷经历又和“我”的相似,所以“我”关注它、爱护它。
3.作者写“奶奶让我们含桃核”以及“奶奶护着桃树”是为了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根据“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可知这是奶奶对我们的祝愿,也催发了“我”对人生幸福、理想的追求,“奶奶呵护小桃树”实则是对我梦想的呵护。
文中写“奶奶让我们含桃核”以及“奶奶护着桃树”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自由发言)
【交流点拨】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等等。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1)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
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明写的是一棵小桃树,暗写的是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疯狂虐杀一切的年代。
让读者从中品味到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与贾平凹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
同时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2)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从一棵树到一个人到一首歌,由浅入深。
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小桃树的生命历程紧紧扣住“可怜”这个词,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贾平凹成长经历的相似。
2.拓展延伸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之书,她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
当你遭遇挫折而迷惘时,有没有一种植物在你心中停留?请完成一篇随笔。
【交流点拨】示例:看着书上那页插图,我不由发出一声感叹。
那是一棵挺拔的青松,它历经风雨,生机勃勃。
它生长于石缝中,灰色的岩石是它的家。
我不知道,上天赋予了它什么力量,让它能顶破岩石从而获得生命。
看着它,我仿佛体会到了它的艰辛。
每天,它努力地将头往外伸,寻找希望的阳光。
有时,甚至喝不到一滴甘露,多少年如一日,它都挺了过来,这几乎令人不敢相信,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但它做到了,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成为了一棵真正的青松。
我终于知道,那力量是什么?噢!是对光明的向往;噢!是对求生的本能。
成功,永远属于拼搏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去拼、去搏!
板书设计
“纤纤”“黄黄的”
“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
“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理解。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