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第二章第一讲
第二章第一讲 数的进制与科学计数法
升级目标基础通关1.计数亦称数数。
算术的基本概念之一。
指数事物个数的过程。
计数时,通常是手指着每一个事物,一个一个地数,口里念着正整数列里的数1,2,3,4,5等,和所指的事物进行一一对应,这种过程称为计数。
上述逐个地计算事物的方法,称为逐一计数。
若按几个一群的方法计数,则称为分群计数。
例如,当计数金钱或变化时,或当“加二计数”(2,4,6,8,10,12,...)或“加五计数”(5,10,15,20,15,...)时。
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以此类推。
2.计数单位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等,叫做数的计数单位。
这些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计数单位应包含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大块,并按以下顺序排列:……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写数时如果有小数部分要用小数点(.)把整数和小数分开。
3.十进制人类天生双手十指。
“扳着手指头”计数,是每个人幼时必经之路。
这就是我们常用的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有两大内涵:一是有十个不同的数符:0,1,2,3,4,5,6,7,8,9;二是“逢十进一”。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
十进制的计数单位分别是:()321010,10,10,101,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例如:01231031011001022013⨯+⨯+⨯+⨯=。
4.二进制大家知道,数是计算物体的个数而引进的,0代表什么都没有,有一个计为“1”;再多一个计为“10”(在十进制下计为2);比“10”再多一个,计为“11”(二进制下计为3)。
因此,二进制中只用两个数符0和1。
二进制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32102,2,2),2(1,二进制数也可以写做展开式的形式,例如100110(为了不引起混淆,我们把二进制数右下角标一个2)在二进制中表示为:543210210(100110)120202121202(38)=⨯+⨯+⨯+⨯+⨯+⨯=同样,每个数位(和十进制一样从左往右数)上的数字代表有几个对应的单位。
高中数学目录(选修)
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1.3 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 基本不等式选修1-1 文科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变化率与导数 3.2 导数的计算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 流程图4.2 结构图选修2-1理科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 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 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一讲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
第一讲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二、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 • (一)概念:知识产权,也称智慧财产权或者知识财产所有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
他组织依法对其创造的智力成果和在商业活动中使用的(个性化)商业标记等非物质财 产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其他权利等。1、非物质财产;2、 智力成果和商业标志;3、专有权。知识产权是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智力成果和商 业标记的权利?
序言 知识产权战略与中国发展 一、中国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中国发展目标
四大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人才强国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
• 二、制定序知言识产知权识战略产的权原战因—略—与20中08国年知发识展产权战略纲要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觉醒的标志)
技不如人
文不惊人
制度创新
提高技术研发 投入和成果转化率
提高文化产品 市场占有率
注重版权产业 增长率
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国际 知名品牌
加强知识产权 服务业发展
树立版权产业 贡献率
增加市场占有率
第二讲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物权和债权
• 一、知识与知识产权的概 念和关系
财产 知识产权 继承权和人身利益
(二)知识产权的种类
(三)知识产权的 特征
创造性成果权:著作权 和专利权
专有权或垄断性
商业标记权:商标权、 商号权和地理标志权等
时间性
反不正当竞争权?
经营性资信权:商誉权、 信用权、形象化权?
地域性
(四)知识产权的性质——私权 知识产权能否纳入民法典,如何纳入?
第一讲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教育管理原理-第一讲-(第1-2章)练习题
教育管理原理-第一讲-(第1-2章)练习题1.管理具有两重性,即() [单选题] *A.文化性与非文化性的统一B.经济性与非经济性的统一C.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 年中国设立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 [单选题] *A.1949B.2000C.1905(正确答案)D.19103.日本的中小学设立“教员意见登记簿”,鼓励教员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到期末,须对教员的意见给予答复,意见采纳了的要予以表扬,未被采纳的要说明原因。
这反映了教育管理发展趋势的() [单选题] *A.民主化(正确答案)B.科学化C.均权化D.专业化4.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包括()①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③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④教育管理观念的规律 [单选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5.学科体系包括() [单选题] *A.一门学科和学科群B.著作体系和著作层次体系C.著作体系和教材体系(正确答案)D.著作层次体系和教材层次体系6.现代教育管理学的两大源流是()①德国的行政学②美国的行政学③法国的行政学④中国的行政学 [单选题] *A.①②(正确答案)B.②③C.①④D.③④7.人际关系理论,是等在霍桑工厂里通过实验而创立的理论。
() [单选题] *A.梅奥和雷斯利斯伯格(正确答案)B.卡伯利和梅奥C.泰勒和雷斯利斯伯格D.巴纳德和西蒙8.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 [单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改革开放C.19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确答案)9.库恩提出了的概念,不主张用数学概念来阐述理论,而是借助历史材料来构建理论() [单选题] *A.变式B.范式(正确答案)C.实证主义D.思辨哲学10.管理具有两重性,其中,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我们称之为() [单选题] *A.非政治性(正确答案)B.政治性C.经济性D.复杂性11.目前在美国的各大学普遍设有教育管理专业,培养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精品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基础考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及影响。 2.大气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常见形式。 4.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线索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把握不同区域特征,熟知不同区域的大气热力状况特征。 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 力状况原理。
() D.22.5 km
2.a月,高度1.5 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解析:第1题,南极地区近地面1月气温高于7月,则图中b月
为1月、a月为7月。由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结
合图中曲线特征,可判断1月该站对流层上界高度在5~10 km之间,即B正确。第2题,图示a月1.5 km以下气温垂直方 向上下冷上热,与对流层规律相反,即出现了逆温现象。结
二逆温的类型、过程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成因
辐射 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 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 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 降温越快
平流 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 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 接触作用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考点精析]
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人教A 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 1..1 1 集合集合 1 1..2 2 函数及其表示函数及其表示 1 1..3 3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1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 2 2..2 2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 2 2..3 3 幂函数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1 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 3 3..2 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 1..1 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 1..2 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 1..3 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2..1 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2..2 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 2..3 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 3..2 2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3 3..3 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 1..1 1 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与程序框图 1 1..2 2 基本算法语句基本算法语句 1 1..3 3 算法案例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 2..1 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 2..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 2..3 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 3..1 1 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3 3..2 2 古典概型古典概型 3 3..3 3 几何概型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 1..1 1 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和弧度制 1 1..2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1..3 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 1..4 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1..5 5 函数函数y=Asin y=Asin((ωx+ψ) 1 1..6 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 2..1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 2..2 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 2..3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 2..4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 2..5 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 3..1 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 3..2 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举例选修1-2第一章第一章 统计案例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证明第三章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则运算第四章第四章 框图框图 4.1流程图流程图 4.2结构图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量词第二章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方程2.1 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2.2 椭圆椭圆 2.3 双曲线双曲线 2.4 抛物线抛物线第三章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 1.6 微积分基本定理微积分基本定理 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证明2.3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第一章 计数原理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 1.3 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第二章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 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案例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第一讲 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与几何第二讲第二讲 古希腊数学古希腊数学 第三讲第三讲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学瑰宝第四讲第四讲 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何的产生第五讲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 第六讲第六讲 近代数学两巨星巨星第七讲第七讲 千古谜题千古谜题第八讲第八讲 对无穷的深入思考入思考第九讲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2选修3-3第一讲第一讲 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看球面第二讲第二讲 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离和角第三讲第三讲 球面上的基本图形本图形第四讲第四讲 球面三角形球面三角形 第五讲第五讲 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的全等第六讲第六讲 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第七讲 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边角关系第八讲第八讲 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第一讲 平面图形的对称群对称群第二讲第二讲 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 第三讲第三讲 对称与群的故事故事选修4-1第一讲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第三讲 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 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二阶矩阵第二讲 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与二阶矩阵的乘法 第三讲 逆变换与逆矩阵矩阵第四讲 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3 选修4-4第一讲第一讲 坐标系坐标系 第二讲第二讲 参数方程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对值不等式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的基本方法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第一讲 整数的整除整数的整除 第二讲第二讲 同余与同余方程方程第三讲第三讲 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第四讲 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第一讲 优选法优选法 第二讲第二讲 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选修4-9第一讲第一讲 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第二讲第二讲 决策树方法决策树方法 第三讲第三讲 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第四讲 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决策简介高中人教版(高中人教版(B B )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章 集合集合1.1 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 1..2 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第二章第二章 函数函数2 2..1 1 函数函数函数 2 2..2 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 2..3 3 函数的应用(Ⅰ)函数的应用(Ⅰ)函数的应用(Ⅰ) 2 2..4 4 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3 3..1 1 指数与指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函数 3 3..2 2 对数与对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3 3..3 3 幂函数幂函数幂函数 3 3..4 4 函数的应用(Ⅱ)函数的应用(Ⅱ)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立体几何初步1.1 1 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 1 1..2 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关系第二章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 2..1 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本公式2 2..2 2 直线方程直线方程直线方程 2 2..3 3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圆的方程 2 2..4 4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第一章 算法初步算法初步1.1 1 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与程序框图 1 1..2 2 基本算法语句基本算法语句基本算法语句 1 1..3 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案例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统计2.1 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随机抽样 2 2..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估计总体 2 2..3 3 变量的相关性变量的相关性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第三章 概率概率3.1 1 随机现象随机现象随机现象 3 3..2 2 古典概型古典概型古典概型 3 3..3 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3 3..4 4 概率的应用概率的应用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初等函基本初等函((Ⅱ) 1 1..1 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 1..2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1..3 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第二章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 2 2..1 1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线性运算 2 2..2 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标运算 2 2..3 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 2..4 4 向量的应用向量的应用向量的应用第三章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三角恒等变换3.1 1 和角公式和角公式和角公式 3 3..2 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 3..3 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1.1 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 1..2 2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应用举例第二章第二章 数列数列2 2..1 1 数列数列数列 2 2..2 2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等差数列 2 2..3 3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第三章第三章 不等式不等式3 3..1 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 3..2 2 均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3 3..3 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 3..4 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3 3..5 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1-1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常用逻辑用语1.1 1 命题与量词命题与量词命题与量词 1 1..2 2 基本逻辑联结词基本逻辑联结词基本逻辑联结词 1 1..3 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2.1 1 椭圆椭圆椭圆 2 2..2 2 双曲线双曲线双曲线 2 2..3 3 抛物线抛物线抛物线第三章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导数及其应用3 3..1 1 导数导数导数 3 3..2 2 导数的运算导数的运算导数的运算 3 3..3 3 导数的应用导数的应用导数的应用选修1-2第一章第一章 统计案例统计案例 第二章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的引入 第四章第四章 框图框图选修4-5第一章第一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 1..1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1..2 2 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1 1..3 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 1..4 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1 1..5 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第二章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不等式及其应用2.1 1 柯西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柯西不等式 2 2..2 2 排序不等式排序不等式排序不等式 2 2..3 3 平均值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选学选学) ) 2 2..4 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第三章 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利不等式3.1 1 数学归纳法原理数学归纳法原理数学归纳法原理 3 3..2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式,贝努利不等式。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A――→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 ,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考点3分散系与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第一讲容斥原理
第一讲容斥原理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
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 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 a+N b-N ab。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
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
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
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分析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
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
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练习一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
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
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2,四年级一班有54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人,订《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读物,订《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
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例2: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
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分析与解答:已知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可以求出只答对第一题的有25-15=10人。
又已知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用只答对第一题的人数,加上答对第二题的人数就得到至少有一题答对的人数:10+23=33人。
所以,两题都答得不对的有36-33=3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论)
力实 践 主 体 的 能
自然能力
理论知识 知识性能 力
精神能力 非知识性能 力 情感 意志 经验知识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不登高山,不知天 之高也;不临深溪,不 知地之厚也。
(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 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的三要素:主体、客体、中介
主 体 中 介 客 体 — —
2、主体、客体、中介
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 动的人。 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 物,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 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感觉是对事物表象的直接感受,如视觉、听觉、触觉
等。 知觉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联系的整体反映。如将色、 香、味结合起来,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知觉。
苹果(知觉)=红+甜+硬+……
表象是知觉在人脑中的记忆与重现。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
2、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 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的过程。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概念:即下定义,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 括和反映。 判断:即评判是非对错,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 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即由判断推出判断,是通过对某些判断的分析和综合再引 出新的判断的过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第一讲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教 育 的一 种有救 手段 ,能及时解 决 中小 学生 的心理行 德育工作 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就对我们 的教师提出了 保健 医生” ,不 为问题 。心理咨询 和心理治疗 的 目的 ,是要 纠正学 生 更高 的要求 。要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 “ 心理上 的不平衡 ,使 他们对 自己和环境重新有一 个清 仅要有 一定 的教育学 、心理学修养 ,还要能巧妙地把心
发现 和预防 ,关注他们下一 阶段发展 的准备情况 。 因此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要对不 同年龄段 青少年学生 的发展特点 、主要矛盾 以及这一阶段 主
要待解决的问题有清楚 的了解 实际上 ,在学校 心 二、 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理健康教育中 ,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所有 中小学生 ( )心理健 康辅 导 的指 导模式 一 的 各种 心 理 品质 的协 调 发展 ,注 意帮 助 不 同年 龄 段 指 导模 式 实 际 上是 指 辅 导 者在 全 面 了解 中小 学 学 生 尽 可 能 好地 完 成 各 自的发 展任 务 ,对 他们 可能 生的素质、专长 、兴趣 、 性格等基础上,对学生的升 出现 的各 种 心 理行 为 问题 和 心理 危机 进 行 积极 的预 学 、就业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指导。在整个指导过 防 、引 导和 干预 。因此 ,心理 健康 教育 的发展模 程 中 ,指 导教 师 和学 生是 平 等 的 ,与 其 说 是 指导 不 式 ,得到了许 多人 的赞同 ,而且这也 是学校心理健 如说 是 一起 讨 论 分 析 。可 见 ,指导 模 式 更重 视 对 学 康教 育工作 者 的主要任 务 。
生 解 决 问题 和分 析 问题 的技 能 训练 ,井 使他 们 能将 这种 技能迁 移到 以后 的学 习和生 活 中。 ( )心理 健康 辅 导的治疗 模式 - ( )心理健 康辅 导 的社会影 响模 式 四 社会影响模式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辅 导 者应 依据 社会 心 理学 关 于 人 际 交往 和社 会影 响 的
第二部分 第一讲 技法五 利用地理原理
农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区位(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 自然区位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区 地形 市场、 位(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及素质、技术 市场 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及素质、技术) 资源(原料和动力 、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资源 原料和动力)、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原料和动力 政策、环境、个人偏好、 政策、环境、个人偏好、工业惯性 铁路钱的区位:地形、地质、自然资源、经济、 铁路钱的区位:地形、地质、自然资源、经济、科 技等。港口的区位:水域条件、陆域条件、 技等。港口的区位:水域条件、陆域条件、经济腹 地、城市依托
7.下图为世界某平原上的历史名城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图为世界某平原上的历史名城示意图。读图, 下图为世界某平原上的历史名城示意图 (1)~(3)题。 ~ 题
(1)18世纪中期,当地开发资源兴起的支柱产业部门最可能是 世纪中期, 世纪中期 ( A.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B.旅游业 旅游业 D.乳畜业 乳畜业 ( ) )
(2)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国家政策扶持,港口服务功能多 国家政策扶持, 国家政策扶持 B.背靠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 背靠经济发达地区, 背靠经济发达地区 C.劳动力密集,旅游资源丰富 劳动力密集, 劳动力密集 D.河流提供了水源,内河航运条件较好 河流提供了水源, 河流提供了水源
)
(2)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在阶段Ⅱ 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在阶段 A.市场 市场 C.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 B.劳动力 劳动力 D.原材料 原材料
)
[解析 解析] 解析
试题提供的信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 试题提供的信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
第一讲 排列组合(加法与乘法原理)
第1讲排列组合(加法与乘法原理)1、加法原理:完成一件工作共有N类方法。
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
运用加法原理计数,关键在于合理分类,不重不漏。
要求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合理分类也是运用加法原理解决问题的难点,不同的问题,分类的标准往往不同,需要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
2、乘法原理:完成一件工作共需N个步骤:完成第一个步骤有m1种方法,完成第二个步骤有m2种方法,…,完成第N个步骤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m 1×m2×…×mn种方法。
运用乘法原理计数,关键在于合理分步。
完成这件工作的N个步骤,各个步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工作,必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工作;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工作的方法也不同。
运用两个原理解决的都是比较复杂的计数问题,在解题时要细心、耐心、有条理地分析问题。
计数时要注意区分是分类问题还是分步问题,正确运用两个原理。
灵活机动地分层重复使用或综合运用两个原理,可以巧妙解决很多复杂的计数问题。
例1:(1)教室图书角放有4种不同的故事书,有7种不同的漫画书,从中取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教室图书角放有4种不同的故事书,有7种不同的漫画书,从中各取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练习:(1)由镇往县城有3条路,由县城往长青山旅游区有4条路,由镇区经县城去长青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2)某人到食堂去买饭菜,食堂里有4种荤菜,3种蔬菜,2种汤。
他要各买一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例2:用1角、2角和5角的三种人民币(每种的张数没有限制)组成1元钱,有多少种方法?练习:现有一架天平和1g,3g,9g,27g的砝码各一个,能称出多少种不同的重量?例3:各数位的数字之和是24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练习:在所有四位数中,各位上的数之和等于34的数有种。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1节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讲义+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知道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能用键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知道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学会等电子体的判断和应用。
[知识梳理]一、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1.概念和特点概念特点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键越稳定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稳定键角分子内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表明共价键有方向性,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2.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自主思考】1.N2、O2、F2跟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应如何理解这一化学事实?答案由教材表21中键能的数值可知:H—F>H—O>H—N,而键长:H—F<H—O<H—N,说明分子的稳定性:HF>H2O>NH3,所以N2、O2、F2跟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
2.有同学认为键的键能等于键的键能的2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案不正确,根据碳碳双键中含有1个π键,由于π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小,不如σ键稳定,所以键键能小于键键能的2倍。
3.比较HF、HCl、HBr、HI分子的稳定性强弱,并说明理由。
答案稳定性依次减弱,从键长和键能角度解释为原子半径:F<Cl<Br<I,键长:,键能:,稳定性:HF >HCl>HBr>HI。
4.试解释氮气为什么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答案因为N2分子中存在键,键能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
二、等电子体的判断和应用1.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2.等电子体满足等电子原理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
如CO和N2具有相同的原子总数和相同的价电子总数,属于等电子体,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
3.应用举例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空间构型,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似的,利用等电子原理可以判断某些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1)CO、CN-等与N2互为等电子体,则CO和CN-的结构式分别为、。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受热的过程与大气运动PPT课件
自
测 自
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白天的
评
名 师 原
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
创
·
高
要 (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日较差的思路
考 预
点
透 等压面的弯曲状况 近地面气压高低 判读出天气状况(低
测
析
· 典
压多阴雨天气,高压多晴干天气) 日较差大小(晴天日较差
模 拟 考
题
考 预 测
透
析 ·
•
为什么每当寒潮来临之前,北方的 农民会
典 题
在农田中堆放柴草进行燃烧,制造烟幕?
模 拟 考 场
训
·
练
实
战
演
练
考
题
研
基 础 盘 点
••吸太大收阳气、通辐反过射射对通、太过散阳射哪辐三些射个的环
· 自
节环被节削削弱弱了了太?阳辐射;
削弱作用.swf
究 · 解 密 高 考
测
自 评
••太哪吸阳些收辐作环射用节有和的选分削择子性弱散特作射征对用;
典
题 可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模 拟 考 场
训
·
练
实
战
演
练
考
题
研
基 础
究 · 解
盘
密
点
高
·
考
自
测 自 评
名 师 原
创
·
高
考
要
预
点
测
透
析 · 典
模 拟 考
题
场
训
·
练
实
战
演
练
生化第二章第一讲-糖类
3 寡糖(低聚糖)
❖ 2—20个糖单位以糖苷键连接
❖ 杂低聚糖、均低聚糖 ❖ 自然界中多为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
糖)和三糖
生化第二章第一讲-糖类
3.1 双糖
❖ 双糖由两个单糖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成 ❖ 同聚双糖:由同一单糖构成的双糖 ❖ 麦芽糖、异麦芽糖、海藻糖、纤维二糖、龙胆二
低温下可与非冻结水形成玻璃态限制非冻结水的流动抑制冰晶生长阻止食品结构受到破坏纤维素不溶于水使食品具有物理紧密性松脆性能很好地锁住水分亲水增溶控制食品中水的活性或通过致密的组分锁住水分2黏度与稳定性增稠作用保持半固体食品的形态3胶凝作用多糖可通过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等作用在分子间形成联接区形成三维空间的网络结构凝胶凝胶兼有固态和液态的特征4水解性单糖产品的生产在酸或酶的催化下糖苷键发生水解生成单糖果葡糖浆的生产成本较低玉米淀粉淀粉酶或酸作用水解产生d葡萄糖d葡萄糖异构化生成d葡萄糖与d果糖混合物即为果葡糖浆为甜味剂42421糖原d葡萄糖以1416糖苷键链接而成与支链淀粉相识但结构比其更复杂又称动物淀粉主要储存在动物的肌肉和肝脏组当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时就会结合成糖原储存于肝脏中
有白芝麻、核桃、榛子、胡桃、葵瓜子、西瓜子、花生仁 ❖ 水果:依次为红果干,桑椹干、樱桃、酸枣、黑枣、大枣、
小枣、石榴、苹果、鸭梨。
生化第二章第一讲-糖类
(1)羧甲基纤维素
❖ 纤维素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 ❖ 聚合度(DP):组成大分子的葡萄糖基环数目 ❖ 取代度(DM):是指每个D-吡喃葡萄糖基中被取代基取代
为碳水化合物 还含有氮、硫、磷等其他成分 糖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自然界中的生物,糖类约占3/4
生化第二章第一讲-糖类
1.2 糖的分类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人教A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2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3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高中人教版(B)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加乘原理
如图,有一张地图上有五个国家,现在要用四种颜色对这一幅地图进行染色,使相邻的国家所染的颜色不同,不相邻的国家的颜色可以相同.那么一共可以有多少种染色方法?
规矩与方圆
我国考古学者曾发掘出公元2世纪汉朝的浮雕像,其中有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的图像。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也提到夏禹治水的时候“左准绳(左手拿着准绳)”,“右规矩(右手拿着规矩)”。在甲骨文里,就发现有规和矩这两个字。其中规字很像一个人手执圆规在画图,矩字像两个直角,可以说极尽象形文字之妙。
3、地图的染色问题——同学们可以回家看地图,比如中国每个省的染色情况,给你几种颜色,问你一张包括几个部分的地图有几种染色的方法;
4、排队问题——比如说 个同学,排成一个队伍,有多少种排法;
5、数码问题——就是对一些数字的排列,比如说给你几个数字,然后排个几为数的偶数,有多少种排法.
例题1
【提高】自然数12,456,1256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邻两个数字,左边的数字小于右边的数字.我们取名为“上升数”.用3,6,7,9这四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上升数”?
结合上个例子,老师要完成从家到黄埔的这么一件事,需要 个步骤,第 步是从家到长宁,一共 种选择;第 步从长宁到黄埔,一共 种选择;那么老师从家到黄埔一共有 个可选择的路线了,即 条.
四、乘法原理的考题类型:
1、路线种类问题——比如说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个路线种类问题;
2、字的染色问题——比如说要 个字,然后有 种颜色可以给每个字然后,问 个字有多少种染色的方法;
练习5
在图中,一只甲虫要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点不得重复经过.问:这只甲虫最多有几种不同走法?
练习6
4男2女6个人站成一排合影留念,要求2个女的紧挨着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硬又圆又红 又甜的果实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表象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回忆和再现。
吃掉苹果之后,头 脑中还留下对于又 硬又圆又红又甜的 果实的映象。
B、理性认识: 是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它是人们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 进行整理、加工制作而形成的,是认识的高 级阶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主讲:宋广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坚持理论创新 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能力。 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真理 和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觉: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表面的、
个别的属性和特征的直接反映。感觉分为: 直接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直接得到事 物的信息。 间接感觉:是感官借助一定的设备和手 段间接得到事物的信息。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硬!
红!
甜!
感 觉
圆!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模写 选择 建构 创造
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分开来, 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主体
客体
认识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 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 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感觉、 知觉、 表象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
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
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 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74岁的姜素椿抢救SARS病人时不幸染病,但 他说这是不幸中的幸运,这就可以直接体验患病 的感受和症状。他写下9篇日记,琢磨出一种新 的治疗方法:给患者注射康复病人的血清以产生 抗体,并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在他体内注射进 从广州采集来的非典患者恢复期血清后,配合其 他药物治疗,23天后康复出院 。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什么是认识论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以及认识 发展过程的学说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对立: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3)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
先验论 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 和基本的观点。
什么是实践
实践:又称社会实践, 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 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物质生产劳动
科学实验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A 实践活动
主要有三种:实践活动——物质活动 认识活动——精神活动 价值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 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首
先是一种改造、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多
方面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革命的 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主 体 主 体
实 践
客 体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客 体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 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 点:摹写性、创造性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就是把实践中得到的感性材料,经过 大脑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对事物的规律 性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实现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P69)
A、必须十分丰富地占有感性材料。
B、必须合乎实际地占有感性材料。
C、必须对感性材料用科学的思维 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
定的思维形式。
苹果是水果。
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39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 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 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 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 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两种: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又叫形而上学认识论、机 械反映论、照镜子式反映论 有两大缺陷(P66)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 二是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 映论的缺陷: 一是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 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
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安石不在。苏东坡看见书桌 上有一纸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 地金”。才高气傲的苏学士心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 耐寒傲霜,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于是提笔顺口续道:“秋花不比 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不久,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心 情不快,到了当年九月重阳,一夜秋风刚过, 苏东坡邀友赏菊。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 纷落,铺金满地。这是,他才猛然省悟,原 来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在该案例 中,苏东坡否定王安石的咏菊诗是按一般常 情而论,等到亲眼所见,才知是自己错了。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此事要躬行。即强调实践出真知,否则,容 易犯错误、闹笑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书示自律》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特别 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也具有 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 误理论的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实践活动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主体——中介——客体
主体:是活动的发动者、实施者,只能是人
马克思说:主体是人 人是主体
单个的人 人包括 集体的人 人类
A、主体是处在现实活 动之中的人; B、主体是由活动意识 和动能力的人; C、主体不等于个人。
客体: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包括
实践客体 认识客体 价值客体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实践主体
主体
实践活动 的结构
认识主体 价值主体
中介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
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客体
客体
认识客体
价值客体
谁认识? 认 识 主 体
中介
认识什么? 认 识 客 体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P63)
认识被认识 审美关系 体验美 感知美 创造美
认识关系 能动的 反作用 主体 实践关系 客体 决定 基本的 首要的 有用性 效益性
机械反映论
被动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2、什么是反映论
反映论: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 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主观对客 观世界的反应。(思想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以此为标准,划分成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不承认反映论,意识第一性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物质第一性
舍罕王赏麦
传说印度舍罕王朝的国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 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大,他拿着一张 棋盘,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 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 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 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奖赏,微不足道。于 是,满口答应道:“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说 着,他令人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然而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 ,第二格内放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一袋麦子 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 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如果要放到第六十四格,即使 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班·达依尔许下的诺言了 ,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颗麦 粒。(即1+2+22十23十24„„十263)。每500,000颗为1蒲式尔(1蒲式尔 约为35.2升),由此看来,国王得给西萨·班·达依尔四万亿蒲式尔才行 。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这么一来 ,国王竟然欠了宰相好大一笔债。 感性认识是有局限的。
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 念
鱼
鸟
判 断
鱼是用腮呼吸 的水生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 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推 理
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鲸不是鱼类动物
鸭子是鸟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