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xiu)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于中央权力过大,影响地方的建设(或容易产生君主专制和
独裁);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
(3)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地
方管理制度应该将中央集权和适当的地方分权相结合;制
度的实施一定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考题范例]
[例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
[史料研习] 材料 1: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 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 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中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前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 的封建王朝 ——秦朝的建立。 2.形成 (1)皇帝制度的确立 ①目的:秦王嬴政为了显示自己的 权势 和地位。 ②特征: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
(2)中央政权组织
官职 丞相 职权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下设 诸卿 相互配合, 影响
专制制度
的加强
君主专制发展 到顶峰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
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古 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有时父子相传 , 有时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具有 神秘 色彩。 ①统治者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 天的意志 。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北魏孝文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盛世隋唐——
公元581年,北周皇帝宇文阐禅位于外戚 杨坚,杨坚称帝,隋朝建立,定都长安。589 年,统一全国。中华大地在经历了300余年的 大分裂后再次统一。
隋朝末期,暴政不断,军阀割据,农民起义 跌宕。618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称帝,国 号大唐,定都长安。其子李世民剿灭群雄,即位 改元贞观。 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帝国,开 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重大政治制度,经 济强盛,文化繁荣,疆域辽阔,影响极其深远。
1368年,明朝建立,永乐时期迁都北京,国祚 276年。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又一盛世。 明朝末年,朱氏子孙不思进取,致使宦官专政, 朝纲黑暗,民不聊生。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 所向披靡,1644年攻克北京,明朝灭亡。 于此同时,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清太祖努尔 哈赤建国称汗,史称“后金”。1636年,清太宗皇 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明朝武将吴三桂降清,满清入关主政, 不久后统一华夏,定都北京,是为清朝。成为中国 历史上第2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古 代最后一个帝制王朝。

• 材料三 早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
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夏桀为有仍之 会,有缗叛之,商纣之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 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王国维在谈到早期国家 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 未有君臣之分也。”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 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基础梳理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制度:主要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 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2)特点 ①商朝是神权色彩浓厚的王朝。 ②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附属国的 控制力有限。

高考历史大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语)

高考历史大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语)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元概览商周秦汉 隋唐宋元 明清内容 建立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早期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是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时期,秦朝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包括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主旨(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血缘为基础,家国一体(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夏商的行政制度⎩⎪⎨⎪⎧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对象把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权力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影响积极 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后来加剧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削弱了王权轻巧识记 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三、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瓦解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背景:秦朝统一。
兼并战争统一天下;人 (1)条件:各诸侯国力图通过_________
民渴望统一;秦经过_________ 商鞅变法日益强大。 (2)经过: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
中央集权 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_ 的封建王朝。
官职
职责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
议政
朝议 ”等方式讨 以“_____
三公 政事;太尉主管军务;
监察 御史大夫负责____ 百官
论国家军政大事,备皇 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决策失误
九卿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 官员
(3)郡县制。 ①地方设有郡县 ____两级, “郡”直属于中央, “县”隶属 于郡。县下设有“乡” “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郡守和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 ____直接任免, 官僚政治取 代贵族政治;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加强了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 (4)其他制度。
秦中央集 权制度的 形成
2012·全国 卷,29: 从梁启超 对中国古 代专制政 治发展的 论述考查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制的发展 趋势
1.高频考点: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的起源、确 立和特点。 2.备考策略:(1)全面掌 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这一概念,包括这一制 度形成原因、主要特点、 深刻影响等。(2)注意与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进行比较,深刻理解经 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 定作用。
5.片面理解分封制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建立 问: 《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 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 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该观点对“大一统”的来源有 何认识? 误答: “大一统”理论起源于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正解:西周封建诸侯将家与国紧密结合,形成“天 下共主”的大一统观念,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国主 B. 领主
C.盟主 D.君主
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背景
政治前提: 秦朝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
经济基础:
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逐渐兴起;小农经济的分散 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统一。
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主张趋势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国家,“以法为本”治理国家
制 主 义 中 央
中主义中央官制专一台中一中直制央政 沿主 集治用三 公 三公九卿义权制至::度今君是。。丞御主一它专种相史与制管大民,理主夫既模相是式对一,帮 执 令 分 配,种与在助 掌 , 工 合已决地地皇 群 监 协 、经策方位退方帝 臣 察 作 彼分、出式权处奏百的此历,相职理章官作牵史又对责全,;用制舞是,、国下:,权政达巩利事皇固方;帝皇诸面诏权卿相;互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变,合古今上下安之^秦之所 以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分之为县,*才可长民者 皆居民上^为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资治通鉴-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 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部落联盟 部落 氏族
联盟首领 (尧、舜、禹)
禅让制 选贤、选能 (早期的民主选举制度)
大禹
联盟首领
BC2070年
一、从禅让到世袭
部落联盟 部落 氏族
国家(夏朝) 方国
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王朝,
标志着我国早
中央:相、卿
权利:方国期内最国高家首的领诞生
地方:伯、候(方国首领) 义务:臣服(于夏国、王商、、定西期周)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整合—知识 重在联系
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由来 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天下为家”可以追溯 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西周实行宗法 分封制,使“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春秋战国以后,宗 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主 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家国同构,视国为家,“家天下” 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整合—知识 重在联系
(5)影响 ①积极:在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周 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中原先进的思 想、文化技术等在封国得到推广、传播,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 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②消极: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整合—知识 重在联系
(5)影响 ①政治影响:宗法制与政权机构密切结合,制定了贵族之间的 组织关系,也确定了政治上的等级隶属关系。 ②文化影响 a.婚姻礼仪 :宗法制使一妻多妾制成为宗周社会婚姻的基本 形态,并使聘娶婚成为婚姻的合法程序。宗法制婚姻满足了宗 法政治的需要,使婚姻政治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整合—知识 重在联系
二、周朝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 “封建”(封邦建国 )的原始含义 。商 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 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 (2)目的:面对商人遗族威胁 ,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第1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1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宗法制
商鞅
221
嬴政
考点梳理
“家天下”
监察百官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一、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项 目 目 的 分封制 宗法制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 贵族 (2)诸侯义务:服从周王、镇守边 疆、随从作战、纳贡述职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 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D
四、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
1.不同点: (1)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 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 (2)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 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主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 县制是地主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的权 力的大小。 2.共同点: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3)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4)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 新。
关 系
宗法孩子、分封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 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
【迁移应用】
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 革,而周朝又继承了商代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西周与商朝相比, 政治上的不同点是( )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度 C.压迫奴隶和平民 D.实行井田制度 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 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 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 ──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第一讲夏商西周和秦政治制度

第一讲夏商西周和秦政治制度
例: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 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含义:
专制:是从决策方式上来说的,它和民主相对。
中央集权:是从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上来说的, 它和地方割据相对。
专制主义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渐退出政治舞台,而中央集 权一直沿用至今。(例如:美国式的联邦制,中国式的 省制都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② 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守 中央政府以
对上承受中央命令, 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 乡
县令郡、的县下地下长最 方级高 行行一 政级 机负司责法治、理狱民讼众和,兵管役理。财政、 政机构构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
③ 郡县制的作用: 直接有效的控制
秦朝这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预测]
从题型上来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从内容上来看:夏商周的王位世袭制、分封 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的的 创立、郡县制的推广及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和影响等都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从命题上来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 变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的 分析,并同中国近现代历史、世界历史结合、 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宗法制被废除,但宗法观念 得到传承,影响深远
相互 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 关系 制推行的依据,也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4、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自己的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维护国家统一
不同点:
分封制
官员产生 方式
世袭产生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一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一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明确目标】一、考纲解读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对“周朝的建立”应主要掌握时间、人物和都城;分封制应掌握内容和历史作用;宗法制应掌握特点和深远影响;并了解两种制度互为表里的关系。

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的最大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并带有浓厚部族色彩。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皇帝制度了解“皇帝”的由来、中央官制及郡县制应掌握内容、特点,认识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考点扫描【基础层】一、基础梳理考点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1)内容①王位世袭制:夏代禹传位于其子________,王位___________取代了__________。

②行政管理制度:商代中央设有________、卿士、卜、祝、史、等官职;地方封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周分封制①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1)内容:分封________和人民。

(2)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先代贵族。

(3)瓦解:①原因:受封的_________势力日益强大,_____________衰弱。

②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4)影响:积极:①加强对_________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②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③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消极: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独立性,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

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________,解决贵族间在________、财产、________的矛盾。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 (2)含义:宗法制是用 父系 血缘关系的亲疏 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 (3)最大特点(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 • [特别提醒] “嫡子”是相对于“庶子”而言 的,是由母亲决定的,正房所生为“嫡子”, 偏房所生为“庶子”,诸“嫡子”中的长子 为“嫡长子”。“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 长不以贤”。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①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②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 世袭特权;③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都对 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及影响
• 3. 宗法制和分封制体现出来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 强权。 •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和卿大夫享 有很大独立性,说明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3)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 (4)以宗法制为核心,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政治关系 与血缘纽带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 宗族色彩。
• 考点二 全面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要点诠释 1.两大基础 (1)经济基础: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 2.主要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 个概念。
•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 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 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 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 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 (3)二者关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 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 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 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
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
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 的进步。 文明史观在高考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政治文明中的 分封制和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雅典民主政治,经济
C.君主专制
[例析]
D.中央集权制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
的能力。材料中的“家国一体”“忠孝观念”反映了宗法 制在凝聚宗族、弘扬正气、形成家国观念等方面起着积极
作用。
角度二
以新课标理念考查嫡长子继承制
2.(2011·珠海模拟)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 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
[一个考点] [多个材料]
秦始皇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材料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
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
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
昧死上帝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材料3: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
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 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 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 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天下之事无小大,
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
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
为‘朕’”的建议。
材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 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3: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 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到秦朝,“天子 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据载,秦朝的 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积极影响
对秦:
1.政治 巩固国家统一 2.经济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3.疆域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4 民族 对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5.整体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 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消极影响: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 成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如秦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 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文化基础。 (2)消极: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导致诸侯割据。
7、瓦解: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分封制渐渐瓦解。
宗法制 • 1.定义:P6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
护政治联系。 • 2.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内容) 严格的大宗和小宗关系
• 3.结果: 严格的等级关系 • 4.原则:
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分封制
实行条件 不 建立基础 与宗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 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划分 官吏由皇帝任免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调迁,官位概不
世袭
分封制 不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 的爵位 诸侯国有很强的 地方独立性
郡县制 官吏只有俸禄,无 封地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 构,绝对服从中央
立庶,以妾为妻”,该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
(
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C
)
C.维护宗法制度
D.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宗法制的基本特点 是嫡长子继承制。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 规定,很明显,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
角度三
综合考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不以长
5、评价: (1)积极: ①宗法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结合在 一起 ②形成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 的特权和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 ③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形成尊祖敬 宗的风俗。 (2)消极:任人唯亲,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统治集团内 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3.(2011·盐城模拟)《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 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 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
)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二、单考点、多史料考查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
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 )
A
B.分封制 D.礼乐制度
A.宗法制 C.郡县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
1.背景: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基本内容
一是建立皇帝制度 1)中央 二是建立三公九卿 协助皇帝理政
刑、钱、谷等事,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
基础 ——《毛泽东选集》
材料2: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
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 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 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 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考向
构的演变 预测 段选官制度的利弊。 4.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理解不同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奴隶制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封建制社会)
春秋战国
(过渡时期)
夏、商、周

清朝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1、含义: 分土建邦,封土建国 2、目的: 加强有效的统治,拱卫王室;报酬功臣 3、对象: ①同姓王室贵族②异姓功臣③先代帝王后代 4、内容: ① 周武王将子弟和贵族分封于各地,并配以土地和人民,使 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②权利与义务:诸侯享有世袭统治 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③实行层层封授: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概况: 鲁、齐、燕、卫、宋、晋 (1)积极: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 6、作用: 了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②开发了边远地区,有利于传播周文化,
文明中的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保障制度、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
调整,精神文明中的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古希腊的人文 思想、马丁· 路德的思想等。
角度一 的影响
以传统的忠孝观念结合文明史观考查宗法制
1.(2010· 广东高考)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
)
A
B.郡县制
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C. 力主推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D.推行世袭制 (
B)
制度的影响
(1)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 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 族,起了重要作用。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专制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的统治力量,使人民的处境恶化。
【难点突破】 1、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原因 理论根源:法家思想 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现实原因:巩固统一和维护统治的需要 历史原因:吸取分封制的教训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基础(根源)、 突出特征、 两对内部矛盾 (1) 突出特征:皇权至上 (君主专制) (2)内部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3)存在根源: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
[史料解读] (1)材料1反映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采用“皇帝” 称号 及与皇帝制度相应的“制”“诏”“朕”等规定。 (2)材料2反映皇权至高无上。 (3)材料3 反映秦统一后,玉玺成为皇帝专用。 (4)通过获取有效信息可知三则材料都体现了秦朝至高无 上的皇权制度的确立。
[命题视角] (1)结合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考查皇位继承的 规定。 (2)结合三则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考查皇帝制度的基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1.(2011·烟台模拟)《礼记·礼运》记载:“天子有田
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
子孙,是谓制度。”该文中的“制度”是指 A.礼仪制 C.分封制 B.宗法制 D.井田制 (
一、单考点、多角度综合考查知识的理解、迁 移能力
一个考点 多个 角度 1 宗 法 制
以文明史观考查宗法制的影响
2
3
考查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考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文明发展的历史,人 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渔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 和工业文明;按照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2)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 任免,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