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的关注,并且要求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改变之前片面追求音乐欣赏能力提高的片面意识。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在日常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德育教育引言: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只关注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掌握情况,这让学生感觉到非常的枯燥和乏味,他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更多的感觉到的是压力,对德育教育学校的兴趣很少,甚至出现只专注与音乐欣赏有关学习的情况。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教学中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1、在实践音乐中渗透德育教学小学音乐知识,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如果老师日常的教学只是针对课本上的音乐欣赏知识进行教学,那么小学生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局限,并且比较呆板。
小学生对这种单一的学习也没有积极性,从而造成学习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所以现在老师除了对音乐欣赏知识的教学还增加了一些音乐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内容,以利于学生德育知识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在音乐分组合作学习中渗透德育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方式,一种是在课后独立学习教材内容,另外一种是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分组讨论的音乐德育知识让学生充分交流,这种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集中精力。
在《四二拍子》这节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首先要他们掌握四二拍的读法、含义机器强弱规律并小组讨论四二拍的特点。
而在课前老师可以提前找一些有四二拍的歌曲律动,让学生更能深刻了解四二拍的节奏,课后让学生用网络搜索方式找寻相关的素材。
然后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上讨论,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从学习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并且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提升音乐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介绍了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探讨了融入德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道德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联系等一系列德育渗透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论证了德育渗透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启示,指出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对于学生来说,要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自身素养,做一个道德品行端正的好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方法、教学内容设计、音乐修养、道德情感、人生态度、家庭、社会、教师、学生、重要性、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也日益受到重视。
德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礼仪和道德规范的灌输,更是要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音乐教学中感受美、感受善、感受真、感受爱。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应当注重学生的品格培养。
德育与音乐教学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够融入正能量的德育元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德育渗透方法,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具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分析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探讨不同的德育渗透方法,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音乐教学,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教学评 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
性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教学管 理,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
平
跨学科融合的探索
音乐与文学的融合: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情感。
融入多元文化
尊重不同文化:尊重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 尊重他们的音乐喜好 和表达方式
融合多元文化:将不同 文化元素融入音乐教学 中,让学生了解并欣赏 不同文化的音乐
培养跨文化理解:通过 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 跨文化理解能力,增进 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 重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音 乐教学,促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 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 作
实施效果分析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对学生品德的影响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评价标准不明确,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需要加强实践性和实效性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缺乏创新,需要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综合育人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通过音乐 创作、改编等方 式,提高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
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元素
选取具有德育意义的音乐作品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通过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合音乐作品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创设德育情境
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探析
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探析一、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这些都是德育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在新课程下,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实现德育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下,如何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分别从音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师角色转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音乐教学内容设计。
在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合理设计音乐教学内容,使其融入到德育教育中。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通过这些歌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美育观念。
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增强学生的德育修养。
这样一来,就可以使音乐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意义,实现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际操作中,如何将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际操作。
加强师范教育。
在教师师范教育中,可以通过专门的德育教育课程和音乐教育课程,加强对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和音乐教育理念的培养,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德育教育意识和音乐教育意识。
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歌曲、乐器、多媒体等,来促进德育教育的渗透。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可以使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参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德育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1.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音乐素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表现能力等,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2.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习。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要求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体验的促进者。
音乐教学也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
3.关注学生的德育情感。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智育,还包括体育、美育和德育。
音乐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培养美德。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进行德育的渗透呢?以下是一些探讨:1.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和曲目。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选择一些适合的歌曲或曲目。
可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让学生在愉悦的音乐中感受美、体验快乐;也可以选择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生活、陶冶情操。
2.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歌曲的演唱、音乐的欣赏、情感的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载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曲目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陶冶性情。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歌曲演唱、音乐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会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
4.注重音乐中的美德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分析、故事的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中蕴含的美德。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蕴含美好情感和价值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培养美德。
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探析
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探析1. 引言1.1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的影响新课程的推出对音乐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课程提出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理念,鼓励学校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在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进行音乐学习。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音乐教学不再只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学生的审美情操、创造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得音乐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新课程还强调了跨学科的整合,音乐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视野。
新课程的出台为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音乐教学更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
1.2 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的重要性音乐教学还可以通过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从音乐作品中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悟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坚定地践行道德准则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品质,更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品德高尚、有情怀的人才。
2. 正文2.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体验。
这也意味着音乐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而不再只是注重技术性的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小学音乐教学也更加注重与时代相结合,引入更多的当代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新课程框架下,小学音乐教学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音乐是一种跨学科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声音、旋律和节奏传递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思考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音乐还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而音乐教育正是一个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
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意义不可忽视,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000字】1.2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提高情感情绪的品质和深度。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传承和创作,传递正能量、美好情感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充分重视德育的渗透,才能真正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的综合发展目标。
2. 正文2.1 教师示范引导法的德育渗透方法教师示范引导法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音乐表现和言行举止等方式来示范德育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现来传达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勇于表达等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探析
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推行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音乐教育注重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审美能力。
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
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强调德育的渗透和体现,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
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如何将德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对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探索和分析,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更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1.2 研究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学音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探究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研究如何将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育者在音乐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
教育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德育手段和策略,将德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2. 正文2.1 新课程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新课程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音乐教学也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和审美情感。
新课程也提倡跨学科教学,音乐教学不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标德育小学音乐
新课标德育小学音乐音乐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和道德教育。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2. 提高音乐素养:教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识谱、唱歌、欣赏等。
3. 发展审美情感: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体验和表达美。
4. 促进道德教育:利用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德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现1. 情感教育: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激动等,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审美教育: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 道德教育:选择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爱国歌曲、励志歌曲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文化教育: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音乐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即兴表演等,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3. 跨学科整合: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等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习的综合性。
4. 评价反馈:通过定期的音乐表演、作品展示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促进他们的进步。
四、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实践1. 主题活动:定期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如庆祝节日、纪念日等,通过音乐表达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2. 德育歌曲教学:教授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 音乐剧创作: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生活和情感,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1. 引言1.1 引言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与品格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我们将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揭示其与德育的内在联系。
接着,我们将探讨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意义。
然后,我们将具体讨论德育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渗透,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德育情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公民。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重视,探索更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引导。
2. 正文2.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1. 多元化教学方法: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传授知识,而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调个性化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小学音乐教学也需关注每个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3. 融合跨学科内容:新课程倡导跨学科教学,小学音乐教学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与语言、美术等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4. 强调创新创意: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音乐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其音乐表达和创意能力。
5. 强调实践与体验: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小学音乐教学也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唱歌、演奏、表演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2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日趋重要。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德育素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德育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渗透,成为了每个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一、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渗透意义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渗透是相辅相成的。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和审美情趣、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而德育则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渗透,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倡个性化发展,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这就要求音乐教学在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更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培养,注重学生的专注力、合作精神、情感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获取品格的熏陶。
二、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1. 选材讲究在音乐教学中,选材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积极向上、积极向美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如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精美的编曲等。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操,更可以借助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渗透思想、情感和德育教育。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实际,选择那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表达情感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
比如选择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选择具有家国情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等。
2. 体验式教学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形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好;观赏音乐作品的演出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渗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将德育理念融入音乐教学中,成为音乐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良好的音乐素养不仅包括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
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徜徉,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解说,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例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将对音乐的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注重塑造学生的音乐人格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例如合唱、合奏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宽容、友爱、谦逊等品格。
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和表演,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激发学生的勇气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心志和意志品格。
三、结合日常生活渗透德育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实现。
音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音乐性的日常生活情景,如晨间音乐、课间音乐、午后音乐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音乐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并通过音乐的欣赏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和素养。
音乐教师还可以结合节假日或者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剧、音乐作品创作等,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成长的快乐,感受团队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和团队精神。
最新-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 精品
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摘要]新课程标准不仅明确说明了基础音乐教学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性发展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而且潜移默化中也强调了其德育价值。
音乐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其德育内容、德育价值与德育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新课程标准下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德育价值与德育方式,从而提高我们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认识,并为基础音乐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德育方式2011年7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出版。
深入分析发现,新课标虽然并未明确强调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彰显了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要求和重视。
基于此,我们有必要系统梳理新课标所提出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总结其德育价值,并据此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德育方式,从而深化对新课标的认识,为基础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通过对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和传统历史文化,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平、统一,尊重兄弟民族等等;2.集体主义教育,包括尊重、关心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维护集体团结与集体荣誉等等;3.社会主义教育,也即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路线的信心;4.理想教育,也即是要明确学习目的、职业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个方面的内容;5.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备社会公德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环境道德修养等等;6.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劳动,勤劳简朴,尊重劳动人民及其劳动成果;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积极进取、诚实正直、真诚友爱、坚韧不拔方面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方面的性格特征等等。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在传授音乐知识的也在德育教育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1.培养综合素养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相融合。
小学音乐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2.注重个性发展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他们的特长,引导他们在音乐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3.跨学科融合新课程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小学音乐教学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拓展音乐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强音乐教学的教育功能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1.注重情感体验德育的核心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和塑造,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和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和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欣赏和情感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喜怒哀乐,感受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爱与善的品质。
2.引导审美情趣德育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的欣赏和赏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师可以通过解说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歌词内容和情感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的价值取向。
3.注重团队合作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渗透策略成为了教育界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背景,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科的整体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这意味着要注重学生的音乐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注重音乐艺术的欣赏和体验,注重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感。
1. 突出音乐教学的情感导向。
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和体验音乐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选取和演奏方式的设计,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和满足。
3. 强化音乐教学的团队意识。
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合唱和乐队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能力。
4. 重视音乐教学的民族情怀。
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师可以通过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以上几点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下通过一个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例来具体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音乐作品《茉莉花》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引导.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茉莉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的背景故事和音乐特点,然后播放了这首歌曲的原版录音。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以下将介绍一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通过选取具有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智慧,通过选取具有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可以选取一些描写友情、亲情、互助精神等主题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且乐于助人。
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在心灵上与之产生共鸣,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合作进行乐器合奏或是合唱演唱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审美情趣和体验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中,通过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并且要自信地展示自己。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商。
音乐是一种富含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商。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表演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小学教育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
新课程的出台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也为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条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是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实践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是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特点新课程的出台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也为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条件。
1. 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调整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能力纳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之中,使得音乐教学的目标更趋于全面和综合。
新课程将音乐知识与音乐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突出音乐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与生活的结合。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以德育人的品德修养。
2. 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以上三点,凸显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舞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配合、相互鼓励,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和教育理念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教学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学科课程的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教授学生音乐技能和知识外,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以及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
一、借助音乐作品启发学生的思考二、通过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审美情感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来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情感。
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活动,让他们在音乐的艺术情境中感悟美、爱、善等正面情感,激发他们内心的美好情感。
通过创设音乐实验场景、音乐故事情境等活动,引导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情感。
三、以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
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音乐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用音乐的形式来传递情感、分享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交流能力。
四、注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音乐的情感世界中得到愉悦与陶冶。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
五、强化德育渗透意识,贯穿音乐教学全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成为教师工作的重点。
教师应该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将德育渗透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情感情操。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以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音乐课程也要求发展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等方面。
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的音乐素材:新课程要求小学音乐教学要广泛引入丰富的音乐素材,包括中国传统音乐、世界音乐、当代音乐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音乐视野,培养其广泛的音乐审美能力。
2.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新课程要求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
3. 强调音乐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要求小学音乐教学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生活、表达情感,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以上特点使得小学音乐教学有着更多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也为德育教育在音乐课堂中的渗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
二、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和策略1. 通过音乐作品传递正面的情感与价值观2.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和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表达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创设一些具有情节性和情感性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产生共鸣,引发其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美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和心灵境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与鉴赏,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魅力和魅力,培养其美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形成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
4. 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与鉴赏,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也面临着新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不再只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成为当前音乐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音乐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意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意义重大。
音乐是一门贯穿人类生活的艺术,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其对美的热爱与追求。
通过音乐的欣赏和表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提升其审美情操,培养出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智力的发展。
音乐自身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感受,释放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调控能力。
此外,音乐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音乐表演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意义正是在于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与心灵。
1.3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音乐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音乐的表现方式,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引导他们去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感,并从中汲取教化,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格和价值观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 正文2.1 德育渗透方法一:设置榜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第一种方法是通过设置榜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新课程标准不仅明确说明了基础音乐教学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性发展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而且潜移默化中也强调了其德育价值。
音乐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其德育内容、德育价值与德育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新课程标准下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德育价值与德育方式,从而提高我们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认识,并为基础音乐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德育方式
2011年7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出版。
深入分析发现,新课标虽然并未明确强调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彰显了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要求和重视。
基于此,我们有必要系统梳理新课标所提出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总结其德育价值,并据此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德育方式,从而深化对新课标的认识,为基础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
通过对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和传统历史文化,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平、统一,尊重兄弟民族等等;2.集体主义教育,包括尊重、关心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维护集体团结与集体荣誉等等;3.社会主义教育,也即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路线的信心;4.理想教育,也即是要明确学习目的、职业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个方面的内容;5.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备社会公德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环境道德修养等等;6.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劳动,勤劳简朴,尊重劳动人民及其劳动成果;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积极进取、诚实正直、真诚友爱、坚韧不拔方面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方面的性格特征等等。
由此看出,新课标背景下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既涉及到维护国家发展、社会和谐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学生性格、心理、情感健康发展方面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重视。
二、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
1.基础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能力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能够从特定的音乐作品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思想、情感意蕴以及各个方面的思想道德观念等等。
这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与情感观念,增强其情感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认知能力,从而能够从日常学习、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并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活动。
另外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音乐创作活动来自由地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
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更需要其主动地挖掘、发现并利用合适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兼具音乐创作的技术性与情感性双重特征。
而且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还必须考虑到外在听众对象或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认知状态,据此建构起合理的音乐情感内涵与表达方式。
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其道德行为。
2.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欣赏每一首音乐作品的过程都是一个用心体验和感受新的情感思想的过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不仅能够培养出强大的情感认知、情感体验能力;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思想,使其具确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活动,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比如中小学最常学习的
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运用通俗易懂的歌词,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与崇敬心理;《前进,快乐的少先队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各类青少年团体的热爱,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意识;《十四岁》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心理。
3.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
基础音乐教育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作用,由此呈现出更具实际意义的德育价值。
首先,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方面的转变以及相应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本身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过程中的思想道德行为,由此表现出正确的、符合社会大众认可的行为方式。
其次,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部分音乐作品在歌词内容中本身就直白地表达出善恶、美丑、正确与否的观念,从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规范作用,比如《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唱到:“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这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爱憎分明、艰苦朴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呈现出正确的行为方式。
4.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积极进取、诚实正直、真诚友爱、坚韧不拔方面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方面的性格特征等等。
而基础音乐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性格方面则呈现出多方面的功能价值,比如特定音乐作品的歌词内容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爱憎分明、积极进取等等;特定音乐作品的曲式旋律培养学生多情善感、温文尔雅的情感心理和性格特征;特定音乐作品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忍受孤独和寂寞以及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性格特征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础音乐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对中小学生实施德育活动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新课标下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
1.中小学校应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划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是顺利地实现德育效果的载体,因此,各所中小学校要想发挥基础音乐教育应有的德育价值,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益观念,抛弃单纯地追求学生升学率和提高上级部门考核水平的理念,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并按照主干课程的标准,结合国家对于基础音乐教学活动的德育要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建构起一套系统、严格的基础音乐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
2.中小学校应实施科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发展方式
各个中小学校除了要提高对基础音乐教育活动的认识并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开展活动之外,还必须在国家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规划的指导下,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德育价值的重视,并且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基础音乐教育现状、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情况,建构起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计划,包括本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模式、德育效果监督与考核措施以及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
3.中小学校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与后期培训活动
各个中小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活动,包括其音乐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标准,由此为随后的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地实现德育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后期培训活动,包括音乐专业素质的培训、思想道德的培训、音乐教育中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方面的培训等等,由此使其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的认识,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由此顺利地实现基础音乐教育活动的德育效果。
4.音乐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制定出系统而严格的考核措施,提升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既蕴含着积极正面的德育观念,又符合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开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基础音乐学习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熏陶与感染,最终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总体来说,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既体现在歌词内容、曲式旋律之中;同时也体现在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
各个中小学校应深化对新课程标准中音乐教学德育要求的认识,据此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划,建构起科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发展方式,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与后期培训活动以及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由此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思想道德教化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关新旸.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高教论坛,2012(05).
[3]李强.浅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J].音乐大观,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