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同步鲁人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提能精学精练6 留侯论(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12课 留侯论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12课留侯论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词类活用情况。
2.了解本文的论题及艺术手法。
3.正确辩证地看待“忍”。
1.背景探寻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应举,主考官欧阳修见其文,“惊喜以为异人”,疑是自己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抑置第二。
拆封看名,当时就说此人“当是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进士及第后因母丧回蜀。
服孝三年,又赴京应制举。
此《留侯论》是嘉祐六年(1061)正月作者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
是苏轼的早期作品。
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张良圯上受书以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
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
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
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书老人教“忍”,二是辅佐刘邦定天下并教之以“忍”。
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
2.文学常识史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记叙和评价的一类文体。
可以全面评述,也可以抓住一方面联系现实,体现现实价值进行评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挟.持()②圯.上受书()③刀锯鼎镬.() ④虽有贲.、育()⑤孺.子() ⑥称.其志气()⑦鲜腆..而深折之( ) 答案 ①xié ②yí ③huò ④bēn ⑤rú ⑥chèn ⑦xiǎntiǎn2.通假字①卒.然临之而不惊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猝” 突然 ②“现” 显现3.一词多义①过⎩⎨⎧ 必有过.人之节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②怪⎩⎨⎧ 其事甚怪. 油然而不怪.者③其⎩⎨⎧ 非子房其.谁全之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④所以⎩⎨⎧ 所以..微见其意者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⑤而⎩⎨⎧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 卒然临之而.不惊 ⑥之⎩⎨⎧ 必有过人之.节 子房之.不死者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答案 ①超过,超越/错 ②奇怪/“以……为怪” ③难道/大概 ④“用……的方式”/“……的原因” ⑤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 ⑥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词类活用①其君能下.人:②臣妾..于吴者:③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④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⑤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答案①名词用作动词,谦逊对待。
2020同步鲁人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提能精学精练5 伶官传序(Word版含解析)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仇雠.(chóu)凯.(kǎi)旋遗.(yí)恨骄奢.(shē)B.离散.(sǎn) 沉溺.(nì) 剔.(tì)除俳.(fēi)优C.度.(dù)曲宝藏.(cánɡ)勖.(xù)勉系.(jì)颈D.囊.(nánɡ)括发.(fà)誓缱.(qiǎn)绻伶.(línɡ)人[解析]B项中“散”应读sàn,“剔”应读tī,“俳”应读pái;C项中“藏”应读zàng,“系”应读xì;D项中“发”应读fā。
[答案] A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追求本源B.此三者,吾遗恨.也恨:仇恨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你的D.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告:祭祀[解析]恨:遗憾。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盛衰之.理②晋王之.将终也B.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②而皆背晋以.归梁C.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②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①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①介词,把/②连词,表顺承关系;C项,均为介词,当……时;D项,①不定指代词,没有谁/②副词,不能。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函.梁君臣之首B.一夫夜.呼C.苍皇东.出D.手.注善药[解析]A项,“函”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匣子装;B、C、D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A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解析]A项,“人事”,古义指人为之事;今义指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2020同步鲁人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综合测评4(Word版含解析)
综合测评(四)(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醢:肉酱,这里作动词,剁成肉酱B .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 次:驻扎C .而荒江之氵贲·,如此者几何氵贲:水边高地D .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岌:高傲[解析] 岌:高耸。
[答案] D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 B.⎩⎨⎧与宋鹊谋而.杀之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C.⎩⎨⎧虽.其势服于中峰虽.其形魁然大者也 D.⎩⎨⎧然予之.爱之而荒江之.氵贲,如此者几何 [解析] A 项,连词,因而/副词,于是,就;B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 项,均为连词,虽然;D 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答案] C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A.日.见亲宠任事B.犦牲鸡卜羞.我觞C.然见请亦时.往D.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用作动词;A、C项,名词作状语;D项,使动用法。
[答案] B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魁岸踞肆,意气..端重B.臣所谓尽心..者C.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者[解析]A项,古义:神情;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B项,古义:耗尽笔心;今义:费尽心思。
C项,古今义均为友好,亲近和睦。
D项,古义:村野之人,农民;今义:原始人。
[答案] C5.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②而其激射啮食之余③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④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⑤吾子孙神明之后⑥献俘于章台宫⑦世传当殷时居中山⑧而贪取滋甚⑨能信于南海之民⑩盖公之所能者,天也A.①③/②④⑦/⑤⑩/⑥⑨/⑧B.①②③/④⑦/⑤⑩/⑥⑧⑨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⑩/⑥⑧[解析]①②③句为被动句式,④⑦句为省略句式,⑤⑩句为判断句式,⑥⑧⑨句为状语后置句。
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留侯论》评课稿
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留侯论》评课稿1. 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散文的巅峰之作。
他们以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本次评课稿将聚焦于其中一篇篇名为《留侯论》的散文作品,通过对其内容、写作特点以及深层内涵的剖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2. 《留侯论》简介《留侯论》是唐代作家韩愈的散文之作。
该文以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审视,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的忧虑和反思。
它既是一种文学的表达,也是一种社会风气的抨击,对后世影响深远。
3. 《留侯论》的结构和内容《留侯论》的结构上主要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3.1 序言序言部分主要是对留侯之事的铺垫,通过对于留侯天性的描写,为后续的正文做了铺垫,也引起了读者对留侯的兴趣。
3.2 正文正文是《留侯论》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3.2.1 谏阻群臣作者通过描写留侯担任宰相后的种种改革措施,如减免赋税、改革官员选拔制度等,展示了留侯积极向上的品格和强烈的奉公心。
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如官场的腐败和奢靡、违法乱纪等问题。
3.2.2 痛斥豪强在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对于留侯仗义扶危,与豪强作斗争的情节描写,表达了对于社会风气败坏和强权凌弱的不满和批判。
3.2.3 剖析干戈本部分作者通过对于留侯与干戈之间的关系描写,以及对于兵器与文化的对比,进一步彰显了文化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和战争对于国家的破坏力。
3.2.4 思悼经邦在最后一部分,作者通过对留侯辞世时的情节描写,展现了留侯忠诚于国家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同时,也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展望。
3.3 结语结语部分主要是对于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回顾,通过对留侯的评价,凸显了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4. 《留侯论》的写作特点《留侯论》以韩愈独特的笔触和辞章风格展现出其独特的写作特点:4.1 清新脱俗的语言韩愈的文风清新脱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二) 留 侯 论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 留 侯 论(时间:40分钟 分值:55分)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其间不能容发.发:头发 B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见:看见 C .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同“猝”,突然 D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鲜:少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常以身翼蔽沛公 B.⎩⎪⎨⎪⎧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B .慈父见背C .是以见放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 B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C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只在于“能忍”和“不能忍”之间,而张良促进了刘邦的“忍”。
B.文章的结尾转向对张良外貌的评说,这进一步点明了题旨。
C.张良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得益于黄石公对他的考验。
D.黄石公送给张良的那本书,对提高张良的谋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学精练:论辩 留侯论 Word版含解析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B.卒然临之而不惊C.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解析】A项,“见”同“现”;B项,“卒”同“猝”;D项,“说”同“悦”。
【答案】 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拔剑而.起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B.勾践之困于.会稽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C.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D.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解析】A项,而:表修饰关系/表转折关系。
B项,于:介词,在/介词,被。
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D项,以:和“为”连用,认为/用。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B.而项籍之所以..败者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A项,表凭借,其他三项与例句一样,均表原因。
【答案】 A4.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其君能下人..B.此其所挟持..者甚大C.其身之可爱..D.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解析】A项,古义:谦逊地对待别人;今义:奴仆,佣人。
B项,古义:怀有的抱负;今义:一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二指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多指坏人捉住好人)。
C项,古义:值得珍爱;今义:①天真无邪,②令人喜爱。
D项,古今义相同。
【答案】 D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D.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解析】A项,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其余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B项,军,军队驻扎;C项,王,称王;D项,下,居人之下。
【答案】 A6.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B.慈父见背C.是以见放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同步鲁人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提能精学精练 2 声赋 Word版含解析
[基础巩固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悚.然(sù)萧飒.(sà)淅沥..(xī lì)B.栗冽.(liè) 吹拂.(fó) 肃.杀(sù)C.杀戮.(lù) 戕.贼(qiānɡ) 黟.然(mò)D.漂泊.(bó) 丘墟.(xū) 南浦.(pǔ)[解析]A项,“悚”读sǒnɡ;B项,“拂”读fú;C项,“黟”读yī。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明河:银河B.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异:不同C.草拂.之而色变拂:掠过,拂拭D.黟.然黑者为星星黟:黝黑色[解析]异:奇怪。
[答案] 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亦各言其.志也B.木遭之而.叶脱酌贪泉而.觉爽C.夫,刑官也,于.时为阴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天下之.无道也久矣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解析]B项,连词,均为顺承关系,可不译。
A项,代词,指天;代词,他们的。
C项,介词,在;介词,对。
D项,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答案] B4.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欧阳子方夜.读书B.生实.C.丰草绿缛而争茂.D.衔枚疾走.[解析]A项,“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实”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结果实;C项,“茂”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得繁茂。
[答案] D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初淅沥以萧飒,______________,如波涛夜惊,______________。
(2)星月皎洁,______________,四无人声,______________。
(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________________。
(4)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3单元+6+留侯论
6留侯论一丛花初春病起苏轼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赏析】这是一首遣兴之作,描写词人初春病起,又喜悦又疏慵的心情。
表现这种心情的作品本是古已有之,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写他“卧疴退空林”,当“新阳改故阴”之时登楼所见所感,并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名句,一向为人称道,但它徒有佳句却无通体之美。
而这首《一丛花》,词人抓住今年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情感受,并由此结合全篇,于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个性,可称佳品。
词的上片侧重初春病起之喜悦,下片侧重初春病起之疏慵。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写春寒犹重耳,而用腊侵、雪破表述,一起句便呈新奇。
“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有信”也“无人见”,她只在“柳际花边”露了些“微意”。
而敏感的词人已察觉了。
这既表现了今年初春的异常,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
这里虽无具体的形象描绘,但“微意”和“柳际花边”却启人联想,含蕴深细,极见个性。
接下来“寒夜”三句,直抒喜悦心情。
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大地春回,所以“孤衾易暖”,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入耳堪听了。
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细腻地刻画出来,而这种情景正是病起的词人才会有的独特的心理感受。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25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史论原指作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
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也都称为“史论”。
高中语文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综合测评(二)(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错误!B。
错误!C。
错误!D。
错误![解析]D项,第一句中“致”应为赠送,第二句中“致”应为表达。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全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②抽矢射佛寺浮图③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⑤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⑥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⑦椎釜鬲瓮盎盈道上⑧今尚书恣卒为暴⑨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⑩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A.①②④⑤B.①③⑤⑦C.③④⑦⑨ D.⑤⑦⑧⑩[解析]①“虏"同“掳”;③“藏”通“脏”;⑤“嗛”通“慊”;⑥“常"通“尝”;⑦“椎”同“槌”;⑨“羞”同“馐”。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解析]①⑦为指示代词“那、那些";②⑧为人称代词“你的”;③⑤为副词,表反问语气;⑥,假如;⑨,副词,表揣测语气;④⑩为人称代词“他、他们”.[答案] C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战百万日.滋之师B.云虽欲独食,义.不忍C.裂裳衣.疮D.手.注善药[解析]A项,“日"为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B项,“义”为名词作状语,在道义上;C项,“衣”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包扎;D项,“手”为名词作状语,亲手。
[答案] C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日月后于巡A.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B.汝将何以视天地C.请辞于军D.汝又取不耻[解析]例句为状语后置句.A、C、D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留侯论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留侯论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韦庄:唐末五代词人。
此词作于唐朝末年。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全诗是如何表现出这一主题思想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载人航天最动人的情节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精彩表现,完成一系列太空工作之后,总要返回地面,有去无回是不可想象的。
发射升空考验的是运载火箭的功力,而返回时就要靠航天器自己了。
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都要经历返回这一恐怖历程,返回是航天飞行中出现事故较多的阶段。
中国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以及刚刚完成任务的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都成功返回了地面,说明中国的返回技术已经非常完善。
一般载人航天器飞行高度大都在距地面300~500公里,神舟七号的轨道高度就在343公里。
无论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从这样的高空返回地面,一般都首先采用减速制动,然后成落体(相当于平抛)运动,开始下落。
可以计算,若不计阻力,到达地面的垂直速度可达每秒2.5公里以上,什么样的航天器都要摔得粉身碎骨。
好在航天器下落到距地面100多公里时,进入到地球大气层,大气的阻力会帮助航天器慢慢减速。
但是空气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温度可达1000~2000多摄氏度,防护不好就会把航天器烧毁。
我们在夜晚常会看到拖着亮亮尾巴的流星,就是闯入地球大气层外空物体碎块被大气层摩擦烧掉的痕迹。
为此,在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上既要有良好隔热材料和结构设计,防止舱内温度过高,又要有良好的吸热和散热材料,把热量及时散掉,这样才能安全通过大气层这层屏障。
高中语文专题一第4课留侯论《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二、古今异义
同“ 现 ”,译为“ 表现 ”
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古义: 指抱负
今义:从两边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多指坏人捉住好人)
12/11/2021
2.千.金.之子 古义: 富贵人家 今义:女儿。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3.其身之可.爱. 古义: 值得爱惜 今义: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 4.其君能下.人. 古义: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今义:仆人
使……吃惊 使……发怒
12/11/2021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者也”表判断)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者,……也”表判断) 2.被动句 勾践之困于会稽。(“于”表被动) 3.状语后置句 (1)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于草野之间”作状语,后置) (2)而命以仆妾之役。(“以仆妾之役”作状语,后置)
专第 题4 一课
12/11/2021
助读新课起航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应用体验之旅
资料助读 课文对译
重点探究 感悟提升
第4课
留侯论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
山)人。早年中进士,以文章知名。宋仁宗末年,他曾向朝廷上 制策,提出改革弊政的主张。后来政治思想日趋保守,神宗时, 反对王安石变法,并以此贬为杭州等地方官。后又被控作诗讽 刺新法,被捕下狱,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哲宗即位,
12/11/2021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屈居 ②臣.妾.于吴者 做臣做妾 ③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称王 2.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
近年-2020年高中语文提能精学精练6留侯论(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最新整理)
留侯论[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有过人之节.节:节操,品德B.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折损C.非有平生之素.素:本来的D.忍小忿.而就大谋忿:怒气[解析]素:素交,老交情。
[答案]C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人情..有所不能忍B.此其所挟持..者甚大C.其君能下人..D.犹有刚强..不忍之气[解析]A项,“人情”古义:人之常情;今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B项,“挟持”古义:怀有的抱负;今义: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
C项,“下人"古义:向别人低头,表示对人谦卑;今义:旧时指仆人.D项,“刚强”古今均指坚强不屈服。
[答案]D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B.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解析]B项,名词用作动词。
A、C、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答案]B4.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A.勾践之困于会稽B.而命以仆妾之役C.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D.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解析]例句与C项为判断句。
A项,为被动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C5.请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天下有大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可以就大事。
(3)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2)彼其能有所忍也(3)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阅读提升层](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10题.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提能精学精练8木假山记(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木假山记[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孽.而殇,或拱而夭 孽:树木的嫩芽 B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汩:沉没 C .而有斧斤.之患 斤:斧头 D .任.为栋梁而不伐 任:职责[解析] 任:能够。
[答案] 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其理似不偶然也②则.非徒爱其似山 B.⎩⎪⎨⎪⎧①不幸而为.风之所拔②任为.栋梁而不伐 C.⎩⎪⎨⎪⎧①而有斧斤之.患②则其最幸者之.中 D.⎩⎪⎨⎪⎧①而.有斧斤之患②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解析] A 项,①连词,那么/②连词,却;B 项,①介词,被/②动词,成为;C 项,均为助词,的;D 项,①连词,表示顺承/②连词,表转折。
[答案] C3.下列加点的字没有活用情况的一项是( )A .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B .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C .或仿佛..于山者 D .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解析] A 项,薪,名词用作动词,做柴火;B 项,斧斤,名词用作动词,砍伐;D 项,服,使动用法,使……佩服。
[答案] C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及..于斧斤 B .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 C .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D .强之以为..山 [解析] A 项,以及:古义指以致受到;今义指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的连词。
B 项,野人:古义是村野之人,农民;今义指原始人。
D 项,以为:古义是把……当作;今义指认为。
[答案] C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B.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C.则为好事者取去D.而不为人所材[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
[答案] A[阅读提升层](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6~10题。
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
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综合测评1(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综合测评(一)(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顾.安所得酒乎 顾:只是,但是②曾.日月之几何 曾:才,刚刚B .①予乃摄.衣而上 摄:撩起,提起②畴昔..之夜 畴昔:从前,过去C .①乃一气之余烈.. 余烈:余威②有动于中. 中:中间D .①烟霏.云敛 霏:飞散②又兵.象也 兵:战争[解析] 中:内心.[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顾.而乐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错误!C.错误! D 。
错误![解析] A项,“顾”的意思分别为动词“看”和副词“难道”;B项,“而”的用法分别为连词表修饰和连词表并列;C项“之”的用法分别是结构助词“的"和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然”的用法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用法归纳正确的一组是()①予乃摄衣而上.②掠予舟而西.也③横江东.来④欧阳子方夜.读书⑤春生秋实.⑥丰草绿缛而争茂.⑦万事劳.其形⑧顾而乐.之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B.①②③/④⑤/⑥⑧/⑦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⑦/⑥⑧[解析]①②⑤名词用作动词/③④名词作状语/⑥形容词用作动词/⑦使动用法/⑧意动用法。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曾日月之几何..B.而江山不可复识矣..C.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来者D.闻有声自西南..[解析] A项,“几何”,古义为多久;今义指①疑问代词,多少;②几何学.B项,“江山”,古义指江山的景象;今义: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C项,“愤发”古文指发泄心中的不平;今义指精神振作,情绪高涨。
D项,“西南”古今相同,均表示方位。
[答案] D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复游于赤壁之下A.今是溪独见辱于愚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C.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D.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被动句;B、D 项,宾语前置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有过人之节.节:节操,品德B.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折损C.非有平生之素.素:本来的D.忍小忿.而就大谋忿:怒气[解析]素:素交,老交情。
[答案] C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人情..有所不能忍B.此其所挟持..者甚大C.其君能下人..D.犹有刚强..不忍之气[解析]A项,“人情”古义:人之常情;今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B项,“挟持”古义:怀有的抱负;今义: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
C项,“下人”古义:向别人低头,表示对人谦卑;今义:旧时指仆人。
D项,“刚强”古今均指坚强不屈服。
[答案] D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B.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解析]B项,名词用作动词。
A、C、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答案] B4.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A.勾践之困于会稽B.而命以仆妾之役C.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D.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解析]例句与C项为判断句。
A项,为被动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5.请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天下有大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可以就大事。
(3)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2)彼其能有所忍也(3)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阅读提升层](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
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表现,显露)B.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C.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D.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解析]全:保全。
[答案] D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B.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C.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D.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B项,介词,被/介词,在。
C项,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D项,和“为”连用,认为/介词,用。
[答案] C8.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的一组是()A.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C.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解析]A项,后一句是对桥上老人让张良做仆人做的事,张良顺从一事的评价,不是“不忍”的表现。
B项,前一句是说富贵人家子弟的表现,与“忍”没有联系。
C项,后一句是说秦国的残酷做法,与“不忍”没有联系。
[答案]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
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
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解析]B项,“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错,从文中材料可知,桥上那位老人只是担心张良度量不足,所以才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是希望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
因此尽管这一选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无疑不符合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答案] B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当时,张良虽然侥幸没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了,真是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不会死在盗贼手里。
为什么呢?(2)桥上那位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但担心他度量不足,所以狠狠地挫伤他的年轻人的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三槐堂铭(并序)苏轼天可必①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
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
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
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
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②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注】①必:必然的意志。
②皇:通“遑”,闲暇。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略:稍微B.王氏之福盖未艾.也艾:停止C.呜呼休.哉休:美好D.相.时射利,皇恤厥德相:察看[解析]A项,略:大致,大体上。
[答案] A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困于.蓬蒿尝手植三槐于.庭B.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何其.子孙之多贤也C.善者以.怠,恶者以肆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D.盗跖之寿,孔、颜之.厄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解析]A项,介词,被;介词,在。
B项,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代词,他们的。
D项,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13.下列选项中不能都表现“天可必”这一观点的一组是()①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②仁者必有后③善恶之报,至于子孙④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⑤天将复兴王氏也欤⑥归视其家,槐阴满庭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解析]①是对“天可必”表示疑问,④是王公的期盼。
[答案] C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第一段从天命有常这一角度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
B.第二段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
C.第四段的铭文歌颂了王佑的品德和功业,同时批评了我们普通人追求名利不加强道德修养,只希望有侥幸的运气,不种植就能收获的错误想法。
D.文章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显然带有惩戒人心、引为鉴戒的良苦用心。
写作上叙议结合,挥洒自如。
[解析]B项,“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主要表现在第三段。
[答案] B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