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繁荣与陈子昂张若虚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最新满分答案
(一)唐诗的繁荣与唐代文化关系1.1唐诗发展的背景1 【单选题】唐朝时期,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A、文言文B、白话文C、秦书D、汉诗文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 【单选题】在唐代文学中,占据其三分之一的文学形式是()A、唐代小说B、唐代小史C、唐代碑帖D、唐代诗歌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3 【单选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
A、隋朝B、明朝C、唐代D、五代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4 【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2文化、国力对唐诗的影响1 【多选题】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些政策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A、酷吏政策B、儒释道并存C、广开言路D、文化开放我的答案:BCD 得分:33.3分2 【判断题】627年是唐代的开国年。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3 【判断题】唐代的文化比较保守。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1.3宗教、政策对唐诗的影响1 【单选题】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
A、小作坊老板手中B、农民手中C、商人手中D、庶族地主的知识分子手中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 【单选题】唐代的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科。
A、十B、九C、三D、二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 【判断题】唐文化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 【判断题】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4唐诗发展的阶段1 【单选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古典诗歌进入了发展期。
()A、诗经B、离骚C、建安D、楚辞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2 【单选题】唐诗被明代的高棅划分为()个时期。
A、四B、一C、二D、三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3 【判断题】唐诗分期中的盛唐和历史分期的一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 【判断题】唐朝努力以北朝的“质”来充实南朝的“文”。
唐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绪论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隋唐五代十国宋581 618 907 960一、唐代文学风貌(一)各种文体的全面发展。
1、诗歌。
《全唐诗》收录诗歌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多首。
有唐一代,遗留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不仅数量超出以前各代遗诗总和的两三倍以上,而且质量极高,有许多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
唐诗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同的段落,不同的段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贡献。
2、散文。
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我国古典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骈散文共20025篇。
后来的《唐文拾遗》和《唐文续拾》,续收777位作者,文2871篇,两者合计,作者3516人,文22896篇。
现据西北大学《新编全唐五代文》新增未收文1100余篇。
3、小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传奇”作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4、俗讲与变文:由于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而出现。
5、词:由于燕乐的盛行,燕饮歌吹的需要而产生。
(二)作者众多而大师辈出。
《全唐诗》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二百余家。
《全唐诗补编》收作者一千多人。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唐代诗人有别集者共691家。
《诗薮·外编》(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从总的风貌看,它更富于理想色彩,更抒情而不是更理性,更外向而不是更内敛。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开放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华夷如一的思想,促进了中华文化交融2、人才选拔制度:开科取士及其他(如入地方节镇幕府)。
3、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兼容。
(二)唐代士人生活的影响。
1、漫游之风。
2、幕府生活。
3、读书山林之风4、贬谪生活。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笔记
1.唐诗繁荣的原因:1. 经济条件(稳定,繁荣)2.政治条件(清明+帝王的个人爱好形成社会风气)3.科举制度(诗赋取士)4.活跃的社会思想(侠—风骨(人格精神),儒—兴寄(政治方向),释—兴象,道—文辞)5.深厚的文化基础(别裁伪体+转益多师)6.社会条件(庞大的寒士【魏晋南北朝时指出生低微出生庶族阶层的读书人;唐代指地主阶级里处于中下层的文士】群体)2. 唐诗繁荣的表现: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现所保存的唐诗共3200多位诗人,50000多首诗歌)2.唐诗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衡量文学是否繁荣的四个参数:诗体,作家,流派,风格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3.唐诗发展四阶段:初唐(的情怀):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宇宙观,礼赞自然+礼赞生命,消灭人生短暂的感慨),陈子昂(建安风骨,感遇诗三类型:咏史咏怀感世),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盛唐(的气象):大李杜,高适,岑参中唐(的格调):白居易(诗分三类型:讽喻;醒世;感伤,有《长恨歌》,《琵琶行》),元稹,韦应物,韩愈(诗歌以丑为美,《落齿》写的气势磅礴)晚唐(的风韵):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4.词诞生于隋唐之际(理论依据:词是音乐文学,词是配合燕乐而生,燕乐隋唐才有+事实依据:《云谣集》)5.唐宋精神气质不同之处:唐朝是封建时代上升期,宋朝是成熟期。
唐代和宋代好比于牡丹和梅花(外内在);宋代:注重内心精神世界,理学发展大成(朱熹,张载,陆九渊);唐诗>宋诗>宋词【指成就】唐诗注重风神情韵,宋诗重筋骨思理6. 在唐诗中,汉即为唐!7. 词的特点:1. 词是音乐文学,起源隋唐时,雅乐(古代)清乐(魏晋南北朝)燕乐(隋唐),词配合燕乐而生2.词是城市文学,世俗性,这是词作为新兴文学的本质所在(宋词的“俗”,是世俗的俗,宋代文学的俗,是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为代表的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排斥的民间文化的新兴)2. 词是南方文学,作词的人(唐圭璋《两宋词人占籍考》),词中所言之物绝大多数都是南方有的江南景象,有地域性词牌《忆江南》,又叫《梦江南》、《梦江梅》、《望江南》3. 词是女性文学,女词人很少,男词人因为“男子作闺音”【出自清代徐嗟凤的《词正》】,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8.有关爱情的诗词和名言举例:9.底层女子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是有《敦煌曲子词》的《菩萨蛮》和《乐府》的《上邪》,韦庄的《思帝乡》等视频中所举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例子: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李隆基和杨玉环10.白居易对李杨爱情有那么深的感悟是因为他自己也有段扯入心扉的爱情(湘灵姑娘)11.爱情的三角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12.爱情四境界:李商隐娶王茂元女儿有私心,属于功利境界;李清照与赵明诚属第三境界;泰坦尼克号,梁祝,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第四境界。
初唐文学二(张若虚、刘希夷、陈子昂)
曹植 《七哀 》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秋窗风雨夕
林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ruò短檠qí ,牵愁照恨动离情。 ng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碎琴扬名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 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谓左右曰: “愿千缗[mín]市之。”众惊问,答曰:“余 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 日可集宣阳里”,如期皆往,则酒肴皆具。 置胡琴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 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 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 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为书记。 ——《唐诗纪事》卷八引《独异记》
何不秉烛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 荣名以为宝。
集评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
刘希夷《白头翁》之上。 明· 胡应麟《诗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 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 清· 王闿运
初唐文学二 张若虚、刘希夷与陈子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意境)
四杰的贡献:题材范围扩大,歌行、五律 的形式探索。 张若虚、刘希夷的贡献:诗歌意境的创造。
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 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唐诗的发展过程
唐诗的发展过程(摘自《唐诗欣赏词典》)唐诗的发展,经历了由初唐、盛唐、中唐到晚唐四个历史段落,五代则附在晚唐之后。
初唐,是从唐王朝开国到玄宗开元元年(618一712),共九十四年时间。
开头的三四十年,“梁陈宫掖之风”迷漫诗坛,连“一代英主”李世民和他的大臣虞世南也做宫体诗,只王绩等人诗风平实率真,能自拔流俗;后五六十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唐初四杰”,拉开了边塞诗的帷幕,试验创作了五言律诗的体式,发展了七言歌行,与其后的刘希夷、李峤、张若虚一起,迎来了长篇歌行创作的第一个丰收季节。
沈(佺期)、宋(之问)则继起并正式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工作;接着从四川射洪县冲杀出一位青年诗人陈子昂,他胸怀大志,推崇汉魏风骨,主张写诗要有寄托;他一扫齐梁倚靡之风,让五言古诗在他的手中闪烁出熠熠的光辉!活跃在诗坛艺苑的“吴中四士”,即:贺知章放达纵诞的诗风,张旭狂颠飘逸的草体书法,张若虚、包融诗的清丽婉畅、情景交织的格调,还有并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颋雍容闲雅的应用文体等等,都预示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一个诗歌创作的新高潮就要来到了!盛唐,从玄宗开元元年到代宗即位(712一762),共五十年,是唐的盛世时代,突现出所谓的盛唐气象。
即:诗的形式完备,五言、七言,律诗、绝句,近体、古诗,歌行、乐府,短篇、巨制,佳作如云,各尽其妙;诗的题材、内容广泛丰富,山水田园、边塞风情、送行赠别、羁旅行役、友谊爱情、人情世态、咏史怀古等等无所不包,举不胜举;诗人层出不穷,名家辈出,流派并立,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最突出的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同一诗派中的诗人诗风又各有千秋。
王、孟之外,山水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刘眘虚、祖咏、綦毋潜、常建等人,其诗风与王、孟相近,又各有特色;边塞诗派倾向于运用七言尤其是七言歌行,其一致的风格是趋向豪迈雄健,被誉为商适“第一大篇”的《燕歌行),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同为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唐诗宋词在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
唐诗宋词在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1.宋词的影响和地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其时,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场,在许多城市也都有歌楼伎馆,甚至有些官僚豪绅家里也有歌伎舞女,这种社会风尚为宋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
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章编的《全宋词》,含著名词人1330多家、作品19900多首。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
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原因如下: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初盛唐诗坛
初唐诗坛和盛唐诗坛1、唐诗分期初唐:唐开国至玄宗先天元年(618-712)盛唐:玄宗开元元年至天宝十四载(713-755)中唐:肃宗至德元年至敬宗宝历二年(756-826)晚唐:文宗大和元年至唐亡(827-907)2、初唐诗坛(1)上官仪和上官体:约605~664年,唐诗人,字游韶。
其诗绮错婉媚,对仗精工,辞藻华美,时人称之“上官体”。
归纳六朝以来对仗之法,创“六对”和“八对”之说,于律诗的发展颇有贡献。
上官体: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
其特征为多应制奉和之作,以写宫廷生活为主,辞藻华美富艳,对仗精工匀称,然不脱齐梁余风,内容较空洞。
(2)王绩:字无功,隋名儒王通之弟,尝居东皋,号东皋子。
故其诗多以嗜酒为题,盛赞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
诗风质朴自然,脱尽六朝以来浮靡浓艳之气,生活气息浓厚,开唐代诗风之先。
形成了唐代最早的近体律绝。
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五卷。
(3)王梵志、寒山、拾得:初唐民间通俗诗人,侧重于佛教思想的宣传。
(4)初唐四杰:王杨卢络。
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
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
……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了王杨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四人的诗文虽未尽脱齐梁绮丽余风,但题材较广,风格也较清峻;其骈文亦与时有别,呈灵活飞动之态,对唐代文风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其风格虽未脱尽六朝藻饰余习,但流丽婉畅之中也有宏放浑厚的气象。
其诗颇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不得意的不平之鸣,亦有不少其它方面的写景抒情篇章。
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采莲曲》、《滕王阁序》等。
原有集,已轶。
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杨炯(650~692),华阴(今属陕西)人。
显庆四年(659)举神童。
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
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
如意元年(692)迁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沈宋张若虚及陈子昂
三、文章四友和杜审言
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崔融、苏 味道和杜审言。其中苏、李诗中浮艳气息 更浓一些。“四友”专力写作律诗,对唐 代律诗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杜甫祖父杜审言60多岁流放峰州(今越南 境内)杜路过湘江写诗:“迟日园林悲昔 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 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 给人愁上添愁。 前六句是诗人充满同情的描述,到这结尾 两句则转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 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诗句构思新巧, 比之前人写望月怀远的意境大大开拓一步, 从而增强了抒情色彩。 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 深还过女墙来。
七、陈子昂的文学地位
1、陈子昂上承建安,下启盛唐,对初盛唐 之际唐诗革新有很大功绩。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 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 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 於黄初、建安矣。”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沈宋横驰翰 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 合著黄金铸子昂。” 但他的部分诗篇,还 存在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的缺点。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寒砧催木叶”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 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颠倒,说是砧声引 起了叶落,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 其实是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 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空虚寂寞,更觉 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 是十年,相忆也已十年!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秋兴八 首》其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 暮砧;晏几道《少年游》:飞鸿影里,捣 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盛唐诗歌兴盛的先声
盛唐诗歌兴盛的先声全书除引论外,共分为四章,以时间为顺序,四章就是初唐的四个阶段:贞观、龙朔、武周、神龙景龙。
引论记述了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并指出,在整个唐诗史上,初唐仅仅是一个序幕,它拉开了唐诗兴盛的大幕,但究其本源,初唐诗歌与南北朝诗歌仍然属于一脉,甚至可以说初唐诗与真正意义上的近体诗是有区别的,然而就是在这个时期却奠定了盛唐以后诗歌兴盛的基础。
总体来说,作者认为初唐诗歌确实缺少好的作品,但欲研究其中奥秘,不可将目光仅仅聚焦在王绩、四杰、陈子昂身上,更该深入研究一下宫廷诗人的经历与作品,研究一下当时唐诗发展的真实情况,看看初唐诗人的特质,并体味一下初唐宫廷文人的沉浮与喜乐。
第一章主要介绍贞观时期的宫廷诗风,重点论述的是在经历过南北朝变乱,儒学在初唐得到复兴,诗风便受到儒家的影响,并结合南北朝时期的声色,作者明确的提出此时宫廷文风、诗风是以继承南朝为主的,并把北朝的诗文风气融入其中。
于此时,履行儒家诗教观,时代气象与南朝声色摩擦,继而形成了贞观一代宫廷诗的风气。
此时,贞观治世,诗人们气势恢宏,并将南北朝便开始发端的宫廷诗推向高峰。
此时唐代元素起了作用,便也在此时开始了诗风的转变,之后的唐诗的兴盛,便发端于此。
而此时宫廷诗人的雍容气度贯穿了整个大唐。
第二章时代便来到了高宗时期,此时经过贞观、永徽两段时期的发展,大唐国势稳定,经济繁荣,而此时,由统治者开始便沉迷于声色,渐渐地趋于奢靡,而此时,宫廷诗人离权力中心最近,受影响便最深,因此诗风开始转向华丽,龙朔时期产生的“龙朔变体”便是最好代表,作者从该时期文化氛围入手,分别着重论述了“上官体”、“颂体诗”等的风格,揭示了此时诗风中的苛求文字华美、绮错婉媚、谄媚富丽的特点,并分析了“龙朔变体”的利弊,并揭示出诗风的转型预兆。
第三章作者便写到了武周时期的宫廷诗风,此时局势大定,政治清明,一派繁荣升平气象,而武曌励精图治,毫不松懈,因此诗界的浮华虽未消除,却不再滋长,“诗赋取士”的政策也让文人们开始正视诗歌,并开始探索写诗的奥秘,进入了诗体全面建设的时期,“文章四友”、“沈宋”、“珠英学士”都在对诗体的建设方面进行自己探索,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近体诗在沈佺期、宋之问时代得到了定型,由此,在诗体方面,唐诗已然和南北朝诗不同了,这便是唐诗形成并繁荣的关键一步。
陈子昂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陈子昂对唐诗发展的贡献陈子昂(661年-702年),字幼安,唐朝文学家、政治家,是唐代初期文学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既丰富多样,风格优美,又贴近生活,对于唐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陈子昂对于唐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他以情感表达为切入点,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入性。
他以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为灵感,不仅深刻表达了个人的哀愁、忧伤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他的作品不仅歌颂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他的诗歌使唐诗逐渐从前人的固定题材中解放出来,呈现出更加多样和丰富的风采。
其次,陈子昂对于唐诗的形式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他在诗歌的体裁、韵律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他大胆运用平仄技巧,使诗歌更加韵味十足。
他发明了“七言绝句”,为后来唐代的七言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诗歌既有格律严谨的绝句,又有流畅优美的乐府诗,使得唐诗逐渐拓展了形式和风格的领域。
此外,陈子昂还注重传承和发展前人的诗歌传统。
他广泛涉猎古代文学,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源泉。
他尤其深受王勃和杜牧的影响,将他们的诗歌思想和艺术风格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他注重继承传统,同时胸怀开阔,吸收了各方面的精华,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使得唐诗得以不断地发展和繁荣。
最后,陈子昂对于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政治家。
他的文学造诣高深,才华横溢,他通过自身的创作和实践,向后人树立了一个诗文与政治丰硕结合的榜样。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沉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也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改革的追求。
总之,陈子昂以其丰富多样的诗歌创作、对于唐诗形式的创新突破、对于前人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学者的示范作用,对于唐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诗歌既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时代精神和人民心声的真实写照,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以下哪位诗人不在“初唐四杰”之列?选项: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答案: 【陈子昂】2、选择题:社会思想的活跃为唐诗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侠、儒、释、道是贯穿唐朝的四种主流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属于以上四种思想的哪一种?选项:A:侠B:儒C:释D:道答案: 【儒】3、选择题:以下哪位初唐诗人仅留下一首代表作却获得“孤篇横绝”的美誉?选项:B:张若虚C:陈子昂D:杨炯答案: 【张若虚】4、选择题: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发出“天问”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选项:A:屈原B:宋玉C:张若虚D:贾谊答案: 【屈原】5、选择题:“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形容的是以下哪位诗人选项:A:崔珏B:李白C:李商隐D:王勃答案: 【李商隐】6、选择题: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他与以下哪位诗人共同倡导古文运动?选项:B:欧阳修C:苏轼D:苏洵答案: 【柳宗元】7、选择题:清代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注著》提到“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反映了北宋的何种文化现象?选项:A:文人写词以言志B:文人写词以载道C:文人填词供歌女弹唱D:文人填词以自唱答案: 【文人填词供歌女弹唱】8、选择题:唐代诗歌繁荣的表现之一就是体裁的完备,包括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多种体裁,其中至唐才渐趋成熟的是?选项:A:律诗B:绝句C:五言诗D:七言诗答案: 【律诗,绝句】9、选择题:清明的政治环境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兵车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未已”就批判了执政者的穷兵黩武,该篇出自以下哪位诗人?选项:A:杜甫B:李白C:李贺D:刘禹锡答案: 【杜甫】10、选择题:关于唐朝诗歌“初、盛、中、晚”的划分始自以下哪部著作?选项:A:《沧浪诗话》B:《人间词话》C:《唐才子传》D:《旧唐书》答案: 【《沧浪诗话》】11、选择题:作为盛行于宋朝的文学形式,词起源于何时?选项:A:隋唐之际B:中唐C:晚唐D:宋初答案: 【隋唐之际】12、选择题:为什么说词是一种女性文学?选项:A:词的作者以女性居多B:“男作闺音”,多数词人常以女性口吻写词C:词描写的对象以女性居多D:词更多地表达女性的情感答案: 【“男作闺音”,多数词人常以女性口吻写词】13、选择题:唐诗的繁荣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累,但仅继承传统却无法解释诗在唐代的鼎盛,更重要的是如何继承传统。
大唐风韵之唐诗的发展陈子昂和张若虚
•
盛唐声音——大漠牧歌
•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 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 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 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 王昌龄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出 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 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土,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 往往成老翁。” (《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 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 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 豪情的壮丽图画。
盛唐声音——诗仙、诗圣
• 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 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 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 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 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 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 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 的诗想像瑰奇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 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干丈”;写庐山的五老 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盛唐声音——山水田园
• •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 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 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 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 孙自可留。” 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 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 《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 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 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 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 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唐诗繁荣与陈子昂张若虚
2、作品: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孤独感 、作品: 前不见古人 此前曾有明君,可后应有贤主,可惜人生不永,相见不得; 此后应有贤主,可惜人生不永,相见不得;
两个“不见”,写出了人生在时间上的悲哀。 两个“不见” 写出了人生在时间上的悲哀。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敲响了盛唐到来的声音
三、唐诗的分期 1、以武则天卸任为标志,此为“初唐”,代表人物 、以武则天卸任为标志,此为“初唐” 初唐四杰” 陈子昂、张若虚等; 是“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等; 2、以安史之乱为分期,此为盛唐,代表人物是边塞 、以安史之乱为分期,此为盛唐, 诗的岑高、田园诗的王维、李杜; 诗的岑高、田园诗的王维、李杜; 3、安史之乱后到宣宗上任,为中唐,代表人物是李 、安史之乱后到宣宗上任,为中唐, 元白等人; 贺、元白等人; 4、唐王朝灭亡前 年为晚唐,代表人物是李商隐 年为晚唐, 、唐王朝灭亡前60年为晚唐 总之,安史之乱是分期标志, 总之,安史之乱是分期标志,把一个王朝分为前后两 前期以个人情怀为创作风格, 期,前期以个人情怀为创作风格,后期以文学为政 道德服务为创作风格。 治、道德服务为创作风格。
四、唐代作家作品 陈子昂与《登幽州台歌》 (一)陈子昂与《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是武则天时代很出名的政治诗人, 陈子昂是武则天时代很出名的政治诗人,因《感 三十八首而得罪武则天。 遇》三十八首而得罪武则天。696年随武攸宜北 年随武攸宜北 征契丹,任随军参谋, 征契丹,任随军参谋,因多次劝戒武不可贸然 出兵,遭嫉恨,兵败遭降职。 出兵,遭嫉恨,兵败遭降职。 陈子昂诗歌内容大气充实、风格浑厚, 陈子昂诗歌内容大气充实、风格浑厚,一扫南朝 的靡丽,深受杜甫、韩愈等人的推崇。可以说, 的靡丽,深受杜甫、韩愈等人的推崇。可以说, 唐代诗歌的大气豪迈之风,始于子昂。 唐代诗歌的大气豪迈之风,始于子昂。 李世民 武媚娘 李治 王皇后 萧妃
初盛唐诗人张若虚的两首诗
初盛唐诗人张若虚的两首诗《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前记:张若虚,初盛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他的诗歌仅存两首,一首就是名作《春江花月夜》,另外一首就是这首《代答闺梦还》。
代答闺梦还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张若虚,初盛唐时期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语焉不详。
根据零星记载,可以知道,他的生卒年为(约660—约720),也就是生于唐高宗年间,卒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他是扬州人,曾经担任过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以文辞俊秀驰名于长安。
唐玄宗开元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并称“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并不是一个诗歌流派,只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域相同。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张旭,苏州吴县人;包融,润州延陵人,因这四个地区古时都属于吴郡,因此四人才被后人称为“吴中四士”。
关于张若虚的生平事迹,大概就知道这些。
他的诗歌,《全唐诗》仅存两首,其中一首就是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
我们之所以知道唐朝诗坛还有这样一号人物,大概就是因为这首诗了。
不过,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在唐朝并不受重视,各大选本、诗话并没有提及。
不仅是唐代,而且宋元时期,也没有引起重视,可以说是湮没无闻。
幸运的是他的这首诗歌流传了下来,最早收录此诗的是宋朝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其中,并未引起重视。
直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沉寂千年的《春江花月夜》才逐渐受到重视,各大诗歌选本都选录了此诗。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歌真正名扬诗坛,是在清朝,尤其是清末的学者王闿运对这首诗歌大加称赏。
他在《论唐诗诸家源流》中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他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在对其进行分析之后,写到:“诗中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从陈子昂和张若虚的审美倾向看初唐文学到盛唐文学的两条审美道路
从陈子昂和张若虚的审美倾向看初唐文学到盛唐文学的两条审美道路摘要:由初唐文学向盛唐文学转折时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他们的创作体现了不同的审美风貌。
本文将通过他们的诗歌源流及作品分析,浅析这两种审美倾向分别是如何摆脱了六朝文学中低迷颓废之情和矫揉造作之风,而走向盛唐气象的。
关键词:审美倾向;陈子昂;张若虚作者简介:李宁娟,女,(1988—),汉族山西晋城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陆机《文赋》中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诚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美从来不是单一的,美的形式也一直是多样的。
陈子昂和张若虚的创作正是初唐到盛唐这一时期文学审美的缩影,二人创作中逐渐显露出的美学主张是同样引人关注的,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源流与表现方式也有所差异而已。
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昂扬壮大的美学思想及创作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文风,而追求“汉魏风骨”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汉魏文人的诗歌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简练刚健,自然明白而流畅,成为后代诗歌推崇的榜样。
但从序篇看来,陈子昂对正始之音亦是有所肯定的。
正始之音虽没有建安风骨的昂扬大气,但在表现个性上却与建安是一脉相承的。
可见陈子昂的理论主张首先是承认文学的审美个性的。
鲁迅认为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1],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开始文学表现人的主体意识。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
文学发展到南北朝时,梁简文帝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2],将“缘情”发展为“放荡”,将人的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
刚刚走向统一和安定的唐朝,需要一条文学思想走向中正的复归之路。
初唐文人为之做出了大量努力,陈子昂即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提倡像建安文人一样关心国家大事,提高社会责任感,但又不否认文学审美特性,陈子昂可谓找到了一条文学发展的恰当道路。
2 第二讲 陈子昂、盛唐诗派
第二讲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盛唐诗人群体一、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新的时代理想不断改变着初唐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习尚,成为文学艺术沿革的内在动力;同时,它也有赖于文学艺术的表现和传播,使之更深入人心,进而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的精神风貌。
在这两者的交互运动中,抓着某些关键的契合点,新的文学理想就会脱颖而出,推进唐诗高潮的到来。
在初唐诗坛上完成了这一文学业绩的,是陈子昂。
(一)陈子昂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活动年代主要在武则天时期,比四杰中的王、杨还略晚一些。
(年龄:卢骆王杨---陈子昂)陈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
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
曾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相处不合。
后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而死。
42岁。
他渴望乘时代风云而大展宏图,却重蹈了具有诗人气质的慷慨之士在官场中难以逃脱的厄运,陷没于险恶的政治漩涡。
有《陈伯玉集》。
从唐初到陈子昂数十年间,人们一直在呼唤文学新潮的到来,却未能把握问题的关键。
魏征提出合南北文学之长的目标,但他认为只要“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就能“文质彬彬,尽善尽美”(《隋书·文学传序》),似乎文学变革主要是通过既有风格的调和综合,却把事情看得太过简单。
令狐德棻也在《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中提出诗文“以气为主,以文传意”,和调远、旨深、理当、辞巧的主张,一般地说并不错,但是也未免浮泛。
四杰打破诗坛的沉寂,揭开了唐诗变革的序幕,对当时宫廷诗风的批判也很有力,然而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理论表述,却仍然是陈旧而空洞。
如王勃在《上吏部裴侍郎启》中,以屈原、宋玉为“浇源”(浇薄之源),杨炯在《王勃集序》里也说“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他们提出的补救之方,因之只能是“尽力于《丘》《坟》,寻源于《礼》《乐》”这样一些既脱离自身创作情况、更无任何实践意义的空洞说教。
与前人相比,陈子昂的观点虽不无偏颇,却能真正顺应着时代的需要,提出清晰而透辟的理论主张。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精华]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他们对盛唐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响经过九十馀年的发展,初唐诗歌在题材范围的扩大、体物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善和风骨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已为唐诗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张若虚和刘希夷的诗歌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大致与陈子昂等人同时登上诗坛。
由于史传无确载,其生平事迹不详,只知他是扬州人,做过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仅存两首,但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
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色中,烟波浩淼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诗人在感受这美丽景色的同时,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感到神秘而亲切,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
诗人似乎在无须回答的天真提问中得到了满足,然而也迷惘了,因为光阴毕竟如流水,一去难复返。
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转而叙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明净的诗境中,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这种从优美而来的忧伤,随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徐缓迷人。
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收束时,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相类似的诗境创造,在刘希夷的诗里亦能见到。
他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触景生情,以落花起兴:“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春江花月夜》:诗中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诗中的顶峰《春江花月夜》:诗中的顶峰引导语:大家从《春江花月夜》中读懂了什么,是不是只是描写景色的?来学习下文,大家就知道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其他知识了,欢迎大家阅读!闻一多先生在1941年完成的唐诗研究名篇《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给尽溢美之词。
其实,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里,对初唐至初、盛唐之交的诗人卢照邻、骆宾王和刘希夷也很赏识;而他特别推崇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春江花月夜》形象地反映出“少年诗人”的宇宙意识在张若虚(约660—约720)之前,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都在思考世象变迁,物换星移,其中《代悲白头翁》更为突出。
是诗又尤以“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联最为著名。
陈文华特别指出后一联“以花落可复开来反衬青春之不返,既抒发了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之情,又寄寓着‘生命有限,大自然却是永恒的’这样一个哲理”。
传说当时的一位著名诗人宋之问(也是刘希夷的舅舅)竟为此联倾倒,恳求刘希夷将它的著作权转送自己名下。
刘希夷不肯。
宋之问恼羞成怒,便使奴仆用装满泥土的口袋将外甥活活压死了。
(参见《大唐新语》卷八)此时距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不到一年。
“明年花开复谁在”一问竟成为谶语!纵观《代悲白头翁》,虽然已蕴含着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却毕竟使人过于伤感。
而与刘希夷同时代而稍晚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少了些伤感,多了些欢愉;而在对时间、生命与宇宙的探求上则更进一层。
您看《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盛唐第一诗春江花月夜赏析
盛唐第一诗春江花月夜赏析《全唐诗》中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在古代众多诗人中毫不起眼,但是他所作的《春江花月夜》,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春江花月夜这个名字,原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昏庸荒淫的陈后主陈叔宝所作,但原词已经失传,而后隋炀帝曾作过此曲,但只有寥寥几句,内容也十分单调。
而张若虚的这首是拟题作诗,全诗只有36句,却生动再现了江南春天夜晚的迷人景色,阐述人生哲理的同时也寄托了游子思乡的惆怅情怀。
虽然和原先的曲调已经不一样了,但是却是最著名的,有“以孤篇压倒全唐”、“盛唐第一诗”的美誉。
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以见得《春江花月夜》在诗坛的地位。
作者以江南春夜里最美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为中心内容,生动描写了春夜江南扬子江的绝美景色。
全诗共分3部分,由景,情,思依次展开。
第一部分共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作者开篇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春夜的绝美景象:江南春夜,一轮明月高挂空中,江海相连,海天相接,潮水随明月涌生。
作者巧用了一个“生”字,仿佛赋予了潮水生命,生动的写出了潮水随明月涌动的动人美景。
第二句写水波潋滟,在银白色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月光仿佛随水波流动一样照耀五湖四海,哪一处的江水不在明月映照之下呢?第三句写江水随着田间原野弯弯转转流淌,银色月光照在花木上就像下雪了一般,作者只用一笔“月照花林皆似霰”便勾画出了“春江花月夜”的“花”字。
第四句写银白色的月光洒遍神州大地,将整个世界都染成圣洁的银色,因而使得“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作者用短短四句,便为我们勾画了一个童话般圣洁美妙的画面,江南春夜的良辰美景仿佛一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春江花月夜因此而显得圣洁神秘。
第二部分着重勾画了一个“情”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021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2021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1.识记:陈子昂的生平。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
青年时期折节读书,落第后曾学仙隐居。
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赏识。
曾慷慨从军,后遭诬陷入狱。
2.识记:陈子昂的复古倾向及其诗歌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简单运用:陈子昂诗歌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
陈子昂是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
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所得。
所失:易重蹈古诗以喻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理解:陈子昂的诗歌情调及其《感遇》(其三十六)诗和《登幽州台歌》。
诗歌情调:慷慨悲歌的情思,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
《感遇》(三十六)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
《登幽州台歌》在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综合运用: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最能表现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这正是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
一、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化有积极的鞭策作用。
他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二、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抱负,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斑斓的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抱负,对于唐诗的变化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3.识记:张若虚及“吴中四士”。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诗人。
有《春江花月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敲响了盛唐到来的声音
四、唐代作家作品 陈子昂与《登幽州台歌》 (一)陈子昂与《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是武则天时代很出名的政治诗人, 陈子昂是武则天时代很出名的政治诗人,因《感 三十八首而得罪武则天。 遇》三十八首而得罪武则天。696年随武攸宜北 年随武攸宜北 征契丹,任随军参谋, 征契丹,任随军参谋,因多次劝戒武不可贸然 出兵,遭嫉恨,兵败遭降职。 出兵,遭嫉恨,兵败遭降职。 陈子昂诗歌内容大气充实、风格浑厚, 陈子昂诗歌内容大气充实、风格浑厚,一扫南朝 的靡丽,深受杜甫、韩愈等人的推崇。可以说, 的靡丽,深受杜甫、韩愈等人的推崇。可以说, 唐代诗歌的大气豪迈之风,始于子昂。 唐代诗歌的大气豪迈之风,始于子昂。 李世民 武媚娘 李治 王皇后 萧妃
2、作品: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孤独感 、作品: 前不见古人 此前曾有明君,可惜生不缝时,不得相见; 此前曾有明君,可惜生不缝时,不得相见; 后不见来者 此后应有贤主,可惜人生不永,相见不得; 此后应有贤主,可惜人生不永,相见不得;
两个“不见”,写出了人生在时间上的悲哀。 两个“不见” 写出了人生在时间上的悲哀。
念天地之悠悠 以广袤的空间做背景,衬托出人的渺小; 以广袤的空间做背景,衬托出人的渺小; 独怆然而涕下 在时间、空间的纵横交汇处,是孤独的诗人, 在时间、空间的纵横交汇处,是孤独的诗人,创造了 一种伟大的孤独之美。 一种伟大的孤独之美。
(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1、作品分析 、 (1)月下的美景 ) A、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结合,描绘出浩大的远景 、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结合, B、细腻的景色描写,描绘出一个神话般晶莹透亮的银色世界。 、细腻的景色描写,描绘出一个神话般晶莹透亮的银色世界。 这样纯净的世界, 这样纯净的世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上的思考 (2)月下的思考 ) 第二段写对宇宙永恒的追问、对人生短暂的伤感, 第二段写对宇宙永恒的追问、对人生短暂的伤感,为下面的 情人相思打下基础。 情人相思打下基础。 (3)月下的相思 ) 从思妇的角度写因夫妻离别而产生的幽怨哀伤, 从思妇的角度写因夫妻离别而产生的幽怨哀伤,引出了下面游 子盼望归乡的想象。 子盼望归乡的想象。 (4)月下的归乡 ) 从游子的角度写对团聚的盼望,即应和了思妇的相思, 从游子的角度写对团聚的盼望,即应和了思妇的相思,也照应 了开头美妙的春、 月的夜晚。 了开头美妙的春、江、花、月的夜晚。
盛 唐 与 盛 唐 作 家
一、唐诗繁荣的客观原因 1、政治上的开明 、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 2、没有刻意形成大一统的思想 、 ——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 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 3、军事上的强大 、 ——形成一种硬朗的文学风格 形成一种硬朗的文学风格 4、经济上的繁荣 、 ——解决了作家创作的后顾之忧 解决了作家创作的后顾之忧 5、社会风气的开放 、 ——滋养了文人浪漫恣意的风情 滋养了文人浪漫恣意的风情 6、科举考试的鼓励 、 ——以一种强迫的方式繁荣了诗歌创作 以一种强迫的方式繁荣了诗歌创作
长女 李弘 李贤 李显 李旦 李隆基
朝中官员学习武后“大义灭亲” 崔涤的故事) 朝中官员学习武后“大义灭亲”(崔涤的故事) 感遇》 《感遇》之一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残,他人安得忠? 骨肉且相残,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鹿翁。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鹿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1、作品解释 、 幽州台,又称黄金台, 幽州台,又称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听郭 槐之劝说搭建,以招贤才,后乐毅、 槐之劝说搭建,以招贤才,后乐毅、邹衍到燕 幽州台”是明君贤臣、鱼水和睦的象征。 国。“幽州台”是明君贤臣、鱼水和睦的象征。
二、主观原因 1、自《诗经》以来千年的积淀,汉语韵文形式已经 诗经》以来千年的积淀, 、 基本齐备, 基本齐备,走向完全成熟 2、初唐来自宫廷中诗人的诗歌研磨,使得唐诗在继 、初唐来自宫廷中诗人的诗歌研磨, 承以往的基础上,有衍生出格律诗 承以往的基础上, 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出现,合称“沈宋” 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出现,合称“沈宋”
三、唐诗的分期 1、以武则天卸任为标志,此为“初唐”,代表人物 、以武则天卸任为标志,此为“初唐” 初唐四杰” 陈子昂、张若虚等; 是“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等; 2、以安史之乱为分期,此为盛唐,代表人物是边塞 、以安史之乱为分期,此为盛唐, 诗的岑高、田园诗的王维、李杜; 诗的岑高、田园诗的王维、李杜; 3、安史之乱后到宣宗上任,为中唐,代表人物是李 、安史之乱后到宣宗上任,为中唐, 元白等人; 贺、元白等人; 4、唐王朝灭亡前 年为晚唐,代表人物是李商隐 年为晚唐, 、唐王朝灭亡前60年为晚唐 期以个人情怀为创作风格, 期,前期以个人情怀为创作风格,后期以文学为政 道德服务为创作风格。 治、道德服务为创作风格。
2、主线脉络 、 这首诗的“主脉” 月光” 作者以月光为主线, 这首诗的“主脉”是“月光”。作者以月光为主线,分别写 了月下的美景、月下的思考、 了月下的美景、月下的思考、月下的相思和月下游子的归 乡之情。月光贯穿了整部作品,所以,“月光”是全诗的 乡之情。月光贯穿了整部作品,所以, 月光” 主脉。 主脉。 3、风格 、 这首诗的风格是“哀而不伤” 全诗赞美自然, 这首诗的风格是“哀而不伤”。全诗赞美自然,讴歌人间纯 洁的爱情,探询人生深刻的奥秘,营造一种情、 洁的爱情,探询人生深刻的奥秘,营造一种情、景、理, 交融的艺术氛围,虽然有淡淡的哀怨之情, 交融的艺术氛围,虽然有淡淡的哀怨之情,但并不是伤感 的。
沈宋本是没有什么作为的宫廷诗人, 沈宋本是没有什么作为的宫廷诗人,以写歌功颂德的宫廷 诗养活自己,属于典型的御用文人,是盛世“花瓶” 诗养活自己,属于典型的御用文人,是盛世“花瓶”诗 人的代表,但是在闲暇之际,他们发现了汉语言的特点: 人的代表,但是在闲暇之际,他们发现了汉语言的特点: (1)大小一致的方块字形 ) (2)一个字一个音节 ) (3)汉语音有四声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