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制作电磁铁教案 湘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制作电磁铁教案 湘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电磁铁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想。
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会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简单的设想、方案或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奥斯特认真、细致、努力的科学研究精神。
体验与他人合作有助于增进思考。
科学知识:知道电能产生磁。
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难点: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课时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进行分析建立解释模型,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从而体验科学史上这一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的重要。
【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指南针、铁屑等。
【教学建议】磁的基本性质是三年级下册学习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回顾,有利于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方案一一、谈话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1、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
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模仿实验呢?3、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学生活动。
5、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6、现在你们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7、电流可以产生磁。
那通电导线可以吸引铁吗?8、学生猜想后提供一些铁屑学生实验验证。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制作电磁铁 |湘科版
教学准备
铁钉、导线、电池、电池盒、大头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磁铁和磁铁吸引指针;
2、讲述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3、PPT展示奥斯特实验。
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2、学生独立整理,写出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师生共同进行条理化的总结。
1、学生认真学习
2、学生分组制作电磁铁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结果。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怎样制作电磁铁
。
引导学生实验研究,并记录实验。
归纳总结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课外用制作的电磁铁实验,看关于电磁铁,你会产生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
3.学生动手制作铁钉电磁铁。
4.小组汇报。
三、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1、电磁铁做好了没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
2.学生自由实验。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电磁铁接通电源和断开电源时接触回形针各有什么发现。
3.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总结布置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磁铁
实验结果记录表
被导线缠绕的物体
能否吸住回形针
木棒
塑料棒
四、研究电磁铁的制作材料
1、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电磁铁的构造,它可以分成几部分?
2、学生观察后回答。
3、如果把铁钉换成别的物体,在电路接通后,还能吸引回形针吗?
4、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中搞好记录。
湘教版本小学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学习教案
湘教版本小学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学习教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课制作电磁铁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2.知道电磁铁的组成部分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教学过程:1.引入。
介绍科学家奥斯特。
2.学习新课。
、模仿奥斯特的发现问:奥斯特的发现是什么呢?猜一猜?从而知道了奥斯特的猜想可能是: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力可能是横向的。
二、制作电磁铁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1.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的磁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3.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导线、电池、铁钉规格四、探究实践磁力大小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六、全文总结板书设计:制作电磁铁教学后记:插图内容四季中的动物与植物。
说一说:通过看图知道了什么。
4.季节变化对动物、植物行为的影响。
教学后记:4课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教学目标1、尝试探究地球上四季的成因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2、通过探究对四季的成因有正确认识。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知道地球上四季的成因。
2、通过观察理解四季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引入地球在绕太阳转动时总是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二、探究过程1、猜想。
2、观察。
1)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
2)观察当地球运行到不同位置时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地球”的位置是南半球、北半球、还是赤道?4、比较斜射和直射。
5、总结:出示图片——地球公转及四季成因。
教学后记: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课时解开生物结构的秘密教学目标: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观察法、对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1、引入对话: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2、提出问题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可以从自己的家、校园、我们的身体等方面好好想想。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制作电磁铁,属于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磁现象”的第一课时。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电磁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电磁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探究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动手制作电磁铁,并探究其磁性强弱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影响磁性强弱的因素。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磁铁制作材料(铁芯、导线、电池等)和实验器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3.教师提前学习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制作好的电磁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电磁铁,并观察其磁性强弱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制作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增强电磁铁的磁性?学生思考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制作电磁铁》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教材以电磁铁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过程,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于电磁学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应用电磁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探究。
3.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答案。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源等。
2.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过程。
3.作业纸: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电磁铁在不同条件下的磁性强弱变化。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电磁铁开关。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关键因素。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教学设计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制作电磁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制作步骤、电磁铁的原理以及如何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电磁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探究方面,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如何制作电磁铁。
2.学会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并能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制作步骤和原理。
2.如何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3.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制作电磁铁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2.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控制磁性强弱的方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
2.电磁铁制作材料:铁钉、线圈、电池等。
3.实验器材:铁屑、磁铁等。
4.教学视频或图片:有关电磁铁的实验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步骤,展示PPT,让学生对电磁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制作电磁铁。
学生动手操作,根据教材提示,制作属于自己的电磁铁。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2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2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一课,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铁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观察和思考,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电磁铁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2.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磁铁制作材料:螺丝钉、导线、电池等。
2.准备相关实验器材:电流表、磁铁等。
3.制作PPT,展示电磁铁原理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回顾电磁铁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电磁铁的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动手制作电磁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完成电磁铁制作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总时长:50分钟。
注:以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环节。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31)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31)一. 教材分析《制作电磁铁》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制作电磁铁,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电流、磁铁等基础知识,对科学实验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时,可能不够仔细,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理解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磁铁等。
2.教师准备实验演示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电磁铁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展示实验步骤。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提问:“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果改变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们试着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实验现象。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观察其磁性强弱变化,并写一篇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3,主要围绕电磁铁的制作和使用进行设计。
教材从简单的磁铁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磁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制作方法。
2.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讲解法:对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电磁铁的制作,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源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教材和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电磁铁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2.呈现(10分钟)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展示制作电磁铁的过程。
重点讲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制作方法,让学生明确制作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电磁铁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电磁铁,介绍制作心得和体会。
教师点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电磁铁的广泛用途。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说课稿(5)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说课稿 (5)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并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电磁铁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以及如何应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磁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电磁铁的南北极判断。
2.教学难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电磁铁的南北极判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制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动手制作电磁铁,并观察电磁铁的南北极。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以及电磁铁的南北极判断方法。
5.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起重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南北极判断: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二是学生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问、解答问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磁知识,对电磁铁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愿意进行实践活动。
但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对细节处理不够到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掌握电磁铁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制作过程。
2.电磁铁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演示法:展示制作好的电磁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磁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磁铁制作材料:铁丝、电池、螺丝钉等。
2.准备演示用的电磁铁。
3.准备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已经制作好的电磁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外观和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电磁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电磁铁进行展示,分享制作心得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电磁铁的问题,如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4)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进行相关实验。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电磁铁的组成、制作过程以及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
本课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电磁设备,如磁铁、电磁炉等,对电磁铁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好奇心旺盛,愿意参与实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2.制作电磁铁的方法步骤。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电磁铁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提问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电磁铁制作材料(铁芯、导线、电池等)。
2.教师准备示范用材料和工具。
3.实验室准备相关实验设备,如电流表、磁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磁炉、电磁锁等,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磁铁是如何制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展示制作电磁铁的材料和工具。
然后讲解制作电磁铁的步骤,如如何连接电路、如何缠绕线圈等。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29)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29)一. 教材分析《制作电磁铁》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原理、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电磁铁的应用。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电磁铁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学生在制作和操作电磁铁时,可能对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学会制作电磁铁,并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电磁铁的应用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PPT和相关视频资料。
2.准备制作电磁铁所需的器材和工具,如螺丝、铁钉、电线、电池等。
3.划分好学习小组,每组选好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视频资料,展示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讲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何连接电路、如何固定电磁铁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电磁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好的电磁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学生尝试用制作的电磁铁进行各种实践操作,如吸引铁钉、制作小车等,展示创新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铁的原理、制作方法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如绘制电磁铁的制作步骤图,撰写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电磁铁的磁力教案 湘教版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电磁铁的磁力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依据实验,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做出猜想。
2.针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猜想,制定计划并实施探究活动。
3.归纳概括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能运用所学设计“超级”磁力电磁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实验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连接电池节数的多少有关。
第一课时【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3节、大头针或回形针若干2. 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教学设计】一、实验导入1.回顾:上节课我们玩过电磁铁,你们小组的电磁铁吸引了几个大头针?(各小组数据不一样,个别小组没有注意)再玩一次电磁铁,各小组用自制的电磁铁吸引回行针,记下吸引的个数。
2.小组汇报比较,提出问题:为什么各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相同呢?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二、作出我们的假设1.上节课我们玩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2.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你能想到哪些办法?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呢?为什么这样认为?3.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端的猜测。
指导填写P6表格。
4.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
三、指导制定计划1.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2.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范例。
以研究电池节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池节数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电池节数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3.看书P7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教师根据课前审阅各组最佳计划发现的问题给一些建议。
4.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
交流时注意找出实验设计的不严密的地方。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3)一. 教材分析《制作电磁铁》这一课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步骤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铁的极性、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学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可能存在一些疑问,需要通过实践和讲解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电磁铁的极性判断和控制。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讲授法: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器材:电磁铁、导线、电池等。
2.教学材料:教材、PPT、实验指导书等。
3.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需要有电源和实验桌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演示一个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然后突然让磁铁失去吸引力,引发学生思考原因。
2.呈现(10分钟)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通过PPT或教材,介绍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产生磁场的概念。
然后讲解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包括所需的材料和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0)一. 教材分析《制作电磁铁》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制作电磁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原理、制作电磁铁的步骤和电磁铁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应用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电磁铁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展示制作电磁铁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2.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提高操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应用,激发创新意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器材: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源等。
2.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课件:制作电磁铁的步骤和应用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展示课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电磁铁。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电磁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动手制作电磁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电磁铁,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
教师点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电磁铁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电磁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设想。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制作电磁铁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6)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16)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电磁设备,如磁铁、电动机等。
但学生对电磁铁的制作和原理还不太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电磁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学会使用电磁铁,并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制作过程。
2.电磁铁原理的理解。
3.电磁铁性质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池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电磁铁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展示实验步骤。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操作规范、安全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电磁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电磁铁,分享实验心得。
教师点评,总结电磁铁的制作要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的性质,如磁性强弱、极性等。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51)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51)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先从电磁铁的基本概念讲起,再介绍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电磁铁的磁性变化。
整个教材内容逻辑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讨论,乐于进行科学实验。
但部分学生对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实验现象。
2.演示法:展示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进行实验探究。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线圈、电池等)。
2.实验桌、工具箱、电源等。
3.计时器、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讲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实验现象,让学生对电磁铁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动手制作电磁铁,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的制作细节,如线圈的绕法、铁钉的插入位置等。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探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电磁铁原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并讨论这些应用的原理。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24)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2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并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注重了知识性,又强调了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铁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学生对电磁铁的理解和制作过程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学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制作过程。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及其实验探究。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电磁铁相关知识,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器材准备:电池、导线、铁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
3.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通风良好,安全设施完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电磁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过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教材提示,动手制作电磁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演示制作好的电磁铁,观察其磁性强弱。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因素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电磁铁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想。
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会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简单的设想、方案或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奥斯特认真、细致、努力的科学研究精神。
体验与他人合作有助于增进思考。
科学知识:知道电能产生磁。
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难点: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课时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进行分析建立解释模型,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从而体验科学史上这一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的重要。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指南针、铁屑等。
【教学建议】磁的基本性质是三年级下册学习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回顾,有利于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方案一一、谈话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
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模仿实验呢?3.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 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 学生活动。
5. 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6. 现在你们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7.电流可以产生磁。
那通电导线可以吸引铁吗?8.学生猜想后提供一些铁屑学生实验验证。
三、验证奥斯特的猜想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继续研究,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导线沿着同一个方向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
又会发现什么呢?2. 学生活动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四、总结拓展1、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
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
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2、想一想: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检验?方案二一、谈话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
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从此揭开了电与磁关系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一)复习回顾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连接?(短路、断路)关于“磁”,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也只能吸铁;磁极、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化)(二)新授1. 奥斯特当年做实验的时候,到底发生什么现象呢?你们想当一次奥斯特,重现他当年的实验吗?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
你还记得奥斯特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吗?3.学生思考回答。
(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指南针放在导线下)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重点:指南针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学生活动。
5.你们有什么发现?(导线通电后磁针发证偏转。
)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在哪些情况下磁针会发生偏转呢?a.铁;b.磁)6.现在你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其实是询问学生解释现象时自己的猜想。
学生意见可能有两种:a.导线通电后变成了铁;b.导线通电后有了磁性。
教师要持中立态度:都有可能)三、验证奥斯特的猜想1.如何判断导线通电后是变成铁还是有了磁性?(通电导线是否可以吸铁)2.提供一些铁屑学生实验验证。
3.交流实验现象,总结:奥斯特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用最简介的文字说明吗?(导线通电后能产生磁性—电能产生磁—电生磁)四、总结拓展1.通电导线有磁性,想一想,我们能利用这个现象做些什么?2.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收集更多关于奥斯特的故事。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课时这一课时通过学生制作制作铁钉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养成认真细致、乐于合作的品质。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透明胶、回形针、电池2. 教师准备:绝缘导线(约1米长)、淬过火的铁钉、开关、钢棒、木棒、铝棒【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什么?(电能够产生磁--通电导线有磁性,能够使磁针发生偏转,却不能吸引铁屑!)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通电线圈吸起回形针呢?1825年,英国人斯特金根据“通电导线有磁性”这一发现发明了电磁铁,我们也来做一个吧。
(板书课题:电磁铁)二、新授(一)制作电磁铁,探究基本性质1.请学生阅读课文P3铁钉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要领:⑴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⑵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⑶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
制作完电磁铁,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用自制电磁铁接触回形针)3.学生动手制作铁钉电磁铁,并自由实验。
(教师巡视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电磁铁接通电源和断开电源时接触回形针各有什么发现。
)(二)、研究电磁铁的制作材料1、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电磁铁的构造,它可以分成几部分?2、学生观察后回答。
3、如果把铁钉换成别的物体,在电路接通后,还能吸引回形针吗?4、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中搞好记录。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介绍磁化现象。
三、总结回顾1、我们这一节课制作和研究了电磁铁,请认真回顾一下我们的实验过程,想想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2、学生独立整理,写出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师生共同进行条理化的总结。
四、课外拓展请同学们课外用制作的电磁铁实验,看关于电磁铁,你会产生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本课时让学生通过玩电磁铁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是根据问题提出猜想,最后尝试着制定一个实验计划验证这个猜想。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透明胶、回形针或大头针、电池2. 教师准备:铁钉电磁铁材料、开关、电池盒、指南针、剪刀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一节课布置同学们课外玩玩电磁铁,这一节课我们来继续玩电磁铁。
你想怎样玩电磁铁呢?2、让学生讲一讲他们课外的玩法,教师相机启发学生应用已知磁铁性质的知识,设计电磁铁的实验。
二、学生分小组玩电磁铁1.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的玩法,下面我们就来分小组玩一玩。
提出要求:组长主持本组活动。
本次活动时间为15分钟,小组活动要有序有效必须先动脑再动手。
同组同学先想一想,与本组同学说一说自己打算怎么玩,然后才能动手实验。
各小组间要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个组玩法多、发现多;玩过后哪组提出的问题多!记录员注意做好记载。
2.学生分小组做电磁铁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3.分组讨论:你们有哪些玩法?哪些发现?提出了那些问题?填写P5面的问题卡片4.共同梳理分组汇报:玩法、发现和问题重点:你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提出问题的依据是什么?5.教师肯定激励性评价各小组活动表现。
三、制定研究计划。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是的,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实验研究才能解决。
)2.强调制定计划的意义。
为了使我们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性,实验研究的过程能保持较为正确的方向,使研究活动能有序的开展。
我们需要在实验前学会制定计划。
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科学家正是用这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大自然的奇妙的。
3.选取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介绍制定计划的程序⑴计划前要根据问题先提出猜想,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猜想。
⑵做出猜想后就要制定计划了。
你觉得计划应该写清楚一些什么内容呢?⑶学生根据以前的探究经验回答。
⑷介绍并示范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计划包括的项目有: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猜想、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方法、步骤等。
4.各组自选一个关于电磁铁的问题初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写在科学文件夹上。
5.小组内互评,推荐本组制定得最好的计划,课后给教师审阅。
评价标准:查看计划项目是否齐全,是否提出了活动的大致思路。
四、总结拓展同学们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了研究计划,下一步就要动手研究了。
请同学们课外进行相应的研究,看谁有新发现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真、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
科学知识了解哥白尼的贡献,“日心说”的创立者。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
【教学重、难点】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教学准备】小地球仪、手电筒、小组实验用的地球公转轨迹图(标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等。
【教学设计】一、提出问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循环。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二、新授:(一)认识地球的公转。
1.学生阅读课本31面的关于“日心说”的资料,了解哥白尼的重大贡献。
2.提问,学生回答:哥白尼对天文学有什么重大的贡献呢?3.老师讲解演示,引导理解地球的公转可补充说明:153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此后七十年间,虽然遭到马丁•路德的斥责,但未引起罗马教廷的注意。
后因布鲁诺和伽利略公开宣传日心地动说,危及教会的思想统治(教会以“地心说”为理论基础),罗马教廷才开始对这些科学家加以迫害,并于公元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
然而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获得胜利和发展。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了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有变化的,称之为恒星自行。
174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发现了光行差,即恒星的星像位置在一定极小范围摆动。
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恒星周年视差。
这些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明。
【出示长米尺(两端各贴一个圆片),人从不同位置(视角)观察,两个圆片间的视差不同】。
一边演示(注意保持地轴倾斜方向的不变、自西向东)一边讲解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