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文学批评的一种声音——王建中文学批评综论
文学批评教程-王一川-知识点总结整理
*注明页码处为需要展开的知识点第三章形式主义批评概念:是 20 世纪西方第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流派,是指 1915 年到 1930 年在俄国—苏联出现的一种以考察文学形式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潮流。
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逊、波格蒂莱夫、什克洛夫斯基、坦尼亚诺夫和艾亨鲍姆等。
关键词:莫斯科语言小组,诗歌语言研究会,布拉格语言小组,技巧,情节,故事,文学性,陌生化,隐喻,转喻,韵律,意义代表主张:*文学研究不应该问一部作品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而应该问它现在是什么,它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结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所以,文学研究的焦点应该在作品的形式上,文体、语言、手法、结构、技巧、程序等应受到高度重视。
*(P48)对于语言的高度重视和对于形式的密切关注,自然导致了俄国形式主义者对技巧的青睐。
*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逊和艾亨鲍姆都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运用语言学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寻求“文学性”的存在。
*俄国形式主义最具操作性的方法正是它的陌生化原则。
*在文学研究活动中,俄国形式主义者采用简单的二分法,把全部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即诗和散文。
……诗歌研究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得以立足的根基,诗歌的艺术技巧是他们集中探讨的问题。
*(P42)什克洛夫斯基强调文学艺术是独立的世界;(P44)什克洛夫斯基区分了“故事”和“情节”;(P48)陌生化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P44)雅各布逊强调文学性,什克洛夫斯基强调陌生化,但两者是一回事;*(P45)雅各布逊区分了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P46)隐喻和转喻;在雅各布逊那里,手段、方式、途径永远比目的、意图、效果重要;(P49)“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过程中带入组合过程”*(P41)坦尼亚诺夫一方面立志确立文学作品的自立性、独立性,另一方面,他又相信这种自足性、独立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P48)俄国形式主义后期,坦尼亚诺夫提出了“突出”的概念;(P50)韵律和意义;*(P41)艾亨鲍姆在研究文学的题材、风格、韵文、结构、散文技巧时,总是采取描述性的态度;此外,他还热衷于采用语言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现象;*布里克十分重视语法和语义两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学批评》练习题库及答案
《文学批评》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1、20世纪文学批评具有批判否定的革新态势,(语言学转向),批评的理论化,(批评的全球性)等世纪特征。
2、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3、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是:摒弃(主体),标举(关系);形式就是价值;无信息的(规则)。
4、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5、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的比喻来归结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他把创作比作(刀子),把批评比作(磨刀石)。
6、《随园诗话》的作者是(袁枚)。
7、逻辑学意义上的方法有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定性与定量等。
8、新历史主义批评吸收了法国思想家福柯的“断层”和“差异”的历史观,用众多小写的、(复数)的“历史”取代了原先一个大写的、(单数)的“历史”。
9、确定选题必须对(客观需求)与(主观能力)进行全面估量.。
10、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潮流的区别与(对立)在20世纪前期甚为明显,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融合与相互(渗透)的趋向则逐渐抬头。
1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12、批评的否定精神是评论者(独立意志)的体现。
13、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
14、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两个基本命题是(无意识)、(性本能)。
15、文学批评文章的主要样式包括(论著体)、(随笔体)、对话体、(书信体)和(序跋体)等。
16、中国文学批评的源头是春秋时代对《诗经》的评论。
17、西方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古希腊)和(罗马)。
18、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把(历史)当作重要的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生产。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一、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也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点。
2、中国古代的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3、先秦两汉时期,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4、中国上古时代的文艺实践中,诗、舞、乐是一体的,其中乐论占有更为更要的地位,是三者的核心。
5、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则对文艺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6、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
8、在文学批评方面,孟子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与儒家相反,他们主张行不言之教,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陆机的“诗缘情”说,渊源于屈原的“发愤以抒情”思想。
12、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13、在中国文论史上,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14、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15、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评价很高,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16、《毛诗序》明显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具体发挥了《礼记•经解篇》中“温柔敦厚”的内含。
17、《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的讽谏方式主要是两种:“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18、“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
19、魏晋是文学自觉和文学独立的时代。
20、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主要在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南师大文艺学2013-2020考研真题
南师大文艺学2013-2020考研真题2013年610文艺学综合基础(150分)一、名词解释1.“狂飙与突进”运动2.西厢记3.新生代文学思潮4.《诗经》5.净化二、简答题1.简答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观点2.说说你对《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理解3.简答莫言《红高粱》的叙事艺术4.以具体作品为例简答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三、论述题1.具体论述陈子昂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的创造革新精神2.以作品为例分析文学意境的特征3.以作品为例分析艺术构思801 文艺学专业写作(150分)论文学与疾病,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字2014年610文艺学综合基础(150分)一、名词解释1.《离骚》2.《桃花扇》3.《唐吉坷德》4.朦胧诗5.艺术构思二、简答题1.试论苏轼的文艺观2.如何看待福楼拜小说“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叙事风格3.简析中国90年代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特点4.如何处理文学创作中的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谈谈陶渊明的艺术精神内涵2.结合鉴赏体验论述审美意象的特征3.结合阅读经验论述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共鸣与余味801 文艺学专业写作(150分)论荒诞,不少于4000字2015年610文艺学综合基础(1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话语2.现代主义文学3.巫术发生说4.创造社5.狂飙突进运动二、简答(每题12分,共60分)1.简述《诗经》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2.请简要分析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3.什么是文学意蕴层面?4.鲁迅《故事新编》的创新表现在何处?5.简述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请论述叙事作品的视角及其意义。
2.简论“清空”风格。
801 文艺学专业写作(150分)当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的特点在于“话语蕴藉”,中国古代文论提倡“含蓄”、“深婉”;然王夫之引佛家语提出“现量”说(王夫之:“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深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
文学批评知识:文学批评与批评论述和评论风格
文学批评知识:文學批評與批評論述和評論風格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文学批评则是文学研究、翻译、传播和实践的基础和重要方面。
文学批评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文本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它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社会和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的分析。
因此,文学批评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了解文学作品和作者意图的方法,也使得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得到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诠释。
文学批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每个批评家都有自己的偏好和方法。
然而,所有的批评都应该遵循某种逻辑,以建立合理、可靠的批评结论。
其中,文学批评論述是文学批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批评論述是批评家在探讨文学作品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包括逻辑分析和组织思想,以及使用的具体工具,如引用、比较和文字分析等。
一个批评論述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逻辑和方法的统一性,以及扎实的分析支持。
此外,每个批评家有其独特的批评风格,这是由他们的个人思想、经验、研究兴趣和方法等因素决定的。
批评家的批评风格可以影响他们的批评論述,从而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
例如,一些批评家更注重文学作品在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作用,而其他批评家则更关注语言和形式上的细节。
不同的批评家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的偏好和专业性。
对于读者来说,理解文学批评和批评論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分析文学作品。
首先,读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文学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其次,读者应该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情节、语言和风格,以及文本的隐含意义。
最后,读者需要建立自己的批评眼光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总之,文学批评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化背景都具有重要意义。
批评論述和批评风格的差异可以丰富不同的文学研究方法和观点,同时也启示我们要保持开放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对于读者来说,学习如何分析文学作品是一个长期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并提出富有见地的批评结论。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第1题(2.0) 分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CA、单一性B、科学性C、多元化D、复杂性第2题(2.0) 分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A、雅各布森B、什克洛夫斯基C、艾亨保姆D、韦勒克第3题(2.0) 分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A、科学研究活动B、艺术审美活动C、创作实践活动D、社会交际活动第4题(2.0) 分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BA、警策B、分寸感C、章法D、规格第5题(2.0) 分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 BA、抽象思维的产品B、艺术思维的产品C、思辩活动的产品D、逻辑活动的产品第6题(2.0) 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A、萧统的《文选》B、陆机的《文赋》C、《文心雕龙》D、《诗品》第7题(2.0) 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B、严羽的《沧浪诗话》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第8题(2.0) 分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CA、继承与创新B、改革与创新C、批判与否定D、思考与理解第9题(2.0) 分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DA、抽象思维成分B、艺术构思成分C、艺术虚构成分D、艺术思维成分第10题(2.0) 分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 CA、情感逻辑规范B、生活逻辑规范C、辩证逻辑规范D、道德规范第11题(2.0) 分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BA、文学研究B、文学欣赏C、文学分类D、文学创作第12题(2.0) 分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CA、音乐派别B、雕刻派别C、绘画派别D、文学派别第13题(2.0) 分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 D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第14题(2.0) 分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第15题(2.0) 分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 AA、模仿自然的法则B、古典原则C、革新原则D、唯美主义原则第16题(2.0) 分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 BA、文化霸权B、大众传媒C、大众文化D、文化工业第17题(2.0) 分波德莱尔的批评著作《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属于 B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第18题(2.0) 分新批评强调在批评中要进行 BA、结构分析B、语义分析C、填补空白D、联系现实第19题(2.0) 分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 AA、莫奈B、雷阿诺C、柏格森D、叔本华第20题(2.0) 分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著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 BA、描述与论证B、分析与综合C、论证与抒情D、归纳与演绎第21题(2.0) 分《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 CA、《明诗》B、《辨骚》C、《知音》D、《体性》第22题(2.0) 分文学批评思维的思辨性主要是强调文学批评思维的 CA、情感体验B、具体感性C、科学抽象D、确凿无误第23题(2.0) 分葛兰西在《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中提出的概念是 CA、文化工业B、大众传媒C、文化霸权D、大众文化第24题(2.0) 分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严谨的体式是 AA、论著体B、随笔体C、对话体D、序跋体第25题(2.0) 分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的发端者是 A A、维柯B、斯达尔夫人C、丹纳D、赫尔德第26题(2.0) 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 AA、理性思维活动B、形象思维活动C、想象心理活动D、情感感受活动第27题(2.0) 分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起源于 A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文艺复兴第28题(2.0) 分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 CA、欣赏B、阅读C、判断D、批判第29题(2.0) 分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 DA、意识性B、科学性C、真实性D、文学性第30题(2.0) 分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C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第31题(2.0) 分在现代文体学中,对于语言常规的违反叫做BA、异延B、变异C、绵延D、陌生第32题(2.0) 分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具有 DA、时间性、空间性、审美性B、理论性、实践性、审美性C、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D、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第33题(2.0) 分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A、阐释功能B、意识形态功能C、哲学功能D、审美功能第34题(2.0) 分心理批评的形态主要有 EA、形式批评B、传记批评C、原型批评D、文本批评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第35题(2.0) 分《文心雕龙》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说法强调的是A、文学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C、文学作品与文本语言的关系D、文学发展与读者阅读的关系第36题(2.0) 分我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诗乐评论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BA、孔子评《韶》B、季札评周乐C、孟子评乐D、荀子论乐第37题(2.0) 分在新批评中,布鲁克斯用“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 BA、含混B、反讽C、悖论D、张力第38题(2.0) 分批评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具启发性和震撼力的文字往往是BA、分寸B、警策C、章法D、规格第39题(2.0) 分陆机的《文赋》中有关文体特征提出 BA、诗赋欲丽B、诗缘情而绮靡C、四声八病D、文笔之分第40题(2.0) 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 BA、气度B、气质C、人品D、才华多选题第41题(2.0) 分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ACD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B、古代文艺心理思想的直接影响C、美学家对审美现象的心理学探索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E、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交流第42题(2.0) 分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BDA、张力B、细读法C、内聚焦D、隐喻E、互文第43题(2.0) 分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BDEA、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C、关注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第44题(2.0) 分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CE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第45题(2.0) 分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ABCE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D、原始意象与文学E、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第46题(2.0) 分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BDA、从历史观点出发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C、强调读者的地位D、推崇分析方法E、注重心理分析第47题(2.0) 分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A DEA、卓约轻灵B、论说充分C、推论完整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第48题(2.0) 分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CDA、逻辑严密B、短小精悍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E、卓约轻灵第49题(2.0) 分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D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B、实证主义C、理性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E、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第50题(2.0) 分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BDEA、情感体验B、获取印象C、入乎其中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全)
1.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2.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
其内容可以概括几个方面:文学内容上,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礼教与迷信,文学形式上,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在文学理论主张上,提倡“为人生”、“表现人生”的写实文学,反对脱离生活,浮华颓废的封建文学,同时大量译介外国文学。
3."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学院派、诗文评及批评文体
学院派、诗文评及批评文体一至少是近十五年以来,文学公众对文学批评的指摘一直不绝于耳。
虽然批评家人才辈出,而且看上去批评家也从不缺席各种文学现场,但文学批评本身却一直被质疑为是“缺席”的。
这与批评界深以为是的繁荣景象构成反讽。
从今天来看,对“批评缺席”的指责,不仅是指一种独到的、不凡的、批判性的文化或审美立场的缺失,而且也指文学批评在应对当下文学变动时普遍的无力感:除了一连串空洞的概念更迭以及已成强驽之末的命名冲动,我们的文学批评既不能清晰地指出当下文学之优劣的边界所在,也不能令人信服地就此给出逻辑阐述。
由此,导致了多年以来文学公众对于文学批评的基本漠视:尽管我们已有了梯队整齐的批评队伍,以及层出不穷的批评文字,但因为被漠视甚至被无视,所以这“队伍”和这“文字”便被公众的阅读视野主观地屏蔽,从而造成了“缺席”、“不在场”的客观效果。
如果说,文学批评因其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的因素而被视为文学活动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批评界可能需要承认并检讨,当下的文学批评在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的多个维度上已失去或正失去其有效性。
过去的二十多年,是学院派文学批评崛起、壮大并在话语样式上成为绝对主流、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样态进行充分格式化的辉煌时期。
学院派批评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有其显著功绩,迄今影响巨伟。
学院派批评倡导之始,虽与九十年代初的重大历史转型对知识而非批判、对学术而非立场的去政治化要求有关,但其宗旨之要是在抵御、屏蔽泛滥已久的庸俗社会学批评,提升中国文学批评的整体品级。
这一初衷,怎么赞赏都不为过。
现在看来,这个屏蔽的效果相当明显。
不过,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或现象是:这二十多年里,学院派批评逐渐一家坐大,即使在当今媒体样式如此多样化的时代仍然难以撼动其在批评格局中的核心地位。
但学院派所暗含的“重新精英化”的内在向度,从一开始就潜藏着使文学批评最终成为知识分子内部——在由“知识”、“学术”、“专业”、“学科”所划定的疆域里自言自语、孤芳自赏、对影自怜的逻辑主线。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
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
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
“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
“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
文学批评理论与媒介解读
文学批评理论与媒介解读一、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最近二十年,批评理论(CRITICALTHEORY)这个术语不仅在西方文学界广泛应用,而且也成为传播学者进行媒介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批评理论最早产生于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为了解释文学作品的意义,他们只是解释一些单篇的诗或小说或某个作家的全部作品,因此并没有构成一种系统的批评体系。
文学批评理论寻找的就是一种关于文学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完全可以理解,但决不是文学本身,也不是对文学的体验。
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要丰富和说明批评实践,使其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解释更敏锐、更准确,而是要把文学理解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构成和一种表意过程的方式,研究作品产生意义的规则和常规,文学作品为什么会产生意义,并从中找出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作品与媒介产品(如电影、电视、广告等)有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当欧洲的一些传播学者开始对大众传播进行批判研究的时候,他们很自然联想到甚至直接借用这些文学上的批判理论,稍加改变或受其启发,使传统的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大拓宽了传播学研究的空间和领域。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文学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一种交流,而交流的中介则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作品(文本)。
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和传播方式,文学可以认为是作者用语言对读者发送的一个关于现实的文本。
当前西方的批评理论,基本上都围绕着作者、语言、读者、现实和文本本身这五个方面提出问题,对不同方面的强调,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大体上讲,批评理论所提的问题包括:如何确定文学文本(话语)的文学性质,文本与作者(传播者)是什么关系,读者(受众)有什么作用,文本与现实(环境)是什么关系,语言有什么作用和地位。
不论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也不论现象学还是读者反映批评,无不涉及到这些问题的某些方面。
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方法因此也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作品文本自身为理解文学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另一种是以作者原意及其历史背景为理解文学意义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第三种是以读者以及更广泛的文化为理解文学意义主要根源的读者中心论。
文学评论真题名词解析
文学评论真题名词解析4.名词解释【2015】(20分)1.文学性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它是指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的独特特质,也是文学能够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系统科学的显著标志。
什克洛夫斯基从语言学入手考察文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差别。
托马舍夫斯基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一种特殊的艺术性言语:“文学是具有自我价值并被记录下来的言语”,这种言语和日常语言是有区别的。
雅各布森系统的提出了文学性的问题,他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文学性,它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就是文学的构造原则、手段、元素等,正是这些因素使一部作品具有了文学性的审美特性。
2.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
文学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衡量优秀作品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文学形象中也包含了深刻的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内涵。
文学形象是具体的、感性的、个别的,又是具有普遍性的、现实的。
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第三种高级形态。
3.文气说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曹丕之前,孟子曾提出“知言”、“养气”,可视作“文气”说之源头。
清桐城派承袭曹丕气有“清浊”之说,以阴阳刚柔释气论文,创“因声求气”说。
“气”本指构成宇宙万物本体的一种自然物质,此处则指作家的气质、才性和由此形成的艺术风格。
“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文气”说的提出和发展,表明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已注意到作家个性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对于研究作家和作品风格的差异,具有积极意义。
4.叙事聚焦“聚焦”是叙事学的一个术语,就是叙述中的视角处理问题,任何一部叙事作品的叙事者开始讲述故事的时候总要选择一个角度,经典叙事理论通常把聚焦分为:非聚焦(也叫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
对文学评论的看法
对文学评论的看法一般来说,文学评论可以分为两类:论文体和随笔体。
这些年,对于论文体诟病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对于随笔体有了更大的倾向和认可。
评论家丁帆就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把学术文章当散文随笔来写,何尝不是对文学本身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笔体就比论文体更为突出和优秀。
论文体的弊病往往在于“理论腔”过重,理论的表达代替了作者的表达,理论的声音大过了作者的声音,理论提供的力量压过了作者评论的分量。
而随笔体又易流于表面化、随意化和媚俗化,很多时候更像一种快餐似的读后感或者点评文,读的时候热闹喧腾,回想起来却是空空落落。
评论家赵勇自己也爱写随笔体评论,但他也谈到:“随笔体要讲究文学性”,同时“更需要思想性和学术性托着”。
在我看来,争论的一个核心点就在于评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评论家本身就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者,是一个有主见的发声者,而不是作品的附加物或理论的代言者,这是前提,也是基础。
一个评论家必然要有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识见,即主体性;而这个声音和识见,又应该能够塑造出一个具有独创性的评论家形象,即创造性。
一个优秀的评论家,他应该思考:当他把理论家作为引用对象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的声音也有可能作为被他人引用的对象?当他把小说家作为分析对象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的评论也有可能作为他人分析的对象?而这一切的基础,无疑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评论家要有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评论只有在自身也成为文学的一部分后,才能流传于世。
”这是詹姆斯·伍德评价埃德蒙·威尔逊时说的话,我想,也是说给每个文学评论者的话。
我们对论文体的“理论腔”颇有微词,原因在于文学本身是具备表达功能和沟通功能的,是有对话性质的,而“理论腔”没有,它的表达是僵化的。
理论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写作者自身出现了问题。
“理论腔”的本质在于它不是一种正常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它传递出来的不是评论家自己独有的声音,而是理论术语相互杂糅的声音,是理论家们此起彼伏的声音。
文学理论批评名词解释{北师大}
A哀乐中节B辩说、变风变雅、本同而末异、八体、比显兴隐、别裁伪体、不平则鸣、辨味、本色、当行、闭门觅句、别是一家、别材、别趣、不泥法而法尝有、不工而工、本色独造语C辞达、辞达理举、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陈诗展义,长歌骋情、错采缕金、沉郁顿挫、陈言务去、辞令褒贬,导扬讽谕、创意造言,皆不相师、唱和、辞质而轻、采奇于象外、澄淡精致、冲淡、传道明心、词语尘下、沉着痛快、尺寸古法,罔袭其辞、辞断意属,联类比物、才、思、格、调、辞情、声情、词宗宝藏、词人当行,歌客守腔、传奇无实,大半寓言、词眼、穿凿附会、春秋笔法D大音希声、雕虫篆刻、道假词而明,辞假书而传、道统、道盛文至、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大体、定体、独守尺寸、独抒性灵、点鬼之谈F赋诗言志、发愤著书、风教、发乎情,止乎礼义、讽谕、风雅、浮声切响、风骨、附会、芙蓉出水、翡翠兰苕、辅时及物、愤世嫉邪、风水相遭、法寓于无法、风骨格力,言人人殊、法因于敝而成于过、法不前定,趣不强括、复意G贵远贱近、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歌以贡俗,赋以见志、贯乎道,济乎义、刚柔清浊、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高古者格,婉亮者调、攻玉他山、古人影子、格调说、隔与不隔H绘事后素、汉魏风骨、后贤兼旧制、闳中肆外、含蓄、怀时感物、活法、行家、戾家、化工、画工、化腐朽为神奇、绘面目而失神情、幻中有真与幻而能真、会心J奸言、金相玉质、警策、建安风力、简要、鲸鱼碧海、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假象见意、句读不葺之诗、江山之助、纪事之文、景媒情胚、极自有法,无阶级可寻、见从己出、家数、结构、机趣、景语与情语、即景会心、积理练识、肌理说、极炼如不炼、镜花水月、境外象生K夸饰、枯澹、客观之诗人L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发胸臆,文成手中、六观、凌云健笔、理得辞顺、灵均自得、临景构结、六经皆史、立主脑、理事情与才胆识力、令观者不能预拟其局面、理趣、理障M模拟、明心见性、明义理,切世用、妙悟、模词拟法,拘而不化、名家、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梦往神游,设身处地、妙在衬跌、摩罗精神N嘲风月,弄花草、南词激越,北曲慷慨、逆愈甚,复愈大、浓和淡P骈四骊六、平淡、铺叙、凭虚构象Q巧言令色、情欲信,辞欲巧、劝百讽一、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穷形尽相、巧为形似、情动言形,理发文见、情采、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切对、气盛言宜、取境、情在言外、绮丽、穷而后工、求深务奇、气充文见、情真、气胜、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宛转之度、器大声宏、气象、清空、情寡词工、情词易工、气从意畅,神与境合、曲中工巧、器识文艺,表里相须、情与境会、求古人真诗、情中景,景中情、浅而易解,乐而多趣、亲历、奇正R人文、熔裁、入神、熔意心神,命辞今日、任性而发、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S诗言志、思无邪、事父、事君、三表法、诗六义、诗以达意、升堂入室、尚巧贵妍、声律说、声病说、神与物游、三准、事类、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师其意,不师其辞、事核而实、尚质抑淫,著诚去伪、诗道、诗情缘境发、诗有五格、诗有七德、诗有三思、诗有三境、思与境偕、疏野、事信言文、适用为本、随物赋形、神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守绳墨与不守绳墨、诗家三昧、诗外工夫、诗法、诗有四种高妙、熟参、事不奇则不传、似苍老而实疏卤、诗文以气格为主,繁简勿论、诗有造物,悟得其妙、神明变化为法、师匠宜高,捃拾宜博、诗有虚实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三馆画手,一堂木偶、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事赝而理真、师心自用、神韵说、神气、音节、字句、诗品出于人品、诗外有事,诗中有人、说部、诗不可注、诗必诗人评之、博观、诗眼、诗史、势、诗以一字论工拙、诗品出于人品、事核而实天籁、天文、体性、通变、填词、天籁自鸣、骀荡淫夷,转在笔墨之外、谈真易,说梦难W文质彬彬、温柔敦厚、文约辞微、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文人相轻、文气说、为情造文,为文造情、文笔说、文质半取,风骚两挟、不诡其词,不异其理、文从字顺、文以明道、文锦覆井、文以贯道、为时为事、文体四变、文统、文道合一、文简意深、文以载道、无一字无来处、悟入、味长、文如其人、文从道中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文随世变,代不如前、文章本色、文随道转,时非所论、文必程古,见必超妙、吴江守法,临川尚趣、无声戏、文德、物我无间、文以纪实,言贵从心、我手写吾口、无我之境X修辞立其诚、兴观群怨、下里巴人、心声心画、谢朝华、启夕秀、兴寄、系于意,不系于文、兴象、象外之象、雄浑、形似、兴当时事、学诗如参禅、兴趣、翕辟顿挫,尺尺而寸寸之、学其意,不必拟其字句、虚则虚到底、性情、兴会、思致、性灵说、熏、浸、刺、提、现境界与他境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Y以意逆志、言不尽意、阳春白雪、吟咏情性、言事增实、意不称物,言不逮意、缘情说、音声迭代、应感、应、和、悲、雅、艳、以情纬文,以文被质、原道、应物斯感、因情立体,即体成势、隐秀、用事、淫文破典、约以达,繁以塞、用晦、以文为戏、用文尚能、言直而切、义类、语与兴驱,势逐情起、韵味说、韵外之致、应变作制、因事激情,因物兴通、意新语工、有补于世、有为而作、意与言会,言随意遣、缘情体物、叶韵、言志为本,咏物为工、意味、预设法式、以味不以形、因事出奇、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以禅喻诗、优游不迫、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雅词、眼处心生、元习、以筏喻诗、意随笔生,不假布置、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由工入微,不犯痕迹、一师心匠、意、趣、神、色、以情抗理、有一派学问,酿出一种意见、意常则造语贵新、幽情单绪、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以主待宾、义法说、雅洁、阳刚阴柔说、义理、考据、文章、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怡情遣日、寓谲谏与诙谐,发忠爱与馨艳、意境说、有我之境、以史为诗、以文为断、义法、闲笔郑声淫、郑卫之音、知人论世、知言养气、至乐无乐、政教中心说、主文而谲谏、卑古尊今、征圣、宗经、宗经六义、志足言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知音、指事造形,穷形写物、滋味说、直寻、踵事增华、正声、转益多师、直致、直致所得、自然、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作文害道、中的、自得、质实、正体、载道之文、真诗乃在民间、自然为上,精工次之、作曲三难、真趣、自然之法、造境与写境、主观之诗人、作者不鉴、志足言文。
2020-2021学年上海协和双语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上海协和双语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朝志人的小说非常简单,同志怪的差不多,这有宋刘义庆做的《世说新语》可以做代表。
如:“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卷上《德行篇》)这就是所谓晋人的风度。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去,阮光禄烧车是觉得有些奇怪的,但在晋人却并不以为奇怪,因为那时看重的是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谈。
这种清谈,本从汉代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一开始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之前还有《语林》、《郭子》,不过现在都没有了。
而《世说》乃是纂辑自后汉至东晋的旧文而成的。
后来有刘孝标给《世说》作注,注中所引的古书多至四百余种,而今又很少传下来;所以后人对于《世说》看得更贵重,到现在还很通行。
此外还有一种魏邯郸淳做的《笑林》也比《世说》早。
它的文章比《世说》质朴些,现在也没有了,不过在唐宋人的类书上所引的遗文中还可以看见一点,内容不外俳谐之谈。
《笑林》、《世说》两种书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发达,因为只有模仿,没有发展。
如社会上最通行的《笑林广记》,当然是《笑林》的支派,但是《笑林》所说的多是知识上的滑稽;而到了《笑林广记》,则落于形体上的滑稽,专以鄙言就形体上谑人,涉于轻薄,所以滑稽的趣味就降低多了。
至于《世说》,后来模仿的更多,从刘孝标的《续世说》一直到清代王晫所做的《今世说》,现在易宗夔所做的《新世说》等,都是仿《世说》的书。
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_00010 8
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是: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现代文阅读〔 24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新诗群众化与新诗的音乐性、抒情性联络起来考察,以朱光潜为代表。
他的?诗论?主要从社会学、哲学、艺术史、文艺心理学、音韵学等方面来建构他的诗歌美学体系。
他谈到了诗的起源、谐隐、境界、表现、节奏、声韵,诗与散文,诗与画等一系列诗学命题。
诗歌的音乐性问题是其主要论题之一。
他认为诗歌、音乐、舞蹈本是混合的,韵和顿对新诗很重要。
这就比那些纯粹从朗读的角度去谈朗读诗的言论更深化,更有说服力,也更富启迪作用。
与诗歌音乐性亲密相关的是诗歌的本质性问题。
他说:“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交融。
〞当时不少HY诗类似政治标语口号,一味开展新诗的叙事功能,诗歌抒情这一本质性特征严重匮乏。
所以,把新诗群众化与新诗的音乐性、抒情性结合起来研究,不但获得了纠正时弊的效用,而且使新诗群众化深化到新诗本体论层次。
总之,朱光潜的?诗论?对于新诗的文体和美学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把新诗群众化与新诗现代化联络起来研究,这以朱自清为代表。
他的?新诗杂话?就是讲“新诗的现代化〞。
他考察了新诗从“五四运动〞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展的路向,得出了新诗从说理向抒情开展的结论。
其实,到了HY时期,叙事性已经成为新诗主要的美学追求。
他认为新诗要向外国诗歌形式学习,新诗不必取法歌谣,但不妨取法于歌谣。
这种慎重对待新诗向民间诗歌学习的态度,可以看出朱自清在新诗民族形式建立问题上开放而又犹豫的心态。
也就是说,朱自清没有因为新诗的现代化而去否弃新诗的群众化。
同时,朱自清还从内容上肯定了格律诗派、象征诗派和现代诗派为扩大诗的感觉天地所做出的奉献。
也就是说,朱自清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研究新诗现代化的。
把新诗群众化与新诗的西方文学资源结合起来讨论,这以李广田为代表。
李广田的诗论属于印象主义式诗歌理论批评。
他最有名的诗论专著是?诗的艺术?。
2021年涞源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涞源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脑中的旅行彭程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
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
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
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
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
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
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
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
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
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
文学评论名词解释
P L A混 合壳聚糖髓 内钉的体 外降解行 为 DL
方耀 高 李敬矿
L Y N L AR AIS
黄 潮桐 朱 家恺
谢广 中 李庆瑜
I T GR N VIRO DE ADAT ON BE I HAVI R OFTHE PDL A O L HYBRI D CHIOS NT AM EDUL T AN I R 『
F ANG Y o a a g o,L ig u n IJn k a g,HU NG C a tn A h oo g,e a t l
【 摘 要】 采用成纤模压技术制备了消旋聚乳酸(D L ) P L A 混合壳聚糖 ( H ) 内 ( = . m)其 C S 髓 钉 20m , 最高弯 曲强度 可达 20M a 0 P。考察 了它们及 用同一 方法制备的 P L A髓 内 ( = . m 在 p 74的磷 DL 钉 20m ) H= .
【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壳聚糖
可吸收内固定 骨髓钉
聚糖 , 既加强生物材料 的强度 ; 因壳聚糖 是一种 生物 可降 又 解的聚 阳离子 多糖且 呈偏碱 性 , 中和 降解过程 中产生 酸性 能 产物 , 又能促进成纤维 细胞在 材料上 面的粘 附和生 长 , 有较 好 的亲和性 , 从而能改善排异 反应 ; 减少早 、 晚期炎性反应 。 始分 子量 为 DL 初
60k a H ( = 5 k a 脱 乙酰度 8 % ~9 % , 0 D 。C S 8 D , 5 0 玛瑙 碾 磨磨 细 , 20目筛 。其 它试剂为分析纯 。 过 0
将 一定质量的 P L A溶 于三 氯甲烷 , P L A C S质 D L 按 DL :H
度低 , 如聚消旋乳酸类 ( D L ) 聚乳酸 和 乙醇 酸的共 聚物 P LA ,
2020届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中学部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中学部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
“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
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
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
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
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
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
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
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
武 陵 学 刊
第3 6卷
的” 等。这些具 体 的 文学 观念 , 聚成 一 个 整体 , 等 汇
种偏 向。“ 在相 当长 的时 间里 , 萧 红 、 军 的作 品 对 萧
以及 萧红 前后期作 品 的看 法并非 一致 。有人 总是认
体 现 出“ 中文论 ” 建 既传 统 又不 刻板 、 既现 代又 不十
摘
要 : 文 学评 论 家 、 学者 王 建 中先 生从 传 统 与 现 代 融 合 的 批 评 理 念 , 阔 而 富 有 特 色 的批 评 视 野 , 宽 以及 贴
切 、 实 、 谐 的批 评 风 格 等 方 面 , 立 了“ 中文 论 ” 学 院 派 ” 学批 评 的 立 场 、 则 和 方 法 。其 文 学 批 评 虽然 总 平 和 确 建 “ 文 原 体 上 属 于传 统 的 学 院 派批 评 , 基 本 上 以 社会 历 史一 审 美批 评 为 主 要 方 法 , 他 的批 评 理 念 和 方 法 并 不是 一 成 不 即 但 变 的 . 是 随 时 而 动 , 终 以 文本 为对 象 主体 , 时 地 接 受 和 吸 纳 新 思 潮 、 方 法 , 力 将 传 统 与 现 代 融 合 , 立 文 而 始 适 新 努 建 学批 评 的有 效性 。显 示 出一 个 资深 批 评 家 、 者 历 经 几 十 年 所 建 构 的 丰 富 的批 评 空 间和 所 彰 显 的人 格 魅 力 。 学
象 的价 值认定 、 理论 界说 、 审美 分析 处处体 现着他 的 文学观 念 , 昭示着 他 的文 论思 想和批 评标 准 、 批评 范
式 。我 们从他 诸 多评论 中可 以提炼 出这样 几个鲜 明
的批 评 理念 , 文 学是 时代 的” “ 学 是 战斗 的” 即“ 、文 、 “文学 是 言情 的 ” “ 学是 有 性 别 的” “ 学 是 美 、文 、文
学文 , 一百八 十度 的大转 弯使 我获益 匪浅 , 这 数理化 提 高 了我 的 思 辨 能 力 , 史 哲 增 强 了我 的 浪 漫 气 文 质 。 正是 由 于 建 中先 生 这 样 的 人 生 经 验 、 活 阅 ” 生
历、 文化 教养 、 格特 质综 合造就 了他 正统 、 性 传统 、 学
校—— 沈 阳工科 高 级 职业 学 校 , 来 由于祖 国需 要 后
传统 与现代 融合 的批评 理念
被保 送到 培养俄 文工 业 翻译 人 才 的沈 阳俄 文专科 学 校 学习俄 罗斯语 言 , 入党后 他提 前毕 业 , 抽调 做 了 被 几 年学校 青年 团 的领 导 工作 , 自学 文 学 、 史 、 并 历 哲 学, 而最终 毕业 于全 国重 点 高校 山东 大 学 中 国语 言 文 学系 。建 中先生 先在辽 宁大 学 中文系担 任现 代文 学 教研室 主任 , 教 2 从 6载 , 后来 又担 任 辽 宁社 会 科
学 院文学 研究所 所 长 , 任 院文 化 水 平 考 核 委员 会 兼
文 学批评 体现批 评家 的文 学价值 观和 文学 审美
情 趣 。“ 中文 论 ” 建 固然 没 有 直 接 阐发 他 的 文 学 理
论 和审 美宣 言 , 批评 思 想 和 理念 往 往 掩 藏在 对 象 其
评 点 、 里行 间 、 字 话语 叙 述 之 中 。但 是 , 对文 学 现 他
2 1 年 5月 01
武 陵 学 刊
Jun l fW uig o ra l o n
M a 01 v2 1
第3 6卷第 3期
V0 _ 6 NO. I3 3
“ 学院 派 " 学 批评 的一 种 声 音 文
— —
王建 中文 学批 评 综论
王 春 荣
( 宁大 学 文 学 院 , 宁 沈 阳 10 3 ) 辽 辽 1 16
关键词 : 文学批 评 家; 批评理念 ; 评视 野 ; 批 批评风格 中图分 类号 : 6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 0 4 2 1 )3一 1 1 0 17 9 1 (0 1 O O l — 6
王建 中先生 的 文学 批 评 历 经 几 十年 辛 勤 笔耕 , 曾于上 世纪 8 0年 代和新 世 纪初两 次形成 高潮 , 间 其 多有 文章 发 表 , 果 频 出 , 建 构 了 自觉 的 审 美 理 成 并 念、 宽阔 的批评 空 间 以及 颇 具个 性 的文 论 风 格 。如
格魅 力 。
一
今虽说 已近 8 龄 , 他仍 然坚持 写作 , 时俱进 , 0高 但 与 像年 轻人 一样活跃 在 文学批 评界 。这 种对 文学批 评
的执 着精 神令我 辈 后 学 者钦 佩 、 动 、 颜 , 不 愧 感 汗 他 为我 们永 远 的 良师益 友 。 建 中先生 14 9 9年 入 团 ,9 2年 入 党 。那 时 节 , 15 青年 人一 切听从 党 安 排 。他 先 学 工后 学 文 , 在 建 早 国前 便 就 读 于 沈 阳解 放 后 唯 一 一 所 中 等 专 业 学
统鲜 明的批评 品格 , 他 具 有 了学 风严 谨 而 又 视野 使 开 阔 的文评特 征 。与 他 的教 学 活 动 、 务 管 理 工作 业 相 比, 的文学 批 评 是其 生 命 的华彩 乐 章 。他 以 比 他 较典 型 的学 院派批 评 立场 、 批评 原 则 和批 评 方 法 塑 造 了“ 中文论 ” 建 的范式 , 昭示 着 当代 知 识 分子 的人
主任 , 从事 现 当代文 学研究 。每到一 处 , 都奋 发 向 他
上, 均兼 任党 的基层 领 导 。他 曾 对我 说 : 从 学 工 到 “
收 稿 日期 :0 1— 3—2 21 0 9
Hale Waihona Puke 作者简介 : 王春荣 (9 5一) 女 , 14 , 辽宁大连人 ,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方 向为中国当代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