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腮腺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PPT

腮腺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PPT
状血流。 √III级 内部可见多个点状及条状血流信号。(特征)
CT:
✓ 密度高于腮腺 ✓ 囊变率高(无论大小) ✓ 强化特征:早期(30s)强化,
呈中度、明显(幅度>40HU )强化, 延迟(120s)强化明显减弱。 ✓ 肿瘤包绕血管、贴边血管征
MRI:
✓ 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 ✓ 囊变部分明显长T1长T2信号,蛋白含量高T1WI高信号。 ✓ 增强后实性成分中度、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
3.腮腺外的占位病变体积较大时,与腮腺间也可无明显脂肪间隙。
4.病灶最大中心或径面位于腮腺内者,多位于腮腺内。
5.腮腺深叶病灶,尤其体积较大的病灶,可推挤颈动脉鞘及咽旁间隙向前 内生长,病灶内可出现坏死囊变区,且最大径面往往不位于腮腺内,此 时从形态及强化程度上与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区的肿瘤或肿大淋巴结较 难鉴别。 但腮腺深叶病灶与腮腺往往分界不清,与口咽腔间常有完整的脂肪间隙。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腮腺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上极 下极
耳垂
上界:颧弓 下界:下颌角
副腮腺:35% 腺导管:腮腺
浅部前缘发出, 开口于同侧第2磨 牙颊粘膜上段腮 腺管乳头。
浅叶 深叶
下颌后静脉-胸锁乳突肌内侧;U型分法
下颌缘支 颈支
腮腺咬肌筋膜:颈深筋膜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深、 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并在腮腺前缘融合,覆盖于 咬肌表面,形成咬肌筋膜。腮腺鞘与腮腺接合紧密,并发出 间隔,深入腺实质内。
腮腺区占位性病变的定位
1.增强扫描能比较准确显示腮腺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关系。

腮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ppt课件

腮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ppt课件
临床表现:红、肿、热、 痛;实验室检查(WBC升 高)
CT表现: 腮腺体积弥漫性肿大; 腮腺正常腺体脂肪性低密
度消失,被炎性增生结节 代替;叶间间隔及包膜增 厚; 周围渗出;皮肤增厚
.>
病例1
炎性结节替代
.>
病例2
腮腺脓肿
腮腺积气
.>
病例3
需与恶性肿瘤鉴别
蜂窝织炎
.>
腮腺导管结石引起的炎症4
腮腺床--颈内动脉、颈内静脉、Ⅸ~Ⅻ 脑神经
.>
2.3、面神经分支(Branches of facial nerve)
.>
2.4、下颌后静脉(Retromandibular vein)
.>
2.5.1、腮腺导管(Parotid duct)
.>
2.5.2、腮腺导管(Parotid duct)
.>
腮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
安徽省肿瘤医院 医学影像科
王传彬
.>
看看一些有意思的图片(1)
全内脏反位
.>
看看一些有意思的图片(2)
膀胱结石
.>
看看一些有意思的图片(3)
“输尿管喷射尿液”
.>
看看一些有意思的图片(4)
“弹簧似” 的直肠粘膜
.>
看看一些有意思的图片(5)
滑膜骨软骨瘤病
.>
看看一些有意思的图片(6)
.>
病例 2
.>
病例 3
.>
病例 4
.>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s)
✓ 老年人居多; ✓ 疼痛;
C T 表现 浸润性生长;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邻近结果侵犯、淋巴结转移、骨质破坏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目录
• 腮腺疾病概述 • 腮腺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腮腺疾病的影像表现 • 腮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价值与局限性
01
腮腺疾病概述
腮腺的解剖和生理
01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 两侧面部耳前下方,主要功能是 分泌唾液。
02
腮腺通过导管将唾液排入口腔, 参与消化和口腔卫生。
CT检查
腮腺CT平扫
了解腮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及病灶 的钙化情况。
增强CT
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病灶的血供情 况,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MRI检查
腮腺MRI平扫
显示腮腺的解剖结构、病灶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增强MRI
通过注射造影剂,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助于发 现微小病灶。
超声检查
腮腺分泌功能受损,导 致口干、口腔卫生不良
等症状。
其他症状
如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以及神经受压引起的面部麻
木、听力下降等症状。
02
腮腺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 法
X线检查
X线平片
用于观察腮腺区域是否存在钙化 灶或骨骼异常。
曲面断层X线摄影
能够全面观察腮腺和下颌骨的关 系,发现肿瘤对下颌骨的侵犯情 况。
腮腺癌
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 密度影,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 均匀强化。
腺样囊性癌
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 密度影,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 均匀强化。
其他疾病的影像表现
腮腺炎
表现为腮腺弥漫性增大,边缘模糊,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可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腮腺导管结石
表现为腮腺导管扩张、扭曲,内可见高密度结石影,增强后无强化。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讲解学习39页PPT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讲解学习39页PPT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讲解学习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腮腺病变影像

腮腺病变影像
•女 • 37Y • 自诉6年前双侧腮腺区肿痛,进食时明显。
肿大时伴耳前瘙痒。
精选PPT
31
T2压脂
精选PPT
增3强2
T2压脂
精选PPT
增强
慢性腮腺炎、 慢性淋巴结炎
33
腮腺结核
•少见
•临床特点:女性,单侧缓慢生长无痛肿块,发展快可有红肿热痛。 其他部位结核病史。
•实验室检查:PPD:强阳性。
超声
CT
MRI
回声/密度/信号
均匀,较大时囊变、坏死。T2WI:低信号纤维间隔, 极低信号钙化
CDFI/增强
血流信号
均匀强化,囊变时不均匀。
0-II级 早期轻度精选强PP化T ,延迟(120s)强化较明2显8
腮腺炎性病变
可有局部红肿热痛。
•炎症: ①急性:腮腺增大,密度不均匀增高,内未见肿物轮廓。 邻近筋膜增厚(主要为颈深筋膜浅层)。 ②慢性:腮腺密度增高,体积缩小,散在钙化。 MRI示导管扩张。
• “多形性”:表现在组织学上(肿瘤上皮组 织、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组织、角化物)
• 高复发性(术后复发多发常见)、 10%恶变 (手术方式)
精选PPT
27
临床特点:
• 女性稍多于男性 • 青壮年 30-50Y
影像表现:
• 数目:单发多见,多发者常为术后复发。 • 部位:浅叶稍多见。 •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2-5cm,包膜较完整,边界清楚。
腮腺病变影像学诊断
陈小云
精选PPT
1
上极 下极
耳垂精选PPT
上界:颧弓 下界:下颌角
副腮腺:35% 腺导管:腮腺
浅部前缘发出, 开口于同侧第2磨 牙颊粘膜上段腮 腺管乳头。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但个别有恶变倾向。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 病因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仅占腮腺良性肿瘤的
5.9%。 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 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现
局部肿大,疼痛,面部麻木等。
腮腺区神经鞘瘤
[病史摘要] 女性,38岁。主因发现左颊部肿物来 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颊部较 右侧肿大,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肿物,但无 任何不适感,近一月来肿物明显肿大,并有压 痛。查体:左腮腺区可触及肿物,较固定,表 面皮肤正常,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 左腮腺肿物,直径2.5cm。
MRI表现
混合瘤较小时,信号均匀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 边缘可见低信号包膜 发生坏死、囊变时信号不均,长T1长T2 T2WI瘤体内低信号瘤体内纤维间隔 极低信号为钙化
CASE--1
[病史摘要] 男性,53岁。主因发现双侧上颈部包 块来医院就诊,查体双侧腮腺区均可扪及包块, 界清,有轻度压痛。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一 致,边缘清晰
腮裂囊肿CT
腮裂囊肿MRI
腮腺恶性肿瘤
常见恶性混合瘤、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 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 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 疼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多年生长缓慢、
近期迅速增长 病理:浸润生长、包膜多不完整,常累及周围组
人胚第4周初出腮弓,左右对称,第4周末可见第 1~4对腮弓出现,第5、 6对腮弓在人几乎形 不成。相邻腮弓之间有腮沟,共5对。第1对腮
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参与颜面 的形成。第2对腮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 第2腮弓向尾侧增长迅速,逐渐覆盖3、4腮弓, 第2对腮弓与下方其他腮弓之间的腔隙,称为
织或皮肤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囊肿的影像表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密度均匀 腮腺囊肿的CT表现:囊肿壁薄囊液密度均匀无强化 腮腺囊肿的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腮腺囊肿的鉴别诊断:需要与腮腺肿瘤、腮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腮腺炎:表现为 腮腺肿大边缘模 糊内部回声不均 匀
腮腺肿瘤:表现 为腮腺肿块边缘 清晰内部回声均 匀
原理: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腮腺进行无创检查 优点:清晰度高能够显示腮腺内部结构 适应症:腮腺肿瘤、腮腺炎、腮腺囊肿等疾病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去除金属物品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动
超声检查原理:利用超声波穿透组织形成图像 超声检查优点:无创、无辐射、实时、动态 超声检查适应症:腮腺炎、腮腺肿瘤、腮腺囊肿等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需空腹检查时保持安静配合医生操作
检查目的:了解腮 腺的形态、位置、 大小、密度等
检查结果:正常腮 腺的X线表现、异 常腮腺的X线表现
诊断意义:辅助诊 断腮腺疾病如腮腺 炎、腮腺肿瘤等
CT检查是腮腺疾病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腮腺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CT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腮腺肿瘤、炎症、囊肿等疾病 CT检查可以评估腮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Prt Four
腮腺炎的诊断方法:超声、 CT、MRI等
腮腺炎的影像表现:腮腺肿 大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
腮腺炎的鉴别诊断:与其他 腮腺疾病进行鉴别
腮腺炎的治疗方法:抗炎、 抗病毒、支持治疗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表现:肿块、钙化、囊变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检查方法:X线、CT、MRI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要点:肿块大小、位置、形态、边缘、密度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与其他腮腺疾病、颈部肿块等相鉴别
病例4:女性25岁 双侧腮腺肿大CT显 示腮腺内占位性病 变诊断为腮腺结核。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发病率低,仅 6~1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5:1, 年龄40-70岁,可能与吸烟有关,有消长史,好发 腮腺下极。
扪诊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软。 12%患者为双侧腮腺肿瘤。 肿瘤呈紫褐色,剖面可见囊腔形成,内含干酷样
或黏稠液体。
CT:平扫见腮腺内稍高密度圆形影像,多数为囊 性,位于腮腺后下极;增强后囊性部分不强化, 实性部分及包膜轻中度强化。
腺样囊性癌
肿瘤易沿神经扩散,有神经症状。浸润性强,与周围组织无 界限。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转移。肺转移最常见,颈淋 巴结转移低。
多形性腺瘤恶变
恶变时包膜消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CT: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增强不 均匀轻度、中度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消 失。
黏液表皮样癌
谢谢 !
有:平扫见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 边缘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密度高于腮腺 实质。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的强化
MRI表现
MRI:T1加权呈等信号病变,边界清楚,信号均匀; T2加权呈略高信号病变,信号不均匀。
沃辛瘤 (warthin tumor)
魏信汉
多形性腺瘤 沃辛瘤 腮腺恶性肿瘤
位于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上至颅底,位于乳 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下至下颌角
腮腺是脂肪性腺体,CT呈低密度 腮腺内血管显示清楚
占75%,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见 30-50岁青壮年好发,女性多于男性 腮腺内无痛性肿块,病程较长,生长缓慢 包膜较完整,边界清楚,切面呈灰白色 肿瘤含有软骨、角化物,粘液样组织及钙化,常
MRI: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 光整;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略低、高混杂 信号病变。增强后实性部分表现为轻中度强化, 囊性部分无强化。

腮腺颈部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

腮腺颈部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

CT、MRI表现
❖ 肿块位于颈动脉间隙,颈动、静脉深面,可见 邻近血管受压移位。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 部密度均匀,可伴囊变坏死。
❖ 增强扫描,病灶不规则强化。周围组织可见推 移改变。
❖ MRI:等T1长T2,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囊变区 无强化
男性,40岁。发现无痛性左颌 下肿物1月。
神经鞘瘤
❖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 一致,边缘清晰
腮裂囊肿CT
腮裂囊肿MRI
腮腺恶性肿瘤
❖ 常见恶性混合瘤、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 ❖ 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 ❖ 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 ❖ 疼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多年生长缓慢、
近期迅速增长 ❖ 病理:浸润生长、包膜多不完整,常累及周围
➢ MRI:呈等或稍低T1、等或稍高T2信号影, 血管为流空信号影
颈淋巴结转移癌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
➢ 可分为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前者起源于雪 旺氏细胞,后者起源于神经纤维母细胞。
➢ 神经纤维瘤可有单发和多发两种,单发者多见 于20~30岁的病人,多发者即多发性神经纤维 瘤病。
➢ 临床多以颈部肿块就诊,查体病灶边缘清楚, 表面光滑,皮温正常,活动度良好。
其实肿瘤仅发生于涎腺上皮,并无中胚层参与。 本病男女发病比例相近,多见于青少年。
临床上多以下颌下腺区无痛性肿块就诊。触诊, 病灶边缘光滑,分界清楚,无压痛。
CT表现
肿物位于下颌下腺区,周边光整,与附近组织 多无粘连,内部可见斑片状钙化或粘液样低密 度影,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包膜不 完整,可见肿物向周围组织浸润,附近淋巴结 无增大。
③增强扫描:淋巴结可环形强化。 ④形态大多为椭圆形。
颈部淋巴结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表现
CT 诊断要点:
①平扫示病变呈圆形,类圆形或轻度不规 则形软组织密度肿物,密度高于腮腺实 质。
②少见囊变、坏死及出血征象。 ③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的强化
需鉴别的疾病为
①囊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仅 6~10%,男女发 病率之比为5:1,为囊性肿瘤,好发腮腺下极, 就诊时瘤体往往很大,可为多中心发生,CT 上密度不如混合瘤高,实质无明显强化。
②腮腺混合瘤恶变:恶变时包膜消失,与周围组 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若表现为周边环 形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则提示有恶变可能,可 有淋巴结转移。
鳃裂囊肿
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鳃弓和鳃裂未能正常融合 或闭锁不全则形成囊肿或瘘管
病理上鳃裂囊肿为球形囊性肿块,包膜完整光 滑,切面为单房囊腔,囊壁较薄,内壁光滑或 有局限性突起。囊内大多数呈清亮黄色浆液, 少数为白色乳状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5cm,包膜 较完整,边界清楚,切面呈灰白色
肿瘤含有软骨、角化物,粘液样组织及 钙化,常有坏死和囊变区,一般有完整 的包膜。
影像学表现
X-ray:平片可显示腮腺区肿块 造影检查:导管及腺体被推压移位征象及腺体
充缺,导管拉长、迂曲、分离呈手握球征,导 管无破坏征象。 CT: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 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肿块 均匀或环形强化
但个别有恶变倾向。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 病因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仅占腮腺良性肿瘤
的5.9%。 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 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
现局部肿大,疼痛,面部麻木等。
腮腺区神经鞘瘤
[病史摘要] 女性,38岁。主因发现左颊部肿物来 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颊部较 右侧肿大,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肿物,但无 任何不适感,近一月来肿物明显肿大,并有压 痛。查体:左腮腺区可触及肿物,较固定,表 面皮肤正常,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 左腮腺肿物,直径2.5cm。
MRI表现
混合瘤较小时,信号均匀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 边缘可见低信号包膜 发生坏死、囊变时信号不均,长T1长T2 T2WI瘤体内低信号瘤体内纤维间隔 极低信号为钙化
CASE--1
[病史摘要] 男性,53岁。主因发现双侧上颈部 包块来医院就诊,查体双侧腮腺区均可扪及包 块,界清,有轻度压痛。
囊壁结构有两种类型:淋巴组织与纤维组织为 主型。
临床上,鳃裂囊肿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 女性。
主要症状为颈部包块,约半数伴疼痛; 另外,半数无痛性包块为偶然发现,表 面皮肤正常,扪诊质地柔软有囊性感, 边界清楚。
行包块穿刺可抽出囊液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为:颈部圆形、类圆形囊性病灶、 壁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
[CT表现]
左腮腺深部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与腮腺深叶 分界不清,大小约2.3cm×2.0cm×2.8cm,CT 值10.9~18.9HU。
行腮腺造影薄层扫描,可见腮腺管内造影剂显 示正常,于腮腺深层病变区内无造影剂显示, 呈充盈缺损样改变,占据整个腮腺的深叶。
CT表现
左侧腮腺较对侧增大,其内密度欠均匀,并可 见局限性结节状密度增高影,CT值约25HU。颈 动脉鞘周围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密度增高 影,CT值约32HU,边界清或欠清,左侧胸锁乳 突肌较对侧增粗,周围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增强扫描:左侧腮腺内结节状软组织影呈环状 不均匀强化,CT值约31 HU;颈动脉鞘周围的 结节呈环形强化,分界清楚。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 一致,边缘清晰
腮裂囊肿CT
腮裂囊肿MRI
腮腺恶性肿瘤
常见恶性混合瘤、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 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 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 疼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多年生长缓慢、
近期迅速增长 病理:浸润生长、包膜多不完整,常累及周围
组织或皮肤
影像学表现
X-ray:下颌骨边缘糜烂、骨质破坏或骨 膜增生
CT: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增强 不均匀轻度、中度强化,周围脂肪间隙 消失
MRI:T1WI较低信号, T2WI较高信号, 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
腮腺导管癌
AX T1WI
Hale Waihona Puke 压脂像腮腺神经鞘瘤: 起源于周围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属良性肿瘤,
颈窦。不久颈窦闭锁,颈部形成。如果在胚胎 发育过程中, 颈窦不闭合, 留有残余的上皮组织,
即可形成腮裂囊肿。并可继发感染和反复发作。 有时未闭合的腮囊与未消失第2腮裂同时存在, 形成有内、外瘘口的第2腮裂瘘管,外口在胸 锁乳突肌前缘(舌骨平面),内口在扁桃体窝。
自耳屏前,向下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至锁骨的一 条线上均可发生。第一鳃裂囊肿,为第一鳃裂 残留胚胎痕迹,即从外耳道至颌下三角,多位 于下颌角后下部, 表现为颈侧上方逐渐肿大的 肿块。第一鳃裂囊肿又分二型,即来源于外胚 层为Ⅰ型,来源于内胚层和外胚层为Ⅱ型。
人胚第4周初出腮弓,左右对称,第4周末可见 第1~4对腮弓出现,第5、 6对腮弓在人几乎 形不成。相邻腮弓之间有腮沟,共5对。第1对
腮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参与颜 面的形成。第2对腮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 第2腮弓向尾侧增长迅速,逐渐覆盖3、4腮弓, 第2对腮弓与下方其他腮弓之间的腔隙,称为
第二鳃裂囊肿为位于颌下区到甲状软骨水平, 多位于胸锁乳突肌中部前缘, 表现为颈侧中部 逐渐肿大的包块,第二鳃裂囊肿分为四型,Ⅰ 型位置表浅,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阔肌深 面;Ⅱ型较常见,部位典型,位于胸锁乳突肌 浅面,颈动脉间隙外侧和颌下腺后方;Ⅲ型位 于颈动脉至咽侧面之间;Ⅳ型囊肿位于咽粘膜 间隙。
腮腺疾病影像诊断
腮腺解剖
位于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上致颅 底,位于乳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下至 下颌角,是茎突前咽旁间隙重要器官
腮腺是脂肪性腺体,CT呈低密度 腮腺内血管显示清楚
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ur)
占75%,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见 30-50岁青壮年好发,性别无明显差异 腮腺内无痛性肿块,病程较长,生长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