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在卒中患者中应用指南综述
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
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
耿雪清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下旬刊)》
【年(卷),期】2011(024)009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及其主要降血糖作用.方法:对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结果:阿卡波糖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论:阿卡波糖是一种a-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生成葡萄糖,减少并延缓吸收,因此具有降低饭后高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作用,且副作用少,为临床上2型糖尿病治疗广泛使用的药物.【总页数】1页(P164)
【作者】耿雪清
【作者单位】214400,江苏省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J], 陈耿钦
2.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J], 林敏
3.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探讨 [J], 徐明艳;邹香妮
4.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官绯妍
5.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 [J], 耿雪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服降糖药的研究进展
汇报人:XX
目录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01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 制
02
口服降糖药的研发历 程
03
口服降糖药的疗效和 安全性
04
口服降糖药的适用人 群和用药建议
05
口服降糖药的未来展 望
06
口服降糖药的种 类
磺酰脲类
代表药物: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 适用人群: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使用注意事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研究方向:针对个体化用药和精准医疗的 需求,开展口服降糖药的药效学、药代动 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新 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联合用药和治疗新策略
联合用药:针对不同 机制的口服降糖药进 行联合使用,以提高 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治疗新策略:开发新型 口服降糖药,如双重或 多重靶点药物,以更全 面地控制糖尿病病情。
安全性评估:低 风险,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轻微, 可控
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 括恶心、呕吐、腹 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部分口服降糖药可 能导致低血糖,需 要密切监测血糖变 化。
长期服用口服降糖 药可能对肝肾功能 产生一定影响,需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
某些口服降糖药可能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特别是有心血管 疾病史的患者需谨慎 使用。
口服降糖药的未 来展望
新药研发趋势
针对新型靶点 的研究:针对 新的降糖作用 机制,寻找更 有效的药物。
联合治疗策略: 结合不同作用 机制的药物, 提高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新型制剂技术: 利用先进的制 剂技术,提高 药物的生物利 用度和稳定性。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选择
胰岛素分 泌受损
葡萄糖摄取 噻唑烷二酮类
胰腺
葡萄糖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升高 降低 GLP-1/DPP-4抑制剂
肠道
GIP: 葡萄糖依赖型促胰岛素多肽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 DPP-4: 二肽基肽酶-4
高血糖症
↑肝糖生成增加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肝脏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葡萄糖摄取
者,只能在使用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对于使用罗格 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权衡用药利弊后,方可继续用药
传统口服药治疗药物分类
❖胰岛素增敏剂-针对胰岛素抵抗
• 双胍类 • 噻唑烷二酮类
❖ 促泌剂-针对胰岛素分泌不足
• 磺脲类促泌剂 •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传统口服药治疗药物分类
❖胰岛素增敏剂-针对胰岛素抵抗
• 双胍类 • 噻唑烷二酮类
❖ 促泌剂-针对胰岛素分泌不足
• 磺脲类促泌剂 •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 糖苷酶抑制剂-延缓单糖吸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第一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拜糖苹®, 拜耳制 药)20世纪80年代末期推出 适应症: 配合饮食控制,用于2型糖尿病和降低糖耐量减低者的餐 后血糖 阿卡波糖常用剂型为50mg片剂: 临床常规剂量50mg tid,可增至100mg tid,最大剂量 200mg tid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伏格列波糖常用剂型0.2mg片剂
联用
险增加相关
• 罗格列酮不应与胰岛素联用
• 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必须监测肝酶
FDA规定罗格列酮/含罗格列酮药物仅能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已经在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 其他药物控制血糖效果不佳,询问医生后不愿意使用含吡格列酮药物的患者 2010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讨论版: 安全性尚存在争议,使用严格限制。对于未使用过的患
SGLT2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的临床疗效及价值分析
SGLT2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的临床疗效及价值分析SGLT2抑制剂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对糖分的再吸收,帮助患者将多余的糖分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随着对这类药物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SGLT2抑制剂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能对他们的心血管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就SGLT2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的临床疗效及价值进行分析。
1. 降低血糖水平SGLT2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糖尿排放来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与降糖药物相比,在降低HbA1c和空腹血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2. 改善胰岛素抵抗SGLT2抑制剂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血糖的利用率。
3. 降低体重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SGLT2抑制剂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体重,这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4. 改善循环系统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包括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等,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5. 保护肾脏功能SGLT2抑制剂还具有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可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SGLT2抑制剂通过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改善循环系统等多方面的作用,有望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风险。
高血糖是导致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SGLT2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SGLT2抑制剂还可以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减少尿酸和蛋白质等有害物质的堆积,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1)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目录: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1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2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3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第二章脑卒中的二级预防1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2 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第三章卒中单元第四章脑卒中的院前处理第五章急诊诊断及处理第六章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 脑梗死3 脑出血4 蛛网膜下腔出血5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第七章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第一节出血性脑血管病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第八章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第一节颅内动脉瘤第二节脑动静脉畸形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第九章主要并发症的处理1 颅内压增高2 血压的调控3 肺炎及肺水肿4 血糖改变5 吞咽困难6 上消化道出血7 尿失禁与尿路感染8 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9 心脏损害10 急性肾功能衰竭11 水电解质紊乱12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13 脑卒中继发癫痫14 压疮15 体温异常第十章脑血管病的护理1 急诊常规护理2 昏迷的护理3 瘫痪的护理4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5 压疮的护理第十一章脑血管病的康复第一节脑卒中康复的基本条件第二节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附录Ⅰ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附录Ⅱ常用脑卒中量表附录Ⅲ相关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参考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概述)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
所以对于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病来说,重视并加强开展一级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二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糖尿病论文综述1
关于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作为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基本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护理指导贯穿于这五项内容,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等,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减少了因疾病而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社区护士在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糖尿病为一种终生性疾病,病情漫长。
患者面对终生性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调整情绪,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己成为威胁群众健康、消耗卫生资源的主要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由十几年前的1%增长到目前的2.5%,并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已上升至第3位,仅排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杀手之一.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有关,也与非遗传因素如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等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适合院外治疗,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执行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素质,是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职责.要加强糖尿患者的家庭护理工作,因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预后与转归.[1] 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2024年6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布了更新版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
该指南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诊治的最新推荐意见,涵盖急性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多个方面。
本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推荐,结合AI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解读。
01、血压及血糖管理应谨慎缺血性卒中后70%的患者可见血压升高,多数患者的血压水平在发病后数天内可自行恢复。
血压过高可能增加出血转化风险,血压过低则可能加重缺血损伤。
但是,目前对于AIS的降压目标和时间窗仍没有明确结论。
《指南2023》建议,对于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维持术后收缩压在140~180 mmHg可能是合理的,应避免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以下(Ⅱ类推荐,B级证据)。
30%~4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见血糖升高,但急性期血糖控制方案尚不明确。
相比于高血糖,低血糖引起的损伤尤为严重,可导致脑损伤。
因此,加强AIS患者的血糖监测是合理的,但不推荐过于积极的进行降糖干预,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02、静脉溶栓时间窗有效拓宽随着“缺血半暗带”理论的完善和推广,基于时间窗的溶栓适应证得到了“组织窗”的有效补充。
WAKE-UP试验提出了一种“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不匹配”模式,可用来筛选能够从静脉溶栓获益的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患者。
EXTEND试验则借助灌注影像提出了“梗死核心-低灌注不匹配”,旨在筛选出有足够缺血半暗带的患者,成功地将静脉溶栓时间窗拓宽到9 h。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未来将会惠及更多患者。
另外,由“缺血半暗带”衍生出的“组织窗”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静脉溶栓的适应人群,并强调了AIS个体化精准诊疗的重要性。
03、替奈普酶获得非劣效证据TNK是一种改良的溶栓药物,与阿替普酶相比,具有更强的血管再通能力和更低的出血风险,单次短时推注后患者即可进行转诊。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使用和临床应用评价
① 早 餐 前 一 次 服用 药 物 : 种 缓 ( ) 剂 如 达 美 康 缓 释 片 、 各 控 释
苯脲 ( 降 糖 格 列 波 脲 > 列 吡 嗪> 列 齐 特 ( 优 ) > 格 格 达美 康 ) 格 列 喹 > 酮 ( 适 平 ) 。第 三 代 推 出 的格 列 美 脲 , 糖 类 既促 进胰 岛素 分 泌 又 能
增 加 胰 岛 素 敏 感 性 , 长 效 类 , 次/ , 糖 作 用 强 , 少 发 生 低 属 1 d降 较
3 南方 医科 大 学 南 方 医院 内分 泌科 薛耀 明 格 列 奈 类 . 2
物 只需 1 ,, 些 需 要 2次/ 次 d有 d或 3次, 用 。 有 些 患 者 常 需 服 d服
用 2种 以 上药 物 , 感 无 所 适 从 , 易混 乱 。 常 容
21需餐 前服 用 药 物 .
作 用 机 制 与 磺 脲 类 相 似 , 有 “ 进 、 效 、 出 ” 作 用 特 其 快 快 快 的
3各 类 口服 降糖 的 临床 应 用评 价
31磺 酰 脲 类 .
具 有 中等 降 糖作 用 , 主要 通 过 刺 激 胰 岛素 的分 泌 来 降 糖 。按 其 发 明 的前 后 可 分 为 三 代 , 一 代 有 甲 磺 丁 脲 ( 8 0 和 氯 磺 丙 第 D 6)
者 主 要 是 通 过 口服 降糖 药 来 控 制 血 糖 , 于 不 同 的 降 糖 药 作 用 由
由于 不 同 降糖 药 不 同 的 作 用 机 制 . 药 方 法 和 时 间 也 不 同 。 服
有 些 药 需 餐前 服 , 些 药 需 餐 后 服 , 有 少 数 需 餐 中 服 。有 些 药 有 也
血糖 , 为一 种 较 好 的降 糖 药 , 长 期 应 用 可 促 使 1细 胞 衰 竭 。 但 3
浅谈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选用指导
浅谈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选用指导发布时间:2021-11-03T02:27:50.70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6期作者:彭安平孙文平[导读] 糖尿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正常代谢能力被打乱,进而以高血糖状态呈现的一种疾病,属于代谢系统出现彭安平孙文平禄丰市彩云中心卫生院 651213摘要:糖尿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正常代谢能力被打乱,进而以高血糖状态呈现的一种疾病,属于代谢系统出现问题。
而患者无法通过自身纠正这种异常状况,与此同时,糖尿病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例如心血管病、肾脏疾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时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以及选用进行合理的指导,以此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分类;选用指导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所致,当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逐渐降低或者抵抗之后,极易导致机体内的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水电解质发生紊乱以及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人体发生内分泌系统疾病。
与患者发生糖尿病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致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逐渐降低,从而在患者的体内逐渐积累过多的葡萄糖,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尿糖的症状。
临床上糖尿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为内分泌疾病,并且持续的高血糖或是有较大波动的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降糖药物的临床分类(一)双胍类此类药物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延缓葡萄糖从胃肠道吸收入血、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和加速无氧酵解而降低血糖,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自身血糖水平的一线药物以及联合用药时的基本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延缓或者改善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1]。
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使用双胍类药物的时候,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但患者联合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促泌剂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
双胍类药物比较常见的药物有二甲双胍以及格华止,患者使用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胀、腹泻、反酸、恶心、以及口中金属味等。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 2 】 李树 春. 小儿脑性 瘫痪 【 M] - 郑 州: 河 南科学 技术 出版社, 2 0 0 0 : 2 1 - 2 4 . [ 3 ] 李红, 童 光磊, 张敏, 等. 5 0 3 例d g L , 膻} 生 瘫 痪高危 因素与干预措施 [ J ] . 安徽 医学, 2 0 1 1 , 3 2 ( 1 ) : 1 3 - 1 5 .
龄儿童时, 患儿康复遗 留的或轻或重的运动平衡协调 障碍或言语 障碍等
[ 5 】 袁华. 脑性瘫 痪对患儿 生存质量 的影响研究 【 J ] 中国民康医学, 2 0 1 2 ,
2 4 ( 7 ) : 7 8 9 - 7 9 1 .
[ 6 】 鹿雪 梅, 马素, 慧窦娜 . B o b a t h 疗法在 临床 的应 用[ J ] . 华北 煤炭 医学 院学 报, 2 0 1 1 , 1 3 ( 5 ) : 6 3 4 - 6 3 5 .
同程度地承担着脑瘫所造成的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 。家庭的种种压力和 不适应, 最终都可能加诸到脑瘫 患儿的身上; 努力为 患儿营造一个 良 好的 家庭 、学校环境, 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
仓穴 、颊车穴对 6 5 例脑瘫患儿流涎症进行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9 5 %。
4 . 2语 言康复
参考文献
4 6 4 ・文献综述 ・
调障碍均取得 了比较好 的治疗效果 。
Ap r i l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1 2 经干细胞f N S C s ) 的研究近年来更是成为脑科学研究 的重要领域, 陈琳认
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
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
①对于急性脑卒中/T I A患者,应尽快测量并监测血糖;当血糖高于10.0mmol/L时应该给予降糖治疗,急性期首选胰岛素,并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对于血糖低于3.3mmol/L的患者应该尽快给予补糖治疗,纠正血糖的目标为正常血糖即可,避免血糖过高。
②对于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缺血性卒中/T I A患者,应该做到尽早筛查血糖,应尽早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空腹血糖小于7mmol/L的患者急性期后应做OGTT试验,保证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尽早发现。
③在脑卒中/T I A患者的长期血糖管理中,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0%(平均血浆葡萄糖为8.6mmol/L)水平;在保证不发生低血糖或其它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一些患者可选择更加严格的目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平均血浆葡萄糖为7.8mmol/L),这些患者可能包括糖尿病病史短,预期寿命长及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于有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史,预期寿命短,存在严重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以及糖尿病病史长且应用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药物都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可考虑将目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为8.0%(平均血浆葡萄糖为10.2mmol/L)。
④对于任何类型的重症脑卒中患者,推荐当血糖持续大于
10.0mmol/L时应该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推荐目标血糖浓度为7.8〜10.0mmol/L。
目标血糖越接近以上范围低值可能获益越大,对于部分患者,只要不发生严重低血糖,6.1〜7.8mmol/L的血糖可能是合理的。
2024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
2024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漫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攀升至2017年的12.8%。
糖尿病通常伴随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疾病负担严重然而我国患者血糖达标率不及50%。
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往往需要多药联用,临床治疗亟需新的药物选择。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lu cokinase activator, GKA)多格列艾汀(dorzagliatin)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物。
2022年9月30日,多格列艾汀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 l M 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批准上市,适用千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可单药或与盐酸二甲双肌联合使用。
为新诊断及二甲双肌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目前,临床对多格列艾汀的使用经验较少,尚缺乏对其适宜人群、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 DR) 识别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临床指导意见。
鉴千此,由北京医院牵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临床医学、药学和循证专家,基千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采用德尔菲法经过3轮专家意见收集和充分研讨拟定了《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旨在为多格列艾汀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药物概述多格列艾汀为异位变构葡萄糖激酶全激活剂,主要作用千胰岛、肠道内分泌细胞以及肝脏等葡萄糖储存与输出器官中的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GK),可改善T2DM患者血糖稳态失调。
2022年1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学合作中心将多格列艾汀归为一种新机制的降糖药物,并编入ATC代码系统,代码为A10BX18。
《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
《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糖尿病作为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公认。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可以增加卒中发生率,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卒中患者中15%-33%患有糖尿病,且9.1%的卒中再发可归因于糖尿病早期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也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而且卒中急性期血糖过高或过低均可对卒中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使卒中患者接受规范的血糖管理,做好卒中的二级预防,降低卒中患者的再发风险,特制定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缺血性卒中/TIA急性期的血糖管理1. 高血糖1.1 指导规范: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尽快测量并监测血糖,当血糖高于10.0mmol/L时应该给予降糖治疗,急性期首选胰岛素,并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
1.2 证据:卒中急性期的高血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既往已知或存在但不知晓的糖代谢异常,并可因卒中所致的应激使既往的糖代谢异常加重,另一种为单纯的应激性血糖升高,二者在急性卒中时难以区分。
无论以上何种形式的高血糖均对卒中患者不利。
既往许多研究均表明,与血糖正常患者相比,同时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卒中患者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加缓慢,并发症更多、再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意外的风险更大。
入院时高血糖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溶栓后其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和不良预后的概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的患者。
但是即使存在众多的类似研究结果,仍不能证明髙血糖与不良预后间存在肯定的因果关系。
在降糖方式选择方面,2008年和2009年的两项较小样本(n=46,n=74)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在脑梗死急性期(分别为发病12h内和24h内)进行强化降糖安全可行,尽管前一项研究中强化降糖组有11例(35%)患者发生低血糖,但并无不良反应发生。
在降糖治疗对脑卒中预后影响方面,GIST-UK 研究旨在探明在缺血性卒中发病24h 内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否降低患者3个月死亡率,在该研究中,933名发病24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葡萄糖水平为6-17mmol/L)被随机分为葡萄糖-钾-胰岛素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目标指尖血糖浓度为4-7mmol/L,治疗持续时间为24h,结果表明,两组间3个月死亡率和不良预后无显著差别。
34.从指南更新看降糖药物治疗决策:新型降糖药物
3.磺脲类药物可使HbA1c下降1-1.5%,主要不良反应会产生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还可导致体重增加。
指导老师签名
专业理论学习内容记录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录人:
日期:2021年12月2日
上课(自学)时间:11时00分~11时30分
题目
从指南更新看降糖药物治疗决策:新型降糖药物
主讲人
学习内容与体会
1.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降糖疗效为使HbA1c下降1-1.5%,用药剂量为500-2000mg/d,二甲双胍疗效呈现剂量依赖性,最大剂量为2250m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使用时应从最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增加剂量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造影检查时,应及时停用该药。
强化血糖控制与口服降糖药合理使用诉述进展
泌 剂 和 中成 药 七 大 类 品 种 。本 文对 强化 血 糖 控 制 与 口服 降糖; 使 用
严重不 良反应及肝毒性的影响下被淘汰或撤市, 目前 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 具有遗传易感性, 在环境 酮因为药效较低、 因素的触发下发病。 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 , 现已 临床医疗 中比较常用的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药物有吡格列酮以及罗格 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 ,第 3 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 的非传染性 列酮。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药物适合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的 2 型 疾病 。按照 中西医的划分 , 降糖药物也分为中药降糖药和西药降糖药 。 糖尿病患者 ; 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 2型糖尿病患者 ; 单用二 甲双胍或 目前 国内常用 的口服降糖药物以非胰岛素类药物为主,分为非胰岛素 磺脲类药物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 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类 、 双胍类 、 一糖苷酶抑制剂类 、 胰岛素增敏剂类 。 2 降糖药 物 的合理 选用 降糖药物的合理选用与患者机体 、 糖尿病症状有着密切的关系 , 并 本文对强化血糖控制与口服降糖药合理使用进行综述 。 注意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必须特别强调的是饮食疗法和 1主要降糖药物 1 . 1 磺酰脲类 。 磺酰脲类药物具有降糖作用快捷 、 服用方便、 安全长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治本方法, 需要终身坚持 , 不能因 口服降糖药 效、 选择性更强 、 同时改善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等优点。磺酰脲类 或加大降糖药用量而放松或放弃饮食治疗 。 若是肥胖症比较明显, 或者 I D D M, 则可以选用二 甲双胍 q 。 与双胍类药物以及磺 药物主要通过刺激患者的胰岛细胞 , 使其分泌出胰岛素, 达到控制血糖 属于高胰岛素型 N 的 目的【 l 】 。第一代磺酰脲类药物主要有氯 磺酰脲类 口服降糖药属于胰 脲类药物相比, q 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降培作用 比较弱 ,因此一般配 岛素促分泌剂 , 其品种繁多 , 历史悠久。 第—代 s u制剂包括氯磺丙脲以 合双胍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使用Ⅱ ; 若是伴有高血压 、 高血脂 以及肥胖 及 甲苯磺丁脲 , 其服用剂量大 , 不良反应较多 , 现已很少应用于临床。第 症的 N I D D M患者 , 则可以选用 T Z D s 药物旧 。在临床 医疗 中, 我们可以 一糖苷酶抑制剂与磺脲类约物 二代磺酰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 吡嗪 、 格列喹酮 、 格列苯脲以及格列齐特 实行联合用药,比较常见的联合方式 a 等是唯一—个不经。 肾脏排泄的降糖药。第三代降糖药是磺酰脲类药物 的, 双胍类与磺酰脲类的联合使用等等。 若格列吡嗪和格列苯脲进行联 主要有格列美脲 。格列苯脲在控制血糖方面的作用 比较强 , 老年人不 合使用会降低药物的降塘效果 , 同时损坏患者的肾或者肝等旧 。在 口服 合理选用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 , 减少糖尿病相关 宜使用 。 格列齐特以及格列吡嗪的作用 比较温和, 并且 9 5 %的代谢产物 降睹药时, 可以通过患者的胆道经粪便排出, 是治疗糖尿病 肾病患者的理想药物。 并发症的发生 ,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比第二代作用时间长目 。 参考 文献 1 】 宋秀君, 王德印, 王胜利. 我院 2 0 0 7 - 2 0 0 9 年降糖 药利用分析【 J J . 中国执 1 . 2 糖苷酶抑制剂。 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 J 、 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 [ 的糖苷酶 , 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 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 故适宜那些单 业 药 , 2 0 1 1 ( 0 2 ) . 纯 以餐后 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 。 餐前即服或与第一 口饭同服 , 目膳食 中 [ 2 】 张杰。 张楠, 林燕, 张爱兵, 葛海涛. 糖尿病治疗药物及其作 用靶点研究进 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时才能发挥效果 。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 展J J 1 . 上 海 医药 , 2 0 1 0 ( 0 5 ) . 卡波糖 。阿卡波糖中文别名为 0 — 4 , 6 一双脱氧 一 d  ̄ [ ( 1 S , 4 R , 5 S , 6 S ) 4 , 5 , 6 一三 [ 3 ] 胡爱华, 宗凯. 2 0 0 5 - 2 0 0 7 年 口服降血糖药应用分析叨. 医药导报. 2 0 0 9 羟基 一 3 一 ( 羟基甲基卜2 一环己烯] 氨基卜( _ D 一吡喃葡糖基( 1 — O 十D 一 ( 0 2 ) . 吡喃葡糖基f 1 —4 卜D l 一吡喃葡萄糖 。阿卡波糖具有抑制小肠的 仅葡萄 [ 4 ] H E N D E R S O N A J . T r i p r e p o - - f o r “ T a r g e t i n g D i a b e t e s e i t h n o v e l T h e r a — 糖苷酶 , 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 , 使糖 的吸收相应减缓 , 从而减少餐后高 p e u t i e s ” [ E B / O L ] 2 0 0 9 , 9 , 2 9 . 血糖 , 但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障碍而在肠停 留时间延长 , 肠道细菌 1 l 5 ] 崔傀 王友群. 治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明冲 国药房 , 2 0 0 9 0 5 ) . 杨翠琳, 赖世兴. 糖尿病治疗药物及其研 究概 况叨. 海峡 药学 , 酵解产气增多 , 可引起腹胀 、 腹痛、 腹泻等。阿卡波糖的剂量越大 , 胃肠 嘲邓晓莉, 道不良反应越显著 。 2 0 0 9 ( 6 ) . 1 . 3 双胍类 。双胍类降糖药可以抑制肝糖元异生, 抑制肠道对葡萄 敏, 杨丽。翟所迪. 新作用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册. 中国 糖的吸收 , 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 达到控制血糖 的目的。双 新药杂志, 2 0 1 0 ( 3 ) . 胍类降 膪药要依个体化剂量使用 ,并且定期检查肝 、肾功能及有无贫 『 8 ] B O N A D O N N A R C , C H R I S T O P HK 。T I MH 。e t a 1 . G I U C O k i n a s e a c t i — a t 0 r R0 4 3 8 9 6 2 0 i mp r o v e s p l a s ma s l u e o s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 b e t a- - - c e l l 血 。二 甲双胍药物主要用于实行饮食治疗但不 能很好控制高血糖 的 v u n c t i o n , e l l - - d o g e n o u s g l u c o s e o u t p u t a n d S l u e o s e u mi z ——《0 n i n N I D D M患者 , 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乳酸中毒的概率目 。苯乙双胍 因为 f t i e n t s wi t h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 2 0 0 9 , 5 , 1 6 . 可以致使患者出现乳酸中毒的现象所以在部分 国家或地区中已经禁止 pa 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 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f 9 ] 杨作 尚. 糖尿病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叨. 中国社 区医师( 医学专业) , 01 0, 1 4 . 1 4促胰岛素分泌剂 。正常人的血糖控制有两个激素 , —个是降糖 2 激素 , 一人升糖激素。当这两个激素水平达到平衡时 , 我们的血糖就在 [ 1 o ] 李雅呤 李珊, 李富华.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 究进展I J J . 临床合理用药杂 正常范围。反之 , 则出现血糖异常。胰岛素是降糖激素 , 当分泌异常时 , 志, 2 0 1 0 ( 1 1 1 . 1 1 ] 陈萍, 符锐. 糖尿病治疗药物探讨[ J J . 中国误诊 学杂志 , 2 0 1 0 ( 1 2 ) . 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的现象。 促胰 岛索分泌剂属于新型的降糖药, 主要模 [ 拟生理『 生 胰岛素进行分 。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患者体内葡萄糖 【 1 2 1 1 A mu l t i - c e n t e r , d o u b l e - b l i n d , r a n d o m i z e d , p l a c e b o - c o n t r o l l e d . d o s e - I a n g i n g p h a s e I I s t u d y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o l e r a - b i l i t y a n d p h a r ma e o
我国口服降糖药临床试验研究论文的伦理情况研究
我国口服降糖药临床试验研究论文的伦理情况研究孙艳萍;张翼【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7(014)008【摘要】目的:对口服降糖药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论文中的伦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者遵循伦理道德的情况.方法:在中国知网(C N K I)数据库中检索2005年和2015年以口服降糖药为主要研究药物的涉及人的论文,记录论文发表的年代、是否为核心期刊、研究药物属于西药或中药、试验方案是否获得相关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以及受试者是否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论文中2005年和2015年试验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的比例分别为1.56%和18.50%,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比例分别为10.16%和3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5年口服降糖药相关核心期刊研究论文和非核心期刊论文中提及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比例分别是43.68%和2.86%,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比例分别是67.82%和12.86%,差异明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5年我国口服降糖药临床研究论文的伦理情况比2005年有明显进步,但与国外研究论文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国科研人员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水平.【总页数】3页(P15-17)【作者】孙艳萍;张翼【作者单位】北京老年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95;北京老年医院科教处,北京10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2【相关文献】1.我国科学基金资助论文情况统计分析及其重复资助问题研究——以SCI收录的我国理科期刊为例 [J], 王纬超;潘云涛2.临床疗效研究和疗效研究论文中的伦理学问题 [J], 翁可为3.30年来我国临床伦理研究主题之特点与反思r——基于《中国医学伦理学》刊登论文的分析 [J], 张新庆;李传俊;蔡笃坚4.药物在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综述 [J], 刘水冰;刘雷;王东光5.我国乳腺癌注册临床试验现况及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J], 何英剑;范照青;李金锋;王天峰;王立泽;欧阳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证据表明治疗卒中相 指南指出喁J,血糖管理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 素治疗。2007年美国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 mmol/L应给予胰岛 血清葡萄糖水平大于8.3 2006年赫尔辛堡欧洲卒中战略宣言建议Ⅲ, 血糖值在不同指南中也并不一致。 mmol/L嘲,干预的时机和起始干预的 6.1-8.0 标准各国不尽相同,多设定为随机血糖大于 这一观点被普遍认可,但卒中后高血糖的诊断 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高血糖应予以干预 始干预的阈值基于高血糖所导致的严重后 2.1.2卒中急性期高血糖的干预时机和起 耐量异常(约25%)嘲。 常也很常见,且卒中复发患者常合并持续性糖 无糖尿病史的卒中患者急性期后持续糖耐量异 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都比较差。另外, 血糖的卒中患者在卒中严重程度、卒中后神经 死亡率升高,与血糖正常的患者相比,合并高 d内 尿病患者,急性期高血糖均预示发病后28 以是发病后的应激反应删。无论糖尿病和非糖 高血糖可以是发病前即存在糖代谢异常,也可 本已成为卒中相关指南的共识。当然,急性期 累及皮层的急性卒中更为明显川,这一观点基dsfan@sina.toni 致卒中预后不良,尤其是在较大面积脑梗死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可以明确的是缺血性卒中合并急性期高血糖导 作者单位.. 2.1.1高血糖导致卒中预后不良已经达成共识 北(Z0京80市5科070委80攻80关8课01题9) 2.1卒中急性期 2卒中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降糖治疗策略基金项目 ・专题论坛・ 予干预治疗的血糖阈值及处理方式。 者中控制血糖的措旖尚未建立,未推荐应当给 [先HbA.c正常者差。该指南最终认为在卒中患 中,糖化血红蛋白(HbA。c)高的人群预后并不 堆积和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4)在卒中患者 (3)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是乳酸 后出现的高血糖可作为严重脑血管事件的指标, 险因素,但二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2)卒中 的处理指南则认为例:(1)糖尿病是卒中的危 平,而美国卒中协会关于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 时就应静脉给予胰岛素治疗,同时监测血糖水 mmol/L 胰岛素的必要性,并指出当血糖≥10 出现高血糖均提示预后不良,因此有短期使用 动指南也认为Ⅲ,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卒中后 学会建议籽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J;欧洲卒中行 后高血糖的处理上仍存在分歧。英国皇家医师 20年,但是在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卒中 虽然糖尿病使卒中患者的平均寿命减少了 1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防治建议 降糖药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应的血糖管理策略,并着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 级预防、急性期治疗、二级预防三个方面中相 本文总结了目前重要的临床卒中指南中卒中一 相关卒中指南对于血糖异常管理多为专家意见。 得十分必要。但因为干预研究证据较少,所以 关,因此对于卒中患者进行合理的血糖干预显 研究表明,高血糖与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相 【关键词】卒中;降血糖药,口服 -王宏利,樊东升
圜Chin
有多代,第一代药物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磺脲类药物可以通过其产生降血糖作用。SUs 如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残存超过30%以上,则 子通道,细胞内钙离子增加,促进胰岛素释放。 的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离 promise,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导致细胞内 to 受体结合后,关闭三磷酸腺苷(available 续时间。SUs与位于胰岛D细胞膜上的磺脲类 基的种类决定了各种SUs降糖作用的强度和持 磺基与脲酰基的结合决定其降糖作用,而辅 基本结构包括磺酰基和两个辅基(R1和R2), 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Sulfonylureas,SUs)的 3.1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磺 敏荆、c【一糖酐酶抑制剂4类。 (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胰岛素增 常用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胰岛素促分泌剂 3常用口服降糖药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HbA.C控制在靶目标范围内,以阻止或延缓各 缓解后根据病情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最终使 胰岛素治疗以渡过卒中急性期。待急性并发症 应用哪一类药物,均应按实际情况需要,使用 因此,不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不论继往 mmol/L(B级证据/Ⅱ类措施)。 5.0-10.0 h血糖 mmol/L和餐后2 腹血糖4.0~7.0 旌)。血糖控制的目标:HbA,c≤7.O%,空 以降低微血管的并发症(A级证据/I类措 糖尿病患者血糖应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 Attack,TIA)的 Ischemic 作(Transient 议“引,对于缺血型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 加拿大阿尔伯塔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建 南为依据提出建议。 管理,各指南均针对糖尿病患者。以糖尿病指 2.3二级预防对于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血糖 并.且每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效指标,建议将HbA.c水平控制在6.5%-7.5%, 为“2】,HbA,C的水平是反映血糖控制程度的有 Excellence,NICE)指南也认 Clinical and Health for Institute National 定机构(the 制目标应该适当地放宽。英国国家临床评价鉴 成人以及有其他伴随疾病的个体,其糖代谢控 预期寿命有限、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年龄较大的 最PHbA,c<6%(E级)。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 对个别患者HbA.cN标值应尽可能接近正常, 为<7%,在确保没有显著的低血糖事件发生时 级),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HbA。C的目标值应 的关系(A级),也可能降低大血管并发症(B 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减少有明显 或维持在目标值以内。HbA,c的降低与糖尿病 HbA。C以明确患者的糖代谢控制标准是否达到 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大约每3个月需要测定 尿病控制的主要指标.因为HbA.c可反映近 在糖尿病临床实践推荐中指出““:HbA。C是糖 Association,ADA) Diabetes 会(American 预。对于降糖策略本身,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 降压治疗及考虑应用他汀类药物等的综合干 的证据较充分,主要干预措施包括降糖达标, 2.2一级预防有关糖尿病患者卒中一级预防 (Ⅱa类,证据水平c)。 mmol/L作为干预阈值的推荐是合理的 >7.8 内出血治疗指南指出“01,脑出血患者以血糖 就应当开始干预治疗。2007年成人自发性脑 mmol/L 作的治疗指南则认为州,血糖超过10 2008年发表的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 Organization,EUO) Stroke 织(European 岛素(Ⅱa类,证据水平c)喁J。而欧洲卒中组 mmol/L)就应该给予胰 糖浓度(>7.8-10.3 L作为阈值相对偏高,可能在更低的血清葡萄 mmol/ 开始治疗;而此版的指南则认为以ll。1 mmol/L时 合理的做法是当血糖水平超过11.1 干预的血糖水平尚不明确。早期指南认为比较 h内血糖浓度有关,但需要立即进行 中最初24 关性高血糖及改善卒中预后的有效性与控制卒 4,No.2 2009,Vol S Jtroke,Feb
中国卒中杂志2009年2月第4卷第2期回
衰竭,低灌注状态、肾功能不全、高龄及低氧患 剂量时要慢,双胍类起效慢,对于充血性心力 用时间长,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大,调整药物 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磺脲类作 (1)每种降糖药的作用都是有局限性的,均应在 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卒中患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原则与非卒中 4卒中患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原则 伴轻度高血糖症患者的预后。 结果表明,阿卡波糖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 节干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解旭东等‘2卅的研究 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功效,可在上述多个环 谢异常,改善高凝状态,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低血糖的作用外,还具有控制血压,调节脂代 动脉内中膜增厚的进展。阿卡波糖除了具有降 阿卡波糖可以改善内皮功能,还可显著降低颈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系列基础研究表明瓣2习, 阿卡波糖可以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延缓 还可与胰岛素合用。 升高者,可单独用药,也可与SUs或双胍类合用, 后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 及蔗糖酶)而廷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 胞表面的q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 糖、伏格列波糖等,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 3.4Ⅸ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有阿卡波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因表达、减轻胰岛素抵抗等降糖外途径,延缓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基 用,也可与二甲双胍、SUs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病特别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患者,可单独使 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 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7.19】。 衍生物,也称格列酮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靶 3.3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为噻唑烷二酮 使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的发生下1绛42%。 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后,可 素增敏的作用。此研究同样证实合并肥胖的2 而较应用前下降,从而提示二甲双胍具有胰岛 示“”,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反 91。UKPDS亚组研究中显 高胰岛素敏感性“6_1 低肝糖输出之外,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 低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机制在于,除了可以降 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保护作用“5】。二甲双胍降 Study,UKPDS)亚组分析支持其对超重的2型 Diabetes Prospective Kingdom (United 有血管保护作用。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近期有研究显示双胍类药物对大血管 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治疗药物。 1.5%左右,因此将二甲双胍作为肥胖或 HbA,C 二甲双胍是降糖效果最强的药物之一,可降低 噻唑烷二酮类等的单药降糖效果,结果显示 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0【一葡萄糖苷酶以及 识中“卅,比较了目前常用口服降糖药物包括二甲 Diabetes,EASD)专家共 of Study the for Association European 洲糖尿病学会(The 胍、苯乙双胍两类,在2006年发表的ADA/欧 可增强其降糖作用。双胍类药物主要有二甲双 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SUs合用则 时可降低体重,对血糖在正常范围者无降血糖 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在改善糖代谢的同 生及糖原分解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由于双胍 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肝糖原异 3.2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药物通过增加骨 生。 尽量用短、中效药物,以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 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宜 联合二甲双胍和格列酮类治疗仍不能使病情 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并 预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 代SUs药物。SUs主要适用于通过生活方式干 药物有格列美脲。临床上多选用第二代或第三 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等。第三代 醋磺己脲和妥拉磺脲等。第二代药物有格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