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认识容量和升 5.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升这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等基础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体积和容量单位“升”的认识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量杯等教具,以及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单位和换算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超市购物时看到的饮料瓶容量,引出体积单位“升”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讲解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换算方法。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量杯等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运用升作为单位进行计量。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p.10~12。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以及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转换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容量单位有所了解,如“杯”、“碗”等。
但他们对容量的概念以及升这一计量单位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转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容量单位和实际容量的转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容量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升、毫升的标识牌、水、杯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杯子,用来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如“小明要参加一个聚会,他需要准备一些饮料,但他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升的饮料”,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和升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以及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升和毫升的标识牌,以及准备的水和杯子,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故事导入新课。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1、初步认识容量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
)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谈话: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
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
谈话: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3、做“想想做做”第1题,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操作、交流。
4、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这个杯子中盛了多少水。
你能说出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吗?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1、认识升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单位。
小组交流。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者毫升,亳升这个容量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提问: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吗?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除了我们课堂上这些容器标有容量大小,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些,你见过题目中的3个容器吗?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容量吗?3、认识1升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那么1升究竟有多少呢?谈话:要想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请组长从袋子中拿出我们的量杯。
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3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案3 苏教版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概念,联系实际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容量单位“升”。
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比较准确地感受1升这个容量单位。
教学资源由于容量单位“升”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广泛地运用,多数学生对“升”和“容量”有初步的耳闻,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上的帮助。
但是饮料的单位一般用“毫升”作单位,所以给教学“1升是多少” 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预习作业设计1、商标上有“升”为单位的放液体的瓶子、罐头若干个。
2、一个“1升”的量杯和一个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
3、大小不同的杯子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谈话引入,激活经验指着桌上的瓶瓶罐罐,认识这些可以用来盛水、油、饮料等物体的,这些器皿都叫容器。
(板书:容器)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容量”,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容量和升”三、自主学习,建构模型(一)认识容量1、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容量差别较大)得出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
(板书:容量。
)2、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容量相差较小)。
小组讨论,选择较好的方法,分组演示实验,把甲杯倒满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小结:我们可以用倒水实验操作的方法推测比较容量的大小。
实验操作,感受统一容量的必要思考:你怎样知道这一满杯的水有多少?想个办法让不在场的人也知道你的结果。
(启发学生用杯子量一量)交流测量结果讨论:同样大小的水壶,各小组计量它的“杯数”为什么不一样?有什么办法使计量结果一样?(二)仔细观察,感受单位“升”1、观察带来的瓶装容器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小组交流看到的具体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容量和升》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质量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对于容量和升的概念、容积单位以及换算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容量和升的概念,以及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2.难点:解决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直观演示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容量和升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升和毫升的量杯、水等。
2.学具:每人一组量杯、水、记录卡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超市购买饮料,引入容量和升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容量和升吗?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实物,如1升的水和1毫升的酒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别。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有一个量杯装有1升的水,要求学生用这个量杯测量出10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的水,并记录在记录卡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在操练中的心得体会。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小明喝了200毫升,他还剩下多少毫升?”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单元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单元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认识容量单位升,理解升的定义和数量含义。
2.了解升与毫升、立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运用升作为容量单位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等探究性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容量单位升,理解升的定义和数量含义。
2.难点:升、毫升的概念、升与体积的换算、容量问题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设计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量的比较”单元的内容,复习体积的概念,使学生进入本次学习主题。
2.新课讲解(20分钟)2.1.容量单位升的概念和数量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升的图像,判断其含义和作用,并对升的数量进行解释。
通过幻灯片展示,教师给予一定量的水,并计算其体积,介绍“升”单位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含义。
2.2.升与毫升的换算。
教师将1升水分成1000份,介绍毫升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让学生理解1毫升和1升的数量关系,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2.3.升的运用。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探访超市里的常见货品,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容器中的容量单位问题,让学生了解升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练习(25分钟)运用各种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熟练应用升作为容量单位,巩固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
4.巩固与拓展(15分钟)4.1.常见物品的容量计算。
通过老师提供一些常见的食品、日用品等,让学生以练习的形式计算其容量,扩展学生对升作为容量单位的运用。
4.2.应用题的解答。
老师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5分钟)老师通过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检验学生对容量单位升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式1.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或借用实验室的场地,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环境。
2.反复训练,强化记忆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利用课后作业或题目,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认识容量和升》名师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名师教案的容量比的容量大。
的容量比的容量和的容量大前面那些我们都可以根据我们生活中的经验一眼看出它们容量的大小,这里有两个看起来差不多大小的冷水壶,那么如何比较这两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小呢可以在一个冷水壶里装满水,倒入另一个冷水壶;水满的那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些。
这是一种方法,我们作为方法一,还有其它的方法吗方法二:我们还可以把两个冷水壶都装满水,分别倒时同样大小的杯子里。
可以发现:大约盛5杯水大约盛4杯水可知的容量较大些。
那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呢有没有一个的统一的单位呢可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单位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分米,毫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时间单位:时,分,秒所以,为了测量和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容器中,哪一个容量大。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请同学们回忆并举手回答学过的单位。
趣,调动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告诉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一个,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设疑,让学生思考并联想到已学过的单位,然后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各种液体,你能找到它们的容量吗从每种液体的容器上,我们可以看到:纯牛奶的容量是1L可口可乐的容量是2L食用油的容量是5L桶装水的容量是19L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准确的测量1L的水。
出示量杯,请同学们观察1L的刻度在哪里。
向量杯中倒入1L的水再把量杯中1L的水全部倒入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
请同学们说出他们的发现。
可以发现,1升水正好装满这个正方体的容器。
可知:1升=1立方分米可以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总结并试着说一说。
同学们思考并想一想并试着回答问题。
法。
认真观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新知,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
先设疑引起学生注意,通过测量的方法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而得知1L水的多少,及1L水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容积”、“升”等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含义。
2.能够使用“升”作为容积的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理解“升”与其他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容器中的水量、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问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导入,例如:•“大家喜欢喝水吗?喜欢用什么量杯来倒水呢?”•“你们用过升这个单位吗?它是什么意思呢?”•“升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容量和升。
2. 学习和练习第一部分:认识“容积”和“升”•讲解概念:什么是“容积”?什么是“升”?•举例解释:如果一个水杯可以装2升水,我们可以用2个1升的瓶子去倒满它。
这就是容积的概念。
•练习:老师出示不同容积的水杯,让学生用“升”来描述其容积。
第二部分:升的应用和换算•讲解概念:我们可以使用“升”作为容积的单位来计量和比较容积的大小。
而其他常见的容积单位还有哪些呢?•举例解释:1升 = 1000毫升,1毫升 = 1立方厘米。
可以通过这些换算关系来快速计算不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练习:老师出示不同容积单位的测量工具,让学生用“升”或其他适当的单位来描述其容积。
3. 拓展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杯水有300毫升,那它相当于多少升的水?•如果一个盆子可以装10升水,而一个桶可以装50升水,那么5个桶可以装多少升水?•让学生自行想出其他相关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解答。
三、教学要点•认识“容积”和“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含义。
•理解“升”与其他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升 = 1000毫升。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容器中的水量、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等。
四、板书设计名词容积含义容积容器内能够盛放的东西的多少升最常用的容积单位之一,等于1000毫升毫升、立方厘米容积的其他常见单位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类比和实例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容积”和“升”的概念,并掌握了它们的换算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容量和升单位,并掌握容量的量词;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掌握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讲授实验知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和升单位,并掌握容量的量词;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用毫升、升来度量实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几个大小不同的饮料瓶,让学生猜瓶子的容量大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学习新知(1)示范:老师向学生展示1升的饮料瓶,并让学生把其他瓶子放在1升的瓶子旁边,比较大小。
然后,老师向学生介绍升单位的概念,并让学生自己猜测1升有多少毫升,再让学生用容量瓶测量、验证。
(2)讲授:老师讲解升单位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毫升与升的换算关系。
(3)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从周边环境中选择一些物品,然后用容量瓶量出其容量,最终汇总成表格。
3. 拓展实践(1)小组探究:老师组织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掌握升的定义,并运用实验方法学习容量与体积的概念。
(2)实践探究: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容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出新的量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重点难点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认识,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掌握升单位的基本概念和量词,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值得改进的地方,我认为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小组合作,让学生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知识和经验。
同时,在反馈环节中,可以组织一些探究班级经验和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促进班级的互动和学习氛围的建立。
实用性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案设计
本期教案的主题为“认识容量和升”,针对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要求,结合本节的教学特点和实用性,设计了以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道容量的含义,并会正确读写含有容量的数词。
2. 掌握容量的大小关系,会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3. 懂得升的含义和用途,会正确使用“升”这个单位。
4. 运用所学知识,可以解决容量和升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容量和读写容量数词。
2. 掌握容量的大小关系,会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3. 学习升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4. 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容器的容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容量游戏让学生回忆起对容量的前期认识和理解。
2. 学习容量概念通过老师的实物展示,运用容器来让学生感性理解容量的概念。
使用学生熟知的那壶茶,让学生讨论容量多少是适合集体茶不浪费。
3. 课件呈现通过课件让学生逐渐学习容量大小关系的比较,答题互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4. 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中老师给学生15个球和5个大空瓶子,让学生尝试把球全部倒入瓶子中。
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策略,引导学生逐渐学习到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不同。
5. 升的概念解释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升的含义和用途。
6. 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让学生理解如何测量容器的容量。
四、教学评估通过问题反馈和现场问答,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带孩子体验超市中购买不同类物品涉及到的容量问题。
3. 结合家中实际物品,给容器进行容量比较和估算。
本教案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注重了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操作能力,使课程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苏教数学四下《认识升》WORD教案
苏教数学四下《认识升》WORD教案教案标题:认识升教学目标:1.了解升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学会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升进行不同的比较。
3.掌握用标准升进行容量测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1.升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升的比较和换算。
3.用标准升进行容量测量。
教学准备:教学PPT、标准升、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里有测量水或其他液体用的东西吗?”2.学生回答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容量的知识,来认识一下升吧!”二、呈现升的定义和概念(10分钟)1.展示图片:“这里有几个升,请问你们知道升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给出升的定义:“升是用来测量容积的单位,符号是m³。
”3.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升,引导学生思考:“哪个升容量大?哪个升容量小?”4.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总结:“容量大的升所能装的液体多,容量小的升所能装的液体少。
”三、比较和换算升(20分钟)1.展示图片上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升。
2.引导学生思考:“用哪个升比较方便?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解释用标准升进行容量比较的原因:“使用标准升进行比较可以方便准确地进行换算。
”4.让学生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升与标准升进行比较,并完成相应的换算练习。
四、用标准升进行容量测量(2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标准升,了解其容量为1升。
2.展示图片:“请问下面哪个容器的容积接近1升?”3.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用标准升准确地测量容积?”4.学生回答后,讲解用标准升进行容量测量的步骤:“首先,将需要测量的液体倒入容器中;然后,将标准升上的液体倒入容器中,直到液体的高度接近容器的容积;最后,记录下标准升上的液体的体积。
”5.让学生通过实践,使用标准升进行容量测量,完成实验报告。
五、小结(5分钟)1.小结整个课程的内容和重点。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3.解答学生的问题,澄清疑惑。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并和学生熟悉的长度单位等进行比较,使学生建立空间模型。
3.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冷水壶1把,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教学过程:一、理解容量的意义1. 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指出:左边这个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
2.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观察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
3.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通过讨论明确:中间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
【设计意图】从观察入手,立足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感受。
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容量的意义,逐步体会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及1升的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感受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1. 对话解读。
谈话:小明听说好朋友小亮家新买了一套茶具,打电话询问了茶具的有关信息。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内容。
先连一连,再说说哪一句是回答水壶的容量的。
什么颜色的?一个冷水壶和四个茶杯。
有几个?装满水后能倒满5杯。
有多高?淡蓝色的。
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15厘米。
2. 谈话:小明说:“我家有一个黄色的水壶,这个水壶能倒几杯呢?”通过演示,得出: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
3. 提问:小明家的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小亮家的蓝色水壶能倒满5杯水。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容量和升》是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以及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容量和升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实例来加深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
2.观察思考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升与毫升的量具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你们喝过的饮料是多少升的?有没有喝过毫升的饮料?”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起学生对容量和升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容量和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同时结合实物模型和升与毫升的量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容量和升的概念。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案设计中的重点知识点解析
的文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认识容量和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认识容量和升,孩子们能够学会如何测量物体的容量和体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中,认识容量和升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析的知识点。
对于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的知识点解析,老师需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容量。
容量是指一个物体可以存储多少物质,通俗来说就是能够装下多少东西。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实物,如杯子、瓶子等,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物体的容积大小。
并通过练习将这些物品分成不同的容量等级,从而加深孩子们对容量概念的理解。
除了了解什么是容量之外,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还需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升。
升是一个容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液体的容量大小。
一升等于1千克,它也等于1千立方厘米的容积。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升的符号以及一升的液体样式,让孩子们对升单位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中,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测量容量和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孩子们了解容量和升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孩子们掌握如何利用容器和升来测量物体的容积大小。
同时,还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升的基本运算方法,例如加、减、乘和除法,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升的运算方法。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中,还需要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术语。
例如,容量的单位不仅是升,还有毫升等。
而且在测量容积时还需要掌握毫升转升的方法。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也需要了解多个容器之间的容积大小能互相转换的关系。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中,认识容量和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老师需要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容量、升以及它们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
同时,还需要让孩子们了解相关的数学术语,如毫升等,并掌握一些转换方法。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容量和升,孩子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案设计分享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认识容量和升》内容吧。
这个阶段,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数字的整数位加法运算,对比较数字的大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已经熟悉了计量毫米、厘米的长度单位,又该学什么呢?容量是指物体内部的空间大小,而升是容积单位,是熟悉升的意义和用法,计算物体容量的基础。
此时,课程会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孩子依据感观经验把握内容的大小,根据升的换算关系转化为标准单位升。
还会让孩子了解到商品的包装,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好的参考。
而我们的教师时,需要制定符合课程教学理念的教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本篇文章将就教案的设计方案和教学内容进行分享。
一、教学目标本堂课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的计算方法及换算关系,发现商品包装中所标示的升数单位。
2.培养观察感性认识,掌握自然界中物体的大小、重量、体积等大小特征及其计算。
二、教学重点1.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2.掌握升的计算方法及换算关系3.学会发现商品包装中所标示的升数单位三、教学难点1.掌握升的计算方法及换算关系2.培养观察感性认识,掌握自然界中物体的大小、重量、体积等大小特征及其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学生分组2.画板、黑板、记号笔、粉笔、力平台3.各种具有固定体积的容器和容器内的物质4.种类较多的商品包装、计量罐、称量盘以及计算机五、教学内容1.导入引导孩子们观察教室内的容器,问学生如果用杯子或罐子来装水,杯子或罐子的大小会影响装水的多少,这里也可以用一些音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了解容器大小与装水量的关系。
2.第一部分1)容量的概念引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固定容量的容器,感受其容量大小的差异性,以此引出容量的概念。
如有条件,可以请一些志愿者试着不看容器的标记,猜出容器的容量大小。
2)让孩子们探寻升的用途为了让学生了解升的实际应用,可以依据换算关系,让孩子在实物、图片、视频资料等情境中计算出物品的容量,如给出一桶汽油的大小图片,让学生计算出其升数等。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1. 前言在20xx年x月x日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对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这一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节课的详细教案。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容量的概念,掌握不同容器的容量及其单位升的使用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授课,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逐步理解、掌握、应用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容量的含义;2.学生能够掌握升的基本单位;3.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升的单位进行计算;4.学生能够辨别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 教学内容3.1 知识内容1.容量的含义;2.升的基本单位;3.升的应用及计算;4.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3.2 教学步骤3.2.1 导入教师出示装有不同物品的容器,让学生估算不同容器的容量。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准确地衡量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3.2.2 学习•学习容量的含义: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自主思考容量的概念,并展开讨论。
•学习升的基本单位:教师出示升的标准容器,让学生体验升的基本单位。
•学习升的应用及计算:教师出示不同容量的容器,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应用升的单位进行计算。
•学习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容器,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猜测容器的容量大小,并进行验证和证明。
3.2.3 提高1.让学生分组进行应用练习,加深对容量及升的单位的应用和计算。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加强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行游戏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2.4 总结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总结所学知识点,理顺相关概念,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巩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升
认识升教学内容《认识升》教科书P13~14例题以及“想想做做”1~3共几课时 5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 2三维目标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做适当的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意能力。
3.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
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意识。
教学资源1升的量杯,纸杯,碗,上下一样粗的瓶子,纸条等预习设计1.自己制作能盛1升水的容器,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2.量出1升水,试一试1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
3.找几个容器,先估一估能盛多少升水,,再量一量。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1.学生交流预习作业。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板块一】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并且提出注意点。
2.揭示课题。
“升”可以用什么字母符号来表示?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做一个1升的额量器,并分别标出升、升和升。
提问讨论结果指导选择可行的方案加强巡视个别指导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5 分钟)出示要求P13(1)组织汇报实验结果你一天喝的水够1升吗?谈话: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多喝水想想做做”第1题提出要求加强巡视指导观察方法(可参与某一组的讨论)检查实验情况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5分钟)“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答案【板块二】组长汇报讨论方案(事先阅读书本的学生方法与书这中会相同)动手制作1升的量器交流制作方法(分步骤说清楚)有升还可以标成升(理由)【板块三】按要求小组合作交流操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估计并交流估计结果比较1碗水与1升水,估计交流实验操作交流验证估计检查判断情况“想想做做”第3题我们知道了1升水有多少,想知道1升水有多重吗?怎样称出1升水的重量呢?专家认为人每天要喝8杯水左右(每杯大约250克),8杯水约是多少克?情况【板块四】读书中的题目交流各自的名称独立判断交流判断结果订正作业设计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补充习题》P11 第1、2、3题家庭作业:《一课一练》P12 第1、2、3、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
准备
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预习
要点
问题设计学习要点
点拨选择创意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
1.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三、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
p.10~12。
作者
庞成元
复备者
问题设计学习要点
课题
认识容量和升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