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五年级小古文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阅读专项练习(含小古文)(试题)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阅读专项练习(含小古文)(试题)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五下阅读专练(一)草船借箭(节选)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选文所讲故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

B.军中缺箭,急需造箭。

C.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诸葛亮。

D.为了打击曹军的士气。

2.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主要原因是()A.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

B.他害怕周瑜。

C.他从大局出发,不想破坏孙刘联盟。

D.他想拉拢周瑜。

3.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为什么“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想过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军神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淡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小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小古文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练习题:1. 理解题:阅读以下小古文,回答问题。

- 小古文:《守株待兔》- 问题:农夫为什么不再耕田,他最后得到了什么?2. 翻译题:将下列句子从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句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 填空题:根据所给的文言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

- 原文:《悯农》- 填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____。

4. 改错题: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文言文用法错误。

- 句子:吾欲往观花,奈何天色已晚,只得作罢。

5. 连线题:将下列成语与相应的小古文出处进行匹配。

- 成语:画蛇添足- 小古文:《战国策·齐策二》6. 简答题:简述《卖炭翁》中卖炭翁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7. 选择题:阅读以下小古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 小古文:《孟母三迁》- 问题:孟母为什么要搬家三次?A. 因为邻居太吵B. 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C. 因为房子太小D. 因为不喜欢原来的邻居8. 阅读理解题:阅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 问题一:司马光为什么砸缸?- 问题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道理?9. 判断题: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 句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而成的。

10. 写作题:根据《草船借箭》的故事,写一篇短文,描述诸葛亮如何用草船借箭,并表达你对这个策略的看法。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小古文的理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一)七步成诗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③菽以为汁。

萁④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①文帝:指魏文帝曹丕。

②东阿王:指曹植,曹丕之弟。

③漉(lù):过滤。

④萁(qí):豆秸。

1.文帝和东阿王是()。

A. 父子关系B. 朋友关系C.叔侄关系D. 兄弟关系2.结合语境,文中描写东阿王很聪慧的一个词语是“()”。

A. 大法B.作诗C. 应声D.惭色3.给文中画线部分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成者/行/大法B. 不/成者/行大/法C. 不成/者行/大法D. 不成者/行大/法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中的“令”用扩词理解法来理解,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口令B. 命令C. 令人喜欢D.法令(二)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②月中无物③,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

②若令:假使。

③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④瞳子:瞳仁。

1.“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的是()。

A. 徐孺子B. 瞳子C. 月亮D.嫦娥2.给“譬如人眼中有瞳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B.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C.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D.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中的“戏”指的是游戏。

B. “人语之曰”“徐曰”中的“曰”都含有“说”的意思。

C. “徐孺子”和“杨氏子”称呼都一样,这里的“徐孺子”就是这个孩子的姓名。

D.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意思是:假使月中没有东西,是不是应当特别明亮呢?4.从这篇文言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徐孺子?()A. 善良B. 聪慧C. 勇敢D.认真(三)智①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小古文阅读。

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②也。

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

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⑤诟:责骂。

⑥胡: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好:__________使:__________执: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喜欢派拿着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3.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

因为他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他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③乎!(《吕氏春秋·察今》)注①遽:急忙,立刻。

②契:用刀刻(记号)。

③惑:愚蠢,糊涂。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涉.江者________(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3)求剑若此.________6.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A.看风使舵B.见机行事C.随机应变D.墨守成规7.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1.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

孔君平诣(yì zhǐ)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yìng yī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在“——”处补充原文,并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1)( )为( )设果。

(2)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君”和“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 )(3)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5.《杨氏之子》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之子很熟?用“——”画出来。

6.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______________》。

2.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

(1)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解释加横线的字。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多选题)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

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不是自己家的果子。

完整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

完整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

完整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
这份文档包含了完整的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题目,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部分题目,供参考:
改正下列各句:
1.吾家有一狗,毛色黄白相间,尤善游泳。

答:我家有一狗,毛色黄白相间,尤擅游泳。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夜来风雨声,花落应难逃。

3.吾爱君如诸葛,有如施瓦辛格之爱米拉。

答:我爱你像诸葛,有如施瓦辛格之爱米拉。

阅读理解:
寒江独钓是唐朝诗人张志和所作诗,诗中借钓鱼之喻,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江独钓》是谁所作?
答:唐朝诗人张志和。

2.此诗借用什么比喻来表达思乡之情?
答:钓鱼之喻。

作文题:
请用不少于100字的篇幅,写一篇《借蝉之声》的作文。

提示:
建议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理解所学内容进行联想,对自己的感受做出感性地思考和理性地分析,从而完成文章写作。

这些练习涵盖了文言文学习的多个方面,希望对五年级的学生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节选)大抵①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②,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④”。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注释)①大抵:大概。

②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没有读熟文章,就一句一句在心里硬记。

③云:说。

④见:同“现”。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几案(______)不可倒一字(______)牵强暗记(______)[2]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读书要先______,在此基础上进行______,这样才能有所得。

[4]读书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用“______”画出来。

[6]多读的好处有哪些?请你根据短文归纳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古文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这番话是写__________的。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品词析句子。

(1)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2)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进出出,寻了这一个洞天与诸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读上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句的含义。

说一说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五年级小古文训练

五年级小古文训练

五年级小古文训练一、孟母三迁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也。

轲少时,嬉戏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轲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徙居学宫之旁。

时人知孟子之贤,盖由此也。

1、解释加粗的词。

(1)所以居处子_________(2)遂徙居学宫之旁_________2、“时人知孟子之贤,盖由此也。

”中的“此”指代什么?3、写出“孟母三迁”的故事内容。

4、为什么“时人知孟子之贤”?二、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1、解释加粗的词。

(1)欲负而走_________(2)以椎毁之_________(3)况然有音_________(4)遽掩其耳_________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中的“恶人闻之”和“恶己自闻之”分别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掩耳盗铃”是愚蠢的行为?用自己的话回答。

4、“以椎毁之”中的“以”是什么意思?请再举一个相同用法的成语。

5、“范氏之亡也”中的“范氏”指的是哪个国家?6、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7、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8、解释句子的意思。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三、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加粗的词。

(1)数人饮之不足_________(2)一人饮之有余_________(3)引酒且饮之_________(4)我能为之足_________(5)蛇固无足_________(6)子安能为之足_________(7)遂饮其酒_________(8)终亡其酒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 小古文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 小古文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江苏省淮安市】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19分)勤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量入为出,凑少成多。

唯勤能补拙,省俭可养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戒奢以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注释】修身:修养身心。

)1.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3分)2.请写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中的两对反义词。

(4分) ( )—( ) ( ) —( )3.“唯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3分)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3分)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

5.结合注释,写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意思。

(3分)6.请再写出一句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3分)二、【江苏省宿迁市】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16分)父子性刚有父子俱①性刚不肯让人者。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②肉。

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③挺立良久④。

父寻至⑤见之⑥,谓⑦子曰:“汝姑⑧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注释】①俱:都。

②市:买。

③遂:于是。

④良久:很久。

⑤至:到。

⑥之:指他儿子与人相对而站这件事。

⑦谓:对……说。

⑧姑:暂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6分)值.一人对面而来:待我与他对立..在此: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5分)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分)三、【浙江省金华市】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28分)后羿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①、凿齿②、九婴③、大风④、封豨⑤、修蛇⑥,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小古文阅读与非连续性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小古文阅读与非连续性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小古文阅读与非连续性阅读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小古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阅读小古文,完成练。

(36分)(一)《论语》五则(16分)子曰①:“学而时②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⑥而知⑦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⑧不思则罔⑨,思而不学则殆⑩。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⑪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⑫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①曰(yuē):说。

②时:按时。

③:温。

④说(yuè):同“悦”,愉快。

⑤愠(yùn):生气,恼怒。

⑥故:学过的知识。

⑦知:了解。

⑧而:转折连词,却,但是。

⑨罔(wǎnɡ):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⑩殆(dài):疑惑。

⑪好(hào):喜爱,爱好。

⑫从:追随,引申为研究。

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可以为师()(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翻译,精确的一项是()(3分)A.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B.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C.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肯定有我的教师。

D.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按进修方法与进修立场分类,精确的一项是()(3分)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小古文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口:“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字词。

甚(________)诣(________)乃(________)未闻(________)[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

2. 课内阅读。

古人谈读书(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1]下列对“士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将士B.读书人C.老百姓[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诗句最能体现曾国藩所说的读书方法的哪一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A.有志B.有识C.有恒3. 快乐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五年级下册试卷小古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试卷小古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试卷小古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通常表示“早晨”?A. 昔B. 旦C. 夕D. 昭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习”字的意思是?A. 学习B. 练习C. 习惯D. 习俗3. 下列哪个句子是《弟子规》中的内容?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父母呼,应勿缓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古代汉语中,“之”字作为代词时,通常指代什么?A. 人B. 事物C. 地点D. 时间5. 《三字经》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是?A. 三个人一起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B. 任何三个人中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人C. 三个人一起学习,一定要有老师D. 三个人一起工作,一定要有领导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2. “小古文”通常指的是古代儿童的文学作品。

(√)3. 古代汉语中的“子”字,既可以作为名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

(√)4. 《弟子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

(×)5. 古代汉语中的“乎”字,通常用于疑问句的句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

2. 古代汉语中,“之”字作为介词时,通常表示______。

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______》中的名言。

4. 《三字经》是一本以______为主要内容的儿童启蒙读物。

5. 古代汉语中的“矣”字,通常用于______句的句末。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2. 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

3. 请列举三个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代词。

4. 请简述《三字经》的特点和作用。

5.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古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他们三个人一起去了公园。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1.狐假虎威一只老虎想要吃掉所有的动物,遇到了一只狐狸。

狐狸说:“你不能吃我!上天让我成为百兽之王,如果你吃了我,就是违背上天的命令。

你不相信我,我先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其他动物见到我会不会逃跑。

”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跟着狐狸走。

其他动物看到狐狸都逃跑了,老虎以为它们都害怕自己,其实它们是害怕狐狸。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求)2)天帝使我长百兽(长)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狐狸的声望和地位高,其他动物都听从它的命令。

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借助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

2.买椟还珠有一个楚国人把自己的珠子放在XXX的木兰盒里,用香料、珠宝和羽毛装饰盒子。

XXX买了这个盒子,拆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木兰盒,没有珠子。

这个楚国人虽然成功地卖掉了盒子,但是并不是一个好的珠子商人。

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为)2)此可谓善卖椟矣(卖)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楚国人把自己的珠子卖给了XXX。

)2)XXX买其椟而还其珠。

(XXX买了楚国人的盒子,但里面没有珠子。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错误地评估了情况,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后来才发现错误。

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人们犯了错误,后来才发现并想要纠正。

3.XXX买履一个XXX想要买鞋,他先测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鞋放在椅子上。

到了市场,他忘记带着测量的尺子。

当他买到鞋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测量。

于是他回去拿尺子,但是市场已经结束了,他再也没有找到那双鞋了。

别人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他回答:“我相信测量的结果,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1.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

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4.然:对的。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天帝使我长百兽()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2.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注释:1.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2.柜:盒子。

3.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4.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5.辑:通“缉”。

6.椟:盒子。

7. 鬻:卖。

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2)此可谓善卖椟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3.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注释:1.履:鞋。

2.度(duo)用尺子量。

3.置:放置,搁在。

4.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完整)五年级小古文专项练习

(完整)五年级小古文专项练习

五年级小古文专项练习班级姓名1、《破瓮救友》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戏于庭前。

有一儿,误堕水缸中。

群儿狂叫,皆惊走。

光府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注释:(1)翁: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文中指大水缸。

(2)庭:堂屋阶前的空地,指院子。

(3)堕:落下。

(4)府:同“俯”,低头向下。

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院子里。

有一个孩子在一口大水缸里。

其他的孩子,。

司马光一块石头,水缸,缸破了,水流了出来,。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司马光。

2、《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

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孔融四岁的时候,。

孔融,父亲,孔融说:“,。

”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的确令人佩服。

3、《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飞禽走兽,,,。

这其中有特别的,还会说人的话。

,。

人如果不读书,?这段小古文通过人和动物的比较,告诉我们。

4、《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以焉。

注释:(1)智意:聪明才智。

(2)时:有一次。

(3)致:送给。

(4)理:办法。

(5)太祖:曹操,曹冲的父亲。

(6)访:向人询问,(7)群下:部下,下属。

(8)咸:都。

(9)校:同“较”,比较。

(10)焉:之于(对它)。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之上,船就下沉,,然后把象牵走,,(等船下沉到记号处),。

太祖,。

《曹冲称象》给我们的启发是。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④大姓⑤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⑥而不求偿⑦。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⑧以书,遂⑨成大学。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

②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③穿壁:在墙上打洞。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⑥佣作:被雇佣劳作。

⑦偿:报酬。

⑧资给:资助。

⑨遂:终于。

⑩大学:有学识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邻居有烛而不逮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人怪而问衡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①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课文采用了“事+理”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请分别用“”和“﹏﹏”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人物语言,人物动作,并完成练习。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训练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训练

五年级(上)小古文专项训练(一)总分60分,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13分)帝①尝作宫体诗,使赓和②。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③。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④。

不敢奉诏⑤。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新唐书•虞世南传》)注释:①帝:唐太宗李世民。

②赓和:续用他人原韵或题意唱和。

③雅正:规范的。

④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⑤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每词1分,共4分):工:好:恐:赐: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每句2分,共4分)。

(1)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2)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3.从短文中,说说虞世南留给我们的印象(3分)。

4.在虞世南写的《蝉》中,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外力,也能声名远播的诗句是:,。

(2分)(二)(16分)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①。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②,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③以待秦,秦不敢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①为秦王寿:祝秦王长寿,指向秦王献礼。

②竟酒:直到酒宴完毕。

③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每词1分,共4分):十五城:寿:竟:兵:6.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每句2分,共4分)。

(1)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7.蔺相如是《》里的主要人物。

这段文字应该是发生在“”(哪个故事里)的一段情节。

故事里布置军队的人就是。

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官职比将军大,从而引发了两人的矛盾。

(4分)8.《史记》的作者是代的。

这本书被鲁迅称之为“之绝唱,之离骚。

”(4分)(三)(15分)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9.此文节选自《》,作者代的。

(3分)10.文中有两对反义词,分别是“和”以及“和”,一对近义词是“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小古文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小古文阅读 附答案

3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分) _____这__则__小__故__事__告__诉__我__们__要__实__事__求__是__,__知__道__就__是__知__道__,__不__ _知__道__就__是__不__知__道__,__不__要__不__知__道__装__知__道__,__这__样__会__闹__笑__话__的__。__
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 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 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注释:①令:美好。②语(yù):告诉。③敕(chì)见: 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1 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字“少”的意思是( A )(3分)
A. 年少时
二 【浙江省嘉兴市】阅读古文,完成练习。(18分)
五官争功①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②何能 居我上?” 鼻曰:“饮食③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④ 毫端⑤,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 居我上?”
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
1 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意思是 ( C )(3分)
A.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您给我一支笔,我能写出两个更好看的字。” B.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您给乞丐一支笔让他写两个更好看的字。” C.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您给我一支笔,让我增加两个字。” D.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您给乞丐一支笔让他写‘利益’两个字。”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小古文阅读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15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①于南方。席上啖②菱,并壳入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文中加点的“其”指的是________。

“夫子”指的是________。

[2]孔君平由“______”而联想到小儿姓“____”,就和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说明孔君平非常幽默。

[3]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来表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特点。

[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

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

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

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并不尊重。

[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结合杨氏之子说的话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众皆笑之。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先解释句中加点字,再解释句子意思。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_______________ 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的意思有:①好处,利益;②锋利,锐利(跟“钝”相对);③利润或利息;④胜利,指赢的一方;⑤顺利,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小古文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1、《破瓮救友》
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戏于庭前。

有一儿,误堕水缸中。

群儿狂叫,皆惊走。

光府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注释:(1)翁: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文中指大水缸。

(2)庭:堂屋阶前的空地,指院子。

(3)堕:落下。

(4)府:同“俯”,低头向下。

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院子里。

有一个孩子在一口大水缸里。

其他的孩子,。

司马光一块石头,水缸,缸破了,水流了出来,。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司马光。

2、《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

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孔融四岁的时候,。

孔融,父亲,孔融说:“,。

”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的确令人佩服。

3、《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飞禽走兽,,,。

这其中有特别的,还会说人的话。

,。

人如果不读书,?
这段小古文通过人和动物的比较,告诉我们。

4、《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以焉。

注释:(1)智意:聪明才智。

(2)时:有一次。

(3)致:送给。

(4)理:办法。

(5)太祖:曹操,曹冲的父亲。

(6)访:向人询问,(7)群下:部下,下属。

(8)咸:都。

(9)校:同“较”,比较。

(10)焉:之于(对它)。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之上,船就下沉,,然后把象牵走,,(等船下沉到记号处),。

太祖,。

《曹冲称象》给我们的启发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