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的类型、途径及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回顾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盈余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些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司利润或财务业绩,包括利用会计规则和会计原则的灰度地带,选择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以实现预期的财务结果等。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其对财务报表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 盈余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盈余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公司经营者利用会计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报表的结果,以取悦股东和投资者。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紧密联系,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不断变化和升级,涉及到货币资产估值、待摊费用资产和存货计价等方面。
随着公司治理制度的落实和会计准则的制定,盈余管理也逐步被规范和限制。
然而,现代财务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导致盈余管理行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
2. 盈余管理的类型和手段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其类型可以分为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本管理三类。
收入管理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控制收入的数量和时间,以达到提高盈利的目的,例如推迟收取费用、使用加速收入等方法。
成本管理则是在控制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成本或者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升盈利的效果。
资本管理则主要侧重于资本的运用和管理,包括从财务角度对投资决策进行优化和规划,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来调整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及提高股价等。
3. 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盈余管理的实行往往会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盈余管理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即同样的业务交易在会计处理上产生的财务报表可能会存在差别,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效益。
其次,盈余管理的存在也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使得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的财务比较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来操纵盈余的过程。
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更好的显示,以便吸引投资者和股东,或者达到某些财务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议题。
本文将综述盈余管理文献,分析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动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估计方法和假设等手段,来控制盈余的大小和时机,以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加吸引投资者和股东。
盈余管理行为通常涉及正盈余管理和隐藏盈余管理两种类型。
正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会计政策和假设,来提高盈余,以此来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回报率。
而隐藏盈余管理则是指公司通过选择保守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来延缓或减少盈余,以此来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者规避潜在的负面影响。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
市场动机是指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的关注,从而提高股价,推动股价上涨的目的。
契约动机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某些财务契约或者避免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
而管理层激励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激励机制中设定的目标或者获得激励报酬,进行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及研究方法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报告质量,以及投资者和股东的决策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盈余管理不当会导致财务报告失真,从而影响投资者和股东的评估,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和股价表现。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盈余管理通常采用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模型、案例分析等。
实证研究通常采用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考察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影响。
理论模型则通常以假设和数学推导的方式来研究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结果。
而案例分析则是采用具体公司或者特定行业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影响及成因。
三、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作为财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文献。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盈余进行管理和操控的行为。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调整会计政策、选择不同的会计估计和认定方法,从而对公司盈余进行调节,以达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盈余管理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权衡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利益,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在盈余管理方面,学者们对于该现象的原因、影响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产生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综述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人员对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文献中普遍认为,盈余管理行为的出发点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选择、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以及利用不同的会计估计方法等手段来实现。
研究人员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献中普遍认为,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盈余管理可以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值。
盈余管理还可以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本市场的监管。
一些研究发现,存在盈余管理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债务融资,而且往往能够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
研究人员对盈余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文献中普遍认为,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负面效应。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市场对企业的不信任,从而影响企业的股价和市值。
盈余管理还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失真,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误导。
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的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绩效和市场表现的影响,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经营指导。
企业盈余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涉及企业的经营战略、会计政策选择和资本市场的监管等多个方面。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问题,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实践和监管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参考。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在经营中实现的盈余如何分配和利用的过程。
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财务决策,还关系到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分配。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盈余管理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现状盈余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盈余管理态势严重,二是盈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盈余管理态势严重。
一些企业为了实现短期盈利和满足市场预期,采取了一些不当的盈余管理行为,例如虚增收入、滥发股利、隐瞒亏损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长期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盈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盈余管理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采取了一系列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措施,来规范盈余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盈余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盈余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长期性。
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短期的经营需求,还关系到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盈余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寻求最佳的利润分配方案。
2. 多样性。
不同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下,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策略和措施,例如盈余再投资、分红政策、股票回购等。
3. 公平性。
盈余管理要求企业在盈余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保持公平和公正,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避免出现利益输送或利益冲突的情况。
4. 透明度。
盈余管理要求企业在盈余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保持透明度,及时公布财务信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盈余水平、盈余稳定性、盈余分配政策、公司治理结构等。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作为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和实务界的关注。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在会计估计和假设上的一种自利性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公司股东、管理层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私人目标,而不是为了提高公司长期财务绩效。
盈余管理的出现会对投资者、债权人、分析师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它会扭曲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盈余管理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在那个时期,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公司管理层在报告财务信息时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他们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并通过一些实证研究来揭示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潜在动机和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盈余管理研究逐渐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就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影响进行概述和分析,以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盈余管理的动机是指推动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在因素和动机。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管理层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如提高自身薪酬、激励股价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受到更广泛的影响,比如公司的市场地位、行业竞争、政府监管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也逐渐从单一的私人利益扩展到更多元化的动机来源。
一些学者还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等因素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为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盈余管理的手段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
在盈余管理的手段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盈余操纵模型,通过盈余质量、盈余平滑、盈余多样性等指标来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
一些学者还从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估计和假设等方面探讨了盈余管理的手段。
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政策来实现盈余管理,也可以通过对估计和假设进行操纵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绩效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从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对投资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通过对盈余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对研究不足的反思,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企业盈余管理不仅是一种财务管理手段,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需要关注其对公司治理和市场透明度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实践效果以及监管对策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促进企业盈余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概念、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手段、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影响、盈余管理实践、盈余管理研究不足、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关注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盈余数字进行有意识的操纵。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通过不同手段来调整企业的盈余水平,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
盈余管理的存在早已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所熟知,然而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意义。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的问题愈发复杂和关键。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报告的技术问题,更是反映了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关注。
虽然有大量文献已经就企业盈余管理展开研究,但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还需要持续深入和探索。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以及其与公司绩效和投资者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企业为何会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是什么。
通过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可以帮助理解盈余管理对公司经营结果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对盈余的处理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实现经营目标。
盈余管理通常包括盈余的调节、盈余的平滑、盈余的滞后和盈余的创造等方面,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
在盈余调节方面,有关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的操纵、盈余质量和盈余预测等领域。
国外学者Dechow等(1995)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三种手段:会计政策选择、盈余平滑和盈余滞后,并指出这些手段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
在盈余平滑方面,Schipper(1989)提出了盈余平滑的概念,并认为企业通过挪用盈余来降低盈余变动的幅度,以此来减少投资者对盈余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盈余滞后方面,Beaver等(1980)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会在未来报告期内滞后地调整盈余,以实现盈余的平滑和操控。
还有学者围绕着盈余创造、盈余管理环境和盈余管理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企业盈余管理的前沿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盈余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等问题备受关注。
在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方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逐步统一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全球视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盈余管理实践对比有助于发现盈余管理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促进盈余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有学者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包括公司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作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效果和动机。
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一些实证研究显示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呈现出一定的正向或负向关系,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摘要:盈余管理问题是会计关注的话题,也是实证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与程度、盈余管理的研究角度等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研究角度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内外会计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魏明海(2000)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研究发现,盈余管理是管理者企图改变会计信息其他使用者对公司报表数据的理解,或扭转基于经营状况的契约结果,通过构造部分事项、改变财务数据而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作出会计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自此关于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我国上市公司主要基于什么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采用何种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我国学者都从那些角度进行研究,盈余管理具体受到那些因素影响?对国内现有的研究的梳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盈余管理问题。
一、盈余管理动机(一)首发股票或上市后配股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只能取得有限的融资配额,其他获取资金途径如银行借款或债券发行等很少,因此配股再融资的愿望强烈。
为了限制过度配股,引导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优质公司能进人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证监会对申请配股的公司进行了资格限定,只有关键绩效指标达到要求的公司才有资格申请配股。
这样的高门槛使得许多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操纵关键指标的动机,许多研究都通过数据为上市公司在其配股前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证据。
徐晋和张祥建(2005)发现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中,配股当年及其前三年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金额都非常高,并且配股后的业绩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之间显著的负相关。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具有不可持续性,配股后公司业绩急剧下降。
也就是说,这些上市公司为了使公司业绩达到配股要求而操纵应计利润。
魏涛和陆正飞(2006)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前确实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配股后在无后续触资行为的情况下公司业绩下降。
1998年至2001年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表明配股后操控性应计利润发生反转,公司会计业绩下降。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以此来影响报告期利润以及报告期之后的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公司的盈余水平满足股东、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监管机构的期望和需求,同时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
过度盈余管理会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损害公司的声誉和股东权益。
过去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在公司财务报告中是普遍存在的。
研究者们通过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和盈余演示三个方面考察并量化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公司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以此来影响报告期利润的大小和盈余水平。
会计估计是指在确定会计报表中各项账目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时,公司对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判断和估计。
盈余演示是指公司为了向投资者、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有利益的会计报告,通过其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调整报告期盈余的大小。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市场动机,即公司为了满足投资者、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通过盈余管理来维持或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股价水平。
其次是契约动机,即公司为了满足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要求,通过盈余管理来保持公司的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
过度盈余管理会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过度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面临财务困境,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
过度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从而损害公司的声誉和股东权益。
监管机构对盈余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监管,以保护投资者和维护市场秩序。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
可以加强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两个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盈余管理动机进行研究,探讨管理层的意识形态以及个人素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可以加强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他与盈余管理相关的手段,如利润的资本化、盈余的滞后和盈余操纵等。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不同的会计和财务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盈余,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的目的。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在企业运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在满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盈利最大化,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本文将综述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影响因素、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又称盈余操纵,是指企业对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额进行人为操控,以达到企业特定目标的行为。
这种操纵可以包括对收入和费用的虚增或减少,以及对资产和负债的操纵,从而在会计报表中呈现出所期望的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种欺诈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盈余管理是企业对外隐藏真实盈余水平的一种手段,是违反企业财务透明度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实践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1. 管理层奖酬制度:过高的管理层奖酬制度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的出现。
管理层为了获取更高的奖励,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盈余的操控,以实现奖酬水平的提高。
2. 股东需求压力:上市公司股东通常会有对于盈余水平的期望,高盈余水平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股价和股利分配。
企业管理层为了顺应股东的期望,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盈余水平,满足股东的需求。
3. 税收政策: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盈余管理中会考虑到税收的影响。
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减少利润,以降低税负。
4. 监管压力: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准确性有一定的要求,企业可能会受到监管压力影响,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监管的要求,或者规避监管的风险。
5.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对企业盈余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呈现更好的盈余水平,以吸引投资者和潜在合作伙伴。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引言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公司如何通过会计手段来管理盈余水平,以达到特定的目标。
盈余管理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不合法的,合法的盈余管理可以使公司更加透明、公正,帮助公司规避一些风险,提高盈余质量,而不合法的盈余管理则可能会误导投资者,损害公司利益。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盈余管理是公司通过会计手段调整盈余水平,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
它源于信息不对称、合约成本等理论基础。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拥有更多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只能依靠公开的财务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
公司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盈余管理,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合约成本理论认为,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合约关系,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减少合约成本。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现状(一)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如多元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检验盈余管理与公司特征、市场环境等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揭示盈余管理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约束盈余管理。
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也会影响盈余管理的程度。
公司规模、盈余水平、成长性等因素也被证实与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在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方面,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有研究认为,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减少不稳定性,提高盈余质量,从而提高公司价值;但也有研究认为,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损害公司利益,最终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方法和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分为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两个方面。
市场动机主要包括企业为了影响自身股价或股票市场的行为。
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盈余水平,以提高自身的股价,或者更好地适应股票市场的预期。
一些交易商、分析师和操纵者也会利用企业盈余管理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契约动机主要指企业为了符合合同或协议的要求,对其盈余进行调整。
企业可能会为了符合贷款、股票期权或者债券条款的要求,对盈余进行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方法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主要的方法包括收入确认、费用确认和资产减值等方面。
收入确认是企业通过调整销售时机、价格、折扣等方式来影响收入的确认。
费用确认是企业对成本、费用的计提以及费用支出时机的控制。
资产减值则是企业通过调整资产价值来影响盈余。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对企业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都会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盈余质量、盈余稳定性、企业价值以及企业风险水平都有所影响。
盈余管理对股东、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也会产生影响。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要注意其长期影响和潜在风险。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首先是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治理研究,研究监管机构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调控和影响。
其次是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盈余管理的态度和规定的差异。
还可以从行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开展盈余管理的差异研究,探讨不同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围绕盈余管理的动机、方法和影响进行,对企业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领域中,已经有大量的文献产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文献进行一次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者为了满足某些内在或外在的目标,而通过会计手段来操纵盈余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特点包括: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盈余管理是一种双刃剑,既可以为公司带来好处,也可能为公司带来坏处;盈余管理是一种复杂的行为,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包括管理者个人利益、公司利益和公司生存等因素;外在动机包括市场因素、政府因素和监管机构因素等。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盈余管理水平较高。
一些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水平相对较高,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
2. 盈余管理手段多样。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多样,主要包括收入确认、资产减值、计提费用等多种手段。
3. 盈余管理动机复杂。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复杂多样,既有内在动机的驱使,也受到外在动机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水平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市场竞争程度、政府监管力度等方面的因素。
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一些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带来好处,如增加公司市值、改善公司业绩等;但也有研究认为,盈余管理可能为公司带来坏处,如降低公司声誉、影响公司长期发展等。
六、研究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对公司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一现象的特点、现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
盈余管理的原因、手段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全 , 场监 管不 力 : 息 竞争 的不 充 分 和 上 市公 司现 有 治 理 结 构 市 信 不完 善 。 以后 的学 者 也 都是 从 这 几 个方 面来 分 析 其原 冈 。
三 、 余 管 理 的 方式 盈
威 廉 R斯 科特 (0 8 指 出管 理 人 员 进 行盈 余 管 理 的方 式 是 . 20 ) 多 种 多 样 的 , 中主 要 包 括 以下 几 种方 式 : ) 大 澡 , 通 常 发 其 (洗 1 这
一
、
盈 余 管 理概 述
润最大化 , 管理人员夯 了奖金会尽量使报告 净利润达到最大 , 只
要 净利 润 不 会超 过 分 红 计 划 规定 的盈 余 上 限 。 样 , 临 违反 借 同 面
款 合 同条 款 规 定 的 企 业也 会采 取 这 种 方 式 。( ) 润 平 滑 , 理 4利 管 人 员 为使 企 业 利 润 保 持在 盈 余 下 限与 盈 余 上 限 之 间 .一 般 都 会 采 取 利 润 的 方法 。
(9 4 对 由 于借 款 合 同 导 致 盈 余 管 理 的情 况 进 行 了研 究 , 现 19 ) 发
面 临违 约 风 险 的 企业 更 愿 意 尽 早 地 采 用 那 些可 增 加 报 告 净 利 润 的新 会 计 准 则 。 迪 弗 德 和吉 姆 贝 娃 ( 9 4 发现 企 业 往 往 在 违 约 19 ) 年度 之 前 , 用 操 纵 性应 计项 目来 增 加 报 告 净 利 润 , 在 发余 管 理 的 原 因及 对 策 【l 矿 现 代 化 , 2焦 I煤 l
20 , ) 0 8( . 4
[ ] 雷, 杰 . 司治 理 、 构投 资 者 与 盈 余 管 理 U 会 计 研 3高 张 公 机 1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会影响到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盈余管理的涵义、理论基础、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概括,并提出研究展望。
标签:盈余管理;动机;影响因素一、盈余管理的涵义Schipper(1989)从披露角度研究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通过有目的的对企业的会计报告过程进行影响从而获得私人收益。
Healy和Wahlen(1999)得出的结论一直以来被众多学者所接受,即管理者发挥专业优势以及信息优势,通过有计划的实施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
不同角度的定义也存在一定的共性:盈余管理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实施的;盈余管理的对象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化管理当局以及股东的利益。
二、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发现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信息观和机会主义三个观点之上的。
信息观则认为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的不一致的存在,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掌握关于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优势信息,在相关会计准则范围内选择能够最大化个人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进而产生了盈余管理行为。
这种盈余管理行为也能够将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给了投资者,经营者的决策行为和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从这种观点来看,盈余管理是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的。
机会主义观点则认为企业的经营者作为一个“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会在会计准则范围内对会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和影响。
可以看到前两种观点主要倾向于认为经营者盈余管理出发点是最大化企业价值,而后一种观点则是站在经营者自身利益角度的,但也是目前实证研究的主要观点,即盈余管理增加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损坏了公司价值。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通过对盈余管理理论基础的梳理,可以看到经营者或者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是最大化利益,包括私人利益和企业价值,具体变现为:1.红利动机。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涉及到公司货币资产的分配和利润分配。
本文综述了有关盈余管理的文献,包括盈余管理的概念、目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采用各种管控手段,利用会计准则和税法等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管理、处理和调整,以达到确定一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利润调节、应收账款管理、资产减值等。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的经济利益和整体竞争力,增加投资回报率和股东对公司的信任度。
同时,盈余管理也能够调配公司的各项经济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虚报利润:企业通过虚报利润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并在其内部进行资金调配。
这种行为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诚信的问题。
资本市场扭曲:盈余管理会影响市场对股票价值的判断,从而影响股票的价格,甚至引起股市的扭曲。
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会因市场成交价格与实际价值偏离而受到伤害。
财务报表真实性受到威胁: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操纵财务报表呈现的财务状况,从而使其财务报表不真实。
如果发现此类问题,会对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和信任危机。
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方法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改进法律法规,强化监理机制和建立信用体系等方式来降低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
推动信息透明:企业应该加强信息透明度,公开其经营状况,并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法等规定。
完善公司治理:盈余管理风险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来解决,包括分析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外部规范,并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管机构。
结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达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共赢效果。
但是,由于盈余管理的存在问题,企业和政府应该共同采取措施进行监管和管控,保障市场的公正和透明。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任务,它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企业的盈余水平,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
在现代企业中,盈余管理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重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
首先,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分类和理论框架进行了深入探讨。
Chen(2014)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分类进行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主要包括合法盈余管理和非法盈余管理两种类型。
合法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方式,以维持并提高企业盈余水平的管理行为。
而非法盈余管理则是指企业通过欺诈等手段来虚报盈余,以达到追求短期利益的目的。
Khan和Watts(2009)则提出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博弈理论”和“Earnings management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 theory”理论框架,通过对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利益的分析,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进行盈余管理以及如何进行盈余管理。
其次,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者从公司内部的因素进行分析,如公司规模、财务风险、资产负债表的质量等因素(Chen,2014; Cohan,2002)。
另一些学者则从公司外部的因素进行分析,如行业竞争、监管环境、市场预期等因素(Sharma,2019; Fatma和Jahas,2015)。
还有一些学者从行为层面入手,探讨了企业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利益诉求和风险偏好等因素(Chen和Ji,2013; Fisher和Hawawini,2011)。
最后,学者们也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集中在公司价值、财务报告准确性、投资者行为等方面。
一些研究显示,盈余管理可能会影响公司股价、市值比率等财务指标,甚至影响公司的财务危机和破产风险(Fatma和Jahas,2015; Chen和Ji,2013)。
此外,盈余管理也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财务报告准确性和透明度,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任和决策(Sharma,2019; Huang和Deng,2011)。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盈余进行管理,以达到企业长期稳健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盈余管理正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
企业盈余管理既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也与公司治理、股东利益、社会责任等方面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和发展趋势。
盈余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盈余是企业经营活动取得的一种经济成果,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
盈余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盈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过高或者过低的盈余管理都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经营困局。
盈余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和股东利益息息相关。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问题,更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盈余管理可以增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保护股东利益,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规范的盈余管理也可以避免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然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盈余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盈余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确保企业盈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
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各种潜在的风险,做好盈余的合理配置和运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盈余管理正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要实现良好的盈余管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企业自身需要建立健全的盈余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的抵御能力。
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监管和引导,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需要加强对盈余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盈余管理氛围,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管理盈余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综述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包括盈余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方式、盈余管理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在核算、财务报表等方面进行安排和调整,使企业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税金的支付,以及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的盈余、保持盈余的稳定增长。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二、实施方式盈余管理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核算方式的调整:通过变更核算方法、调整会计政策等来实现减少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支付。
2、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来实现盈余管理,如通过重组、分立、合并、产业转型等方式实现盈余增长。
3、资产负债表的调整: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等项目的结构来实现盈余管理。
4、财务报表的调整:通过调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项目和数据,来实现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的优缺点盈余管理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其缺点也不可忽视,主要包括:如果企业的盈余管理过分依赖于核算方式的调整,可能会出现违规行为,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过分追求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企业重心转向短期利益的追求,忽略了长期市场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等问题。
四、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因素。
外部环境的因素包括税收政策、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等因素;内部管理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
因此,企业需要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盈余管理策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总之,盈余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能够合理科学地进行,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避免过分追求短期盈利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否存 在 的依 据 。 【 键 词 】 盈 余 管 理 ; 实 ̄ r 究 方 法 关 -t )
【 中图分类号】 2 3 【 F 7 文献标识码1 【 A 文章编号1 6 1 87 (0 60 — 0 7 0 7 — 3 22 0)1 0 5 — 3 1
ic me T i atceh ssse t al u n o . s r l a tmail ys mmaie v o so t ’ d e:h ayMo e,h a g l d e,h o e d lh h i y c rzdf esr f i t mah Smo lteHe l d lteDe n eoMo lteJ n sMo e, e t
y a s g . mp r a s a c e i n e r i g n e n cu e g r g t c r a s d l, p c f c r a d l a d f q e c e r o E i c l e e rh d s o a nn sma a me t n ld sa g e a ea c u a i r n g g i l mo e s s e i ca c u l i mo es n e u n y r d s i u ina p o c 、 h u id f n e n r k n i a hi c me mi i z t n ic me ma i z t ni c me a d s oh n it b t p r a h T ef r n s a me t et igab g t o , nmi i o , xmia i o , mo t i g r o o k o ma g a a b n ao n o n n
A src:ts n m ot t e oen co ni er u i ne h a ig aae e ta t a eerhsbet 0 b t tIia p r n f l i m dr cu t g hoy tde s c e r ns ngm n meno sac jc2 a i a dn i a nt s s i t en m c i r u
Vo. 2No 1 1 . . 2 Ma o 6 L2 o
盈余 管理 的类 型 、途 径及 实证
研 究 方 法 的文 回 顾 献
。 邓 妍 娑
( 岛科技 大学 青 外 国语 学 院 ,山东 青 岛 26 6 ) 60 1
【 摘 要】 盈余管理是 一个有 2 0年历 史的研 究课 题 ,是现代会计理论研 究中的一 个重要领域, 实证研 究方法主要 包括 其 总体 应计模型 、特定应计模型和频率分布方法。盈余 管理 的4 种类型是 当期 支出异常 高估 、 估收益、高估收益 、平滑收益。 低
维普资讯 第2 卷第1 1 -  ̄20 06年 3月
青 岛科 技 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Ju lo ig a nv ri fSinea dTeh oo yS ca ine) o ma fQn d o U iest o cec n c n lg (o ilS e cs y c
Ke r s e r i g n g me t mp rc t d t o y wo d : a n n s ma a e n ;e i a su y meh d i l
一
、
盈 余管理 的 类型
ABgB t )相 同 ,但程 度较 后 者相 对弱 一些 。考 i ah
威廉 ・ 司各特 ( la o ) Wii S t 按对损益的影响 lm c t 将盈余管理分为以下 4 种类型 : ( )当期 支 出异常 高估 ( aigABgB t 一 T kn i a h) 当公 司经 营失败 , 亏损不 可避免 时 , 管理 者通 常 倾向于通过清理不 良资产 、 预计期后支出 、 多提坏 账准备等方式高估当期支出 , 夸大 当期亏损 ,隐藏 当期真实收益 , 以提高未来期盈利的可能性及盈利 水平 。海 利 的研 究 结果 清晰地 显示 了这 一点 :当管 理者意 识到 真实 收益低 于奖金计 划 规定下 限而通 过 盈余操纵又难以达到这一下限时 , 会高估当期支出 , 以期增 加 未来期 的报 告损 益 ,获取更 高 的报酬 。 ( )低估 收益 (n o nmi t n 二 Ic me Mii z i ) ao 低估收益在性质上与当期支出异常高估( ai Tk g n
M df d o e d e a d h d s d e T i i te vd n e o d e e t h te ee rig a a e e t xs o. o ie n s i J Mo l n e n ut Mo 1 hs s h ie c r u g m n eh r h a n s n m n i s r t , t I y r . e f j w t n m g e to n
Ty sofe r ng a g me nd her viwsf rise pii a t pe a ni sm na e nta t e e o t m r c l udym e ho s t ds DENG h H Ya —S O
( oe nL nug o ee Qnd o nvr to c n e n ehlg, iga 6 0 1C ia ) F ri ag ae l g , i a i sy f i c dT cooy Q ndo2 66 , hn g Cl g U e i S 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