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异_我国三大自然区

合集下载

地理 必修三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地理  必修三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200mm
贺兰山 西
西北温带及暖 温带荒漠地区

内蒙古温带 草原地区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 境特征吗?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青藏高寒区,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 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气 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寒冻 风化作用强烈,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 风化作用强烈,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寒冻 荒漠广布;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 荒漠广布;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 多河流的发源地...... 多河流的发源地......
A 北
B C D 南
农作物及作物熟制
春小麦 一年一熟 旱作,冬小麦 一 旱作 冬小麦,一 冬小麦 年两熟/两年三熟 年两熟 两年三熟 水田,水稻 水田 水稻 一年两到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 水稻 热带经济 作物;一年三熟 作物 一年三熟
A 北
B C D 南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还有……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还有
A 北
B C D 南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 境特征吗?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 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 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 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 较少.风力的侵蚀,搬运, 较少.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 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 显.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山 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补给水源..... 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补给水源.....

3自然区划等级系统-图文

3自然区划等级系统-图文

3自然区划等级系统-图文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一、区域单位等级系统类型自然区划方法:自上而下: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划分自然区域。

自下而上:依据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使若干小区合并为一个范围较大的自然区。

无论是合并还是划分都必然形成一个区域等级系统。

区划方案正确与否取决于其能否客观地反映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而制定区划的等级系统正是体现地域分异规律的重要手段。

因此,等级系统的研究是自然区划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工作步骤。

而确定分级单位并给予明确定义,则是进行等级系统研究的基础。

1.双列系统:两类区域单位的存在决定有两种等级单位系统地域分异的结果使地表自然界分化为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区域。

任何一级区域都是同时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然而,一部分区域单位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地带性因素,另一部分则主要取决于非地带性因素。

因此,地表自然界存在着两类区域单位,区划也有两种等级单位系统,即地带性等级单位系统和非地带性等级单位系统,区划专家称之为“双列系统”。

2.单列系统:地域分异的实际表现由于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同时作用于地表自然界,而上述两类区域单位各自反映其中一种地域分异因素,因此它们是不完全的综合性单位,其等级系统也是不完全综合性的区划等级系统。

地表自然界还存在着同时反映这两种分异因素的完全综合性单位,其等级系统就是一般所说的单列系统。

二、地带性区划单位:成因:地带性因素决定地表的地带性地域分异,形成了地带性区域单位。

地带性单位主要根据区域的地带性属性划分。

区域的地带性属性不仅表现在气候、土壤和植被上,在其他组成成分乃至整个区域综合特征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

因此,地带性区划单位是综合单位,只是由于其内部在地质基础和地貌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缺乏这些方面的发生统一性和相对一致性,因此这些单位的综合性不完全或不充分。

纬度辐射因素仍然是决定地带性单位的分化及其界线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些单位的空间变化具有非可逆性和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的特点,彼此逐渐更替,没有鲜明的界线。

1.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特点:(3)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2.区域研究(1)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 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2)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判断1.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 2.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 × )3.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 √ )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图中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2)自然区域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

(3)青藏高寒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

连线三大自然区的突出区域特征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思考 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答案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和居住。

探究点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读“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西北干旱区(欧亚草原荒漠区的
一部分)
青藏高寒区
27.326.7
随去海距离而比变化的湿润状况
的地域差异(干湿度分带性)
自然界随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带性
显著的差别上升运动,海拔1000m 左右的平地和横亘其中的山脉大幅度上升的世界最大高原,海拔在4500m以上, 有许多高山超过雪线
干旱和半干旱空气稀薄,温度低,太阳辐射强,降水不多,风力强烈
绝大部分属于内陆流域,多暂时
性水流,有不少湖泊(主要为咸水湖),山地径流为特别重要的资源,潜水不丰富大部分为内陆流域,有不少冰川和湖泊
荒漠为主,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高山有森林和高山草原荒漠、草原与草甸为主,山地及谷地中有森林
人类影响远较东部季风区小,只
在内蒙古、宁夏及有高山流水可
资灌溉的地方影响较大
人类影响非常微小
绿洲发展农业,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发展畜牧,山地部分宜林牧。

主要问题是水源保证,固沙与防治盐渍化以畜牧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农林业。

主要问题是热量不足,风大,土壤质粗层薄
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地域分异规律(默写+练习+答案)

地域分异规律(默写+练习+答案)

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梳理练习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各自然带沿着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这种变化以为基础。

在纬度和纬度表现更明显。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各自然带从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变化以为基础。

在纬度表现更明显。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是各自然带从到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这种变化以为基础。

在纬度,相对高度的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

4、填北半球陆地自然带5、解释以下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以下都是规律(1)南美洲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2)南美洲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5)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6)中美地峡东侧的热带雨林带:、。

(7)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8)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9)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6、自然带因受、、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分异现象称为非地带性分异。

7、我国三大自然区指的是:、、。

8、东部季风的西部边界是:mm的等降水量线,即:一线。

9、我国东部季风的气候类型有:、、。

我国东部季风的自然带类型有:、、。

10、我国的热带季雨林带主要分布在:、、、。

1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气候B.热量C.水分D.地形12、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1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其主要成因是( )A.热量因素的影响B.地形阻挡水汽C.地带性因素的影响D.洋流因素的影响14、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地形B.热量C.降水D.土壤15、某高山山麓有常绿硬叶林分布,此山位于( )A.热带B.温带C.亚热带D.亚寒带16、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17、读图回答问题。

中国的区域差异yi

中国的区域差异yi
东南温暖湿润——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 西北寒冷干旱
3.植被: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4.垂直分异:
较低河谷→耕作业
东南→西北
高山带→放牧牦牛、绵羊(高山灌丛、草甸)
课件制作 康同杰 二00四年八月
1.1 我国三大自然区
三、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5.人类活动
东部季风区 人类对自然界的 影响广泛而深刻, 天然植被已不复 存在。是我国主 要的农耕区。
1.1 我国三大自然区
三、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人类活动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人类影响小,水是农 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有水——绿洲;无 水——荒漠草原;利 用不合理——荒漠化 发展
100~400毫 米,气温日 较、年较差 大
1.1 我国三大自然区
三、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3.植被 和土壤
东部季风区 森林为主,过渡 为草原,人工树 种、品种较多, 土壤在森林作用 下淋溶作用较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大部分为荒漠,一 荒漠、草原、高山草 部分位草原,土壤 甸、灌木丛,森林少, 有机质含量低,可 动植物稀少,土壤贫 溶性盐分含量高, 瘠 生物种类少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积温 气候
山地、丘陵、盆地
4500 ℃ ~ 7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 红壤,肥力较低 水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植被
土壤 作物 问题
长江水源利用、山地开发、红壤改良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6.下列地理事物中, 6.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 下列地理事物中 影响产物的是( 影响产物的是( D ) 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 华北地区的春旱天气 C.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D.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区是( 7.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区是( D ) A.东部季风区北部 B. 东部季风区南部 C.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青藏高寒区 青藏高原寒区的动物特性主要表现为( 8.青藏高原寒区的动物特性主要表现为( D ) A.耐湿热 B. 耐干热 C. 耐干旱 D. 耐高寒 耐湿热 9.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 9 节( D ) A. 太阳高度大 B. 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 C. 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D. 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
山东 丘陵
辽东 丘陵 东南 丘陵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贺 兰 阴山 山
唐古拉山
寒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0℃ ℃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东部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哪一条等 温线一致?这里主要是哪一列山脉?哪一条河流?
o℃等温线 ℃
比较800等降水量线和一月份 等温线有什么不同? 等降水量线和一月份0等温线有什么不同 比较 等降水量线和一月份 等温线有什么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 日均温≥10℃积温 等温线, 积温4500 ℃等值线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 ℃等值线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一年两到三熟、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一年两到三熟、水 复杂、 华中亚热 复杂、以山 湿热的亚热 水稻、油菜、 田、水稻、油菜、 红壤 丘陵、 带湿润地 地、丘陵、 带季风气候 商品粮、棉产区 商品粮、 盆地为主 区

地域分异_我国三大自然区综述

地域分异_我国三大自然区综述

青 藏 高 原 景 观
布 达 拉 宫 近 景
西藏的旅游区位评价
旅游资源的质量
市场的距离
交通的通达性 接待能力 环境容量
青藏高原上的几列山脉
东北农业的区位优势
1、气候上:夏季高温多雨、满足一年一熟 2、地形上:
3、土壤和土地
4、水文 5、森林资源:我国最大林区 6、工业基础:重工业基地 7、交通条件:稠密的铁路网 国土整治存在问题和对策 治沟造林桔杆还田 1、黑土的流水 退耕还沼 2、湿地的保护 造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 3、森林植被的恢复 国土整治的方向: 商品粮、林基地
③和④ (2)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 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西北坡气温年较差较大 西北坡冬季受冬季 乙 风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 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于同海拔的东南坡 (3)分析乙地区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 自然、人文原因以及意义。 原因:该地区为低山丘陵,气候、生物、土 壤的垂直分异比较明显,生态系统脆弱;人 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意义:立体农业有利于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减少耕地的压力; 可以多层次布局,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4)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丙省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又有哪些 优势: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旅游资源,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 便宜等优势。 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 (5)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西电东送跨区 域资源调配方案,在图示地区将红水河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红水河流经我国 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内降水多,水能资源丰富。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气候和地貌 相互影响、共同联系其中 一2个.反要映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 引起土其壤他和自植然被要素和整个自然 地理环境的变化。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00mm等降水量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3000m等高线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地形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拔较低,地形以 海拔较高,主要是 平均海拔4000米 平原、丘陵为主。 高原和盆地,其次 以上。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低山、丘陵
积温
≥ 7500℃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热带季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
土壤
淋溶强烈的砖红壤
作物 问题
水稻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种类多 热带生物资源利用,发挥土地生产力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湿润的季风气候




西高东低 海拔较低

平原广阔
植被:森林为主 土壤: 森林下发育
的土壤
水文: 外流河 河流自西向东 流入海洋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平原耕地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南北差异——热量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水分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2.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地貌 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
积温
3200℃~4500 ℃

高中地理_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在自然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

自然环境的差异是有规律的,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应该通过“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此外还有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源等因素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此外,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的理解,应该让同学们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在生产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

教材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中图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关知识之后,对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的提升与理论整合。

也是对本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对于整个必修一来说,它是对第二章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三大圈层的一种提升和整合,是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以后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学情分析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旅游经历,对不同地区的景观差异有着较强的感性体验;通过三个小组组成的旅游团沿着三条线路探究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对比表格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高一的同学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他们能够读出每种气候类型及自然带的具体分布区,所有关键是要善于运用地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规律性。

新知识的学习并非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形成的。

学生需要的是思路和方法性的指导,因此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能力运用地图在不同范围和方向上分析得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大自然区

三大自然区

第47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知识精讲]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综合地貌气候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两大要素分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部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三大自然区青藏高寒区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2)三大自然区特点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热量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分成为北部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黑土肥沃,只能种植春小麦,一年一熟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为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作为主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水田为主,一年两熟两三熟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高原地区:基本在内蒙古高原上,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草原为主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光照丰富、河流少、短、流量小(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湿润、西北干旱,垂直分异明显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1)划分(组成省区)东部:沿海省区加北京市,暂未包括港、澳、台,共12个省级行政区西部:西北陕、甘、宁、青、新疆和西南川、云、贵、藏、重庆10个省级行政区中部:除东部、西部外的9个省级行政区(2)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经济发展速度: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

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潜力(3)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自然原因: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而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便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社会和经济原因: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原有工业基础好,东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危机感、紧迫感强。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平原和低山丘陵 高原和盆地,海拔
为主,海拔较低 较高,但差别明显
自 然

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
期,气候湿润
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高原山地为主, 海拔高
高寒气候,气温低, 风力强
地 理水
河湖多,雨水补给,
主要为外流河、淡水
文 湖,绝大部分属外流

河湖少,高山冰雪融 多冰川、湖泊,多
主导因素
水补给,多内流河、 大江大河发源地, 咸水湖,多属内流区 内外流区兼备
特 征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
植被土壤
主,多农作物和人工 林,土壤肥沃
自然植被自东向西分 异明显:草原、荒漠 草原、荒漠;土壤为 荒漠土壤和草原土壤
草甸植被为主,土
壤贫瘠,高原边缘 地区垂直分异明显

区域内部 变化
气温随纬度 降水随距海洋 水热状况随 的变化 的远近变化 海拔变化
地 理水 文

征 植被土壤


区域内部 变化
主导因素
中国三大自然区
(植被)
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
自然区 比较项目
东部季风区
西北 干旱半干Βιβλιοθήκη 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 平原和低山丘陵 高原和盆地,海拔
为主,海拔较低 较高,但差别明显
自 然

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
期,气候湿润
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高原山地为主, 海拔高
高寒气候,气温低, 风力强
地 理水
河湖多,雨水补给,
主要为外流河、淡水
文 湖,绝大部分属外流

河湖少,高山冰雪融 多冰川、湖泊,多 水补给,多内流河、 大江大河发源地, 咸水湖,多属内流区 内外流区兼备

湘教版必修三第4节_区域差异(以中国三大自然区为例)

湘教版必修三第4节_区域差异(以中国三大自然区为例)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 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4、地形特征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内蒙古高原
吐鲁番盆地
呼伦贝尔高原
河套平原
西部盆地和山地相间分 布(准噶尔盆地、塔里 木盆地)“三山夹两盆”
河西走廊
贺兰山
宁夏平原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形闭塞,多风积地貌(如沙丘);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有山间豁口,是半封闭盆地,多风蚀地貌 (如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等);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段南侧,是一个断裂陷落盆地,盆地中 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陆地上的最低处。
27 °N
1、青藏地区的位置
2、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3、自然地理特征 ——高、寒
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 4000米。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河流与 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三江源(长江、 黄河、澜沧江)--中华水塔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咸水湖)
4、地广人稀的地区
6、高寒牧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原之舟-牦牛
7、青藏铁路的建设
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植被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修建的意义是什么?
1、加快青藏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5、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思考
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 方?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
(1)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2)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温和, 有利于一年一熟的青稞、小麦的种植。

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
一、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o℃等温线
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从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沿秦岭 -淮河一线延伸。
我国国土辽阔,仅大陆部分从南到北跨纬度约30多度,跨 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五个温度带,热量条件 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是全国重要 的热带经济 作物生产基 地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水分)
W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E
∣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贺兰山
荒漠 荒漠草原 典型草原 森林草原
西北温带西及北暖干温旱带半荒干漠旱区区
内蒙古温带草原区
200mm等降 水量线
自然区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距海远近 深居内陆,距海远 地形特征 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
800mm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 大致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200mm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界线,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横断山区3000米等高线
东 400毫米年降水等值线 部 季 风 区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一)东部季风区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三)青藏高寒区
项目
范围
包括 地形 区
面积 人口 比例

认识地域分异科学整治国土

认识地域分异科学整治国土
区域 的山地丘陵坡地 , 以吸取国内外 的成 功经验 , 可 充分利用温度 高、 水分充足的优势 条件 , 采用具有速 生固 氮等功 能的灌木 或草本植 物沿着坡地的等高线种植 , 形成篱笆 带以减少坡面径流速度 、 拦截坡 面流失 的土 壤。
植物篱笆带之间则可以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 , 两三年后篱笆带间坡地的坡度减缓、 土层增厚, 形成近似于梯
沙坡头试验 站的观 测研究, 但如果不恰当地在流动 沙地上 种植草灌 , 反而会导 致沙地 土壤水分减少 。
西部广大 山区 由于利 用难 度大 , 技术水平低 , 农业 土地资源 没有得 到充分利用或利用不当 , 导致大部分 山 区经济发展 水平很低 , 环境不 仅没有改善反而有恶化的趋势 。 山地与平地 的主 要差别 在于坡度不同 , 山地丘陵 主要 由坡地组成 。因此要充分利 用山区的自然条件 , 大力开发 山区坡地资 源 , 提高其产出水平 。 在亚 热带湿润
认识地域分异 科学整治国土
●郑 度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中科 院地理科学 与资源研 究所研究 员( 0 1 1) 10 O
地表 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 就是它在空 间分布上 的不 均一性。我国幅员广裹 , 高原众 多 , 山地 季风气
候显著 , 形成 了东部季风区 、 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 区三大 自然 区并列的独特格局 。 认识我国国土自然地带分 异 的这种 客观规律 , 对于搞好国土规划 、 整治 、 利用和保护是 非常必要的。
的整 治战略与措施 也迥然 有别。 因此 , 要根据不 同区域 的具体条件来规划 国土 资源 的合理 开发利用 , 拟订退化
土地 的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 。
在沙漠化整治 方面 , 同区域 和类型之间的差异也很大 。 不 如内蒙古的科尔沁沙地属 半干 旱气候 , 过度的农 垦和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 。 由于这里毗邻 半湿润地区 , 水分条件相对有利 , 工采取整 治措施比较有效 。 在 人 但 西北干 旱荒漠 区 , 沙漠化 的整治就不能照搬半干旱 区的经验 , 用植 物种类也有明显不 同。 所选 腾格里沙漠边缘

写出地区性和地带段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写出地区性和地带段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写出地区性和地带段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地区性地区性是海陆分异带来的干湿度分带性与大地构造—地貌单元同热量带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内部、大陆东岸内部的区域性分异,也可以理解为非地带性的大地构造一地貌分异,即相应于一定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势地貌分异。

大地构造—地貌单元可以形成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

如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内的次一级分异,在东部季风区分异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山地等自然区域,西北干旱区可分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山地、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蒙古高原等自然区域。

它们都有自己比较一致的地质基础,这类分异以大地貌单元的分异占主导地位。

地带段性地带段性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及大地构造—地貌单元等非地带性规律的作用在大陆东岸、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的区域性表现。

或指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由于这一规律不能横贯整个大陆,而成为自然带的一段,对应的地域单位称之为自然地带,而非自然带。

如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东部季风区呈现出大陆东岸的非纬度地带性特征,自南而北跨越多个纬度带,在该区内南北方向上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就表现出带段的特征,可视为带段性或地带段性,自北而南表现为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灰化土)地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地带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热带季雨林、雨林砖红壤地带等的分异,这种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就是地带段性或带段性分异。

可见地带段性是非地带性因素对地带性的分割,使“带”被分割成了“段”。

地带段性分异也具有不同的规模,上述分异就是高一级的分异。

又如,泰加林纵贯欧洲大陆北部,但在不同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表现却有很大的差异,形成一定的“地段”。

在东欧逐渐指向北方尖灭,即表现为东宽西窄,而且在西部只分布于高纬,并以壳针叶林为主;在西伯利亚西部低地叠加大片的沼泽,成为沼泽化泰加林;在西伯利亚中部和东部高原山原出现高出泰加林的秃峰并分布有高位沼泽,北方的暗泰加林向南延伸分布;远东受季风气候影响,亮泰加林又稍向北推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珠江三角洲出现“咸潮”的原因。
径流、地形、天文、全球变暖
(2)简述“咸潮”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以及减轻其影响的主要措施。
水质差、城市、工业、农业用水。 预报、节水、调水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特点, 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的突出区位优势。
交通、农业、劳力、核电、政策、港澳
13.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条曲线
1、试分析影响其工业布局的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能源
2、结合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主要工业及其主导的区位因素分别 是什么?
制糖-原料 家用电器-廉价劳动力 高新产业—技术
3、请根据上述的材料归纳出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三条表现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 的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技术)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河流数量多,但流程短水量少 自然景观以荒漠草原及荒漠为主 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棉花)、山地牧场
基本条件 (海陆位置、地形 干旱 疏松的地表物质 大风
荒漠化产生的条件
基本物质 基本动力
荒漠化 及其分布 1、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的扩张过程,而是很多分散的土地 的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成一片。 半干旱的农垦区:呈斑点或片状 2、分布规律 半干旱草原区:斑点的荒漠圈 在干旱绿洲边缘:沙丘活化 内流河、冲积扇:绿洲用水过度 在工矿、居民点、交通建设 呈点、线状 过垦 过牧 过樵
物种多 更新快 生物
丘陵地山 垂直分异 土地、土壤
河流多、水资 源丰 水资源 地表切割 水土流失
弊 降水变化大
利用单一
红壌、水 土流失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合理利用的对策 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加强生态建设 加工、销售
解决农村燃料问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④、⑤山脉中,同为两大水系分水岭的山脉有哪些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主要农作物:冬小麦棉花 熟制: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黄淮海平原的整治
黄土高原的整治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山地、丘陵 气候:湿润性亚热 带季风气候 植被:常绿阔叶林
主要农作物:水稻
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1、南方丘陵低山的合理开发问题
区位优势及存在问题

光、热、水 多、配合好 气候
③和④ (2)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 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西北坡气温年较差较大 西北坡冬季受冬季 乙 风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 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于同海拔的东南坡 (3)分析乙地区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 自然、人文原因以及意义。 原因:该地区为低山丘陵,气候、生物、土 壤的垂直分异比较明显,生态系统脆弱;人 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意义:立体农业有利于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减少耕地的压力; 可以多层次布局,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4)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丙省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又有哪些 优势: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旅游资源,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 便宜等优势。 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 (5)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西电东送跨区 域资源调配方案,在图示地区将红水河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红水河流经我国 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内降水多,水能资源丰富。
“沙漠和沙漠化”是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其口号是“莫使旱地变沙漠”,这个口号 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 B ) 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度放牧 2.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B )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 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 布图,回答3一4题。
西 北 原东南 温暖湿 润、西 北寒冷 干旱
形成原因:夏半年东南部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进入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总的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和南部的呈东西走向 的山脉,西北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是呈南 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气候特征: 东南湿润,西北寒冷干旱 自然植被:由东南向西北分别为:山地森林—高山草 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水平方向) 垂直差异: 由于海拔高,呈现垂直方向的差异, 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7个自然带 游牧业:牦牛、藏绵羊 农业地域类型 河谷农业:青稞、豌豆
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东西 差异产生的 原因: 干湿程度随 距海远近而 出现变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划分: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划分界线:贺兰山一带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不同自然区的特点: 内蒙 古温 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50-450毫米之间 带草 以内流河为主,少外流河 原地 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 区
地貌:低山丘陵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常年青绿,季节 变化不明显 主要经济物:橡胶、可可、 咖啡、椰子、油棕
熟制:一年三熟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1)图示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基塘农业 ,但近20多 年来,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萎 缩,其主要原因是: 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 请简述这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主要危害。
1.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①南疆 ②北疆 ③呼伦贝尔草原 ④辽河上游 C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2.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C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我 国 三 大 自 然 区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东部季风 区南北差 异产生的 原因:
南北纬 度跨度 很大
东部季风区的划分:
a.东北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b.华北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c.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d.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
旱涝、盐碱、风沙 原因分析: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人类不合理的开发 旱涝 整治措施 盐碱 风沙 兴修水利、培育良种、节水 核心是治水、关键是脱盐 植树 鱼塘台田、 立体开发 综合利用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原因:自然、人为
整治措施:工程、生物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
┻ ▲

△ △ △ ◇
可以用点状或面状图例, 合理可酌情给分。 点状图例:┻ 耕地或菜地 △ 经济林地(或果林, 柑橘林,但苹果等温带水 果、荔枝等热带水果则不 给分) ▲水源林 (或把 经济林地和水源林统称林 地) ◇水产养殖 面状图例: 耕地或菜地 经济林 水源林 水产养殖
┻ ┻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划分依据:热量条件的变化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地貌:平原广阔, 三面环山
气候:寒温带、温带大 陆性季风气候 植被:针叶林和针 阔叶混交林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甜菜、大豆 熟制:一年一熟
全国重要的的农林、和重工业基地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地貌:大平原和高原
气候: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
发展牧业,东部边缘发展旱作农业
原因 主要的生态问题:荒漠化 对策
海拔1000—1200米的高原
内 蒙 古 草 原 景 观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西北 温带 及暖 温带 荒漠 地区
地表结构具有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的特点 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 光照资源丰富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学习地理掌握分析的方法很重要。请你结合“珠江三角洲产 业结构的变化”案例,掌握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方法。
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的工业发展是以制糖工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1979—1990年,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的优势,引进资金、技 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同时期,香港劳动力密集 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工业分布格局。 1990年以后,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全国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 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渐丧失,产业面临升级。此时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 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地区又一次抓住了机遇,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2002年,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 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主导 产业。
A
14.2012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 ,报道了珠江受咸潮严重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减少使用地下水,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④ C
某地处于人口稠密的丘陵山区,最冷月气温大于12℃,年降水 量约1600mm。由于滥砍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 年收入不到200元。请你为该地区设计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 式,达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可使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