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视角下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合集下载

广东申论历年大作文

广东申论历年大作文

广东申论历年大作文广东申论历年大作文不要标题,且文中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创造了一系列引导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然而,在创新方面,我省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广东省的创新能力,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首先,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我们应该加强高校科研和技能人才培养,为广东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基础。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更多的优厚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他们留在我们的省份,为广东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需要财力的支持。

广东省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增加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投入。

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只有通过高投入,才能培育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广东省的经济发展。

再次,要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我省应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此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套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鼓励企业对科技成果进行投资和应用。

只有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广东省的创新发展。

最后,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障。

广东省应该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效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教育,增加广大市民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

只有保护好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激发广东省的创新活力。

综上所述,加强广东省的创新能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投入、产学研深度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广东省的创新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字数:504)。

东莞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东莞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东莞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马远琼摘要:在过去的30年中,东莞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总量进入全国5000亿元城市行列。

但是,东莞经济及其转型升级也存在诸多问题。

东莞的发展模式给东莞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显然已难以为继。

我们认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执行循环经济政策、继续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善待外来人口和大力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将是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东莞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社会治安;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条件,在短短的30年时间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化城市的蜕变,走过了发达国家用了一两百年才能实现的工业化历程。

毋庸置疑,东莞30年的经济成就辉煌,但此种发展模式现在已经难以为继。

东莞的经济需要再来一次蜕变,否则辉煌只能是永远成为历史。

东莞经济蜕变的核心命题当然是东莞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一、东莞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1.东莞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本身难以为继在过去的30年里,东莞“天时”主要是指中国正处在打开国门、执行改革开放的国策的初期和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时期。

“地利”指东莞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土地资源相对较多。

“人和”指东莞人素有经商传统和务实、创新精神:石龙镇是广东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商业发达;响彻全国的口号“想致富,先修路”也肇始东莞;1978年9月,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加工厂东莞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

近些年,作为东莞经济的GDP增量经历了由超高速增长到增幅降低再到低速增长的急剧下行过程。

2021年,东莞GDP增长14%,20多年GDP增近20%的神话成为历史。

2021年1-10月,东莞生产总值3066 亿元,同比增长3.8%(《东莞日报》,2021年11月24日)。

2021年,东莞经济上半年GDP增速仅为2.5 %,在广东省排倒数第一。

造成东莞经济现在的困难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宏观上讲,是国内、特别是国外的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一览-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

一览-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

附件:广东财经大学2016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览序号姓名论文题目所在学院指导教师1 池旭纯网络商店环境线索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工商管理学院黄亮2 马鈺妍品牌拟人体化对品牌态度作用机制研究工商管理学院黎小林3 郑程钰移动音乐软件的用户黏度影响因素及实例分析工商管理学院肖怡4 叶婉敏六西格玛DMAIC方法在时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工商管理学院张杰5 张玮基于GTC模型的公路物流运输合理化研究工商管理学院李柏勋6 黄喜杰奥飞动漫IP衍生品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工商管理学院彭雷清7 陈建华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运用会计学院李淑珍8 李冬梅媒体负面报道、审计意见与债务成本—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会计学院张建平9 曾旻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必要性研究——以宝万之争为例会计学院杨志强10 李映蓉企业创造共享价值绩效分析——以雀巢集团为例会计学院陈玉珍11 张国基城中村改造的政府土地政策研究——以广州市杨箕村为例财政税务学院邝艳华12 刘湘镘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财政税务学院赵丽萍13 张晓媚关于我国网红电商税收征管问题的思考财政税务学院廖直东14 李绮雯基于EVA模型的新三板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财政税务学院谭小平15 余昊昕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与政府监管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公共管理学院杨凯16 刘纯萍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寿险公司资金配置效率研究金融学院袁嫄17 张佳丽投资者情绪对资产组合收益的影响金融学院黄金波18 郑鸿基于财务指标选股的轮动策略在A股市场的应用研究金融学院黄金波19 陶江慧广东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金融学院郑军20 梁旭熙对中国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的探讨金融学院胡新明21 解非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客户满意度评估经济贸易学院张倩男22 吴明栋供给侧改革下我国3D打印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经济贸易学院张倩男23 蔡陈莹“一带一路”与粤港澳自贸区背景下广东出口增长研究经济贸易学院王方方24 陈运佳我国金融外资机构区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贸易学院王方方25 洪鸿彬电商平台下基于SVM的服装尺码推荐经济贸易学院钟英莲26 刘楚茵基于logistic回归商业银行大数据风控――以非按揭个贷业务为例经济贸易学院钟英莲27 林嘉敏基金业绩持续性分析经济贸易学院许永甲28 林小洁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贸易学院林海明29 郑银弟广东省GDP数据质量的统计诊断经济贸易学院林洪30 周馨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经济贸易学院袁建文31 林坤锐高校学位授予纠纷的法律救济法学院张永毅32 徐霖论TPP的知识产权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法学院孟国碧33 曾钊丹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条约保护---中国平安诉比利时王国投资仲裁案评析法学院柯静嘉34 邬颖怡论盗窃罪法学院王学沛35 郑敏宏论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情况与方法:以一号指导案例为例法学院黄伟文36 卿楚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城际轨道时空收缩效应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地理与旅游学院李涛37 彭蔚妍在线评论与游记对文化主题酒店形象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州长隆酒店为例地理与旅游学院施国新38 陈佳珊职业价值观对旅游专业本科生旅游业就业意向影响研究地理与旅游学院陈建斌39 龙韵秋An Iconicity-based Approach on Word Order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外国语学院黄华40 何华堂「観光立国」の現在と未来―2015年からの事情に基づいて外国语学院刘向楠41 梁绮琳《说文解字》方言词整理研究人文与传播学院罗振跃42 萧慈恩论粉丝文化——以豆瓣王为样本人文与传播学院王雷雷43 张嘉通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人文与传播学院田忠辉44 张惠清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人文与传播学院马持节45 李晶晶二次元手游的营销推广策略研究艺术学院李子46 韩裕光移动校园助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信息学院沈永珞47 黄伟杰基于众筹融资的O2O电子商务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时尚众筹平台信息学院赵海军48 林霆枫基于Servlet技术与Bootstrap相应式布局的电信计费系统信息学院周雅兰49 张燕君基于线程池的高并发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信息学院尹华50 肖雨馨捆绑销售策略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创业教育学院陈又星51 肖梓谷、沈煜伶《展旗楼》艺术学院王永斌52 王梦琪、郑卓钧、姚苗苗《筑境》艺术学院王少斌53 梁潮、谢灵君、牛雅檬、杨杰《翠林竹影听松涛——灵江高排古建筑改造》艺术学院杜肇铭54 陈浈甲骨文之姓饰艺术学院熊青珍55 陈思思小世界艺术学院陈玉青56 蔡龙标,禤秋婵《趣分享》艺术学院蒙萃桦57 郭馨远,全青,林汝铤、龙丽丝《我喜欢你》艺术学院杨林58 陈爱创、黄晖华、黄晓萍、刘丽萍《无独有偶》艺术学院杨林。

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以广东省为例

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以广东省为例

9 ・ 2
育 紧 跟 市 场 经 济发 展 的办 学 理 念 。调 查 中发 现 , 行 ,行 行 出状 元 ” 的思 想 。扭 转那 种 把 职业 教育 经济 欠 发 达地 区 的一 些人 在 办 学理 念 上 ,仍 把 职 看 作 是 “ 流 教 育 ” 非 正 规 教 育 ” 的 落 后 观 二 、“ 业 教 育 等 同于 一般 的学历 教 育 ,认 为 学科 理论 知 念 ,让 学 生根 据 自身 素 质 、需 求 和 当前经 济形 势


欠发达地 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 教育的重要性
结构 上 ,学士 、硕 士及博 士层 次也 随 着经 济转 型 应运 而生 ,这 就 为优 秀人 材 的发展 提 供 了广 阔 的
空 间 ,为 经济 腾 飞奠 定 了人 才 基础 。 日本 和德 国
高 职 教 育作 为 高 等教 育 发 展 中 的一 个 类 型 , 在第 二 次世 界 大 战后 ,在 一 片废 墟 上 奇迹 地站 立 92 肩负 着 培养 面 向生 产 、建 设 、服 务 和 管理 第一 线 起 来 ,依靠 的也 是大 力 发展 职 业技 术 教育 。19 9 需 要 的 高技 能 人 才 的使 命 。在 高 科 技 时 代 , 展 年 日本 同龄 人 中升人 高 等 学校 者 4 % ,其 中升 入 发 高等 职业 技 术 教育 对 于发 展 中 国家 提 高就 业 、调 以职 业教 育 为 主 的专 门学校 者 约 占 6 %。德 国有 0
东 而 言 ,粤 东 、粤 西 、北 部 山 区是欠 发 达 地 区 。 没 有形 成 以政府 办 学为 主 ,社会 各 界积极 参 与办 在欠 发 达地 区 ,严 重 制约 经济 社会 发展 的最 主要 学 的开 放 型 的办学 格局 。办好 高职 教育 ,实 训基 原 因就是 劳动 者素 质低 下 和各 级各类 人 才 的严重 地 建设 对经 费投 入 的需求 较 大 ,特别 是工 科 专业

高职院校区域社会服务本土化实践研究——以示范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区域社会服务本土化实践研究——以示范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收稿 日期 :0 1 0 — 8 2 1- 5 0
作者 简 介 : 克玲 (9 2 )女 , 南 衡 阳人 , 东 轻 工 职业 技 术 学 院高 职研 究 所 研 究 员 , 究 方 向 : 职 教 育 本 土 化 研 究 。 廖 16 一 , 湖 广 研 高 林 润 惠 (94 )男 , 东 广 州 人 , 东 轻 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副 院 长 , 授 , 究 方 向 : 企 合 作 。 15 一 , 广 广 教 研 校
( ) 化 辐 射 。 感 铺 路 。 口 支 持 、 友 支 持 落 实 三 文 情 对 校
床 上 用 品 、 动 服 、 机 卡 等 用 品 , 学 生 创 造 舒 适 生 活 运 手 给
环境 ; 立阳光基金 , 设 筹资 1 O万元用 于资助 5 O名 困难学 生完成学业 , 放特 别资助金 2 .2 发 38 万元 , 于资助 7 用 6名
困难 学 生 。“ .2 一 周 年 纪 念 , 学 生 发 放 慰 问 金 53 51 ” 为 .6万
关键词 : 会服务 ; 社 区域 本 土 化 ; 实践 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4 2 2 1 )5—06 17 0 X(0 10 0 2—0 3
广 东 轻 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在 区 域 社 会 服 务 的 实 践 工 作 中做了如下探索。 ( ) 新 区 域 本 土 化 模 式 和 理 念 。 立 服 务 区 域 经 一 创 树
为主 的广东省 中小 企业 提供技 术支持 和人才 培训 服务 , 为广东生活 产业的发展 服务 ,为广东 中小企业 持续发 展 服务 。进一步深入开展对 口高职院校 的交流与帮扶 工作 , 帮助相关 院校 推动 “ 校企 合作 , 工学结合 ” 的人才 培养模 式改 革 , 促进 帮扶 院校的人 才培养质量 的提高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立项名单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立项名单

107 GD15XJY30 广东省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
108 GD15XJY31 新常态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
109
GD15XLJ01
新常态下广东省金融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交互性及 适配性研究
110 GD15XLJ02 斯密经济学的现代阐释
111 GD15XLJ03 有限理性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研究
教育学 教育学
刘才刚 黄明喜
94 GD15XJY17 基于SNS的海外华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教育学
唐燕儿
95
GD15XJY18
扬善与抑恶:积极道德教育在中小学校的探索与 实践
96
GD15XJY19
基于有效学习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东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为例
以粤
97 GD15XJY20 数字化学习型组织行为研究
98
GD15XJY21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模式选择和实现策 略
99
GD15XJY2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校本研修现状调查研 究——基于粤西的实证分析
100
GD15XJY23
粤北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MOOC视角
101 GD15XJY24 高校创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2 GD15XJY25 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动员研究
112 GD15XLS01 明代广东进士群体研究
113 GD15XLS02 中法战争后晚清政府应对西南边疆危机研究
114 GD15XLS03 族群宗族与社会阶级境域下的苏区婚姻制度研究
115 GD15XLS04 粤北古人类历史文化研究
116 GD15XLS05 李任之评传
117 GD15XLS06 续妖书案与万历政局

“2015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名单

“2015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名单

“2015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名单一等奖(62项)序号证书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工作单位1 15A01关于提升广东新型智库建设水平的思考董小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 15A02网络问政里的中间阶层政治参与分析曾凡斌暨南大学3 15A03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崇术为上”办学思想研究和飞、胡海建肇庆学院4 15A04后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研究综述胡海建、曾韬肇庆学院5 15A05从理念到实践: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模式案例研究许长青中山大学6 15A06高校创新投入、产学合作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基于我国十三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张建波、王鹏暨南大学7 15A07东莞3D打印技术应用状况、趋势及发展路径研究周二勇、刘建元、李炳、张艳华广东科技学院8 15A08政府经费支持对企业R&D投入的挤入与挤出效应分析——基于对惠州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胡瑞卿、郑旭东惠州学院9 15A09基于突变级数法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演化生态位研究李华军肇庆学院10 15A10东莞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打造工业4.0先行城市研究张志民东莞市社会科学院11 15A11资源基础、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李尚蒲、郑仲晖、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12 15A12小富即安还是富而思进?企业家财富积累与进取心研究李新春、叶文平、吕咏诗中山大学等13 15A13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效率——基于全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王鹏、宋德斌暨南大学14 15A14茶叶改变了世界、世界改变了中国——清代广州十三行与茶叶之路冷东、罗章鑫广州大学15 15A15历史上深圳地域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初探王元林暨南大学16 15A16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点的宣传——以博物馆展览为例王发志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17 15A17粤东海上“陶瓷之路”朔源——韩江流域唐宋古陶瓷遗存与海上“丝绸之路”开拓研究陈志民汕头大学18 15A18海上丝绸之路:清代潮人海上贸易的勃兴吴二持韩山师范学院19 15A19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的潮汕发展机遇—基于人文环境视角李义丰、郑炜广东开放大学等20 15A20“海丝”贸易促进“潮商”的形成和发展—以1949年前的“海丝”贸易与“潮商”发展历程为例许炜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1 15A21发挥华侨资源优势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以汕头市为例马灿龙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2 15A22在历史传承中勇于变革与创新—潮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杜元兰中共揭阳市普宁市委党校23 15A23“丝绸之路”印度洋上的客家人——以印度加尔各答的客家人为例李国泰、李涯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24 15A24客商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刍议周云水嘉应学院25 15A25“互联网”模式下的智库网络建设探究——新浪智库平台的启示管青、黄庆乐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等26 15A26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及其问题思考杨丹娜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7 15A27试论新媒体应对的最佳境界江冰广东财经大学28 15A28司法改革背景下基层法庭工作机制转型的创新之路——以东部沿海z市法庭为研究实例李世寅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29 15A29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态势、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欧阳白果、杨芳、朱立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30 15A30广州市现行政府规章总体分析评估马建文广东警官学院31 15A31关于提升广东省司法公信力具体措施的研究报告罗熙、肖扬宇、李平龙广东警官学院32 15A32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对农地流转影响分析——以农地价值评价为中介变量刘恺、罗明忠华南农业大学33 15A33村庄成员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错位及其社会后果探析刘勤广东海洋大学34 15A34平均农业规模与产出效率:基于倒-U型假说的经验验证陈有华、王婵、罗明忠华南农业大学35 15A35中国OFDI对发达国家OFDI在第三方市场挤出效应杨清、吴梦婷华南师范大学36 15A36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外部失衡:附加值贸易关系网络的视角廖泽芳、毛伟广东海洋大学37 15A37收入分配演进、比较优势逆转与出口产品技术升级——基于中国1995-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李景睿广东工业大学38 15A38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法治政府建构程雨燕中共广东省委党校39 15A39分形治霾:呵护生态文明的创新尝试——从行政、法规上分形治理以灰霾为代表的扩散性污染李艳中中共广东省委党校40 15A40基于CD生产函数的广东绿色发展机制的系统仿真研究张仁寿广州大学41 15A41开发利用林果资源发展低碳新能源产业冯杰、蔡德敏、刘东波、苏植权、张拴虎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42 15A42非绿色和绿色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市际面板数据邓利方、李铭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43 15A43从“方外之地”到“列为诸侯”——汉初士人的“南越国”认知杨新新广东侨界人文学会44 15A44源远流长金声玉振——传承岭南古琴流派,发展岭南古琴文化刘茉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45 15A45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濡化”陈恩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46 15A46宋代广东理学的特点张纹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47 15A47革新与私利:民国佛山马路开筑中的政商博弈韩健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48 15A48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思考——基于广州宗教文化的独特作用王丽英广州大学49 15A49基于粤北客家民居现状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傅志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0 15A50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核心价值观传播谢中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51 15A51疍民的文化传统及传续机制——基于肇庆疍民的田野考察龚坚、刘黎明肇庆学院52 15A52躬行孝道:继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当代意义——重读《孝经》的启示与思考李仁武中共广州市委党校53 15A53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宫正中共深圳市委党校54 15A54走在“孝道”的十字路口——广东青少年孝道表现的实证研究骆风广州大学55 15A55历史唯物主义与客家孝文化的现代转化黄小谨、林振武嘉应学院56 15A56多代同堂是否更幸福?家庭结构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宋慧峰暨南大学57 15A57依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宋婕、陈永华、刘俊鸿、洪亚楠、方芳广东省孝文化研究会58 15A58领导干部国防教育教学模块的设计与应用王晓虎中共广东省委党校59 15A59重申国家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哲学思考范双利、黄甫全华南师范大学60 15A60关于建设国防教育智库的思索吴宗现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61 15A61基于效果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陈惠雄、张燕海军陆战学院62 15A62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定位及运行策略蔡春林、蔡阳威广东工业大学二等奖(91项)序号证书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工作单位115B01广州大典与海上丝绸之路胡巧利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215B02论社交媒体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研究陈沭岸广东科技学院315B03网络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黄旭广州大学415B04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广东省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曲中林、杨小秋肇庆学院515B05广东高教综合改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之战略模式与改进策略朱为鸿肇庆学院615B06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升级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李念良广东白云学院715B07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现状分析及专业建设改革思路研究——以广州XX职业学院为例刘会福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815B08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敬业度实证研究李鸿雁、何斌广东工业大学915B09文化安全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研究王建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1015B10大数据时代高校素质教育再思考罗贵榕广东海洋大学1115B11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合作创新:成本收益、模式特征与动态演进张萃暨南大学1215B1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竞争研究韦景竹、田森中山大学1315B13六年来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不足及展望陈端计东莞理工学院1415B14东莞文化旅游新业态与产业发展策略初探王彦斌、曾祥辉广东科技学院1515B15创新驱动下的珠三角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分析罗明、罗立升、张会勤、熊国宝广东科技学院1615B16东莞市科技企业创业导师团组建模式与运作机制研究杜丽东莞职业技术学院1715B17自由贸易区的多维度政策红利——一个新兴理论及其应用的综述陈林、郝敏暨南大学等1815B18以“东莞创造”的目标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与顶层设计朱卫平暨南大学1915B19以内需市场重塑东莞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研究许德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5B20新世纪以来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态势及提升对策张长生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115B21外资并购与目标企业的技术创新——基于中国9家并购公司的多案例研究王彩萍、李善民、曹宁、何云中山大学2215B22新形势下深化粤港澳合作的三大战略机遇左连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315B23清代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的丝业段雪玉华南师范大学2415B24略谈互联网中的诗歌生存状态梁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515B25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的现状、开发及对策——以阳江地区为例文豪、许兆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2615B26浅析广州十三行时期黄埔古港的运营与功用张超杰广州大学华软学院2715B27发掘十三行文化遗迹,助推21世纪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霍秀媚中共广州市委党校2815B28乾隆末年荷兰使团在粤经历述略——以王文诰诗和德胜日记为中心蔡香玉广州大学2915B29客商孵育:海丝路上的传承与创新孙博嘉应学院3015B30打造“汕潮揭”同城化的升级版——基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视角赖明明汕头大学3115B31民国时期揭阳夏布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及历史启示欧俊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3215B32清同光之交的海上人口贸易:“卖猪仔”——《外国音书》及其背后的故事陈汉初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3315B3321世纪“海丝”视野中的海外潮商王炜中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3415B34华侨华人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和途径——基于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讨论魏超巍、王鹏暨南大学3515B35浅析“海丝文化”背景下的畲族文化石中坚韩山师范学院3615B36浅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林建南中共揭阳市揭东区委党校3715B37抢抓“海丝”战略机遇加快汕潮揭振兴发展杨峥嵘中共潮州市委党校3815B38社科研究机构建设新型智库的战略思维何满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3915B39充分发挥参事智库作用的建议黄铁苗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4015B40新型智库建设对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研究李琴、赵宏暨南大学4115B41发挥协同效应,打造城市智库联盟郭凡、伍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4215B42“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我国医药领域专利的法律风险分析安雪梅广东金融学院4315B43对广东自贸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几点思考徐武广东达盛律师事务所4415B44广东自由贸易区行政备案法律救济路径探究刘兴广州市番禺祈福新邨房地产有限公司4515B45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管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陈北元、张荣伟、汤嘉敏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4615B46“一带一路”背景下行业协会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投资风险丁小巍广东警官学院4715B47农地流转会影响农业技术的选择吗?——来自广东田野调查经验证据何一鸣、高少慧、赖丹珠华南农业大学4815B48禽流感背景下消费者对禽类肉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州市七区调研数据杨炳成、文晓巍、李琳华南农业大学4915B49广东省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姚阳广州市社会科学院5015B50乳制品供应链的溯源体系与预警模型研究钟慧玲、林常贵、吴聪、张冠湘华南理工大学5115B51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与决定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易行健、左雅莉、杨碧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215B52新兴经济体商品进口结构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陈万灵、吴旭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315B53我国与东盟国家对虾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黄妃、唐雪梅、高维新广东海洋大学5415B54东道国国家风险对FDI流入量影响显著吗?——来自60个国家的证据陈伟广东海洋大学5515B55金融深化与对外贸易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美的实证比较陈能军深圳大学5615B56广东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路段华明中共广东省委党校5715B57科技创新引领广东绿色发展机理的实证研究姚艳燕、李栋、张仁寿广州大学5815B58珠三角园林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李敏、叶昌东华南农业大学5915B59跨界河流水污染的合作治理——以深圳-惠州治理淡水河为例王玉明、王沛雯广东行政学院6015B60中国面子文化对生态产品偏好的眼动研究施卓敏、郑婉怡中山大学6115B61基于遥感的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以广东省东海岛为例王立安广东海洋大学6215B62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变革之探究李宏岳中山大学南方学院6315B63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从香云纱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郭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6415B64岭南诗人黎简文化性格探究张琼广东财经大学6515B65何维柏的籍贯之争实质是文化资源之争吴劲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6615B66佛山武术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冯娟、刘永峰、黄丹、高燕华、欧光强、吕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6715B67以重塑价值为手段推动乞巧的活化传承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6815B68南粤文化的身份认同与传承张平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915B69乡邦意识与明末清初岭南地域诗学观之建构李婵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7015B70红船时代佛山本地班发展研究李婉霞佛山市祖庙博物馆7115B71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视点——并由传统音乐引申的领域扩展刘倩华南理工大学7215B72岭南古村落文化元素探微及其复兴实践——以南海松塘村为例吴彩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7315B73吴趼人寓言创作考论——以晚清文学现代化为背景田欣欣佛山科学技术学院7415B74开平碉楼与村落:跨越时空的乡村风景李于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515B75安乐死的伦理论争及临终关怀的解决路径江传月广东财经大学7615B76中华姓氏文化与孝道精神柯可广东省国学教育促进会7715B77浅谈老龄化社会的现代孝文化建设沙吉祥广州市老人院7815B78儒家“孝道”的历史内涵与现代价值赵宏宇中共广州市委党校7915B79从比较文化角度审视西班牙语对“孝”的翻译许婷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8015B80社会工作服务对家庭养老照顾服务的影响:“替代”还是“补充”?林文亿暨南大学8115B81宗族精英的道德权威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一项案例研究何子文韶关学院8215B82蒙学教材中孝文化的嬗变轨迹及思考李汉潮揭阳学院8315B83浅析“三学期制”下学生军事课(军训)的现状及对策古添雄、陈日辉、卓猛中山大学8415B84新媒体时代面向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和海洋意识培养模式创新初探卢文刚、黄小珍暨南大学8515B85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李永宝华南农业大学8615B86网络时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协同培育探索曹晓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8715B87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四维一体”协同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黄卓晔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88 15B88 从声腔形态的比较为广东汉剧寻根溯源黄东阳嘉应学院89 15B89 苏轼岭南行迹考补刘晓生肇庆市博物馆90 15B90 南江流域瑶族研究彭祖鸿罗定职业技术学院91 15B91 “丝绸之路”观念演进与中国21世纪丝绸之路新理念蔡平广东海洋大学三等奖(130项)序号证书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工作单位115C001新时期广东自贸区发展再探讨周运源中山大学215C002互联网市场模式与市场运营机制刘秀光广东白云学院315C003自媒体时代公安廉政文化内部传播机制探讨柯荣、柯健广东警官学院等415C004潮汕三市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文化战略研究——以潮汕功夫茶文化海外传播为例蔡梦虹韩山师范学院515C005协同创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以广东省为例钟玮肇庆学院615C006创新驱动背景下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刘黎明肇庆学院715C007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创新——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吴文春韩山师范学院815C008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斯芬克斯之谜”之四大谜题陈明、王春春嘉应学院915C009重构课程体系,培养建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借鉴与启示丁斌广东白云学院1015C010珠三角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夏新燕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115C011“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创新孙家明韶关学院1215C012胜己教育论刍议——迎接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前瞻性思考与探索罗治英、黄鹏、陈日玲、胡建锋广州工商学院1315C013制度创新视阈下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以惠州市为例周爱国中共惠州市委党校1415C014创新驱动下产学界对职校生专业技能指标认知差异之实证研究金泽龙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515C015广东创新的地理集聚与空间溢出——基于ESDA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易卫华、叶信岳广州市社会科学院1615C016东莞中小型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发展研究陈强广东科技学院1715C017东莞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进大数据应用研究张出兰东莞市社会科学院1815C018“互联网+”推动下东莞电子商务产业跨越式发展研究钟耀广、胡青善东莞理工学院1915C019东莞数字媒体产业现状及融合发展研究何帅东莞理工学院2015C020新兴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刘琦东莞理工学院2115C021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研究——以东莞市为例唐益广东科技学院2215C022创新驱动下东莞制造业的发展新解析柳艳丽广东科技学院2315C023税收负担与企业研发创新——来自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刘诗源、林志帆华南师范大学等2415C024新常态下广东经济转型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徐印州广东财经大学2515C025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竞争力水平评价研究胡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615C026家庭禀赋对农民创业影响研究罗琦、罗明忠华南农业大学2715C027中国城镇家庭消费及不平等的动态演进余玲铮广州大学2815C028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用户满意度研究陈明红、刘莹、漆贤军中山大学等2915C029城市经济互动与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赵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3015C030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广州建设面向东南亚的离岸文化中心研究伍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3115C031清代十三行图像史料内涵初探王睿广州大学3215C032粤语与英语合璧下的广府文化——从1877年在美国出版的《英华英语合璧》说起叶霭云广州大学3315C033刘欣期《交州记》佚文辑考杨恒平广州大学3415C034十三行潘氏行商与中西艺术交流潘剑芬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3515C035出与入: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基督教——中西文化的不平等碰撞对广州的影响郭小聪广东近代史博物馆3615C036小人物、大来头——理查德.马克威克行迹初探沈晓鸣广东人民出版社3715C037横琴与澳门共建拉丁语系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研究陈思敏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3815C038传教士与明代中后期的“广州交易会”伍玉西韩山师范学院3915C039试论清末民初广州贸易中顺德城镇经济职能的发展——以“桑基鱼塘”和香云纱为例肖楚熊顺德中学4015C040潮汕三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建构想林谷中共揭阳市委党校4115C041“南澳I号”对汕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门户的重要意义陈友义、黄微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等4215C042近现代汕头瓷商公会与枫溪陶瓷外销李炳炎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4315C043海丝史上唯一武装潮商之形成、代表人物及历史功绩蔡金河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硕和初级中学4415C044以碑记、碑刻为例试析汕头近代“海丝”履痕陈胜生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4515C045发挥潮商“桥梁”作用助推潮州扬帆“海丝之路”吴柳莹中共潮州市委党校4615C046揭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竞争力研究孙旭生中国电信揭西分公司4715C047民族主义抑或生存策略:20世纪30年代东南亚华侨认同问题探析——以1930年《南洋杂志》的创刊为例温建钦华南师范大学4815C048清初粤海关设立前的“粤东海关”与“庵埠海关”——由《庵埠邓氏族谱》所载展开周海霞、吴东、黄唐华韩山师范学院4915C049潮商文化与潮州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杜䶮韩山师范学院5015C050“一带一路”战略下梅州开放型经济的新思考丘东涛中共梅州市委党校5115C051海上新丝路布局中潮商客商的战略环境分析何应龙嘉应学院5215C052城市治理创新:珠海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经验及启示肖林生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5315C053我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困境与消解——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孙清忠暨南大学5415C054加强党校行政学院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黄克亮中共广州市委党校5515C055新常态下广东新型智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李志坚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5615C056完善法治政府评估机制,打造依法行政制度环境黄晓慧、李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5715C057发挥律师在企业海外投资前期的作用之管见汪翊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5815C058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侦查创新林维业广东警官学院5915C059构建公众参与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潘高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015C060“先破后立”还是“先立后破”——论法治广东建设中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王紫零中共揭阳市市委党校6115C061企业“走出去”如何防范环保法律风险探略苏本茂中山市人民检察院6215C062法治广东建设中市场经济秩序法治保障的立法整合与制度创新石珍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文章类型:参考文献论文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参考文献,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李楠,黄卫平。

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个研究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2018(01):6-8.[2]朱辉。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研究[J]. 农业经济,2018(01):124-126.[3]齐萌萌,王士海。

世界甘薯进出口贸易格局的演变分析--兼论中国甘薯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J]. 世界农业,2018(01):92-99.[4]池秀莲,杨光,马帅,程蒙,阙灵。

我国茯苓国际贸易研究与问题探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01):191-196.[5]周靖,龚凯,罗仕龙,刘瑾瑜,唐朝生。

国际贸易网络上经济危机传播的仿真分析与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8,35(01):83-87.[6]张倩。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J]. 中国商论,2018(01):66-67.[7]赵致一,王柯程。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8(01):105-107.[8]董志尚。

从世界贸易供需谈中国茶业国际贸易[J]. 福建茶叶,2018,40(03):44-45.[9]郭鹏。

数字化交付的内容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性自由化策略--基于美国的视角[J]. 河南社会科学,2018,26(01):74-79.[10]王乔,卢鑫。

“十九大”全球治理观影响下的中国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变革[J]. 理论探讨,2018(01):92-98.[11]王林辉,应洁妤。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企业 30 强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益性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扶贫的启示—基于重庆开县民丰互助合
作会的农村金融试点 贵州屯堡地戏面具产业化发展调查和品牌创新研究 重拾画乡情,共绘乡村美—陕西户县东韩村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果农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研究—以周至县猕猴桃
产业链为例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测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学科类别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F025 F026 F027 F028 F029 F030 F031 F032 F033 F034 F035 F036 F037 F038 F039 F040 F041 F042 F043 F044 F045 F046 F047 F048
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的偏差及矫正路径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的调查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传统—基于 8 市 22 个行政村的实地调
研 劳动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广东南海高新区企业的调查
让现代农业保险更“保险” --广州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
政经德善,多元协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以吉林省扶余市 农民志愿者组织为例
合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1.08.17•【字号】浙人社发[2011]274号•【施行日期】2011.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1〕274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各有关单位: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申报踊跃。

经专家评审,共有 277项被确定为立项课题,现将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立项单位按照申报材料的承诺,切实保证课题组的研究时间,在经费和其他方面给予支持,并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

各课题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实施研究计划,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一般立项课题完成后,请于2012年6月30日前将课题成果一式三份报送,以L2011开头的立项课题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以R2011开头的报送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当年没有完成课题和报送课题成果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鼓励课题成果公开发表并实现成果效果转换,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课题完成情况及成果质量将作为下一年立项的重要依据。

对资助立项课题,省厅将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有关事项进行统一布置和安排。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按立项渠道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45号西湖物资大楼8楼,邮编:310007联系人:徐红梅、黄佳莺联系电话:*************85119302传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73号金汇大厦12楼,邮编:310005联系人:童素娟吴玮联系电话:0571-******** 88399038传真:*************附件: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附件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综合(一般项目)L2011A001 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的社会管理与民生改善问题研究,王丁路,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L2011A00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刘骏,嘉兴学院二、就业与再就业(一般项目)L2011B001 杭州大学生创业园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崔万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2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研究,周烁,温州医学院L2011B003 大学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创业问题研究,马小辉,浙江农林大学L2011B004 大学生就业预测分析的贝叶斯网决策评价体系研究,冯志林,浙江工业大学L2011B005 舟山国际海员回归创业研究,孙峰,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6 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周秋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7 城乡统筹发展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研究,姜义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8 用工结构性短缺、经济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宋树理,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1B009 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吴玉霞,宁波工程学院L2011B010 "十二五"产业升级背景下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研究,吴凯,绍兴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1 平等就业权的保障与反就业歧视研究--以宁波市为例,魏丽,宁波大学L2011B012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现状调查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王燕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3 高技能人才“全程式”职业指导模式的构建,胡怡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4 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黄晓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5 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研究,朱亚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6 农民工代际差异对浙江省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孙玺慧,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7 高知识群体失业预警与城镇失业率预测研究,付艳茹,浙江警官职业学院L2011B018 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郑书莉,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L2011B019 大学教育模式对浙江省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研究,于永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1B020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平等就业问题研究,高林洲,浙江科技学院L2011B021 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石声波,浙江树人大学L2011B022 浙江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的优化研究,刘巧芝,嘉兴学院L2011B023 浙江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研究,唐林俊,嘉兴学院L2011B024 高职院校毕业生立体化就业渠道的实践探索,贾丽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B025 高职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一致性研究,张荣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26 浙江省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朱宇娟,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1B027 校企合作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证研究---以园艺专业为例,吕伟德,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28 浙江省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研究,朱麟飞,浙江理工大学L2011B029 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姚海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L2011B030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黄胜,浙江工业大学L2011B03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研究,陈洁,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32全程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体系研究,阮美飞,宁波大学L2011B033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邹非,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34杭州市大学生见习训练制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徐艳,浙江工业大学L2011B035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张龙,丽水学院L2011B036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视野下的诚信就业问题探析,张利军,温州人事局L2011F037 浙江省劳动力市场法制化与标准化研究, XXX,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L2011B038 优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大力促进微小型创业,黄小昶,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L2011B039 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路径和对策研究,马金德,杭州市余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社会保障(一般项目)L2011C00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探索--以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为例,张建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L2011C002 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研究,覃闻铭,台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0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博弈分析,李龙,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04 浙江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模式、发展道路和政策选择研究,王明霞,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05 社会保障的经济促进功能研究,张树新,浙江工商大学L2011C006“民工荒”倒逼机制下浙江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研究,王辉,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L2011C007 应对外来务工人员分层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以温州为例,刘芸,温州大学L2011C008 城乡统筹视角下浙江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骆勤,浙江财政学院L2011C009 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与转移支付问题研究,张雪平,浙江财政学院L2011C010 建筑业务工人员社会保障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宋晓刚,宁波大学L2011C011 浙江大中型企业完善企业年金的研究,宋洁,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12 中西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及其启示,王健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13 浙江省社会保障基金运作问题研究,徐冯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C014 浙江省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研究,李兵,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C015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运行与实践研究--以教师年金计划设计为例,朱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C016浙江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构成与影响因素研究,饶君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17 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研究,肖金萍,浙江师范大学L2011C018 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信息系统(一卡通)建设研究,曹涌,杭州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L2011C019 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沈瑜维,杭州市西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L2011C020 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研究,卢纯佶,东阳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四、职业能力建设(一般项目)L2011D001 技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研究--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王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2 现代汽车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张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3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开发模式研究,殷锐,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4 高校后勤员工教育培训新体系的研究,陈先建,温州医学院L2011D005 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的研究,洪列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6 企业转型升级下技工培训创新研究,林海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7 浙江省退役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实践研究,姚光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8 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谢志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1D00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陈国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1D010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研究,陈宇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1 基于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廖忠梅,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2 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陈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3 企业员工职业能力提升机理研究,卢兰万,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4 基于杭州汽车产业园的汽车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陈立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5 社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皇甫姣,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1D016 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能力培育策略研究,杨扬,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7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吕杰林,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8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胜任特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周佳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9 外贸职业能力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王婧,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20 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唐小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21 需求分析视域下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蒋景东,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22 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3 数字化环境中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气行业为例,马羽安,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L2011D024 客车维修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金柏正,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L2011D025 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期高端翻译人员的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吕琳,浙江万里学院L2011D026 基于“和谐职业人”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俞步松,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7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效果实证研究--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阮晓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8 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省中小企业理财人员职业能力开发研究,任俊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9“点面”立体式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郝文静,嘉兴学院L2011D030 浙江会展业人力资源培育和管理研究,张万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31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陶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2 基于关系匹配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选人标准的实证研究,陈芳,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33 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研究,王绍让,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34 经济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与高职教育融合问题的研究--以温州为例,李小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5 基于需求分析的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研究,王海杰,嘉兴学院L2011D036服务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职业能力开发路径研究朱文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7 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策略研究,张梓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8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和工资报酬的实证研究,俞玲,浙江财经学院L2011D039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型技能人才开发匹配研究--以宁波为例,唐雪莲,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1D040企业培训的管理评价及政策机制研究,周文婕,浙江万里学院L2011D041浙江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金迪,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L2011D042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傅剑,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4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储建军,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44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浙江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及对策研究,张东志,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45 浙江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问题研究,杨国强,杭州轻工技校L2011D046 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建设对策研究,张政,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收入分配(一般项目)L2011E001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王一中,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1E00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研究,吴慧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E003 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研究,罗美娟,宁波工程学院L2011E004 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周国胜,嘉兴学院L2011E005 当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徐新清,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1E006 浙江大学生毕业起薪与职业成长关系研究,张铁墨,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1E007 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赵俊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六、劳动关系(一般项目)L2011F001 民工荒背景下中小企业劳资双方责权关系新解构,贾昕昕,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02 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标准,金荣标,丽水广播电视大学L2011F003 工资集体协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吴红列,浙江广播电视大学L2011F004 提高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路径研究,沈央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05 转型期浙江省劳资冲突的困境与应对,张永亮,浙江农林大学L2011F006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与农民工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以浙江省建筑业为例,何兴,浙江工业大学L2011F007 合理利用劳务派遣资源问题研究,金献珍,浙江工业大学L2011F008 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研究,李杰义,浙江师范大学L2011F009 劳动雇佣关系下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王宁,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L2011F010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用工荒”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以员工援助计划角度,陈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L2011F011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研究,吴红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2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权益维护问题研究,潘美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3 劳务派遣现状与激活劳动力市场效用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夏天,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4 新生代农民工话语权建构与融入城市研究,徐建丽,金华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5 就业协议书的定性及制度完善,黄柯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6 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构建研究,叶家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7 劳务派遣用工法律问题研究--以温州为例,钱叶芳,温州大学L2011F018 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与公司价值研究--基于杭州上市公司的实证,任家华,浙江工商大学L2011F019 《劳动合同法》实施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张妮,中国计量学院L2011F020 转型期高校教师岗位聘任中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冯东红,中国计量学院L2011F021 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杭州评估,王朝霞,浙江大学L2011F022 “五大劳动关系”研究,胡晓东,杭州市江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L2011F023 构建适应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的劳动关系研究,余青,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L2011F024 司机劳动用工与劳动关系处理研究----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徐东明,宁波市北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L2011F025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虞争鸣,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七、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一般项目)R2011A00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郑晓哲,杭州市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R2011A00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黄纯,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R2011A00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张帆,浙江工业大学R2011A004 推进人才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斯嘉平,临安市人事局R2011A005 浙江高层次人才专项保障房制度安排研究,马先标,南开大学R2011A006 基于电子政务视角的地区级人才网站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康粟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07 高校创建人才工程的机制体制研究,冯剑,浙江工业大学R2011A008 基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SNS系统平台研发,尹志,宁波工程学院R2011A009 长三角城市群人才集聚、扩散机制及一体化政策研究,张海霞,浙江工商大学R2011A010 宁波创新型人才发展与交流平台的研究,李丽,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11 宁波人才创新载体研究,杨厦,宁波大学R2011A012 浙江省失地农民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社会生态视角,吴丽,中国计量学院R2011A013 高校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研究,徐文英,浙江工业大学R2011A014 国外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彭兵,丽水学院R2011A015境外人员社区融入的社会机制和政策创新研究-以浙江义乌市为例,程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16 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胡洪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1A017 基于杭州经验的浙江省领导干部甄选培养机制研究,张建伟,浙江理工大学R2011A018 政府公共部门组织沉默行为的研究,张锦平,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19 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老娘舅式”社会调解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胡行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20 谣言的社会心理分析及政府应对策略,叶星,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21 浙江农村空巢老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王占坤,温州医学院R2011A022 地方慈善事业发展与政府角色探讨,缪立懿,温州医学院八、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一般项目)R2011B001 国际化平台“英-中-澳”高端文创人才开发中心的研究与实践,丁继军,浙江理工大学R2011B002海外人才引进、开发与交流研究--以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为例,沈国琪,湖州师范学院R2011B003高职院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及评价体系研究--以在杭高职院校为例,王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04浙江省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研究,孙春媛,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05信息化管理在人才引进中的应用研究,陈国海,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06浙江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王佳,浙江万里学院R2011B007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人才结构研究,刘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08有效人力资源结构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适配度研究,孙惠敏,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09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对策研究,方阳春,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10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宁波市中小企业为例,佟雪铭,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11依托技术联盟构建人才平台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周欢怀,温州大学R2011B012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实证研究,王璟,中国计量学院R2011B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董玉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1B014浙江涉外法律人才开发政策研究,孔德民,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15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培养,周明宝,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1B016基于浙江外贸转型的国际化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贺华丽,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1B017欠发达地区商务英语人才职业适应性研究-以衢州为例,何雪莲,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18长三角会展人才需求特征分析及开发研究,张素,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1B019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研发人才开发对策研究,郑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1B020杭州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郑健波,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1B021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机制研究,罗润峰,绍兴文理学院R2011B022地方高校高级人才评价研究,夏志芳,浙江海洋学院R2011B023边缘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许妍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24温州市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流失情况调研,刘贤奎,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1B025浙江民企“走出去”跨国经营人才开发研究,郝新蓉,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26基于浙江民营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特点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王丽辉,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27义乌市场经营户国际化经营素质提升策略研究--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XXX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28温州中小企业商贸人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李永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29浙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与启示,吴后宽,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0校企联合培养BPO技能人才的优势及对策研究,沈音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1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研究--以宁波为例,李书彦,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32产业转型过程中海洋经济价值链前端人才体系及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模式研究,曾琻宁,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33杭州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蒋淑丽,浙江财经学院R2011B034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饭店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研究,陆宇荣,湖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问题研究,王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6利用地方高校资源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的实证研究--以绍兴市为例,XXX祥,绍兴广播电视大学R2011B037城市社区管理人员胜任力状况与对策研究,许琦,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8高校管理队伍培训机制研究,戈芝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2011B039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经济转型背景下人才需求的视角,沈洁颖,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九、人事工作与人事制度改革(一般项目)R2011C001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其发展研究,吴斌,浙江工业大学R2011C002 我国高职院校薪酬管理的研究,王慧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1C003在浙江省高校设岗聘任后绩效工资改革的研究,任梅,浙江工业大学R2011C004 基于分层分类的高职教师激励问题研究,杨俊杰,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2011C005 浙江省普通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深化改革研究,王瑜,中国计量学院R2011C006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视角下的高校职员制度研究,赵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1C007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研究,郝海涛,中国计量学院R2011C008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问题研究,毛建青,浙江工业大学。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1加 强 对应 用型 人 才 的 培 养 、
按照一般的标准 , 可以将现代 社会的 人才分 为学术型 、 技术 型、 功
港澳的联系也较紧密 , 这又为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 需要一批了解 能型和技能型四大类。应用型人才是 指将 专业 知识和技能应 用于所从 和掌握国际通行做法的高级服务业 的人才 , 如会计 、 法律 、 场营销 、 市 人 事职业的社会实践中的一种人 才。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正逐步 朝着 多元 力资源 以及在金融、 证券等行业 管理能力较强 的人才 , 他们不仅 需要较 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专为职业技 术院校培养 师资 的基地 , 担着巨大 承 强的理论功底 , 也需要更具实战的操作技能 。 的历史使命 , 这也是学校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期。因此 , 在人才的培 养 现今 , 我国和国际经 济体制 的接轨正在深入 , 广东省的产业 转移 这 模式上 , 应该注重培养集知识 、 力、 能 素质综合 协调发展 的一 专多能人 点就 比较明显的体现 出了对于人才需求 的改变。我们不仅需 要有 大 才 , 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规律 , 构 符合二十一世纪人 才需求的人才培养
在职业 教育 的特殊要求下 , 外界对于学校有 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 我们的这 个缺点 更容易被 对口 的学 校和单位 所放大 , 我们 一 定要 有自 己的特色和较强的操作性 , 这样才能走出定位不明的迷途 , 真正走出职
教引领者这一被其他学校认可的地位 。
三 √L 相 应 的 建 议 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 定的教育思 想和教育 方针指导 下 , 一所 学 方式 , _ l 它具体包括四层含义 : 】 培养目标 和规 格 ; 实现一定 的培养 目 为 本文 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 合国家教 育大环境 以及广 东产业 转 结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与学生发展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与学生发展

高职院校的问题与对策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投资意愿下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造成的生存困难等影响正在以或远或近、或强或弱、或显或隐的方式体现。

对于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职教育来说,其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冲击是巨大的,其首要表现就是就业率的下降,而就业率高低则是衡量职业院校质量如何的一项基本指标。

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上的改革也逐步变得迫切和必要。

正如《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中所说的“职业教育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经济社会越发展,职业教育就越重要。

”“建设职业教育大省,是将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由之路”。

作为职业教育,一方面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又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发展上的困难。

高职院校如何应对新的经济形势所带来的人才培养上的挑战与转型?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变化承担起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的使命?在当前形势下就显得格外严峻与迫切,值得每一个高职教育者思考。

目前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中我们认为正面临以下一些急待解决矛盾和问题:一、高标准质量要求与办学资源严重不足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存在,从未得到过真正解决。

中国的高职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快速步伐仓促上阵,摸索发展,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无不负债运行,甚至从零起步,一无所有。

加上有的转轨而来、有的升格而成、有的东拼西凑;有的在发达地区,大多在欠发达地区;有的公办,有的民办,有的行业办,起点不一,办学条件不同,尤其是地方性高职院校生存更为艰难。

加上职业教育由于其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应用性决定了其是一类高投入的教育。

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成本研究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

高校扩招,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而政府投入有限,学生收费又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甚至严格规定),高校所需资金缺口较大。

高职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路径研究①

高职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路径研究①

高职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路径研究①张军,荆舒煬,卢宁(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多次强调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教育与信息化融合进入全方位数字化变革快车道。

比起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产业需求,与数字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目前正处于关键的规模向内涵转型发展阶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职业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和应用性意义。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职业教育应对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过程,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力量。

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把握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和行动方向,利用数字技术为专业建设数字化改革赋能,落实到对数字化人才培养、课堂建设等转型,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意蕴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促进了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出现,使得数字化人才需求进一步激增,由此催生“数字”标签新职业。

社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生产生活变革,包含对教育行业提供的更多数字化解决方案。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旨在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需求导向,深化整合、创新赋能和应用驱动,期望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挑战。

(一)政策引领,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引领了一场产业变革,是塑造国际竞争力新优势的重要力量[1]。

党的十八大将数字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

第八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结果(一、二等奖名单)

第八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结果(一、二等奖名单)

第八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结果(一、二等奖名单)中国职教学会职教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一等奖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40篇)张国祥孙健朱敏红活动理论视野下的高职课程开发刘菊杨昌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社会学分析白景永梁裔斌梁桂春东盟背景下广西各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陈昌涛袁卫民基于工作方法系统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陈长生基于实践训练的高职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陈伟芝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邓子云谢英辉米志强翦象慧解决系部专业与产学研布局问题的“三步法”及其案例分析方守湖高校招生计划的调整与公平问题顾坤华对接:我国区域振兴战略与(职业)教育试验区机制胡丹鸯党浩严峻就业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研究胡卓群基于大众文化视野下的艺术类高职思政状况调研及其德育应对雷新平建设类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的SWOT分析李和平周恩来对新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贡献李乃宇张宏飒卢洪海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结构建设李晓东刘义军李秀芳构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思考刘继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题研究柳靖职业教育的现代性探析——一个历史的视角陆霞基于WebQuest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实证研究的SPSS分析罗峦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思考麦强盛广东省高职教育规模、问题及对策邱秋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王元奎公办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辛磊基于就业与需求特征的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研究俞建军倪勇开放性实验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张建辉杨露李海琼温州高职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张龙臧大存职业教育吸引力视阈下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张秋玲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李兵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教学原理与设计黄会明鲍海君赵匀高职院校实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马斌新加坡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及其启示丁宗胜蒋永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界定及培养叶华光如何突破高职对外贸易专业的“法律瓶颈” 武文刘凤基于职业心理发展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宋连喜荆宇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化构建田宝忠高职院校“三T”教学法的应用刘敏洪春辉高职《资产评估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廖波光高职“二维”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刘俊田丽洁劳文薇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小斌刘菊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素质缺失与后补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编辑部(30篇)刘宇辉人力资本理论对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张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赵居礼未来十年陕西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奇峰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实训课程开发分析王爽魏宝涛沈阳新兴动漫产业编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析胡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苏州“内生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陈美论教育合同责任严丽丽高职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建议王瑶冯一娜高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庄碧蓉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进探析申顺先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的思考古光甫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与实践夏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中的实践曹成涛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周佳丽廖兴界高等职业教育设置专业学位探究李冬莲“商务英语词汇隐喻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许永勤准军事化管理对高职学生偏差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丁伟晚清上海同文馆职业英语教育及其启示张有根高职陀螺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晓燕绿色视阈中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陈飞严伟基于义乌发展导向的金融保险人才培养建议梁晓静中职英语口语分层考试研究实验报告赵小平“四真”教学模式在园林花卉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周林娥张养忠改进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能力马桂荣张利成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模式初探全细珍伍耿清“学生为主体”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任振林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辐射带动能力周衍安高职院校科研的定位、价值指向和切入点胡怡芳生产性实训基地共享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社会公共类服务机构主导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共享管理模式杜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13篇)夏旭秀创业孵化平台——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研究新载体邬宪伟张明刘元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化工操作工的培养策略研究冯薇“三段式”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朱方鸣陈华当前高职教育若干热点问题评说与反思印香俊试论校企文化交融促进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作用杨柳春汝宇林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仇志海结合专业开展创业教育项目化改革秦补枝“导师制”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许建民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营销策划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裴中岐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途径探究徐桂明基于“课程产品观”的高职课改的组织模型施新生朱文俊孙峰陈军基于校企联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任泰明宋贤钧西部职业技术院校IT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思路探讨交通职业教育编辑部(11篇)蔺宏良崔选盟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探讨朱志海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办学定位研究——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锁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改革胡一民李勇航海院校教育对学生海员素质培养和航海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沈怡董大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中高职教育贯通研究孙旭基于行动能力递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罗星海依托“两双基地”建设“两双师资”队伍黄河中加高职教育比较分析王震宇高职《工程岩土》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鲍贤俊《英国利兹城市学院战略规划》引发的思考贾俐俐何玉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新职教)编辑部(8篇)李占文王春鹏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重构的思考王振国朱健王玉湘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王明霞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苏德利李霞合理构建订单培养模式打造“零距离”上岗人才李刚卜春华任慧玲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意义高山教学工厂理念对宝玉石专业改革的启示田文武电气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课程标准探索王奕萍“合作教育”思想与高职英语教学湖北兴远教育集团(7篇)杜民忆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丁洁梅对症下药,让中职数学活起来祝道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罗志军农业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服务“三农”模式探讨陈淑兰创新思维,改革电子专业教学模式(1)柳义皎中职教师顶岗培训的思考与实践张娅论中职学校档案工作建设的意义与措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5篇)毛才盛地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以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为例马强付艳茹论园区型高职生产性实训与社会服务功能开发柴福洪高职“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的“三大支柱” 曾佳吴志荣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程勇古诗词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职教通讯杂志社(5篇)郑南山中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现状及建议陈金莲职校体育课针对性补偿教学模式的研究吴卫东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初探王文文新课程下职业中学综合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板演”的实践研究王振洪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有效管理探析湖北省襄樊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3篇)魏达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相关制度研究王正林黄玉忠龚文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廖庆祥浅谈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西北职教》编辑部(3篇)马金芳大龄孤儿救助——物质、精神、职业技能陈建国树立一体化课程教学理念体现“做中学、做中教”职教特色周建民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3篇)张捷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柴福洪高职后示范建设论严权文化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北京职业教育研究编辑部(2篇)王振如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金亚男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当代职业教育编辑部(1篇)杨学富成都地区中职服务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及对策黑龙江《职业技术》杂志社(1篇)刘兴革试论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编辑部(1篇)田和平非学历继续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二等奖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81篇)刘峻朱敏红数控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荆宇中国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再思考叶爱英徐瑾丁敬敏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龙爱琴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对“s-ese”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柏莹林峻高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双语教学实践曹焕亚后示范性建设的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策略陈东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就研究陈丽婷詹青龙高职工科专业CDCSA项目化课程教学链探索与实践陈松洲改革我国高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陈晓云中职教师教学绩效量化考评体系的构建陈雨娜刘朝晖张宁张艳辉金开元《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迟成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国外教育心理学理论为视角戴怡文高等数学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邓光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冯静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相关因素研究高群基于工作过程的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研究何军孟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黄宾闫彦李敏朱美虹高职学生的工作岗位基础技能分析——以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为例黄河构建高职软件开发专业立体化项目实践体系吉文林蒋春茂陈小权胡新岗王琴创新高职院校干部选拔机制的实践与探索蒋宗伟试论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以台北科技大学为例李继鹏资源型城市转型期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走向探析——以大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为例李清平谢鹏基于仿真平台的高职网络专业项目化教学研究廖卫红基于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林铁成针对应职岗位需求设计外语学习及能力培养情境林燕药学类高职高专“226”毕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刘泓从校本教研看“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刘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改革的理性思考刘运山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探析刘志选关于我国高职院校学习支持服务的思考倪寿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课程改革实践——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邱萍赵瑞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宋洁“后世博”时代技术应用型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研究滕静涛江景郭诣遂高职院校集中实践环节学风建设问题研究田英伟转位新农村: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路径童清刘红陈冰“校企医监研”五方合作培养医疗器械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王正茂影响职校学生学习效率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徐克敏潘凤桐苑喜军在学生技能鉴定中如何注重提高质量徐明友“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要件许辉高职学院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湖南四所高等职业院校为例许敏基于Internet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模式探讨颜惠庚李弘李耀中杜存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易小兵孔子职业教育思想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袁丰华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促进职业学院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张东衡严红剑基于工作过程的有源医疗器械检测技术课程开发张宏志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共生机制分析张鹏超工学结合模式下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工作创新李情民丁少群市场营销课程“工学结合”的难点及实践探索戴颖达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在质量管理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刘五一ISO9000框架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李金祥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统计与分析曾桂英职业学校班主任生存状态调查与分析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马开良高职院校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探析陈霞大学德育理念整合创新略论孙百鸣王明海王新年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下高职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任晓鹏任晓鲲张小菊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织构成与职责定位的探索王祥荣程志军季诚师成贤周玉春王晓薇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解读王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流程式管理探讨丁志强唐继红社会工作视角下顶岗实习期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郑淑玉利用影视拓展中职语文课程资源戚林苏盛通吴炳锐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与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潘春丽谈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叶卫军中职外贸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施大发刘晓魁张大伟张华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的开发与应用钟桂英吴巧荣王文博高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戴春平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杨晓杰周惠群和春梅高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叶华基地“两化”建设背景下的关键能力培养崔凤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李雄杰面向电子制造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实践杨黎梁长垠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电子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张立平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支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邹羚五年制高职动漫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吴献文陈承欢刘志成莫安华基于项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开发思考与实践刘轶宏董绿英潘峰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牛全峰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卢丽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教学设计李洛古凌岚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王伟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训教学的“四维”体系构建谢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构成与优化职业教育研究编辑部(58篇)王云龙周立从知识管理视角探究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张忆雯对校企合作发展道路的思考和实践张道清唐立论孝道文化与生活教育之整合金向群谈网络素材在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柴福洪高职“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的“三大支柱” 张胜难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唐强奎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引导教学法、项目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开发的关系冯秀红女性视角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创业教育探讨牛丽李金祥尚鲜连陈珂高等职业院校ITO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及学习情境设计谢利苹“出口”决定“入口” 曾凡云黎玉娟浅谈高职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康霞高职高专英语词汇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余萍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实践探讨郑亚君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效率效果之研究胡晓冰王振伟如何上好《酒类知识与文化》公选课黄湖滨职业管理相关环节的策略探析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初探李集城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模式的思考王淑云试论中职计算机课程分阶段“课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刘其中焊工技师培训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李爱红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周蓉浅谈如何激发中职生德育课的学习兴趣江务学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唐立关于在技工院校构建职业心理教育体系的思考余丹丹浅谈“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的运用范静基于模块化思想的展示陈列设计教学与实践赵秀娟园艺技术专业“农”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江岚季诺摭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职业教育之服务钱涛Altium Designer网络学习模式在贫困学生中的应用黎刚曾柳宁高职院校服务企业一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方飞虎基于桑恩道德决策模型的高职会计诚信教育方法研究陈卓徐速《激励视角下高职酒店顶岗实习生管理调查与分析孙温平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与分析张发明基于行动导向理论重构汽车营销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研究丁伟有关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的史料钩沉朱林提升职业能力创新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潘小波利用区域优势构建特色实训模式李冬莲从翻译哲学观探析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于天明仲剑锋逄志敏基于工作过程的《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开发刘加勇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任务驱动设计朱立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探析肖进浅谈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语速问题王艳王月云中职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全细珍伍耿清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初探贾光宏“产学研训销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张东风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关注的问题王海军论高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史楠高职教育与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崔为民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航空服务专业礼仪课中的应用邹欣欣职业院校网络交互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朱方鸣陈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问题与思考王璇地域文化对提升旅游院校软实力的影响——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人文校园建设为例赖永波中国高职工科类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刘钦涛在协商中提高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付玉东伍海霞对高职语文教材现状及教材整合的思考聂晓军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对策探析文克忠李海林西部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性探索——以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学生为考察对象海南基于职教分级制度的司法警官培养模式改革探究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26篇)孔敏朱丽芳王国军论我院“化工机械安装施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王珺萩《职业生涯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保证》韩志刚金长义关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讨刘平昌贾长云周清华纪延光学分制培养导师制依托书院制管理个性化培养多样化育才-三本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王艳秋周立雪金万祥以教学为中心的“专业+公司”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徐秀维张江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李淑华工学结合模式下《染整应用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丛倩和谐发展视域下的高职院青年教师利益表达渠道研究王景芝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自控系统构成”课程开发与实践徐寅伟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分类指导教学模式金长义陈江波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欧阳瑞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探究杨觉荣中职教育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岗位群定位的探讨宿高明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作用力探讨田中玉CTP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以《电子商务与企业物流》为例王小宝边风根卢秋晓教师素质提升与石化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报告——我校在教师素质提升方面的实践与经验邬宪伟张勤突破与传承——提高中职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张艳梅学生成绩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以数学成绩为例杨柳春汝宇林徐俐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竞赛方案设计与实践张远欣基于工作过程重组课程体系―-以《燃料油生产技术》课程改革为案例丛文龙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周国保化工实训中的“分段—单元—节点”教学法陶权高职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教材建设为例叶明生制度执行力高职院内涵发展的关键张良军黄艳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孙宁青谢文明高职院校校企资源深度融合的探索交通职业教育编辑部(21篇)封伟践行科学发展观,微探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名单

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名单
管理学
5
49
徐艳琴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消费升级背景下广州实体书店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管理学
5
50
王亮
广州大学
社会资本视角下大都市涉外社区的生成逻辑及治理研究——以广州市小北非洲人社区为例
社会学
5
51
张沁洁
华南农业大学
政府购买服务下广州社会组织内的Fra bibliotek合关系与资源整合研究
社会学
5
52
魏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医养结合背景下广州市老年居家卫生服务现状、需求、服务模式及对策研究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广州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
经济学
5
31
程风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区域税收竞争的增长效应研究——基于贸易开放视角
经济学
5
32
范兆斌
暨南大学
广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经济学
5
33
毕凌燕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建设跨境电商中心城市的对策研究
管理学
5
34
于大川
管理学
5
38
贺勇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市人才集聚水平预测、制约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管理学
5
39
彭思喜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企业主导型产学研“主体-要素”双重协同机制与对策研究
管理学
5
40
张树旺
华南理工大学
民主决策型乡村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下围模式为例
管理学
5
41
林学军
暨南大学
基以全球创新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双重螺旋模型提升广州产业在全球分工地位的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十七届“博文杯”立项名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十七届“博文杯”立项名单
占肖
基于隐私泄露的商业化探讨建立公众隐私保护机制的实证分析和调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经济学院
杨梦
铁道部改革下火车票价管制方式实证分析——基于AHP模型的武汉市跟踪调研
刘翼楠
特许经营制度在交通基建投资中的运用研究——以武汉市地铁为例
王平
舌尖上的浪费——武汉餐饮业浪费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梁娇
关于农产品污染若干问题的研究——以安徽省宿松县的水稻污染为例
薄涛
从突发性大规模传染病探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于景灏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勤工助学调研分析——以武汉高校与美国高校为例
刑事司法学院
刘栋
自媒体时代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问题研究——以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为例
李杨
TC戒毒模式本土化的发展研究
李雪瑾
劳动争议类案件劳动关系认证的举证责任安排的思考与解决研究
徐海
警务信息化下微信在构建警民互动平台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许晶
上海市住宅空置率与住房价格关系研究
陈妙贤
基于Hedonic模型的学区房溢价问题的研究
陈佳赐
基于期货市场的订单农业发展新模式探究——以银丰模式下各市场参与者为调研对象
陈康洁
武汉地区农商行改革调查研究
熊显波
基于金融改革试点背景下地域投资公司经营现状的分析
杨珉
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分析
法学院
唐璐
体验式营销在旅游经济中的定位——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
沈宇桥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以武汉公交集团公司为例
公共管理学院
袁洋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学生就读情况影响的实证研究
统数学院
辛碧莹
武汉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对近来大学生心理状态亚健康的思考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总目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总目次


第4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目次
第3期
·技术研究与应用· 石墨烯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邱文达,黎彧,肖红兵,周权华(1) 一种外墙用有机 / 无机复合涂料的制备 …………………………………………………… 江娟,黎彧,周纯(7) 氧化锌⁃锰复合材料协同微波对羽绒抗菌效果研究
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18 卷
第2期
高职院校泛在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与探索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杜安国(1)
·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种新型荧光抑菌双功能涂布纸的研制 ………… 吴姗姗,谢其静,向华,张璇,周晓慢,胡元晴,赵玉琼(5) 生活环境中人工光源的紫外辐射测定及防护研究 ………………………………… 欧阳欣,吴思婷,向华(11) ·经济管理研究· 信息技术应用渗透的阈值特征及实证检验
———基于产业的发展研究 ……………………………………………………………………… 齐兰兰(27) 校园外卖发展中后勤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以广东省 45 个高等院校为例 ………………………………………… 邱宪雄,周瑞贤,林拯宇(31) ·珠三角智能制造产业研究· “ 机器换人” 的适应性研究
———基于佛山市传统产业的工人调查 ……………………………………………… 何展鸿,韩宝国(36) 创新驱动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肖威,韩宝国(43) ·高等教育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动力机制分析
———以投资与理财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办学为例 ……………………………………………… 娄梅(48) 四方联动下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 ……………………………………………………… 陈建军(53) 高校校友资源的理性开发与管理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14号)精神,大力推进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改革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ﻫ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劳动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全民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为核心,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探索建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互通机制,着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发展和高端发展,打造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ﻫ (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完善国家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把广东建设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强省. ﻫ2.具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全省新生劳动力主要由职业技术教育开发配置,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校生达到220万人,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达到100万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在校生达到40万人;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达到400万人次。

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00万人。

职业技术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打造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龙头骨干院校。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力量。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和提升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职业教育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实施路径;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正文:一、引言新质生产力是指以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

它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特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因此,探索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对于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1. 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为企业输送大量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新质生产力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 促进技术应用与创新: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将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推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3. 提升劳动力素质:职业教育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1. 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 推进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确保教育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

- 实施工学结合:推广“学徒制”、“双元制”等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增强其实战能力。

- 强化终身教育理念:鼓励在职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2.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建立产教融合联盟:联合行业领军企业、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制定行业标准、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5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5,2017职业教育视角下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石来斌1夏新燕2(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520;2.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系,广东广州510530)摘要:如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经济全球化既给广东经济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在挑战 与机遇并存的新常态下,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广东,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压力,以及新一轮的能 源革命、物联网技术发展、云计算技术发展等形势下,以职业教育的视角认真分析所处的开放型经济发 展现状、剖析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开放型经济;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 647 文献标识码:A当今世界正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变革、不断 调整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局势仍更加复杂和 严峻。

在此国际形势之下,我国经济所处的状态好坏,对我国提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革有 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保 持稳步且积极发展的势头,并逐步走出了国际 金融危机的阴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 发展本国经济作为重中之重。

但面临着变幻风 云的世界经济,仍存在许多严峻的、难以预测的 挑战。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对经济增 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增长会导致整个社 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

而这种变化正是新常态 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在,机遇所在。

在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常态下,作为东部沿海发 达城市的广东,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压力,以 及新一轮的能源革命、物联网技术发展、云计算 技术发展等形势下,以职业教育的视角认真分 析所处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开放型经收稿日期= 2017-06-23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东省职业教育珠三角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JK 227)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石来斌(1970-),男,重庆市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职业指导师,讲师。

研究方向:教育学,经济管理。

夏新燕(1972-),女,江苏徐州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高等教育。

文章编号:1672-402X(2017)05-0001-06济的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职业教 育与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发展有重要的 价值,而且为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 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广东省开放型经济现状分析(_)广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1.广东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市场和企业结 构现状广东省在进人新世纪后,贸易开放程度有 明显的提高,且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态势。

从 对外贸易总量来看,2000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总 额为1701.06亿美元,2014年为10765.84亿 美元,增长了 6.33倍,年均增长14.09%。

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2000年到2014年期间广东省对外贸易取 得了阶段性进展。

到2014年出口额和进口额 分别达到了 6460.87亿美元和4304.97亿美•2 •石来斌,夏新燕:职业教育视角下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第5期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共计10765.84亿美元;年 均增长率逐年提高,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95% 和12.96%。

其中,2014年占广东贸易总额前五名的依次为:中国香港(2352亿美元)、东盟 (1122.86亿美元)、欧盟(1056.31亿美元)、美 国(1217.76亿美元)以及韩国(723.08亿美元);出口额前五名的依次为:中国香港(2293.69亿 美元)、美国(998.83亿美元)、欧盟(803.89亿 美元)、东盟(512.87亿美元)以及日本(259.39 亿美元);进口额前五名的依次为:东盟(609.99 亿美元)、中国台湾(560.26亿美元)、日本 (465.70亿美元)、南非(229.27亿美元)以及美 国(218.93亿美元)。

广东外贸经过多年的发展,外贸相关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比重不断提升,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2000年 的170.20亿美元提髙到2014年的2310.17亿 美元,提高了 13.57倍,年均增长20.48%。

此 外,2014年全省旅游购物出口 1464.6亿元,比2000年增长1.2倍;外贸新业态增长迅猛,38 家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合计出口 1725.3亿 元,增长22.5% ;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 167.3亿 元,增长3.6倍,外贸优势不断显现。

与此同时,与对外贸易密切相关的广东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贸易人才也随之不断增加,广东外经外贸经营管理和营销人员达100多万 人;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报关从业人员已达几万人;国际货代从业人数十几万。

2.广东省直接利用外资现状广东省充分发挥外资优势,在20世纪80 年代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阶段性进步。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到2014 年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额由145.75亿美元 提高到222.78亿美元,年均增长3.08%。

同期,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数由4245个增加到 6016个,年均增长2.52% ;外商合同投资金额由86.84亿美元增加到430.69亿美元,年均增 长12.12%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由122.37亿 美元增加到268.71亿美元,年均增长5.78%, 都位居全国前列。

在利用外资方面,广东省2014年实际利用 外商直接投资27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69% ;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16个,同比增长 8.99%。

这些发展促使外贸自己的积累不断增加,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截至 2014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达54.70%,其中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 53.86% 上升到 2014 年的 55.11%,提高了 1.25 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状况良好[1]。

3.广东省对外投资现状广东对外投资目前已遍布133个国家和地 区,其中亚洲的国家和地区最多,其次为拉丁美 洲,以及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

所投资金最集 中的地区是中国香港,所投行业分布广泛,从最 初的商品销售,到资源开发、研发、生产、贸易、服务、工程设计等各个领域,而且大部分资金都更多地投向制造业和现代服务领域。

特别值得 注意的是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投资主体,在境外投 资设立的企业中有9成多都是如中兴、美的、华 为、格力、农垦、广晟、粤电等在本国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

它们通过多种方式从产业链的参与者逐步变为主导者,且都在跨国经营中收获颇丰,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促进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现在,广东许多外贸企业,如 纺织、家电、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本身就具有原产地资源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获取了欧 美等发达国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后通 过产业转移、市场辐射等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 转移,实现了与国内产业在资源和产业链上的协 同互补,推动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二)广东产业和就业结构变动分析自2000年以来,广东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不断深入,市场化水平不断完善,经济实力整体增强,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升级。

全省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0741.25亿 元增加到2014年的67809.85亿元。

同期,三 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由2000年9.2%下降 到2014年的4.7%,下降了 4.5个百分点;第二 产业由46.5%下降到46.7%,下降了 0.2个百 分点;第三产业由43.3%上升到49%,提高了 4.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变为 “三、二、一”,三产在三次产业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并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产业结构的调整第5期石来斌,夏新燕:职业教育视角下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3 •优化对就业结构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全省从 业人数由2000年的3989.32万人增加到2014 年6183.23万人。

同期,就业结构调整为:第一 产业下降17.5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了 13.4和4.0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在这期 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一、三、二”顺序变为 “二、三、一”,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效果明显。

从职业教育来看,由于各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人力资本的技术、技 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必然各不相同,而职业院校 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会在专业设置方面 存在多元化和复杂性。

根据对广东38个职业院 校(其中34个公办,4个民办)1697个布点专业 的调研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的布点数极低,仅有 12个,占比为0.2% ;第二产业,如轻纺、食品、制造业、生化、食品药品、机电等专业的布点数为351个,占比36.1%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信 息和计算机服务、酒店、旅游、环保、人文艺术传 媒、物业、社区服务、法律、公安、体育等专业布点数达到608个,超过总专业布点数的一半以上,占比62.2%,总体呈现出“三、二、一”格局; 而与此相应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三、二、一”的状况,与三次产业所对应的招生所占比例分别为 81.9:17.6:0.5。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职业院校在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对应的 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少,而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招生人数较多,这和我们上述所说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有很强的关联性[2]。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近年来,在经济信息 技术和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之下,广东对外开 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优质企业层出不穷且成 效显著。

而与此相对应的职业教育与外贸产业的动态协同发展也在有序进行。

虽然有了一些 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外贸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仍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所设置的专业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发展 的需要。

二是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联系仍不够紧密。

三是企业全球化布局能力较弱,境外营 销渠道和自有品牌建设不足。

四是投资范围大 多数仅限于港澳地区,特别是香港就占了全部对外投资的80%左右,这种过于集中的投资不利于风险的防范和全球化进程的合理实施。

五是 一些国家仍然存在明显的保护主义,对进入该国 家的相关企业审查力度大,且存在一些政策朝令 夕改的状况,导致很多企业风险加剧[3]。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广东省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只能对其实施转型升级的方案。

而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基础,就是其目前所具备的环境和条件如何,以及转型升级客观上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将这些分析清晰,才能找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