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行第四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

合集下载

《金匮要略》成书新考——兼论宋以前整理者对张仲景原文的增改

《金匮要略》成书新考——兼论宋以前整理者对张仲景原文的增改

㊃文献研究㊃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刘茂才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154)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刘茂才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包伯航);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刘辰鑫)作者简介:包伯航(1993-),硕士,研究实习员,住院医师㊂研究方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及中医古籍文献研究㊂E⁃mail:619532971@通信作者:刘辰鑫(1995-),硕士,住院医师㊂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及中医古籍文献研究㊂E⁃mail:619134187@‘金匮要略“成书新考 兼论宋以前整理者对张仲景原文的增改包伯航 刘辰鑫【摘要】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㊁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为:北宋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一部以张仲景著述为主体,经宋以前历代整理者增㊁删㊁校㊁改,成书于唐以后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方“是北宋校正医书局在‘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基础上重新整理㊁校订而来的,初刊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其成书年代为北宋㊂【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金匮玉函;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王洙; 北宋校正医书局【中图分类号】 R222.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5.006A new research on the completion of Jingui Yaolue Also on the addi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Zhang Zhongjing ’s original text by the revisers before Song Dynasty BAO Bohang ,LIU Chenxin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Chenxin ,E⁃mail :619134187@【Abstract 】 By examining the records of Zhang Zhongjing ’s works in the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medical literature before the Tang Dynasty,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currentversion of Jingui Yaolue had been renamed,added,deleted,revised and modified by the revisers of variousdynasties before the Revising Medical Books Bureau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The process ofcompilation was extremely complicated.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rrect statement about the completionprocess and age of the current version of Jingui Yaolue should be as follows:Jingui Yuhan Yaoluo Fang discovered by Wang Zhu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a medical work with Zhang Zhongjing ’s writingsas the main body,which was added,deleted,revised and modified by the revisers before the Song Dynasty.And it was completed after the Tang Dynasty.Jingui Yaolue Fang was re⁃organized and revised by the Revising Medical Books Bureau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Jingui Yuhan YaoluoFang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third year of Zhipi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1066).Itscompletion time was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Key words 】 Jingui Yaolue ; Jingui Yuhan ; Shanghan Zabing Lun ; Zhang Zhongjing ; Wang Zhu ; Revising Medical Books Bureau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北宋仁宗年间,翰林学士王洙(公元997年~ 1057年)于翰林院馆阁蠹简中得‘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㊂英宗年间,北宋校正医书局对该书进行了校订,汰去伤寒之文,断自杂病以下,整理为‘金匮要略方论“,于治平三年(1066年)刊行天下,是为现存各版本‘金匮要略“的祖本㊂一般认为,今本‘金匮要略“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成书于东汉㊂然经笔者考证,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为:北宋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一部以张仲景著述为主体,经宋以前历代整理者增㊁删㊁校㊁改,成书于唐以后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方“是北宋校正医书局在‘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基础上重新整理㊁校订而来的,初刊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其成书年代为北宋㊂目前,学界以明洪武年间吴迁抄本‘金匮要略方“为最精善㊁最正宗的版本[1],故本文中所有 今本‘金匮要略“”均指代此本,所有‘金匮要略“中的文字内容均引自此本㊂兹将全部考证过程叙述见表1㊂1 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的张仲景著作在考证今本‘金匮要略“书名来源及成书过程之前,需首先对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张仲景著作名目加以梳理㊂具体情况见表1~2㊂ 可见,在唐以前,张仲景著作主要有‘张仲景辨伤寒并方“‘张仲景辨伤寒“‘张仲景伤寒论“‘仲景伤寒论“‘伤寒论“‘张仲景杂方“‘张仲景方“‘张仲表1 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关于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出处年代记载内容‘经方小品“残卷[2]南朝㊃宋‘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㊂‘张仲景杂方“有八卷㊂‘隋书㊃经籍志“[3]唐‘张仲景方“十五卷㊂仲景,后汉人㊂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 ‘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 亡㊂‘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㊂‘旧唐书㊃经籍志“[4]五代㊃后晋‘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㊂表2 唐以前的医学文献中张仲景著作的引用名出处年代引用名‘肘后备急方“[5]东晋㊁南北朝张仲景诸要方㊁仲景方‘备急千金要方“[6]唐仲景要方[7]唐伤寒大论景药方“‘张仲景评病要方“‘张仲景疗妇人方“等,而未见‘伤寒杂病论“‘金匮玉函要略方“‘金匮要略方“㊂对表中内容稍加梳理后可以发现:‘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与‘张仲景辨伤寒“卷数基本相同;‘张仲景方“与‘张仲景药方“卷数相同;‘张仲景辨伤寒“与‘张仲景方“在‘隋书㊃经籍志“中并列出现,是两部不同的医书㊂由此可推知,从南朝至唐代,张仲景著述主要存在以‘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为代表的 伤寒线”和以‘张仲景方“为代表的 张仲景方线”两条传承路线㊂此外‘张仲景评病要方“在隋代便已亡佚,而‘张仲景杂方“和‘张仲景疗妇人方“的传承关系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作具体阐述㊂2 唐以前‘伤寒论“的主要版本及传承关系现存的唐以前‘伤寒论“主要有‘金匮玉函经“㊁唐本‘伤寒论“(‘千金翼方“卷九㊁卷十所载的伤寒内容)和据‘外台秘要方“引文辑佚的‘伤寒论“(下简称王焘本‘伤寒论“)这三个版本㊂2.1 ‘金匮玉函经“应传承自‘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从内容上看,‘金匮玉函经“由太阳病㊁阳明病㊁少阳病㊁太阴病㊁少阴病㊁厥阴病㊁霍乱㊁阴阳易等篇构成,全书结构与宋本‘伤寒论“(严格来讲,北宋治平二年刊行的大字本‘伤寒论“和元祐三年年刊行的小字本‘伤寒论“均已亡佚,现今所谓的 宋本‘伤寒论“”实际上是明代赵开美依宋刊小字本翻刻的版本)基本一致,内容也仅限于伤寒㊂结合表1所列名目来看,‘金匮玉函经“应传承自‘张仲景辨伤寒并方“‘张仲景辨伤寒“一线㊂2.2 唐本‘伤寒论“应传承自‘张仲景辨伤寒并方“唐本‘伤寒论“由太阳病㊁阳明病㊁少阳病㊁太阴病㊁少阴病㊁厥阴病㊁霍乱㊁阴阳易等篇构成㊂其中太阳病篇虽被孙思邈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细化为太阳病用桂枝汤法㊁麻黄汤法㊁青龙汤法等七篇,但其主体结构仍与‘金匮玉函经“㊁宋本‘伤寒论“基本一致,可认为是传承自‘张仲景辨伤寒并方“‘张仲景辨伤寒“一线㊂2.3 王焘本‘伤寒论“可能为‘张仲景辨伤寒“与其他张仲景论治杂病著作的合刊本而王焘本‘伤寒论“除含有 伤寒”内容之外,仍载有今本‘金匮要略“中多篇 杂病”的内容㊂张秀琴[9]对王焘本‘伤寒论“各条文所出卷数进行了整理,并将其内容与宋本‘伤寒论“㊁今本‘金匮要略“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发现:王焘本‘伤寒论“共18卷,前10卷条文多可见于宋本‘伤寒论“太阳㊁阳明㊁少阴㊁厥阴及可与不可诸篇;11~18卷内容多见于今本‘金匮要略“痉湿暍病㊁百合狐惑阴阳毒病㊁疟病㊁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等10篇㊂结合表1所列名目来看,王焘本‘伤寒论“前10卷主载 伤寒”,与‘经方小品“ ‘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㊁‘隋书㊃经籍志“ 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记载基本一致;后8卷主载 杂病”,与‘经方小品“ ‘张仲景杂方“有八卷”记载一致㊂故综合来看,王焘本‘伤寒论“可能是10卷本‘张仲景辨伤寒“(或9卷本‘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与其他张仲景论治杂病著作(可能为8卷本‘张仲景杂方“)的合刊本,共18卷㊂伤寒与杂病内容合刊并非王焘本‘伤寒论“所独有㊂如在北宋高若讷(997年~1055年)所著的‘伤寒类要“中有: 张仲景‘伤寒论“云: 黄疸病,以麻黄醇酒汤主之㊂’”[10]528之语;北宋苏颂等编撰的‘本草图经“(成书于1061年)中亦有: 张仲景‘伤寒论“疗膀胱急,小腹满,身尽黄,额上黑及足下热,因作黑瘅,大便必黑,腹胪胀满如水状,大便溏者,女劳得之,非水也㊂腹满者难疗,消石矾石散主之㊂”[10]174 张仲景治伤寒有增减木防己汤及防己地黄㊁五物防己㊁黄芪六物等汤㊂”[10]604等记载㊂而以上诸条均为今本‘金匮要略“中的内容,并不见于宋本‘伤寒论“㊂可见在宋本‘伤寒论“刊行之前,社会上主要流传的应是这种伤寒与杂病内容合刊的‘伤寒论“㊂考北宋寇宗奭所著的‘本草衍义“(刊于1116年)有: 新校正仲景‘伤寒论“后言,四月已后,天气热时,用白虎者是也㊂”[10]236之语,其特意强调 新校正”三字,或许就是为了与古传的合刊本区别开来㊂3 金匮玉函”释义及与唐以前医家著作的关系在以上列举的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并未记载张仲景有名为 金匮玉函”的任何著作㊂那么 金匮玉函”是何时与张仲景著作产生关联的呢?要厘清这个问题,首先还要从 金匮玉函”一词本身说起㊂3.1 金匮玉函”本为保存重要物品或书籍的容器金匮,原指用金属(多为铜)封缄的盒子[11]㊂玉函,原指玉制的匣子[12]㊂二者均用于保存重要的物品或书籍,后也引申为 重要㊁宝贵”一义,常常并称或混用于书名之中,意指此书十分珍贵㊂如‘素问㊃气穴论篇“ 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13]㊁‘千金翼方序“ 是故先王镂之于玉板,往圣藏之以金匮”[7]8⁃9等均属此用法㊂3.2 葛洪始用 金匮” 玉函”命名其医书关于金匮一词明确作为医书标题使用的记载,最早见于葛洪‘肘后备急方“: 省仲景㊁元化㊁刘㊁戴秘要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㊂”[5]5在‘抱朴子㊃杂应篇“中,葛洪又提到: 余见戴霸㊁华他所集‘金匮“‘绿囊“㊁崔中书‘黄素方“及百家杂方五百许卷㊂”[14]可知此‘金匮“或为戴霸所集,而非张仲景著作㊂在史志目录中, 金匮”第一次与医书产生关联是在唐代编纂的‘晋书“中㊂‘晋书㊃葛洪传“中提到葛洪著有 ‘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9]㊂可见葛洪与 金匮”关联之密切㊂ 玉函”一词用于医书名也始于葛洪㊂‘肘后备急方“序有言: 余 收拾奇异,捃拾遗逸,选而集之,使种类殊分,缓急易简,凡为百卷,名曰‘玉函“㊂”[5]5在‘抱朴子㊃杂应篇“中,葛洪亦云: 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别病名,以类相续,不相杂错㊂”[14]此处所言‘玉函方“与‘晋书“所载‘金匮药方“卷数均为100卷,且金匮㊁玉函因词义相近而常常并称或混用,故‘玉函方“与‘金匮药方“实为一书㊂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云: ‘晋书㊃葛洪传“曰: 洪著‘金匮药方“百卷’,据‘肘后方“及‘抱朴子“自云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则二者必是一书㊂”[15]亦认为二者实为一书㊂3.3 六朝隋唐时期有人以 金匮玉函”命名张仲景医书金匮玉函”是何时与张仲景著作产生关联的呢?‘校正金匮玉函经疏“云: ‘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 缘张仲景有‘金匮录“,故以 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㊂”宋臣认为‘金匮玉函经“以 金匮玉函”为名的原因是张仲景撰有‘金匮录“一书,故取 宝而藏之”之义㊂但据‘隋书㊃经籍志“ ‘金匮录“二十三卷,目一卷,京里先生撰”的记载,‘金匮录“的作者并非张仲景,而是京里先生[16]㊂梁永宣[16]㊁久保辉幸[17]等学者在对‘金匮录“一书作深入研究后发现,该书与张仲景著作无关,而与葛洪著作‘抱朴子“存在密切关联㊂那么宋臣为何会认为‘金匮录“是张仲景所作呢?梁永宣教授[16]认为有2种可能性:(1)宋臣校正‘金匮玉函经“时,民间流传有托名张仲景的‘金匮录“一书,被宋臣所取用;(2)宋臣参考了唐代著名学者贾公彦‘周礼注疏“中: 张仲景‘金匮“云: 神农能尝百药,则炎帝者也’”一语㊂笔者同意梁教授的观点,并同时提出第3种可能性:宋臣将‘金匮要略叙“中的 仲景‘金匮“录歧黄‘难“‘素“之方近将千卷”句读为 仲景‘金匮录“㊁歧黄‘难“‘素“之方近将千卷”,从而使得表 收录”义的 录”字进入到了书名号内,则‘金匮“变成了‘金匮录“㊂经沈澍农教授[19]考证,‘金匮玉函经“中存在避南朝梁太祖文皇帝萧顺之和唐高宗李治名讳的情况,故知其最终的抄成年代应在唐代㊂考最早记载张仲景著有以 金匮玉函”为名的著作的文献为唐代贾公彦(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太宗㊁唐高宗在位年间)所著的‘周礼注疏“,而此前的‘经方小品“‘隋书“,及年代相近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等均未言及此事㊂故以 金匮玉函”重新命名张仲景著作一事应发生在南朝梁至唐初之间,尤以唐初的可能性较大,且改名后流传并不广泛,未被孙思邈㊁王焘等所收录㊂同理,‘金匮玉函要略方“一书的定名时间也不会在此之前㊂其实早在日本江户时期,丹波元简[20]便已在‘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一书中指出: 盖唐时有合‘伤寒杂病论“改名‘金匮玉函“以传之者㊂”认为 金匮玉函”为唐代医家所赋名㊂并对用 金匮玉函”为张仲景著作命名的原因也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金匮玉函“原是葛洪所命书,即唐人尊宗仲景者,遂取而为之标题,以珍秘不出之故,著录失其目欤㊂”综上,丹波元简提出的 唐人以葛洪医书标题 金匮玉函’为张仲景著作冠名”这一观点大致可从,但直接判其更名年代为唐代稍显武断㊂笔者认为, 金匮玉函”从 葛洪所命书”变为张仲景著作标题一事应发生在南朝梁至唐初这段历史时期内(尤以唐初的可能性较大),目的是为了表达整理者对仲景之学的珍视与珍藏㊂4 ‘金匮玉函要略方“与唐以前医家著作的关系4.1 ‘金匮玉函要略方“与‘张仲景辨伤寒“‘张仲景杂方“‘张仲景疗妇人方“‘脉经“等书异轨同源‘金匮玉函要略方“为今本‘金匮要略“的前身㊂据‘金匮要略方论序“记载,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共有三卷: 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㊂”与‘脉经“卷七论伤寒㊁卷八载杂病㊁卷九辨妇儿的结构基本一致,均较王焘本‘伤寒论“多出了妇人病篇的内容㊂结合表1所列名目来看,‘金匮玉函要略方“大致涉及了‘张仲景辨伤寒并方“‘张仲景杂方“‘张仲景疗妇人方“三种张仲景著作的内容㊂同时又考虑到除小儿杂病㊁杂疗方㊁饮食禁忌等篇章外,‘金匮玉函要略方“与‘脉经“卷七㊁卷八㊁卷九章节结构基本一致,因此也不能排除二者异轨同源的可能㊂4.2 ‘金匮玉函要略方“可能为‘金匮玉函方“的节略本要㊁略”二字均可泛指概要,合而为同义复词㊂‘淮南鸿列要略闲诂“注 要略”为: 略数其要,论其大体㊂”若用于书名,其卷数大多较少,应属主要内容之概要㊁纲领之意[12]㊂‘金匮玉函要略方“,顾名思义,即辑‘金匮玉函方“纲要而成的节略本㊂事实上,今本‘金匮要略“确有可能为节略本,理由如下:(1)该书书名为 要略”㊂‘校正金匮要略方叙“[21]2云: 其伤寒文多节略㊂”表明该书可能为节略本㊂(2)今本‘金匮要略“中部分条文可能是经过缩略处理的㊂如:①‘金匮要略方㊃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人甘草汤主之㊂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㊂”[21]28该条,‘外台秘要方“引仲景‘伤寒论“作: 胸痹之病,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是也,橘皮枳实汤主之方㊂”[9]235‘肘后备急方“‘经方小品“‘备急千金要方“与‘外台“所录基本相同㊂可见橘皮枳实生姜汤本有自己的主证,并非与茯苓杏人甘草汤共用一条,今本‘金匮要略“作 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有经整理者缩略处理的可能㊂②‘金匮要略方㊃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风引,除热,主瘫痫汤方㊂”[21]15该条,‘外台秘要方“引‘崔氏方“作: 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痸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 此本仲景‘伤寒论“方㊂”[9]287⁃288对比来看,‘外台“引文详实连贯,语义通顺,‘金匮要略“则简约扼要,似经过缩略处理㊂既往认为这些条文属今本‘金匮要略“的佚文,但如今看来,这些条文可能本就不存在于其祖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之中,属于被‘金匮玉函要略方“编撰者节略掉的文字㊂4.3 ‘金匮玉函要略方“与‘证类本草“所载‘金匮玉函方“有一定渊源既然说‘金匮玉函要略方“可能是‘金匮玉函方“的节略本,那么‘金匮玉函方“又是何书呢?在‘证类本草“开篇罗列的 所出经史方书”[10]8中载有‘金匮玉函方“一书,但未题作者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㊃引据古今医家书目“中同载有‘金匮玉函方“一书,并题为张仲景所著[22]㊂不过由于在‘本草纲目“之前并未见有 张仲景著‘金匮玉函方“”的记载,无法确定李时珍之言究竟是确有凭据还是主观判断㊂因此,要考证‘证类本草“所载‘金匮玉函方“与‘金匮玉函要略方“前身‘金匮玉函方“究竟是否为同一著作,还需从内容入手㊂笔者将‘证类本草“所引‘金匮玉函方“内容与今本‘金匮要略“相对比,整理见表3㊂表3 ‘证类本草“所引‘金匮玉函方“内容与今本‘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对比序号‘证类本草“‘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2急无药可解,只煎甘草㊁荠苨汤服之,入口便活㊂[10]356凡诸毒,多是假毒以投之,知时宜煮甘草㊁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㊂[22]89饮食不知是何毒:依前,甘草㊁荠苨通疗此毒,皆可以救之㊂[5]2453‘金匮玉函“治小儿撮口及噤方:用生甘草一分细剉,以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与儿服㊂令吐痰涎后,以乳汁点儿口中瘥㊂[10]356未见未见4‘金匮玉函“治小儿中蛊欲死㊂甘草半两剉,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作二服,当吐蛊出㊂[10]356未见未见5‘金匮玉函“治小儿羸瘦惙惙方:甘草二两,炙焦,杵为末,蜜丸如绿豆大㊂每温水下五丸,日二服㊂[10]356未见未见6‘金匮方“:温中坐药,蛇床子散方:蛇床子仁为末,以白粉少许和令匀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矣㊂[10]481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方:蛇床子人,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矣㊂[22]78未见7‘金匮玉函方“:钩吻叶与芹叶相似,误食之杀人:荠苨八两,水六升,煮取三升,为两服解之㊂[10]644误食钩吻杀人解之方:钩吻与芹菜相似,误食之,杀人,解之方:荠苨八两,上一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㊂[22]87钩吻叶与芥相似,误食之,杀人㊂方:荠苨八两,水六升,煮取三升,服五合㊂日五服㊂又云:此非钩吻㊂[5]243⁃2448‘金匮玉函“云:菌仰卷及赤色,不可食㊂木耳青色及仰生者,不可食之㊂[10]722木耳赤色及仰生者,勿食㊂菌仰卷及赤色者,不可食㊂[22]85未见9‘金匮玉函方“: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㊂[10]771未见原文无此条㊂金㊃杨用和自‘证类本草“补辑此条附于卷之四㊃治卒胃反呕啘方第三十篇后10‘金匮方“:啖蛇牛肉杀人,何以知之?啖蛇者,毛发向后顺者是也,食之欲死,饮人乳汁一升立愈㊂[10]1055噉蛇牛肉杀人㊂何以知之?噉蛇者,毛发向后顺者是也㊂食之欲死方:饮人乳汁一升,立愈㊂[22]81未见11‘金匮方“: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三升,以子汁饮之亦治㊂凡蟹未经霜者多毒㊂[10]1481食蟹中毒方:紫苏浓煮汁,饮之三升㊂紫苏子捣汁饮之,亦良㊂[22]84原文无此条㊂金㊃杨用和自‘证类本草“补辑此条附于卷之七㊃治食中诸毒方第六十九后12‘金匮方“: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肚满痛不可忍,作蛟龙病㊂服硬糖三二升,日二度㊂吐出如蜥蜴三二,便瘥㊂[10]1495凡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腹满,痛不可忍,蛟龙病方:硬糖二三升,日两度,吐出如蜥蜴三五枚,差㊂[22]87原文无此条㊂金㊃杨用和自‘证类本草“补辑此条附于卷之七㊃治食中诸毒方第六十九后 ‘证类本草“共引‘金匮玉函方“文2条,‘金匮玉函“文6条,‘金匮方“文4条㊂检 所出经史方书”中仅有‘金匮玉函方“,并无‘金匮玉函“‘金匮方“,故此二者必是‘金匮玉函方“的简称㊂由表3可知,‘证类本草“引‘金匮玉函方“条文共计12条,其中第1㊁2㊁6㊁7㊁8㊁10㊁11㊁12等8条条文均见于今本‘金匮要略“,可见其与今本‘金匮要略“关联密切;第3㊁4㊁5㊁9等4条条文未见于今本‘金匮要略“,可见其较今本‘金匮要略“内容丰富㊂且在多出的4条条文中,第3㊁4㊁9条使用 盏”作水量的计量单位,具备北宋早期医学文献独特的文字特征[23],可知该书在北宋早期曾经过抄写或刊印;第3㊁4㊁5条为治小儿杂病方,与‘脉经“卷九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一节相印合,增加了 ‘金匮玉函要略方“与‘脉经“异轨同源”的可能性㊂综上,再结合李时珍之言,可以认为‘金匮玉函要略方“与‘证类本草“所载‘金匮玉函方“有一定渊源,但尚无直接证据能够证明该‘金匮玉函方“的作者即为张仲景㊂另需注意的是,梁永宣[24]认为: 今本‘金匮要略方“卷下第23篇部分文字及24㊁25篇,可能在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已被视为张仲景内容,或者宋臣根据流传不可靠的张仲景医书抄本而加入‘金匮要略“中,本非张仲景文字㊂” 这些条文可能原属于葛洪‘肘后方“或‘葛氏方“内容㊂”并认为今本‘金匮要略“中 蜀椒毒㊁钩吻毒㊁莨菪毒㊁苦瓠毒㊁马肝中毒㊁六畜鸟兽㊁肝脏㊁郁肉㊁黍米中藏脯”等内容均出自葛洪的‘肘后方“,而与张仲景无关㊂考‘外台秘要方㊃卷第三十一㊃解饮食相害成病百件“食马肝中毒方㊁食诸六畜鸟兽肝中毒方㊁食郁肉及漏脯中毒方条下均有 王焘大字注”曰 仲景同”三字,而并非 宋臣小注”㊂因此,以上解诸食毒内容仍与张仲景相关,并非从葛洪医书抄录至此㊂检‘备急千金要方㊃卷第二十四㊃解食毒第一“中所载内容与今本‘金匮要略“相近,并言此为 神农黄帝解毒方法”,而据‘汉书㊃艺文志“记载, 经方十一家”中恰有 ‘神农黄帝食禁“七卷”[25]㊂故今本‘金匮要略“中饮食禁忌㊁解诸食毒等内容应承自‘汉书㊃艺文志“中记载的‘神农黄帝食禁“一书,亦属张仲景学术内容㊂经此梳理,也明晰了今本‘金匮要略“与部分西汉时期经方著作之间的学术源流和传承脉络㊂5 ‘金匮玉函要略方“版本考订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馆阁蠹简中发现了今本‘金匮要略“的前身 ‘金匮玉函要略方“㊂关于‘金匮玉函要略方“的版本情况,诸史志医籍均无记载,也无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㊂笔者尝试通过今本‘金匮要略“中的一些隐含信息,对该书部分版本情况稍加分析㊂5.1 ‘金匮玉函要略方“应为纸质书籍,而非简牍据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金匮要略方叙“所述,‘金匮玉函要略方“一书共分三卷,上卷为伤寒内容,中卷为杂病内容,下卷为方药及妇人病内容㊂先看上卷伤寒㊂宋本‘伤寒论“为10卷,‘金匮玉函经“为7卷,‘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为9卷,‘张仲景辨伤寒“为10卷,单伤寒部分内容便已有7~ 10卷多,但在‘金匮玉函要略方“中仅有1卷㊂不过这也可解释为是因其 伤寒文多节略”导致的㊂再看中卷杂病㊂据王焘本‘伤寒论“引载篇目来看,该本前10卷为伤寒,后8卷为杂病,其杂病内容也占有8卷之多,但在‘金匮玉函要略方“中亦仅有1卷㊂最后看下卷妇人病并方㊂据‘隋书“记载,‘张仲景疗妇人方“为2卷,但在‘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妇人病篇加上全书方药内容也仅有1卷㊂可见‘金匮玉函要略方“仅用3卷就写完了原本17~20卷的内容,如此之大的卷数差异提示从‘张仲景辨伤寒“等书到‘金匮玉函要略方“,其书写媒介必然发生了从竹简到纸张这一质的变化㊂即‘金匮玉函要略方“应为纸质书籍,而非简牍㊂据学者考证,纸质文书㊁图书的普及大约是在东晋以后[26⁃27],这与前文考证的‘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定名年代也相吻合㊂5.2 ‘金匮玉函要略方“应为校本,而非简单的抄本‘金匮要略方㊃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甘遂半夏汤条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下有 一本无”[21]39小字注文;‘金匮要略方㊃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方”下亦有 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21]52小字注文㊂而据‘校正金匮要略方叙“ 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所述,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为当世孤本,并不存在其他对校本㊂那么这些同时存在于吴本㊁邓本两套系统中 一本如何如何”的小。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四妙散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四妙散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5年6月 第21卷 No.281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四妙散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傅要武1 龙银玖1 吴有坤1 陈宗建1 范 强1 黄开顺2通讯作者(1重庆市荣昌县中医院 重庆 400020)(2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 400050)【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6-0081-01【摘要】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四妙散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膝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四妙散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疗程3周。

观察两组膝关节疼痛、关节屈伸功能及膝关节积液情况。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80%,经秩和检验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U=3.007,P=0.036<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四妙散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好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

【关键词】 关节镜;四妙散;膝痛;关节炎临床观察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高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内而诱发的急性关节内炎症反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逐渐常见。

本文对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四妙散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和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膝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72例。

年龄36~65岁,平均45岁,男性66例,女性6例,平均病程2年4个月,血尿酸450~720μmol/L,平均560μmol/L.72例患者均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9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痛风诊断标准”确定为痛风性膝关节炎[1][2][3]。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大家还 认 为 . 此次 学术年会具 有 以下 特点 : 一 是重 视 学术。 会议收到 论 文5 8 篇 。 评 出一 等 奖2 名 、 二 等 奖6 名 、 3 等奖 1 2 名 , 突 出了 “ 倡导 学 术 氛 围 , 培 养学 术精神 ” 的 学会 理 念。 二 是会员投稿活跃 , 参加活动积极。 不 仅投稿数量为历 年之最 、 论文质量高 。 而 且 参加 人数 也 创新 高 , 显 示 出会议 的群 众基 础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扩 大 。 三 是 与会 员单 位 的 关 系更 加 密切 。 会前组 织 了部分 专家到垫 江 县 中医院进 行 考察和 专家 义诊咨询 , 与会员单位 的关 系得到 了 进 一 步强 化 。 四是 与合作 伙伴 的关 系进 一 步加 强 。 希 尔安药业 、 宏 仁 堂药业 等合 作伙伴全 程参与会议 , 提 高了双 方 的交流合作水平 。 五 是议题 更加 广泛 。 会议还 特别邀请 本刊执行 主编曹 文 富教授 和李隆云 、 荣晓凤 、 江 洪等专家分别就 有关专题 进 行学术讲座 。 反 映 了 学会对推动 医疗 、 药物 、 研 究 、 管理 等一 体化全 面 发展 的思 想 。 对今后发展 的重 点 方 向具 有 指导意 义 。
在 分 组 讨 论 会 上 。 与 会 代 表 就 学 会 、 专 委 会 工 作 fQ] 题 及 学 术 年 会 的 会 议 主 题 等 展 开 了 热 烈讨 论 , 形 成 了 一 些 富 于 建设 性 的意见 。 大 家认 为 。 学术年 会应 重 视 学科建 设 与前沿 信 息 的 掌 握 、 突 出 专 业 问 题 的 代 表 性 和 实 用 性 、 强 化 学 术 水 平 、 重 视 学 会 内信 息 交 流 、 倡 导 和推动学术研 究和 科研 活动。

整理主委的全称

整理主委的全称

主委的全称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附件: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分支机构组织管理,推进学科建设,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华中医药学会(以下简称“本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会下属的所有分会、工作委员会。

第三条分支机构在本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本学科领域学术活动,不具备法人资格。

第四条分支机构的正式名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某某分会(工作委员会)”,开展活动时应使用全称,不得直接冠以“中华某某分会(工作委员会)”字样。

不得设立下属机构,不另行制定章程。

第五条分支机构宗旨是:引领学科发展,为本学科领域科技工作者服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繁荣;鼓励学术创新,培养并推出优秀人才,推动中医药继承发展。

第六条要坚持民主办会原则,重大问题、年度计划等都要经过分支机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并报本会批准。

1.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第七条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须向本会提出申请,经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本会学术部归口负责分支机构相关具体事务。

第八条申请成立分支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化,某专业学科或领域有必要建立分支机构以加强学术交流,建立分会后原则上其学科领域及工作任务与其他分会不重复。

(二)已形成覆盖全国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会员队伍,并有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一批热心学会工作、有一定学术威望的科技骨干力量。

(三)有规范的名称;有相对稳定的办公场所;有符合本会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能独立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

(四)必须有稳定的支撑单位,支撑单位要为分支机构提供固定的办公场所及其他必要的办公条件。

(五)有合法和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九条申请与审批程序:(一)提出申请报告。

2021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2021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5
48
Ⅱ—2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管理贫血研讨班
XX市XX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罗梅宏
2021—06-08至2021-06-10
5
49
Ⅱ—2
全国多学科诊治肿瘤疾病研修班
XX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黄金昶
2021-09-13至2021-09-15
5
50
Ⅱ—2
特色诊疗技术再损伤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XX
XX省中医院皮肤科
5
16
Ⅱ-2
传染病的防控与隔离
XX中医药学会
郭希勇
2021-03-18至 2021-12-20
5
17
Ⅱ—2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研究进展研讨班
XX中医药学会
郭希勇
2021-03—18至 2021-12-20
5
18
Ⅱ-2
中医药预防XX能力提升XX
XX中医药学会
郭希勇
2021-03-18至 2021—12-20
脾胃病传承与进展XX
XX省中医药学会
钦丹萍
2021-1018至 2021—10—20
5
XX良春中医医院
朱婉华 李 洁
2021-08-17至2021—08—20
5
41
Ⅱ—2
推拿学的科学问题与基金申报
XX中医药大学
于天源 姚斌彬
2021—11-02至2021—11—04
4
42
Ⅱ—2
全国妇科流派治疗难治性疾病经验高级研修班
XX市中医院
章 勤
2021—06-01至2021-06-04

43
Ⅱ-2
Ⅱ-2
全科医学技能与XXXX
XX中医药学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775号(医疗体育类075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775号(医疗体育类075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775号(医疗体育类075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08.30•【文号】国中医药提字〔2021〕52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综合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775号(医疗体育类075号)提案答复的函国中医药提字〔2021〕52号台盟中央:您们提出的《关于解决中医药传承实践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深入推进中医药教育传承的建议近年来,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系列文件,持续加强中医药经典理论学习和师承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是重视和加强中医经典理论与著作的学习,推进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提高经典课程比重。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教高〔2020〕6号),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医药经典理论教学,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2020年、2021年分别组织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试点,推动有关学校强化经典教学,促进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学习经典。

二是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常态化。

2017年,我局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推动构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中医药人才发展全过程的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

三是持续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十三五”期间,遴选了976名指导老师和1946名继承人开展了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建设了148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10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人。

同时采取“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的培养模式,选拔培养了600名中青年中医主任医师。

校志(1997-2006)编纂工作

校志(1997-2006)编纂工作

《校志》(1997-2006)编纂工作简报校志办公室编第七期 2009年11月20日校志编纂进展情况(二)根据“关于续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志》的工作方案”,要求10月底前完成《校志》初稿。

截止10月底,绝大多数篇章已完成初稿,并经主笔初审后交校志办;校志办对部分篇章也已反馈了修改意见。

现将各篇编写进展情况汇总如下:第一稿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已经上交的第一稿初审,校志办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现将这些问题列举如下,并作简要分析,供各篇在修改时参照。

一、格式体例不尽统一同一篇章的内容,由于编写的部门、人员不同,出现格式体例各不相同的情况。

为便于编写人员修改和主笔做进一步统稿,校志办在综合第一稿中共性问题的基础上,拟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志》编纂格式体例”(放在本文后),请参照执行。

二、时间跨度不尽合理有些篇章没有承接“40年志”的时间。

“40年志”中,有不少篇章的内容、数据只反映到1994年,因此,本卷中需补充1995年和1996年的相关内容和数据。

有些篇章内容大大超出续编校志的时间跨度。

如,有的反应了20世纪80年代的内容;有的反映了2007年以后,甚至是2009年的内容。

如果“40年志”中,1994年前的内容大量缺失,请选择重要内容,简单扼要表述,作为“引言”,不单列条目。

下限时间截止2006年12月31日,之后的内容不在本卷中表述。

切忌不加分析地引用工作报告或总结。

三、内容详略不尽恰当有些内容该详细不详细,也有些内容当简单不简单。

校志编纂,切忌材料的堆积,应当在分析、甄别的基础上,筛选、归纳有价值的内容。

一般而言,能够突出反映本校(研究院)、本单位(部门)实际情况,以及工作特色和成就的内容,应详细表述。

其余的,应简要表述。

有些工作,涉及几个相关部门。

请相关部门都能提供职责范围内的有关事项,以免遗漏。

校志办会在统稿时,整体把握。

《上海中医药大学志》编纂格式体例《上海中医药大学志》编纂格式体例的总体要求,请参照《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访求记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访求记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访求记从来业医者,若非深研《伤寒杂病论》,少有能成就大事的。

然自“伤寒”、“杂病”离析,版本由之纷纭。

《伤寒论》一部,今皆以宋本为尊,故其流布亦最广。

宋本所存“伤寒”之精义、仲景之佚文,虽十具九五,仍不免遗珠之憾。

至于“杂病”部分,亦有宋臣据蠹简所校定之《金匮要略》,而其阙衍错讹,更有甚者。

故古来医家,欲睹仲景原著之全而不可得。

今之有志于版本研究者,虽广为搜罗,互为比勘,留有丰富之文献,但又很难及时、全面地体现在“通行本”上,医学生、临床医者也绝少精力、兴趣、条件去比对各种版本之异同,故所读者仍只是“宋本”,岂不可叹!十余年前,笔者曾发愿通校《伤寒论》,全面汲取各版本之长,整理出一部“逼真伤寒论”来,供临床医者参考。

故而十分留心收集各种《伤寒论》版本,由此注意到民国时期“发掘”出的三种《伤寒杂病论》古本。

其中“桂林古本”与“长沙古本”早已一睹为快,惟“涪陵古本”无缘一见。

加之生计所迫,妄想纷纭,无奈只得将此事搁置下来,深以为憾。

大约在去年八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的周天寒会长来电,称学苑出版社的陈辉先生计划出版上述三种《伤寒杂病论》古本,但“涪陵本”找不到,希望借“地利”帮忙找找。

承周会长抬爱,此役加身,正好再启“涪陵古本”的找寻之旅。

2004年第6期《国医论坛》发表了河南淮滨魏雪舫先生的《涪陵古本概述》一文,文中提到,作者“亲赴重庆,几经周折,终得一见,……该书为海内仅存孤本,纸墨如新,但上册顶端已为鼠啮几尽。

现藏重庆市图书馆。

”据此线索,笔者曾多次前往重庆图书馆,通过馆内检索系统查询,始终不见踪影;再请工作人员帮忙检索,亦无所获;后又通过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刘方方先生,辗转委托馆内熟人去找,仍不可得。

奇怪!仅过十年,此本难道人间蒸发?所幸如今网络发达,信息畅通。

因从“孔夫子旧书网”上发现有售“涪陵古本”上册复印件,经电话联系,确无全本,甚是可惜。

但所附书影有“刘镜沅题”四字,可为线索。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行理事扩大会暨新春团拜会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行理事扩大会暨新春团拜会

▲ 刊 社社 长 张 幼 明 (前 左 1 ) 、 副社长 杨 昶 (前 左 2 ) 等学会 常务理 事 、 理 事和 中医药界专家一 百 多人 出席 了会议 。
邮发 代 号 : 7 8 — 1 0 0
国外 代号 : M4 5 0 6
国 内售价 : 5 . 5 0 元
大 会 由副 会长李 进 主 持。 副会长 王 辉武 代表学会致新 年献辞后 , 副会长 叶秀 英报 告 了 2 0 08 年的工 作情况 , 会长周 天 寒报告 了 2 0 09 年 的工 作安排。 资深专家委 员会委 员 段亚 亭、 罗 荣汉 、 夏 睿 明 、 罗本清 、 魏 尔、 黄治 品等应邀 出席 了会议 , 副主 任委 员吴 昌培代表老专家在会上 提 出了振兴 中医 、 促进 发展 的工 作建议 , 主任委 员马有度 因病未 出席会议 , 委托 副会长黄吉庆在会上 发表 了书面 谈话 。 大会还 安排 了万 州、 垫 江 、 彭水 等 中医药学会和管理 、 老年病 、 五 官科等专委会在会上 介绍经 验 。
9 4 24 9X 0 {I 。 0 2 5 , 0 0 3
重庆 市 中医 药学会举 行理 事扩大会暨新春 团氰
本刊记 者 罗 昀摄影 汪 逸报道
▲ 重庆市卫 生局 副局长 、 本刊编委会 主任方 明金在会上 作重要讲话 。
【本 刊 讯 J 红 梅 吐 艳 , 喜 鹊迎 春 。 重 庆 市 中医药学会 2 0 0 9 年理 事扩大 会 暨新春
团拜会近 期在重 庆 市政协议 政 厅 隆重 举行。 重 庆 市卫 生局 副局 长、 本刊编委会主 任方明 金 出席会议 , 并通 报 了 全 市 中医工 作的情况 和新一 年的形 势、 任务;重 庆市科协 副主 席 戴 伟也在会上 发表 了热情洋溢 的讲话 , 充分肯定 了一 年来学会 的工 作成绩, 并对第十 一 届 中国科协年会将在重 庆 举办的情况 进行 了介绍 。

重庆的名老中医有哪些

重庆的名老中医有哪些

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重庆国医堂医院名老中医名单谭文举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江津市名老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函大教师江津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江津市中医学会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集传承和教义相互参融,攻读各类中医著作,1986年受聘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函大教师,解读《金匮要略》,评为“先进教师”。

1998年评为江津市名中医,2002年受聘为江津市中医学会理事,2006年受聘为江津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在诊疗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行医特色,仔细诊察,辩证施治,力求用药精准,仁心为病患解忧,受到患者及家属广泛赞誉。

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治疗肺部疾病、肝胆疾病、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疾病、儿科、中医妇科、经带胎产、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

冯二伟医学硕士/中医肿瘤、肝病专家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原北京西山医院中医专家,师从王景林、王新敏教授。

从事中医诊疗工作30余年,受邀参加过肿瘤中医药研究项目。

在《医学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精于中医辨证施治,扶正祛邪;主张在临床中药疗、心疗、体疗、食疗四位一体,为患者排忧解难。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腹水等各种肝病;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各种肿瘤疾病;胃痞病、胃脘痛、吐酸病、胃溃、萎缩性胃炎各种脾胃病。

王晓光副主任医师原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肝病科主任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肝胆疾病诊疗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肝脏疾病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肝胆疾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出版医学著作3部,发表国家及省级论文近30篇,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获政府2次记功表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39号(医疗体育类174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39号(医疗体育类174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39号(医疗体育类174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08.13•【文号】国中医药提字〔2021〕44号•【施行日期】2021.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药政管理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39号(医疗体育类174号)提案答复的函国中医药提字〔2021〕44号刘莉委员: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资源挖掘、保护和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中医药典籍挖掘保护和活态传承工作(一)加强对中医药典籍精华的筛选和挖掘。

一是“十二五”期间,我局组织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4000万元,整理出版了400余种重要的中医药古籍。

二是2018年我局组织实施《中华医藏》编纂出版工作,争取中央财政经费4202万元,组织影印出版2289种中医药典籍。

该项目集保护、传承、整理、利用中医古籍为一体,并着力推动中医古籍的学术研究与资源开放共享,是继“道藏”“大藏经”“儒藏”之后,又一项全面揭示中医药发展源流、系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学术建设工程。

三是立项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2020年落实中央财政经费2218万元,2021年落实中央财政经费421万元,重点支持中医药古籍的保护性修复和整理出版,培养中医药古籍保护研究人才以及筛选规范评价一批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

(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是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

为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贯彻《中医药法》关于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有关规定,加强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我局组织开展了中医药学术传承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和传承项目试点工作,制定了《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遴选管理办法(试点试行)》。

在市中医药学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2024

在市中医药学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2024

引言概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市中医药学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本次会议不仅是对过去一届学会工作的总结,更是为下一届学会工作的展望与规划。

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推动其发展与创新。

因此,我将围绕五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医药事业的想法与建议。

正文内容:一、传承与创新1.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保护好中医药的精髓。

2. 中医药理论的创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 中医药技术的创新:加强中医药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开发新的中药资源,提高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 中医药教育的创新:加强对中医药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

5. 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加强对中医药产业的引导和扶持,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中医药在健康养生中的作用1. 中医药在常见病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中医药有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中医药疗法强调调整人体内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慢性病的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3.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讲究与自然共生,注重防病于未然,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4. 中医药在妇幼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经验丰富,对于妇幼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孕期保健、产褥期调理等。

5. 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中医药强调养生,具有抗衰老和延缓老年病发生的作用,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三、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医务人员是中医药服务的关键,要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2.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与西医结合,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某市中医药学会第X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某市中医药学会第X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某市中医药学会第X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市医学会会长、各位副会长,市中医药学会各位理事代表:我受市中医药学会第X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本届理事会工作回顾第X届中医药学会自2000年换届至今已历时十四年。

十四年来,伴随着我市中医事业的进步,市中医学会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发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以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建设。

市中医院突出中医特色办医方向,在总结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于2005年初成立了“中医药特色康复治疗中心”,康复中心针灸科、推拿科、理疗科、骨伤科不断拓宽服务新领域,增设中药薰蒸等治疗项目,在治疗上采取针灸、推拿、理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共收治中风偏瘫、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风湿病等20余种疾病患者XXXX人次,使一些疑难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

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充分巩固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健全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防病治病中的优势,加强全科医疗中医药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85%的乡村医生运用中西医药两种诊疗技术,50%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或中医门诊。

绥滨县中医院脑瘫科建设成为具有特色和规模效益的省级重点专科。

市中医院、XXX集团总医院中医科、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绥滨县中医院建设成4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基地。

切实加强了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全市执业中医师80%达到大学本专科学历水平,县、乡两级医疗机构90%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中专以上水平。

中医机构的中医药技术人员接受规范化继续教育达到100%。

第X届中医药学会换届以来,“中医中药中国行”,XX电视台中医养生讲座节目,X洽会上“XX 中医药中药香囊”的展示,XX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大众健康”宣传活动等,为XX 市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市中医药学会因领导几经更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学会活动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中医药学会的发展,教训是深刻的。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行2008年理事扩大会暨新春团拜会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行2008年理事扩大会暨新春团拜会
为 了活跃 气氛、 增 添节 日的喜 庆 , 会议进行 中还 安排 了三 次幸运 抽 奖活 动, 未 中奖 的参会人 员也都有 小 小的纪 念品 。 整个会议 开得 团结、 活 泼 、 热 烈 、 喜 庆 , 充分 体 现 了 杏林 同仁 负重 自强 、 奋 力争 先 的乐观 向 上 、 开拓创新精神 。
学 会会长周 天 寒首先 代表学会在会上 作 了 2 0 0 7 年 的工 作总结。 接 着 , 副会 长 王 辉武 率全体学会领导成 员一 道 向大家致 以新年 的祝 贺、 并 发 表 了新年贺辞;出席会议 的领导 先后 向资深专家咨询委 员 会的老专家 颁 发 了聘 书 , 向先进 集体、 先进个人 的代表颁 发 了奖状; 受表彰 的专委 会代表在会上 介绍 工 作经 验后 , 名誉会长 马有度在 会上 发表 了热情洋溢 的讲话 。 最后 , 市科协副主 席戴 伟和 市卫 生局 副局 长 、 本 刊编委会 主 任方明金 分别 向全 市的中医药工 作者拜 年, 并对新 的一 年全市 中医药工 作进 行 了展 望 , 对 学会的工 作提 出 了 要求。
▲ 学会 副会长 、 本刊特约编 审黄 吉庆 (右 1 ) 代表 专 委会 在会上 发言 。
维普资讯
本刊记 者罗 昀摄影 汪 逸报道
▲ 重 庆 市 卫 生 局 副 局 长 、 本 刊 编 委 会 主 任 方 明 金 (前 中) 在会 上 作重 要 讲话 , 向全 市 中医 药界 同仁 贺年 。
【本 千Ⅱ1巩J 春 节前 夕, 市 中医药学会在市政协议 政 厅 隆重 举行 2 0 0 8 年理 事扩 大会暨新春 团拜会 。 市卫 生局 、 市科协 的领导 和学会的 理事、 中医药单位的领导 以及部分老专家共 2 0 0 余人 出席会议 。
94 249X

中医药学会章程

中医药学会章程

中医药学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医药学会(英文译名为: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第二条中医药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由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保健、生产、经营等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市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是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市中市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团结广大中医药和相关的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遵循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弘扬优秀民族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中医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努力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服务.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促进中医药专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本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宪法》关于“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及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坚持依法民主办会,不断深化改革,围绕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任务,开展各项活动。

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中医中药并重,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中医中药的协调发展.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南充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医药管理局的业务指导、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局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住所: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一)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研究和科学考察活动,加强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二)编辑出版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医药科学普及期刊和读物,中医药书籍、中医药信息资料;(三)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鼓励、组织会员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会员及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四)普及科学知识,捍卫科学尊严,抑制伪科学和邪教的侵蚀,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在广大群众中进行中医药学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中医药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五)加强同省内外中医药学术团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交往,广泛开展市际间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六)开展中医药科学技术决策论证,提出医药和卫生工作方面的决策建议,承办政策及有关部门在职能转变中委托交办的各项工作和任务;(七)开发和推广中医药科技成果,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八)评选和奖励优秀中医药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和科学普及作品,培养、发现和推荐人才,奖励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以及在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学会工作人员;(九)向党和政府反映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开展有关活动为会员服务;(十)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创造条件兴办符合本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中医科技实体,不断增强本会自身实力;(十一)本会对专委会实行直接管理,与各县、市、区中医药学会实行工作协调和业务指导.第三章会员第七条凡承认本章程,符合下列会员条件者,均可自愿申请为本会会员。

我国微波的应用现状研究

我国微波的应用现状研究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7卷第4期2021年2月Vol.37 No.4Feb. 2021我国微波的应用现状研究刘 飞",韩思学1,韩委呐1,苏智敏1,白 静1,黄媾禹1,杨大坚仏(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大健康中心中药健康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5;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400065)摘要:为掌握我国微波的应用现状,在“Soopat ”网站査询并统计有关微波的专利大数据。

在此基础上,根据微波特性,继续统计有关微波在加热、检测和通讯方面的专利情况,并分析相关文献研究内容。

结果表明,微波是专利申请的热点;但有关微波加热方面专利的有权率和有效率都较低;而有关微波检(探)测和微波通信(讯)方面专利的有权率都较高,但有效率都较低。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微波在我国的加热领域、检测领域和通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关键词:微波;专利分析;文献研究;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TN015微波是一种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 的电 磁波叫由于微波频谱宽,传播时不易受环境影响,反应速度快、对公众健康无显著辐射危害等特点同,在 人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为系统掌握我国在微波领域的应用现状,本研究通过 Soopat 网站(/)查询我国以 “微波”为关键词的专利发明大数据。

在此基础上,根 据微波的应用特征冋,并以“微波加热”“微波检(探) 测”和“微波通讯(信)”三大领域的相关专利和文献研究内容为依据说明微波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研究方法在 Soopat 网站(/)上输入 关键词“微波”,以SooPAT 模式开展捜索(截止时间 是2020年2月29日14点)。

在此基础上,继续在Soopat 网站(/)上输入关键词“微波加热”;“微波检测”“微波探测”;“微波通信” 和“微波通讯”(截止时间是2020年3月6 H 14点)。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公布潘宏春等38人卫生技术药学(生产、流通领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结果的通知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公布潘宏春等38人卫生技术药学(生产、流通领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结果的通知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公布潘宏春等38人卫生技术药学(生产、流通领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结果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01.15
•【字号】渝职改办〔2021〕9号
•【施行日期】2021.01.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公布
潘宏春等38人卫生技术药学(生产、流通领域)专业高
级职称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职改办,市级有关部门人事(干部)处、有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经重庆市卫生技术药学(生产、流通领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2020年12月22日评审通过,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公示、核准,现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予以公布:
一、主任中药师
太极集团:潘宏春;
二、主任药师
市科技局:李卿;
市药监局:郭绮、熊有明、郑小敏;
三、副主任中药师
合川区:崔燕;
云阳县:唐建;
市科技局:张毅、励娜、周波、危永胜、张平;
市药监局:陈健、汪杨丽、何平基;
太极集团:孙燕玲、付昌奎、周强、吴明霞、袁学林;
四、副主任药师
南岸区:周开华;
大足区:周军;
云阳县:熊树林;
酉阳县:李杨;
市科技局:宋国红、罗舜;
市药监局:马雪丰、石克、梁静、管海燕;
太极集团:曾义、罗娟、李娅、邱万蓉、魏安国、王雪莹;
重庆化医集团:舒阳;
重庆联交所集团:蒋世军。

以上人员职称取得时间,从评委会评审通过之日起计算。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
2021年1月15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到 学 会各 方面 工 作 中去 。进一 步 深化 学会 改 革 。二要 确保 完成 学 会换 届任 务 。严格 按 照学 会 改革 的要 求进 行换 届选 举 ,2 0 1 7 年1 0 月 完成换 届 工 作 。三 要 突 出抓好 重 点学 术 项 目 ,推 进 学术 活动 水 平提 高 。着 力抓 好 学术 年会 、 博 ( 硕) 士论 坛 、 国 医名 师 大讲 堂及 全 国性 学 术会 议等 项 目 .争
用 ,助推 全 市 中医事 业发 展 。 会议 由副 会长 兼 秘 书长 杨 国汉 教授 主 持 ,叶 秀英 副 会长 代 表 常务 理事 会在 大 会作 了新年 献 辞 。妇 科 、治 未病 专 委会 ,万 州 、 铜梁 区 中 医药 学
会 和 铭 医堂 医院在 大 会交 流发 言 。
( 本刊 记者
4 8 部 。二 是 学术 水平 进一 步 提高 ,研 究 交流 成效 显著 。 1 7 8 篇 论文 编入 《 论 文 集 》 ,第 十 届 国 医名 师 大讲 堂 以 “ 肿瘤 疾病 的 中医 临床研 究与 实践 ” 为主 题 ,市 内外 6 位 知 名 中医
药健 康 服务 行 动 ”。 奔赴 1 4 个 区县开 展 “ 两讲 一诊 ” 活动 1 8 场 次 。发放 科 普资 料2 5 0 0 0 余 份 。 四是建 言献 策谋 发 展 ,承接 职 能有 新 进展 。举 办 以

▲重庆 市 中 医药 学 会 第四 届五 次 理事 扩 大会 议 在长 城 专家 作 了专题 学 术讲 座 。承 办4 次全 国大型 中医药 学术 会议 ,2 0 0 0 余位 学者 参会 。 举办 继 酒店 会 议厅 举行 。 续 教 育培 训 班3 5 个 。参加 学术 交流 与继 续 教育 培训 的 人数 达 1 0 5 0 0 余人 。三 是 实施 “ 中医
专家 门诊 部 落户 铭 医堂 医院 、举 办 了 “ 传 统 中医药 + 现代 互联 网 ”高 峰论 坛。 周 天寒 会 长在 2 0 1 7 年 工作 安排 中提 出 :2 0 1 7 年要 圆满 完成 本 届理 事会 工作 目标 :一 要认 真学 习贯 彻 党 的十八 届 六 中全会 精神 ,把全 会精 神 落
出新 贡 献 ,以优 异的 成绩 迎接 党 的十 九大胜 利 召开 。 方 明金 副 主任 在 会上 作 了 重要 讲话 。 他 充分 肯 定学 会这 些 年 为重 庆 中 医事业 发 展所 作 的 工作 ,要 求学 会 讲政 治 、识 大 局 、讲 规矩 ,坚 持 在 党
的领 导 和政 府 的管 控 下开 展工 作 ;坚 持学 会 的 办会 宗 旨 ,不 忘初 心 ,发 挥在 中医药 教 育 、科学 研 究等 方面 以及 宣 传贯 彻 《中医药 法 》中的重 要作
会 上 。 向 明成 副 会 长 作 了 学 会 2 0 1 6 年 工 作 报 告 。 他 指 出 ,2 0 1 6 年 的工 作 已 全 面 完
成 :一是 深化 学会 改革 ,组织 队伍 进一 步壮 大 。召 开 了四届 二次 会员 代表 大会 暨改 革研 讨
会 。被市 科协 授 予重庆 市 “ 标 兵学 会” 称号 、推 荐 为中 国科协 系统 表彰 的 先进 集体 。新 成 立 了4 个 专 委 会 ,评 选 表 彰 了优 秀 基 层 中 医4 8 名 、 优 秀青 年 中医 5 9 名 、 优 秀 中 医药 专 著
▲重 庆 市 中医管理 局原 局长 、本刊 特约 编审 吴 昌培 ( 右 2)。市卫 计 委 中医 综合 处 处长 张永 贵 ( 右3) 等嘉 宾在 主席 台就座 。
▲大会 向新 发 展 的6 个 团体会 员 单位 授 予了牌 匾和 证 书。
▲本 刊主 编曹 文 富 ( 前右 1 】、副 主编 王辉 武 ( 前右2) 、编委会副主任杨隆奎 ( 前右 3 ) 、编 委李坤吉 ( 后右 2) 等均出席了会议。
▲学会 副会长兼 秘书长 、本刊 副主 编杨国汉主持 会议。
取2 m3 个 全 国性 学 术会 议在 重庆 举 办 。 四要积 极 开展 “ 中医药 健 康服 务行 动 ” 。把讲 科 普 、讲 学 术 、搞 义诊 ( 两讲 一诊 )坚持 深入 下去 。五 要增 强学 会 承接 政 府职 能 的综 合 能力 。完 成好 政 府部 门交办 的各 项 任务 。 同时 ,要 发扬 学 会 “ 奉献 、团结 、奋 进 、实 干” 的精 神 ,为 “ 健 康 中 国”做
张幼明
摄 影 ,重庆 市 中医药 学 会
报道 )
▲学 会 副 会 长 向 明 成 ( 左 1) , f  ̄ 2 0 1 6 年 学 会 工 作 报告 。
▲重 庆 市卫 计 委副主 任 、 中医 管理 局 副局 长 、 本刊 编委会 主任方 明金在会 上作 重要讲话 。
▲学会会长、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周天寒 在会上部 署2 0 1 7 年学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
[ 本刊 讯 ] 重 庆市 中 医药学 会 第四届 五 次理 事扩 大会 议近 日在 长城 酒店 会 议厅 举行 。 学会 全体 理事 、 专委会 主任 、各 团体会 员单 位 负责 人、 资深 专家 咨询 委员 和各 区县 中 医药
处处 长张 永贵 出席 大会 。
学会 负 责人 共2 3 0 余人 参加 会 议。 市 卫计 委副 主任 、中 医管理 局 副局 长 方明 金 和 中医综 合
“ 当前 中 医热 的喜 与 忧” 为 主题 的 中 医药 博 ( 硕 ) 士论 坛 。提 出 为持 续 “ 中 医热 ”和 有利 于 中 医事业 发展 的九项 建议 ,市 卫计 委正 式把 中 医药继 续教 育 工作 移 交学 会 ,执 行 1 3 9 个 继续 医学教 育项 目。五 是 学会 互联 网及 信 息工 作有 较大 进 步 。新建 了 学会微 信公 众 号 以及QQ群 、微信 群 ,中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