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过关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各课文言文阅读专项达标检测(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与文言文阅读专项检测(满分:120分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古诗词默写(20分)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5.崔颢的《黄鹤楼》中把惆怅的情怀自然地转化为无尽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长江近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具体描写,表现诗人闲适自由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8. 引用典故,表达将士们要誓死效忠朝廷,报效国家的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9.借品评历史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10.以类比手法表现诗人老当益壮,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揭示“美好事物易逝,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年且九十(________)②杂然相许(________)③始一反焉(________)(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智叟的疑问都流露出他们对移山过程必须解决的难题的关心和关注。
C.操蛇之神的“惧”侧面突出了愚公移山的紧定信念和恒心。
D.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不仅没有损害愚公形象,反而使愚公形象更加高大求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军士吏被甲________ ②天子且至 ________(2)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已而之细柳军/何陋之有B.吾欲入劳军/劳其筋骨C.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蒙乃始就学D.称善者久之/陈康肃公善射(3)请把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谈谈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2.课外阅读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
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甲)。
予叹曰:“(乙)。
”(选自林昉《钓鱼记》)(1)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乙竟日亡所获也B.易:寒暑易节故易取也C.至:居无何,上至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D.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2)“意”,会意字,从心从音,合起来表示发自内心的声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②,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
②属文:写文章。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________②比冠,博通经史 ________(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需即提出论点,并将“天时”“地利”“人和”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没有被攻下,是因为攻城者没有占据有利作战的天时。
C.四不“非不”强调了再优越的地利条件,也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D.全文设喻说理,析理精微,突出了孟子“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的主张。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富贵不能淫》)(乙)陈果①,字稚硕,乡试登唐文献榜第二甲,授兵部山海关主事。
果慷慨,少与阮大成②友。
大成中年流落,挈③妻子依之;及卒,果又以礼殡葬之,抚其子,择配,嫁其女。
丙申,岁大祲④,果出粟赈饥。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③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②暂:突然。
③乏绝:食用缺乏断绝、穷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素闻广贤/素湍绿潭B.匈奴兵多/兵革非不坚利也C.广之将兵/将以下骑送迎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虽我之死(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3)李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类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鹭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妻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
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
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
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思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尤为骄淫。
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
震深疾之,诣阙上疏,书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待李闫兄于震,震不从。
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待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震曰:“如朝是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
”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三年春,帝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
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
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意望,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
身死之日,以杂木为馆,布单被载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三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三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8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词兵革非不坚利也/兵不厌诈(兵器/用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从/如果)不见曦月(太阳)至于夏水襄/陵(到了/漫上/丘陵)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阻断/极高的山峰)(巘: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或王命急宣/而或长烟一空(有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驾驭/快)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清波/水流清澈)(荣:树木苍翠/峻:(山)高而陡峭/茂:(百草)丰茂)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冲刷)良多趣味/感慨良多(实在、真)2.翻译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江流两岸都是连绵的大山,连一点儿缺断的地方也没有。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每到春、冬两季的时候,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清波在水中打着回旋,山影倒映在水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到雨后初晴或秋霜始降的早晨,树林和山间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常常又爬上高崖的猿猴在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甚是凄凉,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也不消失。
3.作者描绘三峡景致的顺序:先总写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
4.作者笔下三峡各个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夏季:水势浩大汹猛,水流湍急;春冬之时: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季:林寒涧肃,空寂凄凉。
5.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③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②暂:突然。
③乏绝:食用缺乏断绝、穷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素闻广贤/素湍绿潭B.匈奴兵多/兵革非不坚利也C.广之将兵/将以下骑送迎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虽我之死(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3)李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1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选自地理巨著《__________》,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________。
(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绝.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4分)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1.水经注郦道元2.(1)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2)如果(3)极高的(4)停止,消失3.(1)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4.示例: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二、(16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_ ③悦人襟灵________(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
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2.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___(时期)的大儒孟子写的《孟子》。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而后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C.而后喻(表达)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3)本文开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六位圣君贤相的出身。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4)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所遇到的磨难。
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回答)(5)对于治理国家,孟子认为“内”要有“拂士”,“外”要有“敌国”,只有这样,国家才不至灭亡。
你同意孟子的这个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
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⑥。
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矢里燥。
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
②黄门:宦官。
③中藏:宫中仓库。
④渍:浸、蘸。
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
⑥服:认罪。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B.向求,实不敢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此易知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令破鼠矢/国破山河在(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需即提出论点,并将“天时”“地利”“人和”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没有被攻下,是因为攻城者没有占据有利作战的天时。
C.四不“非不”强调了再优越的地利条件,也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D.全文设喻说理,析理精微,突出了孟子“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初二上册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二上册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2)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B.人恒过(经过)C.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D.而后喻(了解、明白)(3)本文围绕哪两个话题来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举一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5)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增长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书上元夜游苏轼己卯上元,予在儋州。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①杂揉屠沽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②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民:指汉族。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②过:苏轼的幼子,字叔党。
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
(1)“予欣然从之”中“从”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3)“步”、“入”、“历”三个动词连用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谳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带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___(时期)的大儒孟子写的《孟子》。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而后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C.而后喻(表达)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3)本文开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六位圣君贤相的出身。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4)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所遇到的磨难。
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回答)(5)对于治理国家,孟子认为“内”要有“拂士”,“外”要有“敌国”,只有这样,国家才不至灭亡。
你同意孟子的这个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澄渊博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
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
俭乃叹服。
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①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
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
澄曰:“此名服匿②,单于以与苏武。
”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
②服匿:盛酒器。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自非亭午夜分B.读书过陆澄/人恒过C.单于以与苏武/未复有与其奇者D.并夺物将去/委而去之(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年且九十(________)②杂然相许(________)③始一反焉(________)(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智叟的疑问都流露出他们对移山过程必须解决的难题的关心和关注。
C.操蛇之神的“惧”侧面突出了愚公移山的紧定信念和恒心。
D.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不仅没有损害愚公形象,反而使愚公形象更加高大求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的美好愿望。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年且九十(________)②杂然相许(________)③始一反焉(________)(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智叟的疑问都流露出他们对移山过程必须解决的难题的关心和关注。
C.操蛇之神的“惧”侧面突出了愚公移山的紧定信念和恒心。
D.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不仅没有损害愚公形象,反而使愚公形象更加高大求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过关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阅读《三峡》,回答文后问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根据课文,在文中括号里填字。
2.解释文中加点词。
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或.王命急宣素湍.绿潭林寒涧肃.哀转久绝.
3.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本文作者抓住三峡的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先写山,突出的特点,后写水,突出的不同景象。
5.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
6.本文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描写对象都是,都抓住它的特点来写,都采用描写的方法,借船行速度之快来突出这一特点。
7.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
找出一个写水的四字短语:。
8.第③段描写三峡春、冬季节富有特征的景色,除了描写“湍”“潭”“山”“柏”以外,还以“
”四个字描写了、、、四种景物。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文后问题。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月色入户.怀民亦未寝.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本文处处扣住“月”字来写,正面写月的句子有:“”,“”;侧面写月的句子有:“,。
”
12.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
13.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阅读《观潮》,回答文后问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②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③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仅.如银线②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③天下之伟观.也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⑤势.极雄豪⑥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⑦以此夸能.⑧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16.请用括号在原文中标出正面描写海潮的句子,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答:
17.第一段结尾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何作用?并将其翻译出来。
作用:
翻译:
18.本文重点描写,对于的描写衬托了重点描写的,主次分明。
19.潘阆《酒泉子》也是描写观潮盛况的。
词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描述的情景与文中的“
”相同,而“手把红旗旗不湿”则与文中的“”几乎完全相同。
20.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四、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文后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是.日更定②是.金陵人③上下一.白④湖心亭一.点
⑤是日更.定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⑦上下一白.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
②。
23.概括“【】”部分的内容:。
这一部分采用了和相结合的写法。
2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
25.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26.“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答:。
27.本文写雪景采用了的描写手法,柳宗元的《江雪》写雪景则采用的是手法。
参考答案
1.曦巘漱
2.阙:通“缺”,中断自:如果。
或:有时。
湍:急流的水。
肃:寂静。
绝:消失。
3.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飞翔,也不如它快啊。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很有趣味。
③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4.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夏、春冬、秋四季
5.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
6.三峡(或三峡的水)水流湍急侧面
7.写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水:素湍绿潭
8.清荣峻茂水、树、山、草
9.户:门。
寝:睡觉。
念:考虑,想到。
但:只是。
10.①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1.正面写月: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
侧面写月: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第④句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等)
13.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14.①几乎,将近②仅仅③景象④看⑤气势⑥阵势⑦本领,技能⑧能够
15.①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②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③食物和别的各种东西都比平常贵上一倍。
16.(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写。
17.作用: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既呼应了首句,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翻译: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18.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
19.“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而旗尾略不沾湿”
20.“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由远及近
21.①这②判断动词,是③全④表数目一⑤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⑥还⑦白色⑧酒杯
22.①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呢?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
23.具体写看雪的时间、地点、装备和雪景。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24.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及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25.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26.反映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27. 白描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