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检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缺陷项目汇总
GMP检查中十大缺陷检查重点
GMP检查中十大缺陷检查重点01GMp缺陷之《机构与人员》.将中间产品的取样、检验等职责交由生产部门负责。
1.培训落实不到位,培训针对性差。
新员工未掌握操作技能即独立操作。
2.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偏少,在有人请假时不能及时管理到位。
3.特殊岗位(如中药材检验)缺乏有实际经验的人员上岗。
4.质量转受权人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
5.进入洁净区的维修人员未进行微生物知识培训。
6.对进入不同洁净级别区(室)的外来人员,未进行个人卫生、更衣等要求的现场指导。
7.洁净服未进行编号,不同洁净级别衣物在一起清洗、整理。
02 GMp缺陷之《厂房与设施》.功能间面积偏小,生产物料存放及人员操作空间不够,容易造成混淆、交叉污染.1.未按维修计划对厂房进行维修保养,不能提供相关记录。
2.厂房改造图纸不受控,没有版本号,不能追踪修订历史。
3.厂房设计不合理,储存物品区同时作为人流通道。
4.企业对多产品共用厂房设施、设备的风险评估不充分。
5.新安装设备设施或硬件改造无记录,改造后未进行验证、修改文件、人员培训。
6.在线生产过程中,加工过的物料与未加工过的物料放在同一垫板上,且容器无物料名称。
7.温、湿度监控点不具有代表性。
温、湿度,压差出现超标情况,未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未按偏差管理制度执行,记录与实际不符。
8.对产尘大房间的气流流型未进行确认,不能充分证明该区域的粉尘不外泄。
9.下水管管径过小,排污水时溢至周围地面。
水槽及盖板过小,水封过浅,无法形成水封。
10.车间产尘操作间除尘设施除尘能力不够,方法不正确,除尘效果不好。
11.对直接入药的中药饮片粉碎间及人员、物料进出间未参照洁净区管理。
12.包装区域不同的包装线之间未采取有效的物理隔离。
13.毒性饮片库为玻璃门窗,不符合安全储存的要求。
14.接受、发放和发运区域不能有效地保证物料、产品不受外界(如雪、雨)的影响。
15.在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进行取样,未建立防止污染、交又污染、混淆和差错的书面程序。
GMP检查容易出现的缺陷
新版GMP认证检查要点及常见缺陷培训哈尔滨***药业有限公司目录1、物料管理检查常见问题2、厂房与设施管理常见问题2.1厂区环境问题2.2、垃圾处理2.3、公共设施2.4厂区硬件设施问题2.5洁净厂房容易出现的问题2.6空调系统检查容易出现的问题2.7水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2.8压缩空气问题3、设备系统常见问题4、生产管理常见问题5、清洁验证常见问题6、工艺验证常见问题:现场检查要点及常见问题1、物料管理检查常见问题1.1物料缺少合格证;1.2原材料没有制造商或供应商的任何标签;1.3入库的原材料没有供应商的批号来说明原材料是从单个批还是多个批提供给药厂的;1.4入库的原材料是在仓库的开放区里进行取样的,取样不应用取样车,应有取样间,原料等要有独立的取样间,可以不用空气净化,应有彩钢板,墙面光滑,头孢类应有独立的取样间,不应该到车间取样,车间取样有风险,不接受(如果取样在车间,那么生产时不取样,取样时不生产)。
物料入库,待验时,可用绳拦上并标识,合格后再标合格,但文件要体现。
1.5物料不合格品问题:不合格品应有独立隔断,面积应与生产相适应,不合格品库至少应有一批的物料托盘,考虑不合格的品的储存面积,不合格品也应有阴凉、温湿度要求,和正常合格品条件一致。
QA向仓库发放待检验、合格及不合格的标签。
对发放的标签的数量没有进行控制。
1.6现场物料合格证与数量不符合。
1.7缺少虫害控制措施,虫害控制措施无编号,无控制和检查,仓库使用物理杀虫剂,不许使用化学杀虫剂。
捕蝇灯应有清洁检查记录应有编号。
粘鼠板应有检查,有设施,有控制,有设计图,脏了要更换,鼠夹子不可以放肠和肉,老鼠多的地方应有控制,检查是否增加粘鼠板。
灭蝇灯和扑鼠器要有相应的程序管理、布置图和月度检查报告。
1.8没有仓库温湿度分布验证1.9没有进行温湿度记录;1.10现场帐物卡不符;现场人员培训不到位,回答不好。
1.11物料进厂入库应有大的遮雨棚,如:有的企业遮雨棚只有1米*2米很小的遮雨棚,从车到库有一块是露天的。
新版GMP检查常见缺陷(部分)
检查常见缺陷:未对辅料残留物环氧乙烷进行检测。
(第12条)质量受权人的相关培训不到位。
(第25条)未建立人员因身体不适而不适应生产的报告制度。
(第29条)对参观和未经培训人员进入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未进行更衣指导。
(第23条)未严格执行一般生产区厂房的清洁或消毒的书面操作规程。
(第41条)未规范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第45条)对多产品共用厂房、设施、设备的可能性缺少相应的评估报告。
(第46条1款)设备的排水设施的防倒灌的装置非空气阻隔式。
(第51条)仓储区满足物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的检查或监控记录不全。
冷库自动监控温度装置失灵。
(第58条)原辅料不合格区、成品退货和召回区未进行有效隔离。
(第61条).设备预防性计划和操作规程不完善,维护和维修记录不全。
(第80条)用于药品生产或检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日志中缺少清洁、维护、维修等内容;第86条)应对制药用水及原水进行定期监测。
未对纯化水总回水和总送水的电导率进行日常监测。
(第100条)空气净化设备安装清单未存档;用于洁净室灭菌的浓度确认无相应文件说明;洁净室消毒周期确认资料内容不完整(第139条)。
物料接收记录未注明包装容器的数量;未注明生产厂家。
(第106条)缺少确认每一包装内原辅料的记录。
(第110条)工艺验证中未对混合均一性进行统计分析。
(第138条)验证方案及报告中缺融浆罐、反应罐搅拌速度,搅拌桨的最低高度、反应温度等运行参数,并未对参数评价。
(第139条5款)对新建车间设备运行与制品生产过程验证,质量控制缺少与原车间进行比较评价。
(第142条)验证总计划未对空调净化系统、制药用水系统年度质量回顾等相关内容提出要求。
(第145条)生产工艺规程和部分操作规程及记录内容不全。
一些操作参数和控制参数不明确。
(第150条)批生产记录的修订未按操作规程管理。
(第153条)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签名和日期不规范。
(第154条)偏差和变更管理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偏差和变更的类别方式。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
新版GMP 认证检查缺陷现场检查时企业仅对202202202 批次20%的人血白蛋白进行了持续稳定考察留样,其他制品没有持续稳定考察留样。
企业稍后重新制定了稳定性考察方案,其他批次人血白蛋白及其他制品拟开展持续稳定性考察。
公司对原料、中间品和成品稳定性考察欠规范,如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原液、半成品的储存期确定,企业以三批成品合格为标准,以此来判断所确认原液、半成品在储存期内是否合格;新生产区试生产成品的稳定性留样方案不合理,仅选择性留样部份产品。
依据:第二百三十六条某些情况下,持续稳定性考察中应当额外增加批次数,如重大变更或者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应当列入稳定性考察。
此外,重新加工、返工或者回收的批次,也应当考虑列入考察,除非已经过验证和稳定性考察。
物料取样间和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所使用的消毒剂未除菌过滤处理,无菌检查空调系统每次使用后停机,不易保持空气清洁度。
依据:第十二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一)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二)应当有批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四)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者确认;(五)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六)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七) 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以备必要的检查或者检验;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
轧盖、洗瓶等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关键控制参数不清晰。
依据:第二十七条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
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GMP缺陷集锦2】32家已过新版GMP认证检查药企缺陷分析
【GMP缺陷集锦2】32家已过新版GMP认证检查药企缺陷分析GMP缺陷集锦是小编对部分省市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现场检查、飞行检查、跟踪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和分析进行整理,旨在分析新版GMP实施与认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同行探讨和思考,并给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警示和帮助。
本集锦包括认证申报资料问题分析,原料药、中药饮片认证检查缺陷问题以及GMP实施过程中日常检查的问题分析。
今天与你分享:【GMP缺陷集锦2】32家已过新版GMP认证检查药品企业缺陷分析对32家已通过新版GMP认证检查药品企业所存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准备新版GMP认证企业提供帮助和借鉴。
1.32家GMP现场检查中常见问题和缺陷分析截至2013年12月31日,对其中32家已通过新版GMP认证检查的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客观统计分析,总共涉及13个剂型和2个原料药,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片剂、颗粒剂、硬胶囊剂、口服溶液剂、合剂、口服液、糖浆剂、膏滋剂、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原料药的新版GMP认证检查中的现场检查缺陷项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和总结。
1.1质量方面新版GMP中涉及质量方面的条款有11条,现场检查发现缺陷项目所涉及的条款有4条,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缺陷项目内容涉及条款为新版GMP第12条(5次),主要缺陷项目涉及的条款分别为新版GMP第12条、第14条。
主要问题:(1)持续稳定性的样品没有按《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存放,缺少稳定性试验箱;(2)化学药品和中药产品共线生产是否对药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企业未进行风险评估。
1.2机构与人员新版GMP中涉及机构与人员的条款有22条,现场检查发现缺陷项目所涉及的条款有11条,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缺陷项目内容涉及条款为新版GMP第27条(12次);主要缺陷项目涉及的条款为新版GMP第18条、第27条。
主要问题:(1)培训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未结合岗位要求进行培训、培训记录不全、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或评估内容不全等;(2)个别员工承担职责过多,同时负责纯化水系统操作、在线监测、空气净化系统操作及维护保养、生产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
药品生产企业GMP飞检常见160项缺陷项汇总
药品生产企业GMP飞检常见160项缺陷项汇总一、采购进货查验管理1、未查验某些原料供应商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2、原料进货查验把关不严,产品检验报告项目记录不全;3、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或无原始检验记录;4、原材料查验记录,缺少审核人员签名;5、未按照企业进货查验制度进行进货查验;6、某原料的采购记录中缺少生产企业名称,无法实现有效追溯。
7、进货查验记录和凭证未按规定期限保存;8、部分原材料有供方的资质复印件,但无检验合格证明材料;9、未提供部分进口原料国内供应商的相关许可证件;10、某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满保质期后六个月;11、缺原料验收合格报告及相关记录;12、提供的部分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供应商生产许可证已过期或未提供;13、某产品进货查验时缺少农药残留项目的记录。
二、产品追溯及产品召回1、没有不安全产品召回管理制度、计划、公告和召回产品处置记录;2、不安全产品无召回计划;3、不合格产品无安全防范措施记录;4、某些批次的不合格品有不合格品处置记录,但没有生产记录;5、产品召回记录批次未能与生产产品批号相对应;6、未提供某抽样产品不合格召回相关记录或召回记录不全;7、未提供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或记录不全;8、召回的不合格品储存记录不完整,缺少规格;9、未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缺乏处理客户投诉的相关记录。
三、仓储及销售管理1、未能提供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2、原辅料存放,未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3、部分库房入口防鼠板较低或无防鼠设施。
4、某仓库换气扇的电源线断裂,不能正常运行;5、成品库顶棚局部区域及南墙玻璃窗不能有效防止阳光直射;6、产品出厂销售没有记录产品的规格、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销售日期等基本信息;7、销售记录项目不完整,缺少购货者联系方式;8、原辅料领用出库记录的数量与进货验收记录不符(出库数量大于进货数量);9、某原材料无领用出库记录;10、包装材料领用出库记录不完整;11、原料库的贮存没有设置通道,无法做到先进先出;12、部分原料存放于厂区通道中;13、部分包材未离墙存放;14、原料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未划定不合格品存放区域或合格品区及不合格品区域划分不明显;15、仓库各功能区未明确标识,库存原辅料标签未进行名称、规格、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标识;16、原辅料和包材仓库未能完全分开;17、原辅料未按规定分区、分类存放,未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18、成品库缺少代码、收发双方核实签字的信息;19、未能提供相应年份产品销售台账;20、未能提供相应产品贮存、运输及交付控制记录;21、半成品库、成品库通风设施不够;22、原料库中存放的某材料已过保质期;23、原辅料仓库部分物料缺标识,半成品混放;24、半成品冷藏库内半成品未与地面保持适当的距离;25、仓库中产品标签与产品实质不相符。
GMP检查缺陷项目汇总一
某厂固体制剂的国家局检查,有点意思1.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未经相应的专业培训.06012.洁净区使用的卫生工具未明确限度使用区域.11033.与设备连接的主要管道标志不规范.33014.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37015.主要原辅料及内包材储存、发放未标明原始生产批号。
38016.包装工序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材未专柜(或库)存放,未实际需要量领取。
47027.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内容不完整。
60018.部分文件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
65019.批包装内容不完整,缺少上批包装清场记录的副本。
720110.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滴定液的管理制度。
750311.没有用户的药品质量投诉和不良反应记录和调查处理表格。
8101国家组织的检查,时间在2002年。
1、大容量注射剂车间地面、墙面不平整光滑,有破损、积水,不耐受清洗消毒(1101);2、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灌封间、稀配室灯具管道连接部位有裂缝(1601);3、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活性炭称量间防称尘、捕尘设施效果较差(2401);4、原辅料库清洁卫生较差,有灰尘、蜘蛛网(2601);5、大容量注射剂车间上塞机的选型、安装与生产要求不符,有锈蚀(3101);6、未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规程,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3701);7、部分验证过程中的数据不全,分析内容不完整(6001);8、部分文件的制定不详细,可操作性不强(6501);9、菌种传代、发放记录内容不完善(7503)。
一跟踪检查(原辅料)结果:1.标签库内部分包装材料未严格按规定分批堆放、设立货位卡。
2.原辅料管理程序未规定原辅料的验收须按经批准的供应商原辅料目录进行核对。
3.生产使用的部分原辅料未记录生产厂名。
4.部分检验原始记录内容不完整,如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未能体现检验的具体过程,辅料部分检验项目如鉴别等的检验原始记录内容简单,仅有判断结果。
5.微生物限度检验规程内容简单,无各品种具体的操作程序。
GMP药企实验室经常出现的“缺陷”
GMP药企实验室经常出现的〃缺陷〃实验数据真实性缺陷1、实验记录缺失。
被査企业生产的口服溶液在测定高效液相图谱前,未进行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检测时对照品和样品配制1份、进2针。
2、检测报告缺失。
被查企业物料部分检测项目委托鄂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但现场不能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3、台账存储电脑无权限设置。
被査企业QC实验室检验台账、取样台账,QA变更台账、偏差台账均为Word格式的电子版本,但储存上述台账的电脑无权限管理设置。
4、实际检测结果与注册申报结果不符。
被查企业用于申报生产的9个批次的人血白蛋白在长期稳立性考察中,大部分铝离子实际检测结果髙于规定的"不得高于2OOpig/L"的标准,与注册申报数据不符。
5、上市后持续稳左性数据可靠性与实际检测不符。
被査企业的人血白蛋白后持续稳左性铝离子实际检测数据不符合标准,企业存在修改样品名、删除检测记录重新检测等问题。
比如,实际检测结果为408yg/L,报告为143R g/L;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KA)含量实际值与记录值不一致,实际值不符合药典规左(W35IU/ml)。
6、无中间品配制记录。
飞检人员未在被查企业发现生产所需的水合氯醛,企业亦无法提供其配制记录。
7、未能提供检验原始记录。
被检企业未能提供多批次原材料的检验原始记录或委托检验报告、委托检验合同。
8、计算机化系统内数据删改权限设巻不合理。
被检企业化学实验室电脑、液相色谱仪软件各级别帐号权限混乱,分析员帐号进入色谱软件系统不能修改检验方法和积分参数,管理员帐号却可以。
9、无包材检验数据记录。
被检企业无法提供相关包材检验数据,调査发现QC人员未按SOP对物料检验对部分包材不取样,不检验,直接发放检验合格报告。
10、相关批次检验图谱雷同。
被检企业的西咪替丁原料药红外鉴别图谱201706048批、201706055批和201704003批雷同:201706017 批、201706015 批雷同;201704024 批、201704025 批和201706037 批雷同。
GMP检查中的缺陷分析
缺陷中出现频次较多的是:(1)生产操作人员岗位SOP培训内容不具体(0601)(2)从事药品生产的部分人员未严格按规范要求培训和考核(0701)(3)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不完整(6001)(4)部分制定的文件内容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6501)(5)批生产记录内容不完整(6801)(6)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取样和留样的职责(7502)(7)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试剂、试液、标准品、培养基的管理制度(7503)上述1—5条涉及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文件可操作性不强,记录不完整,没有及时按要求归档。
这些问题各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存在的情况不尽相同,缺乏共性,不便展开叙述。
下面就6、7两条反映质检部门存在的问题讲几点意见,即通常在GMP现场检查中对QC 重点检查的四个方面,它们是在用玻璃计量器具的校正,检定菌的管理,剧毒试药的管理以及留样观察。
(标液室内试液的配制记录、对照品的数量、各仪器使用记录)在用计量器具的校正●常用玻璃器具的种类:检验中常使用的玻璃计量器具有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量杯,温度计等。
●我们强调的是在用的计量器具管理,即在生产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
仓库中尚未领用的计量器具不在管理之列。
在用的计量器具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要求:(1)所有的在用计量器具应统一编号,并在计量器具上要有标记,一具一号,不重复。
此编号随着玻璃计量器具的损坏而消失,标记脱落应及时补上。
(2)在用计量器具周检率应为100%。
(3)在用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应为100%。
●玻璃量器的校正:(公司人员标定是否需要标定资格?)(1)量器校正的必备条件①采用衡量法进行容量校正对环境要求:工作室温度≤20ºC±5ºC;室内温度变化≤1ºC/h;水温与室温之差≤2ºC②衡量法所用介质——纯化水。
③校正所用设备:三等砝码、相应称量范围的天平、分度值为0.1ºC的温度计、分度值为0.2s的秒表、放大镜、测温筒、有盖称量杯、检定用的架和夹。
GMP 认证现场检查常出现的缺陷
GMP 认证现场检查常出现的缺陷一、人员1.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车间主任以上)在配备时,有的人员学历,职称专业不合格规范要求。
0302 0401 0402 0403 05012.质管部门非企业法人(或总经理)主管或由总工或管生产的兼管。
05023.生产操作工缺乏培训和上岗证。
06014.质检人员学历(高中以上)不符或缺乏药检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0604人员5.企业进行GMP培训缺乏教材(自编,符合企业实际),或缺乏培训教程,培训计划。
07016.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记录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料及考核结果。
培训不达到实际效果,文件规定与具体操作不一致。
07017.人员健康档案不健全,体检记录缺乏主要项目或未填检查日期。
缺乏有病人员离岗和病愈返岗的管理规定和必要的审核和记录。
二、厂区1.生活区、生产区、辅助区、行政区布局不合理,货运道与人行道未分开。
08012.厂区下水道不通畅,未有垃圾处理站,工业、生活垃圾不分,垃圾处理未有文件规定。
08013.供电缺乏备用线路,水缺乏备用蓄水池,或蓄水池无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4.锅炉房使用的煤及煤渣管理无管理规程,煤渣处理不及时。
三、厂房设施1.缺乏捕虫、捕鼠、捕尘及应急照明设施。
10012.缺乏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剂使用存放地点或设置不合理。
3.洁净区房门窗管理不严或管线入口未密封。
16014.生产用具清洗、清洁剂、消毒剂的清洗地点、清洁剂、消毒剂选择使用不合理,使用存放地点不固定或缺乏。
11035.中药前处理管理不规范,输药液管道不易清洗,缺乏排风、除湿、散热设施。
中药材挑拣及洗涤后未分开存放缺净药材库。
洗涤未用流动水。
炮制排烟吸尘不健全。
11056.中转贮存间布局不合理,面积偏小,物料堆放不合理,状态标志不规范。
12057.仓储区面积偏小,布局不合理,缺乏不合格品,回收、退回产品存放区。
不合格品没有有效隔离。
缺乏通风设施,温湿度计位置不正确及记录不完整。
1204 26018.仓储区缺乏外包装清洁区及清洁工具及存放地点。
新版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汇总
第 256 条)
原料药生产**传递的在线的管道灭
28
厂房 菌,这是耐压的管道,但之前没有按照蒸气
无菌原料药
主要缺陷
保压循环过程的设计,蒸气就从这头进去
从那头出去。该企业虽采取通过进的量要
比出的量大这种方式. 来保证有一定的压
差。但这样的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始终不及密闭循环方式保持的压差。这家
记录。
原料药
设备清洗状态标志无清洁日期,只有有效截止日
38
原料药
期。
熔点测定仪的温度校正值较大,不符合测量精密
39
度要求,没有进行必要的调试,但检查该设备的
原料药
验证报告,验证结论却符合规定。
40
生产车间真空干燥箱无校准标志。
原料药
制水间总进、总回的监测频次与文件规定不符;
41
原料药
制水间易氧化物测定无煮沸设备。
回顾中对进入 B 级洁净区的洁净服整衣间的悬浮
15
小容量注射剂 一般缺陷
粒子超标,风险评估分析内容不全面,未对所涉
及批次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对应 GMP 的第 13 条)
按照新版 GMP 要求对员工质量管理、偏差调査、
风险管理、无菌保障培训不够深入系统,对个别
16
从事生产的操作岗位 SOP 培训不到位,如: 空压 小容量注射剂 一般缺陷
企业也采取了监测取样等措施,但纯粹通过取样
监测来保证,可能不足以完全避免
风险。(对应 GMP 原料药附录第 7 条)
在末端房间,也属于洁净区,蒸气直接放出来的,
通过排风放走,这样这个洁净房间的潮湿度会高,
29
厂房 这个洁净间空调过滤器不是耐高湿的,这也是一 无菌原料药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分析 (1)
GMP 认 证 工 作
2003-2004 79家, 185家
……
2005-2006
171家,118家
2007-2008
85家
102家
2009-2010
2011-2012
169家 125家
108家
118家
GMP 认 证 工 作
• 新版GMP认证情况
国家局认证生产企业:111家中21家通过
通过率19.1%
条款
217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分析
严重缺陷
质量管理体系未能有效运行
质量手册
QA、QC人员实践经验不够;部分QC人员未经《药典》培训 ;未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知识培训 部分人员缺乏新版GMP意识 生产未结束,清场记录已填写;各个岗位没有生产控制记 文件体系 录;部分生产设备和检验仪器无使用记录 未制定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 质量回顾报告的数据未进行趋势分析
GSP认证组 2人
医院制剂组 1人
人员概况
国家级药品GMP认证检查员6名 国际药品GMP检查员1名
国家疫苗GMP检查员1名
国家级药品GMP认证检查组长5名
全国药品GMP(2010年修订)检查员组长暨师资3名
全国药品GMP检查员骨干2名
科 室 设 置
• 认证检查科职能
• 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的技术审查和组织实施现场检查,
压缩空气岗位操作人员对空压系统操作、维护、清洁的培训不到位
医用氧充装岗位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不到位,现场充装操作工裸手操作 个别从事药品检验的人员岗位操作培训效果欠佳,如纯化水在线监测电导 率未确定温度后检测,红外分光光度计采用聚乙烯薄膜仪器进行检查未及 时记录
文件体系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分析
GMP检查缺陷项汇总
一、记录方面:
• 44、天平使用记录不完整。 • 45、化验室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已超过检定期。 • 46、低温液体贮槽上注阀、下注阀及取样管道无状态标识; • 47、车间工作服未编号; • 48、车间内局部设备无标识,无编号; • 49、清洁后的生产用容器未标明有效期,包装岗位的包装袋无标识。 • 50、试剂室试剂盐酸标签损坏。 • 51、化验室存放的气瓶无标识。 •
• 3、原版空白的批生产记录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未严格审核。如 工艺规程规定物料平衡限度中的物料平衡标准为95-101%,但批生产记录中, 物料平衡标准为85-100%,其物料总平衡计算中也未包含取样量;
一、记录方面:
• 4、生产检验记录,局部数据、图谱等缺乏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 5、成品库中物料无品名、批号、规格、产地等标识,不能有效证明产品的真
2次〞不符,且无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清洁记录; • 18、车间消毒用75%乙醇无配制记录;
一、记录方面:
• 19、热风循环烘箱等生产设备无使用日志;局部功能间压差记录未及时记; • 20、热风循环烘箱温度、时间显示器已坏,操作工对所生产品种的枯燥温度
和时间不清楚; • 21、车间暂存间存放的活性炭物料状态卡中缺少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 22、高效液相色谱色谱仪使用记录不详细,电脑工作站中的何首乌
二、生产管理方面:
• 4、仓储区内的原料无质量状态标示。 • 5、废弃的印刷包装材料未及时销毁。如包材库中存放的合格证,其标示的药
品生产许可证号为原生产许可证编号〔甘20210094〕,未销毁。 • 6、文件管理不标准,批生产记录未按档案进行管理,随意放置。 • 7、甘草、黄芪等原料及成品检验未按药典规定全检,黄芪检验存在套用色谱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部分举例_(八个企业)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部分举例(八个企业)文件部分:部分文件制定时其内容不确切、不易懂,可操作性不强。
现场检查时,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注射液灌装岗位出现异常时调查报告内容不详细;***注射液(批号:******)批生产记录中缺少清洗西林瓶的注射用水水压、温度和清洗时间。
灌装岗位清场SOP中规定,灌装结束后没有使用完的非PVC膜材应在A级保护下包扎,操作人员未按SOP规定执行。
生产用设备、检验仪器的使用日志中无清洁、维护、维修等内容。
注射用水系统维护操作规程部分内容不准确,如未依据设备参数或相关验证结果制定控制进水流量等参数、手工操作方法与生产商规定不符合。
纯化水设备系统(EDI)未制定清洁方法、程序等内容。
药品检验仪器设备无编号,未制定编制编号的操作规程。
配制、灌装系统清洗操作规程中没有详细描述过滤器进行离线清洗拆卸并安装替代管路用于系统清洗的操作要求,没有描述清洗消毒后对管路系统进行压缩吹干的操作要求。
物料采购管理制度(编号:SMP-SP102A)文件中6.3.2中写明采购物料无确定质量标准时,根据申购部门要求向供货单位了解技术指标,直至符合要求。
文件编制用词不准确。
胶塞、铝盖湿热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中有真空干燥过程,批记录中有灭菌图谱,但岗位记录中无具体真空干燥时间体现。
《液体车间FSZKW30,FSZKW40型组合式空调机组清洁规程》(文件编号:AD-G64-YT0023)规定清洗、更换初中效过滤器依据不合理,未规定记录压差初始阻力。
空压站岗位操作工,岗位SOP培训不到位。
编号43-1011《制剂车间净化空调系统维护规程》中,未对低于初阻力阻力时应更换初、中效过滤器做出规定。
批号为4011C42的某某注射液的配液批生产记录,没有规定夹层的正常压力范围。
批生产记录中的个别记录内容与SOP规定不一致。
如冻干粉针批生产记录中只记录配制罐、贮液罐清洁灭菌的清洁时间,消毒保温时间,但在《配制罐、贮液罐清洁灭菌规程》SOP-PT605A规定清洁的压力(0.1~0.2mPa)时间(20min)温度121℃,但在批生产记录中却无此数据的相应记录。
GMP检查缺陷项汇总PPT
gmp检查缺陷项汇总的意义和价值
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汇总GMP检查的缺陷项,企业可以针对性地改进生 产流程和工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产品的风 险。
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对缺陷项的汇总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生产流程中的 瓶颈和问题,进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提升员工操作规范性
通过汇总缺陷项,企业可以发现员工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 ,进而加强员工培训和操作规范的制定,提升员工操作的 规范性。
缺陷项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和验证,找出缺陷项产生的 主要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 不当等。
影响评估
评估缺陷项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等方面的 具体影响,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分析
对缺陷项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确定风险级别,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参 考。
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通过对缺陷项的汇总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管理和生 产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企业的 持续改进和发展。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完善缺陷项汇总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缺陷项汇总 制度,确保各项缺陷能够及时
、准确地汇总和分析。
加强员工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规范意 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缺陷。
持续改进生产流程
企业应持续关注生产流程的优 化和改进,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和提高产品质量。
强化质量监管力度
企业应加强质量监管力度,确 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
户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缺陷项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识别关键缺陷项, 为后续改进提供重点方向。
缺陷项的分布和特点
新版GMP认证缺陷项目的举例表
—无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
—生产(处方)/包装材料的变更未做稳定性考察。
—检验方法未经验证。
—持续稳定性考察的批次不足。
—检验项目不全。
—样品数量不足以完成检验。
无菌产品
—关键灭菌程序未经验证。
—注射用水(WFI)系统未经验证,有证据表明存在微生物/内毒素超标的情况。
—与生产区或产品暴露的设备直接相邻或位于其上方的墙面/天棚有损坏(破洞、裂缝或油漆剥落)。
—因管道或固定设备造成有无法清洁的表面,或有灰尘直接位于产品或生产设备的上方。表面外层涂料(地面、墙面和天棚)无法进行有效清洁。
—有证据表明生产区域内未密封的孔洞表面存在污染(长霉、霉斑、来自以往生产的粉尘等)。
—生产区域空间太小,可能导致混淆。
—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进入物理和电子分隔的待验区域/物理分隔的待验区域无良好标志,且/或未按规程使用。
—原辅料取样无独立区域/没有足够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原辅料取样中的污染或交叉污染。
—厂房虽然洁净,但缺少书面的卫生清洁规程。
—无微生物/环境监控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易受污染的非无菌产品生产区未设纠偏限度。
清洁
—书面清洁规程内容不完整,但厂区处于可接受的清洁状态。
—清洁或健康卫生规程未有效实施。
生产管理
—无书面的生产处方。
—生产处方或生产批记录显示有明显的偏差或重大的计算错误。
—伪造或篡改生产和包装指令。
—生产处方由无资质人员编写/核对。
—复杂的生产工艺未经验证。
—复杂生产工艺的验证研究/报告内容不完整(缺少评估/批准)。
新版GMP认证缺陷项目的举例表
严重缺陷项目是指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的缺陷项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缺陷项目:
新版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汇总
新版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汇总由本人辛苦收集整理而成,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序号涉及方面缺陷项产品类别缺陷类别1 厂房在动态情况下如何维持A 级区域内良好气流组织形式.要求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
冻干粉针主要缺陷2 文件记录半加塞后产品由操作人员从灌装机出瓶区取出人工转运至层流车内,岗位操作sop规定不够细致冻干粉针主要缺陷3 厂房胶塞转运过程未进行动态的气流流行确认冻干粉针主要缺陷4 记录等原辅料称量室的设置、记录填写规范性、警戒限行动限超标后的处理、清洁验证最难清洁部位的确认、设备自动检测工位的定期功能确认、委托检验合同的订立等冻干粉针一般缺陷5 风险评估企业对流感疫苗与甲注射液共用清洗间与器具湿热灭菌柜的风险评估报告中,缺少对预防用生物制品与治疗用化学**、不同给药途径产品相互影响进行有效评估生物制剂主要缺陷6 厂房生产车间非洁净控制区的储存间中,同时存放甲注射液与流感疫苗的生产用器具,未分区存放且无标识。
生物制剂主要缺陷7 生产管理外购的免洗安瓿瓶采用纸盒加气泡缓冲垫的包装形式,供应商审计中未对包装形式进行确认;直接通过D级脱去纸盒包装后传入干热灭菌柜;生产过程中也未对免洗安瓿瓶对该生产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对应GMP的第198条)生物制剂主要缺陷8 质量控制批号为ESE20100606的甲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项目缺少具体操作过程、实验条件及仪器参数相关信息,无法进行有效审核。
(对应GMP的第223条)生物制剂主要缺陷9 质量控制红外、高效液相等仪器原始检验图谱保存在电脑中,未在批检验记录中保存;(对应GMP的第223条)中药制剂(非注射剂)主要缺陷10 厂房液体车间个别操作间(如:卫生工具清洗间、存放间)地面局部破损、不平整,未及时维护;(对应GMP的第49条)中药制剂(非注射剂)一般缺陷11 文件验证主计划(文件编号:AD-G59ZL0001)未对空调净化系统、水系统年度质量回顾等相关内容提出要求;(对应GMP的第145条) 中药制剂(非注射剂)中药制剂(非注射剂)一般缺陷12 液体车间有十二台洗、灌、封联运生产线,每批产品生产时使用六台洗、灌、封联动生产线,某口服液批生产记录设计中只能记录一台设备的工艺参数;(对应GMP的第175条)中药制剂(非注射剂)一般缺陷13 《液体车间F S Z K W 30JSZKW40型组合式空调机组清洁规程》(文件编号:ADG64-YT0023)规定清洗、更换初中效过滤器依据不合理,未规定记录压差初始阻力。
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检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缺陷分章节汇总
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检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缺陷分章节汇总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检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缺陷分章节汇总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检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缺陷分章节汇总第二百二十二条取样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一)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有权进入生产区和仓储区进行取样及调查;(二)应当按照经批准的操作规程取样,操作规程应当详细规定:1.经授权的取样人;2.取样方法;3.所用器具;4.样品量;5.分样的方法;6.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状态;7.取样后剩余部分及样品的处置和标识;8.取样注意事项,包括为降低取样过程产生的各种风险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止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9.贮存条件;10.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贮存要求。
(三)取样方法应当科学、合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四)留样应当能够代表被取样批次的产品或物料,也可抽取其他样品来监控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生产的开始或结束);(五)样品的容器应当贴有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自哪一包装容器、取样人等信息;(六)样品应当按照规定的贮存要求保存。
第二百二十三条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一)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方法进行全项检验;(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三)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四)检验应当有书面操作规程,规定所用方法、仪器和设备,检验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与经确认或验证的检验方法一致;(五)检验应当有可追溯的记录并应当复核,确保结果与记录一致。
所有计算均应当严格核对;(六)检验记录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或物料的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或供货批号,必要时注明供应商和生产商(如不同)的名称或来源;2.依据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3.检验所用的仪器或设备的型号和编号;4.检验所用的试液和培养基的配制批号、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来源和批号;5.检验所用动物的相关信息;6.检验过程,包括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各项具体的检验操作、必要的环境温湿度;7.检验结果,包括观察情况、计算和图谱或曲线图,以及依据的检验报告编号;8.检验日期;9.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10.检验、计算复核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前期新版GMP认证出现缺陷频率较高的条款简析
前期新版GMP认证中出现缺陷频率较高条款简析-预祝“温州之约”活动圆满成功!蒲公英制药技术论坛编撰者:愚公想改行初稿:2012年10月重新制作PPT:2013年3月关键少数,次要多数—抓住了关键即解决了75%的问题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你就高人一筹,领先一步!前期新版GMP认证检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条款分章节汇总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源于SFDA认证管理中心2011年12月前统计数据观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国食药监安【2011】365号文)•观注其中风险等级划分:(一)严重缺陷指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的;(二)主要缺陷指与药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的;(三)一般缺陷指偏离药品GMP要求,但尚未达到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程度的。
观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观注其中评定原则:现场检查综合评定时,低一级缺陷累计可以上升一级或二级缺陷,已经整改完成的缺陷可以降级,严重缺陷整改的完成情况应进行现场核查。
(一)只有一般缺陷,或者所有主要和一般缺陷的整改情况证明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的,评定结果为“符合”;(二)有严重缺陷或有多项主要缺陷,表明企业未能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或者主要和一般缺陷的整改情况或计划不能证明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的,评定结果为“不符合”。
前期新版GMP认证常见缺陷项简析第二章质量管理(第13、14条出现频率最高)第十三条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