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的分解-西城杯高中优秀教学课例评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必修1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一、先生学习情况及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把如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进而在理论成绩中分解某个力作为重点内容,要求先生在学习力的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的分解。

高一先生刚刚接触矢量,刚刚接触用平行四边形去计算分力与合力大小的关系,先生经过前几节的学习曾经对力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交换关系有了必然的认识,构成了必然的认知结构,并经过力的合成方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初步学会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力学成绩,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对于力能产生甚么样的作用效果还不能迅速的分析出来。

如果能精确的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则会轻松完成力的分解的学习。

为打破这一难点,一则以生活中最多见的事例作为教学实例,例如拖行礼箱,玩滑滑梯等。

二则把工夫交给先生,以进步先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而创设物理情景,让先生本人完成探求过程。

从方法和习气下去说先生对于科学探求特别是实验探求曾经积累了必然的体验和认识,能够勇于发表本人的看法,良好的学习习气和课堂氛围也为先生自主探求力的分解中如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分解一样恪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有没有数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分力。

(二)过程与方法: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其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先生分析成绩、解决成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对立分歧规律。

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设计实验,先生本人动手,分析情景。

适时过度的参与先生的探求过程。

二、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教学思绪为了让先生能精确的分析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更好的体验科学探求的方法和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本节课采用如下的教学流程:视频创设情境提出成绩分组实验总结规律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先生自主学习,强化训练小组学习与小组交流。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从力的作用的实际效果出发进行力的分解,掌握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

4.会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5.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学习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学习难点: 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的确定。

主要内容:一、分力几个力,如果它们共同产生的效果跟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那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注意:分力与合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其相同之处是作用效果相同;不同之处是不能同时出现,在受力分析或有关力的计算中不能重复考虑。

二、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同样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2.力的分解的特点是:同一个力,若没有其他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因为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通常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才有实际意义。

3.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方法步骤:(1)根据物体(或结点)所处的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3)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4)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学过的几何知识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也可根据数学知识用计算法。

例如,物体重G,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重力常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1=Gsinθ(表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效果)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2=Gcosθ(表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紧压斜面的效果)【例一】在倾角θ=30º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必修1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力的分解”是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先生学习了前一章“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以后而编排的。

由于分解法是处理力的运算的手腕和方法。

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服从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化的运用。

所以说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二、学情分析:先生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交换的方法,并经过力的图示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课的探求学习奠定基础。

但本节课触及到力的分解的多解性和怎样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对先生来说是一个弱项,在这里应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先生在力的合成知识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知道力的分解恪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进一步强化“等效代替”的物理学思想和方法。

(2)使先生初步掌握根据具体的物理情境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强化“等效代替”的物理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先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成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先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消费理论的认识与勇气。

(2)联系理论,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先生的求知愿望,培养先生研讨周围事物的习气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在具体情况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点:力的分解中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和分力的方向。

五、教法学法: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和古代高中先生的年龄、心思特点等,采用自主学习、成绩导学、合作探求、分组讨论及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使先生自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表现了先生的主体地位,让先生在动手探求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法指点:①引导先生质疑。

质疑在不好理解处,质疑在不好分析处,质疑在不好掌握处。

②提供思想策略。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评课稿一、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材中的《力的分解》一课进行评价和总结,以提供有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参考。

通过对该课的分析和细化,我们将深入探讨该课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力的分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够运用力的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

2. 学习将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分力的方法。

3. 掌握力的分解的数学表达和计算方法。

4. 应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1.形象地呈现并解释力的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力的分解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力的分解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力的分解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1.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建立起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的联系。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力的分解问题的讨论与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展示力的分解的实际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2. 引入通过导入例子的讨论,引出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同时,老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来解释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理论学习首先,老师可以梳理力的分解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接着,通过具体的例题和计算,教授力的分解的数学计算方法。

4. 实际问题解决将学生分组,针对一些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通过讨论和合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力的分解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教学实施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教学实施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力的分解〞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认识到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并满足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2.了解力的分解具有惟一性的条件。

掌握根据力的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理解力的等效性。

学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去处理问题,学习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强化“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和领会“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

2.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3.通过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的和谐美。

[教学重点]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在具体情况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定那么进行力的分解。

在具体问题中正确确定力的作用效果从而明确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法那么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力的分解具有惟一性的条件。

正确确定分力的方向。

求解分力大小的数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类推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设问1:为什么帆船可以逆风行舟?〔学生讨论,教师不给结果。

〕趣味实验:“四两拨千斤〞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学生讨论,教师不给结果。

〕要清楚地解释以上现象正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展开设问2〔回顾、铺垫〕:什么叫合力?什么叫力的合成?合成遵循什么法那么?合成遵循的原那么是什么?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设问3: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分解遵循什么法那么?1.几个力,如果它们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的那个力的分力。

2.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3.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力的分解》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延续和扩展,他所遵守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

分解法是高中物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分解的等效替代思想为解决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基础。

2、教材加工教材安排了两个实例详细说明如何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教材的编排渗透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问题的方法观点。

在学生直接经验中没有对例1的实际问题的感性认识。

因此,根据现有学生情况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删去了实例1,增添了另一实例“塔吊”。

自行设计、改进了一些物理实验等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这样调整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结合教材的分析、学生具体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发展需要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根据一个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的基本思路。

学会用平行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图示、求出分力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演示实验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的能力;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索实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在实际问题讨论时培养学生运用理想化思想创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德育目标:在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分析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两个分力方向的确定及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分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和物理情境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用段本节课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实验探索教学方法的主要原因是:1、有助于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常学生的主动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化;2、强化了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的解剖问题的方法。

遵循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透过实际现象去挖掘其本质所在。

3、通过实验、图片、录像、现代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创设出生动形象的真实物理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明示了一种学习物理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分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

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创设物理情景结合实验现象分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程以“棉线断铁丝”引入,让学生从这一不可思议的小实验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通过力传感器分析现象,利用力的分解知识分析平衡问题。

另外分析了三角架和斜面模型,均从平衡问题出发说明力的分解应怎样确定方向。

虽然具体的事例不同,但是分析的方法是相同的,都可以根据力的分解做出解释。

最后给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进一步加强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观念,体现出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后的一节课,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加深,力的分解和合成都是力学问题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本校在讲完力的合成后进行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讲解,利用力的合成方法处理平衡问题,以助于本节课程的理解。

力的分解内容中,重点内容有力的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运算普遍遵循的规律,另外力的分解蕴含了物理学中等效替代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在以前的教学中,力的分解按照效果分解的原则影响深远,但这一说法在科学性上存在一定问题,力的分解其实可以沿任意方向,这个方法主要是作为研究平衡问题的一个工具,因此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分力的方向。

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避免了“按效果分解”,三类模型均从三力平衡问题出发,把已知力沿其他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

为避免抽象的讨论,三类模型均有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者以动手小实验作为切入点。

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力的分解第一节课没有过多应用三角函数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方式上,三类模型均设计了课堂小实验,配合图片展示和教师讲解,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渗透物理源于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3、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意识到学习要始于课内,延伸到课外,多查阅资料,丰富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棉线和铁丝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常识告诉我们,棉线比铁丝容易断,那棉线能否拉断铁丝呢?[学生]应该不能。

[演示]学生先拉断棉线,拉铁丝铁丝不断,把铁丝两端固定在木板上,中间系上棉线,用力拉棉线,铁丝断了而棉线不断。

木条[学生分组实验]棉线断铁丝。

[过渡]棉线为什么能拉断铁丝?难道真的是柔能克刚?学完了今天的力的分解我们就能做出解释了。

[目的]: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强烈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棉线为什么能拉断铁丝。

F F 1 F 2(二)进行新课1、概念:力的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说明]如果两个力F 1、F 2同时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F 单独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力F 叫做F 1、F 2的合力,F 1、F 2叫做力F 的分力。

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就是已知一个力求分力,也就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演示]:用一个力F 把橡皮筋拉长到O 点,记下F 的大小和方向。

让学生同时用两个力F 1和F 2把橡皮筋拉长到O点,记下F 1、F 2的大小和方向。

说明F 1、F 2就是F 的一组分力。

换一组学生用F 1'、F 2'把橡皮筋拉长到O 点,说明由于作用效果相同,F 1'、F 2'也是F 的一组分力。

[结论]同一个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已知力F 求分力可以得到无数组分力,分解的答案不能唯一确定。

虽然分解的答案不唯一,但是在每一次的分解中,分力的方向是沿着拉力的方向确定的,也就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方向的。

[目的]:定义力的分解,结合力的合成的实验,说明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在操作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力的分解可以有无数组解。

2、已知分力方向求分力练习:已知一个力F=4N ,方向水平向右,力F 的两个分力F 1与F 的夹角为30°,F 2与F 的夹角为60°,求F1与F2的大小。

[展示学生练习]除了用作图法求解F 1与F 2的大小外,这里的平行四边形比较F =4N特殊,三角形的角度为特殊角度,可以通过计算得出F 2=2N ,F 1=23N 。

[目的]:通过练习巩固力的分解知识点,为后面的实例分析打下基础。

3、分析“棉线断铁丝”[分析]以结点为研究对象,结点受到三个力,砝码大小为G 的拉力和绳子的拉力T 1、T 2。

结点在三个力的作用下静止保持平衡状态,这里可以把砝码的重力(大小为G )沿着两根绳子的相反方向分解成F 1、F 2,T 1 与F 2 等大反向,T 2 与F 1等大反向。

[提问]是棉线对结点的拉力大还是F 1、F 2,对两边铁丝的拉力大?[结论]从平行四边形中可以看出,F 1、F 2的长度比F 要大很多,也就是说绳子的拉力比砝码的重力要大很多。

[目的]:运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棉线断铁丝的实例,说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得出用力的分解处理平衡问题的一般方法。

[演示]铁架台(两个)上固定有两个力传感器,中间用细绳连接,在细绳中间挂上一个重0.5N 的砝码,绳子被拉紧,绳子的拉力能够通过传感器在电脑上显示。

通过读数发现绳子的拉力为1N 大概是砝码重力的2倍。

增大两边绳子的夹角,绳子拉力甚至可以达到砝码重力的10倍以上。

这与实验现象一致。

也能说明铁丝断而棉线不断。

[目的]:利用力传感器对棉线断铁丝一类模型进一步说明,让学生体会科技的力量,同时直观地感受到随着角度的增大,分力确实比合力大很多。

4、三角架模型50g 砝码 力传感器[展示幻灯片][目的]:以生活中实例引出平衡问题中的三角架模型。

[学生实验]用铅笔、绳套、钩码组成一套演示力的分解的实验装置,绳套一端系在食指上,一端系在铅笔末端,铅笔的顶端顶在掌心上。

在铅笔末端悬挂钩码,体会食指和掌心受力的情况,以体验拉力产生的效果,揣摩分力的方向。

[教师活动]同学们经过亲身体会,讨论以下问题:(1)、食指和掌心有什么感觉?(食指有被拉伸的感觉.掌心有被压迫的感觉。

)(2)、这种感觉说明铅笔末端悬挂钩码后细线和铅笔发生了什么形变?(细线被拉伸,铅笔被压缩)(3)、如果用两个力来代替钩码的拉力,这两个分力的方向应该沿什么方向呢?(一个沿细线方向向外,一个沿铅笔向里)(4)、这两个力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不能用这两个力来代替那一个力呢?(可以)[分析]以绳子、橡皮筋和铅笔的结点O为研究对象,O点受到橡皮筋大小为G的拉力,绳子拉力T,铅笔弹力N ,把砝码拉力沿着绳子和铅笔的反方向分解成水平力F1,斜向下分力F2,F1与N等大反向,F2与T等大反向。

手上感觉到的铅笔的压迫是哪个分力造成的?(F1)绳子被拉紧呢?(F2造成的)[目的]: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会三角架模型中力的分解。

[学生实验]让同学一手叉腰,另一同学按该同学的肘部,体会上臂和腰部的受力情况。

让学生分析原因。

[目的]:说明力的分解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5、斜面模型[目的]:以生活中常见的立交桥引出引桥概念和斜面模型。

提出上海的杨浦大桥主桥长不过1000多米,而引桥长达7000多米,为什么要修建这么长的引桥呢?这是否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呢?如果引桥太短,对桥上的车辆会有什么影响?[分析]把问题模型化把车辆的运动看作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演示]重物静止在斜面上,斜面被压弯。

[分析受力]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把重力沿其他两个力反方向分解成沿斜面向下的力G1,垂直斜面向下的力G2。

G1与摩擦力等大反向,G2与N等大反向。

[分析]假设这个斜面的倾角为θ,那么重力的分力与倾角有什么关系?试写出表达式。

[学生活动]交流总结:12sin cosF G F Gθθ==,[教师活动]通过这个表达式分析:(1)、当θ变化时,F1和F2的大小如何变化?(F1增大,F2减小)(2)、在车辆上桥和下桥时,F1各起到什么作用?(上桥时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使车辆越来越快)(3)、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再来解释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引桥越长,坡越缓,θ越小,F1越小:上桥时的阻碍作用减小,从而比较容易上桥,下桥时的加速作用会减小,从而保障行车时的安全。

)[演示]在斜面加挡板,重物和斜面间放置气球。

说明模型与前面类似,分析方法也类似。

[目的]:从引桥问题引出斜面模型,结合演示实验分析平衡问题,让学生体会引桥设计的目的,体会数学中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运用,展开讲解挡板模型,说明挡板模型分析方法与斜面模型类似。

6、学生应用菜刀、斧头、残疾人通道、急流勇进等。

[目的]:学以致用,用力的分解处理身边的问题。

(三)小结力的分解是研究平衡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力应该怎样分解应该根据实际需要。

在处理三力平衡的问题中,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再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把已知力沿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进行分解,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计算。

如果物理受到四个以上的力怎么办呢?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学习力的分解第二课时,正交分解法。

[目的]:强调力的分解的方法和使用原则,引出下堂课的内容,正交分解法。

五、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复习提问把握学生知识点落实情况,通过调查提问反馈学生对本堂课的评价:1、你对本节课内容是否感兴趣?2、你是否觉得有收获?3、你是否感觉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4、你在课上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和思考问题?5、你对物理教学还有什么建议?六、课后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主要参考了前辈教师的设计精华,力的分解的典型好例子课程当中都有体现,引入的实验和力传感器的使用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整个课程中学生参与活动较多,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整个课堂设计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的思想。

学生评价“这堂课挺有意思的,力的分解挺好懂的”。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时间有限,安排的内容较多,对用力的分解处理平衡问题这一方法没有强调,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为了说明现象避免复杂化主要强调了“分解”而未强调“平衡”,造成整堂课主题不够明确,层次感不强,没有提炼出精髓。

另外对比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讲解,发现自己有较大差距,在教学上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要努力再努力,争取有不断的进步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