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科学第3讲 物质的变化(定)
化学初中教案物质的变化
化学初中教案物质的变化
主题: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改变和化学变化两种形式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变化
3.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教学重点:
1.物质的变化形式
2.物理改变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判断实验现象,判断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变化
2.对物质变化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玻璃棒等
2.实验物质:水、铁、铁粉、铜、氧等
3.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次课程内容,回顾物质的定义和性质
二、讲解
1.向学生介绍物质的变化形式,包括物理改变和化学变化
2.通过实例解释物理改变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
1.展示实验现象,如加热铁片发生变色、铜绿变成黑色等
2.请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变化
四、总结
1.与学生一起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和基本性质
2.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变化
五、作业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并在生活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变化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物质的变化形式及其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在今后教学中,应更多注重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三年级科学《物质变化》的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物质变化》的说课稿一、引言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课的教学设计,这是三年级科学的一节重要课程——《物质变化》。
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物质的变化,让他们了解世界万物都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而这些物质之间是会发生变化的。
这一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的定义和分类。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实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实例,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课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然后引入物质的概念,并解释物质的定义。
2. 新课教学:首先介绍物质变化的定义,然后通过实验演示物质变化的实例,如冰块融化、水蒸发等。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让他们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 小组讨论: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进一步加深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4. 巩固提高:通过问题解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物质变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物质变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家中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技能。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 环节2】 科 学探 究、挖掘 信息 :初 步感 知物质的各种变 化 以及它们的特点 。 【 环节2 】 说明教法 ,指导学法 【 教学 内容 】 通过对 学科特点 的分析 ,指出本课 题的研 究 方法是实验 探究法 ,并对 学生进行 必要 的学法指导 ,指导 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观察。
【 环节6】 强化练习、提升概念 【 教学 内容 】 通过练习 ,将学生获得 的概念进行提升 【 活动设计 】 完成下列练 习,判断下列变化 的类型 :( 啪 【 活动 目标 】引导学生对变化 的类 型以及变化 的特征进
行分析 ,进一步的提升对概念 的理解 。
【 媒体 使用及分 析 ( 交互式 电子 白板使 用功能 )】 利 用 课件 ,展示 图片 ,使 物质的变化更 加形象生 动 ,加深 对物理 变化 和化学 变化的定 义和概念 的理 解 ,并将 其应用到 判断物 质 的变化 中去 ,同 时利用物质 的变化 ,又将 判断物理 变化 和 【 活动设计 】1 、讲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化 学变化 的实质提升 ,使 学生 明确 判断物理 变化和化 学变化 学 ,因此 ,本 节课我们采用 实验研究 法进行 研究 。那 么 ,如 的根本依据 。 何进行实验研究呢?如何观察 实验 呢? 【 环节7 】 强化训练 、提升概念 2 、展示 实验 前 、实验 中 、实 验后需 要 观察 的现象 和 内 【 教学 内容 】 通过练 习 ,总结 出化 学变化的特 征 ,以及 容: 判 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 据 实验前 :关注物质的颜 色、状态 、光泽 、气味 、硬度等 【 活动设计 】 通过对以上化学变化的判断,化学变化的 实验 中 :关注物质 的变化 ,发光 、放 热 ,以及反 应的条 特征是什 么呢?如何 判断物 理变化 和化 学变化?化学 变化 的 件 ,如加热 、点燃等 特征 :1 、生 成其 他物 质 ;2 、伴 随有能 量的变化 。判 断物理 实验后 :关注反应 生成 的物 质的颜 色、状态 、光 泽 、气 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味 、硬度 等 【 活动目标 】 引导学生从分析中找出化学变化的特征以 【 活动 目标 】 通过 学法 和教 法指导 ,引导学生 明确学 习 及 判断物理 变化和 化学变化 的依据 , 进 一步提升概念 的理解 的方法 和学习 的内容 ,使得学 习更具有 目的性 ,使学 生 的效 和 应 用 率更高。 【 媒体使用及分析 (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 利用 【 媒体使用及分析 (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 利用 课件 ,展示化学变化 的特征 以及判断依据 笔功 能将 观察 的要点 进行强化 ,从而使 学生对科 学探 究 的观 【 环节8 】 信息提炼、总结延伸 察更准确 。 【 教学 内容 】 总结与延伸 【 环节3 】 科学探究 、挖掘信息 【 活动设计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 教学 内容 】 进行 实验 ,获取信息 :将学生 分组 进行 实 在进 行化学研 究时 ,我 们经常采用 的方法是 什么 ?在进 验。 1 、水受 热蒸 发;2 、粉笔 的研磨 ;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 行研究使 , 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酸铜溶液反应 ;4 、蜡烛燃烧 。 【 活动目标 】1 、总结延伸,加深巩固 【 活动设计 】 通 过学生对 物质变化 进行 的探究 ,并将所 2 、指导总结研究方法 和学 习方法 ,为后 续的学习进行 指 得的实验 现象记 录在学案上。 导
九年级上科学_物质的变化_ppt完美课件浙教版
课堂练习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课堂练习
3.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但是如果有这些现象,能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观察活动
变化四 玻璃破碎
现象:玻璃的形状___改_变____,__没__有__生成 新物质。
观察活动
变化五 食盐溶解加热后又得到固体食盐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五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与联系 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现象:水的状态________,_______生成新物质。 现象:水的状态________,_______生成新物质。 1、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分别属于那种变化?为什么?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现象:玻璃的形状________,______生成新物质。 变化二 水的三态变化 变化五 食盐溶解加热后又得到固体食盐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1、反应前的物质(反应物)写在左边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石蜡(形状、状态变化) 1、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分别属于那种变化?为什么?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序号
1- 火柴梗 1 1- 冰、水、水蒸气 2 1- 石蜡 3 1- 玻璃 4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的物质 的现象
变化后有
无物质生 成
火柴梗被折断
火柴梗(形状变化)
无
水气化、凝固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与物质变化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与物质变化科学是一门关于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物质变化。
物质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或物理条件下发生的改变,涉及到化学反应、相变、能量转化等过程。
在初中阶段的科学学习中,掌握和理解物质变化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科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重点介绍物质变化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所以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的分子排列较为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小,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的分子排列松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可以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相互变化,这被称为相变。
相变包括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熔化,液态与气态之间的沸腾,以及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升华。
这些相变过程都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即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其次,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化学反应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变为新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生成具有不同性质的新物质。
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物质变化方式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和合成反应等。
其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的过程,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元素发生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原来的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被其他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替代,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化学反应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中包含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的表达式。
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变化和相对比例关系。
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应当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即反应前后总质量和总电荷相等。
此外,燃烧也是物质变化的一种形式。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发生的放热反应。
九年级上科学_物质的变化_优秀课件浙教版
证如据何( 了现解象物)质的→变化呢→?性即质寻→找应探用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如比:如硫为酸了铜检变验化汽从油而中推是断否它含的有性少质量和的用水途,可以望汽油中加入少量的什么物质? 物KI理+变P化b(中NO不3)一2 定==有2化KN学O变3 化+ PbI2 ↓
实验探究: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现象:反应后液体显乳白色
用途):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证据(现象)→变化→性质→应用
小结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 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变化 表现出
体现于
物质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
比的如规云 律中造的福水人汽类有。时会凝结变成雨水落下;
KI + Pb(NO ) == 2KNO + PbI ↓ 物小质树的 苗变会化长可成分参为天物大理树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本质区别
无(微色观上溶)变化液中有没有新分子生成
32
3
2
我证们据将 :用颜这色种的研变究化方、法沉对淀一发些生常见的、重要的物质(如酸、碱、盐等)进行研究,初步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
盐等)进行研究,初步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 物质变化的依据(即现象),如何探究?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No Image
• 应用: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 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 剂。
• 比如为了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水, 可以望汽油中加入少量的什么物质?
证据(现象)→变化→性质→应用
No Image
No
Image
初三科学第3讲物质的变化(定)
初三科学第3讲物质的变化(定)第三讲物质的变化姓名:学校:年级:【知识要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现象: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形状和状态都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在宏观上有新物质的生成。
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种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生成。
(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加热时水变为水蒸气,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等均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变化,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测量的。
如可用眼看,用仪器测量等。
初三科学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概念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的性质范围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沸点,硬度,溶解性等举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难溶于水酸性,碱性等碳酸氢钠受热后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1、物理性质:硫酸铜晶体是有规则形状的蓝色晶体、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硫酸铜晶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沉淀为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加热时能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典型例题】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B.锅炉爆炸C.水变成水蒸气D.白磷自燃例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D.木已成舟物理变化例3、下列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B.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C.氢气不溶于水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例4、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把铝制成丝作电线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C.医疗上用氯化钠配置生理盐水D.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例5、向刚切开的马铃薯表面滴几滴碘水,其表面立即显蓝色,说明马铃薯中含有()A.维生素B.淀粉C.蛋白质D.纤维素【经典练习】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自行车钢圈生锈C.蜡烛受热熔化D.瓷碗破碎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食物腐败C.植物腐烂D.光合作用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2初三科学A.颜色B.沸点C.硬度D.可燃性4.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镁条变短B.放出大量的热C.发出耀眼的白光D.生成白色的物质5.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镁条燃烧B.铜绿易分解C.酒精易挥发D.酒精可燃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7.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8.硫酸铜晶体是色的。
九年级上科学《物质的变化》PPT优选课件浙教版3
5
无水硫酸铜会与水结合成晶体
化学性质
1、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
空。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化变(2)铁铸成锅 物变
(3)冰雪消融 物变 (化4)变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物性(6)酒精挥发 物变 (化性7)磷. 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 (8)铜丝弯曲 物变
(9)食物腐烂 化变(10)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化性
2、阅读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 物性),把硫块研碎(属
),取物少变量放入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
),硫在空气物中变燃烧(属 ),说明硫具有可燃化性变(
属
)
化性
观察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
变化前的现象——变化中的现象——变化后的现象
宏观: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思考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 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的实质(三态变化):分子不变, 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微观:是否有新分子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 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 化学变化
物质的形状、状态、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是否产生气体、沉淀等方面进行观察
无色透明的硝酸 铅溶液和碘化钾 溶液反应
现象:颜色变化, 有沉淀生成
现象:颜色变化(绿色变为黄色)
现象:温度变化,状态变化
现象:形状发生变化
活动1 1. 如图 1-6所示,取2支试管,在其中1支中加 入 5 毫升澄清石灰水,在另 1 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2. 分别向 2 支试管中加入 5 毫升碳酸钠溶液。 3. 观察2支试管,你认为哪支试管里可能发生了 化学反应?哪些证据支持你的推断?
九年级上科学_物质的变化_ppt实用课件浙教版
燃 烧
钢 铁 生 锈
牛 奶 变 质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氧气变成液氧
爆炸燃烧
轮胎爆炸
电灯发光
【实验1-1】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 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实验1-2】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 杵把胆矾研碎。
蓝色块状 蓝色粉末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 熔点:
颜色:
。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1-2 的胆矾 状胆矾 细小的蓝色粉末 气味:
⑦铜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但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称为铜绿。
无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A.铁铸 成锅
B.葡萄酿 C.木柴
成酒
燃烧
D.面包 发霉
练一练:
7、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 例: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
汽油可燃烧 汽油燃烧
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A是化学性质 B是物理性质
C是化学变化
D是物理性质 E是物理变化
练一练:
1、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 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③沸点为 2567℃,④密度8.9g/㎝3。⑤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 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 铜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但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 生成一层绿色物质,称为铜绿。⑨高温时铜可被氧化, 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 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科学教案物质的三态变化
科学教案物质的三态变化科学教案:物质的三态变化【引言】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本教案将围绕物质的三态变化展开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概念。
【第一部分】固态(1)概述: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之一。
在固态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只发生微小的振动。
(2)性质:固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其中,晶体结构的固体具有清晰的几何形状,如盐和糖;而非晶体结构的固体会表现出无规则的形状,如玻璃和胶体。
(3)变化:固态物质的变化主要包括热胀冷缩、熔化和凝固。
(4)示例:以水为例,介绍冰的特性和冰的熔化过程。
【第二部分】液态(1)概述:液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
在液态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比固态更大,允许它们自由移动。
(2)性质: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液体具有流动性、不可压缩性和表面张力等特性。
(3)变化:液态物质主要经历汽化、冷凝和蒸发等变化过程。
(4)示例:介绍水的特性、水的沸腾现象以及水蒸气的形成。
【第三部分】气态(1)概述:气态是物质的第三种状态。
在气态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更大,它们具有高度的自由运动性。
(2)性质: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和扩散性等特点。
(3)变化:气态物质的变化包括压缩、膨胀、液化和气化等过程。
(4)示例:介绍空气的成分、气体的流动和气体的液化实验。
【第四部分】物质间的相互转化(1)概述:物质的三态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这是由于原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2)相变图:引入相变图的概念,解释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规律。
(3)示例实验: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实验,如加热冰块、冷却水蒸气等,帮助学生们观察和理解物质的相变过程。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的基本概念。
同时,通过实验的参与,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物质的变化
姓名:学校:年级:
【知识要点】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现象: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形状和状态都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在宏观上有新物质的生成。
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种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生成。
(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加热时水变为水蒸气,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等均是物理变化。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微粒
外观特征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等
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火柴燃烧区分依据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发生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变化,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测量的。
如可用眼看,用仪器测量等。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表
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范围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
沸点,硬度,溶解性等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举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
的密度大,难溶于水碳酸氢钠受热后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举例:1、物理性质:硫酸铜晶体是有规则形状的蓝色晶体、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硫酸铜晶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沉淀为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加热时能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 B.锅炉爆炸
C.水变成水蒸气
D.白磷自燃
例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
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
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
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
D.木已成舟物理变化
例3、下列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B.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
C.氢气不溶于水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例4、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把铝制成丝作电线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医疗上用氯化钠配置生理盐水
D.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
例5、向刚切开的马铃薯表面滴几滴碘水,其表面立即显蓝色,说明马铃薯中含有()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纤维素
【经典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自行车钢圈生锈
C.蜡烛受热熔化
D.瓷碗破碎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败 C.植物腐烂 D.光合作用
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沸点 C.硬度 D.可燃性
4.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镁条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耀眼的白光 D.生成白色的物质5.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镁条燃烧 B.铜绿易分解 C.酒精易挥发 D.酒精可燃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7. 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
8.硫酸铜晶体是色的。
将一块该晶体,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2),在此实验中,试管要略下倾斜,其理由是;给试管加热时,应先后集中加热。
9.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物质鉴别。
将下列有关性质前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
中,从而区分各组物质。
A.气味 B.味道 C.颜色 D.状态
(1)冰和水()(2)铁和铜()
(3)食盐和蔗糖()(4)酒精和汽油()
10.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1)硬度(2)熔点(3)密度,(4)颜色
11、物质变化及伴随的现象。
(1) 颜色改变(2) 产生气体(3) 发光发热 (4) 产生沉淀物 (5) 形状变化 (6) 形态变化(7) 化学变化 (8) 物理变化
A在面包上滴碘酒 B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C铁钉生锈 D 点燃火柴、酒精燃烧
E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 F苹果腐烂
G弯折铁丝 H易拉罐压扁
I水结冰、水蒸发、冰化水、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小测】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⑷铜锭抽成铜丝
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⑹煤的燃烧
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2、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⑵铜器生绿锈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⑷酒精挥发
⑸火药爆炸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3、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利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5.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上述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 过滤 C吸附. D. 消毒
6.下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铁铸成锅
C.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D.瓷碗破碎,钢铁生锈
7.下列物质的特征(1)液体是无色,无气味的(2)液体有酒香气味(3)液体有鲜艳的颜色(4)食
盐呈白色粉末状,其中不能作为食用依据的是( )
A(1)(2) B.(2)(3) C(2)(3)(4) D.(1)(2)(3)(4)
8.“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经典广告词之一,
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9.在化学变化中必然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量和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核内质子数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事实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11.下列叙述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容易传热,导电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用一氧化碳炼铁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1)黄绿色;(2)有刺激性气味;(3)气体;(4)能与水反
应;(5)能与金属单质反应;(6)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其中,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13.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水中,
剧烈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产生的热量使金属钠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
(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
(3)金属钠应该保存在()
A.空气中 B.水中 C.煤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