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传统文化
春节的风俗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8篇)
春节的风俗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春节的风俗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8篇)如果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你想知道调查报告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风俗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风俗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向家人询问过年礼仪,更好地了解到中国的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调查对象:妈妈调查方法:亲自询问家长,并用记录本,记录下来。
调查过程:转眼间春节到啦!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节日,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呢?我怀着浓浓的好奇心来到妈妈身边问:“妈妈,过年都有什么习俗呀?妈妈笑着说:过年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说包饺子吃年夜饭、拜年,贴窗花……今天我就给你讲讲贴春联放烟花的故事吧。
传说古代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头上还长着许多触角而且还会吃人所以村子里面的人为了躲避年总会在过年时跑到深山上躲避怪兽。
而这一年除夕,有个老乞丐来到这里所有人都慌慌忙忙的跑到山上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奶奶给了这位乞丐一些东西吃,老乞丐说老奶奶只要你让我在你家住一晚,保准会让年吓跑。
老奶奶以为他精神失常了,便不再管它跑到山上去了。
过了一会儿,年来啦!他发现村东头那位老奶奶家屋里灯火通明,门上还贴着一张大红纸年来到他们家后院子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吓得心惊胆战,这时老乞丐穿着红色的衣服,把门推开哈哈大笑。
年见啦就赶快逃走,再也不敢来到这里啦!原来,年最怕的就是红色,火光和炸响,后来,人们就会在过年时,贴春联,放烟花。
这就是过年时贴春联和放烟花的由来”听完妈妈讲后,我恍然大悟。
调查总结:这次调查让我不仅知道了,过年时人们会包饺子、吃年夜饭、拜年还让我懂得了贴春联,放烟花的由来,这次调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春节的风俗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一、问题的提出过了腊八就是年。
最近几年放寒假的时间越来越晚,可以说放了寒假就是年。
去年腊月25放假,今年由于疫情形势提前了。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近日,本人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春节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了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颇丰,也对中国的春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活动背景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重视春节的传统风俗,同时也借此机会回家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一些传统习俗正在逐渐被遗忘。
因此,学校组织了春节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活动内容1. 拜年传统我们在活动中了解到,春节期间人们会拜年。
拜年是一种表达祝福的方式,亲友们互相拜访,道喜新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到了传统祝福语和热情好客的民风。
2. 春晚观赏春节期间最令人期待的活动之一就是春晚了。
我们团体前往当地演艺场所观看了精彩的春晚节目。
舞蹈、歌曲、小品等精彩节目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并感受到了大家欢聚一堂的喜悦氛围。
3. 文化活动体验我们还参观了传统文化村,了解了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和民俗文化。
在这里,我们亲手制作了面塑和剪纸,了解了它们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同时,还体验了传统的节日游戏,如猜灯谜、踩高跷等,大家玩得十分开心。
三、活动收获通过这次春节社会实践活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了解到春节习俗的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拜年、春晚等活动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祈福。
其次,通过参观传统文化村,我看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和辛勤劳动,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珍贵。
最后,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四、反思与感悟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灵魂,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绽放新的光芒。
同时,我也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五、展望未来通过这次春节社会实践活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春节的认识和热爱。
春节习俗的社会实践报告3篇
春节习俗的社会实践报告3篇【第1篇】春节习俗的实践调查报告春节时中国人最在意的节日,历史悠久,在每个华人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祭灶后就是扫尘,随后就要准备年夜饭,年夜饭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个民俗都有着非常美好的涵义及来历,寄寓了非常美好的祝福与心愿。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
一、前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具特色的民俗节日之一。
春节民俗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生活智慧。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民俗,我们社会实践团队于春节期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活动。
现将实践活动报告如下:二、活动背景春节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春节民俗逐渐被淡化,许多传统习俗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传承和弘扬春节民俗,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决定开展此次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1)走访民间艺人:我们团队走访了多位民间艺人,了解他们传承的春节民俗技艺。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剪纸、泥塑、年画等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参观民俗展览:我们参观了多个民俗展览,如剪纸展览、年画展览等,欣赏了众多优秀的民俗作品,感受到了春节民俗的魅力。
(3)实地体验:我们参与了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等传统习俗,亲身体验了春节民俗的乐趣。
2. 问卷调查我们团队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春节民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对春节民俗有一定的了解,但参与度较低。
3. 座谈交流我们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市民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共同探讨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
在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为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我团队成员对春节民俗的认知水平,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 拍摄了大量的民俗照片和视频资料,为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五、活动总结1. 春节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其中。
2. 传承春节民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春节民俗的认知程度。
社会实践春节实践报告
一、前言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为了更好地了解春节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于春节期间参与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背景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象征着团圆、喜庆和新的开始。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等。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文化,我决定在春节期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参观民俗博物馆春节期间,我参观了当地的一家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着丰富的民俗文物,如剪纸、刺绣、年画等。
通过参观,我了解了春节的起源、习俗以及各地不同的庆祝方式。
这些民俗文物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春节期间,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理发、写春联、送福字等服务。
在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
3. 家乡民俗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春节文化,我进行了家乡民俗调查。
我采访了村里的老人,了解了他们童年时期的春节习俗。
同时,我还记录下了家乡的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等。
这次调查让我对家乡的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春节期间,我还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展览展示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瞬间,如昆曲、京剧、刺绣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四、实践体会1. 传承春节文化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春节文化的重要性。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春节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节日。
2. 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6篇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6篇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1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佳节,我国地域辽阔,千百年来形成的关于春节的习俗礼仪有许多。
今年春节,按照学校团委的要求,我通过网上查阅资料、阅读报刊、和长辈聊天、亲自参与等方式,对春节的习俗进行了解和实践,现将本次实践情况报告如下:一、打扫卫生清扫家庭卫生也是人们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除旧迎新”。
这项工作基本上都会在除夕之前完成。
许多家庭进入腊月后,就陆续开始了擦窗户、洗窗帘、擦洗油烟机等清洁工作。
今年,我也参与到其中,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更换纱窗,并能独立完成,和爸爸一起帮助奶奶把家里的旧纱窗全部更换。
二、购买年货购买年货也是过年的一项准备工作。
我在胜利电视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说以前物资匮乏时,人们从中秋节过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
可是现在不用了,节日的市场可谓是繁荣热闹。
放假后,我跟随姥姥去过孤岛农贸市场,和奶奶去过仙河镇幸福村市场,发现都比平时要拥挤很多,到处是摆摊的小商贩和前来采购年货的人们。
采购的东西大多都是瓜子、糖果、春联、富贵竹等物品。
三、祭拜先人祭拜先人,也是春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缅怀自己的祖先,祈求先辈保佑家人。
这项习俗一般在腊月29或30进行。
姥姥家和奶奶家祭拜的方式是一样的:买上许多叠黄纸把它叠成一定的`形状,并带上酒和炸的食品,到十字路口和野外把纸烧掉。
四、贴春联贴春联也是过年的一个习俗。
一般都是在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门口都会贴上红色的春联。
但是家里有老人去世的,家里一般不贴春联。
我姥姥家是鲁西南的,那儿的风俗是家里如有老人过世,可以贴蓝色的对联。
五、年夜饭年夜饭,指的是除夕晚上这顿饭。
有的资料上介绍说,年夜饭是家人团圆饭,这天是忌讳外人去家里吃饭的。
但现在生活方式变了,这项禁忌逐渐在被打破。
年夜饭的餐桌要比平时丰盛。
今年在叔叔的提议下,我们的年夜饭是火锅,希望今年生活工作红红火火。
吃饭前,奶奶还给我和妹妹发了压岁钱。
春节实践报告(精选8篇)
春节实践报告春节实践报告(精选8篇)充实的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这段时间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吧,此时需要写一份实践报告,做好总结。
你想知道实践报告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实践报告(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实践报告篇1时间:班级:高一(17)班调查成员:春节年关将至,热闹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欢乐的时光陪伴着每一刻。
小年夜的喜庆,除夕晚的欢乐,春节的气息扑面袭来。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分享着彼此的幸福和喜悦.春节年关将至,热闹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欢乐的时光陪伴着每一刻。
小年夜的喜庆,除夕晚的欢乐,春节的气息扑面袭来。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分享着彼此的幸福和喜悦,收获着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彰显了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民族的传统信仰。
此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都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经过寒假的仔细调查以及走访,我逐渐地把我所在地的节日习俗整理在一起。
在整个过程里我既体会到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特殊含义。
以下就是我整理出来的过年时的节日习俗。
1、小年夜小年夜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欢乐过大年的冲锋号。
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乐呵呵地围桌吃饭、聊天,分享这一年的收获和喜悦。
在我们这里小年夜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号。
在这一天我们一般都会到祠堂(我们当地的话叫做“厅屋”)祭祖,这个仪式是要整个族人都参加。
2、扫屋过年的时候,什么都需要有个新面貌,所以连屋子也不例外。
“扫屋”也称“扫尘”,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打扫卫生。
一般情况下“扫屋”是定在二十四号。
由于现在的人都不太讲究以前的规矩,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可以了。
“扫屋”在当地寓意为扫去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
3、做年糕民以食为天,吃才是最实在的事情。
我们的节日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我们的节日春节社会实践报告我们的节日春节社会实践报告难忘的实践活动又将谢下帷幕,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感觉我们很有必要对自己的社会实践做一下总结。
那么你会写实践报告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我们的节日春节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节日春节社会实践报告篇1一、主题的确定传统的寒暑假作业,老师一般都是布置学生完成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寒假(暑假)乐园》或《寒假(暑假)新时空》之类的作业。
一学期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这一类作业慢慢地产生厌倦感,觉得做这一种作业很枯燥、很乏味,从而在做作业的态度上慢慢变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作业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作业。
话说每一年的寒假,都有一个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
过春节,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令人兴奋的事儿!他们天天感受着有关“春节”的民风民俗。
于是,“走进春节,感受春节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就这样诞生了。
二、作业的指导确定了作业的主题后,接下来就要设计作业的相关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的本次作业内容是:1、查找资料,了解年和春节的来历。
2、了解自己家乡人们过春节的习俗。
(吃的、穿的、人们的活动等)3、搜集有关春节的对联和诗歌,并摘抄下来。
4、写一写过春节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儿。
5、拍一拍过春节时,一家人团团圆圆热闹喜庆的照片。
(至少3张)6、画一画过春节时,家乡热闹美丽的景象。
(8k纸)7、做一做富有春节特色的手抄报。
(8k纸)8、剪一剪富有春节气息的纸工。
(福字、春字、窗花等)9、写一写本次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自己做了些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值得今后继续探究)(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和居住条件的限制,可以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必要时可以请家长帮忙,同时要注意安全。
有条件的同学,有些作业成果,可以以电脑打字的形式呈现。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过年
一、前言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大学生社会实践小队于春节期间开展了以“过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我国春节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小队一行五人,于春节期间分别回到家乡,对当地过年的习俗进行了实地考察。
我们走访了亲朋好友,了解了他们在过年期间的生活、习俗以及传统美食。
2. 调查问卷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春节习俗、家庭团聚、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
我们向亲朋好友发放问卷,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
3. 采访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当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春节故事,让我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 摄影记录我们用相机记录了家乡过年的点点滴滴,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拜年等传统习俗,以及家乡的美丽风光。
四、实践成果1. 了解到了我国春节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包括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美食等。
2.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今后的团队协作奠定了基础。
4. 收集了大量有关春节期间民俗文化的资料,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素材。
五、实践感悟1. 过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传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民俗文化,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团队协作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克服困难。
4.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节传统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喜庆和新的开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春节的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许多年轻人对春节的了解仅限于放鞭炮、吃年夜饭等。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次以“体验春节传统”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实践,提高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实践内容1. 举办春节知识讲座邀请当地文化专家为同学们讲解春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历史演变等,使同学们对春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体验传统手工艺组织同学们学习剪纸、制作灯笼等传统手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观看舞狮、舞龙表演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团体为同学们表演舞狮、舞龙等传统节目,感受传统文化的活力。
4. 举办春节庙会组织同学们参与庙会活动,品尝传统小吃、购买年货,体验春节的热闹氛围。
5.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访慰问敬老院、福利院等,传递关爱,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联系当地文化专家、民间艺术团体,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制作宣传海报、邀请函等,扩大活动影响力。
2. 实施阶段(1)春节知识讲座:邀请文化专家为同学们讲解春节的相关知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2)传统手工艺体验:组织同学们学习剪纸、制作灯笼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舞狮、舞龙表演:邀请民间艺术团体为同学们表演,感受传统文化的活力。
(4)春节庙会:组织同学们参与庙会活动,品尝传统小吃、购买年货,体验春节的热闹氛围。
(5)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访敬老院、福利院,传递关爱,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总结阶段(1)整理活动照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实践报告。
(2)召开总结会议,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样本
一、前言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我们团队在春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民庆祝新年的重要节日。
自古以来,春节就有拜年、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发红包等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文化也在不断传承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了解春节文化,我们团队决定在春节期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传统文化体验我们团队首先参观了当地的传统民俗博物馆,了解了春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
通过参观,我们深入了解了春节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 民间艺术调研我们团队走访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家,了解他们在春节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实践。
我们发现,许多民间艺术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春节艺术作品。
3. 亲子活动参与我们团队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亲子活动,与孩子们一起贴春联、做灯笼、放鞭炮。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家庭和睦、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
4. 传统美食制作我们团队学习制作了传统的春节美食,如饺子、汤圆、年糕等。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5. 春节文化宣传我们团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春节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四、实践成果1. 提升了对春节文化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团队成员对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 传承了传统技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民间艺术家的传统技艺,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4. 丰富了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本次实践活动以多种形式展开,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借鉴。
五、实践总结1. 春节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去。
春节学生社会实践
一、前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喜庆和祈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春节学生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社会实践内容1. 实践地点:家乡的村庄2. 实践时间:春节期间3. 实践主题:了解春节习俗,传承传统文化三、实践过程1. 实践前期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们班级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们了解了春节的起源、习俗以及传统文化内涵。
然后,我们制定了实践计划,明确了实践任务和分工。
2. 实践过程(1)了解家乡春节习俗在春节期间,我们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我们亲身体验了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习俗。
在长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这些习俗的寓意和起源,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参与社区活动在春节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了社区组织的活动。
如:写春联、送福字、舞龙舞狮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与社区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探访传统文化传承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拜访了家乡的一位剪纸艺术家。
她向我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技巧以及创作过程。
我们还亲手体验了剪纸艺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4)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春节期间,我们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如:帮助老人购物、打扫卫生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3. 实践总结通过这次春节学生社会实践,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家乡的春节习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家人、社区居民沟通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我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感悟1.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努力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发扬光大。
2021年春节社会实践报告5篇
2021年春节社会实践报告5篇_年春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一)研究目的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二)调查方法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三)调查报告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1.腊月开始办年货: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2.年二十四谢灶: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3.年二十八洗邋遢: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4.年三十晚上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5.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6.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7.年初三赤口: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8.年初四接财神: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_年春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二)一.实践单位二.实践时间三.实践目的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四.实践内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据调查,__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1.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2.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3.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__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__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__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__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不过我家的小年就是这二十四这天.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一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从这天开始,餐桌上就会大鱼大肉不断,一直到元宵过后.4.二十九,贴春联: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最能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氛围.5.大年三十熬一宿: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到晚上十二点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_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6.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拜年时,主人会放鞭炮以示喜庆.7.大年初六,把店开: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8.七不去,八不归: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9.正月十五,挂灯笼: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五.实践总结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隔遥远的家人,朋友一年中有很多机会能相见或交流,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团圆变得不那么重视了.但是春节依旧是我心中一个最特殊的节日,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团圆似乎更有一种喜庆和吉祥的感觉,或许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每年春节时对于新的一年的祝愿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_年春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三)题目: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系部名称:旅游管理学院专业:酒店管理年级:大二班级:__姓名:刘嘉(_1__1). 隋拓(_1__1).何勇兴(_1_1_).任鸿鹏(_1_1_)实践单位:__市各市区及乡村实践时间: __年1月29日至 __年2月_日共_天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于__年1月29日至 __年2月_日期间在__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__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__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__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小年祭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扫尘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春节的准备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贴窗花.挂年画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福倒(到)了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请财神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祭神祭祖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守岁与〝年夜饭〞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放鞭炮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初一初二不扫地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拜年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破五〞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正月初六〝送穷〞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糖瓜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_年春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四)系部名称:专业:年级: 班级:姓名:学号:实践地点:实践时间:(一)研究目的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二)调查方法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三)调查报告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_腊月开始办年货: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_年二十四谢灶: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_年二十八洗邋遢: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_年三十晚上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过年
一、前言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寒假期间,我有幸回到家乡,亲身体验了过年的习俗和氛围,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节日,我决定将这次寒假社会实践的经历整理成报告,与大家分享。
二、实践背景春节是中国人民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家家户户都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有意识地选择在寒假期间回家过年,亲身体验和记录这一特殊时期的风俗习惯。
三、实践内容1. 筹备年货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忙着筹备年货。
我和家人一起逛市场,购买各种食材和年货。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各种传统食品的制作方法,如饺子、年糕、汤圆等。
同时,我也体验了挑选年货的乐趣,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2. 贴春联、挂灯笼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我和家人一起动手,将寓意吉祥的春联贴在门上,将五彩缤纷的灯笼挂在家中。
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挑选合适的春联和灯笼,还体会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
3. 拜年春节期间,拜年是重要的传统习俗。
我跟随家人走亲访友,向长辈拜年,送上祝福。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了拜年的礼仪,感受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 放鞭炮、燃烟花春节期间,放鞭炮、燃烟花是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
我亲眼见证了烟花绽放的美丽瞬间,感受到了喜庆的氛围。
同时,我也意识到燃放烟花对环境的危害,呼吁大家文明过节。
5. 包饺子、吃团圆饭除夕夜,家人会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包饺子的技巧,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团圆饭上,长辈们会讲述过去一年的趣事,传承家族文化。
6. 观春晚、守岁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观看春晚,守岁到天亮。
我跟随家人一起观看了春晚,感受到了节目带来的欢乐。
守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宝贵。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话春节
一、前言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寒假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亲身体验,对春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活动概述1. 实践活动背景春节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而且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对春节的传统文化了解逐渐淡薄。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我决定在寒假期间开展一次以“春节的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实践活动内容(1)实地走访:我选择了家乡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如老街、庙会等,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2)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对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饮食习惯、家庭氛围等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
(3)亲身体验:参与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活动,感受春节的浓厚氛围。
三、实践活动成果1. 实地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传统习俗仍然保留着,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新的习俗,如拜年短信、微信红包等。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春节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春节的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仍有一部分人对某些习俗不太熟悉。
此外,许多受访者表示,希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3. 亲身体验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氛围。
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活动让我更加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个美好的节日。
四、实践活动总结1. 传承春节文化的重要性春节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承春节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同时,春节文化也是连接亲情、友情的重要纽带。
2. 创新春节文化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
寒假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春节的习俗、传承中华文化,我在寒假期间进行了一次春节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边缘化。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我决定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农村,了解春节的习俗,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实践内容1. 调查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首先对春节期间的习俗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当地村民等方式,了解了春节期间的祭祀、团圆饭、放鞭炮、拜年等传统习俗。
2. 实地观察在春节期间,我回到家乡,实地观察了当地居民过年的方式。
我发现,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传统习俗仍然得以保留。
例如,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团圆饭,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度佳节。
3. 参与体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春节,我还参与了当地的民俗活动。
例如,我跟随村里的长辈学习剪纸、贴对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还参加了舞龙舞狮表演,体验了传统文化的活力。
四、实践成果1. 传承了传统文化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春节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不仅学会了剪纸、贴对联等传统技艺,还了解了春节的起源、习俗等知识,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增进了亲情友情春节期间,我与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度佳节。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珍惜亲情友情,也让我更加懂得感恩。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农村地区仍存在传统文化传承困难的问题。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我们有责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实践反思1. 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要传承中华文化,首先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2. 结合现代生活,创新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结合现代生活,创新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习俗
一、前言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于春节期间参与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春节的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感悟。
二、春节习俗概述春节习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贴的装饰品,它由上下两联组成,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贴春联的时间一般在除夕之夜,人们相信这样可以驱邪避凶,迎接新的一年。
2. 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象征着喜庆和驱邪。
在除夕之夜,人们会燃放各种烟花鞭炮,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气氛。
3. 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带着红包,向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表达祝福和敬意。
4. 吃团圆饭:团圆饭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年夜饭,家人团聚一堂,共同分享美食,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5. 守岁:守岁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除夕之夜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珍惜时间,期待新的一年。
6. 拜神祭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拜神祭祖的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神灵的祈求。
三、实践活动内容及感悟1. 参与家庭贴春联:在春节期间,我参与了家庭贴春联的活动。
在贴春联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春联的起源和寓意,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2. 实地观察放鞭炮:春节期间,我观察了不同地区放鞭炮的情况。
我发现,虽然放鞭炮可以营造出喜庆的气氛,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享受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
3. 体验拜年习俗:春节期间,我跟随家人走亲访友,体验了拜年习俗。
在拜年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表达祝福和敬意,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4. 参与家庭团圆饭:春节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
在团圆饭上,我们分享了一年的收获和喜悦,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5. 了解拜神祭祖习俗:春节期间,我跟随长辈了解了拜神祭祖的习俗。
社会实践报告之过年
一、前言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祥和与新的开始。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参加了以“过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交流,我对春节的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逐渐淡薄,过年的习俗也在逐渐消失。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组织了这次以“过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 目的:- 深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实地走访,体验过年的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 确定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分组讨论:确定走访对象,如家庭、社区、学校等;-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注意事项等。
2. 实地走访:- 走访家庭: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位老奶奶家,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过年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包饺子的过程,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和温暖。
- 社区活动:在社区活动中,我们参观了舞狮、舞龙、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写春联、送福字等互动活动,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 学校活动:在学校里,我们参观了校园文化墙,了解了学校为庆祝春节所举办的活动。
我们还与同学们交流了过年的习俗,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3. 总结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分享了各自的感受和收获。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四、活动成果1. 了解传统习俗:通过走访家庭、社区和学校,我们了解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拜年等。
2. 体验年味:在活动中,我们亲身参与了包饺子、写春联等互动环节,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3. 增强民族凝聚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过年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
一、前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团圆、喜庆的时刻。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我在春节期间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二、实践背景春节期间,我回到家乡,参加了一次由当地政府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古建筑、古遗址等。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家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1)古建筑:如古城墙、古庙宇、古宅院等。
这些古建筑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2)古遗址:如古战场、古墓群等。
这些古遗址展示了家乡的历史变迁,让我们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参与民俗活动春节期间,家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挂灯笼等。
我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家乡的民俗风情。
(1)舞龙舞狮:在春节期间,舞龙舞狮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跟随当地民间艺术团,学习了舞龙舞狮的基本技巧,并参与了表演。
(2)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亲自参与了放鞭炮的活动,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3.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大学生积极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打扫、陪伴老人、宣传环保知识等服务。
四、实践体会1. 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通过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和参与民俗活动,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
2. 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社会责任,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年年味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喜庆和希望。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的年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于春节期间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目的1. 感受春节的年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了解不同地区春节习俗的差异,拓宽视野。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1. 走访亲朋好友,了解家庭春节习俗。
2. 参观当地民俗文化展览,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3. 拍摄春节期间的民俗照片,记录美好瞬间。
4. 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春节习俗的演变过程。
四、实践过程1. 走访亲朋好友春节期间,我走访了多家亲朋好友,了解了他们家的春节习俗。
我发现,虽然不同地区的习俗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我家和亲戚家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拜年等。
这些习俗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2. 参观民俗文化展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春节文化,我参观了当地举办的民俗文化展览。
展览中展示了各种传统手工艺品、民间绘画、剪纸等,让我对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拍摄民俗照片春节期间,我拿起相机,记录下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照片。
如:家家户户挂起的红灯笼、舞龙舞狮、庙会场景等。
这些照片让我感受到了春节的喜庆氛围。
4. 与当地居民交流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春节习俗的演变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
例如,以前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而现在很多家庭已经不再这样做。
五、实践总结1.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春节的年味,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我认识到,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让年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3. 在实践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观察力和摄影技巧。
这些能力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建议1. 加强对春节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传统文化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传统文化
春节年关将至,热闹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欢乐的时光陪伴着每一刻。
小年夜的喜庆,除夕晚的欢乐,春节的气息扑面袭来。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分享着彼此的幸福和喜悦,收获着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下面是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传统文化,欢迎来参考!
时间过的真快啊!又一个充实的寒假过去了。
在xx年的寒假,我有了一个充实的、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
我度过了一段被人称为“老师”的难忘的,阳光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就有一个梦想,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可是后来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我成为了一名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
可儿时的那个梦想却一直都没有消逝。
老师那高大的形象和伟岸的身躯,“好大一棵树”的优美旋律却依然在我脑海中萦绕,在身边回响。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一石三鸟”的经历。
可以实现我的儿时梦想;能多一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完成学业。
后来我发现不仅仅让我学会了这几种东西。
而使自己更加清楚的了解了自身的能力和学到了许多课堂以外学不到的东西。
在假期前两三周我就找到了家教的工作。
虽然做家教的地方离
家很远,薪水给的也很少,我还有晕车的毛病,可是为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我还是欣然前往了。
第一天是试讲,我给两位高中生补习数学,为了能做的更好,我又把高中时代的课本重新翻阅了几遍,走上了我的人生第一讲。
尽管有些紧张,但是我还是通过了第一关。
当时我心中唯一的感受就是做一名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呀。
一回生,二回熟,就这样我便做起了我的“老师”了。
可能是
第一次给学生做家教吧,我格外认真,每次讲课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很努力的备课,生怕讲错了那一道题。
可是这样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次我讲错了一道题,当时 ___个地缝,我恨不得钻进去。
就这样我
每天早出晚归,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却很充实,算是顺利的完成了我的家教任务。
学生家长也对我很认可,那两个学生也对我很尊敬,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特别是他们管我叫“孙老师”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飘向了天,很自豪,很光荣。
那时我才真正的明白人们为什么说老师是太阳低下最高尚的职业。
做了一个月的“灵魂工程师”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我的努力
也没有白费,我的那两个学生在考试中,数学成绩提高了20多分,
听到了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我好像觉得自己真的是一名人民教师了,两个学生的家长还让我下个假期继续去做家教,但是我婉言拒绝了,
并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觉得我应该去体验更多的人生经历,更多的丰富自己的人生。
一个月过去了。
而我人生的实践经历却才刚刚开始。
这段时间里,我更加清楚的了解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我要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
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次经历将会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学习和从各方面去充实自己,使
自己成为全面的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而要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状元就
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经历的比别人更多。
因为那也是你的人生财富,而且的是无价的。
所以,努力吧!只要你去拼搏,去努力,每个人的人生都将会是辉煌的。
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
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彰显了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民族的传统信仰。
此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都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小年夜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欢乐过大年的冲锋号。
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乐呵呵地围桌吃饭、聊天,分享这一年的收获和喜悦。
在我们这里小年夜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号。
在这一天我们一般都会到祠堂(我们当地的话叫做“厅屋”)祭祖,这个仪式是要整个族人都参加。
过年的时候,什么都需要有个新面貌,所以连屋子也不例外。
“扫屋”也称“扫尘”,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打扫卫生。
一般情况下“扫屋”是定在二十四号。
由于现在的人都不太讲究以前的规矩,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可以了。
“扫屋”在当地寓意为扫去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
民以食为天,吃才是最实在的事情。
所以过年的时候肯定少不了吃的东西。
——年糕。
我们当地的年糕都是手工制造的,自给自足的'。
现在还保持着相当传统的制作工艺,都是比较古老的制作方法。
我们使用的工具也是近“石器时代”的工具——石磨。
首先制作年糕的第一步就是将普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粉状,这个过程完全是靠力气来完成的。
有了“米粉”这个原材料就可以开始制作年糕了。
经过一系列
复杂的工序最后得出图片中的成品。
它的寓意为步步高升。
这种年糕的味道甜甜的,嚼起来很有韧劲,是不错的过年佳品。
这是过年重要的习俗,在很多地区都很流行这样的传统。
除旧换新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家都希望新年有新气象,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春联也不例外。
春联的贴法在我们当地还是保留着古老的传统。
比如哪个贴左边,哪个贴右边都是有讲究的,还有就是很多春联都是那些老一辈的人自主创作的,完全手工制作。
这样的春联既有特色,又能准确的表达主人家的新一年的期望与祝福。
5、大年三十
这是最隆重的一天,也是最喜庆的一天。
所有人都会在这一天变得生龙活虎,精神抖擞。
当地人很早就吃过晚饭,然后家里的人都出转悠,拜早年。
小孩通常都是最开心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一天玩个不停——放鞭炮、玩游戏、买东西。
我们当地还有一个老习俗,就是在除夕夜的整十二点要祭祖。
大家都会把自己准备好的年货供奉给祖先,祈求保佑平安幸福。
这个仪式完成后就是热闹的时候了,各家各户会尽情地燃放鞭炮,烟花。
热闹的气氛会随着漂亮的烟花和响亮的鞭炮声直到天亮。
开年第一天是欢乐的一天,家家户户洋溢着幸福,分享着快乐。
大年初一,所有小孩都要起床很早,然后见到大人就要问候。
这种不变的习俗一直被默默的传承下来。
这一天的早餐一般都是吃米粉,一
家人一起开心的吃着米粉,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因为米粉形状都很长,所以它寓意着健康长寿。
因此吃米粉的时候,老人吃的米粉越长越好,这是对他们的祝福。
人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的水”,可是我们当地嫁出去的女儿每年的正月初二都要回娘家。
每个嫁出去的女儿都会精心准备好要带回去的东西,而且还要带上孩子。
其实她们的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女儿回来就已经很开心了,根本不会在乎他们有没有带东西来。
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
有哪个父母不惦记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个子女不想家的?
随着大年初五的带来,人们欢乐的情绪开始沉淀下来,为新的一年奋斗做好准备。
这一天被当地人称为“散节”,意味着欢乐的春节要告一段落了。
我的调研也随着“散节”的到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传统文化】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