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适宜的爱案例

合集下载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幼教工作之感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而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适宜的爱则是我们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我们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深的爱,这种爱是宽泛的、细腻的,我们每一天都要用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用一颗充满激情和真诚的心悄然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和呵护幼儿,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用微笑、拥抱、眼神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陈鹤琴先生说:“一个满面笑容的教师,大家都会喜欢。

儿童是最有感情的,你态度和蔼,开口常笑,使儿童感到温暖,感到亲切,他就会接近你。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我们的抱抱、摸摸、亲亲、轻抚、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后,很多的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老师时时发自内心的微笑,如同春天和煦的春风,轻轻吹开了孩子的心扉;如同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微笑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从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亲近,和你交流,才能把你当作自己的好朋友。

而拥抱则更好的传递了老师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就如同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来到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孩子感到紧张、恐惧,于是就产生了哭闹情绪,这时,摸一摸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心情。

对幼儿来说,老师的拥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如同妈妈般的温柔亲切。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微笑,眼神和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能给幼儿信任、赞赏、宽容、谅解等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真诚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之学前班王梓璇妈妈

《给孩子适宜的爱》之学前班王梓璇妈妈

《给孩子适宜的爱》有一种爱,叫做“父爱”和“母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种适度的爱是真正的爱孩子,如果这种爱、爱的过度就变成了溺爱,孩子的人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爱能够,但是一定要讲究一个度。

有些孩子自己能够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了,家长们还是会主动替孩子做,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这样长期如此,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独立呢?我是一名护士,在我的单位中常常能见到有父母极度溺爱孩子的。

有天有个孩子的父母在门诊处大声吵嚷着,我们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赶了过去,让我们医生尽快地给孩子就诊,医生忙问就诊原因,当这位家长说:“我的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在楼下玩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磕在了一个石头上”。

主治医生观察了一下孩子的头部,发现并无大碍,也连忙告诉家长不用太担心,仅仅轻微擦伤。

谁知孩子的妈妈说了一句让我们感到惊讶的话。

她说:“不行,我的孩子必须要拍X 光片!我家可就这个个宝贝,要是真有什么事那可不行!”连医生都说没有大问题能够回家了,孩子的妈妈却硬要去拍X光片,这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我认为这样的孩子只会在一个圈子内走动,长大了也会形成依赖,这样孩子便会永远长不大,最终是一个窝囊废。

这样的结果家长真的喜欢吗?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尝试着去做,即使做的不好也没相关系,适当的鼓励他再接再厉,慢慢的他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有的家长,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受不得一点委屈,即使是做错了事情让老师批评了也觉得孩子委屈的不行了,或是心理有阴影了,不能准确看待老师的教育批评,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经历不了一点点的风波和波折,内心十分脆弱,不够强大,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树立孩子准确看待任何人的批评教育以及经历一些挫折,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担当勇于承认,接受别人的教育和批评,树立自信心。

在送儿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发现有好多小朋友不爱把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与人分享,不懂的分享的乐趣,家长知道了,也一味的替孩子说话:“我家宝宝从小就这样,我们不要求他与别人分享。

幼儿园:给孩子适宜的爱

幼儿园: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开展了“给孩子适宜的爱”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充分利用宣传展板、给家长的一封信、校园网站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家长学习领会《指南》精神,走近孩子,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引领家长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把握对孩子爱的“温度”和“尺度”,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和教育观,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引导和帮助家长学会尊重、倾听、关爱幼儿,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此次活动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融洽了家园关系,转变了家长的育儿理念,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的赞誉。

给孩子适宜的爱 案例 夏秋媛

给孩子适宜的爱  案例 夏秋媛

给孩子适宜的爱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陪伴与滋养,但是什么样的爱才是正确的适宜的呢?案例一:“老师,我的孩子还有救么?”豪豪是我们小班上学期的插班生,刚来园时,就表现出了他的各种“问题”:首先是没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在教室门口、花园随地小便;必须要脱完裤子才蹲厕;乱扔垃圾;午休时喜欢大喊大叫。

其次是不会听从指令,喜欢游走。

再次是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争抢,一发生争执就表现强烈的攻击性行为,一天中被他“袭击”的幼儿不下四五个,社会性能力差;对于老师的教育则是耍赖、拳打脚踢,吐口水等等。

有次豪豪把口水吐到小朋友身上及桌子上还用手玩起来了。

我走过去,对他说:“豪豪,你觉得口水很好玩吗?”他完全没有理我。

“这个口水上面有小小的看不见的细菌,你现在把桌子弄脏怎么办。

还吐到了小朋友的脸上,是很没有礼貌的。

请你去拿纸巾帮桌子和小朋友擦干净,跟桌子和小朋友道歉。

”豪豪一脸的不屑和不情愿,在我的再三要求下,他拿纸巾擦了桌子后,又随手把垃圾扔在了地上,我又提醒豪豪把纸巾扔垃圾桶,他还是一动不动,最后还是我拉着他的手一起把纸巾扔到了垃圾桶。

其实在来我班之前,豪豪已经上过一年的早托班了,按理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慢慢的培养好了,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了。

在了解中我们发现,原来豪豪在之前早托班的幼儿园中教师很少会向家长反映孩子真实的情况,所以也忽略了孩子出现的问题。

另外,与很多的孩子一样,豪豪由奶奶带大,老人家比较宠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也没有注意培养。

而父母则关注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很少陪伴孩子或者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豪豪唯一害怕的是爸爸使用的家法——两根大粗绳子。

现在经过我们的反映,豪豪的爸爸才深知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对我们说:“老师那我的孩子还有得救么?”。

如今在我们教师及豪豪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豪豪有了很大的改变与进步,我们都倍感欣慰。

案例中,奶奶给了豪豪太多的爱,放任溺爱孩子了。

而早托班的教师过度的保护孩子没有反映真实的情况亦是放任的,不正确的爱。

母爱的故事

母爱的故事

母爱的故事关于母爱的故事七篇导读:有人说母爱如歌,有人说母爱如诗,有人说母爱如画······但我觉得母爱就像太阳,给予我们照耀和温暖,我们应该理解母亲的辛苦和对我们的付出,别让自己的爱给的太迟。

下面店铺带来关于母爱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关于母爱的故事这是关于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

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

孟母见此情景,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儿子居住。

”,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

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

孟母又说:“此处也不适合我的儿子居住。

”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

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

孟母说:“这正是我的儿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

”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每个母亲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例如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孩子能在好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不惜搬家三次。

孟母的这个躲避躲得好呀!篇二:关于母爱的故事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

七八个月大的婴孩在她身下安然无恙。

几天后,救助人员挖洞接近这对母子时,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那婴孩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

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

她拼力咬断自己的指头。

用鲜血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

为了保护孩子,母亲宁可牺牲自己,这就是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篇三:关于母爱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母亲因患白血病久卧病榻,身心越来越疲惫。

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趁医生、护士不注意的时候拼命为女儿编织了一件毛衣。

毛衣织完藏在枕头下,人也从此进入半昏迷状态,后来她隐约听见护士的议论,知道自己不出3日将远离亲人,心里倒也十分镇定。

第二天突然听到病房外有鼓乐声,问床前守护的丈夫,丈夫只得告诉她,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生们在操练。

给孩子适宜的爱论文【精选5篇】

给孩子适宜的爱论文【精选5篇】

【第一篇】论文题目: 给孩子适宜的爱--家长请正确对待你的爱摘要: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 "爱"和"管教"并不相悖, 千万别坠入因"爱的教育"而放任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孩子主观能动的潜能才会充分开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 快乐成长.关键词:幼儿成长家庭溺爱; 适宜;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 充满着一种现象叫做"爱泛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 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全部同时倾注在小小孩子的身上, 自从孩子出生, "宝宝你别动", "宝宝奶奶来", 是这一类家庭中的口头禅.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碎了.宝宝要东绝不买西, 宝宝说上大人就绝不下, 小小孩子成了家里的"大王", 凌驾于成人头上, 造就了好多孩子耍赖、任性、懒惰、适应性差等一系列性格问题.到了三岁上幼儿园时, 所有问题就显现出来, 这一类孩子往往焦虑期漫长, 哭闹厉害, 独立性、自理能力差, 很难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我是一名幼儿老师, 见过许许多多被惯坏, 宠坏的孩子, 这类孩子大概会占到班里三分之一的人数.三分之一,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想我们应该有必要重视这毁掉三分之一孩子的现象, 冷静客观的把"爱"和"规矩", 同时给孩子, 让孩子因为有我们的爱而灿烂生活.现在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大家一些问题, 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确如何理智客观的对待自己爱.一、百依百顺只会让孩子感到痛苦雨薇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 由于爸爸在外地工作长期不在身边, 妈妈总觉得亏欠孩子, 于是就加倍的弥补, 要什么买什么, 只要她喜欢, 能买得到样样都买, 平常吃的用的都不用说了, 就连"戒指""高跟鞋", 他也样样给买.过度的溺爱让雨薇的入园焦虑期格外长, 到中班上学期的时候才好些, 记得小班的她天天早上送幼儿园, 妈妈、姥姥、舅姥姥三人齐上阵, 早上一睁开眼, 就要和她斗智斗勇, 讲条件找理由哭哭涕涕软磨硬泡, 样样都过一遍, 无可奈何才上幼儿园, 而且这种状况反反复复持续了很久, 天天看到她这样上幼儿园, 妈妈忧心重重.妈妈爱孩子的心是好的, 却错把溺爱视为爱.总认为我有能力满足她, 只要孩子要, 绝对就不说不, 殊不知这样无谓地满足总会有达不到的时候, 毕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钱买来的.家长过分的放任迁就孩子, 就会助长孩子不合理的欲望, 强化他们的为所欲为, 而屡屡屡遭受挫折所得到的只能是痛苦, 只能是对你的爱感到失望.二、祖辈的爱无法代替父母的爱淼淼自从出生就是奶奶全权负责, 妈妈忙着上班把一切都推给了奶奶.所有该由母亲承当的角色都转移给了奶奶, 奶奶也乐得其所, 精心抚养, 一切都包办代替.淼淼都上幼儿园中班了走路还抱着, 孩子心理上对奶奶十分依赖, 总是喜欢藏在奶奶身后, 幼儿园里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不愿意交流, 总是默默流泪, 孩子们最喜欢玩滑梯, 可每次淼淼都会站在一个老师不易发现的"平安"角落里, 不爱去玩, 也不和孩子们交流和游戏.父母把自己的职责推卸给了老人, 自己却过着轻松的生活, 总觉得老人疼孩子, 比自己有时间, 肯定会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可实际上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习惯, 老人是无法悉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 孩子好动, 老人好静, 孩子需要丰富的环境, 老人却生活缺泛变化……再加上奶奶的包办代替, 什么都帮孩子做, 这使得正在形成个性品质时期的淼淼害怕、懦弱、依赖、久久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 像穿着厚厚的铠甲的人, 自己无法冲破, 别人也无法介入.奶奶的爱无形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好心办坏事, 但成长的足迹只有一次, 谁又为这个阶段教育失败来买单呢?三、我们的爱不能让孩子失去自我翔翔是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 可就是独立性差、任性, 只要是自己的倔脾气一上来, 我们做老师的怎么做都无济于事.记得刚小班的时候翔栩好长时间都不习惯按时自己午睡, 天天一到午睡时他就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 告诉他去睡觉就是不肯.小朋友都睡了, 他无聊的时候他就会围在老师身边问东问西, 有时候老师严厉了, 他就会哭起来, 伤心的找妈妈, 不管说什么都不愿上床睡觉,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长时间.后来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才知道, 翔挧天天睡觉都是奶奶陪在身边, 或抱在怀里, 要摸着奶奶的脸这样才能入睡, 这种爱让孩子独立性受到影响, 每次午睡翔翔总会想起奶奶, 不是哭闹, 就是辗转无法入睡.卢梭曾说过:儿童最初依赖意识的形成, 正是源于自身的柔弱, 随之产生的, 便是统制与专制的念头.最初是奶奶为了让孩子在睡觉时不再哭闹, 陪伴在他的身边, 可时间久了孩子变得不习惯单独入睡, 只要单独入睡, 就会感到不适, 如同缺少什么, 他的行为统治了成人, 也让自己的成长受到了阻碍.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险, 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却忽略了孩子个性和独立性的开展.最后我想告诉亲爱的家长们, 溺爱孩子, 根本不是爱, 而是一种软暴力, 实质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 所以对现代的父母来说, 不仅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释放我们的爱, 也要懂得该放手时且放手适时地管教.金韵蓉老师的?爱在左, 管教在右?一书, 有这样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并赞同, "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 '爱'和'管教'并不相悖, 千万别坠入因'爱的教育'而放任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孩子主观能动的潜能才会充分开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 快乐成长.---------------------------------------------------------------------------------------------------------------------------------------------感谢您使用本套资料,您可以根据您的风格和实际情况对本套资料做相应的修改,这样才能变成属于您的东西,切勿完全照抄照搬哦,这样就失去了本套资料存在的初心,相信您在工作和学习路上会一路高歌,完成您最初的梦想。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适宜的表达意思是“恰当的,相吻合的,不超过心理预期的”,这里用适宜来作为爱的状语说出了题目要表达的意思则是要强调恰当,吻合。

孩子从呱呱坠地到今已经3周岁了,这3年来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给孩子爱。

曾经在她幼小的时候我们喜欢、宠爱。

渐渐的孩子长大了,从咿呀学语到现在已经能够表达清楚,我们爱的方式也在渐渐的变化着。

记得在一本教育书上写道:“要与孩子做朋友。

”其实我们也是本着这个出发点。

父母并不是要把孩子拘泥在自己的羽翼下,这样的爱是溺爱。

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渐渐体会不到父母这种爱,从而变得依赖父母不敢抛头露面,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爱孩子就要让孩子面对错误,敢于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在恰当时候关爱她。

比如孩子在家中犯了错误,把水杯弄打了。

这种事情对于一个有小孩子的家庭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处理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采取严厉批评的方式,那么孩子就可能放声大哭,最后还不得不再安慰自己的孩子。

如果置之不理,高高挂起那么孩子就没有在这件事中得到教训,以后可能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如果温柔相对,可能有的父母说:“这是杯子的错。

孩子别怕,碎了就碎了!”那么相信我们的孩子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我就是对的,这就很容易形成自我利己主义。

要怎么做呢?首先我认为责骂、批评是不对的,你的习惯就是孩子的习惯。

我会对我的女儿说:“今天这个杯子是被谁打碎的?”女儿也是支支吾吾,她也知道自己做了错事,“是我打碎的。

”这时候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但是还是不够的“这个杯子是爸爸妈妈每月辛苦工作用工资买回来的,现在碎了我们还要再买个新的,这些钱足够为宝宝买条新的手帕了。

”用对比的方法,把杯子这个孩子还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物品比作她喜欢的东西,这样孩子能够知道了“原来我打碎的杯子就等于我失去了一条手帕了!”“那么下次喝水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轻拿轻放。

”“是啊!”“那好,杯子碎了就要檫掉一朵小红花,如果宝宝在一会喝水的时候能够轻拿轻放杯子,能够收拾自己的物品,爸爸还会再给你一朵小红花。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2015.8姻文/汾阳市海洪幼儿园府东分园靳舒婷的妈妈王红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女儿已经5岁,升入大班了。

在女儿上幼儿园的这些日子里,我觉得她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学到了许多东西,那么作为最疼爱她的妈妈到底该如何去爱她呢?一、让孩子有承受挫折的能力,给孩子适宜的爱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以孩子为中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这么多的爱给了孩子,孩子自然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出来一个严母想管一管,老人又不让。

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面对外界的挫折?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给孩子适宜的爱,不能要什么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会自己吃饭了还喂,会走路了还背,去了超市看见什么都想要,不让拿就哭,一哭闹大人就妥协。

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女儿从一岁两个月会用勺子吃饭以后,我们基本不喂,想吃多少吃多少,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我家室内有22个台阶,孩子还不会走路时,我每天抽时间和她爬楼梯,只要她想爬就一直让她爬,我在旁边不扶,只是鼓励,会走路以后基本不抱,两岁左右就可以自己上四楼,累了就休息一会儿接着上;去超市之前我会和孩子说好,只能买一样特别想要的东西(吃的或者玩具),超市入口处有几个摇摇车,小时候孩子每次去都要坐,一坐上去就不想下来,我就给她两个硬币,每次只能坐两次,无论哭闹都不会妥协,几次以后就习惯了。

用孩子爸爸的话说就是:“你拗不过你妈。

”为了让孩子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请给孩子适宜的爱!给孩子适宜的爱育儿心经YUER XINJING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女儿没上幼儿园之前,每天都自己穿衣服,刚开始分不清前后,我给她摆好前后,她穿得很慢,但我也会耐心地等她,到她两岁三个月上幼儿园时我们都很放心。

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她如果不收拾我就会扔到垃圾桶,因为我知道,女儿从小手里拿块卫生纸也不会随便扔掉,这样几次后她会习惯整理自己的用品;每天让她自己洗漱都很拖拉,我就放个沙漏,让她在沙子漏完之前洗漱完。

家长育子案例

家长育子案例

家长育子案例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一些家长育子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我们来说说小明的家长。

小明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他们从小就给小明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小明的父亲每天都会和他一起阅读,而母亲则注重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明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逐渐形成了热爱阅读、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小红的家长。

小红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因此无法陪伴她太多时间。

在小红的成长过程中,她经常一个人在家,自己做作业,自己做饭。

虽然小红的父母很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由于工作的忙碌,他们无法给予太多的陪伴和指导。

小红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独立、自理能力强的性格特点。

再来说说小李的家长。

小李的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他们经常督促他完成作业,并且会安排各种补习班和培训课程。

小李的父母希望他能够取得好成绩,因此对他的学习进行了很多的指导和督促。

小李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勤奋好学、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

最后,我们再看看小华的家长。

小华的父母对他的成长比较放任,他们很少干涉他的学习和生活,更多的是给予他自由和空间。

小华的父母相信孩子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他们更多的是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小华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思考的性格特点。

通过上面的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无论工作多忙,家长都应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家长不宜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要合理引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特殊付出者:关爱特殊儿童案例分享

幼儿园特殊付出者:关爱特殊儿童案例分享

幼儿园特殊付出者:关爱特殊儿童案例共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儿童,比如说一些身体残疾、智力障碍或者是情感问题的儿童。

这些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而在幼儿园中,有一群特殊的幼儿园老师,他们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付出着更多的努力,来关爱这些特殊儿童。

今天,我想和大家共享一些幼儿园特殊付出者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是如何关爱特殊儿童的。

案例一:老师和爱心有一位幼儿园老师,叫做李老师。

她在幼儿园里负责照顾一位特殊儿童,这位儿童患有自闭症,无法言语,也不喜欢和其他儿童一起玩耍。

李老师经常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这位特殊儿童,她会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来引导这位儿童,帮助他逐渐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在李老师的关爱下,这位特殊儿童变得更加开朗和活泼了,他也学会了和其他儿童一起玩耍,而且还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李老师的付出和努力,让这位特殊儿童在幼儿园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归属感。

案例二:家园共育另外还有一位特殊儿童,他患有肢体残疾,无法像其他儿童一样自由地行走和玩耍。

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合作,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幼儿园专门为他做了一些适合的康复训练,让他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和其他儿童一样快乐地成长。

家长也经常会到幼儿园里来和老师们一起讨论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为他制定更合适的培养方案。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让这位特殊儿童在幼儿园里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时光。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特殊付出者是如何用他们的爱心和努力来关爱特殊儿童的。

他们不仅给予了这些特殊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还让他们有机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快乐。

我们也应该向这些特殊付出者学习,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来关爱那些特殊的儿童,让他们能够在快乐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特殊付出者如何关爱特殊儿童的故事,并从中领悟到了如何用更多的爱心和努力来支持特殊儿童的成长。

家庭教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给孩子适宜的爱

家庭教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给孩子适宜的爱

家庭教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给孩子适宜的爱一、教学目的:1、让每一位学生去深入了解家庭,父母的含义,其中所包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即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的知识面和素质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我的发展该朝哪条路走,这时家庭的正确引导是很重要的,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消除因时代引起的代沟,将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得以更好的诠释。

2、邀请部分家长出席,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各类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和对子女深沉的爱,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内心深处所思和所想,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处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为家庭的和谐和子女的健康成长创立一个良好的氛围。

特别是有个别家庭现在因为高三的学生学业要求暂时有冲突的家长和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消除误解,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整堂主题班会以“沟通”为基调,所准备节目都和日常生活有关,小品、诗歌、游戏、歌曲等无不体现了“沟通”是现代家庭稳步发展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基本原则。

4、整堂主题班会力求人人参与,在班干部的统一带领下,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出谋划策,出金点子,强调人人都是一个完美家庭的主人,在排练的过程中,锻炼班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每一位同学都应在其中担任角色,力求节目精彩,有吸引力并且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过程:1、诗歌朗诵:《啊,母亲》。

同学自己写的诗作为主题班会的首档节目突出伟大的母爱,使整堂主题班会的主旨精神得到升华。

从祖国母亲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殷殷之情到自己的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奉献,是同学自己用心去描述,情节感人,让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都能体会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

2、游戏:你知,我知。

请家长和同学一起上台,回答几个问题,如:对方的生日,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颜色,最讨厌的行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等,看一下父母对子女和自怒对父母这两大家庭最基本要素之间的了解程度,特别是作为子女,同学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懂得关心他人,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引导作用极其重要,要让每一位同学了解关心父母就要从了解他们做起。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教育部决定在201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期间,面向家长和教师开展了以“学习《指南》,了解孩子”为主题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园里也进行了倡导,这项活动真的是很好,可以让我们跟得上最新的教育理念,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事情各位爸爸妈妈们分享。

作为一名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长,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对此更加关注。

之前零零碎碎的也看了不少育儿方面的书,有启发,但总感觉不系统、不全面,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参照,直到看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顿觉眼前一亮。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设定了“阶梯状”的成长参照,给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手册。

不瞒大家,我看《指南》并没有从头开始看,而是先看的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因为我很好奇,我的米琪在这五个领域是不是都达标了。

仔细一对照,在上述五个领域中,她在“语言”、“科学”领域发展要优于一般标准,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空前强大,随便给她一幅图或者几句话就能给你编出一个“有鼻子有眼”的故事;“社会”领域发展只能说基本合格,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要稍差一些,这方面家长有责任;“艺术”领域发展较好,能够欣赏美,同时还比较“臭美”;“健康”领域发展一般,营养不均衡,生活习惯较差。

这么一对照,让我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今后的教育也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如果说发展目标是给了我们努力方向的话,那么教育建议就是送给我们的“育儿经”了,不一定要全盘照搬,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阅读《指南》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

例如,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不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过于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孩子品德、个性、健康、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怎样给孩子适宜的爱

怎样给孩子适宜的爱

怎样给孩子适宜的爱作者:韦江歌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10期一、案例背景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

孩子就像种子,适宜的爱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哺育种子生根、发芽、成长。

如今很多家庭存在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的现象。

家长们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遵循孩子成长规律,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很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习惯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总是为孩子规划好一切。

殊不知孩子习惯了在命令下行动,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了先动脑再行动的能力。

爱孩子,就要给他们自由。

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

与过分控制相对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过于放任。

放任型的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和行为。

这种教育看起来是包容,实际上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如果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被接受,他们就会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谅别人的感受,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虽然孩子渴望交往,但却得不到朋友,从而变得苦恼、自卑。

家长要事先和孩子讨论,共同制定规则。

对于确定的规则,家长要坚持底线,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撒娇而妥协。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通过下面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家长对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反思,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更好地陪伴孩子、支持孩子,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二、案例描述文文是个四岁的女孩,长得特别可爱,前不久的一天中午,我们按照作息制度,散完步从卫生间里出来,准备午睡,这时只见扬扬走到我面前,神色很急:“老师,我想尿。

”我不禁奇怪,就问她:“我们不是刚从卫生间里出来,你没去吗?”,“我纸尿裤去不下来”,她嘴里嘟囔着。

当听到她这么说时,我赶忙走上前去,扒开了文文的裤子,不禁愣住了,原来文文在小裤头里面穿着一个厚厚的“纸尿裤”,孩子憋着想上厕所却脱不下来,我急忙以最快的速度抱起文文就往厕所里冲,同时快速的拽掉了文文身上的纸尿裤,她这才蹲下来去解小便。

家教知识《给孩子适宜的爱》

家教知识《给孩子适宜的爱》

20150929大班家教知识宣传材料给孩子适宜的爱,用心托起孩子的未来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一起。

今天我想和各位交流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用心托起孩子的未来》每位父母都爱孩子。

但您是否想过,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孩子童年最需要的是什么?您真正爱孩子吗?您懂孩子吗?孩子是怎么看待您付出的爱呢?您表达爱的行为和方式符合孩子的需要吗?怎样爱孩子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这些问题也是众多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亲爱的家长朋友,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适宜的爱,适合孩子成长的才是最好的爱! 最好的爱要建立在懂孩子、尊重孩子,以孩子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慢”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慢养孩子,静待花开》这本书。

这是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的家教心得。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这句话: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花的早晚不同。

是呀,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开放的时间不同。

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我们多给孩子一点儿时间等待、多给孩子一些掌声鼓励、多给孩子一份温暖关爱,就会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就会给我们带来孩子成长中那如花开般的感动和温暖。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需要天下没有不会爱的父母,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是父母的方法不对,还是孩子出了问题?教育真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教育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年龄阶段给予适当的帮助、适度的指导,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要和孩子一起研究、共同进步的重要课题,爱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让我们愉快地和孩子一起长大吧!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

要想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是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

母亲爱孩子的经典故事 [有关母爱的古代故事]

母亲爱孩子的经典故事 [有关母爱的古代故事]

母亲爱孩子的经典故事[有关母爱的古代故事]无论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历史记忆来看,还是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后续过程中,故事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历史则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母爱的古代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母爱的古代故事篇一:三娘教子商人薛子罗有妻妾三人,大娘生一子,名小义,年方一岁.子罗携同老仆薛保往镇江经商,投宿客栈后薛保下乡办货,回来但见客栈遭贼匪焚毁,便以为主人已死,遂返家报丧.二娘与兄长刘球及奸夫孙坤乘机夺取薛家财产,引诱大娘改嫁刘球,然后哄她变卖产业,再迫三娘与薛保迁出,三娘唯有偕同小义在城外租茅寮栖身.三口子以织布及耕种维持生计.转瞬十年,三娘送小义入学,但小义生性顽皮,无心向学,三娘屡教不善.薛保见状,遂把他身世告知,小义听后自省,并向三娘认错.小义心恨生母弃子改嫁,决定寻找大娘.其时大娘家财已被刘球散尽,被迫斩柴度日;二娘亦因孙坤在押以致生活无.当小义寻至大娘家,碰巧遇上刘球返家,刘竟把他囚禁起来,欲卖予周员外作义子.幸好大娘及时返家,放走小义.怎料大娘为此跟刘球争持起来,大娘更在纠缠间被杀.刘球穷追小义,途中碰上子罗,他喝止刘球,并嘱兵将之收押.原来子罗当年并未遇害,被统领救活,更擢为副官.子罗得悉家中巨变后,因感三娘节义,为她立’节义流芳’的牌坊母爱的古代故事篇二: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坟墓的附近。

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

孟母见到此情景,就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儿子居住。

”,于是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

但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

孟母又说:“此处也不适合我儿子居住。

”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

这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

于是孟母就说:“这正是我的儿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

”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母爱的古代故事篇三:岳母刺字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5.给孩子适宜的爱(大班上期)

5.给孩子适宜的爱(大班上期)
抵抗疾病侵扰的能力是在消耗自身抵抗力与疾病作斗争的过 程中成长起来的。
就像应该“适当不满 足”孩子生理需要的原则 一样,父母也0应该以“以 三分为度”理智地“克扣” 有关的供给。
延迟满足 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
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 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
内归因
自我反思成长
找问题的原因、 想法解决问题、 追求新的成功。
3. 奖惩适度,满足适度的需要, 让幼儿树立健康的学习动机。
家长如何奖励孩子?
一定要轻物质、重精神; 无物质奖励,只有精神奖励。
先物质加精神,后取消物 质,只有精神奖励;
三、同孩子交朋友 同孩子交朋友, 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走进孩子的世界,才是成功的父母,
给孩子适宜的爱
请思考:
1.幸福是可以由父母向孩子赠与或奉献的吗? 2.孩子将来的幸福是靠牺牲父母以及孩子现在的 幸福来换取的吗? 3.你认为的幸福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
有一种寒冷,叫做我妈觉得我冷!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是靠个人在一 生中不断努力争取而不断收获而得的。
让我们的爱成 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让家成为孩子前进 的加油站!
我爱您,妈妈! 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 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 赞许的地方。 我留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比尔盖茨
工具四:确认
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 过程
我们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工五:陪伴
孩子需要的是你的本身,而不是你的钱财 。 陪伴孩子,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孩子才会有安全
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迟延满足效应或称糖果 效应。
技巧一:延迟从一分钟开始

32个经典育儿案例,总有几个适合我们!

32个经典育儿案例,总有几个适合我们!

32个经典育儿案例,总有几个适合我们!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女儿桐桐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上幼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

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

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专家点评: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没有统一标准,更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

家长与其抱着书本焦虑,不如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获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学会交往。

02案例2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侄子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我分享,老爸对此“颇有微词":“什么东西都要给姑姑吃,爷爷奶奶要尝尝都不给,这孩子白疼了。

"其实,侄子原来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愿意和爷爷奶奶分享。

但爷爷奶奶却经常逗他:“好吃的也给爷爷奶奶分点啊!”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他们赶紧又说:“爷爷、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当回事儿了。

而当侄子与我分享时,我会道谢并真的与他分吃,还夸他的东西好吃,侄子也乐得与我分享。

老爸甚至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专家点评:孩子的心是单纯而美好的,他会把成人世界的每个要求都当真。

作为成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这份单纯和美好,而不是为了好玩或者表示亲昵逗弄孩子。

生活中很多对待孩子看似搞笑的无意之举,背后却是对孩子深深的不尊重。

爱孩子,就请将他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03案例3“揠苗助长”的孩子能幸福吗?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很多家长却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关爱帮扶幼儿个案记录

幼儿园关爱帮扶幼儿个案记录

幼儿园关爱帮扶幼儿个案记录标题:小阳的成长历程第一章:孤独的小阳小阳是一名三岁的男孩,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由于妈妈要上班,小阳每天只能在幼儿园度过大部分时间。

刚开始,小阳对于离开妈妈感到非常不适应,他总是默默地坐在幼儿园的角落里,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老师们发现了小阳的情况后,决定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第二章:温暖的陪伴为了帮助小阳融入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他们每天都会特意留下一段时间,陪小阳一起玩耍,用温暖的目光和亲切的语言鼓励他。

同时,也鼓励其他小朋友主动与小阳交流,帮助他建立友谊。

第三章:快乐的转变在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小阳逐渐融入了幼儿园的大家庭。

他开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学习。

他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幼儿园成为了他快乐的天地。

第四章:成长的足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阳在幼儿园中不断成长。

他勇敢地表演节目、参加比赛,展示出自己的才艺和潜力。

老师们对他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相信小阳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第五章:爱心的传递通过对小阳的关爱帮扶,幼儿园也在不断发扬爱心的力量。

他们将这种关爱和帮助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幼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他们都能茁壮成长。

结语:小阳是幼儿园关爱帮扶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幼儿园师生们的努力,小阳从一个孤独的孩子变成了快乐自信的小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爱和帮扶对于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娇子幼儿园“给孩子适宜的爱”教育案例
6月19日上午,娇子幼儿园召开了“给孩子适宜的爱”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我们请家长们把平时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有关这个话题的案例讲出来,共同探讨。

1、中班,伍翘楚妈妈说:
宝宝今年5岁了,是全家的开心果。

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宝宝,每次来看宝宝都会带一堆礼物,玩具、衣物、零食应有尽有。

过年还会给宝宝一个大大的红包,告诉宝宝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爷爷奶奶还经常宠爱地将宝宝搂在怀里说:“宝宝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买什么?”这种过度的宠爱、不适当的表达方式慢慢地让宝宝觉得她是全家人的中心,全家人都应该喜欢自己、爱自己、宠自己,她想得到的任何东西都应该马上给她买回来。

日久天长,他甚至开始不尊重爷爷奶奶,认为爷爷奶奶只会一味地满足自己,不会对自己说不,所以偶尔还会对爷爷奶奶发脾气。

有一次宝宝又向妈妈要玩具,妈妈觉得相似的玩具已经有很多了,就对宝宝说:“我们已经有很多差不多的玩具了,不能再浪费钱买了,况且咱们的钱也是有限的,要花在有用的地方,比如给你交学费、买书,对不对?”。

没想到,宝宝马上说:“那我找爷爷奶奶买,他们有钱而且一定会给我买”。

我意识到这是平时不恰当的表达爱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于是利用过年爷爷奶奶给红包的时机,开始循序善诱的引导孩子:“宝宝,你知道爷爷奶奶问什么会给你这么大的红包吗?”宝宝:“因为过年都得给孩子红包。

”我:“不完全是这样,更多的是因为爷爷奶奶非常爱你。

”宝宝:“我知道他们喜欢我。

”我:“可是,爷爷奶奶也不是很有钱,他们的钱也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而且他们自己都不舍得花,都攒下来给你花。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爱你,才愿意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你。

宝宝:……妈妈:爷爷奶奶给了你这么多爱,你是不是也应该爱爷爷奶奶多一些?宝宝看着妈妈认真地说:“嗯,妈妈,我记住了,等我长大我也要对爷爷奶奶好,我要用自己赚的钱给他们买好多东西。


我看到教导初见成效,高兴地说:“你真是个好宝宝。

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要更加尊重爷爷奶奶、不乱和爷爷奶奶发脾气?是不是也不要乱花爷爷奶奶给的钱?”宝宝:“好的,妈妈,我记住了。

”,“那我们来合理的规划一下这些压岁钱,一部分用来交半年的托费,一部份用来交钢琴、画画、舞蹈的学费,妈妈也会拿出一部分交给你自己使用、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宝宝:“太好了,妈妈。

就按你说的办。

”给宝宝压岁钱本是长辈表达对晚辈的爱的行为,但是如果不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宝宝认识压岁钱,这时的爱就是不适宜的爱。

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不仅明白了压岁钱是爱的体现,也理解了爷爷奶奶对他的爱,还懂得珍惜这些钱,不随便乱花,这时的爱就是适宜的爱。

通过这个小案例,我们深刻体会到,其实爱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会让爱有“适宜”和“不适宜”之分。

我们家长在付出爱的同时,要斟酌好爱的表达方式,才会让宝宝的心灵健康成长。

2、小班,林钰洁爸爸说:
三岁的女孩子,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哭起来悲切得感天动地。

周六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会带她出去玩,走过小区的商业区,路过一家玩具店,每次都要买一个小汽车,虽然是女孩子,但从小和男孩子一样,就是喜欢
小汽车。

姑姑每次到外地,总是送一个巨型车。

爷爷奶奶也是一样,知道送她车最开心,索性也送车作为礼物。

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平时难得给孩子买东西,既然买,就买她喜欢的。

但爸爸妈妈感觉有问题,比如每次路过玩具店都买一个小汽车,如果不买,她就会大哭,哭到你买为止。

大家的建议是:一、小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也许在她看来都是合理的,在她不理解这是个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你拒绝她就是伤害了她。

可以慢慢让她选择,是想买一辆车还是要买一块上幼儿园用的小手帕。

二、与其让她哭闹达到目的,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她,你这星期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好,妈妈可以奖励你一个小玩具。

孩子会被宠坏吗?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不会宠坏,对孩子的爱是永远不够的。

该宠还是不宠,都有支持各自观点的无数案例。

家长们认为,宠爱没有问题,但补偿之爱有一点点不妥。

主要是不能破坏规则。

比如说,平时不随便买玩具,到周末就可以随便买,这就破坏了规则,容易破坏孩子的生活习惯。

结论是,宠爱可以,溺爱不行。

但别尝试用物质的方法去爱孩子。

3、中班、张方博妈妈说:
孩子两岁的时候,正是喜欢模仿的年龄,保姆每天都带孩子去小区里面玩,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学会了许多坏毛病,比如吐口水,比如踢人。

家里没有人教孩子这些,发现小区里有很多孩子是这样,所以是在外面学坏了。

让保姆减少带孩子出去的次数。

大家认为关键是父母要多跟孩子在一起,告诉孩子对错。

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总会学到坏毛病,但不能因此就不让孩子和其他同龄人在一起。

有时候孩子学吐口水等,无非是想引起注意,倒不见得是学坏了。

你不去强调,反而没事。

不赞成从小让孩子把人分类。

更不能简单地分成好人与坏人。

这样的想法比坏的行为习惯更坏。

娇子幼儿园
2015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