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三峡教案 语文版.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三峡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三峡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3 三峡教学设计语文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合作探究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

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

那它美在哪里,又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自学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

(1)字音阙.处(quē) 叠嶂.(zhànɡ)曦.月(xī)襄.陵(xiānɡ) 沿溯.(sù) 御.风(yù)素湍.(tuān) 绝(yǎn) 飞漱.(shù)涧.肃(jiàn) 属.引(zhǔ)(2)词义①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②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③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④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⑤王命急宣.:宣布,传达。

⑥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⑦绝:山峰。

⑧飞漱.其间:冲荡。

⑨良.多趣味:的确,实在。

⑩林寒涧肃.:寂静。

⑪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断缺。

七年级语文学期 三峡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学期 三峡教案 语文版

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4、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自学指导: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注意体会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导学:一、导入新课:1、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

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英雄竞折腰。

”它们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

新建的三峡工程就是祖国的瑰宝之一。

(出示三峡水电站图片)2、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的《水调歌头·游泳》中有诗句说的就是建三峡水电站的构想,并讲述神女的故事。

(出示毛泽东的诗句)3、让我们的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

学习了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游记散文《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三峡)二、初读课文:1、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2、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哀转(zhuǎn)三、研读课文:1、提问:这长篇课文先总写什么,再写什么?(先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的壮丽景色。

板书:地貌四季)2、讲解1自然段:①、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停顿。

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疏通字词、文意:自:从、由。

阙:同“缺”。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自非:如果不是。

曦:阳光。

③、这一自然段写什么?抓住了什么特点写?(板书:长、连、高)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通用)(共五篇)

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通用)(共五篇)

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通用)(共五篇)第一篇: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通用)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峡》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4、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认识作者郦道元,是在《中国石拱桥》,它提到了《水经注》,回忆书的内容,《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2、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

(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⑵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⑶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⑸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⑺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三峡》(第2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三峡》(第2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三峡》(第2课时)教学案语文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整体布局的妙处。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三峡的山,是壮美的;三峡的水,是秀美的,更是凄美的,让我们再次走进《三峡》,开始一次美的旅程。

二、自主预习1.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至至.于夏水襄陵(表示另提一件事)每至.晴初霜旦(到)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多生怪柏(极)2.词类活用乘奔.御风(动词活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空谷传响.(动词活用作名词,回声)3.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表示选择)良.多趣味(古义:确实,实在;今义:好,善良)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最能突出三峡春冬江水清澈秀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导读:一、教学目标(一)领悟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典型化描写的手法。

(二)理清精妙的写作思路,欣赏优美流畅的语言。

(三)了解三峡的沧桑巨变,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二、教学课时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同学们,你领略过三峡的秀丽风光吗?电视专题片《三峡的传说》将你带进雄伟壮丽的三峡,现在我们来欣赏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主题歌《乡恋》(放VCD),让我们在歌声中游览三峡的秀丽风光吧!(二)美文欣赏配乐散文《三峡》背景音乐《三峡情》(三)点击作者大家欣赏了优美的散文,你一定会被《三峡》磅礴的气势、流畅的语言所折服,你可知道,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竟出自于一个地理学家之手,他就是郦道元。

(介绍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四)小组自学自学要求如下: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2.小组讨论,翻译课文。

3.理清思路,感受美景。

(五)教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六)布置课后作业1.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2.用行楷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讲解文言句,理清文章思路。

(一)讲授新课1.讲解重点文言句,正确理解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互文)亭午见太阳,夜分见月亮。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互文)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该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船行之快。

2.理清写作思路: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

次写江水大而急。

再写春冬之景。

最后写“晴初霜旦”的特殊景色。

3.分析写作特色:抓住特征来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山水中四季变化的景色穿插其间,将动景和静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三峡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

(二)总结课文同学们,2003年6月1日,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已下闸蓄水发电,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

《三峡》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选6篇)

《三峡》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选6篇)

《三峡》初一语文上册教案《三峡》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峡》初一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峡》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篇1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的奇丽风光。

3.学习本文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页下注,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学生观看影片后,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三)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1.学习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作者和《水经注》的材料,教师巡视;2.提出课前学习中遇到的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小组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老师。

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以小字条的形式将问题记下交上来,然后到下一环节学生疏通文意的时候,再将问题交由大家讨论。

(四)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初步领略山水之美。

2.请2-3名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3.请大家齐读课文。

4.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初中《三峡》教案

初中《三峡》教案

初中《三峡》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通过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的自然风光之美。

3. 通过展开想象,让学生体味文章的意境。

教学重点:1.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2.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1. 体味文章的意境。

2. 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文译文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三峡的自然风光。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三峡的了解和印象。

二、整体感知课文(10分钟)1.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感。

4.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以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三、品析课文,理解文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句子进行品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描绘的三峡景色之美。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展开想象,体味意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自己置身于三峡之中,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和氛围。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请父母帮助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 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峡的短文,可以是自己对三峡的描述,也可以是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三峡的自然风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通过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三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品析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展开想象,体味意境的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受,使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5篇)《三峡》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比较精要的描述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赞叹。

因此学习此文要让学生领会文中所描绘的三峡美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并基本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基本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师生: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图片以及作者的概况。

教师:制作幻灯片。

教学内容熟读成诵,准确理解,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教学设计一、烘托气氛,导入新课大屏幕以长江为背景,反复播放《长江之歌》。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对,它就是《长江之歌》。

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

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饿俊美。

长江之美,美在三峡。

今天我们就随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大屏幕出现课题。

二、检查预习:1、三峡的地理位置:(大屏幕显示地图)2、作者的情况:(大屏幕显示作者投降及有关资料。

明确: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著《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复朗读: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大屏幕显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大屏幕显示生字。

学生读出生字读音。

4、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生自主探究,疏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学法:1、自主探究。

2、同伴互助。

3、提出疑难)在学生基本疏通课文后,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试背课文学生在疏通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预以提示,试背课文。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三峡的地貌特点和季节变化。

1.3学习并运用课文中描绘山水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培养观察大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三峡的自然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1.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描绘山水的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2深入分析三峡的地貌特点和季节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1.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山水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三峡的兴趣。

2.自主学习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三峡的自然美。

2.2学生边读边标注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合作交流a.课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自然景观?b.作者是如何描绘三峡的山水的?c.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有哪些?4.课堂讲解4.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4.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比、拟人、排比等。

5.实践活动5.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绘一幅自然景观。

5.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6.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五、教学反思1.在自主学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2.在合作交流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三峡四季变化的描绘,体会其独特的审美情感。

1.2通过对课文中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识别并模仿这些手法在自己的写作中。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三峡》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三峡》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23. 三峡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学习重点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处一自主学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某某市和某某某某之间。

作者,字,(朝代)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③故渔者歌曰:“,。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绝多生怪柏()()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猿鸣三声泪沾裳()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⑧自三峡七百里中()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⑤晴初霜旦: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3三峡》word教案 (1)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3三峡》word教案 (1)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 方: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先听录音再朗读
要求按节奏朗读停顿正确
(四)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 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 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再次显示三峡画面便于更好读出感情
(五)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三峡》
熟记本课文学常识:
《水经》及《水经注》
《三峡》
项目
设计内容
备注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 描写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 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3三峡word教案(4)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3三峡word教案(4)

《三峡》郦道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自制电子白板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文本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及预习作业。

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

预习作业:(见本课“教学文本”中的“课前预习”)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______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_____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导入新课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以及长江三峡的风光辑录片,学生观看后,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

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

初中语文三峡教案

初中语文三峡教案

初中语文三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峡》全文。

2.分析和欣赏课文中描绘三峡壮丽景色的语句。

3.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三峡》的背诵。

2.对三峡壮丽景色的分析和欣赏。

3.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理解。

2.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介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

2.学生分享对长江三峡的初步了解。

二、文本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字词、句子的节奏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三峡的壮丽景色。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生字词,如“略无、绝巘、沿溯、阻绝”等。

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如总分总、前后呼应等。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等。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峡》,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特点?二、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三峡美景的感受。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猿鸣三声泪沾裳”等。

三、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并讲解练习题,纠正错误。

2.学生分享对三峡的了解,拓展课外知识。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三峡》为题材,写一篇描绘家乡美景的作文。

五、课后作业1.背诵《三峡》全文。

2.以《三峡》为题材,写一篇描绘家乡美景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和情感表达,让学生领略了三峡的壮丽景色,体会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3 三峡教案语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说三峡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公里。

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用自己的所见撩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一起来领略三峡美丽的风光吧!(板书文题)(多媒体显示《三峡》图,标题、作者)
请一学生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朗读《三峡》的现代文。

(媒体配动画,音乐图片)
二、读三峡
1、配课文朗读;(媒体)
2、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以下媒体出示)
(1)郦道元,北魏、,本文选自他写的《》。

(2)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3)读准下列词语的音;
重岩叠嶂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素湍绿潭飞漱其间属引凄异(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略无阙曦月至于襄沿溯或不以漱良属引
(5)比较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绝绝yan多生怪柏哀转九绝
(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媒体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

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三、解三峡
理清思路,抓住景物的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领悟作者表现美的技巧。

说三峡:三峡的真美,你看……
示例:三峡的山真美。

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学生小组里说,然后在班级说。

教师归纳板书:山美:山高岭连;
四季美:水流湍急、清荣峻茂、水枯谷凄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

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文字投影):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示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请同学们欣赏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

(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教师归纳板书: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对比手法、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教师小结: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丰富的游历和散文家丰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

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

难怪余秋雨先生说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了。

如:清荣峻茂,一字一景,凝练生动。

学生可在课文里找类似字词加以品味。

探究示例: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明确:因为相比而言三峡夏季的水最有特色,要详写。

夏水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承三峡水势涨落的特点安排夏、春冬、秋的顺序写景。

学生讨论后探讨。

如: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冒险行船。


如:三峡的茂密树林中,常年栖息着猿猴,为何写猿猴的内容出现在秋季,
你能理解作者的这一安排吗?
(写猿猴悲啼是为了渲染秋季三峡的萧瑟凄凉的特点,也为过渡至下写
到三峡渔民的悲凉凄惨的生活做好照应及情感上的铺垫。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四、诵三峡
学完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借鉴、学习的呢?
归纳: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征。

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应善于借鉴、吸收这些写法的长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领略了三峡的秀美风光,品味了诗人精美的语言,那么就请大家高声朗读,试着把这篇短文背下来。

在三峡的风光片段中,让学生朗诵背诵。

五、写三峡
选择你所喜欢的画面,结合课文的描写,发挥你的想象,以“我走在…………”为题,对三峡的山或四景进行扩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