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六单元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高考热点导向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隋唐 立井筒车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隋唐 高转筒车
使用人力或畜力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筒车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宋 水转翻车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明清 风力代中国农业经济ppt课件完美课件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
1.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描绘了汉代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 溉工程。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 代就已经出现雏形。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4、汉代时期: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 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曲柄锄、 大镰 )
东汉:二牛抬杠——一牛挽犁 (有利于…)
5、唐代:曲辕犁(优点)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课件 新人教版
5.(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 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解析】材料中“波斯锦”“胡锦”“番锦”等通过丝绸之路 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加深,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太绝对;B 项 说法与题干意思相反;C 项在材料中没有显示。
【答案】C
4.(2015·广东六校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 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 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的地位,不能体现“重农”的思想,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能体现 “靠天吃饭”的观念,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应当按时进行农 业生产,不能体现“不误农时”的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深耕 细锄,厚加粪壤”是指通过深耕细作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地力盛者, 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是指增加了肥力的土地产量 更高,这些都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的范围,故 D 项 正确。 【答案】D
3.(2014·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 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 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材料中“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被“违法卖买”, 说明唐代推行的均田制中的“口分田不允许买卖”的规定遭到破坏, 即均田制受到破坏,C 项正确;井田制是周代实行的土地制度,春秋战 国时期就已经瓦解,A 项错误;分封制是政治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B 项错误;“市”属于工商业经济的内容,不属于土地制度,D 项错误。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农业课件
解析: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发展了生产力,使小规模农 业生产成为可能,推动了生产方式由集体耕作向家庭经营转变。 答案: C
6.(2017·广东惠州四模)《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
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
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 )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出现犁壁。 (3)东汉:耦犁牛耕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至此,耕犁技术完善。
2、耕作方式:)
(1)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耕作技术:
2.(2017·湖南益阳模拟)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
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
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
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 习中国古代农业课件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一)早期农业的出现(西周以前) (1)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养水稻和粟的国家。 (3)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4)农业类型:迁徙农业。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早期文明农作物
4.(2017·四川自贡一模)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
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
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复习
组卷网
解析:本题属于推理型选择题,可用推演法来 解答。从“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可以看出并没有提高土地收入,排除A;题目 中无法看出人民是否无法承担,排除B;棉纺 织业的发展是由于赋税的变化,并没有实行工 商皆本,排除D;从“百万之赋”、“赖此一 机一杼”可以看出赋税来源的变化,故选C。 答案:C
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图示】推理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题型特点】 推理型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 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 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 性质的历史现象。
Zxxk
【解题技法】 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 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 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 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 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解析:本题属于推理型选择题,可用推演法来解 答。从材料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出售 不同商品可以看出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故 D项正确。自周秦迄唐代,县城以下,一般禁止 设市,故A项可排除。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 地位,“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 故B项可排除。宋以前,商业活动受政府的严格 控制,故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说法错误,故C项 可排除。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推理型选择题,可用推演法来解 答。从材料中“(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 九在田”(说明从事农业的人数多)、“今去农而 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说明许多原本从事农 业的人员转而从事工商业)、“今去农而„„大抵 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说明大部分原 本务农的人员已不再从事农业),农业人口的大幅 度减少和从事工商业人数的增加,体现了工商业 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故选B项;工商 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排除A 项;C、D两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 答案:B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手工业技术传承与创新
技术传承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主要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许多精湛的手艺因此得 以保留至今。
技术创新
古代中国手工业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如冶铁技术的改进、纺织机械的发明以及瓷 器制作技术的提升等,都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创新发展
在传承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优秀传统时,需要以批判的态度进行继承,去其糟 粕、取其精华,实现古为今用。
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对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进行创新发展, 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进步。
通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探索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在现代社会中 的新应用和新价值,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04
对选择题进行详细的解析,指 出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和正确
选项的正确之处
对材料解析题进行思路分析和 答案梳理,帮助学生理解解题
思路和方法
对问答题进行答案示范和评分 标准说明,帮助学生掌握答题
技巧和规范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注重实 践经验和技艺传承,这种精神 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提醒人们注重实践、传承与 创新。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建立在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 基础之上,这些品质在当今社 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激励人 们追求卓越、创造美好未来。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理念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 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尊重 自然、保护生态。
民间手工业
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较小,产品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 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
史料解读
精耕细作
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 但务修其功力。
——《晋书·傅玄列传》 史料解读
解读: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 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 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 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 话描述的农具是( )
(2)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 反映了当时( A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第(2)题
解析: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它
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材料中的“受禾”“有年”“有
足雨”可知该卜辞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故A项正确;农业收成受自然
条件、农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祭祀活动并无密切关系,故排
除B项;巫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自然环境
恶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排除D项。
(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耕作技术
一张图学透 精耕细作的 传统农业
耧车
一张图学透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2
以一年一熟为主。
两汉
宋朝以后
江南逐渐形成稻麦 轮作的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 三熟制。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岳麓版实用课件模块二第六单元第13讲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2)从耒耜到曲辕犁: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 木耒、骨耜、石镰等。 ②精耕细作:春秋战国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 耕作方式。秦汉以后,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唐代,出现 了曲辕犁,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③灌溉技术:灌溉工具有翻车、筒车等。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①大禹治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②春秋战国时期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③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 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④古代农学著作中包含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③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
(2)瓦解: ①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成 私田 。
②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诸侯视自己封地为私产,加上劳动力不断减少,_井__田__制___ 遭到破坏。
3.封建土地私有制
(1)形成: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_土__地__私__有__ 的合法性。
线索三: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 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 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 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 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1.概念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 是传统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 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 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2.表现 (1)农业起源: ①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②地域差别:南稻北粟,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 交融。 ③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④主要家畜: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共35页PPT)
练习与巩固
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 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 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 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B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春秋时期 青铜酒器牛尊
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 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 溉工程。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 代就已经出现雏形。
王景治黄河(东汉)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 元69年,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 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 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
A.大量公田被抛荒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 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4、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 ) D
A、秦始皇期
D、战国时期
•
1.均田制始于北魏时期,隋唐时期进 一步发 展。
•
2.政府除了将百姓原有的田地算作政 府的“ 授田” 外,还 将荒地 和部分 官田授 给无地 或少地 的农民 。百姓 每年向 国家缴 纳一定 数量的 租税, 还要服 徭役和 兵役, 隋唐时 ,规定 可以纳 绢代役 。
•
8.教材力求提供一些复杂的情境和贴 近现实 生活的 真问题 ,着眼 于深化 思考, 让他们 在思考 中呈现 真实的 想法, 在思考 中发现 问题的 答案, 在思考 中深化 和扩展 自己的 认识, 从而培 养学生 的以科 学精神 。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考部分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手工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
提供生产工具
手工业制造的农具、耕作机械等,为 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工具,提 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商业化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 品被加工成商品进入市场流通,推动 了农业商业化的进程。
加工农产品
手工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如碾米、 磨面、榨油等,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 和用途,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古代农业发展阶段
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的奴隶制农业、春 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农业、魏 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庄园制农业以 及元明清时期的租佃制农业等阶段。
耕作技术与农具演变
耕作技术
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耜耕、犁耕,耕作技术不断进步。同时,还出现了代田法 、区田法等先进的耕作方法。
农具演变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具也不断改进和完善。出现了石斧、石锄、骨耜、木耒等 原始农具,后来演变为铁制农具,如铁犁、铁铧、铁锄等。
产品种类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品种类繁多,既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纺织品、陶瓷器皿等,也有满足统治者奢侈需求 的金银珠宝、玉器翡翠等。
市场需求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 手工业产品的出口,使得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主要手工业部门及特点
主要手工业部门
古代中国的Leabharlann 工业部门繁多,主要包括 纺织、陶瓷、冶金、造船、建筑等。
VS
特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以家庭作坊和官营手工 业为主,民营手工业在宋代以后逐渐发展 壮大。手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工艺精湛, 技术水平高超。同时,手工业的发展也推 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
手工业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
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学习教案
②生产关系: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第4页/共34页
考点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共有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重大突破)
井田制(重点、难点 )
“以牛田 ”
铁农具 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点、难点)
第5页/共34页
1、井田制 (1)实质:不是土地国有制,而是一种名义上国有 而实际上是各级贵族私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瓦解原因:
水利技术 ④汉代:关中—井渠;东汉王景治黄河 ⑤隋代:大运河,沟通南北
⑥唐朝:设渠堰史;北方-立井水车;南方-筒车
⑦宋代:水转翻车
⑧明清:风力水第车1页/共34页
考点一 耕作方式的演变
原始社会末期
刀耕火种 原始耕作
商周时期
பைடு நூலகம்
石器锄耕 (耜耕)
春秋战国
(重大突破)
“以牛田 ”
铁农具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重点、难点
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演变
第2页/共34页
铁犁牛耕
(1)演变过程
1.春秋战国: 开始出现
2.汉代: 西汉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了
耦犁,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5.唐代 曲辕犁(标志着中国的犁耕技术趋于完善 )
第3页/共34页
(2)影响 ①生产力: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
头启土状
第18页/共34页
巩固练习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 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公田变为私田 C.国家走向统一
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2-第6单元-第13讲-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含解析】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
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耕作工具原始社会石刀、石斧、石犁,后来出现耒耜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两汉时期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了犁壁。
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原始社会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期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区形成了一年三熟制3.灌溉技术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等仔细观察下列中国古代耕作工具发展变化图:图一东汉牛耕图图二唐代曲辕犁图三清代牛耕图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有何重要变化?从图二到图三历经千年,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变化:反映了古代耕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由直辕到曲辕,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土的深浅,提高了耕地质量。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 从古代农业到现代农业(物质文明版块)课件
3.____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
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______地区。
(二)从古代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
1.西方社会农业领域的变化
①16 世纪前后,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
欧洲,物价上涨,依靠_______为生的封建地主
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②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广大农民
获得了土地;在1951-1956年引导广大农民,参加______,
走集体化道路;1958年在农村发起________运动,导致
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于60年代初实行“________”
的方针;1978年在____、_____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
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
业的干涉与指导。如罗斯福新政中,政府成立______,
用______手段调整农业,调控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
十月革命后,列宁时期从1919年_______制到1921年
_______税;斯大林时期推行_______运动,并采取提
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筹集_______
化所需资金;赫鲁晓夫展开的以_____为重点的改革,
22.13
34.55
44.24
(1)据材料一,概括苏俄(苏联)从1913年至1925年 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21年至 1925年农业生产呈现该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
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价 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1953年,中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英、日两国农 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
重庆地区适用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知识清单第六单元第13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新人教版)
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
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
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
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 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 1.官营手工业
• (1部)成门就 时期
主要表现
• 【史料印证】
• 材料一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 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唤代。无主者, 黎明立桥以待。”
• ——乾隆《苏州府志》卷3
• 材料二 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 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世界白银 产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流入中国。中国凭 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手工业优势, 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易。
• 2.民间手工业
• (1)特点 • ①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交品纳用赋于税
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 卖。
• ②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 间消费的产品。
• (2)概况
• ①春秋战国和秦汉时发展,魏晋南北朝时遭受 摧残,隋唐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 ②宋元继续发展;元朝时黄道,婆 棉纺织技术。
形成南青北白景德两镇大制瓷系统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种类丰富,江织机西
是著名的瓷都
世界最早波养斯蚕缫丝
已有
,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开设长安东西织室
丝织技术高,吸收了
的织法和图
• (2)特点
• ①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大的作坊
生产。
• ②凭借 国家权力 ,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网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考 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选项 史论分析 判断 错误 错误 A项 材料只涉及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工情 况,不能体现生产技术先进 材料只涉及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工情 况,不能体现产品丰富 根据材料“攻木”、“攻金”、“攻皮”、 C项 “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官营 手工业中各个部门分工非常明确,充分体现 了生产专业化的特点 D项 材料只涉及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工情 况,不能体现产量状况 答案:C B项
组卷网
2.能力角度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成就,世界驰名,因此 命题者可以选择多种史料,巧妙组合,来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等多种能力, 值得复习时关注。
点击进入WORD链接
学…科…网
活页作业(十三)
点击进入WORD链接
谢谢观看!
【真题印证】(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 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 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 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 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 生产规模化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3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真题印证】(2012·安徽高考)据有关统计资料, 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 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 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
Zxxk 学.科.网
正确
错误
【考向角度】 1.知识角度 (1)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中国古 代手工业生产的三种模式分别代表着小农经济(家 庭手工业)、官营经济(官营手工业)、商品经济(民 营手工业),高考试题一般将它们与农业、商业综 合考查,要求认识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 点。 (2)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手工业成就和产品特 色。中国古代的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曾经长 期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高考考查主要集中在冶 金、制瓷和丝绸上。
答案:B
【考向角度】 1.知识角度 (1)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 和农业的发展概况。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表现,如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等。 (3)对小农经济的理解以及小农经济与古代政 治制度、古代文化思想之间的联系。
2.史论角度 (1)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需要 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发达的水利设施,牛 耕和铁制农具的推广等基本条件,高考重视对这 些生产力要素的考查,值得复习时关注。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近几年的高 考试题多半以文学、艺术作品为载体来进行考查。 3.热点角度 以社会热点或新情景、新材料切入,考查“三农” 问题。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考查学生 读图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
选项 A项 B项 C项 D项 史论分析 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可知,当时的长江中 下游地区粮赋总额达不到全国的四分之三 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位于长江 以南,再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可知长江以 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粮赋总额的21.39%。 超过长江以南的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 元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判断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