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合集下载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张卫中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 "愧怍"是杨绛<老王>的中心词,此前的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的关注.关于"愧怍"的含义,主要有几种意见.有人认为,"‘愧怍'之情无非出自人生慈悲心肠",是"幸运之人"赠给不幸者的"一份菲薄的祭礼".[1]也有人指出,作者"愧怍的是与老王的交往一直是以金钱来衡量,没有体会到老王一贯对自己的好,总以为用金钱就能表示不欠人家的情了","作者自认为‘平等'方面做得最缺失,这也正是作者愧怍的本意和内核".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张卫中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因怯懦生愧怍,源良知求救赎——从钱钟书的“愧怍”看《老王》中的“愧怍” [J], 朱静;
2.何谓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立场——以初中课文《老王》中的“愧怍”教学为例 [J], 潘璋荣
3.在“不幸”与“愧怍”中穿行——对《老王》一课的文本细读 [J], 陈治勇
4.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老王》中杨绛之愧怍另类解读 [J], 杨菁
5.《老王》中”我″的“愧怍”微探 [J], 符瑚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老王》中“我”的“愧怍”

浅析《老王》中“我”的“愧怍”

龙源期刊网 浅析《老王》中“我”的“愧怍”作者:陈瑾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7年第05期杨绛先生在《老王》一文的文末如是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先生称自己是“幸运的人”,称老王为“不幸者”。

但大家都知道,钱杨夫妇在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遭受非人的折磨,被整得苦不堪言:钱钟书被批斗,杨绛先生被人剃了“阴阳头”,被分配去清洗厕所,杨绛的妹妹杨宓被逼得心脏衰竭而辞世,女婿王德一不堪受辱而自杀。

杨绛先生之所以面对老王感到愧怍,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老王比他更不幸。

笔者认为,老王之不幸有三重。

第一重不幸大家一目了然。

老王地位卑微,工作不稳定,他只是个蹬三轮车的单干户,而且顾客很少;老王孤苦伶仃,没妻儿,“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老王年老且身体有残疾,“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老王居住条件不好,住在一条荒僻的小胡同中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的“几间塌败的小屋里”:由此可见,老王的生活很惨淡。

第二重不幸是周围人对他的歧视冷漠。

文中写到关于老王眼睛变瞎的原因,“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字里行间不仅没有同情,倒颇有几分幸灾乐祸之嫌。

后来,“我”问老王同院的老李,“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老李的回答是“早埋了”。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看到这个回答,我不禁想起鲁迅《祝福》中“我”问四叔家短工有关祥林嫂之死,短工的回答:“死了。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老王的处境和祥林嫂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而周围身处同一阶层的人,面对同伴之死,竟能如此淡然,亦可谓冷漠了。

第三重不幸是“我”和老王之间不平等的付出。

表面看来,“我”和“我”家人对老王很关心。

女儿送了他大瓶的鱼肝油,老王为“我们”做任何事“我们”都付钱给他,最后一次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我”“忙”接,“忙”解释,“忙”去开门,可谓热情之至;照例,“我”又给老王钱。

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

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

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摘要: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愧怍”的探讨,了解杨绛先生,了解老王,了解文本所蕴含的内涵,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反思;同情;平等;尊重作者简介:鲁松娥,任教于浙江私立诸暨高级中学初中部。

笔者在教学《老王》这篇文章前,请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查询杨绛先生资料,熟读《老王》一课,解读文中的老王。

在教学中,紧抓“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原文是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来解读课文。

并就杨绛先生是否应该感到“愧作”,请学生提出不同观点。

课堂上,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

现整理如下:一、第一种观点:在杨绛先生这样一个高贵的灵魂面前,真该愧怍。

理由如下:1.两人感情付出不对等如果把老王心中的杨绛和杨绛心中的老王拿出来称一称,绝对有轻重。

老王,底层的人力车夫,常常有“失群落伍”之感,没有亲人,“没出息”,有一只田螺眼,住在破败的小屋里。

但就是这样“卑微”的人,却有着自己高尚的灵魂。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送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车费减半”,特别在默存去医院时他坚决不肯拿钱,哑着嗓子悄悄问我还有钱吗?一个“悄悄”,一个“哑”写出了老王的善良,他怕丢了杨绛面子。

可杨绛对老王的情感,对老王这种心态,有点像现在的人对那些在建筑工地上劳动的建筑工人一样。

他们感激建筑工人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同情他们的辛劳,但他们从来只把他们当作民工,当作下层人民,甚至时时刻刻提防他们,怕他们给自己带来麻烦,给城市带来不安。

杨绛对老王付出的情感顶多是同情,同情他的苦,同情他的残疾,同情他的贫困。

老王对杨绛是亲人般的爱,而杨绛付出的顶多是怜悯,所以说应该“愧怍”。

2.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香油和鸡蛋是奢侈品,老王花了多少时间积攒下一桶油,他不给同院的穷哥们,不给他的侄子,只是因为在那荒凉的年代,在那势利的年代,他没有知音,没有亲情,他在这人世间唯一觉得给他温暖记忆的是杨绛一家人。

谈谈《老王》中的愧怍

谈谈《老王》中的愧怍

《老王》中“愧怍”探微江苏省盐城中学浦启夫(224005)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全文的点晴之笔,内涵十分丰富,理解了这句话就可以解读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目的。

“愧怍”是“惭愧”的意思,为什么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产生惭愧之情呢?幸运的人是作者,不幸的人是指老王,作者对老王感到深深的愧疚,首先来自对老王平时关心不够以至连死都不知道,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老王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不计后果地帮助我们,特别感人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把那种时代难得一见又是病人需要的香油和二十个鸡蛋全部送给了我,无论于情于理,这都是一种极其鲜明的不对等,强烈的对照使作者产生自责之情;其次,这种不对等可以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表面看来,与老王比,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我们有工作,拿到微薄的薪水,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老王充其量是个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拉人载货的无业者,身体有残疾,住的是塌败的小屋,在人们的眼中,多少还有点嫌弃,整天为生计而发愁,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可有可无的人,物质上的有和无形成对照,自然在作者心里产生一种优势感,所以,老王虽然一再帮助我们甚至最后把贵重的物品送给我,作者却误以为是老王把我们当作他生活下去的办法之一,因此每一次相助,作者都下意识地拿钱来还酬谢,因而自觉无愧,老王的真诚,换来的是我的“拿钱去侮辱他”,从深层意义上看,这是情感上的不对等,动乱年代,人性扭曲,使作者不敢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有真情,这是作者对老王产生误会的根本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对老王是一种精神上的“负债”;第三,身份上的悬殊使作者轻忽了老王,尽管杨绛夫妇在文革中日子也不好过,但毕竟是知识分子,与身处底层的老王相比,无疑是秀才遇到文盲,知识分子身上固有的清高在潜意识深处影响着作者的待人接物,对老王所做的自然有了一点“漫不经心”的味道。

鉴于上述原因,使作者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想要补救却为时已晚。

从“愧怍”看作者原意——浅析《老王》一课中的不对等关系

从“愧怍”看作者原意——浅析《老王》一课中的不对等关系

教育旬刊2014年1月·下EDUCATION感悟生存的需要,然后才是社交的需求。

而“我”和钱默存都是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

文革开始后,生活遭到破坏;更重要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被践踏,自己的信念也或多或少地遭受了扭曲。

同样,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当时迫切追求的是被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双方不同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各自需求的差异。

双方的程度不一样再看“我”及家人对老王的关心程度以及老王对“我”和默存的关心程度:主雇关系存在一段时间了,“我们”散步时无意间发现老王蹬着三轮进入一个破落的大院,才知道原来他住这儿,可见之前“我们”从未主动关心过老王的基本生活。

而对应着来看,老王对“我们”家却是熟门熟路的,没事时也经常探访。

如生病后“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最后还特意送来鸡蛋香油。

对应着来看,老王后来生病了,“我们”却不知道他生的是什么病,也不知道他吃的是什么药。

虽然老王时常来“我”家中,不能来时还要托同院的老李带话。

有那么多次机会“我们”可以表达关切,却一次也没有过。

更可以想见的是,“我们”也从未到过老王的住处,去探望一下,去宽慰他。

可见老王拿“我们”一家当作亲人来对待,而“我们”对他却太过忽视。

这种不对等关系就建立了。

文革开始后,“我”和钱默存成了被批判的对象,连坐三轮都不敢,怕被指摘成“资产阶级”。

在当时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都选择明哲保身;父子弟兄反目的也屡见不鲜。

这时,人人避之而不及,唯恐受到牵连,饭碗不保。

而老王在这样特殊的境遇下依然保持对“我们”的关心,不但没有疏远,反而更加亲近。

他悄悄地问“我们”是否还有钱,言下之意,只要“我们”一说“没有”,他便毫不犹豫地想方设法再“接济”一点。

当听到回答说“还有”时,他接过钱,却还不大放心。

在人人自危、互相防备之时,老王能够不顾一切,与“我们”休戚与共,足见其心无芥蒂,一心真诚。

老王在精神饥荒时对“我们”的不离不弃,满足了“我”一拉货。

解读杨绛《老王》一文中的“愧怍”

解读杨绛《老王》一文中的“愧怍”

解读杨绛《老王》一文中的“愧怍”摘要:《老王》一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源于作者的“愧怍”之情。

从老王的基本信息中可见老王的不幸,从作者回忆的老王的几件事———送冰、送人和送鸡蛋中,可见老王的善良。

不幸而善良的老王把“我们”看作亲人,而“我”却忽略了老王的真心真情。

老王淳朴、善良、正直,这是一种从社会底层,从普通民众中发出的光芒,然而“我”没有更好地善待、理解老王,多少年来,作者“不安”“愧怍”。

关键词:解读;愧怍;写作意图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写的是凡人小事,情节结构不复杂,几乎是平铺直叙,高中生读来基本没什么困难,只是对于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不甚理解。

这恰恰也是文章值得探究的地方。

所以,教师应当以此为切口,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逐步领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进文本深处,感受平淡叙述中的深情与耐人寻味。

一、初探写作意图首先,杨绛为什么写老王?这在文章最后一段有交代:“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作者说:“都不是”。

这份不安是那样沉重,难以释怀,以至于“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写《老王》是因为不安,因为愧怍。

那么,为什么愧怍?要探寻这个问题,我们要跟着作者走进老王。

二、不幸的老王文章前四段介绍了老王的基本信息:职业、亲人、长相、家庭、住所等等,引导学生梳理这些信息。

1.职业:人力车夫;“单干户”:在那个年代“单干户”意味着被孤立、被排挤;2.亲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后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3.长相:“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4.家庭:“老光棍”“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只是住那里,可见没有家;5.住所:“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从以上分析,显而易见,老王没有家,没有亲人,老、丑、穷、单干户(被排挤、受冷落),老王是个不幸的人。

《老王》一文个别难点问题详解

《老王》一文个别难点问题详解

《老王》一文个别难点问题详解一、课文《老王》本文愧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作者杨绛。

愧怍指惭愧,羞愧。

后也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而文中的作者杨绛先生,感到愧怍,其实是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关心还不够,作者觉得自己并没有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老王,并没有把老王当成是真正的朋友,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远远没有老王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作者感到愧怍。

社会上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心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

作者回想起来,总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疚。

正如文中所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二、老王中我与老李的对话很有意思,如何理解老李这个人的态度?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作者杨绛。

我与老李对话原文: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老李对老王的态度是:冷漠不关心。

这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对于老王的死,他没有多少同情,言死不避讳,表现得很平静,很平常。

老王与老李,同为社会下层的不幸者,但他们相互并没有过多的相互关心、理解与同情。

这是令人很意外的。

三、如果老王是你的邻居你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做?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作者杨绛。

如果老王是我的邻居,我会这样做:1、对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只要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只要我能够办得到,我都会尽量去帮助他,帮助他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

2、时常关心、问候他。

作为邻居,时常去问候他,关心他,关心他的生活状态,问候他的近况等。

《老王》的“愧怍”细读

《老王》的“愧怍”细读
应该是踏实的 、 无愧的 ,为何 多年以
后, “ 每想起 老王 ,总觉 得心 上不 安” ?老 王送 了多 少 个鸡 蛋 ,为何 “ 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 “ 我渐渐
明白”的,怎么反而是 “ 愧怍”呢?
内心 的尊 重 ,需要一种 人格 的平等 。 老王临 终时 收 了钱 也是 因 为作者 说
才感到抱歉 , 没请他坐坐喝 口茶水 。 ” 这里 的 “ 坐坐喝 口茶水 ” ,可能不 是

“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 的菲薄 的祭 品,奉献于死者的灵前……”鲁迅在
先从文章情节人手 , 分析老王对 作者一家的好 ,这是发 自内心深处的
尊重与感 激。如果把老王送冰 只收一 半费看作是与人为善的话 ,那么在送
默存先生去医院不收钱 , 还担心看病 的钱不够 ,哑着嗓子悄悄 问 “ 你还有 钱吗 ? ”这便 是老 王真诚 的体 贴 了。 老王临终前竟然送给 “ 我”鸡蛋和香 油, 更是令人感动。在那个特殊的年 代, 物资多么匮乏 ,如果老王 自己吃
钱 ,岂 不 成了一份简单的交易?这 也 许可以看成是作者 “ 愧怍”的原 因之
活” ,老 王死后 , “ 我 ”一直 想着老 王, “ 一再追忆老 王和我对答 的话 ,

种 “ 人之初”的善良,是一种人性
会像老王那 样患 了重病却 无钱医治 , 不幸是相对 的。
的光芒 !
我们 再来 探一 探 杨绛 先生 “ 愧 怍”的缘 由。如果 把老王对作者一家
1969年作者的丈夫钱钟书先生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1970年作者也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这是那个荒唐年代对他们的不公一般的知识分子都会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不幸去控诉可作者在1984年写的这篇文章里却对此只字不提这应该说是作者人性的光辉

说说《老王》里的愧怍

说说《老王》里的愧怍

说说《老王》里的愧怍《老王》一文中,最关键的是结尾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许多朋友写文章认真分析这句话,大家都指出,杨绛本人其实也不是一个“幸运”的人:被剃了阴阳头,罚扫女厕所,“上台就有高帽子戴”,受尽了精神的屈辱。

从这一点上说,可能是生活困苦的底层车夫老王比她还要幸运一些。

可是,在文章里头,杨绛还是以她一贯的冷静风格来叙事,不动声色地表现自己的强烈的思想倾向。

这是一种来自真正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融汇了传统士大夫宽阔胸襟与普世价值的博爱精神。

而这一份“愧怍”来自于一个文革的受害者而非施虐者,更加令人感慨。

上课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杨绛与老王之间的距离及产生的原因。

尽管是被打倒的阶层,由于收入和知识地位等的原因,两位被批判的教授和一位底层的车夫之间,还是有着在精神与物质上都无法抹平的鸿沟。

其实,老王的生计也是来自于钱钟书的车资,而他真诚的感谢,——香油和鸡蛋,——杨绛也是自然要付给他报酬。

这近乎是一种天然的优越感的体现;而这一点也是“几年过去了”之后,再被善于自省的作者所感悟到的。

文章中,杨绛给老王钱的时候,有这样的对话。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这里我让学生补出杨绛回答中的省略部分,那个破折号其实是思维的跳跃。

“我知道”你是来感谢的,是表示友情的,但是,我们怎么会不要你的钱呢?意思是,我们怎么会白吃你的东西呢,我们本来还是要照顾你的呀,就算是到了这时候,我们也不至于白拿你的鸡蛋和香油。

这些话都是符合人情物理的,唯独不符合的是友情,不属于真正的朋友,也许。

而老王“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说明这种层次感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存在。

之所以有这些,都是作者和老王的交往过程中造成的,也许,这也是作者深深“愧疚”的原因吧。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i _
_ ■I 0 ' | ≮

是对劳动者有着一种深切 的怜悯 与同情 ,但是这
种 同情 与怜 悯 又 是居 高临 下 的 。
老王是一个无依无靠 的雇工 ,杨绛 、钱锺书虽然 落魄 ,但他们仍然是高级知识分子 ,老王要与杨
文章中的 “ 愧怍 ”是体现在一个高级知识分 子与劳动者的关系上 ,当年二者之 间那种不平等 的关系 ,在今 天很大程度 上已经消失了 。读者如
识 分子 对待 工农 大众 的 优越感 和 负罪感 很 大程 度上都 同时消 失了 。
但 是 ,杨 绛 显 然 是 老 一 代 的 知 识 分 子 ,她 和
钱锺书都出身于无锡的名门望族 ,这种特殊 的出
身与经历使他们 或意识。因此 ,杨 绛的文章还是 不 自
“ 罪 ”本 来 是 一 个 基 督 教 用 原
语 ,所 指 的 内容 是 :人 类 始 祖 亚 当 、 夏 娃 因 受 蛇 的 引诱 偷 吃 禁 果 ,违 背 了
肠 ” ,是 “ 运 之 人 ” 赠 给 不 幸 者 的 幸 …… __ _ _一 _ _ “ 份 菲 薄 的 祭 礼 ” 。 … 也 有 人 指 一
2、 缪爱 j
喜翥 表 欠 家的 ”, 作 认 磊箨 ●嘉 示不 人 情了 “ 者自 墓 。 为 t 等, 面 得 缺失, 也正 平 方 做 最 这
曩 , 是 者 怍的 意 内 ” 另 蓁霎 ‘ 作 愧 本 和 核 。 外 巢 雹 还 人 , 杨 先 的 怍, 于 慧萎 妻 有 认为 “绛 生 愧 缘
孽 》。 年 。 投 。 第 层 的责任 、知 识分 子群 体 的责 任 ” ,这
也可能参 与剥肖 农民 的行 列中。”在 0
拥有知识 以后 , “ 相对于普通 大众 , 知识分子们在 当时所享受 的特权 又多 出许多 ,比如 ,优先享受 了教 育 ,有 较丰裕 的物 质供 应等等 ,这一切使得 他们 在 被 自 己视 为 ‘ 食 父 母 ’的 衣 劳动者面 前感 到愧疚和惶恐 ,总认 为 自己的一切是建立在人民 的血汗之上 ”。 (] 总

如何理解《老王》中的愧怍作文

如何理解《老王》中的愧怍作文

如何理解《老王》中的愧怍作文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理解》
嘿,咱来说说对《老王》里那个“愧怍”的理解哈。

我记得以前我家楼下来了个收废品的大爷,那大爷看起来就和老王有点像,老实巴交的。

有一次我收拾出了一堆旧书旧报纸啥的,就喊大爷上来收。

大爷特别实诚,称重的时候一点都不糊弄,还主动把一些不太值钱的东西重量给我减去了些。

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心里就觉得这大爷可真好呀。

等他收完要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的鞋子破了个洞,大脚趾都露在外面了。

哎呀,我那时候一下子就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儿了,我怎么就没早点注意到呢,好歹给他拿双旧鞋啥的也好呀。

这让我想到《老王》里杨绛先生对老王的那种愧怍。

可能就是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上,我们明明可以为别人做更多,但却疏忽了,过后才意识到,那种后悔自责的感觉就涌上来了。

就像我对那个收废品大爷,过后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看到那双破了洞的鞋就会想起他,心里就会有点难过,有点愧怍。

也许我们都应该更细心一些,更关心他人一些,别总是事后才来懊悔。

所以啊,这“愧怍”其实就是我们心底里那份对他人的亏欠感,提醒我们要多留意身边的人,多为他们做哪怕一点点的小事,这样也许就能少一些这样的愧怍啦!嘿嘿!。

再议《老王》的“愧怍”

再议《老王》的“愧怍”

再议《老王》的“愧怍”作者:陆建红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04期读了王书月老师《金钱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兼议“我”为什么“愧怍”》(《语文学习》2011年第6期)一文后,深受启发。

王老师观摩了众多公开课后,提出了疑问:“钱”在《老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钱”是展示爱心的媒介;“钱”是情感交流的鸿沟以及“钱”是唤醒良知的醒木,王老师独具慧眼,给读者具体分析了造成杨绛“愧怍”的原因。

受王老师的启发,笔者在备课时,决定也从金钱这个角度去挖掘杨绛愧怍的原因。

但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杨绛先生在记叙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时,尤其在给老王钱的时候,老王有关钱的表述都有所不同,从“车费减半”到“我不要钱”再到“我不是要钱”,笔者发现,这一表述说明老王对杨绛一家的情感是有所变化的,但是杨绛对老王的回应却仍然是“坚持给钱”,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挖掘杨绛“愧怍”很好的切入口。

于是笔者开始更细致的备课。

一、从“车费减半”到“不要钱”再到“我不是要钱”中看老王的心理变化“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让我们知道老王是一个人力车夫。

他所依靠的谋生手段就是凭借那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去载客或拉货。

因此,他收取车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给“我们家”送冰他却要“车费减半”呢?这还得要从“我”和他的关系说起。

文章一开始就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这让读者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是坐他车的顾客。

本来不会有什么关系,但是因为“我常坐”,因此,“我们”还会“说着闲话”,也就是唠唠家常。

这样一来二去,”我”和老王的关系就进了一步,不再仅仅是拉车和坐车的关系,而是熟人关系。

在“闲话”中,“我”知道了老王是个单干户,没能够进入组织,没有组织的照顾;谋生的唯一手段就是这辆破旧的三轮车;没有亲人,没有人关爱;身体上了有残疾;住处很糟糕。

也说杨绛为什么“愧怍”——对《老王》一文的深度解读

也说杨绛为什么“愧怍”——对《老王》一文的深度解读

个人一定要 保 护对方 的 自尊 , 不 能让他 难
堪, 感觉低 人一 等 。所 以在 回报 老 王 的问题
上, 他们选择了尊重老王 的劳动 , 并给 予相应
的酬谢 。至 于 杨绛 给老 王 送 鸡 蛋 和香 油 的 钱, 也应该看 成是 杨绛 对 老王 平等 相待 的 回 报 。老 王接受 了钱 , 也是 对 杨绛 的理 解 。这
( 江苏省泰 州 中学 , 2 2 5 3 0 0 )
杨绛先 生 的散文 《 老王 》 , 先 后入 选人 教
版初 中和苏教版高 中语 文教材 。文章写 了作 者杨绛一家与三轮 车夫 老王 的交往 。杨绛 夫
还有钱 吗?( 实 际上是 维护杨绛 的面子 ) 而杨 绛却非得 给 钱 了事 。老 王 临终 前一 天 , 真心 实意地把 自己都舍不得 吃 的香 油和鸡蛋 送给 杨绛一 家——这 世 上他 唯 一 的亲 人 ( 老 王无 儿无女无 双亲 ) 时, 杨绛 又是 本 能地 给 钱 , 拒 绝 了他“ 不要钱 ” 的意愿 。老王 真心实 意地爱
妇是高级知识分子 ; 老 王是个单 身汉 , 身有 残 疾且孤苦伶仃 、 家境 贫寒 。按 常理 说 , 他们 之 间身 份 、 地 位等 都不 同 , 该 不会 有什 么交 往 。 但是 , 杨绛 先生却常坐老 王 的车 , 还 像朋友 似
地和他一路 上说 着 闲话 ; 她女 儿 还送 老王 大 瓶的鱼肝油 , 治好 了他 的夜盲 症 。老王 呢 , 给
杨绛家背冰 比别 人家 多 一倍 , 却 只收 一半 的 钱; 在 临终 之前 , 还拖着 病 重 的身躯 , 把 自己
舍不得吃掉 的 、 那 年 月连 拿钱 也 难得 买 到 的
的同情与关心 ; 甚至 老王在最 后送鸡 蛋时 , 杨 绛都没有请老王进 门 , 也没有 送老王 下楼梯 , 更不知道老王第二 天就离 开 了这个 世界—— 还是十几 天 后从 邻 居那 里打 听 到 的。因此 , 杨绛后来 终于 发现 : 自己及 家人 对 老王 顶 多

浅析《老王》中“我”的“愧怍”

浅析《老王》中“我”的“愧怍”

浅析《老王》中“我”的“愧怍”作者:陈瑾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7年第05期杨绛先生在《老王》一文的文末如是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先生称自己是“幸运的人”,称老王为“不幸者”。

但大家都知道,钱杨夫妇在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遭受非人的折磨,被整得苦不堪言:钱钟书被批斗,杨绛先生被人剃了“阴阳头”,被分配去清洗厕所,杨绛的妹妹杨宓被逼得心脏衰竭而辞世,女婿王德一不堪受辱而自杀。

杨绛先生之所以面对老王感到愧怍,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老王比他更不幸。

笔者认为,老王之不幸有三重。

第一重不幸大家一目了然。

老王地位卑微,工作不稳定,他只是个蹬三轮车的单干户,而且顾客很少;老王孤苦伶仃,没妻儿,“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老王年老且身体有残疾,“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老王居住条件不好,住在一条荒僻的小胡同中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的“几间塌败的小屋里”:由此可见,老王的生活很惨淡。

第二重不幸是周围人对他的歧视冷漠。

文中写到关于老王眼睛变瞎的原因,“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字里行间不仅没有同情,倒颇有几分幸灾乐祸之嫌。

后来,“我”问老王同院的老李,“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老李的回答是“早埋了”。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看到这个回答,我不禁想起鲁迅《祝福》中“我”问四叔家短工有关祥林嫂之死,短工的回答:“死了。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老王的处境和祥林嫂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而周围身处同一阶层的人,面对同伴之死,竟能如此淡然,亦可谓冷漠了。

第三重不幸是“我”和老王之间不平等的付出。

表面看来,“我”和“我”家人对老王很关心。

女儿送了他大瓶的鱼肝油,老王为“我们”做任何事“我们”都付钱给他,最后一次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我”“忙”接,“忙”解释,“忙”去开门,可谓热情之至;照例,“我”又给老王钱。

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

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

在 教 学 中 , 抓 “ 是 一 个幸 运 的人 ( 文 是 多 吃 多 紧 这 原 占的人 ) 不幸 者 的 愧怍 ” 句话 来 解读 课 文 。 就 杨 绛 对 这 并
记 忆 的 是杨 绛 一家 人 。 他觉 得 杨 绛 尊重 他 。 理解 他 , 以至
他 要 在 生 命 的 回 光返 照 的 时候 , 感 谢 她 。 和他 这一 去 去 辈 子 最 亲 的 人 告别 , 许 他 希 望 得 到 心 里 安 慰 , 许 他 或 或
杨 绛对 老 王付 出 的情感 顶 多是 同情 , 同情他 的苦 , 同 情 他 的残 疾 . 同情 他 的贫 困 。 王对 杨 绛 是 亲 人般 的爱 。 老
棍 就 会 散成 一 堆 白骨 。 面对 如 此 虚弱 的老 王 , 没 有 ” 他

句 问候 , 有 请他 进 屋 , 没 没有 送 他 下楼 . 不 知什 么疾 她
分子 的 清高 让她看 不 到 老王人 性 的魅力 , 人性 的光 辉 。 交 情不 像蘑 菇 , 树林 子里 能找 到 , 是长 在心 里 的 。 在 它 杨绛 , 让 我们 读 出人 性 的冷 漠 . 该 “ 怍 ” 她 愧 。
3 在老 王 送香 油 和鸡 蛋 的这 段描 写 中 。 绛 采用 了 . 杨
Vo . (0 0 l4 2 1)
NO.4 P1 27-P1 28
杂 谈 杨 绛 《 王》 “ 怍 " 老 的 愧
鲁松 娥
摘 要 : 文 通过 对杨 绛先 生 “ 怍” 本 愧 的探 讨 , 了解 杨绛 先 生 , 了解老 王 , 了解 文本 所 蕴含 的 内涵 , 完成 对 文
本 的 解读 。
关键词 : 反思 ; 同情 ; 平等 ; 尊重

《老王》中作者“愧怍”的原因

《老王》中作者“愧怍”的原因
1愿意给我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所送之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老王》中作者“愧怍”的原因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 解了本文的内容,知道造成老王不幸的主 要是社会原因,文章末尾杨绛先生对老王 的情感为什么是愧怍呢?下面,来进一步 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
老王在与“我” 交往的过程中主 要写了哪几件事?我是如何做的?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还有
很多像老王那样的人,你将会 怎么对待这些不幸的人呢?
垃圾堆里的“精神食粮”
辛苦了一天后的快乐……
终 于 有 了 客 人 , 拼 了
……
不堪重负
为了活下去……请注意她的腿
冷暖相依
相依手有余香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老王对作者一家情感
老王对杨绛一家 则是亲人般的爱.
亲人 朋友般的关怀 和爱
杨绛毕竟是一个有着社会良知的高
级知识分子,老王的死,促使她一再 反思自己的行为,渐渐认识到,老王 付出的是“心”,而她回报的是“钱”. 老王对自己一家投入了真情,自己却没 有平等的去对他,没有报之以同等的 情谊,因此才会感到深深的不安 和 “愧怍”。

作者对老王是一种什么样的 情感?老王对作者及作者一 家是什么情感呢?
作者对老王 的感情:
同情
同情他的苦,同情他的残疾, 同情他的贫困,艰苦的生活条件下, 作为一 名知识分子能给予老王帮 助 的也只有钱。
老王对作者一家情感
临死前一天,拖着重病的身躯,把自 己积攒的、舍不得吃掉的、在那些年连 钱也难得买到的奢侈品——鸡蛋和香油, 送到了杨绛先生家。对于生命即将走到 尽头的人来说,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 西给他们送去,做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 最后的告别。只有做完了这些,老王才 能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老王愧怍解读

老王愧怍解读

关于“愧怍”课文《老王》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包含了太多意蕴。

我认为“愧怍”一词正是她的善良,精神深度的体现。

通过文章内容可以知道,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身体残疾,身份低微,收入微薄,境遇十分凄凉,而杨绛,她为老王做了许多事,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他,给他鱼肝油以治疗他的眼疾,常常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在干校回来后,关心老王的生计,在老王生病的时候,通过老李了解他的生活,给他一些帮助。

当然,老王也给了杨绛许多温暖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因为杨绛是好欺负的主顾就宰她,当杨绛在文革期间遇到困难时,他免费送钱钟书上医院,并且关心杨绛的生活,让她在那个冰冷的时代中感到人与之间的温情。

可以说,杨绛对于老王的关爱已经足够,毕竟他们非亲非故,而老王,也给杨绛带来了许多温暖,杨绛和老王之间是充满温情的。

照理,杨绛对于老王的回忆应该是愉快的,但是,她想起老王时,为什么会感到不安呢?其中有一件事就是老王病中送鸡蛋,杨绛先生将老王的病态写得淋漓尽致,可能会有人认为杨绛对老王太不客气了,既没有请老王进门坐坐,还一定要塞给老王钱,让老王很下不了台。

可是,杨绛自己也说了,她当时是吓坏了,设身处地,许多人或许会和杨绛有同样的反应,而杨绛给老王钱也绝没有侮辱他的意思。

在这一过程中,老王和杨绛发生了一个小小的误会,但误会本身就是美丽的,善意的。

如果老王不是那么快死去,送鸡蛋不是杨绛最后一次见到老王,或许杨绛就不会那么不安。

因为这是一场不完美的告别,因此我认为杨绛回想起老王时应该带着一种遗憾,如果杨绛知道那是她和老王的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之间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可是,命运无常,老王死得那么突然,让杨绛措手不及。

有些人认为杨绛和老王之间有着精神之间的不对等,老王给杨绛那么多的精神上的付出,而杨绛却只给老王一点点,体现了他们精神付出的不平等。

可是,爱的付出本身就是无法计量的。

杨绛为什么会对老王产生愧怍,很多人的角度都太高了,许多人都是站在杨绛之上看杨绛的。

《老王》的“愧怍”

《老王》的“愧怍”

摘要:《老王》实际上书写了三类人的愧怍:明写作者――“幸运的人”的愧怍,暗写老王――“不幸者”的愧怍,隐晦曲折地揭批“第三类人”更应表达的愧怍。

本文在结合《老王》的创作缘起和把握该文中心情感“愧怍”的基础上,分析老王、作者内心的愧怍及社会其他诸人所应承担的愧怍,并指出这是作者为文的一大用心。

关键词:杨绛《老王》愧怍《老王》是杨绛的一篇记人叙事散文,研究者已做了大量的解读工作。

但众多解读者大多不提老王“送医”和“送礼”都收下了杨家付给的车钱和礼钱这一细节和事实,且并不分析其收钱的内在心理,也极少有解读者注意到杨绛“为卑微者讳”这一处事和为文的用心,因而也就极少有解读者是在结合该文的创作缘起和把握该文中心情感――“愧怍”的基础上,注意到老王内心的愧怍及社会其他诸人所应承担的愧怍。

而这却是作者为文的一大用心。

《老王》实际上写了三类人的愧怍:明写作者――“幸运的人”的愧怍,暗写老王――“不幸者”的愧怍,隐晦曲折地揭批“第三类人”更应表达的愧怍。

一、“不幸者”的愧怍老王内心的愧怍,作者虽不明写,但字里行间处处可察。

对人情世故抱有浓厚兴趣的杨绛善于从卑微者的低位视角来观察世态人情,把握人生真相。

《老王》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老王是底层社会三轮车夫中的下层者,这个老实人在北京解放后因太“老实”而受到排挤,沦为体制外的“单干户”,既不能享受到制度的“优越性”和体制的“好处”,也不能指望亲朋相助;加之年老、独眼、单身,居处破败……这样的老王,不折不扣是一介“身处卑微的人”,一个“不幸者”。

传统的中国民众对读书人家(知识分子)是颇为信任与敬仰的,从《老王》来看,贫民老王对杨家这种高知家庭显然也不例外。

再加上杨绛时常照顾与济助老王的生活,杨绛女儿则医治了他的夜盲症,这些必然加深会老王对杨家的信任与感激。

而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文革初期钱杨横遭厄运,政治地位低下和贫病交加的困境遂使二人首次在穷人老王眼里,沦为卑微的小人物,因而老王以怜悯、关切的眼光和心怀看待杨家。

《老王》中的杨绛为何愧怍

《老王》中的杨绛为何愧怍

《老王》中的杨绛为何愧怍《老王》一文,作者结尾写道,“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大多数教参解释为,“没有尽可能的帮助老王摆脱人生的不幸和困境。

”如果仅仅是因为,没有尽可能的帮助老王摆脱人生的不幸和困境而愧怍,还需要杨绛女士花费几年时间才弄明白吗?这岂非荒唐!那么杨绛女士在几年的反思后愧作的是什么?我觉得不可能是物质,应该是精神!作品中的老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杨绛夫妇则是出身书香世家,留学英法的著名作家、学者。

双方可谓天差地别!尽管如此,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作为一个车夫,老王却丝毫没有受到歧视。

杨绛一家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了老王,让老王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近。

但是在作者一家的眼中,老王始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车夫,自觉不自觉地在保持与老王的距离。

与老王始终是物质交往,更谈不上对老王精神上的尊重与理解。

所以当老王主动提出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时,被我们拒绝了;去医院的车费,尽管老王一再拒绝,但是我仍然给了他;行将就木的老王最后送来了鸡蛋香油,一再声称不是为了钱,但我仍然把早准备好的救济款给了老王,连坐一坐,喝茶的的谦让都忽视了。

甚至于注视着老王下楼梯,潜意识里,只想着把他打发走,别赖在自己家里。

作者的态度表面上好像无可厚非。

但是骨子里自视甚高的知识分子气质,使他们压根不想欠一个三轮车夫任何的人情;压根没把他——一个社会底层的三轮车夫,等同于一个朋友来看待;尽管我尊重他,但那始终是一种很自然的同情,甚至是施舍。

并且这种精神漠视,作者在当时压根没意识到。

老王呢?孤苦无依,视与杨绛一家的认识、熟悉为荣、为傲、为支柱的老王,他在与作者一家的交往中付出的是什么,渴求的又是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物质回报吗?第一次:半价送冰。

虽然我们不要他减半收费,但是老王特意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却相等,还很细心的代我们放进冰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作者:张卫中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01期“愧怍”是杨绛《老王》的中心词,此前的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的关注。

关于“愧怍”的含义,主要有几种意见。

有人认为,“‘愧怍’之情无非出自人生慈悲心肠”,是“幸运之人”赠给不幸者的“一份菲薄的祭礼”。

也有人指出,作者“愧怍的是与老王的交往一直是以金钱来衡量,没有体会到老王一贯对自己的好,总以为用金钱就能表示不欠人家的情了”,“作者自认为‘平等’方面做得最缺失,这也正是作者愧怍的本意和内核”。

另外还有人认为,“杨绛先生的愧怍,缘于深深体味不幸滋味后,对人性、平等、命运等命题的终极追问,缘于超越控诉、感动和廉价同情的慈悲情怀。

……她用柔软慈悲的心担当了社会责任、阶层的责任、知识分子群体的责任”,这位研究者甚至把杨绛的这种愧疚与耶稣对人间不幸的担当和托尔斯泰、杜甫等悲天悯人的情怀看成同一个东西。

以上这些阐释,虽然都有一定合理之处,但是在我看来,它们要么尚未触及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么有过度阐释的意味,偏离原作的意思,把一个简单问题讲得过于复杂了。

我认为,理解《老王》中的“愧怍”,有两个问题非常关键,首先是20世纪大背景下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关系。

实际上,自“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面前的“原罪”意识,应当是《老王》中“愧怍”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作者用付钱的方式拒绝了老王本来想象的“朋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老王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则构成了作者“愧怍”的特殊内容。

下边分做阐释。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与《老王》中的“愧怍”“原罪”本来是一个基督教用语,所指的内容是: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因受蛇的引诱偷吃禁果,违背了上帝的禁令,被上帝逐出伊甸园。

亚当、夏娃是人类的始祖,他们的罪过就成了人类的原罪。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原罪”其实最根本的是一种“阶级出身的原罪”,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在有阶级剥削的社会,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往往是来自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弟。

“即使自己不曾剥削过他们,那能供自己读书的家庭也可能参与剥削农民的行列中。

”在拥有知识以后,“相对于普通大众,知识分子们在当时所享受的特权又多出许多,比如,优先享受了教育,有较丰裕的物质供应等等,这一切使得他们在被自己视为‘衣食父母’的劳动者面前感到愧疚和惶恐,总认为自己的一切是建立在人民的血汗之上”。

总之,认为在不平等的法权面前,自己“多吃多占”,直接、间接地参与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剥削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原罪”意识中最基本的内容。

知识分子因为接受教育就需要较高成本,同时中国又一直有着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传统,因此建国前,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高级知识分子确实一直在享受比较高的物质待遇。

例如,20年代北京大学的一级教授胡适、辜鸿铭、马叙伦、蒋梦麟、沈尹默、马寅初等人的月薪都是280银圆。

而在当时,据说几个银圆就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年的开销。

就是在解放以后,像杨绛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工农相比也一直享受着比较高的工资待遇。

因此,“五四”以后,知识分子在身份认同上一直有一种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是先进知识的拥有者,同时又拥有较丰富的物质财富,因此相对工农,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但是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民粹主义传人中国以后,他们又会为自己的文化和经济地位感到不安,在下意识中把自己列入多吃多占的剥削者的行列。

受到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这种“原罪”意识的影响,“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系列以“劳工伟大”为主题的作品。

诗歌有胡适的《人力车夫》,小说有鲁迅的《一件小事》,郁达夫的《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

而这个主题一直流传到“文革”结束届的80年代。

在80年代,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主人公在劳动者面前都表现了一种较明显的“原罪”意识。

在《绿化树》中,张贤亮明确表示自己要写的是一个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经过艰苦的磨难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小说中的章永麟在马缨花、海喜喜面前一方面既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但同时又因为耍小聪明而不断地谴责自己。

杨绛的《老王》则明显是这个系列中的一个作品,思考与反省知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为自己享受了过多的文化和物质财富而感到歉疚,同时赞美劳动者的善良与淳朴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共同的主题。

理解《老王》中作者对待劳动者的那种既有距离感又歉疚不安的矛盾心态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在今天,为什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反而变得复杂了?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建国以后,特别是“文革”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包括高级知识分子已经彻底平民化,无论工资待遇,还是社会地位,与工农大众已经没有太大差别。

如果说,建国前的知识分子有很强的贵族意识,现在的知识分子就相当的平民化了。

其次,“文革”以后,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大大淡化,知识分子与大众已打成一片,没有了过去的距离感,因此,所谓“原罪”意识也就无从谈起了。

就是说,知识分子对待工农大众的优越感和负罪感很大程度上都同时消失了。

但是,杨绛显然是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她和钱锺书都出身于无锡的名门望族,这种特殊的出身与经历使他们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建国前知识分子的那种贵族意识。

因此,杨绛的文章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与劳动者的距离感。

当然,杨绛是那种具有深厚人道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对待劳动者一方面她总是尽量地放低姿态,拉近与劳动者的关系,另外则是尽量多地施与劳动者,以弥补“多吃多占”的不平等。

事实上,就是在《老王》的文本中,读者也能看出杨绛和老王之间的距离。

杨绛和老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是老派人物,也保留了老派的习惯。

因此,虽然是在“文革”中,老王对钱锺书总是毕恭毕敬地称“先生”,这种态度与口气都让人很容易地想起旧社会下人对主人的恭敬。

而杨绛虽然也想尽量尊重老王,但是言谈之中还是流露出距离感。

例如,老王登门造访时对他的描绘:“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很早就有人认为,这种描写中包含着不尊敬。

杨绛写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关系并非《老王》一篇,其实《杂忆与杂写》中的《林奶奶》《顺姐的“自由恋爱”》《阿福和阿灵》等几篇都是这方面的内容,而杨绛的态度是一致的,就是对劳动者有着一种深切的怜悯与同情,但是这种同情与怜悯又是居高临下的。

文章中的“愧怍”是体现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关系上,当年二者之间那种不平等的关系,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了。

读者如果能够先期了解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的关系,或者了解了20世纪中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变动情况,《老王》中的“愧怍”也许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老王》中“愧怍”的特殊内容《老王》中有一个中心事件,即老王临死之前送鸡蛋、香油到杨绛家,后来作者一再追忆她与老王谈话的内容,说明这件事情对她的触动很大,因此,这件事情与杨绛的“愧怍”一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老王上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即老王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一次例行的“买卖”,还是临终之前,对“朋友”表达最后的谢意。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文中说得很清楚:“我也记不得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作者回忆,当时自己转身进屋拿钱时,老王“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一’。

当然,在这里有的读者或许会提这样的问题,即如果老王就是临终过来表示最后的谢意,他为什么不进一步坚持,例如,坚持不要杨绛给他的钱。

然而,问题就在这里。

因为事实上,这本来就是一个微妙的、一个有待认定的问题。

老王与杨绛一家的关系应当是雇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杨绛一家与老王同样地落魄,曾给了老王很多照顾,他们之间又有了一种类似朋友之间的关系。

但是究竟是哪一种,认定权显然不在老王一边。

因为老王是一个无依无靠的雇工,杨绛、钱锺书虽然落魄,但他们仍然是高级知识分子,老王要与杨绛、钱锺书成为朋友,应当是一种“高攀”。

因此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老王无疑是一个忠厚、淳朴的人,虽然落魄之极,但仍然保持着做人的原则和尊严。

久病之后,自觉时日不多,他仍然拿些礼物最后看望一下曾经照顾他的人。

这个时候,杨绛可以有两种反应:收下礼物,问候老王的病情,用其他方式给老王相应的回报;这应当是一种朋友式的反应。

从道理上推断,老王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到作者家来,或许还有临终托付之类的事情。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文中发生的,因为老王当时的样子,作者被吓坏了,或者下意识中,作者认为自己与老王就是一种买者与卖者的关系;于是她佯装不知,就当成了平常的一宗买卖,付了钱给他。

在主人的这两种反应中,第一种显然是老王所期望的。

老王一直孤身一人,心灵的安慰应当是他最大的需要,但是这又不是他敢奢望的。

钱氏夫妇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是应该被称为“先生”的那个群体,当杨绛付钱给他的时候,他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

在《老王》中,杨绛的付钱当然不是做了一笔买卖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杨绛在老王提出来的一个二元选择中做了一个清楚的选择,即在买卖关系与朋友关系之间,杨绛清楚地选择了前者。

而这正是让老王最“受伤”的地方。

如果说这是一次平常的访问,老王以平等的身份送礼被拒绝,那还可以有下一次的补救,但问题是,这是老王临死之前最后一次访问,作者对他的拒绝就意味着永远的拒绝,永远也没有补救的可能。

那么对老王这样一个在贫穷中依然保持尊严的人来说,这个伤害应当是巨大的和无法弥补的。

因此,其后,作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从杨绛这边说,由对老王的拒绝而导致的伤害应当是她“愧怍”的主要内容。

当然,后来作者在反思自己的“愧怍”时,曾明确否定了这种可能,她在文中做出假设,是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了他?”然后,作者有一个明确的回答:“都不是”。

但是作者的这个回答也并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原因有二:首先,杨绛所面对的是一个心理上的问题,她在几种可能引起“愧怍”的原因中,对“用钱侮辱说”做了否定,但是人的心理上的事情有时候是说不清楚的,实际上,“用钱侮辱”肯定是引起作者的“愧疚”的原因之一,其中只有这个成分占多占少的问题,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和没有的问题。

老王临死前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造访钱家,但作者却回绝了他作为朋友的示好,这么大的一件事,对作者的心理没有影响是不可能。

其次,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由作者赋予的,它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最终的意义,其结构是开放的,读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期待视野”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理解。

就作品本身来说,“老王的造访”占了全文一半以上的篇幅,是作品中的一个中心事件,而这个事件不可能与作品的关键词“愧疚”没有联系。

整体上说,在作者的“愧怍”中,那种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构成了一种总体上的、普泛的内容,而作者自己对老王的伤害则构成了“愧怍”的具体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