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幼儿几何图形教案5篇

幼儿几何图形教案5篇幼儿几何图形教案篇1活动目标使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培育幼儿对几何图形的爱好和观测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说出图形教学难点:说出图形特点活动预备1、在四周环境中布置色调艳丽的几何图形。
2、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可容纳全班幼儿)。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手指操稳定幼儿心情二、基本部分:1、引导幼儿在室内找。
如正方形的玻璃窗、圆形的钟面、三角形的搁架等。
2、启发幼儿在自己身上找。
如圆圆的扣子,衣服上的几何形图案,放在口袋里的正方形的小手绢等。
3、启发幼儿动脑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总还有那些物品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4、鼓舞幼儿在活动区找一找。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伙伴》四、方法:幼儿在场地上自由地边拍手跳边念《找伙伴》的儿歌:“找找找,找伙伴,我要找个好伙伴。
找到谁,谁就是我的好伙伴。
”念完后,老师接着说:“找图形,圆形是你的好伙伴。
”然后小伙伴就赶快跳到圆形里面。
游戏反复进行。
老师可以分别说找正方形或三角形,幼儿跳到相应的图形里。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用火柴棒、细电线拼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幼儿几何图形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形状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育幼儿的观测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爱好。
5、进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预备“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老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
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伙伴。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伙伴表演魔术。
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伙伴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引导幼儿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1)小伙伴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2)请幼儿查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篇1设计背景为了让幼儿对图形有初步的认识,我利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让幼儿根据卡纸做成各种的图形来辨别各种图形宝宝,使幼儿对图形有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目标1、感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了解它们主要特征。
2、通过找、说拼等一系列活动。
重点难点1、用图形宝宝拼成物品。
2、让幼儿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
活动准备1、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
2、挂图一幅。
3、固体胶。
活动过程1、引起幼儿兴趣带领幼儿进教室,教师提出问题;①教室里都有什么呀?②它们长得什么样呀?③什么颜色?等等。
2、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师拿出自己的示范图形给幼儿看,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逐个带领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如;拿出三角形宝宝,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呀?”(三角形)“三角形长什么样呀?”(三条边,三个角),请幼儿摸一摸,亲一亲,并让他们到黑板上面老找一找哪个是三角形,并指出来,最后请他们画出心中的三角形,同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也有这样的方法来认识。
3、发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图形宝宝跟固体胶给幼儿,让幼儿用这些来拼成汽车、房子等等物品。
这样通过游戏来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既可以让幼儿对图形宝宝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很清晰,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图形宝宝来演示,因此整课堂下来气氛都很好。
但是,在一个一个介绍图形宝宝时,感觉不怎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在这一点没做好充分的准备。
希望今后的教学中活动去影响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篇2[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一起探索图形的奥秘

幼儿园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第一步,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几何图形是孩子们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为它是我们周围各种事物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个关于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的话题,看看如何通过这个教案,让孩子们一起发现几何图形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能够辨认常见的几何图形。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引导孩子们发现周围事物的形状和几何特征。
二、教学过程1.开始教育老师打开幼儿园教室的门,向孩子们问好,并带领他们看到房间中的各种事物,如短凳、桌子、黑板等。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几何图形卡片,并让孩子们看到每个几何图形的不同特征,并解释每个几何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2.探索几何图形接下来,老师会给孩子们出具体的任务,如“看看教室里有多少个圆形物品”或者“找一下教室里面的正方形”,让孩子们根据题目的要求去探索教室里面的事物,尝试辨认不同的几何图形。
孩子们会发现,在教室里面,有许多事物都采用了几何图形,而这些图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状和特征。
3.分类游戏通过探索几何图形,孩子们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辨认不同的几何图形,接下来,老师要带着孩子们玩一个分类游戏。
老师把一张白纸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上写有一个几何图形的名字。
然后老师会把教室里面的各种事物,如圆形橡皮、三角形书包、矩形黑板擦等,展示给孩子们,并让孩子们将这些事物放到正确的区域中。
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巩固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分类能力,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4.创意活动通过以上步骤,孩子们已经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开展创意活动。
如,让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下多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让孩子们把拼成他们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们缺乏灵感,可以先带领他们把图形拼成小动物或者楼房,等孩子们熟悉了这个过程,就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随意创作自己的作品。
三、总结这个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探索活动,通过这个教案,孩子们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几何图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几何图形》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2.学习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3.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4.磨练察看和辨别几何图形的本领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学问老师出示幼儿园内常见的几何图形:窗户、门、桌子、椅子等,激励幼儿来辨认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老师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图片,同学辨认两种图形,察看两者的区分。
老师可以手工制作两种图形的纸板,让幼儿亲自操作,感受两种形状的特点。
3.学习三角形老师出示三角形的图片,同学辨认三角形,并询问三角形的特点。
老师可以将三角形用彩纸制作出来,让幼儿自主拼图。
同时,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合作做一个三角形拼图,深入理解三角形的构造。
4.学习圆形老师出示圆形的图片,同学辨认圆形,并询问圆形的特点。
老师可以将不同粘土搓成不同形状,让幼儿手工制作圆形,磨练幼儿的动手本领。
5.总结反思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把握几何图形的学问,让他们把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以下几点:1.引入新学问的方式,通过老师出示幼儿园内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孩子们通过察看环境,辨认物品,从而加深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印象。
2.利用实物进行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让孩子们感受到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手工制作彩纸、搓粘土等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们保持注意力,而且可以磨练幼儿们的动手本领。
3.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和启发,激励幼儿自主探究和思考。
针对一些幼儿学习困难、喜好不高等问题,老师可以实行分组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喜好并自动参加其中。
三、反思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幼儿园孩子们的认知层次有所不同,有些同学对几何图形的辨认比较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忙和引导。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引导帮忙他们,将他们渐渐带入到学习的主流中。
同时,教学过程中我也发觉,培育孩子的喜好是特别紧要的。
我接受了一些实物制作和小组合作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参加中学习,在游戏中找寻到欢快,这样也更简单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几何图形》数学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几何图形》数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名称,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2.通过形状分类的游戏,提高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能力3.通过手工制作几何图形,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4.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总结能力教学内容一、认识几何图形在前期的玩耍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快速地识别和记忆。
比如,在听音乐时,教师拿出一些几何图形模型,让幼儿用手指圈出不同形状的模型,表示它的名字。
二、几何图形的分类在认识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可以用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放在一起,然后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将它们分别归类。
三、手工制作几何图形在巩固了几何图形的分类之后,引导幼儿动手自己制作几何图形。
可以用棒棒糖、果冻等材料,让幼儿制作出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
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四、游戏巩固在完成手工制作之后,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游戏中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比如找到某一个形状的几何图形,或者寻找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等等。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操作演练法教学时长本次教学活动一共需要3个课时,每个课时约45分钟。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认知、操作、语言交流、情感态度、社会行为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资料1.《幼儿数学教育课程标准》2.《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3.《幼儿数学活动指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认识几何图形;2. 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感性理解能力;3.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和归纳能力;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2. 比较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形状和大小;3. 分类几何图形;4. 了解几何图形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让幼儿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2. 让幼儿比较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形状和大小;3. 引导幼儿思考几何图形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幼儿积木、几何图形卡片、白板、彩笔、教具卡片等;2. 教学材料:几何图形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课程在幼儿园大班教学数学,要教会幼儿认识几何图形,需要先引导幼儿对几何图形感兴趣。
老师在引入课程内容前,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或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让幼儿通过看图画来猜猜这幅画代表的是哪种几何图形,或者介绍一些关于几何图形的故事等。
2.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来让幼儿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名称,同时结合实物教具让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引导幼儿从视觉上感受几何图形,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 游戏体验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游戏来认识几何图形,如让幼儿用积木拼出不同的几何图形,或者把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分给幼儿,让幼儿感性地认识和接触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
4. 情境教学引导幼儿思考几何图形的应用场景,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一些简单的情境,如告诉幼儿鱼塘和草地需要什么形状的栅栏才能保护它们,或者让幼儿想一想自己家的门是什么形状等,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5. 结合活动与幼儿一起进行一些课堂活动,如让幼儿带着自己画的几何图形去寻找学习场所里相应形状的物品,或者让幼儿自己手工创作几何图形等,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对幼儿进行形状排序、形状拼图等评估方式来检测幼儿对于几何图形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完成相应的作品来进行综合评估。
幼儿园大班教案几何图形空间认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

《幼儿园大班教案:几何图形》-空间认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
一、教学价值几何图形是幼儿认识空间、发展空间思维的重要内容。
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对形状、空间关系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形状和特征;2.了解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体)的形状和特征;3.能够辨认和绘制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4.了解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区域教室内的黑板、幼儿园外的几何图形,教室内的图形拼插、模型等。
四、教学准备1.平面、立体几何图形模型;2.拼插或者积木,可以拼出各种几何图形;3.黑板、彩色粉笔或者白板、彩色马克笔;4.幼儿绘画用的纸张和彩色笔、颜料等;5.课件或者幻灯片。
五、教学介绍导入环节:猜猜图形1.教师将绘制好的各种平面图形展示给幼儿看,并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图形,并解释该图形的特征。
2.教师再将立体图形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图形,并解释该图形的特征。
六、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征;2.能够辨认和绘制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七、教学方法1.直观性教学法:通过展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形象地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形状。
2.互动教学法:让幼儿参与到几何图形的辨认和绘制中,增强互动性。
八、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幼儿认识和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教师可以拿来拼插或者积木,让幼儿自己拼出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加深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教师可以在黑板或者白板上,用彩色粉笔或者马克笔画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辨认并模仿绘制。
4.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几何图形拼图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几何图形知识。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善于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一、兴趣激发:1、师:今天,齐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
许多朋友要来祝贺。
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一)观察探索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
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
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
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
几何图形的教案大班

几何图形的教案(大班)一、教学背景及目标在大班教学中,引导幼儿了解几何图形及其特征,并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
通过本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几何思维能力和形状意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准备:整洁、明亮的教室2. 教学工具准备:不同几何图形的模型、卡片、纸张和彩色笔等3. 教学材料准备:几何图形的课件、绘本或手工制作的相关图形教具三、教学步骤1. 提前活动(10分钟)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几何图形的主题。
例如,可以请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进行分类,让幼儿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导入新知识(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幼儿的参与,介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
3. 实际操作(25分钟)将几何图形的模型分发给每个幼儿,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例如:“哪个图形有四个直角?”、“哪个图形有四条边?”等,帮助幼儿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 创作活动(25分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纸和一些彩色笔,让他们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具有几何图形特征的物体,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5. 温故知新(15分钟)通过游戏和讨论的形式,复习和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
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和图片,让幼儿回答问题或辨认不同图形,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要点1.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3. 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五、教学评估评估幼儿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包括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程度以及实际操作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改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这四种基本几何图形;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这些图形;3. 能够简单描述和区分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教材:《幼儿园数学教育指导大纲》;2. 教学工具:卡片、彩纸、彩笔、图形玩具等;3. 教学环境:教室、游戏区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多种图形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认识正方形- 讲解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制作正方形卡片,让幼儿边玩边学;- 让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寻正方形的身影。
3. 认识三角形- 讲解三角形的特征(三边相等,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钝角); - 制作三角形卡片,让幼儿感受三角形的形状;- 带领幼儿在教室或者校园里寻找三角形。
4. 认识圆形- 讲解圆形的特征(没有边,有一个圆心,半径相等);- 制作圆形卡片,让幼儿体会圆形的特殊之处;- 在游戏区布置圆形图案,引导幼儿进行认知。
5. 认识长方形- 讲解长方形的特征(两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制作长方形卡片,让幼儿认知长方形;- 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周围长方形的体现。
6.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总结并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2. 比较法:让幼儿比较各种图形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3. 制作法:通过制作卡片、折纸等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认知图形。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幼儿认知几何图形,注重观察和实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倾听,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
六、教学延伸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认知更多的基本几何图形;2. 小组活动:组织幼儿在小组内对各种图形进行讨论和展示,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和交流;3. 制作游戏道具: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各种几何图形的道具,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认识几何图形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幼儿阶段,通过认识几何图形,幼儿可以培养几何形状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并提高空间认识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种适合幼儿园的《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几何图形。
1.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2)掌握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3)能够从实物中提取并辨认几何图形。
(4)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
2.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3.教学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
4.教学准备(1)教具:拼图、幼儿画纸、颜料、毛笔、实物模型等。
(2)教材:《认识几何图形》(3)教学环境:清洁、舒适、宽敞明亮的教室,课堂布置要简洁、明亮、干净,能够吸引幼儿的视觉和认知。
5.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唱一首与几何图形相关的歌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欢乐的小三角》、《找找几何图形》等。
(2)认识不同几何图形在认识几何图形这一环节中,可以用动画、卡通图片等多种资源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几何图形。
可以利用课堂互动,让幼儿尝试说出不同图形的名称,并帮助他们发现几何形状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可以动手制作不同几何图形,或者以实物为模板进行模仿创作等活动来加深幼儿的认识。
(3)几何图形拼图在几何图形拼图环节中,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展示拼图模板,并在拼图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判断和操作过程,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搭配拼图,并向幼儿解释每个几何形状的特点。
幼儿要按照指挥先完成基本的几何形状,然后挑战更难的形状拼图。
在过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难度和不同形式的拼图,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幼儿自由活动在活动结束时,可以为幼儿提供绘画、造型等自由活动,鼓励幼儿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意构思,并通过教师的反馈来帮助幼儿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
6.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幼儿对于不同几何形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分方法,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到基本的几何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2. 帮助幼儿理解这些几何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
1. 获取各种形状卡片,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2. 获取大量的彩笔或者彩色贴纸。
3. 准备一个白板或者黑板用于展示几何图形。
三、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认知各种几何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2. 让幼儿与他们身边的事物相结合,来帮助了解这些几何图形,比如:用圆形卡片来对比和确认棕榈树的形状等等。
3. 让幼儿参与探索这些几何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例如,让他
们发现圆形和正方形都可以成为一个球体,而三角形和长方形都不能。
4. 总结并让幼儿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
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辨认各种几何图形,来评估学
生是否掌握了知识。
2. 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时向幼儿提出问题,来测试他们的知识和理解。
五、延伸活动:
1. 让幼儿尝试自己画出各种几何图形,看看他们是否能够掌握。
2. 让幼儿在户外环境中寻找各种几何图形,比如围墙,树形,墙角等
等,来练习他们的识别能力。
3. 与幼儿一起玩几何图形拼图游戏,这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不同形状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图形认知》区分几何图形蒙氏教育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图形认知》区分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2.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边数、角度、特征。
3.掌握一定的物品分类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活动1.前期准备•看图形认识图形,吐出现在知道的图形。
在图形板上搜寻并说一说图形的特征。
•引导幼儿发现周围有哪些图形,找到不同的几何图形。
•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几何图形或用白板画出,逐个让幼儿认识和言语描述。
2.教学重点•正方形:四边相等,角度为90度,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长方形:相邻两边长短不一,角度为90度,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圆形:没有边和角,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
•三角形:三边不相等,内角和为180度。
•梯形:上下底边平行,同时又至少一组成对的边相等,角度之和为360度。
3.教学方法与步骤(1)引入新知:在听取描述和观摩图形之后,引入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学习新知:通过看、听、问、动手等方式,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
(3)背诵新知:带着图形形状和名称,帮助幼儿背诵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为之后分类和比较分类做准备。
(4)物品分类练习: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具有不同图形形状和样式的组合物品分类。
例如分类包含矩形定木、圆柱形定棒、三角形定木等,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图形特征合理地分组。
(5)区分图形练习:通过练习绘制和寻找周围的图形,帮助幼儿进一步区分不同的图形,增强认识和辨析能力。
(6)重点练习:进一步巩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特征和分类,成为幼儿学习表格分类等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4.教学反思(1)准备不周:在教学中,有些幼儿学习习惯有待提高,为此教师需认真审视教案的准备情况,慎重选择教具和示范物,创设愉悦、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
(2)重内容不重方法:学习几何图形认知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数字游戏、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等,而我们往往只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方法的多-sided性。
大班数学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几何图形,包括点、线、面、角、多边形等。
2. 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进而进行几何问题的解决。
3. 发现几何图形的美妙之处,培养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区分点、线、面等几何图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
3. 学生能够掌握求解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方法】1. 题目引入法,通过提问、思考和讨论展开教学。
2.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学习。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情境展开讨论和学习。
4. 课堂练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问题的练习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请学生回顾自己在小学学习的几何知识,描述一下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请学生思考:什么是几何图形?有哪些几何图形?这些图形的特征是什么?【二、学习和训练】1. 点、线和面的认识和区分(1) 通过金属钥匙串、橡皮筋等物品引导学生区分点、线和面。
(2) 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话描述点、线和面,讨论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完全掌握点线面的认识和区分。
(3) 请学生从自己身边环境中找出多种点、线、面的实例,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4) 课堂练习:“在铅笔盒里找到5个点,找到4条线,找到2个面。
”2. 角的认识和意义(1) 请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角度,描述角的意义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角的认识。
(2) 请学生在黑板上练习画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角度,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角的大小和形状。
(3) 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角的度量单位和常见的角度,如直角、钝角和锐角等。
(4) 课堂练习:“观察图形,判断其中的几个角是直角,是钝角,是锐角。
”3. 多边形的认识和分类(1) 请学生找出自己身边有哪些多边形,让学生描述这些多边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幼儿大班教案图形认识

幼儿大班教案图形认识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图形认识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图形认识的学习,幼儿能够培养观察力、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结合幼儿大班的特点,探讨如何设计一节有效的图形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矩形等;2. 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形状特征;3. 能够将不同图形进行分类;4. 能够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辨认和命名。
二、教学准备1. 准备多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矩形等;2. 准备一些绳子或纸条,用于模拟图形的边界;3. 准备一些与图形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如找图形、图形拼图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并提问幼儿是否认识这些图形。
2. 图形观察与描述:教师逐个展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形的形状特征。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边界、角和面积等方面的特征。
3. 图形分类:教师将图形卡片分成两堆,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一堆的共同特征。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为什么选择这样分类,引导幼儿思考图形的相似性和区别性。
4. 图形辨认与命名:教师将图形卡片混在一起,让幼儿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辨认并命名。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如找出某一特定图形,或者利用绳子或纸条模拟图形的边界。
5. 活动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与图形相关的手工制作或游戏,如剪纸、拼图等,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听取幼儿的描述和参与度等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测验或问答活动,检验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程度。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幼儿能够在观察和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类和辨认图形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评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区别。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几何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安静、舒适、宽敞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示范:老师或展示如何用几何图形卡片进行分类和组合。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用几何图形卡片进行分类和组合。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搜集幼儿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结合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发展。
六、教学活动:1. 几何图形分类游戏:老师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卡片,让幼儿将其按照形状分类。
2. 几何图形拼图活动:老师准备一些几何图形拼图,让幼儿尝试拼出不同的图案。
3. 几何图形创意画: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图案。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几何图形卡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2. 互动教学:老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
3. 情境教学:老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几何图形。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1活动目标:1.能感知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正方形图标,记录用的大张白纸、彩色笔。
2.大方巾、大小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片,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数量供幼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1.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图标,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教师将幼儿的答案记录在白纸上。
2.游戏:“给大方巾找朋友”。
玩法:教师将大方巾铺在桌上,向幼儿展示各种色彩、大小的几何图形片,请幼儿把各种正方形都放到大方巾上面,鼓励幼儿边做边说:“大方巾我给你找到了正方形的朋友。
”3.找班上的正方形。
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4.激发回家找正方形的兴趣。
向幼儿介绍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画一画、记一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第二天带到班上与大家分享。
活动建议:利用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继续在园内寻找正方形的物体,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评价:能指认正方形的物品。
[附]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小朋友家长:您好!请您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里有正方形,找到了把它记录在纸的空白处(或让孩子画下来),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
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活动过程:(一)以讲《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兴趣随着故事情节让幼儿猜猜波波画的是什么?“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
幼儿园大班教案《几何图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2.学会用手指、手势、语言表述几何图形。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一些几何图形的模型或图片。
3.班级中已经固定设备的白板或黑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教师介绍自己,问候学生。
2.教师将已准备好的几何图形模型放到教室最显眼的地方,通过一个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有多少个直角(提示:看顶点),看边的长度是不是一致的等。
3.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这阶段进行一下常见的几何图形名称词汇进行学习,在熟悉之后,可以把名称告诉教师。
步骤二:直接教学部分4.介绍正方形:如何看出它的特点?–看有多少根边,它们的长度是否相等,有没有直角–举例子:纸张、电视机。
5.介绍三角形:如何看出它的特点?–看有多少根边,它们和角度的关系–举例子:三角剪影。
6.介绍圆形:如何看出它的特点?–看没有边或边是曲线的,所有的点与圆心的距离相等–举例子:糖果。
7.介绍长方形:如何看出它的特点?–看有多少根边,它们的长度是否相等,相邻两边是否垂直–举例子:门板。
步骤三:活动部分8.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白板或黑板进行溢出训练,每位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或手指的方式来画出不同几何图形。
9.学生之间可以组队进行互相询问和解决问题。
10.教师可以用这个环节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物品进行联系。
课后反思这堂课我感觉还不错,学生们的反应非常积极,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有所提高。
但是,我认为这堂课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使其更加有效。
首先,我认为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多地与几何图形进行互动,以此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除此之外,我认为语言方面也可以更讲究些,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
最后,我还需要更好地收集学生的反应并给予反馈,以便知道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如何改进。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识别和命名四种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能将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接。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四种基本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2. 学习图形的特征和区别。
3. 进行图形分类和组合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几何图形卡片、拼图游戏、实物模型等。
2. 材料:彩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几何图形操》,让幼儿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魅力。
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展示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识别和命名四种基本几何图形。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让幼儿掌握图形的特征和区别。
3. 实践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图形组合和拼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拍摄照片或绘制简笔画,在下节课分享。
2. 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和作品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评价。
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六、教学拓展:1. 几何图形的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几何图形的有趣故事,如《几何图形的冒险》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 几何图形歌曲:学唱一首关于几何图形的歌曲,如《图形歌》,增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记忆。
七、教学活动:1. 几何图形拼图比赛:设置一个几何图形拼图比赛,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任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几何图形绘画:让幼儿运用所学几何图形进行绘画创作,如绘制一个有趣的几何图形动物或建筑物。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几何图形,拍摄照片或绘制简笔画,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感知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图标,记录用的大张白纸、彩色笔。
2.大方巾、大小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片,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数量供幼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图标,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教师将幼儿的答案记录在白纸上。
2.游戏:“给大方巾找朋友”。
玩法:教师将大方巾铺在桌上,向幼儿展示各种色彩、大小的几何图形片,请幼儿把各种正方形都放到大方巾上面,鼓励幼儿边做边说:“大方巾我给你找到了正方形的朋友。
”
3.找班上的正方形。
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4.激发回家找正方形的兴趣。
向幼儿介绍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画一画、记一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第二天带到班上与大家分享。
活动建议:
利用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继续在园内寻找正方形的物体,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评价:
能指认正方形的物品。
[附]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
小朋友家长:
您好!请您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里有正方形,找到了把它记录在纸的空白处(或让孩子画下来),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
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讲《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兴趣
随着故事情节让幼儿猜猜波波画的是什么?“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
”哥哥说:“啊,我知道了,是时钟”,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
姐姐说:“喔,是气球”哥哥姐姐终于知道波波画什么了。
波波又画了许多圆圈,连肚脐眼的圆都有呢?妈妈说:“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
(二)运用操作法让幼儿拼图
幼儿也当波波,用圆形色纸拼拼贴贴,看可以拼贴出什么造型。
完成后请幼儿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用圆形拼贴出了什么
(三)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一页,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给圆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3
活动目标
1、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认识,能正确说出名称并进行分类。
2、在此基础上对半圆形和椭圆形有初步的了解。
3、愿意与同伴分享食品,体验共同品尝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形片片各一、插有标记图的盘子四个、各种图形食品等幼儿已有生活中图形物品的知识
活动过程
1、认识图形宝宝,谈谈说说我知道的各种图形的物体。
“今天有许多的图形宝_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谁啊?”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图形,幼儿跟它们打招呼)
“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讲述)
2、感知食品形状的多种多样。
a.“图形宝宝除了喜欢藏在__地方,还喜欢藏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藏在食品里)
b.出示一个桔子
提问:“桔子里藏有哪些图形宝宝呢?”
“还有哪些食品里藏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去看看”(幼儿边看边讲述)
2、给图形食品找家
a.出示贴有标记的盘子
b.请小朋友看着标记帮图形食品来分分家,并说说你把什么食品放在什么标记的家里了。
c.共同检查幼儿分类情况,并认识椭圆形和半圆形。
3、分享食品,通过提问让幼儿讨论如何与同伴分享食品。
a.你最喜欢吃什么食品?
b.碰上自己爱吃的东西能不能一个人拿它?食品的果皮和包装纸应该放在哪里?
c.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食品。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
2.会用钉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3.能按图形的外形特征分类。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认识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和三角形。
活动准备
在活动区中提供硬卡纸和彩色纸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钉板和橡皮筋。
分类盒。
活动过程
探索活动--求同,拼搭,制作--讨论活动--指认,命名,分类--复习活动--拼搭,制作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动是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图形标记进行匹配活动,即将标记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
求同活动的材料要有层次,首先提供与标记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再提供同类变式图形。
(2)拼搭活动是让幼儿用几何图形复制图纸上的物体,如照图纸拼出一艘船。
提供给幼儿的几何图形,可以和图纸上的一样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以增加复制的难度。
(3)制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给某类图形涂上指定的颜色,又可以让幼儿在有几种图形的纸上剪下某一类图形,还可以让幼儿用钉板勾出图纸上的几何图形。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5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于新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游戏这种活动类型。
数学《图形找家》这次教育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游戏形式的猜想活动。
打破了传统的数学教法的单一、枯燥,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对各种集合分类,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每2个幼儿一套学具《图形找家》。
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10以内的加减。
教师准备:教师演用放大的一套。
活动重点:
1.在角色游戏和猜想活动中复习几何图形的结合分类,以及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巩固三维特征的概括。
2.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角色游戏(复习集合图形、分类、集合)来导入。
教师: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幼儿园,有一天,老师和小朋友做图形找家的游戏,你们看,哪几个小动物来做游戏了?教师逐一出示……大象、小鸡、小老鼠、小狮子。
因为幼儿都是比较卡通的形式,而且又是角色游戏扮演小动物,这样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接下来将幼儿分成4组,每一组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
教师出示图1:这10个图形有些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为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角的个数、边的条数来回答。
教师通过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游戏开始:教师出示图2,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口吻说。
大象说:我要有单数编号的图形。
小鸡说:我要有四条边的图形。
小老鼠说:我要红色的图形。
小狮子说:最后的三个图形给我。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用各种小动物口吻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说玩后,请每组“小动物”各派一个代表上来找图形,教师按角色分别指出要哪几个图形。
这部分用的是教师的放大的教具。
过后请下边的小朋友再次操作刚刚的游戏过程。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两个两个一起合作,帮第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教师再次提醒一遍幼儿四个小动物要什么样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这部分充分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
最后进行猜想活动……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和方位。
教师:图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动物们真高兴!我们再来玩一个猜图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出题:大象家没有,小老鼠家有,小狮子家没有,小老鼠家没有?0+4+0+0=5(5号图形)大的红的圆形。
要求幼儿猜出图形后,说出它的三维(大的、红的、圆的)以及在图1中的位置(第一排第五个)。
这种猜想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抓住了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使幼儿思维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