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6: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使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学生还应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学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畅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以强化学生对科技革命的感受和体会,或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气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诸多领域。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如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如生物工程这一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兴起。
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概括和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以及认识到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及特点;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三、教学要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有人曾戏说马克思没有打过电话,没有看过电视,列宁没有用过手机,没有用过电脑。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生:回答略师:电话、电视和手机、电脑分别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些产品发明出来时们开马克思和列宁都已逝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教师演示多媒体,展示课题及本课要学的知识: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2、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3、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和作用?【合作交流、探究解读新课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师提问: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美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
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
其实刚才的那段话中,已经揭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大致时间和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多媒体展示: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2、内容:3、核心多媒体展示:第一轮知识竞赛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什么?基因工程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的山羊在哪里诞生?中国教师予以点评并适当表扬、赞赏。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技革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进口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比较项目第一次第二次时间理论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牛顿力学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电磁学与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相比,哪一次是继科学技术革命之后科学技术领域的第二次重大飞跃?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新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马克思从未坐过飞机,列宁从未看过电视,毛泽东从未用过手机。
事实上,与50多年前的人相比,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巨大变化。
人们在原子能、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场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
在这一系列科技成果中,大家比较熟悉,感受较深的首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学生们畅所欲言,感叹互联网技术对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书
设
计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学科
历史
课题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 蓬勃发展的史实。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对世界经济及国际经济局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A从发明和使用 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们生活
3、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促进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4、请结合中国历史和所学知识,说说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并说明中国是否收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闭关锁国,无从收益;第二次科技革命时,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半殖民地化的现实使中国无力收益;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人民推动了三座大山后,通过自力更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冷战”的影响和国内“左”倾思想的干扰,没能很快地实现现代化。)
提问:就你的了解,请说出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有哪些?
2、核心:提问:请你畅谈计算机、互联 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总结: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 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3、利与弊:由克隆羊引出生物工程并提问:
(1)你如何理解克隆技术?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1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之间相互渗透。
二、课程标准二、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
四、学习重点、难点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五、教学流程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学生: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
九年级历史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示例 教案
九年级历史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示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使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学生还应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学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畅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以强化学生对科技革命的感受和体会,或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气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诸多领域。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如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如生物工程这一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兴起。
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课时计划安排志人类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了足迹!现在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神舟五号到十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每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实力日渐强大的标志,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板书)1、特点:(展示幻灯片),通过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格使学生们悟出的第一个特点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通过资料“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心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通过生物工程的综合性使学生悟出第二个特点是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通过资料“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
”使学生悟出的第三个特点是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
2、影响:(展示幻灯片),第一点: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是通过“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中得到的结论。
通过材料现代科技发展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第二点影响是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通过材料“各国的高科技发展计划”,感悟出由于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从而导出影响的第三点是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事脑力劳动和从事体力劳动的比重也发生重大变化。
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第四点是科技的高度发达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
在总结上述问题之后,进一步组织学生思考问题:面对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我们应当更新哪些观念?例如,在科技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又如,由于祖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特别重大,必须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等等。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1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难点】1.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点拨】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
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
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
第二,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课的知识贴近现代生活,而且清晰明了,主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多设计一些学生讨论的话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在二战期间,军事科技有了发展,如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
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设计
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中的一课。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突出地表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空前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因此,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第17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主,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比较法、讲述法。
【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学习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1杨利伟和神舟五号的图片2载人航天技术属于第几次技革命的成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回答图片反映的内容。
(从而形象直观地切入科技革命的正题,水到渠成的导入新课。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板书课题)【学习过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解决以下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兴起1.20世纪年代以来,人类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的到来。
2. 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的社会。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其中的尤为引人注目。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5篇材料]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5篇材料]第一篇:《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
3、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神舟九号安全返回图片: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引导学生思考: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除了这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2、整体感知:本节课分成三部分进行学习:一、认知科技(主要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主要成果和核心)二、感受科技(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3、自主学习:结合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把握住主要信息,完成表格。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第三种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学生观看、思考或回忆旧知。
学生举例。
学生畅谈。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可提供一些有关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结合自己的体会,初步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中发现历史发展规律、趋势。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及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布置作业: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B)
A原子能B电子计算机C航天技术D遗传工程
2、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D)
教师向学生介绍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
师生共同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学完本课后感想,教师补充说明: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德尔巨大促进作用,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次生产力”的论断。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要刻苦学习、风发图强、迎接挑战,为祖国的明天作出贡献。
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思考,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认识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涉及多种领域,显示出技术群的特点。
2从中得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的结论。
3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领域的相互交叉、渗透。
4悟出科技进步已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教师的讲述,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及重大成就。
2.能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3.认识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坚定“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的信念。
学习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特点、影响。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
教学方法: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课件旨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课件嫦娥奔月,引导学生了解古人探索宇宙的梦想。
课件,用事实证明古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一梦想的实现与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呢?引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何时开始,还有哪些成就?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课件,请一生读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教师利用白板的拉幕功能强调课标,用白板笔在屏幕上对学习目标进行强调。
自主学习
屏幕展示课件
自主学习题目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国家、标志、核心?
2.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成就?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法指导:(屏幕展示课件)
❖同学们,自主学习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 1.把你解决的问题用横线(铅笔)标出来。
❖ 2.关键字、词用括号或重点号标出来。
❖ 3.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记。
❖ 4.长的问题标出要点,注意概括重点语句。
❖ 5.注意知识前后联系,如三次科技革命对比。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释疑惑。
自学检测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国家、标志、核心。
因问题较简单,同桌交流学习成果,有疑问的提出来。
学生自学没有障碍,所以老师就不需要讲了。
2.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成就。
让学生根据自学的成果并联系现实回答。
引导学生答具体成果。
之后,一同走进科技展厅,亲身感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众多领域的成就。
参观科技展厅
屏示课件,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分四个展区: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空间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播放PPT12-17,带领学生走进科技展厅,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接着登陆/view/1891510.htm,查阅天宫一号发射及科技资料,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最前沿情况。
教师精讲点播,突破重点和难点
屏示课件,结合材料让学生逐一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让学生学会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因特点和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及时让学生进行巩固记忆。
那高科技有你说我说。
让学生根据三幅图片,思考并回答高科技的副作用。
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的积极作用,而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
让学生根据表格回顾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并准备抢答后面10个问题。
学生准备2分钟。
老师提出要求:(1)从一组开始抢答;(2)若一组答不出,其他组抢答;(3)答对了加一分,答不对减一分。
展示课件,旨在活跃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探究:
展示课件: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先独立思考2分钟,再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畅所欲言,可以从个人的角度谈,也可以从国家的角度谈。
最后老师总结,点拨。
展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我国领导人重视科学技术,看到科教兴国的希望。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并综合本课所学知识,同桌相互交流。
并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准备展示给全班同学。
达标检测:
展示课件,做对号入座和走进中考题目。
课堂延伸:
展示课件,让学生探讨三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question/227817738.html
结束语:
自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一定要牢牢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以崇尚科学为荣。
希望同学们能多思考、多实践、参与科学、走进科学,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处理的最好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课内知识,还了解了许多课外的新技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我处理的不好的地方是学生抢答问题的环节,分工不够明确,课堂显得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