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手册

合集下载

疼痛管理手册

疼痛管理手册

疼痛管理手册文档: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就医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期。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疼痛管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疼痛评估工具:护士需要掌握各种疼痛评估工具,如疼痛强度评分、面部表情量表、行为评估量表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护士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为疼痛管理提供基础。

疼痛管理策略:疼痛管理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护士需要了解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按摩、热敷、冷敷、放松训练等,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护士还需要掌握各种镇痛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局麻药等,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疼痛管理记录表:为了更好地跟踪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效果,护士需要建立疼痛管理记录表,并及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情况等。

这不仅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还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疼痛管理指南:为了规范疼痛管理流程,医院通常会编写疼痛管理指南,其中包括疼痛管理的流程、评估工具、治疗策略、药物使用指南等内容。

护士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指南,以便更好地开展疼痛管理工作。

疼痛管理培训材料:为了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能力,医院通常会开展疼痛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疼痛评估、治疗策略、药物使用、非药物治疗等方面。

护士需要认真参加培训,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疼痛管理水平。

总之,疼痛管理对于护士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护士需要掌握各种疼痛评估工具、治疗策略和药物使用方法,建立疼痛管理记录表,遵循疼痛管理指南,并参加疼痛管理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疼痛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于疼痛治疗方面的书

关于疼痛治疗方面的书

关于疼痛治疗方面的书籍有很多种类,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疼痛、治疗方法和理论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于疼痛治疗的书籍:
1. "疼痛解剖学"(Pain: A Textbook for Therapists):这本书介绍了关于疼痛的解剖学
知识,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

2. "疼痛管理临床指南"(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Pain):这本书提供了疼痛管理的临床指南,包括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法。

3. "疼痛医学"(The Science of Pain Medicine):这本书介绍了疼痛的生理学和神经科
学基础,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疼痛机制和治疗方法。

4. "疼痛治疗手册"(Handbook of Pain Management):这本手册总结了各种疼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适合临床医生和疼痛治疗专业人士参考。

5. "慢性疼痛的治疗与管理"(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Pain):这本书专门讨论了慢性疼痛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干预措施等内容。

以上是一些关于疼痛治疗方面的书籍,它们涵盖了疼痛治疗的各个方面,读者可以根
据自己的需求和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学习和参考。

牙痛快速止痛完全手册

牙痛快速止痛完全手册

牙痛快速止痛完全手册牙痛是常见病。

常言道:“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

常见的牙痛原因有:龋齿(牙洞),当遇到酸甜冷热刺激时,可使牙痛加重;牙髓炎,是牙洞达牙本质深层引起牙髓急性炎症,牙痛剧烈,夜间更甚,患者常不能指出患牙位置;急性根尖周围炎,此由牙髓炎发展而来,患牙有浮起感和伸长感,所谓“牙痛长、腿痛短”;牙周炎,常见于成年人,表现牙龈红肿、胀痛,易出血,伴有牙齿松动;智齿冠周炎,多发生于20至30岁的青年,表现尽头牙萌出不全,牙龈肿胀、疼痛、张口困难,严重者有畏寒发热,面颊肿痛。

西医治疗:口服镇痛药物,如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剂,也可给予阿司匹林、去痛片、三七片、云南白药等止痛药暂时止痛。

或者是手术治疗,洗牙刮治及拔除患牙中医药物治疗:可用中药散剂外用治疗牙痛。

散剂的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对牙齿能产生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

用牙刷蘸水后拌上中药散剂,早晚刷牙各一次,一次三分钟。

比如中药齿宁散。

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而言,中药治疗不仅易于操作而且疗效迅速无副作用中医针灸治疗:治法为祛风泻火,通络止痛。

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风火牙痛者,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者,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者,加太溪、行间。

操作: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3分钟。

配穴太溪用补法,行间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引起牙痛的六大祸首一、俗称“虫牙”或“蛀牙”,真正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

不论乳牙或恒牙都可以发生龋齿。

龋齿可造成咀嚼能力丧失,严重时可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危害全身健康。

二、急性牙髓炎牙髓炎俗称牙神经痛,多半是由龋齿的感染发展到牙髓腔而引起,是造成牙痛剧烈的主要原因。

疼痛的特点是自发性的,当遇到冷热等刺激时疼痛加剧,到了夜间睡觉时疼痛可更加严重。

初起时疼痛是阵发性的,即痛一阵歇一阵,以后就变成持续性的疼痛。

疼痛还可反射到头部、耳朵及颈部等处。

疼痛治疗知情同意书

疼痛治疗知情同意书

疼痛治疗知情同意书
本知情同意书是由医生和患者之间签订的,旨在确保患者充分了解并同意接受疼痛治疗的相关信息和风险。

请在签署前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1. 治疗目的:本次疼痛治疗旨在缓解您所述的疼痛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治疗方法:根据医生的建议,您将接受以下疼痛治疗方法(详细列出治疗项目)。

3. 风险和不良反应:疼痛治疗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和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列举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同时,您应了解治疗结果因人而异,可能无法完全缓解您的疼痛症状。

4. 替代方案:除上述治疗方法外,还存在其他替代方案,您可以与医生讨论并作出选择。

5. 后续注意事项:治疗完成后,您可能需要遵循特定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计划,以保证治疗效果和避免并发症。

请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6. 后果和责任:您同意在接受疼痛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后果和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医生和医疗机构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提供适当的治疗服务并尽力保障治疗质量。

请仔细阅读以上内容,并签署下方,表示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接受疼痛治疗。

患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医生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疼痛医师是一种专门从事疼痛管理的医生,他们致力于帮助患者减轻或解除各种类型的疼痛。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是疼痛医师必备的工具,它包含了疼痛管理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患者沟通技巧等内容,帮助疼痛医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1. 疼痛管理的基本知识。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首先介绍了疼痛的基本知识,包括疼痛的类型、疼痛的生理机制、疼痛的评估方法等。

疼痛医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疼痛,如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以便针对不同类型的疼痛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疼痛的生理机制对于疼痛医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医师更好地理解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疼痛治疗方法。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还介绍了各种疼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疗法、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疼痛医师需要了解各种止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等信息,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

此外,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在疼痛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疼痛医师需要了解这些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技巧,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服务。

3. 药物使用。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对各种止痛药物的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疼痛医师需要了解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用药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为患者合理地开具处方并进行用药指导。

此外,疼痛医师还需要了解各种止痛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的问题。

4. 患者沟通技巧。

疼痛医师工作手册还包括了患者沟通技巧的介绍,疼痛医师需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需求和期望,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此外,疼痛医师还需要学会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之,疼痛医师工作手册是疼痛医师必备的工具,它包含了疼痛管理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患者沟通技巧等内容,帮助疼痛医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疼痛治疗规范

疼痛治疗规范

疼痛治疗规范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疼痛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疼痛治疗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医疗操作,提高疼痛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下面将从评估、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介绍疼痛治疗的规范。

首先,在疼痛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

评估疼痛是了解患者病情和疾病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评估内容包括疼痛的特点、程度、部位、持续时间等。

可以采用一些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量表、疼痛问卷等,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全面分析判断疼痛的原因和机制,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在疼痛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疼痛治疗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疼痛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可适用于轻度疼痛或需要辅助治疗的患者。

而药物治疗则是目前最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疼痛的原因和机制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别和剂型,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同时,还应选择剂量合理的药物,并根据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再次,在疼痛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疗效评估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和睡眠质量等指标来评估。

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治疗。

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在疼痛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护理和宣教工作。

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疼痛情况的观察和记录、药物的管理和监测、疼痛控制的教育和指导等。

宣教工作是帮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机制,学习正确的疼痛控制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可以通过教育手册、讲座和多媒体等形式进行。

综上所述,疼痛治疗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疼痛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工作手册正确处理病人的疼痛管理

护士工作手册正确处理病人的疼痛管理

护士工作手册正确处理病人的疼痛管理护士工作手册:正确处理病人的疼痛管理疼痛是疾病和伤害的常见症状,对于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至关重要。

作为护士,我们承担着解除病人疼痛的责任和使命。

本手册旨在帮助护士正确处理病人的疼痛管理,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一、疼痛的定义和分类1. 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适或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由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具有主观性和主观评价的特征。

2. 疼痛的分类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种类型。

- 急性疼痛通常由急性创伤、手术或疾病引起,具有明确的起始时间和病因,一般在3个月内解决。

- 慢性痛痛常指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并且可能伴随慢性疾病或疼痛失调综合征。

二、疼痛评估与监测1. 评估疼痛的重要性准确评估和监测疼痛是制定有效疼痛管理计划的基础,关键是了解病人疼痛的特点、程度和病因。

2. 疼痛评估工具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评分法、疼痛强度量表等。

选择适合病人的评估工具是提高评估准确性的关键。

三、基本的疼痛管理措施1. 非药物疼痛管理- 温暖和冷敷:应根据病人的需要使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 按摩和物理疗法:通过按摩和理疗手段,有助于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

- 心理学技术: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想象和疼痛控制技术等,可以帮助病人分散注意力和缓解疼痛。

2. 药物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疼痛管理。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镇痛药和局部麻醉药等。

在使用药物疼痛管理时,我们应该注意病人的身体状况、疼痛类型和对药物的耐受性。

四、个体化疼痛管理计划1. 制定个体化计划的重要性由于每个病人的疼痛类型和痛苦程度不同,制定个体化疼痛管理计划对于实现满意的疼痛缓解至关重要。

2. 制定个体化计划的步骤a) 评估:详细评估病人的疼痛类型、程度、持续时间和病因等。

b) 目标设定:与病人一起确定疼痛管理的具体目标,如疼痛减轻的程度和预期的康复效果等。

疼痛健康宣教手册

疼痛健康宣教手册

疼痛健康宣教手册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反应,可能由损伤、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

它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

疼痛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疼痛健康宣教的重要内容:1. 疼痛的类型:疼痛可以分为器官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等不同类型。

了解疼痛的类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疼痛。

2. 疼痛评估和监测:了解如何评估和监测疼痛的程度和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或数字评分法来实现。

3. 疼痛管理的方法:疼痛管理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替代疗法等。

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疼痛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管理。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非处方药、处方药或局部麻醉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等信息,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包括物理疗法、按摩、理疗和康复训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疼痛和增强身体功能。

6. 心理治疗: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可能加重疼痛感受。

通过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可以减轻这些不良影响。

7. 替代疗法:包括针刺、按摩、中医药等替代疗法也可以在一些情况下用于疼痛管理。

在选择替代疗法时,应寻求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建议。

8.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疼痛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锻炼、减轻压力和保持积极态度等。

个体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来减轻和控制疼痛。

疼痛健康宣教手册的目的是提供有关疼痛的信息和资源,使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疼痛。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笔记 (注:一些特殊治疗点值得关注分析) 确定进针点: 1.距痛点6-10cm。

2.进针点与病痛处间最好不要有关节。

运针深度:运针:针入皮下后的操作。

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

病人无针感,深度在25-35mm间。

扫散动作操作时间尽量长一点,2-3min,直到病人疼痛消失或不再减轻为止。

针刺方向:针尖由远及近直对疼痛部位,尽量不要偏差,角度若偏离20度以上疗效受大影响。

大致治疗点总结:(选择治疗点的原因、思路书中未提及)一、头面部疾病紧张性头痛、颞颌关节痛、三叉神经痛、牙痛、面神经炎 A:同侧上臂外侧前缘,中央段,针尖由下向上(都有)B:同侧肩峰内侧,巨骨穴周围,由外向内(三叉神经痛无) C:局部压痛点二、颈项部痛落枕、挥鞭伤、颈椎病、高位颈椎病A:同侧上臂外侧中央,下1/3段,针尖由下向上(都有)B:局部C:似手三里处(颈椎病)D:百会下1-2寸处向下、同侧角孙穴向后(高位颈椎病)三、胸背痛胸壁扭挫伤、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 A:局部四、腰骶部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3横突综合征、强脊、腰突、尾痛、骶髂关节炎 A:同侧小腿腓肠肌中央,由下向上(急性腰扭伤)同侧小腿后方腓肠肌高点处,由下向上(腰3)大腿外侧中央段,由下向上;小腿腓肠肌中央上下或外侧阳性点,由下向上(腰突) B:局部(尾痛:痛点斜上方针刺,针尖向下;在痛点下方即大腿上端内侧中央部位进针,由下向上)五、上肢痛肩周炎、偏瘫后肩痛、网球肘、腕管综合征、类风关、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板机指 1.肩周炎(P压痛点) P1:喙突、结节间沟A:局部:P1内下方至P1 B:同侧前臂内侧前缘,中央段,由下向上 C:同侧上臂内侧前缘,上3/4处,由下向上 P2:肩峰下A:局部:三个方向B:同侧上臂外侧后缘,约中央段,由下向上 P3肩贞处A:同侧上臂外侧后缘,约中央段,由下向上 B:局部 2、类风关A:双侧前臂外侧(背侧),前1/3段,由上向下针刺3、板机指A:前臂掌侧面中央(拇指偏桡侧,其余于中间),腕关节上方约5-6cm,有上向下 B:局部六、下肢痛:股骨头坏死、膝痛、急性踝关节扭伤、陈旧性踝关节损伤、跟痛、痛风 1.急性换关节扭伤选点一定要在肿的范围之外。

疼痛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疼痛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03
通过血液、影像学等检查手段,对疼痛进行定位、定性诊断。
疼痛诊断的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
医生需了解患者疼痛的起始时 间、疼痛性质、部位、伴随症
状等。
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的疼痛部位及周边 组织进行检查,观察有无压痛 、肿胀等异常。
制定初步诊断
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医生制 定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用药时间和剂量
详细说明药物的用药时间和剂量,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
药物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关注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头痛等,并提供应对策 略。
非药物疗法教育
物理疗法
介绍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 按摩等,以及如何配合药物使用

心理疗法
解释心理疗法在缓解疼痛中的作用 ,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改善睡 眠、增加运动等,以减轻疼痛。
CHAPTER 03
疼痛患者的评估与诊断
疼痛评估的方法
患者自我评估
01
患者根据疼痛程度、性质、部位等进行自我评估,有助于医生
了解患者疼痛状况。
体格检查
02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检查疼痛部位及相关体征,进一
步明确诊断。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电刺激等,可以 缓解疼痛和局部炎症。
运动疗法
针对特定部位的肌肉松弛和强化 训练,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提高关
节活动能力。
针灸和按摩
通过刺激穴位和放松肌肉,可以 缓解疼痛和紧张感。
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认知和反应,学会通过放 松技巧和自我暗示来缓解疼痛。

患者疼痛评估与干预手册

患者疼痛评估与干预手册

患者疼痛评估与干预手册1. 引言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了重要影响。

准确评估和恰当干预疼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方法,帮助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疼痛评估和干预,以提供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案。

2. 疼痛评估2.1 疼痛描述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对于评估其疼痛程度和性质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询问疼痛的位置、强度、特点以及与活动或时间的关联。

同时,还需了解疼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2.2 疼痛评分工具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VAS(视觉模拟评分)、NRS(数值评分)和FPS-R(面孔表情评分)。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状况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评分工具。

2.3 疼痛影响评估疼痛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医务人员应通过询问患者的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和情绪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

3. 疼痛干预3.1 药物治疗根据疼痛程度和性质,医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消炎药和麻醉药如吗啡类药物。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监测,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3.2 生物反馈生物反馈是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来帮助患者主动调节自身状态以缓解疼痛。

常见的生物反馈方法包括呼吸调节、温度调节和肌肉放松等。

3.3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肌肉紧张等方式缓解疼痛。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电疗和按摩等。

3.4 心理支持心理因素对于疼痛的感知和应对具有重要作用。

医务人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疼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4. 疼痛干预策略4.1 多学科团队合作疼痛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和心理咨询师等。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干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疼痛管理服务。

住院病人疼痛管理指导手册

住院病人疼痛管理指导手册

住院病人疼痛管理指导手册疼痛是住院期间病人经常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

为了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我们整理了以下指导手册,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住院病人的疼痛。

第一章:疼痛评估疼痛评估是有效疼痛管理的基础。

医务人员应该准确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1. 数字评分法:请病人根据疼痛程度给出一个0-10的数字评分。

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痛。

2. 面部疼痛评分法:采用表情指南或面部表情图,让病人选择最符合其疼痛感受的表情。

第二章:疼痛管理方法1. 药物治疗: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医务人员可以选择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病人的疼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疼痛药物:- 非处方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疼痛。

- 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

- 间歇镇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剂的组合,适用于需要不间断疼痛控制的病人。

2.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非药物的方法来管理病人的疼痛,如:-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等。

- 心理疗法: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

第三章:疼痛管理的注意事项1. 多学科合作:在疼痛管理中,需要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多个专业人员的协作。

他们应该共同制定疼痛管理计划,并及时交流病人的疼痛情况。

2. 病人教育:医务人员应该向病人提供有关疼痛管理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方法、非药物治疗的技巧等。

同时,还要鼓励病人积极参与疼痛管理,向医务人员反馈疼痛情况。

第四章:疼痛管理的风险和并发症疼痛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医务人员要有意识地加以防范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和并发症:1. 药物滥用:医务人员应该定期评估病人对疼痛药物的依赖性和滥用风险。

2. 药物副作用:某些疼痛药物可能出现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

医务人员应该监测病人的药物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完整的常用药品使用手册

完整的常用药品使用手册

完整的常用药品使用手册1. 药品名称:阿司匹林用途:用于缓解疼痛、退烧、消炎等使用方法:口服,每次一片,每日三次,饭后服用注意事项:- 不得与其他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禁用- 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胃溃疡等胃肠道问题2. 药品名称:布洛芬用途:用于缓解疼痛、退烧、消炎等使用方法:口服,每次一片,每日三次,饭后服用注意事项:- 不得与其他含有布洛芬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禁用- 使用过程中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3. 药品名称:感冒灵颗粒用途: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使用方法:口服,每次一袋,每日三次,饭后服用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慎用,需遵医嘱- 使用期间应避免饮食过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注意药物过敏情况,使用时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4. 药品名称:布地奈德喷雾剂用途:用于缓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症状使用方法:口腔喷雾,每次两喷,每日三次注意事项:- 不得与其他含有布地奈德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 使用期间应避免接触过敏源和致敏物质- 使用过程中遵循医生指示,不可随意调整剂量5. 药品名称:腹泻止痛片用途:用于缓解腹泻和腹痛症状使用方法:口服,每次两片,每日三次,餐后半小时服用注意事项:-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禁用- 使用过程中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6. 药品名称:清热解毒颗粒用途:用于缓解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使用方法:口服,每次一袋,每日三次,饭后服用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慎用,需遵医嘱- 使用期间可适量饮水,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过敏情况,使用时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7. 药品名称:云南白药用途:用于治疗皮肤烧烫伤、割伤、擦伤等使用方法:外用,将伤口清洗干净后撒上药粉,每日多次注意事项:- 切勿用于口腔和眼部伤口- 若伤口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或感染等情况应停用本手册提供了常用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仅供参考,不应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指导。

【疼痛康复必备】《全身激痛点手册》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图文全解

【疼痛康复必备】《全身激痛点手册》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图文全解

【疼痛康复必备】《全⾝激痛点⼿册》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图⽂全解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的⼀种不愉快的反应,是⼀种复杂的⽣理⼼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

⼈们出现疼痛后不是暂时忍着就是不管疼痛的原因先⽌痛,这些都是不合适的。

疼痛理论机制研究的每⼀进展,均给疼痛的防治实践带来新的策略和措施。

任何减弱细纤维传⼊和(或)加强粗纤维传⼊的措施均有助于治疗或缓解疼痛。

除⽤传统局⿇药封闭或阻断传⼊通路的细纤维活动外,推拿、按摩、热疗、电疗等物理疗法也可缓解疼痛。

针灸和轻度电刺激神经等疗法,在疼痛特别是慢性痛治疗上已被⼴泛应⽤。

激痛点针刺疗法是?激痛点针刺疗法以激痛点为刺激点,主要治疗肌筋膜炎疼痛综合症。

国外流⾏病学研究表明,93%的门诊疼痛病⼈的原因与激痛点有关,75%的门诊疼痛病⼈的唯⼀病因是激痛点。

因此,激痛点针刺疗法⼏乎可⽤于所有疼痛为主的疾病的治疗。

全⾝有多少个激痛点?根据《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中⽂即《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激痛点⼿册》,它描述了147块肌⾁中的255个激痛点。

不过,这⼀数字还在增加当中。

不同的学者,在临床中发现了许多新的激痛点,就象传统针灸中的新⽳、奇⽳⼀样。

激痛点与传统⽳位在解剖位置、针刺感传、功能主治等⽅⾯均有很⼤的相似性。

激痛点的介绍激痛点针刺疗法疗效如何?⼀般来说,激痛点针刺疗法只须针刺1-3次即可完全或⼤部分消除症状,解除痛苦。

但如果病情太长,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治疗。

显然,较之传统针灸,激痛点针刺法更能做到有的放⽮,因此,见效快,疗效好。

激痛点针刺疗法有副作⽤吗?我们不应⽤任何中西药物,只是单纯⽤⼀次性⽤的针灸针,刺⼊激痛点,因此,只要具备必要的解剖与⽣理知识,⼀般不会发⽣意外,肯定不会有中西药物带来的任何毒副作⽤。

如何学习激痛点针刺疗法?激痛点理论是建⽴在现代软组织损伤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学习激痛点针刺疗法,就必须了解激痛点产⽣原因,⼤体位置,疼痛及⾮疼痛性症状的临床表现,疼痛的具体感传路线,检查⽅法、鉴别及其具体治疗⽅法等。

疼痛科教材

疼痛科教材

整理版ppt
5
二、疼痛科简介
• 疼痛科是自1991年从麻醉科分离出来的临 床二级科室。我院自开展疼痛诊疗以来共 治疗10万余人次,日门诊量大20余人次, 有效率达96%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 益。我院是开展疼痛治疗最全面的医院之 一,现今对于许多顽固性疼痛及非疼痛性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整理版ppt
6
三、疼痛科诊疗范围
• 本学科涉及临床许多专科比如骨科、五官 科、神经科、妇产科、皮肤科、脉管炎科、 风湿及类风湿科、中医理疗科等。专业范 围相对广泛,目前根据学科发展现状,涉 及疼痛诊疗项目可分为下列几方面:
整理版ppt
7
三、疼痛科诊疗范围
• 1、 急性疼痛:颈、腰软组织及关节急性疼 痛、手术后疼痛、产科疼痛、急性带状疱 疹疼痛、痛风等。 2、 慢性疼痛:偏头疼、软组织及膝关节劳 损性或退变性疼痛、椎间盘源性疼痛、神 经源性疼痛等。 3、 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遗神经痛。
整理版ppt
32
• (二)人员组成
• 1、门诊人员:主治医师l~2人,护士l人 ;
• 2、按病床与门诊工作量配备医生与护理人 员,医师与病床比为l:4,护士与病床比为 l:3。
整理版ppt
33
•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 ,有中华医学会制订的《临床技术操作规 范一疼痛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一疼 痛学分册》等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整理版ppt
12
七、主要的注射治疗药物
• 主要是具有消炎镇痛、活血、促进神经功 能恢复的药物。本方法并不是单纯依赖局 部麻醉药物止痛,而是通过调节病变区域 的神经传导与消除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 愈疾病的目的。
整理版ppt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符仲华主编】本书为浮针疗法发明人符仲华教授15年浮针临床的经验体会的总结。

浮针疗法理论新颖,操作方便,针对性强,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方面有显著的疗效,深受临床医师的欢迎,其理论建构也得到了针灸学界的普遍认可,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符仲华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南京大学生理与疼痛医学博士,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主任,中国浮针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疼痛学会(IASP)会员,浮针疗法发明创始人,原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副教授、针灸教研室主任,加拿大Lntemational Altemative Medicine Research lnstitute 客座教授,美国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杂志的reviewer。

发明的浮针疗法为第一军医大学“九五”科技成果,获2001年度解放军医疗成果二等奖。

2.筋出槽、骨错缝“筋出槽、骨错缝”被认为是疼痛的原因之一。

该学说分析:如果骨关节正常的间隙或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并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时,则称之为“骨错缝”或“骨缝开错”。

筋出槽,则是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活动发生了异常改变,可表现为筋强、筋歪、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弛、筋纵、筋卷、筋挛、筋转、筋离、筋长、筋骤、筋缩等多种形式。

临床上,筋出槽者,未必骨错缝;而骨错缝时,必有筋出槽。

“骨错缝、筋出槽”可发生于任何关节部位,而脊柱则是好发的部位之一。

“或因跌仆闪失,以至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

”并指出脊柱部位“骨错缝、筋出槽”,临床还可表现为“面仰头不能重,或筋长骨错,或筋骤,或筋强骨随头低”。

这是部分推拿医生或者整骨医生的认识。

不过遗憾的是,“筋出槽、骨错缝”都没有影像学的支持,不仅仅x光,MRI也不支持这样的说法。

有些医师把部分棘突、横突或者关节面不齐整当作是错位的指标,然后通过手法复位,手法后不少患者疼痛减轻,因此,有很多医师告诉患者棘突、横突或者关节面的错位已经得到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1、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晚期癌症病人面临着疼痛威胁2、疼痛控制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和对不良反应的积极防治3、WHO推荐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一、癌症病人未能接受恰当止痛治疗的主要原因1、疼痛评估不完善2、患者对吗啡成瘾性和不良反应过分担忧3、医生不愿意进行吗啡止痛治疗4、医护人员缺乏疼痛和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二、疼痛治疗步骤(一)疼痛评估1、正确诊断疼痛需详细询问病史◆引起疼痛突发、加重和减轻的诱因:如活动、冷、热、进食、排尿、排便等◆疼痛特点:针刺痛或灼痛,灼烧,感觉异常?像牙痛或像绞痛?◆具体部位◆牵涉部位◆实践过程:持续的还是间断的?持续了多长时间?是突然发生的还是逐渐加重的?◆相关症状:恶心?呕吐?尿急?2、疼痛原因评估◆疼痛是否与躯体活动有关?是——骨转移导致骨疼痛、慢性骨关节炎、其他部位炎症、肿瘤胸膜转移◆疼痛是否为反复发作的绞痛?是——胃肠道、泌尿系统疾病◆进食后疼痛是否加重?是——消化系统疾病◆排尿、排便时是否加重?是——便秘、痔疮、感染◆疼痛时是否有皮肤颜色、温度变化和肿胀?是——褥疮、感染、静脉栓塞◆疼痛是否伴有感觉异常?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持续存在?是——内脏痛、治疗不当、病情变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合并抑郁等◆什么情况下疼痛能缓解?有效的治疗措施(合理的药物治疗、体位改变时、静息时、分散注意力时)3、既往止痛治疗情况:所选择的药物、疗效及副作用、治疗时间。

4、有无合并症:消化性溃疡、慢性肝损伤、肾功能不全等。

5、必要的影像学资料:X线、CT、MRI、PET/CT、骨扫描等。

6、疼痛程度◆病人自述疼痛强度为最佳之评估方法:√饮食如何?√睡眠如何?√活动如何?◆疼痛数字评分(0-10分)不痛:0;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疼痛强度必须量化(尽一切可能),因为其治疗决策的制定基于疼痛强度评分的结果。

7、疼痛类型评估√“一直疼”——内脏痛√“动的时候疼”——骨痛√“灼烧,刺痛”——神经病变痛√“出现和消失”——绞痛√“吸气时加重”——胸膜痛(二)镇痛药物选择1、原则●给药途径:首选口服途径,不能口服或存在口服吸收障碍时才选择其他给药途径。

●剂型选择:初始疼痛治疗时宜选择短效剂型,之后用长效缓释剂型维持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性质合理选择止痛药物:✓轻、中度疼痛可分别选择第一、二阶梯的止痛药物;炎性疼痛首选NSAIDs,处方NSAIDs时应先评估是否合并危险因素(消化道溃疡、慢性肾功能损伤、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等),需注意剂量、副作用及使用时间;非炎性疼痛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若适当的药物治疗后疼痛仍不缓解,建议换成第三阶梯药物。

✓重度疼痛直接选择第三阶梯药物,即强阿片类药物:吗啡为第三阶梯的代表药物。

2、剂量选择:●起始剂量:每4-6小时口服5mg短效吗啡。

为避免半夜服药影响睡眠,可在睡前给予两倍(10mg)剂量,这样多能维持镇痛效果至第二天凌晨。

若单次剂量超过60mg,则就寝前剂量不需加倍,但多数病人在凌晨2时需服药一次。

给予两次剂量后(8小时后)评估止痛效果,若止痛效果不显著,应增加25%-50%剂量;若嗜睡明显而无疼痛主诉,则应减少50%剂量,若病人不痛则保持该剂量,并在下三次剂量后(12小时后)再次评估病人疼痛的改善情况。

●剂量增加原则:每次增量25-50%,每次增量后均需观察2-3个剂量周期(8-12小时),之后可考虑是否继续增加吗啡量,直到病人疼痛控制为止。

●疼痛控制稳定时,可改为长效(缓释)剂型。

●初始疼痛治疗时如果没有速效吗啡可供选择,可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10mg)替代。

口服缓释阿片类药物连续观察3-4个剂量周期后,可根据疼痛控制情况调整剂量,止痛效果不满意时,可增加剂量30%-100%,直至疼痛满意控制。

3、强阿片类止痛药物之间的转换原则●根据24小时阿片类药物总量换算成等效的口服吗啡剂量,再根据病人之前疼痛程度和总体状况增加吗啡总量之25%(初始剂量已相对高时)至100%(初始剂量较低时)。

再转换成相应的缓释阿片类药物。

●转换方式:【(24hr口服吗啡总剂量)/2=每12小时需口服的缓释型吗啡剂量】【吗啡片(10mg)q4h po(60mg/24h)=美菲康30mg q12h po】【吗啡片(20mg)q4h po(120mg/24h)=美菲康60mg q12h po】【吗啡片(30mg)q4h po(180mg/24h)=美菲康90mg q12h po】【吗啡片(30mg)q4h po(180mg/24h)=美菲康90mgq12h po】表1 阿片类药物剂量换算表药物非胃肠给药口服等效剂量吗啡10mg 30mg 非胃肠/口服=1/3可待因130mg 200mg 非胃肠/口服=1/1.2吗啡(口服)/可待因(口服)=1/6.54、辅助镇痛药物(1)NSAIDs●NSAIDs主要用于非感染性炎性疼痛的治疗,如骨转移疼痛、肿瘤对内脏或肌肉组织造成的机械性压迫、水肿等。

√毒性与剂量有关,可预期,如肠胃、肾脏等副作用。

√常选用半衰期较短的NSAIDs以便于剂量调整。

不同个体对不同类型NSAID的反应差异很大,有时需要尝试不同类型的NSAID。

●NSAID类药物有极量限制,即至某一剂量后,再增加剂量并不提高止痛效果,反而增加副作用之发生风险。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确切止痛机制不明,可能通过减轻肿瘤周围水肿及其对周围神经的压迫达到止痛效果,还可以减轻炎性组织产生的痛性神经递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

●可用于因肿瘤转移及压迫神经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首选地塞米松,短期可使用大剂量(10-20mg/天),7-10天后开始减量维持。

使用时间尽量不超过3周。

长期低剂量(如地塞米松2-4mg/qd)使用可减轻恶心、疲乏、抑郁、盗汗等症状,并能增进食欲,改善生活质量。

(3)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与吗啡联合应用可增加血中吗啡浓度。

●止痛机制:抑制突触间隙内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使二者在突触间隙内的浓度增加,从而加强中枢对痛觉的下行抑制作用。

●对烧灼性神经疼痛较为有效,对针刺撕裂性疼痛或刺痛亦有有效的报告。

●老年人阿米替林或丙咪嗪一般以12.5mg或10mg QN起始,一般人则以25mg QN起始,可每3-5日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100-150mg。

●止痛的起效时间比抗抑郁作用出现早(4至7天即可出现),所需剂量亦比抗抑郁治疗所需的剂量低。

(4)抗惊厥类药物●抗惊厥类药治疗神经性疼痛(刺痛)的确切止痛机制不明,可能通过减缓受损神经的不正常电传导及抑制神经元之过度兴奋性实现。

●抗惊厥药对神经性疼痛尤其是突发性刺痛、戳痛、撕裂样疼痛较有效,对持续性感觉异常亦有治疗作用。

●临床常选用药物:常选择加吧喷丁、卡马西平。

65岁以下老人的加巴喷丁起始剂量为100mg ,QN,次日改为两次给药(100mg,BID),第三日为三次给药(100mg,TID),之后逐渐增加剂量。

一般人则以300mg,QN 起始,剂量增加方法同老年人,若有效,可逐渐提高剂量至每日1800mg。

●2%使用卡马西平的病人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低,故于初次给药后2-4周应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小鱼4000/ml时不建议使用该药,小于3000/ml应停药。

●口服抗惊厥药在肠胃道吸收率与药物剂量成反比,必要时可根据药物血浆浓度调整剂量。

三、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1.恶心、呕吐:服用阿片类药物初期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谵望及步态不稳等。

2.服用阿片类药物可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副作用,包括: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及口干等。

3.服用阿片类药物可偶尔出现尿潴留、多汗及肌阵挛等。

(一)恶心、呕吐的防治1、加强对高危患者的预见性治疗●未服用阿片类药物前就已有恶心、呕吐的患者。

●服用可待因(弱阿片药物)都出现呕吐的患者。

●既往有服用阿片类止痛剂引起呕吐病史的患者。

2.预防恶心、呕吐(1)加强宣教●暂停所承担的烹饪工作●保持口腔清洁●少量多餐,避免甜食或油腻食物●进食后保持坐姿休息●通过欣赏音乐放松精神●多与亲友沟通、聊天以进行放松治疗●说出内心的担忧和恐惧●注意居室通风(2)药物预防●胃复安10mg,每6-8小时口服1次3.治疗恶心、呕吐●胃复安:10mg-20mg 每6-8小时口服1次●氟哌啶醇:2mg 每晚口服或每12小时口服1次●地塞米松:2mg-4mg/天每天2次(早、中)(二)便秘的治疗1.加强对高危患者的预见性治疗●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或水分摄入量不足者●联合应用其它药物(利尿剂、三环类抑郁药物、5-羟色胺抑制剂等)●服药前已有便秘史●合并痔疮、肛裂等2.预防便秘(1)加强宣传●如右便意,应立刻排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鼓励患者在早餐后1小时内排便●清晨空腹饮温开水一杯,刺激便意●每天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保持足够液体摄入,多饮果汁,多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反复进行股胀和收腹运动,促进肠蠕动(2)便秘的药物预防中药:芦荟、大黄、芒硝、麻仁、番泻叶等大便软化剂:蜂蜜、多库酯钠、聚乙二醇、乳果糖、氢氧化镁、山梨醇等刺激性泻剂:比沙可啶、蒽醌类(番泻叶、鼠李)、酚酞、矿物油(石蜡油、蓖麻油)等(3)便秘的药物治疗●通便药物治疗✓大便软化剂+刺激性泻药复方药物:(麻仁润肠丸+番泻叶、车前番泻颗粒、多库酯钠丹蒽醌胶囊、便塞停+酚酞等)。

✓晚期癌症患者应避免使用强渗透性泻剂,如硫酸镁;腹胀时避免使用乳果糖。

●刺激胃肠蠕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20mg 每6-8小时口服1次✓莫沙必利:5mg 每8小时口服1次●不同作用机制的通便药物需轮换使用(三)镇静少数病人在用药的最初几天内可能出现思睡及嗜睡等过度镇静不良反应,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部分病人因长期受疼痛困扰而失眠,初用阿片类止痛治疗数日内的过度镇静状态可能与理想控制疼痛后思睡有关。

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过度镇静状况,则减低阿片类药物剂量,待症状减轻后再逐渐调整剂量至满意止痛。

少数情况下,病人的过度镇静症状待持续加重,则应警惕出现药物过量中毒及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病人出现过度镇静及嗜睡应注意排除其它原因,如脑转移,使用其它中枢镇静药,高血钙症等。

1.过度镇静的预防: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不宜过高,剂量调整以25%-50%幅度逐渐增加。

老年人尤其应该注意谨慎滴定用药剂量。

2.过度镇静的治疗: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用药量而增加用药次数,或换用其它止痛药,或改变用药途径。

必要时给予兴奋剂,如咖啡因100mg PO Q6H;哌甲酯5-10mg分别于早上和中午用药;右旋丙胺5-10mgPO Q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