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图片中的江南好美,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学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及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三国历史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中哪一国地处今天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汉朝以后,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授东晋的兴亡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
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317年,皇室贵族司马睿又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现在的南京)。
学生阅读课本P.89~90内容。
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乏后援。
东晋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荆州、扬州人民生活安乐,户籍和人口充实)的景象。
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的政治420——589年南方相继出现四个王朝(阅读p.90)。
东晋灭亡后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是频繁更替的。
宋、齐、梁、陈(统称南朝)由于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中国南方与北方实力对比中,南方明显处于劣势?江南地区的开发学生阅读课本P.91~92内容。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表现: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②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④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⑤手工业快速进步;⑥商业交流和城市繁荣。
(2)原因:①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开发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意义。
2.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音乐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教学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例为例,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地图、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料。
3.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料,创设江南地区的意境,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让学生对江南地区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2.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有长足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发展?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配乐诗朗诵《忆江南》]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把江南地区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今天,江南比北方发达,而在古代却是江南落后于北方,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的?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江南,感受古代江南的变化。
我们先来了解东晋的历史。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三、自主学习一、东晋的兴亡师:西晋的统治阶级腐朽不堪,在晋惠帝时出现“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压迫政策,最终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的统治就此结束。
第二年,东晋建立。
师:阅读课本第89页“东晋的兴亡”的相关内容,思考:第一,东晋是如何建立的?第二,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1)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地主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地主的拥戴。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讲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重点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较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开发过程、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繁荣。
2.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背景、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音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江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加深学生对江南地区开发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图片、地图、音频等多媒体资料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与江南地区开发相关的的历史文献、故事、传说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地区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东晋南朝时期的背景,通过课件展示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为何在那时得到开发。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共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子目的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诗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上述诗文在怀念江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你知道“江南”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的西晋的灭亡和十六国的建立,引出这段时期即是民族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东晋政权的特点:问题探究:司马睿在位期间,东晋的政权有什么特点?教师: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教师给学生讲解“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过程及成果。
2.学生能够掌握江南地区开发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实证意识。
2.通过地图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认识区域发展差异的态度。
2.引导学生认识江南地区开发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过程及成果。
•江南地区开发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江南地区开发对后世影响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史料、图片、视频。
•地图分析材料、小组讨论任务卡。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过程及成果。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地图分析法: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开发情况。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分享观点。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地区吗?它在历史上有什么特别的发展时期吗?”引出新课主题。
2.新课教学•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讲授东晋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动荡、北方人口南迁等。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背景原因。
•结构图示:东晋南朝(社会背景→政治动荡→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开发背景)。
•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成果•通过地图分析,展示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开发前的状况。
•讲授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引导学生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成果,如经济繁荣、城市兴起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
教材从江南的自然环境、人口南迁、农业开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掌握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
同时,学生应学会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南迁、农业开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掌握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南迁、农业开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等情况。
2.难点: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江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发展,分析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口南迁、农业开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图片、地图、文字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材:准备《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相关章节的内容。
3.参考资料:搜集关于江南地区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江南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江南地区吗?江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地位?”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8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江南地区的地理优势、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地理、民族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进一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优势、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政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优势、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
2.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优势、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案例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优势、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
教师辅助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分析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姓名: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82—85页,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分析】本课上承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下启《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民族融合和北方人南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巨大历史灾难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历史进步因素。
本课主要讲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
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东晋、南朝的建立及更替。
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较快发展的史实。
3、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不断,北方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
也改变了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阅读、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对江南地区发展的研读,感知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生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难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教学准备】U盘、PPT课件、笔记本电脑、扩音器、无线鼠标、多媒体教室、打印教案8份等。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播放江南风光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2、做“雨点变奏曲”或者“言行不一”的小游戏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课程目标】 1.了解东晋兴亡的概况及淝水之战 2.知道南朝政权的更迭情況 3. 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教学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难点)【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东晋的兴亡、淝水之战、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大概内容。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
3、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4、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情景导入】师:同学们齐读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美景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那同学们一定非常好奇: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明确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
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一、东晋的兴亡【温故知新】西晋为什么短暂而亡?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
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又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
出示:司马睿。
生答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北方陷入分裂混战,内迁五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
出示图片:东晋十六国。
东晋与前秦。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了前秦政权。
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强盛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出现汉魏以来少有的安定。
此后,苻坚急于统一全国,大举进攻东晋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结果?二、南朝的政治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通过介绍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东晋南朝时期的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知识,对江南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得到开发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得到开发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史料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知识。
4.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地图、史料等辅助教学资料。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关于江南地区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新人教版
(2)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研究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对我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3)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探讨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原因、表现及其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江南地区的开发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分析江南地区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对我国历史进程的深刻意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历史课程网站、在线教育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历史纪录片、短视频、在线论坛、历史学科相关博客和文章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江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江南地区的开发奥秘。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的问题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引导他们关注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以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新课讲授中,我在讲解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时,过于注重理论介绍,而忽视了案例分析。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提供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2.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采用生动的图片和图表,展示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开发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西晋灭亡后北方的情况,今天我们将研究南方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请看板书,我们的主题是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感知理解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
1) 可以询问学生___建立、统一和灭亡的时间。
西晋建立于266年,统一全国于280年,灭亡于316年。
2) 介绍东晋的建立。
东晋是在西晋灭亡后,于317年由皇族___重建的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
3) 让学生填写下表,以便更好地理解。
朝代建立者时间都城西晋 ___ ___~316年洛阳东晋 ___ 317~420年建康4) 询问学生为什么东晋政治的特点是“王与马,共天下”?___依靠南北大地主___的拥戴,政治上依靠___,军事上依靠___。
___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要邀请___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2.北伐。
1)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然而,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2) 讲述闻鸡起舞的故事。
___和___在司州担任文官小职,经常谈论国家大事。
一天半夜,___被远处传来的鸡鸣声惊醒,就把___叫醒说:“你听鸡都叫了,我们起来练功吧!”二人同到院子里舞剑,一直练到天亮。
___时,___在南方任豫州刺史,北渡长江讨伐匈奴贵族,收复了中原不少失地。
3.发展。
在三国以前,长江以南的地区相对落后,经济主要以农耕为主。
然而,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以有所发展,江南地区开始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南方相对较少的战乱和政治动荡,以及长江及其支流的便利交通条件,使得江南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2.开发的内容和成果。
1)讲述: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
其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江南地区的水利条件非常优越,但也面临着洪涝灾害的威胁。
因此,南朝时期,人们开始修建水利工程,如灌溉渠道、水闸等,以保证农田的灌溉和排水,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知道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时空观念)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从中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祖逖北伐的相关故事,感悟祖逖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比导入:出示白居易《忆江南》及《史记》中江南的描写教师引导:白居易的《忆江南》很好的描绘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之美。
那江南一直都是美丽富饶的景象吗?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则《史记》中对江南的描写。
很显然,在西汉司马迁的笔下,当时的江南是人烟稀少且较为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二)新课讲授1.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知识回顾】你还记得西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吗?①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攻陷西晋都城。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图、图表等材料,掌握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从而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江南地区开发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
2.演示法:展示地图、图表等材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2.课件:江南地区的地图、图表、案例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课程内容知道东晋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了解东晋政权的建立,了解东晋特殊政治模式——门阀政治,了解东晋北伐的概况,知道淝水之战后东晋社会的发展。
绘制时间轴并结合地图,了解南朝四个南方政权的更迭以及宋、梁等政权的社会基本状况;结合文字史料、地图、考古史料等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状况;小组讨论、分析并尝试着归纳江南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对比南北方在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进一步理解社会稳定、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从中了解经济格局的变化。
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中第三个课时。
本单元前两课时涉及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有三个子目: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更替与政治局面的变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因此我将本课整合为两大块来处理:东晋南朝等政权的更迭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混乱的局面一方面造成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得大量北方人口迁往江南,给江南地区带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南方地区,东晋南朝五个政权更迭频繁,但是总体而言战乱较少,社会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生产,推广先进技术。
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江南都得到了开发,从而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空观念、读图能力和获取文字材料信息的能力,因此本课所涉及的东晋南朝政权更迭、相关政权的社会状况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从时间轴、地图和文字史料中获得信息,发挥课堂的主人翁作用,教师最后整理归纳即可。
本课中的内容中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学生比较熟悉,可以由学生来讲述,其他内容初一学生相对比较陌生,尤其江南的开发中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一些具象的材料来直观的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重难点重点: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探究开发的原因。
难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探究,尤其是北方人的南迁对于江南开发的影响。
教学资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XX年6月版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XX年1月版邱敏陈明光著:《六朝经济》南京出版社XX年6月版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贰秦汉魏晋南北朝》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XX年5月版佟春燕著《唯美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古人生活剪影》学林出版社XX年10月版视频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六朝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视频导入播放视频。
预设问题:大量北方人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打出课题。
观看视频一、东晋南朝的更替东晋东晋的建立呈现时间轴,回顾西晋灭亡的历史,介绍东晋建立,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寻找东晋建立基本信息,完成表格。
学生阅读书本勾划东晋建立基本信息,完成表格。
东晋门阀政治列出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思考:为何司马睿能成为皇帝?教师介绍王导的概况和东晋门阀政治的基本状况。
学生阅读材料和书本,找出司马睿成为皇帝的关键是得到王导为首南北大贵族的支持。
东晋北伐ppt打出“东晋北伐”示意图。
请学生来讲“祖逖北伐”的故事。
提问:有哪两个成语出自刚刚的故事里。
简单介绍祖逖北伐以及东晋几次北伐的结果。
学生讲“祖逖北伐”的故事。
学生回答。
东晋的发展打出《淝水之战》示意图,简单介绍前秦战败后,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混战。
介绍成功抵御北方军事威胁后的东晋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取得发展。
学生阅读书本,了解东晋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社会景象。
南朝的更迭南朝政权的更迭列出时间轴,介绍东晋末年,统治集团内部冲突不断。
提问:谁最后灭亡东晋,自立为帝?讲解刘裕建“宋”的概况。
时间轴示意南朝四个政权的更迭。
列出政权的名称、起止时间和建立者。
要求学生计算四个政权的统治时间,找出统治时间最短和最长的政权。
学生回答学生计算四个政权统治时间,回答问题。
元嘉之治介绍刘裕和继位者宋文帝在位时期的执政状况。
列出材料,请一位学生分析材料所展示的江南社会状况。
列出“元嘉之治”这个名词,提问:材料的出处《宋书》的“宋”指的是哪一政权?学生分析材料,讲一讲材料中所展示的刘宋政权的社会状况。
学生回答问题。
梁武帝的统治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了解梁武帝称帝后,江南又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介绍“侯景之乱”以及江南最富庶的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的景象。
学生阅读书本,自行了解梁武帝时期,政治日益败坏的局面。
东晋南朝政权比较时间轴上列出东晋南朝五个政权形势图,简单介绍五个政权中面积较大的是东晋末年和刘宋政权,最小的是陈,其中在侯景之乱后,南方就明显处于劣势了。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地图,找一找这五个政权还有何相似之处。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六朝”概念,并指出也是在这些南方政权治理之下江南得到了开发。
学生观察地图。
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观察地图并相互讨论这些政权的相似点,回答问题。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介绍“江南”的地域概念。
列出材料,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展示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
归纳学生回答,分析材料的关键字词获得信息。
阅读材料并用一个词来概括材料中的江南经济状况。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农业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找出江南在东晋南朝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根据学生回答逐个分析讲解。
提问:江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介绍水稻从直播发展为育秧移栽的进步之处。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册上《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图,找出图中水稻主要种植区域。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地图,找出双季稻种植区域。
列出材料,介绍“稻麦兼作”技术。
下一张ppt呈现材料并提出问题:当时政府引导人们干什么?介绍当时江南农业实现多种经营的史实。
整体归纳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学生阅读书本,找出农业发展的表现。
学生回答:水稻学生观察地图回答相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手工业A.纺织业:B.造纸c.瓷器制造介绍手工业中江南的传统纺织业是麻,丝织业出现较晚。
直到东晋后期,织锦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起来。
展示南朝诗歌,了解当时民间的丝织业发展。
提问:纸张发明的时间?介绍东晋南朝时期造纸业的发展,纸张逐渐在此时取代了帛和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展示梁元帝诗歌,反映当时“藤纸”的优点,展示当时的纸书作品。
展示青瓷作品。
了解青瓷是这一时期的主流瓷器,目前发现数量、质量和品种都有很大的发展,并从目前考古发现的青瓷器中可以看出青瓷已经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百姓普遍使用的用具了。
阅读南朝诗歌。
回答问题。
阅读诗歌。
观看青瓷器图片。
商业介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江南地区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展示《江南地区的开发》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中找一找当时有哪些商业城市。
当时的建康是商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介绍南朝梁政权时建康的商业状况。
展示在南京南朝墓葬中发现的玻璃杯等物品,了解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
展示南朝萧绎的《职贡图》,印证南朝时期海外贸易的发达。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p85“知识拓展”,进一步了解此时海外贸易的概括。
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商业城市。
阅读书本。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打出《史记》中记载的西汉时期时期的江南,请学生再用一个词来描述。
两个时期的江南作对比,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为何江南会在东晋南朝时期得到开发。
展示《西晋末年到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提问当时北方人口南迁到江南的主要集中区域。
展示《江南地区的开发》示意图,与上一幅图对比,概括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当时江南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引导学生根据之前我们学习的农业、手工业等内容思考,北方人南迁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哪些具体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整体归纳,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之前大家讨论的结果。
展示书本中的“材料研读”,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归纳原因。
引导学生回顾“元嘉之治”局面的出现,思考还有什么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总结归纳江南开发的原因,点出北方人的南迁对于江南的开发至关重要。
阅读材料,用一个词来描述西汉时期的江南。
讨论江南开发的原因。
观察地图并结合书本找出南迁人口主要聚集地。
两幅图对比观察。
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讨论哪些能够看出北方人南迁推动了江南开发。
阅读书本并找出一句话归纳。
阅读材料,归纳原因。
回想“元嘉之治”,讨论原因。
书本上勾画、补充整理江南开发的原因。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列出北方与南方在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和原因,引导学生从表格中获得相应信息,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整理。
从表格中对比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最后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南北方差距缩小,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本课小结。
学生阅读表格,自己提取信息。
书本导言内容中勾画相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