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函数及图象复习测试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二(含答案解析)类型一与三角形有关1.(2022·天津)如图,△OAB的顶点O(0,0),顶点A,B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AB⊥x 轴,若AB=6,OA=OB=5,则点A的坐标是()A.(5,4)B.(3,4)C.(5,3)D.(4,3)【答案】D【分析】利用HL证明△ACO≌△BCO,利用勾股定理得到OC=4,即可求解.【详解】解:∵AB⊥x轴,∴∠ACO=∠BCO=90°,∵OA=OB,OC=OC,∴△ACO≌△BCO(HL),∴AC=BC=12AB=3,∵OA=5,∴=4,∴点A的坐标是(4,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2020·宁夏中考真题)如图,直线54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把AO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11AO B ,则点1A的坐标是_____.【答案】(4,125)【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直线AB 来求出点A 和点B 的坐标,A 1的横坐标等于OB ,而纵坐标等于OB-OA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在542y x =+中,令x=0得,y=4,令y=0,得5042x =+,解得x=8-5,∴A (8-5,0),B (0,4),由旋转可得△AOB ≌△A 1O 1B ,∠ABA 1=90°,∴∠ABO=∠A 1BO 1,∠BO 1A 1=∠AOB=90°,OA=O 1A 1=85,OB=O 1B=4,∴∠OBO 1=90°,∴O 1B ∥x 轴,∴点A 1的纵坐标为OB-OA 的长,即为48-5=125;横坐标为O 1B=OB=4,故点A 1的坐标是(4,125),故答案为:(4,1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利用基本性质结合图形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3.(2021·广西贺州市·中考真题)如图,一次函数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C 分别是线段AB ,OB 上的点,且45OPC ∠=︒,PC PO =,则点P 的标为________.【答案】(--【分析】过P 作PD ⊥OC 于D ,先求出A ,B 的坐标,得∠ABO=∠OAB=45°,再证明△PCB ≌△OPA ,从而求出BD =,OD =,进而即可求解.【详解】如图所示,过P 作PD ⊥OC 于D ,∵一次函数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A(-4,0),B(0,4),即:OA=OB ,∴∠ABO=∠OAB=45°,∴△BD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BC=∠CPO=∠OAP=45°,∴∠PCB+∠BPC=135°=∠OPA+∠BPC,∴∠PCB=∠OPA,又∵PC=OP,∴△PCB≌△OPA(AAS),∴AO=BP=4,∴Rt△BDP中,BD=PD=2=2,∴OD=OB−BD=2,∴P(2,2).故答案是:P(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全等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022·湖北黄冈)如图1,在△ABC中,∠B=36°,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 匀速运动至点C停止.若点P的运动速度为1cm/s,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AP的长度为y(cm),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AP恰好平分∠BAC时,t的值为________.【答案】252+##2+25【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可得AB=4=BC ,作∠BAC 的平分线AD ,∠B =36°可得∠B =∠DAC =36°,进而得到ADC BAC △△,由相似求出BD 的长即可.【详解】根据函数图像可得AB=4,AB+BC=8,∴BC=AB=4,∵∠B =36°,∴72BCA BAC ∠∠︒==,作∠BAC 的平分线AD ,∴∠BAD =∠DAC =36°=∠B ,∴AD=BD ,72BCA DAC ∠∠︒==,∴AD=BD=CD ,设AD BD CD x ===,∵∠DAC =∠B =36°,∴ADC BAC △△,∴AC DC BC AC =,∴x 4x 4x-=,解得:1225x =-+,225x =--,∴252AD BD CD ===,此时521AB BD t +==(s),故答案为:52.【点睛】此题考查了图形与函数图象间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证明ADC BAC △△.5.(2020·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直线33:33l y x =+与x 轴交于点B ,以AB 为边作等边1ABA ∆,过点1A 作11//A B x 轴,交直线l 于点1B ,以11A B 为边作等边112A B A ∆,过点2A 作22//A B x 轴,交直线l 于点2B ,以22A B 为边作等边223A B A ∆,以此类推……,则点2020A 的纵坐标是______________【答案】20203(21)2-【解析】【分析】如图,过A 1作A 1C ⊥AB 与C ,过A 2作A 2C 1⊥A 1B 1于C 1,过A 3作A 3C 2⊥A 2B 2于C 2,先根据直线方程与x 轴交于点B (-1,0),且与x 轴夹角为30º,则有AB=1,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º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的A 1、A 2、A 3、的纵坐标,进而得到A n 的纵坐标,据此可得A 2020的纵坐标,即可解答.【详解】如图,过A 1作A 1C ⊥AB 与C ,过A 2作A 2C 1⊥A 1B 1于C 1,过A 3作A 3C 2⊥A 2B 2于C 2,先根据直线方程与x 轴交于点B (-1,0),与y 轴交于点D (0,33),∴OB=1,OD=33,∴∠DBO=30º由题意可得:∠A 1B 1B=∠A 2B 2B 1=30º,∠B 1A 1B=∠B 2A 2B 1=60º∴∠A 1BB 1=∠A 2B 1B 2=90º,∴AB=1,A 1B 1=2A 1B=21,A 2B 2=2A 2B 1=22,A 3B 3=2A 3B 2=23,…A n B n =2n∴A 1C=2AB=2×1,A 1纵坐标为32×1=13(21)2-;A 2C 1=32A 1B 1=1322⨯,A2的纵坐标为32×1+1322⨯=013(22)2+=332⨯=23(21)2-;A 3C 2=32A 2B 2=2322⨯,A 3的纵坐标为32×1+1322⨯+2322⨯=0123(222)2++=372⨯=33(21)2-;…由此规律可得:A n C n-1=1322n -⨯,A n 的纵坐标为01213(2222)2n -++++ =3(21)2n -,∴A 2020=20203(21)2-,故答案为:20203(21)2-【点睛】本题是一道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探究,涉及一次函数的图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数字型规律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认真审题,观察图象,结合基本图形的有关性质,找到坐标变化规律.6.(2022·陕西)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3)(30)(11)A B C ----,,,,,.将ABC 平移后得到A B C '''V ,且点A 的对应点是(23)A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B C '',.(1)点A 、A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2)请在图中画出A B C '''V .【答案】(1)4(2)见解析【分析】(1)由(23)A -,,(23)A ',得,A 、A '之间的距离是2-(-2)=4;(2)根据题意找出平移规律,求出103-1B C ''(,),(,),进而画图即可.(1)解:由(23)A -,,(23)A ',得,A 、A '之间的距离是2-(-2)=4.故答案为:4.(2)解:由题意,得103-1B C ''(,),(,),如图,A B C '''V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求解以及平移求点坐标画图,题目相对较简单,掌握平移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2021·贵州毕节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1N 在直线:l y x =上,过点1N 作11N M l ⊥,交x 轴于点1M ;过点1M 作12M N x ⊥轴,交直线l 于点2N ;过点2N 作22N M l ⊥,交x 轴于点2M ;过点2M 作23M N x ⊥轴,交直线l 于点3N ;…;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2021M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答案】(20212,0).【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解析式,求出对应的1M 坐标,然后根据规律求出n M 的坐标,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求出最后答案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N 作NM ⊥x 轴于M将1x =代入直线解析式y x =中得1y =∴1OM MN ==,MON ∠=45°∵1ONM =∠90°∴1ON NM =∵1ON NM ⊥∴11OM MM ==∴1M 的坐标为(2,0)同理可以求出2M 的坐标为(4,0)同理可以求出3M 的坐标为(8,0)同理可以求出n M 的坐标为(2n ,0)∴2021M 的坐标为(20212,0)故答案为:(202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坐标轴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发现规律.8.(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6,0)A ,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30ABO ∠=︒.矩形CODE 的顶点D ,E ,C 分别在,,OA AB OB 上,2OD =.将矩形CODE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矩形COD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时,则矩形CODE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求出点B 的坐标(0,3),得到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3y =+,根据点D 的坐标求出OC 的长度,利用矩形COD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63列出关系式求出3D G '=,再利用一次函数关系式求出OD '=4,即可得到平移的距离.【详解】∵(6,0)A ,∴OA=6,在Rt △AOB 中,30ABO ∠=︒,∴63tan 30OA OB ==∴B (0,63),∴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3y =+,当x=2时,y=43∴E (2,3,即DE=3∵四边形CODE 是矩形,∴OC=DE=43设矩形CODE 沿x 轴向右平移后得到矩形C O D E '''',D E ''交AB 于点G ,∴D E ''∥OB ,∴△AD G '∽△AOB ,∴∠AGD '=∠AOB=30°,∴∠EGE '=∠AGD '=30°,∴GE ''=,∵平移后的矩形COD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五边形C O D GE '''的面积为∴12O D O C EE GE ''''''⋅-⋅=,∴122EE ''⨯-⨯=,∴2EE '=,∴矩形CODE 向右平移的距离DD '=2EE '=,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矩形的性质,图形平移的性质,是一道综合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型,且较为基础的题型.9.(2021·浙江金华市·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点B 在直线8:3l y x =上,过点B 作AB 的垂线,过原点O 作直线l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C .(1)如图,点B ,C 分别在第三、二象限内,BC 与AO 相交于点D .①若BA BO =,求证:CD CO =.②若45CBO ∠=︒,求四边形ABOC 的面积.(2)是否存在点B ,使得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 相似?若存在,求O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见解析;②552;(2)存在,44+-4,9,1【分析】(1)①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则BAD AOB ∠=∠,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和对顶角相等,得到CDO COD ∠=∠,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CD CO =;②添加辅助线,过点A 作AH OB ⊥于点H ,根据直线l 的解析式和角的关系,分别求出线段AB 、BC 、OB 、OC 的长,则11+22ABC CBO ABOC S S S AB BC OB OC =+=⨯⨯ 四边形;(2)分多钟情况进行讨论:①当点C 在第二象限内,ACB CBO ∠=∠时;②当点C 在第二象限内,ACB BCO ∠=∠时;③当点C 在第四象限内,ACB CBO ∠=∠时.【详解】解:(1)①证明:如图1,∵BA BO =,∴12∠=∠.∴BA BC ⊥,∴2590∠+∠=︒.而45∠=∠,∴2490∠+∠=︒.∵OB OC ⊥,∴1390∠+∠=︒.∴34∠=∠,∴CD CO =.②如图1,过点A 作AH OB ⊥于点H .由题意可知3tan 18∠=,在Rt AHO 中,3tan 18AH OH ∠==.设3m AH =,8m OH =.∵222AH OH OA +=,∴()()22238m m +=,解得1m =.∴38AH OH ==,.∵4590CBO ABC ∠=︒∠=︒,,∴45ABH ∠=︒,∴3,tan 45sin 45AH AH BH AB ====︒︒∴5OB OH BH =-=.∵45OB OC CBO ⊥∠=︒,,∴tan 455,cos 45OB OC OB BC =⨯︒===︒,∴111522ABC S AB BC =⨯=⨯= ,112555222CBO S OB OC =⨯=⨯⨯= :∴552ABC CBO ABOC S S S =+= 四边形.(2)过点A 作AH OB ⊥于点H ,则有38AH OH ==,.①如图2,当点C 在第二象限内,ACB CBO ∠=∠时,设OB t=∵ACB CBO ∠=∠,∴//AC OB .又∵AH OB OC OB ⊥⊥,,∴3AH OC ==.∵AH OB AB BC ⊥⊥,,∴12902390∠+∠=︒∠+∠=︒,,∴13∠=∠,∴AHB BOC ∽,∴AH HB BO OC=,∴383t t -=,整理得2890t t -+=,解得4t =±∴4OB =±②如图3,当点C 在第二象限内,ACB BCO ∠=∠时,延长AB CO ,交于点G ,则ACB GCB ≌,∴AB GB =.又∵AH OB OC OB ⊥⊥,,∴90AHB GOB ∠=∠=︒,而ABH GBO ∠=∠,∴ABH GBO ≌,∴142OB HB OH ===③当点C 在第四象限内,ACB CBO ∠=∠时,AC 与OB 相交于点E ,则有BE CE =.(a)如图4,点B 在第三象限内.在Rt ABC 中,1290,90ACB CAB ∠+∠=︒∠+∠=︒,∴2CAB∠=∠∴AE BE CE ==,又∵,AH OB OC OB ⊥⊥,∴90AHE COE ∠=∠=︒,而AEH CEO∠=∠∴AHE COE ≌,∴142HE OE OH ===∴225AE AH HE =+=,∴5BE =,∴9OB BE OE =+=(b)如图5,点B 在第一象限内.在Rt ABC 中90,90ACB CAB CBO ABE ∠+∠=︒∠+∠=︒∴CAB ABE ∠=∠,∴AE BE CE ==.又∵,AH OB OC OB ⊥⊥,∴90AHE COE ∠=∠=︒而AEH CEO ∠=∠,∴AHE COE≌∴142HE OE OH ===∴5AE ==,∴5BE =,∴1OB BE OE =-=综上所述,OB 的长为44+4,9,1.【点睛】本题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等角的余角相等、利用切割法求四边形的面积和相似三角形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在题中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分情况考虑.10.(2020·河南中考真题)小亮在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点D 是弧BC 上一动点,线段8,BC cm =点A 是线段BC 的中点,过点C 作//CF BD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当DCF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BD 的长度.小亮分析发现,此问题很难通过常规的推理计算彻底解决,于是尝试结合学习函数的经验研究此问题,请将下面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1根据点D 在弧BC 上的不同位置,画出相应的图形,测量线段,,BD CD FD 的长度,得到下表的几组对应值.操作中发现:①"当点D 为弧BC 的中点时, 5.0BD cm =".则上中a 的值是②"线段CF 的长度无需测量即可得到".请简要说明理由;()2将线段BD 的长度作为自变量x CD ,和FD 的长度都是x 的函数,分别记为CD y 和FD y ,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画出了函数FD y 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CD y 的图象;()3继续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所需的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当DCF ∆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BD 长度的近似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①5.0;②见解析;(2)图象见解析;(3)图象见解析;3.5cm 或5.0cm 或6.3cm ;【解析】【分析】(1)①点D 为弧BC 的中点时,△ABD ≌△ACD ,即可得到CD=BD ;②由题意得△ACF ≌△ABD ,即可得到CF=BD ;(2)根据表格数据运用描点法即可画出函数图象;(3)画出CF y 的图象,当DCF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情况讨论,任意两边分别相等时,即任意两个函数图象相交时的交点横坐标即为BD 的近似值.【详解】解:(1)①点D 为弧BC 的中点时,由圆的性质可得:AB AC BAD CAD AD AD =⎧⎪∠=∠⎨⎪=⎩,∴△ABD ≌△ACD ,∴CD=BD=5.0,∴ 5.0a =;②∵//CF BD ,∴BDA CFA ∠=∠,∵BDA CFA BAD CAF AD AF ∠=∠⎧⎪∠=∠⎨⎪=⎩,∴△ACF ≌△ABD ,∴CF=BD ,∴线段CF 的长度无需测量即可得到;(2)函数CD y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1)知=CF BD x =,画出CF y 的图象,如上图所示,当DCF ∆为等腰三角形时,①CF CD =,BD 为CF y 与CD y 函数图象的交点横坐标,即BD=5.0cm ;②CF DF =,BD 为CF y 与DF y 函数图象的交点横坐标,即BD=6.3cm ;③CD DF =,BD 为CD y 与DF y 函数图象的交点横坐标,即BD=3.5cm ;综上:当DCF ∆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BD 长度的近似值为3.5cm 或5.0cm 或6.3cm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结合几何的应用,学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2020·河北中考真题)如图1和图2,在ABC ∆中,AB AC =,8BC =,3tan 4C =.点K 在AC 边上,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且2AM CN ==.点P 从点M 出发沿折线MB BN-匀速移动,到达点N时停止;而点Q在AC边上随P移动,且始终保持APQ B∠=∠.(1)当点P在BC上时,求点P与点A的最短距离;(2)若点P在MB上,且PQ将ABC∆的面积分成上下4:5两部分时,求MP的长;(3)设点P移动的路程为x,当03x≤≤及39x≤≤时,分别求点P到直线AC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4)在点P处设计并安装一扫描器,按定角APQ∠扫描APQ∆区域(含边界),扫描器随点P从M到B再到N共用时36秒.若94AK=,请直接..写出点K被扫描到的总时长.【答案】(1)3;(2)43MP=;(3)当03x≤≤时,24482525d x=+;当39x≤≤时,33355d x=-+;(4)23t s=【解析】【分析】(1)根据当点P在BC上时,PA⊥BC时PA最小,即可求出答案;(2)过A点向BC边作垂线,交BC于点E,证明△APQ∽△ABC,可得2APQABCS APS AB∆∆⎛⎫= ⎪⎝⎭,根据SS上下=45可得24=9APQABCS APS AB∆∆⎛⎫= ⎪⎝⎭,可得23APAB=,求出AB=5,即可解出MP;(3)先讨论当0≤x≤3时,P在BM上运动,P到AC的距离:d=PQ·sinC,求解即可,再讨论当3≤x≤9时,P在BN上运动,BP=x-3,CP=8-(x-3)=11-x,根据d=CP·sinC即可得出答案;(4)先求出移动的速度=936=14,然后先求出从Q 平移到K 耗时,再求出不能被扫描的时间段即可求出时间.【详解】(1)当点P 在BC 上时,PA ⊥BC 时PA 最小,∵AB=AC ,△ABC 为等腰三角形,∴PA min =tanC·2BC =34×4=3;(2)过A 点向BC 边作垂线,交BC 于点E,S 上=S △APQ ,S 下=S 四边形BPQC ,∵APQ B ∠=∠,∴PQ ∥BC ,∴△APQ ∽△ABC ,∴AP AD PQ AB AC BC==,∴2APQABC S AP S AB ∆∆⎛⎫= ⎪⎝⎭,当S S 上下=45时,24=9APQ ABC S AP S AB ∆∆⎛⎫= ⎪⎝⎭,∴23AP AB =,AE=2BC ·tan 3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5,∴2253AP MP AB +==,解得MP=43;(3)当0≤x≤3时,P 在BM 上运动,P 到AC 的距离:d=PQ·sinC ,由(2)可知sinC=35,∴d=35PQ ,∵AP=x+2,∴25AP x PQ AB BC+==,∴PQ=285x +⨯,∴d=23855x +⨯⨯=24482525x +,当3≤x≤9时,P 在BN 上运动,BP=x-3,CP=8-(x-3)=11-x ,d=CP·sinC=35(11-x )=-35x+335,综上()()24480325253333955x x d x x ⎧+≤≤⎪⎪=⎨⎪-+≤≤⎪⎩;(4)AM=2<AQ=94,移动的速度=936=14,①从Q 平移到K ,耗时:92414-=1秒,②P 在BC 上时,K 与Q 重合时CQ=CK=5-94=114,∵∠APQ+∠QPC=∠B+∠BAP ,APQ B∠=∠∴∠QPC=∠BAP ,又∵∠B=∠C ,∴△ABP ∽△PCQ ,设BP=y ,CP=8-y ,AB BP PC CQ =,即51184y y =-,整理得y 2-8y=554-,(y-4)2=94,解得y 1=52,y 2=112,52÷14=10秒,112÷14=22秒,∴点K 被扫描到的总时长36-(22-10)-1=23秒.【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结合知识点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12.(2020·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等腰ABC ∆的底边BC 在x 轴上,8BC =,顶点A 在y 的正半轴上,2OA =,一动点E 从(3,0)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左运动,到达OB 的中点停止.另一动点F 从点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CB 向左运动,到达点O 停止.已知点E 、F 同时出发,以EF 为边作正方形EFGH ,使正方形EFGH 和ABC ∆在BC 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1)当点H 落在AC 边上时,求t 的值;(2)设正方形EFGH 与ABC ∆重叠面积为S ,请问是存在t 值,使得9136S =若存在,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取AC 的中点D ,连结OD ,当点E 、F 开始运动时,点M 从点O 出发,以每秒OD DC CD DO ---运动,到达点O 停止运动.请问在点E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M 可能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吗?如果可能,求出点M 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的时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t=1;(2)存在,143t =,理由见解析;(3)可能,3455t ≤≤或4533t ≤≤或35t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根据题意用t 表示出点H 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2)根据已知,当点F 运动到点O 停止运动前,重叠最大面积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面积,即不存在t ,使重叠面积为9136S =,故t ﹥4,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求出点H 落在BC 边上时的t 值,求出此时重叠面积为169﹤9136,进一步求出重叠面积关于t 的表达式,代入解t 的方程即可解得t 值;(3)由已知求得点D (2,1),AC=,结合图形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符合条件的时长.【详解】(1)由题意,A(0,2),B(-4,0),C(4,0),设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将点A 、C 坐标代入,得:402k b b +=⎧⎨=⎩,解得:122k b ⎧=-⎪⎨⎪=⎩,∴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为122y x =-+,当点H 落在AC 边上时,点E(3-t ,0),点H (3-t ,1),将点H 代入122y x =-+,得:11(3)22t =--+,解得:t=1;(2)存在,143t =,使得9136S =.根据已知,当点F 运动到点O 停止运动前,重叠最大面积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面积,即不存在t ,使重叠面积为9136S =,故t ﹥4,设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为y=mx+n ,将点A 、B 坐标代入,得:402m n n -+=⎧⎨=⎩,解得:122m n ⎧=⎪⎨⎪=⎩,∴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为122y x =+,当t ﹥4时,点E (3-t ,0)点H (3-t ,t-3),G(0,t-3),当点H 落在AB 边上时,将点H 代入122y x =+,得:13(3)22t t -=-+,解得:133t =;此时重叠的面积为221316(3)(3)39t -=-=,∵169﹤9136,∴133﹤t ﹤5,如图1,设GH 交AB 于S ,EH 交AB 于T,将y=t-3代入122y x =+得:1322t x -=+,解得:x=2t-10,∴点S(2t-10,t-3),将x=3-t 代入122y x =+得:11(3)2(7)22y t t =-+=-,∴点T 1(3,(7))2t t --,∴AG=5-t ,SG=10-2t ,BE=7-t ,ET=1(7)2t -,211(7)24BET S BE ET t ∆==- ,21(5)2ASG S AG SG t ∆==- 所以重叠面积S=AOB BET ASG S S S ∆∆∆--=4-21(7)4t --2(5)t -=2527133424t t -+-,由2527133424t t -+-=9136得:1143t =,29215t =﹥5(舍去),∴143t =;(3)可能,35≤t≤1或t=4.∵点D 为AC 的中点,且OA=2,OC=4,∴点D (2,1),AC=,易知M 点在水平方向以每秒是4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0﹤t ﹤12时,M 在线段OD 上,H 未到达D 点,所以M 与正方形不相遇;当12﹤t ﹤1时,12+12÷(1+4)=35秒,∴t =35时M 与正方形相遇,经过1÷(1+4)=15秒后,M 点不在正方行内部,则3455t ≤≤;当t=1时,由(1)知,点F 运动到原E 点处,M 点到达C 处;当1≤t≤2时,当t=1+1÷(4-1)=43秒时,点M 追上G 点,经过1÷(4-1)=13秒,点M 都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4533t ≤≤当t=2时,点M 运动返回到点O 处停止运动,当t=3时,点E 运动返回到点O 处,当t=4时,点F 运动返回到点O 处,当35t ≤≤时,点M 都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综上,当3455t ≤≤或4533t ≤≤或35t ≤≤时,点M 可能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涉及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提取相关信息,利用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等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思路,进而推理、探究、发现和计算.13.(202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AB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OA OB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与过点O 的直线相交于点C ,直线OC 的解析式为34y x =,过点C 作CM y ⊥轴,垂足为,9M OM =.(1)如图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如图2,点N 在线段MC 上,连接ON ,点P 在线段ON 上,过P 点作PD x ⊥轴,垂足为D ,交OC 于点E ,若NC OM =,求PE OD的值;(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F 为线段AB 上一点,连接OF ,过点F 作OF 的垂线交线段AC 于点Q ,连接BQ ,过点F 作x 轴的平行线交BQ 于点G ,连接PF 交x 轴于点H ,连接EH ,若,DHE DPH GQ FG ∠=∠-=,求点P 的坐标.【答案】(1)12y x =-;(2)94;(3)1236(,)55P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A ,B 的坐标即可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2)求出N (3,9),以及ON 的解析式为y=3x ,设P (a ,3a ),表达出PE 及OD 即可解答;(3)如图,设直线GF 交CA 延长线于点R ,交y 轴于点S ,过点F 作FT ⊥x 轴于点T ,先证明四边形OSRA 为矩形,再通过边角关系证明△OFS ≌△FQR ,得到SF=QR ,进而证明△BSG ≌△QRG ,得到SG=RG=6,设FR=m ,根据GQ FG -=,以及在Rt △GQR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 的值,得到FS=8,AR=4,证明四边形OSFT 为矩形,得到OT=FS=8,根据∠DHE=∠DPH ,利用正切函数的定义得到DE DH DH PD=,从而得到DH=32a ,根据∠PHD=∠FHT ,得到HT=2,再根据OT=OD+DH+HT ,列出关于a 的方程即可求出a 的值,从而得到点P 的坐标.【详解】解:(1)∵CM ⊥y 轴,OM=9,∴当y=9时,394x =,解得:x=12,∴C (12,9),∵CA ⊥x 轴,则A (12,0),∴OB=OA=12,则B (0,-12),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b ,∴12012k b b +=⎧⎨=-⎩,解得:112k b =⎧⎨=-⎩,∴12y x =-;(2)由题意可得,∠CMO=∠OAC=∠MOA=90°,∴四边形MOAC 为矩形,∴MC=OA=12,∵NC=OM ,∴NC=9,则MN=MC-NC=3,∴N (3,9)设直线ON 的解析式为1y k x =,将N (3,9)代入得:193k =,解得:13k =,∴y=3x ,设P (a ,3a )∵PD ⊥x 轴交OC 于点E ,交x 轴于点D ,∴3(,)4E a a ,(a,0)D ,∴PE=39344a a a -=,OD=a ,∴9944a PE OD a ==;(3)如图,设直线GF 交CA 延长线于点R ,交y 轴于点S ,过点F 作FT ⊥x 轴于点T ,∵GF ∥x 轴,∴∠OSR=∠MOA=90°,∠CAO=∠R=90°,∠BOA=∠BSG=90°,∠OAB=∠AFR ,∴∠OSR=∠R=∠AOS=∠BSG=90°,则四边形OSRA为矩形,∴OS=AR,SR=OA=12,∵OA=OB,∴∠OBA=∠OAB=45°,∴∠FAR=90°-∠AFR=45°,∴∠FAR=∠AFR,∴FR=AR=OS,∵QF⊥OF,∴∠OFQ=90°,∴∠OFS+∠QFR=90°,∵∠SOF+∠OFS=90°,∴∠SOF=∠QFR,∴△OFS≌△FQR,∴SF=QR,∵∠SFB=∠AFR=45°,∴∠SBF=∠SFB,∴BS=SF=QR,∵∠SGB=∠RGQ,∴△BSG≌△QRG,∴SG=RG=6,设FR=m,则AR=m,∴QR=SF=12-m,∴=,-=,∵GQ FG∴66m m +-=+,∵QG 2=GR 2+QR 2,即222(6)6(12)m m +=+-,解得:m=4,∴FS=8,AR=4,∵∠OAB=∠FAR ,FT ⊥OA ,FR ⊥AR ,∴FT=FR=AR=4,∠OTF=90°,∴四边形OSFT 为矩形,∴OT=FS=8,∵∠DHE=∠DPH ,∴tan ∠DHE=tan ∠DPH ,∴DE DH DH PD=,由(2)可知,DE=34a ,PD=3a ,∴343a DH DH a=,解得:DH=32a ,∴tan ∠PHD=3232PD a DH a ==,∵∠PHD=∠FHT ,∴tan ∠FHT=2TF HT =,∴HT=2,∵OT=OD+DH+HT ,∴3282a a ++=,∴a=125,∴1236(,)55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涉及了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点,第(3)问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做出辅助线,熟悉几何的基本知识,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解答.类型二与平行四边形有关14.(2022·山东泰安)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2,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点的平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DA CB ∥,即将D 点平移到A 的过程与将C 点平移到B 的过程保持一致,将D 点平移到A 的过程是::134x --=-(向左平移4各单位长度);:220y -=(上下无平移);∴将C 点平移到B 的过程按照上述一致过程进行得到()24,1B --,即()2,1B --,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点的平移,掌握点的平移的代数表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2022·甘肃武威)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C CB →→方向匀速运动,运动到点B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APB △的面积为y ,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 的长为()AB .C .D .【答案】B【分析】根据图1和图2判定三角形ABD 为等边三角形,它的面积为【详解】解:在菱形ABCD 中,∠A=60°,∴△ABD 为等边三角形,设AB=a ,由图2可知,△ABD 的面积为∴△ABD 的面积24a ==解得:a=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函数图象,能根据图形得出正确信息是解此题的关键.16.(2020·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如图,已知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线段OA 的长是方程27180x x --=的一个根,12OB OA =.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A ,B 的坐标;(2)直线EF 交x 轴负半轴于点E ,交y 轴正半轴于点F ,交直线AB 于点C .若C 是EF 的中点,6OE =,反比例函数k y x=图象的一支经过点C ,求k 的值;(3)在(2)的条件下,过点C 作CD OE ⊥,垂足为D ,点M 在直线AB 上,点N 在直线CD 上.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 ,使以D ,M ,N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写出点P 的个数,并直接写出其中两个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 (9,0),B (0,92);(2)-18;(3)存在5个,(9,12)或(9,-12)或(1,0)或(-7,4)或(-15,0).【解析】【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到点A 的坐标,再根据12OB OA =可得点B 坐标;(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表达式,根据点C 是EF 的中点,得到点C 横坐标,代入可得点C 坐标,根据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求出k 值;(3)画出图形,可得点P 共有5个位置,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线段OA 的长是方程27180x x --=的一个根,解得:x=9或-2(舍),而点A 在x 轴正半轴,∴A (9,0),∵12OB OA =,∴B (0,92);(2)∵6OE =,∴E (-6,0),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kx+b ,将A 和B 代入,得:0992k b b =+⎧⎪⎨=⎪⎩,解得:1292k b ⎧=-⎪⎪⎨⎪=⎪⎩,∴AB 的表达式为:1922y x =-+,∵点C 是EF 的中点,∴点C 的横坐标为-3,代入AB 中,y=6,则C (-3,6),∵反比例函数k y x=经过点C ,则k=-3×6=-18;(3)存在点P ,使以D ,M ,N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共有5种情况,在四边形DM 1P 1N 1中,M 1和点A 重合,∴M 1(9,0),此时P 1(9,12);在四边形DP 3BN 3中,点B 和M 重合,可知M 在直线y=x+3上,联立:31922y x y x =+⎧⎪⎨=-+⎪⎩,解得:14x y =⎧⎨=⎩,∴M (1,4),∴P 3(1,0),同理可得:P 2(9,-12),P 4(-7,4),P 5(-15,0).故存在点P 使以D ,M ,N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点P 的坐标为P 1(9,12),P 2(9,-12),P 3(1,0),P 4(-7,4),P 5(-15,0).【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表达式,正方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表达式,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画出符合条件的正方形.类型三最值问题17.(2020·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Q是直线y=﹣12x+2上的一个动点,将Q绕点P(1,0)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Q',连接OQ',则OQ'的最小值为()A.455B C.523D.655【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求出旋转后Q′的坐标,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QM⊥x轴于点M,Q′N⊥x轴于N,设Q(m,122m-+),则PM=1m﹣,QM=122m-+,∵∠PMQ=∠PNQ′=∠QPQ′=90°,∴∠QPM+∠NPQ′=∠PQ′N+∠NPQ′,∴∠QPM=∠PQ′N ,在△PQM 和△Q′PN 中,'90''PMQ PNQ QPM PQ N PQ Q P ∠=∠=︒⎧⎪∠=∠⎨⎪=⎩,∴△PQM ≌△Q′PN(AAS),∴PN=QM=122m -+,Q′N=PM=1m ﹣,∴ON=1+PN=132m -,∴Q′(132m -,1m ﹣),∴OQ′2=(132m -)2+(1m ﹣)2=54m 2﹣5m+10=54(m ﹣2)2+5,当m=2时,OQ′2有最小值为5,∴OQ′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的变换-旋转,二次函数的性质,勾股定理,表示出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8.(2020·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已知点()00,P x y 和直线y kx b =+,求点P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d可用公式d =C 的圆心C 的坐标为()1,1,半径为1,直线l 的表达式为26y x =-+,P 是直线l 上的动点,Q 是C 上的动点,则PQ 的最小值是()A .355B .3515-C .6515-D .2【答案】B 【解析】【分析】过点C 作直线l 的垂线,交C 于点Q ,交直线l 于点P ,此时PQ 的值最小,利用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过点C 作直线l 的垂线,交C 于点Q ,交直线l 于点P ,此时PQ 的值最小,如图,∵点C 到直线l 的距离()00222116355112kx y b d k -+-⨯-+==++-,C 半径为1,∴PQ 的最小值是351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公式的运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正确理解公式中的各字母的含义,确定点P与点Q最小时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A B-,在x19.(2020·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3,6),(2,2)CD=,线段CD在x轴上平移,当轴上取两点C,D(点C在点D左侧),且始终保持1+的值最小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AD BC【答案】(-1,0)【解析】【分析】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将B′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连接AB″,与x轴交于点D,过点B′作AB″的平行线,与x轴交于点C,得到此时AD+BC的值最小,求出直线AB″,得到点D坐标,从而可得点C坐标.【详解】解:如图,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将B′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连接AB″,与x轴交于点D,过点B′作AB″的平行线,与x轴交于点C,可知四边形B′B″DC为平行四边形,则B′C=B″D,由对称性质可得:BC=B′C,∴AD+BC=AD+B′C=AD+B″D=AB″,则此时AB″最小,即AD+BC最小,∵A(3,6),B(-2,2),∴B′(-2,-2),∴B″(-1,-2),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则632k bk b=+⎧⎨-=-+⎩,解得:2kb=⎧⎨=⎩,∴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令y=0,解得:x=0,即点D坐标为(0,0),∴点C坐标为(-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最短路径问题,一次函数表达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到AD+BC最小时的情形20.(2020•连云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O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点B是⊙O上一动点,点C为弦AB的中点,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则△CDE面积的最小值为.【分析】如图,连接OB,取OA的中点M,连接CM,过点M作MN⊥DE于N.首先证明点C的运动轨迹是以M为圆心,1为半径的⊙M,设⊙M交MN于C′.求出MN,当点C与C′重合时,△C′DE的面积最小.【解析】如图,连接OB,取OA的中点M,连接CM,过点M作MN⊥DE于N.∵AC=CB,AM=OM,∴MC=12OB=1,∴点C的运动轨迹是以M为圆心,1为半径的⊙M,设⊙M交MN于C′.∵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D(4,0),E(0,﹣3),∴OD =4,OE =3,∴DE =32+42=5,∵∠MDN =∠ODE ,∠MND =∠DOE ,∴△DNM ∽△DOE ,∴MN OE=DM DE,∴MN 3=35,∴MN =95,当点C 与C′重合时,△C′DE 的面积最小,最小值=12×5×(95−1)=2,故答案为2.21.(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半径为2的O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点B 是O 上一动点,点C 为弦AB 的中点,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D 、E ,则CDE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如图,连接OB ,取OA 的中点M ,连接CM ,过点M 作MN ⊥DE 于N .首先证明点C 的运动轨迹是以M 为圆心,1为半径的⊙M ,设⊙M 交MN 于C′.求出MN ,当点C 与C′重合时,△C′DE的面积最小.【详解】解:如图,连接OB,取OA的中点M,连接CM,过点M作MN⊥DE于N.∵AC=CB,AM=OM,∴MC=12OB=1,∴点C的运动轨迹是以M为圆心,1为半径的⊙M,设⊙M交MN于C′.∵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D(4,0),E(0,-3),∴OD=4,OE=3,∴5 DE===,∵∠MDN=∠ODE,∠MND=∠DOE,∴△DNM∽△DOE,∴MN DM OE DE=,∴3 35 MN=,∴95 MN=,当点C 与C′重合时,△C′DE 的面积最小,△C′DE 的面积最小值1951225⎛⎫=⨯⨯-=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2020·北京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半径为1,A ,B 为⊙O 外两点,AB=1.给出如下定义:平移线段AB ,得到⊙O 的弦A B ''(,A B ''分别为点A ,B 的对应点),线段AA '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1)如图,平移线段AB 到⊙O 的长度为1的弦12PP 和34P P ,则这两条弦的位置关系是;在点1234,,,P P P P 中,连接点A 与点的线段的长度等于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2)若点A ,B 都在直线y =+上,记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为1d ,求1d 的最小值;(3)若点A 的坐标为32,2⎛⎫ ⎪⎝⎭,记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为2d ,直接写出2d 的取值范围.【答案】(1)平行,P 3;(2)32;(3)233922d ≤≤。

中考数学函数及其图象专题卷(有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及其图象专题卷(有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及其图象专题卷(有答案)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1.若三点(1,4),(2,7),(a,10)在同一直线上,则a的值等于()A. -1B. 0C. 3D. 42.已知一次函数y1=ax+b和y2=bx+a(a≠b),函数y1和y2的图象可能是()A. B.C. D.3.在数学拓展课上,小明发现:若一条直线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平分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如图是由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P是其中4个小正方形的公共顶点,小强在小明的启发下,将该图形沿着过点P的某条直线剪一刀,把它剪成了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剪痕的长度是()A. 2B.C.D.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题;共1分)5.某函数满足当自变量x=1时,函数值y=0;当自变量x=0时,函数值y=1.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三、综合题(共5题;共52分)6.如图是某型号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后,蓄电池剩余电量y(千瓦时)关于已行驶路程x(千米)的函数图象。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蓄电池剩余电量为35千瓦时时汽车已行驶的路。

当0≤x≤150时,求1千瓦时的电量汽车能行驶的路程。

(2)当150≤x≤200时,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当汽车已行驶180千米时,蓄电池的剩余电量。

7.如图1某商场在一楼到二楼之回设有上、下行自动扶梯和步行楼梯、甲、乙两人从二楼同时下行,甲乘自动扶梯,乙走步行楼梯,甲离一楼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下行时间x(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乙离一楼地面的高度y(单位:m)与下行时间x(单位:s)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谁先到达一楼地面。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问题》专题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问题》专题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问题》专题测试卷带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A.(0,﹣3)B.(0,3)C.(3,0)D.(﹣3,0)2.如图,直线y=−x+4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C为坐标平面内一点BC=1,点M为线段AC的中点,连接OM,则线段OM的最小值是()A.2√2+12B.2√2−12C.1D.2√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2x,直线l2与x,y轴分别交于A、B,且l1∥ l2,OA=2,则线段OB的长为()A.3B.4C.2√2D.2√34.背面图案、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四张卡片的正面分别记录着有关函数y=2x−4的四个结论,现将卡片背面朝上,随机抽取一张,抽到卡片上的结论正确的概率是()A.14B.12C.34D.1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2x+3平行,且过点(4,2),则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为()A.6B.9C.12D.186.如图,已知直线y=−13x+√10与与双曲线y=kx(x>0)交于A、B两点,连接OA,若OA⊥AB,则k的值为()A.B.C.D.7.对于一次函数y=−x−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B.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C.图象可由直线y=−x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D.若点(−1,y1),(4,y2)在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上,则y1<y28.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ax+b=0的解为()A.x=3B.x=0C.x=﹣2D.x=﹣39.我们将在直角坐标系中圆心坐标和半径均为整数的圆称为“整圆”.如图,直线l:y=kx+4 √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OAB=30°,点P在x轴上,∥P与l相切,当P在线段OA上运动时,使得∥P成为整圆的点P个数是()A.6B.8C.10D.1210.一次函数y=ax+b交x轴于点(-5,0),则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 A.x=5B.x=-5C.x=0D.无法求解11.下列四个选项中,不符合直线y=x﹣2的性质特征的选项是()A.经过第一、三、四象限B.y随x的增大而增大C.与x轴交于(﹣2,0)D.与y轴交于(0,-2)12.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的有()个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共6题;共7分)1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直线y=x+4a-12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则a的取值范围.14.函数y=m2x2+(2m+1)x+1与x轴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15.如图,一次函数y=x+2的图像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C分别是线段AB,OB 上的点,且∥OPC=45°,PC=PO,则点P的坐标为.16.如果一次函数y=kx+4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则k=.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34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AOB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x轴负半轴上,记作点C,折痕与y轴交点交于点D,则点C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18.如图示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当直线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与x轴首次重合时,点B运动到点B1,线段BB1长度为.三、综合题(共6题;共54分)19.如图,直线y=2x+1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1)求A、B两点的坐标;(2)过B点作直线BP与x轴交于点P,且使OP=2OA,求直线BP的函数关系式.2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放入一个矩形纸片ABCO,将纸片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x轴上,记为B′折痕为CE.直线CE的关系式是y=−12x+8,与x轴相交于点F,且AE=3.(1)OC=,OF=;(2)求点B′的坐标;(3)求矩形ABCO的面积.21.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1)和(1,-2)。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层·基础过关】1.已知二次函数y=-3(x-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称轴为x=-2B.顶点坐标为(2,3)C.函数的最大值是-3D.函数的最小值是-32.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A.y=(x-3)2+4B.y=(x+3)2+4C.y=(x+3)2-4D.y=(x-3)2-43.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一定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已知A(x1,y1),B(x2,y2),C(3,y3)是抛物线y=-(x-2)2-m+4上的三个点,若x1>x2>3,则( )A.y1>y2>y3B.y1<y2<y3C.y2>y1>y3D.y2<y3<y15.已知抛物线y=x2+bx+c过点A(m,n),B(m-4,n),且它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n 的值是( )A.4B.-4C.6D.166.(2024·内江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点P(2,y1),Q(3,y2)在抛物线C上,则y1y2(填“>”或“<”).【B层·能力提升】7.若点P(m,n)在抛物线y=ax2(a≠0)上,则下列各点在抛物线y=a(x+1)2上的是( )A.(m,n+1)B.(m+1,n)C.(m,n-1)D.(m-1,n)8.(2024·达州中考)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两点,其中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大于1,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小于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1B.b=2C.b2+4c<0D.c<09.(2024·陕西中考)已知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x…-4-2035…y…-24-80-3-15…则下列关于这个二次函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象的开口向上B.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D.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10.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x =-1,下列四个结论:①abc <0;②4a -2b +c <0;③3a +c =0;④当-3<x <1时,ax 2+bx +c <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11.(2024·广安中考)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a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32,0),对称轴是直线x =-12,有以下结论:①abc <0;②若点(-1,y 1)和点(2,y 2)都在抛物线上,则y 1<y 2;③am 2+bm ≤14a -12b (m 为任意实数);④3a +4c =0,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2.若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称这个函数为偶函数,如二次函数y =-x 2是偶函数.若二次函数y =2x 2+(3-a )x +8是偶函数,则a 的值为 . 1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c 图象经过点A (1,-2)和B (0,-5).(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图象的顶点坐标; (2)当y ≤-2时,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C层·素养挑战】14.已知二次函数y=x2-2ax+1.(1)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求a的值;(2)在(1)的条件下,当m-2≤x≤2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6,求m的值;(3)已知点A(-2,7),B(3,2),直线AB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E,F,若y=x2-2ax+1与直线AB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其中一个交点在线段AF上(包含A,F两个端点),另一个交点在线段BE上(包含B,E两个端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A层·基础过关】1.已知二次函数y=-3(x-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对称轴为x=-2B.顶点坐标为(2,3)C.函数的最大值是-3D.函数的最小值是-32.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A)A.y=(x-3)2+4B.y=(x+3)2+4C.y=(x+3)2-4D.y=(x-3)2-43.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一定不经过(D)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已知A(x1,y1),B(x2,y2),C(3,y3)是抛物线y=-(x-2)2-m+4上的三个点,若x1>x2>3,则(B)A.y1>y2>y3B.y1<y2<y3C.y2>y1>y3D.y2<y3<y15.已知抛物线y=x2+bx+c过点A(m,n),B(m-4,n),且它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n 的值是(A)A.4B.-4C.6D.166.(2024·内江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点P(2,y1),Q(3,y2)在抛物线C上,则y1<y2(填“>”或“<”).【B层·能力提升】7.若点P(m,n)在抛物线y=ax2(a≠0)上,则下列各点在抛物线y=a(x+1)2上的是(D)A.(m,n+1)B.(m+1,n)C.(m,n-1)D.(m-1,n)8.(2024·达州中考)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两点,其中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大于1,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小于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c>1B.b=2C.b2+4c<0D.c<09.(2024·陕西中考)已知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x … -4 -2 0 3 5 …y … -24-8-3-15 …则下列关于这个二次函数的结论正确的是(D) A.图象的开口向上B.当x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D.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110.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x =-1,下列四个结论:①abc <0;②4a -2b +c <0;③3a +c =0;④当-3<x <1时,ax 2+bx +c <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D)A.1个B.2个C.3个D.4个11.(2024·广安中考)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a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32,0),对称轴是直线x =-12,有以下结论:①abc <0;②若点(-1,y 1)和点(2,y 2)都在抛物线上,则y 1<y 2;③am 2+bm ≤14a -12b (m 为任意实数);④3a +4c =0,其中正确的有(B)A.1个B.2个C.3个D.4个12.若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称这个函数为偶函数,如二次函数y =-x 2是偶函数.若二次函数y =2x 2+(3-a )x +8是偶函数,则a 的值为 3 . 1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c 图象经过点A (1,-2)和B (0,-5).(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图象的顶点坐标; (2)当y ≤-2时,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解析】(1)把A (1,-2)和B (0,-5)代入y =x 2+bx +c 得,{1+b +c =-2c =-5,解得{b =2c =-5∴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5 ∵y =x 2+2x -5=(x +1)2-6 ∴顶点坐标为(-1,-6); (2)如图:∵点A (1,-2)关于对称轴直线x =-1的对称点C 为(-3,-2) ∴当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3≤x ≤1.【C 层·素养挑战】14.已知二次函数y =x 2-2ax +1.(1)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求a 的值;(2)在(1)的条件下,当m -2≤x ≤2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6,求m 的值;(3)已知点A (-2,7),B (3,2),直线AB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E ,F ,若y =x 2-2ax +1与直线AB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其中一个交点在线段AF 上(包含A ,F 两个端点),另一个交点在线段BE 上(包含B ,E 两个端点),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 ∴-2=1-2a +1 ∴a =2.(2)由(1)可知二次函数为y =x 2-4x +1 ∵y =x 2-4x +1=(x -2)2-3∴抛物线y =x 2-4x +1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 =2,顶点为(2,-3) ∵当m -2≤x ≤2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6 ∴当x =m -2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6 ∴(m -2-2)2-3=6解得m =1或m =7(舍去),故m 的值为1. (3)∵已知点A (-2,7),B (3,2)∴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 将A (-2,7),B (3,2)代入得:{-2k +b =73k +b =2解得:{k =-1b =5,经过E (5,0)时,a =135∴43≤a ≤135.。

初三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

初三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

初三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一个椭圆D. 一个抛物线答案:A2. 函数y=2x+3的斜率是多少?A. 2B. 3C. -2D. -3答案:A3. 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那么这个点一定在函数的:A. 定义域内B. 值域内C. 函数图象上D. 函数图象外答案:C4. 函数y=x^2的反函数是:A. y=√xB. y=x^2C. y=1/xD. y=-x^2答案:A5. 函数y=1/x的图象不经过哪个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6. 函数y=3x-2的零点是多少?A. 0.5B. 1C. 2D. 3答案:B7. 函数y=2x+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A. (0, 1)B. (0, 2)C. (1, 0)D. (1, 2)答案:A8. 函数y=x^2-4x+3的最大值是多少?A. -1B. 0C. 1D. 3答案:B9. 函数y=|x|的图象是:A. 一条直线B. 一个V形C. 一个W形D. 一个倒V形答案:B10. 如果函数y=f(x)是奇函数,那么f(-x)等于:A. f(x)B. -f(x)C. xD. -x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函数y=3x+5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

答案:(-5/3, 0)12. 函数y=x^2-6x+9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013. 函数y=1/x的图象在x=2处的斜率是________。

答案:1/414. 函数y=x^3-3x^2+3x-1的零点是________。

答案:115. 函数y=2x^2-4x+1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

答案:(1, -1)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6. 已知函数y=2x^2-4x+3,求该函数的顶点坐标。

答案:顶点坐标为(1, 1)。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图像及性质一(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图像及性质一(含答案)

DB C 0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图像及性质一、单选题1.如图1,四边形ABCD 中,.第’二)=,.忙=上J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折线夕-厂-I 方向以讥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号:-P 的面积S 与运动时 间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ffll 图3A .75B .80C .85D .902.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表记录了实验中温度和时间变化的数据.若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则18分钟时的温度是()A .62°CB .64°C C .66°CD .68°C 3. 一组管道如图1所示,其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0是AC 的中点,管道由AB ,BC ,CD ,DA ,OA ,OB ,OC ,OD 组成,在BC 的中点M 处放置了一台定位仪器.一个机器人在管道内匀速行进,对管道进行检测.设机器人行进的时间为X ,机器人与定位仪器之间的距离为y 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机器人的行进路线可能为()A .A —O —DB .B —O —DC .A —B —OD .A —D —O4.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为5,宽BC 为4,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AE 丄EF,EF 交CD 于点F .设BE=x,FC=y ,则点E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能表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像是()9.二次函数j-=-j.<-一•:y*是常数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C .—1且工二丄D . C . A .4 B .5 C .6 D .8Q3K7.小明使用电脑软件探究函数的图象,他输入了一组a,b 的值,得到了下面的函数图D .8.在等式y =ax2+bx+c 中,当x =0时,y =2;当x =-1时,y =0;当x =2时,y =12,则a+b+c =()B . 6.函数的自变量疋的取值范围是A .工>-1借+2>15.不等式组1 的解集在数轴上可表示为(2如下表:个数是()A.0B.1C.2D.3二、填空题JC10.已知函数y=,当X=..上时,y=.11.某公司2007年年终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2007年年终每股净利润为m元.年报公布后的某T:日,该公司的股票收盘价为X元,所以这天收盘后该股票的市盈率为y二〒,在这三个字母中其中常量是,变量是.1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小丽从甲地出发沿一条笔直的公路骑行前往乙地,她与乙地之间的距离y(km)与出发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线段AB所示,在小丽出发的同时,小明从乙地沿同一条公路汽骑车匀速前往甲地,两人之间的距离s(km)与出发时间t (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折线段AD-DE-EF所示,则E点坐标为13.等腰△ABC的周长为10厘米,底边BC长为y厘米,腰AB长为x厘米,则y与x的关系式为:.当x=2厘米时,y=厘米;当y=4厘米时,x=厘米.14.某型号汽车在行驶时油箱里的剩下油量V(L)与汽车行驶的路程s(km)之间的关系如表:则用s表示V的关系式为;当汽车行驶180km时,油箱里的剩余油量为•15.为了增强抗旱能力,保证今年夏粮丰收,某村新修建了一个蓄水池,这个蓄水池安装了两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个进水管的进水速度相同).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的进出水速度如图①所示,某天0点到6点(至少打开一个水管),该蓄水池的蓄水量如图②所示,并给出以下三个论断:①0点到1点确的论断是=4j吋同4不进水,只出水;②1点到4点不进水,不出水;③4点到6点只进水,不出水,则一定正三、解答题16.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将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矩形框架,矩形的长y用关于宽x的代数式表示为y匚(60-2x).17.指出下面各关系式中的常量与变量.运动员在4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速度v(m/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囂-二的图象经过点0.1'.B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顶点的坐标.19.已知二次函数"二一「一:.:一3*-(1)证明:不论m取何值,该函数图象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2)若该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0,5),求出顶点坐标,并画出该函数图象.20.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4)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21.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的速度v(千米/时)随时间t(分)的变化示意图.(1)从点A到点B、点E到点F、点G到点H分别表明汽车在什么状态?(2)汽车在点A的速度是多少?在点C呢?(3)司机在第28分钟开始匀速先行驶了4分钟,之后立即以减速行驶2分钟停止,请你在本图中补上从28分钟以后汽车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图.答案解析部分 1. 答案】2. 答案】3. 答案】4. 答案】5. 答案】6. 答案】7.答案】8. 答案】9. 答案】10. 【答案】2+211.答案】m ;x,y 12.91斗斗【答案】(,亍) 13. 14. 【答案】v=20-0.03s ;14.6L15.答案】③16.【答案】y=10-2x (0V x V 5);6;3【答案】解:矩形的长y 用关于宽x 的代数式表示为月二(60-2x ),常量是二,60,2; 变量是x,y .17【答案】解:运动员在400m 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 )与跑步速度v (m/s )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辛,常量是400m,变量是v 、t18.【答案】解:丁二次函数■=“—丁工一•"的图象经过点0.1'.53.4';・°・对称轴为直线•*=-飞尸=丄,・•・顶点的坐标为I".19.【答案】(1)令:二-「-匚二〕二=-,E=:v--L.;L=•':-?'--「-1:::=..-_二•.一一§=1「;:-1--T(m-l)2〉0•・(m-l)2+8>0・b2-4ac>0・不论:取何值,该函数图象与上‘轴总有两个公共点;(2)把;,:二代入--■■■'-:一一;工一:二二〕顶点坐标:(1/).函数图象:TA20.【答案】解:(1)易拉罐底面半径和用铝量的关系,易拉罐底面半径为自变量,用铝量为因变量;(2)当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的用铝量为5.6cm3(3)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8cm时比较合适,因为此时用铝较少,成本低(4)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1.6〜2.8cm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2.8〜4.0cm间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21.【答案】解:(1)根据图象知道:点A到点B是匀速运动、点E到点F是匀加速运动、点G到点H匀减速运动;(2)根据图象知道:汽车在点A的速度是30千米每小时,在点C的速度为0千米每小时;3)如图所示: 90D60B30 046SC121620242S303436时间分f 速度(千米时) 120bb----.-*----1。

精品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检测卷(答案)(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检测卷(答案)(解析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 一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彖限【答案】D【解析】因为点A(2 -3)的橫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杲负数,所以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彖限故选D.2.已知线段CD是由线段M平移得到的,点力(一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一1)的対应点D的坐标为()A.(l,2)B. (2,9)C. (5,3)D.(—9, -4)【答案】A【解析】・・•线段CD是市线段AB平移得到的,而点A(-l,4)的对应点为C(4,7),・・・由A平移到C点的横坐标增加5,纵坐标增加3,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1,2).故选:A3.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屮兀表示时间,”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L体育场离张强家2.5「米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 15分钟J 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张强从早餐店冋家的平均速度是3「米/小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由函数图象可知,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故A 选项正确;B 、 由图象可得出张强在体育场锻炼30-15=15 (分钟),故B 选项正确;C 、 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体育场离早餐店2.5-1.5=1 (千米),故C 选项错误;D 、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所用时间为95-65=30 (分钟),距离为1.5km,・••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1.5^0.5=3 (千米/时),故D 选项正确.故选C.考点:函数的图象.4. 若直线y=—2x —4与直线y=4x+b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b 的収值范围是()A. — 4</)<8B. — 4</)<0C.X —4 或 b>8D. -4</><8【答案】A【解析】联立y=-2x-4和y=4x+b,求解得交点坐标,x 和y 的值都用b 来表示,再根据交点坐标在第三 象限表明x 、y 都小于0,即可求得b 的取值范围: b + 4 一——<0 6 b-8 -<0 3/.-4<b<8o 故选 A 。

九年级数学函数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函数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函数图像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函数图像综合练习1. 给出函数 y = x^2 的图像,请写出下列函数图像的方程和图像的特点:(1) y = -x^2(2) y = (x + 1)^2(3) y = -(x - 2)^22. 给出函数 y = |x| 的图像,请写出下列函数图像的方程和图像的特点:(1) y = |x - 1|(2) y = -|x + 2|(3) y = 2|x|练习题二:函数图像的平移与伸缩1. 给出函数 y = x^3 的图像,请写出下列函数图像的方程和图像的特点:(1) y = (x - 1)^3(2) y = (x + 2)^3(3) y = -2(x - 2)^32. 给出函数 y = |x| 的图像,请写出下列函数图像的方程和图像的特点:(1) y = |x - 1|(2) y = 2|x + 2|(3) y = -0.5|x|答案:练习题一:1. (1) y = -x^2,图像特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顶点在原点。

(2) y = (x + 1)^2,图像特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顶点在 (-1, 0) 处。

(3) y = -(x - 2)^2,图像特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顶点在 (2, 0) 处。

2. (1) y = |x - 1|,图像特点:折线,折点在 (1, 0) 处。

(2) y = -|x + 2|,图像特点:折线,折点在 (-2, 0) 处。

(3) y = 2|x|,图像特点:折线,折点在原点。

练习题二:1. (1) y = (x - 1)^3,图像特点:开口向上的尖顶抛物线,顶点在 (1, 0) 处。

(2) y = (x + 2)^3,图像特点:开口向上的钝顶抛物线,顶点在 (-2, 0) 处。

(3) y = -2(x - 2)^3,图像特点:开口向下的尖顶抛物线,顶点在 (2, 0) 处。

2. (1) y = |x - 1|,图像特点:折线,折点在 (1, 0) 处。

【中考压轴之满分集训】专题02 函数图像与性质综合题(四大类)(解析版)

【中考压轴之满分集训】专题02 函数图像与性质综合题(四大类)(解析版)

冲刺中考数学压轴之满分集训专题02函数图像与性质综合题(四大类)【类型一:分析函数图像】【典例1】(锦州)已知A,B两地相距10千米,上午9:00甲骑电动车从A 地出发到B地,9:10乙开车从B地出发到A地,甲、乙两人距A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所用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地的时间为.【答案】9:20【解答】解:因为甲30分走完全程10千米,所以甲的速度是千米/分,由图中看出两人在走了5千米时相遇,那么甲此时用了15分钟,则乙用了(15﹣10)分钟,所以乙的速度为:5÷5=1千米/分,所以乙走完全程需要时间为:10÷1=10分,因为9:10乙才出发,所以乙到达A地的时间为9:20;故答案为9:20.【变式1-1】(2022•潍坊)如图,在▱ABCD中,∠A=60°,AB=2,AD=1,点E,F在▱ABCD的边上,从点A同时出发,分别沿A→B→C和A→D→C 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线段EF扫过区域的面积记为y,运动时间记为x,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答案】A【解答】解:过点F作FH⊥AB于H,当0≤x≤1时,如图1,在Rt△FAH中,AF=x,∠A=60°,则FH=AF•sin A=x,∴线段EF扫过区域的面积y=x•x=x2,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1<x≤2时,如图2,过点D作DP⊥AB于P,则DP=AD•sin A=,∴线段EF扫过区域的面积y=×(x﹣1+x)×=x﹣,图象是y 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线段,当2<x≤3时,如图3,过点E作EG⊥CD于G,则CE=CF=3﹣x,∴EG=(3﹣x),∴线段EF扫过区域的面积y=2×﹣×(3﹣x)×(3﹣x)=﹣(3﹣x)2,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选:A.【变式1-2】(2022•齐齐哈尔)如图①所示(图中各角均为直角),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D→E路线匀速运动,△AFP的面积y随点P运动的时间x(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②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F=5B.AB=4C.DE=3D.EF=8【答案】B【解答】解:由图②的第一段折线可知:点P经过4秒到达点B处,此时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D→E路线匀速运动,∴AB=4.∵×AF•AB=12,∴AF=6,∴A选项不正确,B选项正确;由图②的第二段折线可知:点P再经过2秒到达点C处,∴BC=2,由图②的第三段折线可知:点P再经过6秒到达点D处,∴CD=6,由图②的第四段折线可知:点P再经过4秒到达点E处,∴DE=4.∴C选项不正确;∵图①中各角均为直角,∴EF=AB+CD=4+6=10,∴D选项的结论不正确,故选:B.【变式1-3】(2022•宜昌)如图是小强散步过程中所走的路程s(单位:m)与步行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图象.其中有一时间段小强是匀速步行的.则这一时间段小强的步行速度为()A.50m/min B.40m/min C.m/min D.20m/min【答案】D【解答】解:由函数图象知,从30﹣70分钟时间段小强匀速步行,∴这一时间段小强的步行速度为=20(m/min),故选:D.【变式1-4】(2022•辽宁)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4,在Rt△DEF 中,∠EDF=90°,∠F=30°,DE=4,点B,C,D,E在一条直线上,点C,D重合,△ABC沿射线DE方向运动,当点B与点E重合时停止运动.设△ABC运动的路程为x,△ABC与Rt△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能反映S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答案】A【解答】解:过点A作AM⊥BC,交BC于点M,在等边△ABC中,∠ACB=60°,在Rt△DEF中,∠F=30°,∴∠FED=60°,∴∠ACB=∠FED,∴AC∥EF,在等边△ABC中,AM⊥BC,∴BM=CM=BC=2,AM=BM=2,=BC•AM=4,∴S△ABC①当0<x≤2时,设AC与DF交于点G,此时△ABC与Rt△DEF重叠部分为△CDG,由题意可得CD=x,DG=x∴S=CD•DG=x2;②当2<x≤4时,设AB与DF交于点G,此时△ABC与Rt△DEF重叠部分为四边形AGDC,由题意可得:CD=x,则BD=4﹣x,DG=(4﹣x),﹣S△BDG=4﹣×(4﹣x)×(4﹣x),∴S=S△ABC∴S=﹣x2+4x﹣4=﹣(x﹣4)2+4,③当4<x≤8时,设AB与EF交于点G,过点G作GM⊥BC,交BC于点M,此时△ABC与Rt△DEF重叠部分为△BEG,由题意可得CD=x,则CE=x﹣4,DB=x﹣4,∴BE=x﹣(x﹣4)﹣(x﹣4)=8﹣x,∴BM=4﹣x在Rt△BGM中,GM=(4﹣x),∴S=BE•GM=(8﹣x)×(4﹣x),∴S=(x﹣8)2,综上,选项A的图像符合题意,故选:A.【类型二:判断函数图像】【典例2】(2020•铜仁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沿折线BCD从点B开始运动到点D,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DP的面积为y,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答】解:由题意当0≤x≤4时,y=×AD×AB=×3×4=6,当4<x<7时,y=×PD×AD=×(7﹣x)×4=14﹣2x.故选:D.【变式2-1】(2022•湖北)如图,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中有一条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的面积为S1,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2,若S=S1﹣S2,则S随t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答案】A【解答】解:由题意得:当0≤t<1时,S=4﹣t,当1≤t≤2时,S=3,当2<<t≤3时,S=t+1,故选:A.【变式2-2】(2022•绥化)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2﹣4ac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答】解:∵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函数图象开口向上,∴a>0,∵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函数图象顶点在x轴下方,开口向上,∴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一次函数y=ax+b2﹣4ac的图象位于第一,二,三象限,由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函数图象可知,点(2,4a+2b+c)在x轴上方,∴4a+2b+c>0,∴y=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据此可知,符合题意的是B,故选:B.【变式2-3】(2022•广西)已知反比例函数y=(b≠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cx﹣a(c≠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D【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b≠0)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b>0;∵A、B的抛物线都是开口向下,∴a<0,根据同左异右,对称轴应该在y轴的右侧,故A、B都是错误的.∵C、D的抛物线都是开口向上,∴a>0,根据同左异右,对称轴应该在y轴的左侧,∵抛物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c<0由a>0,c<0,排除C.故选:D.【类型三:反比例函数综合】【典例3】(2022•十堰)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k1>0)和y=(k2>0)的图象上.若BD∥y轴,点D的横坐标为3,则k1+k2=()A.36B.18C.12D.9【答案】B【解答】解:连接AC交BD于E,延长BD交x轴于F,连接OD、OB,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BE=CE=DE,设AE=BE=CE=DE=m,D(3,a),∵BD∥y轴,∴B(3,a+2m),A(3+m,a+m),∵A,B都在反比例函数y=(k1>0)的图象上,∴k1=3(a+2m)=(3+m)(a+m),∵m≠0,∴m=3﹣a,∴B(3,6﹣a),∵B(3,6﹣a)在反比例函数y=(k1>0)的图象上,D(3,a)在y=(k2>0)的图象上,∴k1=3(6﹣a)=18﹣3a,k2=3a,∴k1+k2=18﹣3a+3a=18;故选:B【变式3-1】(2021•鄂州)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AC⊥x轴于点C,AC交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于点B,点P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PAB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答案】8【解答】解:连接OA、OB,∵AC⊥x轴,∴AC∥y轴,=S△APB,∴S△AOB=2,∵S△APB=2,∴S△AOB由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得:S△AOC=6,S△BOC=,∴6﹣=2,解得:k=8,故答案为8.【变式3-2】(2021•荆州)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上的四点P1,P2,P3,P4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A2,A3,A4,再过P1,P2,P3,P4分别作y轴,P1A1,P2A2,P3A3的垂线,构造了四个相邻的矩形.若这四个矩形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S1,S2,S3,S4,OA1=A1A2=A2A3=A3A4,则S1与S4的数量关系为.【答案】S1=4S4【解答】解:∵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矩形面积S 是个定值,OA1=A1A2=A2A3=A3A4,∴S1=k,S2=k,S3=k,S4=k,∴S1=4S4.故答案为:S1=4S4.【变式3-3】(2022•毕节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对角线交于点E,反比例函数y=(x>0,k>0)的图象经过点C,E.若点A(3,0),则k的值是.【答案】4【解答】解:设C(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为AC的中点,∴E(,),∵点E在反比例函数y=上,∴,∴m=1,作CH⊥y轴于H,∴CH=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BC,∠ABC=90°,∴∠OBA=∠HCB,∵∠AOB=∠BHC,∴△AOB≌△BHC(AAS),∴BH=OA=3,OB=CH=1,∴C(1,4),∴k=4,故答案为:4.【变式3-4】(2022•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正方形ACBE的边长是,点B,C分别在x轴和y轴正半轴上,BO=2,ED⊥x轴于点D,ED的中点F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则k=.【答案】3【解答】解:∵正方形ACBE的边长是,BO=2,∴BC=BE=,∴OC===1,∵∠ABC=90°,∴∠OBC+∠EBD=90°,∵∠OBC+∠OCB=90°,∴∠OCB=∠EBD,在△OBC和△DEB中,,∴△OBC≌△DEB(AAS),∴BD=OC=1,DE=OB=2,∴OD=3,∴E(3,2),∵点F是ED的中点,∴F(3,1),∵点F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k=3×1=3,故答案为3.【变式3-5】(2021•广元)如图,点A(﹣2,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点M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N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OM=ON=5.点P(x,y)是线段MN上一动点,过点A和P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和E,<S△OPE时,x的取值范围是.连接OA、OP.当S△OAD【答案】1<x<4【解答】解:过点B作BF⊥ON于F,连接OB,过点C作CG⊥OM于点G,连接OC,如图,∵点A(﹣2,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4.∴y=.∵点A(﹣2,2),∴AD=OD=2.∴.设B(a,b),则ab=﹣4,OF=﹣b,BF=a.∴==2.=2.同理:S△OCG>S△OBF,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点P在线段BC上时,S△OPE<S△OPE.即当点P在线段BC上时,满足S△OAD∵OM=ON=5,∴N(0,﹣5),M(5,0).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mx+n,则:,解得:.∴直线MN的解析式为y=x﹣5.∴,解得:,.∴B(1,﹣4),C(4,﹣1).∴x的取值范围为1<x<4.【变式3-6】(2021•荆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斜边上的高为1,∠AOB=30°,将Rt△OAB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OCD,点A的对应点C恰好在函数y=(k≠0)的图象上,若在y=的图象上另有一点M使得∠MOC=30°,则点M的坐标为.【答案】(,1)【解答】解:作AE⊥OB于E,MF⊥x轴于F,则AE=1,∵∠AOB=30°,∴OE=AE=,将Rt△OAB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OCD,点A的对应点C为(1,),∵点C在函数y=(k≠0)的图象上,∴k=1×=,∴y=,∵∠COD=∠AOB=30°,∠MOC=30°,∴∠DOM=60°,∴∠MOF=30°,∴OF=MF,设MF=n,则OF=n,∴M(n,n),∵点M在函数y=的图象上,∴n=,∴n=1(负数舍去),∴M(,1),故答案为(,1).【变式3-7】(2021•达州)如图,将一把矩形直尺ABCD和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EFG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在x轴上,点G与点A重合,点F在AD上,EF交BC于点M,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F,M,若直尺的宽CD=1,三角板的斜边FG=4,则k=.【答案】﹣12【解答】解:过点M作MN⊥AD,垂足为N,则MN=CD=1,在Rt△FMN中,∠MFN=45°,∴FN=MN=1又∵FG=4,∴NA=MB=FG﹣FN=4﹣1=3,设OA=a,则OB=a+1,∴点F(﹣a,4),M(﹣a﹣1,3),又∵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F,M,∴k=﹣4a=3(﹣a﹣1),解得,a=3,∴k=﹣4a=﹣12,故答案为:﹣12.【类型4:二次函数综合】【典例4】(2021•广安)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4a﹣2b+c<0,③a﹣b≥x(ax+b),④3a+c<0,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为直线x=﹣1,即,∴b=2a,则b<0,∵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c>0,∴abc>0,故①正确;∵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横坐标在0和1之间,则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2和﹣3之间,∴当x=﹣2时,y=4a﹣2b+c>0,故②错误;∵x=﹣1时,y=ax2+bx+c的最大值是a﹣b+c,∴a﹣b+c≥ax2+bx+c,∴a﹣b≥ax2+bx,即a﹣b≥x(ax+b),故③正确;∵当x=1时,y=a+b+c<0,b=2a,∴a+2a+c=3a+c<0,故④正确;故选:C.【变式4-1】(2022•辽宁)抛物线y=a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直线y=kx+c与抛物线都经过点(﹣3,0).下列说法:①ab>0;②4a+c>0;③若(﹣2,y1)与(,y2)是抛物线上的两个点,则y1<y2;④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3,x2=1;⑤当x=﹣1时,函数y=ax2+(b﹣k)x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2B.3C.4D.5【答案】A【解答】解:∵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1,∴b=2a,b<0.∵a<0,b<0,∴ab>0,∴①的结论正确;∵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3,0),∴9a﹣3b+c=0,∴9a﹣3×2a+c=0,∴3a+c=0.∴4a+c=a<0,∴②的结论不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2,y1)关于直线x=﹣1对称的对称点为(0,y1),∵a<0,∴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0>﹣1,∴y1>y2.∴③的结论不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经过点(﹣3,0),∴抛物线一定经过点(1,0),∴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1,∴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3,x2=1,∴④的结论正确;∵直线y=kx+c经过点(﹣3,0),∴﹣3k+c=0,∴c=3k.∵3a+c=0,∴c=﹣3a,∴3k=﹣3a,∴k=﹣a.∴函数y=ax2+(b﹣k)x=ax2+(2a+a)x=ax2+3ax=a﹣a,∵a<0,∴当x=﹣时,函数y=ax2+(b﹣k)x有最大值,∴⑤的结论不正确.综上,结论正确的有:①④,故选:A.【变式4-2】(2022•烟台)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直线x=﹣,且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2,0).下列结论:①abc>0;②a=b;③2a+c=0;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D【解答】解:①由图可知:a>0,c<0,<0,∴b>0,∴abc<0,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由题意可知:=﹣,∴b=a,故②符合题意.③将(﹣2,0)代入y=ax2+bx+c,∴4a﹣2b+c=0,∵a=b,∴2a+c=0,故③符合题意.④由图象可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最小值小于0,令y=1代入y=ax2+bx+c,∴ax2+bx+c=1有两个不相同的解,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4-3】(2022•梧州)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是直线x =﹣1,直线l∥x轴,且交抛物线于点P(x1,y1),Q(x2,y2),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2>﹣8aB.若实数m≠﹣1,则a﹣b<am2+bmC.3a﹣2>0D.当y>﹣2时,x1•x2<0【答案】C【解答】解:根据函数图象可知a>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可得x=﹣=﹣1,∴b=2a,∴b2>0,﹣8a<0,∴b2>﹣8a.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函数的最小值在x=﹣1处取到,∴若实数m≠﹣1,则a﹣b﹣2<am2+bm﹣2,即若实数m≠﹣1,则a﹣b<am2+b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l∥x轴,∴y1=y2,令x=0,则y=﹣2,即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2),∴当y1=y2>﹣2时,x1<0,x2>0.∴当y1=y2>﹣2时,x1•x2<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a>0,∴3a>0,没有条件可以证明3a>2.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4-4】(2022•天津)已知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0<a<c)经过点(1,0),有下列结论:①2a+b<0;②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关于x的方程ax2+bx+(b+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C【解答】解:①∵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a+b+c=0,∵a<c,∴a+b+a<0,即2a+b<0,本小题结论正确;②∵a+b+c=0,0<a<c,∴b<0,∴对称轴x=﹣>1,∴当1<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本小题结论错误;③∵a+b+c=0,∴b+c=﹣a,对于方程ax2+bx+(b+c)=0,Δ=b2﹣4×a×(b+c)=b2+4a2>0,∴方程ax2+bx+(b+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本小题结论正确;故选:C.【变式4-5】(2021•福建)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图象过A(﹣3,y1),B(﹣1,y2),C(2,y3),D(4,y4)四个点,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若y1y2>0,则y3y4>0B.若y1y4>0,则y2y3>0C.若y2y4<0,则y1y3<0D.若y3y4<0,则y1y2<0【答案】C【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对称轴为直线x=1,观察图象可知,y1>y4>y2>y3,若y1y2>0,如图1中,则y3y4<0,选项A不符合题意,若y1y4>0,如图2中,则y2y3<0,选项B不符合题意,若y2y4<0,如图3中,则y1y3<0,选项C符合题意,若y3y4<0,如图4中,则y1y2>0,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4-6】(2021•恩施州)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3,0),顶点是(﹣1,m),则以下结论:①abc>0;②4a+2b+c>0;③若y≥c,则x≤﹣2或x≥0;④b+c=m.其中正确的有()个.A.1B.2C.3D.4【答案】B【解答】解:①∵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左边,与y轴交于负半轴,∴a>0,b>0,c<0,∴abc<0,故结论①错误;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3,0),顶点是(﹣1,m),∴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抛物线开口向上,∴当x=2时,y=4a+2b+c>0,故结论②正确;③由题意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1,∴x=,∴b=2a,把y=c,b=2a代入y=ax2+bx+c得:ax2+2ax+c=c,∴x2+2x=0,解得x=0或﹣2,∴当y≥c,则x≤﹣2或x≥0,故结论③正确;④把(﹣1,m),(1,0)代入y=ax2+bx+c得:a﹣b+c=m,a+b+c=0,∴b=,∵b=2a,∴a=,∵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a+b+c=0,∴c=,∴b+c=,故选:B.。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层·基础过关】(k≠0)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 ) 1.(2024·重庆中考)已知点(-3,2)在反比例函数y=kxA.-3B.3C.-6D.6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能是( ) 2.已知反比例函数y=k+2xA.-3B.-1C.0D.32(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不可能是( )3.反比例函数y=kxA.-6B.-7C.-8D.-9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AC平行于x轴,点B,C的横坐标都是3,BC=2,点D在AC上,且其横坐标为1,若反比例函数y=k(x>0)的图象经过点xB,D,则k的值是( )A.1B.2C.3D.325.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4)和(3,-4),则a=.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6.若点A(-5,y1),B(1,y2),C(5,y3)都在反比例函数y=-5x是.7.如图,已知点A(3,3),B(3,1),反比例函数y=k(k≠0) 图象的一支与线段AB有交点,x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k的整数值:.于点B(n,4).8.一次函数y=x+m经过点A(-3,0),交反比例函数y=kx(1)求m,n,k;(2)连接OB,求△AOB的面积;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若S△AOC<S△AOB,直接写出C的横坐(3)点C在反比例函数y=kx标a的取值范围.的图象交于点A,B,且B点纵坐9.如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标为-2.(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C(2,0),连接AC,BC,求△ABC的面积.【B层·能力提升】10.(2024·泸州中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k=0无实数根,则函数的图象交点个数为( )y=kx与函数y=2xA.0B.1C.2D.3(k>0)的图象与过点(-1,0)的直线AB相交于A,B两点.已知11.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点A的坐标为(1,3),点C为x轴上任意一点.如果S△=9,那么点C的坐标为( )ABCA.(-3,0)B.(5,0)C.(-3,0)或(5,0)D.(3,0)或(-5,0)12.(2024·扬州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0)的图象上,BC⊥x轴于点C,∠BAC=30°,将△ABC沿AB翻折,若点C x的对应点D落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C层·素养挑战】(a>0)图象的两支上(点A在第一象限),连接13.如图,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axAB交x轴于点C.点D,E在反比例函数y=b(b<0,x<0)图象上,AE∥x轴,BD∥y轴,x连接DE,BE.若AC=2BC,△ABE的面积为9,四边形ABDE的面积为14,则a-b的值为,a的值为.14.(2024·连云港中考)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1(k≠0)的的图象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点A的横坐标为2.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6x(1)求k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2)利用图象直接写出kx+1<6x(3)如图2,将直线AB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与函数y=6(x>0)的图象交于x点D,与y轴交于点E,再将函数y=6(x>0)的图象沿AB平移,使点A,D分别平移到x点C,F处,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参考答案【A层·基础过关】(k≠0)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C) 1.(2024·重庆中考)已知点(-3,2)在反比例函数y=kxA.-3B.3C.-6D.6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能是(A) 2.已知反比例函数y=k+2xA.-3B.-1C.0D.323.反比例函数y=k(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不可能是(D)xA.-6B.-7C.-8D.-9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AC平行于x轴,点B,C的横坐标都是3,BC=2,点D在AC上,且其横坐标为1,若反比例函数y=k(x>0)的图象经过点xB,D,则k的值是(C)A.1B.2C.3D.325.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4)和(3,-4),则a=-3.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6.若点A(-5,y1),B(1,y2),C(5,y3)都在反比例函数y=-5x是y2<y3<y1.(k≠0) 图象的一支与线段AB有交点, 7.如图,已知点A(3,3),B(3,1),反比例函数y=kx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k的整数值:4(答案不唯一).于点B(n,4).8.一次函数y=x+m经过点A(-3,0),交反比例函数y=kx(1)求m ,n ,k ;(2)连接OB ,求△AOB 的面积;(3)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x 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若S △AOC <S △AOB ,直接写出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得:-3+m =0,n +m =4,k =4n ,解得:m =3,n =1,k =4. (2)∵A (-3,0),B (1,4),∴△AOB 的底边OA =3,高为4,∴S △AOB =12×3×4=6.(3)∵S △AOC <S △AOB∴点B 到x 轴的距离大于点C 到x 轴的距离,∴点C 位于点B 的右侧,∴a >1. 9.如图,一次函数 y =x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交于点A ,B ,且B 点纵坐标为-2.(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C (2,0),连接AC ,BC ,求△ABC 的面积.【解析】(1)把y =-2代入 y =x +1,得x =-3,∴B (-3,-2),∵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过点B ,∴k =(-3)×(-2)=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6x ;(2)由{y =x +1y =6x解得{x=-3y=-2或{x=2y=3∴A(2,3),把y=0代入y=x+1,得0=x+1,解得x=-1∴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D(-1,0)∵点C(2,0),∴CD=2-(-1)=3∴△ABC的面积为12×3×(2+3)=152.【B层·能力提升】10.(2024·泸州中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k=0无实数根,则函数y=kx与函数y=2x的图象交点个数为(A)A.0B.1C.2D.311.如图,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与过点(-1,0)的直线AB相交于A,B两点.已知点A的坐标为(1,3),点C为x轴上任意一点.如果S△ABC=9,那么点C的坐标为(D)A.(-3,0)B.(5,0)C.(-3,0)或(5,0)D.(3,0)或(-5,0)12.(2024·扬州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BC⊥x轴于点C,∠BAC=30°,将△ABC沿AB翻折,若点C 的对应点D落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2√3.【C层·素养挑战】13.如图,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a(a>0)图象的两支上(点A在第一象限),连接x(b<0,x<0)图象上,AE∥x轴,BD∥y轴, AB交x轴于点C.点D,E在反比例函数y=bx连接DE,BE.若AC=2BC,△ABE的面积为9,四边形ABDE的面积为14,则a-b的值为12,a的值为9.14.(2024·连云港中考)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1(k≠0)的的图象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点A的横坐标为2.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6x(1)求k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2)利用图象直接写出kx+1<6x(3)如图2,将直线AB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与函数y=6(x>0)的图象交于x点D,与y轴交于点E,再将函数y=6(x>0)的图象沿AB平移,使点A,D分别平移到x点C,F处,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析】(1)∵点A在y=6的图象上x=3.∴A(2,3)∴当x=2时,y=62∴将点A(2,3)代入y=kx+1,得:k=1.(2)由(1)可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联立方程组{y=6 xy=x+1,解得{x=2y=3,{x=-3y=-2A(2,3),B(-3,-2),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3或0<x<2. (3)由题意可知C(0,1),CE=4.如图,过点C作CG⊥DE,垂足为G∵CE=4,∠CEG=45°,∴CG=2√2.又∵A(2,3),C(0,1),∴AC=2√2.由平移性质可知,阴影部分面积就是▱ACFD的面积,即2√2×2√2=8.。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测试卷函数和图像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测试卷函数和图像

函数及其图象专题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满分45分) 1.要使式子a +2a有意义,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2且a ≠0 C .a >-2或a ≠0 D .a ≥-2且a ≠0 2.已知反比例函数 y=a-2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2 B .a ≥2 C .a <2 D .a >23.如图2,火车匀速通过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时,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 与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4.若 ab >0,bc<0,则直线y=-a b x -cb 不通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若二次函数y=x 2-2x+c 图象的顶点在x 轴上,则c 等于( ) A .-1 B .1 C .21D .26.已知抛物线2:310c y x x =+-,将抛物线C 平移得到抛物线C '若两条抛物线C 、C ' 关于直线1=x 对称,则下列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25个单位 B .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3个单位C .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5个单位D .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6个单位7.已知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y=kbx的图象大致为( )。

8.二次函数y=x 2-4x+3的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则△ABC 的面积为( ).A .1B .3C .4D .69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 = ax 与正比例函数y =(b +c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火车隧道oyxoy xoy xoyx2图10.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四边形EFGH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 与点F 重合,点B ,D (F ),H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正方形ABCD 沿F→H 方向平移至点B 与点H 重合时停止,设点D 、F 之间的距离为x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 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11.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 <0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初中数学九年级总复习《函数》专题复习卷含答案

初中数学九年级总复习《函数》专题复习卷含答案

中考《函数》总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5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1.点P 关于 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3, -2), 则点P 关于 轴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 ) A.(-3,-2) B.(-2,3) C.(-3,2 ) D.(3,-2)2.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是成立的是( ) A. ab >0 B. b -a >0 C. a +b >0 D. a -b >03.对于二次函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x>0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 -7)C.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D.当x=2时,y 有最大值-3.4.如图, 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 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M, 与x 轴交于点N, 若AM:MN=1:2, 则k =( ) A.2 B.3 C.4 D.55.若将抛物线 沿着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再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 则得到的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A. (0, -2 )B. (0, 2)C. (1, 2)D. (-1, 2) 6.如图, 直线 相交于点P, 已知点P 的坐标为(1, -3), 则关于x 的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x>1 B.x<1 C.x>-3 D.x<-37.向最大容量为60升的热水器内注水, 每分钟注水10升, 注水2分钟后停止注水1分钟, 然后继续注水, 直至注满.则能反映注水量与注水时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8.如图, 将函数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得到一条新函数的图象, 其中点A (1, m ), B (4, n )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 若曲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9(图中的阴影部分), 则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B.C. D.9.如图, 菱形ABCD 边AD 与x 轴平行, A.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A.B 两点, 则菱形ABCD 的面积是( ) A.4 B. C. D.210.如图,抛物线 与x 轴交于点(-3,0),其对称轴为直线 ,结合图象分析下列结论: (abc>0 ; (3a+c>0;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分别为 ;⑤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2 B.3 C.4 D.5填空题(每小题4分, 共24分) 11.函数13-+=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第8题图12.二次函数 图象先沿x 轴水平向左平移3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的顶点A.C 的坐标分别为(0, 3)和(3, 0), , AC=2BC,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B, 则k 的值为_______.14.二次函数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根为 , 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_.15.如图, 直线 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 在射线AO 上有一点P, 当 是以AP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 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16.如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 ( , 1)在射线OM 上, 点B ( , 3)在射线ON 上, 以AB 为直角边做 , 以BA1为直角边作第二个 , 以A1B1为直角边作第三个 ……依此规律, 得到 , 则点B2018的纵坐标为___________.(1)三、解答题(17题8分, 18-22题每题10分, 23.24题每题12分, 25题14分, 共96分) (2)17.(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O 为坐标原点, 如图摆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将 沿y 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 得到 , 并写出B1的坐标. (4)将111B O A ∆作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图形222B O A ∆.在第三象限做 , 与 关于原点O 位似, 相似比为1: 2.18.(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点 在坐标系象限角平分线上, 求a 的值及点的坐标.第13题图A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9.(10分)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B的坐标分别为, , 连接AB, 以AB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ABC.(1)求点C的坐标.(2)求线段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20.(10分)已知A.B 两地之间有一条270 千米的公路, 甲、乙两车同时出发, 甲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 A 地匀速开往 B 地, 乙车从 B 地沿此公路匀速开往 A 地, 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乙车的速度为_____ 千米/时, a=____b=_____.(2)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甲车到达距B 地70 千米处时, 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21.(10分)某演唱会购买门票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 若单位赞助广告费10万元, 则该单位所购门票的价格为每张0.02万元;方式二, 如图所示.设购买门票x张, 总费用为y 万元.问题: (1)求方式一中y与x 的函数关系式;(总费用=广告费+门票费)(2)若甲乙两个公司分别采用方式一和方式二购买本场演唱会门票共400张, 且乙单位购买门票超过100张, 两单位共花费27.2万元, 求甲乙两公司各购买多少张门票?(1)22.(10分)如图, 抛物线与x轴交于A(-1, 0)、B(3, 0)两点, 与y轴交于点C, OB=OC, 连接B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连接BD.(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的正弦值.(3)求CBD(1)23.(12分)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过等边三角形BOC 的顶点B, OC=2, 点A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连接AC.AO. (2)求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表达式. 若四边形ACBO 的面积是 , 求点A 的坐标.24.(12分)某游泳馆每年夏季推出两种游泳付费方式.方式一: 先购买会员证, 每张会员证100元, 只限本人当年使用, 凭证游泳每次再付费5元;方式二: 不购买会员证, 每次游泳付费9元.设小明计划今年夏季游泳次数为x(x为正整数).(2)若小明计划今年夏季游泳的总费用为270元, 选择哪种付费方式, 他游泳的次数比较多?(3)当x>20时, 小明选择哪种付费方式更合算?并说明理由.25.(14分)如图, 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 抛物线过A.B两点.(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x=t, 在第一象限交直线AB于M, 交这个抛物线于N.当t取何值时, MN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在(2)的情况下, 以点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 直接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1.C2.B3.D4.C5.A6.A7.D8.D9.B 10.C 备用图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 共24分)11.13≠-≥x x 且 12.1)2(22++-=x y 或7822---=x x y 13.427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8分)(1) 如图 即为所求, B1(4, -1).…… (3分) (2)如图222B O A ∆即为所求.……(5分)(3)如图33OB A ∆即为所求.……(8分)18.解: (10分)当点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时, …… (1分) 即 1-2a=a-2∴ a=1 ……(3分) 此时, 点的坐标为(-1, -1). …… (5分)当点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时, …… (6分) 即 1-2a= -(a-2)∴ a=-1 …… (8分) 此时, 点的坐标为(3, -3). ……(9分) 因此, 当a 的值为1时, 点的坐标为(-1, -1);当a 的值为-1时, 点的坐标为(3, -3) ……(10分) 19.(10分)解: 过点B 作BE ⊥x 轴, 交x 轴于点E, ……(1分) ∵点A.B 的坐标分别为 , ∴AE= , BE=1……(2分) 在 中,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2…… ∵sin ∠BAE=AB BE =21∴∠BAE=30°……(4分) ∵⊿ABC 是等边三角形 ∴∠CAE=90°……(5分) ∴点C )2,23(-.……(6分) (2)设BC 所在直线表达式为)0(≠+=k b kx y ……(7分)∵直线过点C )2,23(-和点B )1,23(代入得∴{b k b k +-=+=232231……(8分)解得 ⎪⎪⎩⎪⎪⎨⎧=-=2333b k ……(9分) ∴BC 所在直线表达式为2333+-=x y ……(10分) 20.(10分)(1)乙车的速度为75 千米/时, a=3.6 ,b= 4.5.……(3分) (2)60×3.6=216(千米)当2<x ≤3.6时, 设 , 根据题意得:⎩⎨⎧=+=+2166.3021111b x b k 解得⎩⎨⎧-==27013511b k);6.32(270135≤<-=x x y ……(5分)当3.6<x ≤4.5时, 设 , 根据题意得:⎩⎨⎧=+=+2705.42166.32222b k b k 解得⎩⎨⎧==06022b k∴)5.46.3(60≤<=x x y ……(7分)因此⎩⎨⎧≤<≤<-=)5.46.3(60)6.32(270135x x x x y ……(8分)甲车到达距B 地70千米处时行驶的时间为: , 将x =620代入得千米)(180270620135=-⨯=y ……(9分)21.因此, 甲车到达距B 地70千米处时, 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为180千米。

初三数学函数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函数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函数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y = x^2 + 1B. y = |x|C. y = x^3 + 2xD. y = sin(x)答案:B2. 函数y = 2x - 5在x = 3处的函数值为()A. -1B. 1C. -5D. 1答案:A3.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2, 2],则函数y = |x| + 1的值域为()A. [0, 3]B. [1, 2]C. [-1, 2]D. [1, 3]答案:D4. 数集S = {x | -3 ≤ x ≤ 3},则数集S的平均数为()A. 3B. 0C. -3D. 1答案:B二、填空题1. 设函数y = f(x),若f(-2) = 4,f(0) = 1,则f(x)的导数f'(x) =_______。

答案:-32. 若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则f(x)是一个_________函数。

答案:偶3. 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像与x轴交于两个点,且这两个点的横坐标之和为-3,则a + b + c = _______。

答案:-3三、计算题1. 设函数y = f(x) = 2x^2 - 3x + 1,求f(-1)的值。

解:将x = -1代入函数y = 2x^2 - 3x + 1中,得到:f(-1) = 2(-1)^2 - 3(-1) + 1= 2 - (-3) + 1= 2 + 3 + 1= 6所以f(-1)的值为6。

2. 函数y = f(x)的图像经过点P(1, 3),且过点P的切线斜率为4,求函数f(x)的表达式。

解:由题意得,函数f(x)在点P(1, 3)处的导数为4,即f'(1) = 4。

设f'(x) = a,则有f'(1) = a = 4。

对f(x)进行求导,得到f'(x) = 4,则f(x) = 4x + b。

将点P(1, 3)代入函数f(x)中,得到:3 = 4(1) + b= 4 + b∴ b = 3 - 4 = -1所以函数f(x)的表达式为f(x) = 4x - 1。

历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函数及其图像专题训练及答案

历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函数及其图像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函数及其图象)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 (A )与电阻R (Ω)成反比例.如图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 与电阻R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 表示电流I 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I =6R B .I =-6RC .I =3RD .I =2R3.函数xy 1=和函数y=x 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0个 4.设A (x 1,y 1)、B (x 2,y 2)是反比例函数y=x2-图象上的两点,若x 1<x 2<0,则y 1与y 2之间的关系是( )。

A. y 2<y 1<0B. y 1<y 2<0C. y 2>y 1>0D. y 1>y 2>0 5.已知方程组⎩⎨⎧-=--=-3232y x y x 的解为⎩⎨⎧=-=11y x ,则函数y=2x+3与y= 12 x+32的交点坐标为( )。

A .(l ,5)B .(-1,1)C .(l ,2)D .(4,l ) 6.反比例函数xk y 3+=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3 B .K ≥-3 C .K >3 D .K <-3. 7.当k <0时,反比例函数y =xk和一次函数y =kx +2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

oxyoxyoxyoyxABC D8.如图,正比例函数y=x 和y=m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象限内的A 、C 两点,过A 、C 分别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B 、D.若直角三角形AOB 与直角三角形COD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与S 2的关系为( )。

中考数学函数及图象复习测试.doc

中考数学函数及图象复习测试.doc

中考数学函数及图象复习测试学校:姓名:一、学习的目标:掌握正、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二、知识点归纳:1、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平面内一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叫做这点的坐标。

在平面内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就可以把“形”(平面内的点)和“数”(有序实数对)紧密结合起来。

2、函数的概念:设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于实际问题,自变量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对于纯数学问题,自变量取值应保证数学式子有意义。

4、正比例函数:如果y=kx(k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5、、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6、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7、反比例函数及性质(1)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分别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2)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分别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8、一次函数 如果y=kx+b(k,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9、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10、一次函数y=kx +b 的性质(1)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9、二次函数的性质(1)函数y=ax 2+bx+c(其中a 、b 、c 是常数,且a ≠0)叫做的二次函数。

(2)利用配方,可以把二次函数表示成y=a(x+ab 2)2+a b ac 442-或y=a(x-h)2+k 的形式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当a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a b2或x=h抛物线的顶点是(-a b 2,a b ac 442-)或(h,k)三、学习的过程:分层练习(A 组)一、选择题:1.函数1-=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2.在函数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3.在函数35-=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x ≥3 (B )x ≠3 (C )x>3 (D )x<34. 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1,2)B .(-1,2)C .(1,-2)D .(-1,-2)5. 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 、(-1,2)B 、(-1,-2)C 、(1,-2)D 、(2,-1)6.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一定在( )A. 抛物线 上B. 双曲线 上C. 直线 上D.直线 上7. 若反比例函数)0(≠=k x ky 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的值为A .-2B .21-C .2D .218. 函数y=-x+3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三、四象限(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二、四象限9.函数y=2x-1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如图所示,函数2-=xy的图象最可能是()(D)11.为解决药价虚高给老百姓带来的求医难的问题,国家决定对某药品分两次降价。

初三数学函数及其图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及其图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及其图像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于实数c、d,我们可用min{ c,d }表示c、d两数中较小的数,如min{3,}=.若关于x 的函数y = min{,}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a、t的值可能是A.3,6B.2,C.2,6D.,6【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只能,观察图象两个函数交点为(3,0),则有18=,以上选项中2,6代入恰好合适。

时不存在。

故选C2.某公司生产一种新型节能电水壶并加以销售,现准备在甲城市和乙城市两个不同地方按不同销售方案进行销售,以便开拓市场.若只在甲城市销售,销售价格为y(元/件)、月销量为x(件),y是x的一次函数成本为50元/件,无论销售多少,每月还需支出广告费72500元,设月利润为(元)(利润=销售额-成本-广告费).若只在乙城市销售,销售价格为200元/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成本为a元/件(a为常数,40≤a≤70),当月销量为x(件)时,每月还需缴纳x2元的附加费,设月利润为(元)(利润=销售额-成本-附加费).【1】当x=1000时,y= ▲元/件,w甲= ▲元【答案】190 67500;【2】分别求出,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x的取值范围);【答案】w甲= x2+150 x-72500,W乙= x2+(200)x【3】当x为何值时,在甲城市销售的月利润最大?若在乙城市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与在甲城市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相同,求a的值;【答案】a=60【4】如果某月要将5000件产品全部销售完,请你通过分析帮公司决策,选择在甲城市还是在乙城市销售才能使所获月利润较大?【答案】选择甲3.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将=代入,这个函数将失去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值叫做自变量x的奇异值,请写出一个函数,使2和-2都是这个函数的奇异值,你写出的函数为▲ .【答案】.答案不唯一,如等;【解析】函数自变量的奇异值就是函数没意义,如分式的分母为零等4.如图,直线(>0)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R,与轴的交点为P,与轴的交点为Q;作RM⊥轴于点M,若△OPQ与△PRM的面积是9∶1,则▲.【答案】2【解析】如图,有直线方程,得Q(0,-3)即因为RM⊥,所以△OPQ与△PRM相似。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检测卷(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检测卷(答案)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已知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 A )A .(1,2)B .(2,9)C .(5,3)D .(-9,-4)3.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C )A .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C .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4.若直线y =-2x -4与直线y =4x +b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4<b <8 B .-4<b <0 C .b <-4或b >8D .-4≤b ≤85.如图,A 、B 两点在双曲线y =4x上,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已知S阴影=1,则S 1+S 2=( D )A .3B .4C .5D .66.抛物线y =x 2-4x +3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A )A .(4,-1)B .(0,-3)C .(-2,-3)D .(-2,-1)7.设A (-2,y 1)、B (1,y 2)、C (2,y 3)是抛物线y =-(x +1)2+m 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A .y 1>y 2>y 3B .y 1>y 3>y 2C .y 3>y 2>y 1D .y 2>y 1>y 38.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 =x 2-2(b -2)x +b 2-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A )A .b ≥54B .b ≥1或b ≤-1C .b ≥2D .1≤b ≤29.如图,矩形ABCD 的顶点A 在第一象限,AB ∥x 轴,AD ∥y 轴,且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 重合.在边AB 从小于AD 到大于AD 的变化过程中,若矩形ABCD 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经过动点A 的反比例函数y =kx(k ≠0)中k 的值的变化情况是( C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解析:设矩形ABCD 中,AB =2a ,AD =2b .∵矩形ABCD 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2(2a +2b )=4(a +b )为定值,∴a +b 为定值.∵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 重合,∴k =12AB ·12AD=ab .又∵a +b 为定值,∴当a =b 时,ab 最大,∴在边AB 从小于AD 到大于AD 的变化过程中,k 的值先增大后减小.10.一次函数y =ax +b (a ≠0)、二次函数y =ax 2+bx 和反比例函数y =kx (k ≠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A .b =2a +kB .a =b +kC .a >b >0D .a >k >0解析:∵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点A 的坐标为(-2,0),∴-2a +b =0,∴b =2a .又∵抛物线开口向上,∴a >0,则b >0.而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 >0.∴2a +k >2a ,即b <2a +k .故A 选项错误;假设B 选项正确,则将b =2a 代入a =b +k ,得a =2a +k ,a =-k .又∵a >0,∴-k >0,即k <0,这与k >0相矛盾,∴a =b +k 不成立.故B 选项错误;再由a >0,b =2a ,知a 、b 两数均是正数,且a <b ,∴b >a >0.故C 选项错误.这样,就只有D 选项正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一次函数y =k x +b ,当1≤x ≤4时,3≤y ≤6,则k·b 的值是__2或-7__. 12.若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且过点A (m ,n ),B (m +6,n ),则n =__9_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已知点A (3,4),将O A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至O A ′,则点A ′的坐标是__(-4,3)__.14.如图,直线x =2与反比例函数y =2x 和y =-1x 的图象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点P是y 轴上任意一点,则△P AB 的面积是__1.5__.15.如图,点A 在双曲线y =6x上,过点A 作A C ⊥x 轴,垂足为C ,O 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点B,当O A=4时,则△ABC周长为27.16.如图是某地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桥拱在竖直平面内,与水平桥面相交于A、B两点,桥拱最高点C到AB的距离为9 m,AB=36 m,D、E为桥拱底部的两点,且DE∥AB,点E到直线AB的距离为7 m,则DE的长为__48__m.三、解答题(共52分)17.(6分)已知点A(a-2,-2),B(-2,2b+1),分别根据以下要求确定a、b的值.(1)直线AB∥x轴;(2)A、B两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解:(1)∵直线AB∥x轴,∴2b+1=-2,a-2≠-2,解得a≠0,b=-32.(2)∵A、B两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2=-2,2b+1=-2,解得a=0, b=-32.18.(6分)已知y=(m+1)x2-|m|+n+4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1)求m、n的值;(2)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解:(1)∵y=(m+1)x2-|m|+n+4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m+1≠0,2-|m|=1,解得m =1.∴m=1,n为任意实数.(2)∵y=2x+n+4的图象过原点,∴n+4=0,解得n=-4.∴当m=1,n=-4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19.(6分)如图1所示,在A、B两地之间有汽车站C站,客车由A地驶往C站,货车由B地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图2是客车、货车离C站的距离y1、y2(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1)填空:A、B两地相距__420__千米;(2)求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客、货两车何时相遇?(2)解:由图可知货车的速度为60÷2=30(千米/时),货车到达A 地一共需要2+360÷30=14(小时).设y 2=kx +b ,代入点(2,0)、(14,360),得⎩⎪⎨⎪⎧ 2k +b =0,14k +b =360,解得⎩⎪⎨⎪⎧k =30,b =-60,所以y 2=30x -60. (3)解:设y 1=mx +n ,代入点(6,0)、(0,360),得⎩⎪⎨⎪⎧6m +n =0,n =360,解得⎩⎪⎨⎪⎧m =-60,n =360,所以y 1=-60x +360.由y 1=y 2,得-60x +360=30x -60,解得x =143.故客、货两车经过143小时相遇.20.(6分)已知某市2016年企业用水量x (吨)与该月应缴的水费y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当x ≥50时,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企业2016年10月份的水费为620元,求该企业2016年10月份的用水量; (3)为贯彻省委发展战略,鼓励企业节约用水,该市自2017年1月开始对月用水量超过80吨的企业加收污水处理费,规定:若企业月用水量x 超过80吨,则除按2016年收费标准收取水费外,超过80吨部分每吨另加收x20元,若某企业2017年3月份的水费和污水处理费共600元,求这个企业该月的用水量.解:(1)设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y =kx +b .∵直线y =kx +b 经过点(50,200),(60,260),∴⎩⎪⎨⎪⎧ 50k +b =200,60k +b =260,解得⎩⎪⎨⎪⎧k =6,b =-100,∴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y =6x -100. (2)由图可知,当y =620时,x >50,∴6x -100=620,解得x =120.故该企业2016年10月份的用水量为120吨. (3)由题意得6x -100+x20(x -80)=600,化简,得x 2+40x -14 000=0,解得x 1=100,x 2=-140(不合题意,舍去).故这个企业2017年3月份的用水量是100吨.21.(7分)如图,直线y =k 1x +b 与双曲线y =k 2x 相交于A (1,2)、B (m ,-1)两点.(1)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2)若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为双曲线上的三点,且x 1<x 2<0<x 3,请直接写出y 1、y 2、y 3的大小关系式;(3)观察图象,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 1x +b >k 2x的解集.解:(1)∵双曲线y =k 2x 过点A (1,2),∴k 2=2.∴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 =2x .∵点B (m ,-1)在双曲线y =2x上,∴m =-2,则B (-2,-1).由点A (1,2)、B (-2,-1)在直线y =k 1x +b 上,得⎩⎪⎨⎪⎧ k 1+b =2,-2k 1+b =-1.解得⎩⎪⎨⎪⎧k 1=1,b =1.∴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1. (2)y 2<y 1<y 3. (3)x >1或-2<x <0.22.(7分)如图,已知A ⎝⎛⎭⎫-4,12,B (-1,2)是一次函数y =k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mx (m ≠0,m <0)图象的两个交点,A C ⊥x 轴于点C ,B D ⊥y 轴于点D.(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 的值;(3)P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连结P C 、P D ,若△P C A 和△P D B 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解:(1)当-4<x <-1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故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2)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因为y =kx +b 的图象过点⎝⎛⎭⎫-4,12,(-1,2),则⎩⎪⎨⎪⎧-4k +b =12,-k +b =2,解得⎩⎨⎧k =12,b =52,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52.反比例函数y=mx 图象过点(-1,2),则m =-1×2=-2. (3)连结PC 、PD ,设P ⎝⎛⎭⎫x ,12x +52.由△PCA 和△PDB 面积相等,得12×12×(x +4)=12×|-1|×⎝⎛⎭⎫2-12x -52,解得x =-52,则y =12x +52=54,∴点P 的坐标是⎝⎛⎭⎫-52,54. 23.(7分)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某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由政府协调,本市企业按成本价提供产品给大学毕业生自主销售,成本价与出厂价之间的差价由政府承担.李明按照相关政策投资销售本市生产的一种新型节能灯.已知这种节能灯的成本价为每件10元,出厂价为每件12元,每月销售量y (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关系近似满足一次函数:y =-10x +500.(1)李明在开始创业的第一个月将销售单价定为20元,那么政府这个月为他承担的总差价为多少元?(2)设李明获得的利润为w(元),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 (3)物价部门规定,这种节能灯的销售单价不得高于25元.如果李明想要每月获得的利润不低于3000元,那么政府为他承担的总差价最少为多少元?解:(1)当x =20时,y =-10x +500=-10×20+500=300,300×(12-10)=600,即政府这个月为他承担的总差价为600元. (2)依题意,得w =(x -10)(-10x +500)=-10x 2+600x -5000=-10×(x -30)2+4000.∵a =-10<0,∴当x =30时,w 有最大值4000.即当销售单价定为30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4000元. (3)由题意,得-10x 2+600x -5000=3000,解得x 1=20,x 2=40.∵a =-10<0,抛物线开口向下,∴结合图象可知:当20≤x ≤40时,w ≥3000.又∵x ≤25,∴当20≤x ≤25时,w ≥3000.设政府每个月为他承担的总差价为p 元,则p =(12-10)×(-10x +500)=-20x +1000.∵k =-20<0.∴p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25时,p 有最小值500.即销售单价定为25元时,政府每个月为他承担的总差价最少为500元.24.(7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 =-14x 2-12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1)求点A 、B 、C 的坐标;(2)点E 是此抛物线上的点,点F 是其对称轴上的点,求以A 、B 、E 、F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 CM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令y =0,得-14x 2-12x +2=0,∴x 2+2x -8=0,解得x =-4或2,∴点A 坐标为(2,0),点B 坐标为(-4,0).令x =0,得y =2,∴点C 坐标为(0,2). (2)①AB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AB =EF =6,对称轴x =-1,∴点E 的横坐标为-7或5,∴点E 坐标为⎝⎛⎭⎫-7,-274或⎝⎛⎭⎫5,-274,此时点F ⎝⎛⎭⎫-1,-274,∴以A 、B 、E 、F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6×274=812;②当点E 在抛物线顶点时,点E ⎝⎛⎭⎫-1,94,设对称轴与x 轴交点为M ,令EM 与FM 相等,则四边形AEBF 是菱形,此时以A 、B 、E 、F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2×6×92=272. (3)如图所示,①当C 为顶点时,CM 1=CA ,CM 2=CA ,作M 1N ⊥OC 于点N .在R t △CM 1N 中,CN =CM 21-M 1N 2=7,∴点M 1坐标为(-1,2+7),点M 2坐标为(-1,2-7);②当M 3为顶点时,∵直线AC 解析式为y =-x +2,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为y =x ,∴点M 3坐标为(-1,-1);③当点A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不存在.综上所述,点M 坐标为(-1,-1)或(-1,2+7)或(-1,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函数及图象复习测试学校:姓名:、学习的目标:掌握正、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知识点归纳:1、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平面内一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叫做这点的坐标。

在平面内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就可以把“形”(平面内的点)和“数”(有序实数对)紧密结合起来。

2、函数的概念:设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对于实际问题,自变量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对于纯数学问题,自变量取6、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1)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7、反比例函数及性质函数y = d是常数丈2"叫做反比例函数.x(1)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分别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2)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分别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4、正比例函数:如果y=kx(k是常数,k M0),那么,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应保证数学式子有意义。

5、、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直驛过r三象限直銭经it二四象限8、一次函数如果y=kx+b(k,b是+常数,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过心上的一条直线豪k(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9、二次函数的性质(1) 函数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且a=0)叫做的二次函数。

(2) 利用配方,可以把二次函数表示成y=a(x+P) 2+4ac_『或y=a(*h) 2+k的形式2a 4a(3)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a v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或x=h2a2抛物线的顶点是(-—, 皱—)或(h,k)2a 4a三、学习的过程:分层练习(A组)一、选择题:i•函数y = "-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xv 1B. x > 1 C . x > 1 D. X M 112. 在函数 ' 一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X- 1A. ' - iB. T ;;C. . 1D. /.: 一3. 在函数科=仝一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l x —3(A) x> 3 ( B) x工3 (C) x>3 (D) x<34. 点P (-1 , 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1, 2)B. (-1 , 2) C . (1, -2 ) D . (-1 , -2 )5. 点M (1, 2)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 1, 2)B、(一1,-2)C、(1,-2)D、(2,- 1)6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 )A.抛物线/ -;;上1双曲线上C.直线直线:上8. 函数y=-x+3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 D.7.若反比例函数A. -2k ,y = —(k =0)的图象经过点(-1,xB. -12C. 22), 则k的值为(B) 三、四象限sOB14 . 8某小工厂现在年产值150万元,计划今后每年增加 20万元,年产值y (万元)与年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A . y =150x 20 y =15 2xC. y =150 20x.y = 20x15.关于函数y = -2x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2,1) (C )当x •丄时,y 5216 . 一次函数y=ax+b 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a v 0,b v 0(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二、四象限9. 函数y = 2x-1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 .为解决药价虚高给老百姓带来的求医难的问题,国家决定对某药品分两次降价。

若设平均每 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该药品的原价是m 元,降价后的价格是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A) y =2m(1 -x) ( B ) y = 2m(1 + x) (C ) y = m(1 - x)2 ( D ) y = m(1 + x)2 13 . 一辆汽车由淮安匀速驶往南京,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汽车距南京的路程 驶时间t (小时)的关系的是()s (千米)和行t)B . a v 0,b > 0C . a >0,b >0D . a >0,b v 0 xy=x 2- 2x+3 配方为 y=(x-h)2+k 的形式,则 y= y=k 的图象过点(3, -4),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x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x -3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 一 1)的函数解析式: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一次函数y = -2x+b ,当x =3时,y =1,贝U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点P ( — 2, 3),则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是(,)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数y =ax • b 的图像如图所示,贝U y 随x 的增大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反比例函数y —5的图像在 象限。

17•若反比例函数A.k 工0 y =匕3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有()xB.k 工3C.k<3D.k>318. 函数y A. 21 =x 2B-1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9 . 八一存*4的对称轴是A 、x = — 2 抛物线 C 、 D 、x = 420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 x 轴上D. y 轴上二、填空题:1.抛物线y - 2x -3与x 轴分别交12不经过第 _______A B 两点,贝U AB 的长为八二x 1 直线 3 r 象限. 若反比例函数 y 丄图象经过点A (2 , - 1),则k =x若将二次函数 若反比例函数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数y =3x2_ 4x_5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2x —113. ______________ 当k = 时,反比例函数y=—k(x>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只需填一个数)xJ2x + 114.函数y=蛊-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15.若正比例函数y=mx (m^0)和反比例函数y=n ( 0)的图象都经过点(2,3),则xm = _____ , n = ________ .三、解答题: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5x 7 2小(1)y= ;(2) y=x -x-2;23 .-------(3)y= - ; (4) y= x 34x+8解:(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某市民用电费标准为每度0.50元,求电费y (元)关于用电度数x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20cm2,设它的底边长为x (cm),求底边上的高y (cm)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3)在一个半径为10 cm的圆形纸片中剪去一个半径为r (cm)的同心圆,得到一个圆环.设圆环的面积为S (cm2),求S关于r的函数关系式.3. 已知弹簧的长度y (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重物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6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分析已知y与x的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则解析式必是y二 ______________ 的形式,所以要求的就是_____ 和b的值。

而两个已知条件就是x和y的两组对应值,也就是当x= _________ 时,y=6, 即得到点(___ ,6);当x=4时,y= 7.2,即得到点(4,7.2)。

可以分别将两个点的坐标代入函数式,得到一个关于k,b的方程组,进而求得 ______ 和b的值。

解设所求函数的关系式是y= kx+ b,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组,得」所以所求函数的关系式是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下题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下图,写出它的关系式。

分析:由图可知直线经过两点(—,—)、(—,解:5、一次函数中,当x =1时,y =3 ;当x - -1时,y =7,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解:设所求一次函数为___________ ,则依题意得6、已知一次函数y=_kx+b 的图象经过点(-1, 1)和点(1,-5),求 (1)函数的解析式(2)当x=5时,函数y 的值。

四.综合题:(3分+2分+3分+4分)5 3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A(-2,自、B(0, -|)和C(1,-2)三点。

(1) 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 通过配方,求函数的顶点 P 的坐标;(3) 若函数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E 、F ,( E 在F 的左边),求出E 、 (4)作出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当「解方程组得匸•••所求一次函数为 __________F 两点的坐标x取什么时,y >0,y v 0,y=0函数及图象答案分层练习(A 组)一•选择题: C B C A C D A D B C C B C D A C C B C 二•填空题:b 一35.解:y=kx+b k +b =1+b = —5 ⑵ y=-171. 42.3. —4.y=(x-1)+2 125. y=-— x 7. y=-x 等 8.7 9. (-2,-3) 10.减小 11. 二、四 13. -1 等 14.x > - 2 且 x -:^ 1 15. 3 62三•解答题:1.( 1)一切实数 (2)—切实数2. (1)y =0.5x (x > 0) (2)y= (3) 40 x = 2 (4)x (3)s=100 > -3 2 r 2 (0 v r v 10)3.分析: kx+b k解: 4.分析: 解: 4k b =7.2(2, 0) (0, -3 )y=kx+b kx + b =3 b ■ -3 y=0.3x+6 .y=3x-3 2四.① y=0.5x 2-x-1.5 ② y=0.5(x-1) 2-2 p(1,-2) .y=-2x+5y=-3x-2③ E( -1,0 ) F(3,0)④ 图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