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函数及其图像

合集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1)

【中考一轮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1)

当堂训练---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换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0.5x2经过平移得到抛物
线y=0.5x2-2x,其对称轴与两段抛物线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 B )
A.2
B.4
C.8
D.16
2.将抛物线y=0.5x2-6x+21向左平移2个
单位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D )
A.y=0.5(x-8)2+5 B.y=0.5(x-4)2+5
人教版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
•§3.6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2)
目录
01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换
0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03 二次函数图象的最值问题
考点聚焦---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换
二次函数图 平 移 ①先求出原抛物线的顶点;
象的平移


②后求出变换后的抛物线的顶点; ③写出变换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例1】将抛物线y=x2+2x-3,化成顶点式为_y_=_(_x_+_1_)_2_-_4__; (1)该抛物线是由y=x2_向__左__1_个__单__位__,_再__向__下__4_个___单__位__平移得到的;
(2)写出该抛物线关于x轴,y轴,原点和(1,1)对称的抛物线解析式: 关于 x 轴对称:_y_=_-_x_2_-_2_x_+_3___;_y_=_-_(_x_+_1_)_2_+_4___。 关于 y 轴对称:_y_=__x_2_-_2_x_-_3___;_y_=__(_x_-_1_)_2_-_4___。 关于 x=2 对称:_y_=_x_2_-_1_0_x_+_2_1__;_y_=_(_x_-_5_)_2_-_4____。 关于原 点对称:_y_=_-_x_2_+_2_x_+_3___;_y_=_-_(_x_-_1_)_2_+_4___。 关于(1,1)对称:_y_=_-_x_2_+_6_x_-_9___;_y_=_-_(_x_-_3_)_2_+_6___。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像 第11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件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像 第11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件
中的函数表达式为
y=-x+2
.
图 11-1
2021/12/9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y= x

,图②
课前双基巩固
5. [八上 P164 探索改编] 已知一次函数 y=2x+4.
图 11-2
(1)在如图 11-2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像;
(2)图像与 x 轴的交点 A 的坐标是 (-2,0) ,与 y 轴的交点 B 的坐标是 (0,4)
与 x 轴交点坐标
令 y=0,求出对应的 x 值
两直线的
与 y 轴交点坐标
令 x=0,求出对应的 y 值
交点坐标
与其他函数图
像的交点坐标
一条直线与坐标轴围
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021/12/9
解由两个函数表达式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即两函数
图像的交点坐标

1


2

直线 y=kx+b(k≠0)与 x 轴的交点为 - ,0 ,与 y 轴的交点为(0,b),三角形面积为 S△= - ×|b|(用
a2+a2=
直线 y=2x+1 向右、向上平移 3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 y=2x-2.
2021/12/9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2
3 2 ,解得 a=3.
高频考向探究
[方法模型] 直线 y=kx+b(k≠0)在平移过程中 k 值不变.平移的规律是:若上下平移,则直接在常数 b 后加上或减
去平移的单位长度数;若向左(或向右)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则直线 y=kx+b(k≠0)变为 y=k(x±m)+b,其口诀是上加

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课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课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解:(1)过点 D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F,∵点 D 的坐标为(4,3),∴OF
=4,DF=3,∴OD=5,∴AD=5,∴点 A 坐标为(4,8),∴k=xy=4×8
=32,∴k=32 (2)将菱形 ABCD 沿 x 轴正方向平移,使得点 D 落在函数 y=3x2(x>0)的
图象 D′点处,过点 D′做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F′.∵DF=3,∴D′F′=3,∴ 点 D′的纵坐标为 3,∵点 D′在 y=3x2的图象上,∴3=3x2,解得:x=332,即 OF′=332,∴FF′=332-4=230,∴菱形 ABCD 平移的距离为230
3.(2015·苏州)若点 A(a,b)在反比例函数 y=2x的图象上,则代数式 ab
-4 的值为( B)
A.0 B.-2 C.2 D.-6
4.(2015·牡丹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xa与 y=ax+1(a≠0)
的图象可能是( B )
,A)
,B)
,C)
,D)
5.(2015·青岛)如图,正比例函数 y1=k1x 的图象与反 比例函数 y2=kx2的图象相交于 A,B 两点,其中点 A 的横坐标为 2,当
①ACMN =||kk12||; ②阴影部分面积是12(k1+k2); ③当∠AOC=90°时,|k1|=|k2|; ④若 OABC 是菱形,则两双曲线既关于 x 轴对称,也关于 y 轴对称.
其中正确的是①__④__.(把所有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3)(2015·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8,1),B(0,-3), 反比例函数 y=kx(x>0)的图象经过点 A,动直线 x=t(0<t<8)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 M,与直线 AB 交于点 N.

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课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课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的.由此可知直线y=kx+b(k≠0,b≠0)与直线y=kx(k≠0)平行.
4)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着共同的性质:
①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②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考点二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正比例函数y= kx中,|k|越大,直线y= kx越靠近y轴;反之,|y|越小,直线y= kx越靠近x轴.
C.3
D.−3或3
∴9 = 2 ,∴ = ±3,又∵正比例函数 = 的图象经过第二、
∴ < 0,∴ = −3,故选:B.
【对点训练1】(2023·浙江杭州·统考一模)已知 − 与 − 1成正比例,且当 = −2时, = 3.若关
于的函数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1)设出函数的一般形式y=kx(k≠0)或y=kx+b(k≠0);
2)根据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表达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k,b的值;
4)将所求得的k,b的值代入到函数的一般形式中,从而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
考点二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两点即可,
图象确定
b
k
1)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过图象上两点作直线即可,一般取(0,b),(− ,0)两点;
2)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只要取一个不同于原点的点即可.
考点二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k,b的符号与直线y=kx+b(k≠0)的关系


在直线y=kx+b(k≠0)中,令y=0,则x=− ,即直线y=kx+b与x轴交于(− ,0)
综上所述,0 > 1 > 2

二次函数-202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二次函数-202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A.x1=1,x2=-1
B.x1=1,x2=2
C.x1=1,x2=0
D.x1=1,x2=3
(2)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则不等式的ax2+bx+c<0解集是( C )
A.x<-1 B.x>3 C.-1<x<3 D.x<-1或x>3 y
-1 O 3 x
课堂小结
二次函数
知识梳理
强化 训练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查漏补缺
5.抛物线y=(x+3)(x-1)的对称轴是直线_x_=_-_1___. 6.若抛物线y=x2-8x+c的顶点在x轴上,则c=_-_1____.
7.若抛物线y=x2-4x+k的顶点在x轴下方,则k的取值范围是_k_<__4__.
8.若抛物线yy==xk2x-22-x6+xm+-34与x轴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_k_m≤_≤_3_5且__k_≠__0__. 9.若抛物线y=x2+2x+c与坐标轴只有两个交点,则c的值为__0_或__1_.
1.下列关于抛物线的y=ax2-2ax-3a(a≠0)性质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C )
A.该图象的顶点为(1,-4a); B.该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1,0),(3,0);
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若该图象经过(-2,5),一定经过(4,5).
2.抛物线y=(x-t)(x-t-2)(t为常数)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
当堂训练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查漏补缺
1.抛物线y=(x-m)2+(m+1)的顶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 B )
A.m>1
B.m>0

中考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知识点汇总及典例分析

中考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知识点汇总及典例分析

中考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梳理】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 坐标平面上的点与 有序实数对 构成一一对应;2. 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3.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4. 点P (a ,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两点之间的距离二、函数的概念1.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 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使解析式 (2)实际问题具有 意义3.函数的表示方法; (1) (2) (3) 三、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1.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k≠0). 2.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是经过( , )和( , )两点的一条直线.4.若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中,k 相等,表示两直线 ;若两直线垂直,则 。

5.的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直线越 ;四、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 或 或 (k 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k >0,b >0k >0,b <0k <0,b >0k <0,21212211P P )0()0()2(y y y P y P -=, ,,,21212211P P )0()0()1(x x x P x P -=, , ,, 3.k 的几何含义:反比例函数y =k x(k≠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 =k x(k≠0)上任意一点P 作x 轴、y 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 、B ,则所得矩形OAPB 的面积为 。

【例题精讲】 例1.函数22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例2.已知点(13)A m -,与点(21)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 ,n = .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10,0),点B 的 坐标为(8,0),点C 、D 在以OA 为直径的半圆M 上,且四边形OCDB 是平行四边形,点C 的坐标为例4.一次函数y=(3a+2)x -(4-b),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 、b 的取值范围。

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与图象[1]

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与图象[1]

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与图象班级: 姓名: 日期:一、中考要求:1.能通过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2.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

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二、 知识要点:1.在某一变化的过程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_______;可以取不同的数值的量叫做_____。

2.由函数解析式画函数图象,一般步骤是: 。

3.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如下3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 ;②函数的解析式分母中含有字母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 ;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 。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 。

5.提取图象信息的方法。

(1)、 。

(2)、 。

(3)、 。

三、典例剖析: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1)2321y x x =-++ (2)2228x y x x +=--(3)3y x =+ (4)13x y x -=-2.(2011山东东营,16,4分)如图,用锤子以相同的力将铁钉垂入木块,随着铁钉的深入,铁钉所受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当铁钉进入木块部分长度足够时,每次钉入木块的铁钉长度是前一次的13。

已知这个铁钉被敲击3次后全部进入木块(木块足够厚),且第一次敲击后,铁钉进入木块的长度是αcm ,如铁钉总长度是6cm ,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5. (2011江西,14,3分)将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和完全相同的菱形镶嵌成如图所示的图案。

设菱形中较小角为x 度,平行四边形中较大角为y 度,则y 与x 的关系式是 。

3.(10济宁)如图,是张老师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若用黑点表示张老师家的位置,则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4.(2010湖北孝感,7,3分)一艘轮船在长江航线上往返于甲、乙两地.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轮船先从甲地顺水航行到乙地,停留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逆水航行返回到甲地.设轮船从甲地出发后所用的时间为t (小时),航行的路程为s (千米),则s 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5.(2011浙江杭州,7,3)一个矩形被直线分成面积为x ,y 的两部分,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只可能是( )6.(2011四川宜宾,8,3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D→C→B→A,设P 点经过的路线为x ,以点A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7.(2011江苏南通,9,3分)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 地到B 地匀速前进,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20千米,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 (单位:千米),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 (单位:小时),甲、乙前进的路程••••A B C D yx O (第3题)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 B.乙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C.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D.甲比乙晚到B 地3小时四、课堂练习:见《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复习指导》第53页到56页。

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5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课件

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5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课件

知识点1:二次函数的概念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一定为二次函数的是( )
A. y=3x-1
B. y=ax2+bx+c
C. s=2t2-2t+1
D. y x2 1 x
【考点】二次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0)判定即可.
A. y=3x-1是一次函数;B. y=ax2+bx+c不一定是几次函数;
C. s=2t2-2t+1符合二次函数定义;D. y x2 1 不符合二次函数定义. x
故答案为:C.
典型例题
知识点1:二次函数的概念
【例2】(4分)(202X·甘肃庆阳)将二次函数y=x2-4x+5化 成y=a(x-h)2+k的情势为________.
【答案】 y=(x-2)2+1. 【分析】将二次函数y=x2-4x+5按照配方法化成y=a(x-h)2+k的情势即可. 【解答】y=x2-4x+5=(x-2)2+1.
典型例题
知识点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例5】(3分)(202X•包头10/2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经
过第一象限的点(1,-b),则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的点(1,-b), 可以判断b<0和ac异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二次函数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及其图像
考点3.1 位置与坐标
序号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学习目标
考点
位置与坐
标坐标与象限
1、坐标值的几何意义
2、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3、两点之间距离的求法
4、能根据图形建立适当坐标系并写出关键点的坐标
5、能根据点的坐标值确定其余各点的坐标
6、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考点3.2 函数的表示
序号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学习目标
考点一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式或根式何时有意义
考点二
函数及其图像实际问题与函数图像1、能根据具体情况识别函数图象
2、能从函数图象中读出关键信息
考点3.3 一次函数
序号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学习目标
考点一一次函数
图像和性

一次函数图
像和性质综
合应用
1、能熟练判断出图像中的k b取值范围
2、能根据k,b的取值范围熟练画出函数图象的草图
3、能判断出函数图的共存
4、能用待定系数法熟练求出函数解析式过程完整
考点二
一次函数
的应用结合一次函
数图像解决
实际问题
1、能正确解释交点坐标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能正确分割三角形和多边形的
面积进而求出其面积
3、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简单的分段函数图象及其代表的意义
考点3.4 反比例函数
序号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学习目标
考点一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的确定确定比例系数
1、能从不同的表达式中分离出比例系数
2、能根据比例系数画出函数草图
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利用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确定反
比例函数解析式
k值的几何意义反映到函数中要结合具体
的象限来确定值k
考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

考点3.5 二次函数
序号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学习目标
考点一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和
顶点、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
1、能准确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其系数
2、能熟练进行配方写出其顶点坐标式
3、能熟练从三种解析式几个方面值的确定
考点二二次函数的应用画二次函数图像及应用能熟练画出草图并进行分析应用
考点三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应用
题)
确定解析式、求极值(解答题)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写出解析式,并进行五个方
面的相关计算
考点3.6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和不等式
序号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学习目标
考点一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并能正确地
将二次函数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能用一元二
次方程的根解释图象中的交点坐标
考点二
函数与不等
式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能根据图象正确判断不等式的解集
2、理解交点坐标的意义
3、能根据交点坐标正确写出方程或方程组反比例函数与不等式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不等式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