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

合集下载

毽球

毽球

毽球的比赛
3单项赛
即踢毽比赛,一般分为三项,盘踢、磕踢、跳踢。规则为在 一分钟内完成次数多少排出单项名次。单项赛要求运动员的 基本功要扎实,既要求有速度又要求有准度,要踢好也有一 定的难度。
4花毽比赛
在北方流传至今的一种踢毽子比赛,南方较少。奇特点 是观赏性强,花式繁多,其竞技性和对抗性与毽球相比 相对较弱。其比赛要求分为规定动作与自选动动作两种。 按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流畅性与难度进行评分。
中山大学毽球协会
• 围毽时间 欢迎来玩~
协会口号: 毽行 毽远 毽正精彩
希望大家可以在毽 球活动中找到它那 份独特的乐趣!
毽球的踢法
(二)磕踢:
用两腿膝盖互换将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髋关节、 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下垂,膝关节发力,将毽子磕起, 大腿不要外张或里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 练习方法: 练习时,用手抛起不超过下颏方法一样,形成一 磕一接,熟练后不用手抛毽,改用盘踢,形成一磕一盘, 协调后两膝互换,踢的次数越多越好。
毽球的分类与发展
1.1984年毽球被列入国家体委正式开展的体育比赛 2.1985年4月 首届全国毽球锦标赛 3.1995年毽球进入民运会 4.1996年毽球进入农运会 5.1999年毽球进入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每年的全国锦标赛,职工、学生毽球赛已形成制度。
毽球的踢法
(一)盘踢:
用足内侧互换踢毽,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 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 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 练习方法: 一般人的左足没有右足灵活,没有踢过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 一两次,所以,练习时左足先开始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 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较熟练后,连 续踢。左右足都可连续踢后,改为左右两足各踢一次接住、各 踢两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灵活熟练后就不 用再接,踢的次数越多越好。

毽球(体育用品)

毽球(体育用品)
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唐《高僧传》二集 卷十九《佛陀禅师传》中记载:有一个叫跋陀的人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 子,连续踢了五百次,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时(公元467——499年)人,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师, 他非常喜欢惠光,并将他收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 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
《帝京景物略》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 名的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 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 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而自荣。因此,踢毽 子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 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民间踢毽爱好者更是用 功苦练,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以北京为例,每遇城乡庙会,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观摩、比赛,培养新 手,甚是热闹。
毽球运动
比赛
花毽
在设计毽球比赛时曾有原则为“羽毛球场地、排球规则、足球动作”,但在实际诞生后,最后一条并未落实, 其基本动作酷似诞生于1964年的、流行于东南亚的藤球。从发球、主要攻防动作和集体项目设定方面都与藤球十 分接近。例如在进攻动作方面,毽球的两种主要进攻动作“高腿踏毽”和“外摆脚背倒勾攻球”,就是藤球在上 世纪60年代盛行的进攻动作。在防守动作方面,都允许进行跳起封网和以头击毽过网,也与藤球的规则完全相同。 所以,在我国广东省和山东省的毽球管理机构就都与藤球管理机构合二为一称为“藤、毽协会”。

毽球运动

毽球运动
代蹴鞠运动演变而成。“踢毽子”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 在五纪的古籍就有12岁儿童一次踢毽500次的记载,可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踢毽 运动已相当流行。现在仍有千千万万的人喜欢这项运动。毽球比赛 是对这项传统的体育活动的发展与提高,它将个人的技艺变为集体 性的对抗,在娱乐性中加进竞技性,增强了锻炼身体的价值和观赏 的价值。加之这项运动所用场地小、设施简单,不论农村、城市、 企业、机关、学校都适于开展。
健身性踢毽球不仅能促进人的背腿躯干及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还能扩大肺活量提高心脏等级有机体的功能改善代谢能力培养众对时间空间的立体感也有利于锻炼踝膝髋等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毽球课件
一、毽球运动概述
一、毽球运动简介 毽球运动,俗称“踢毽子”,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由古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一、毽球运动概述
二、毽球运动的特点 踢毽子是一项全身运动,有时还很激烈。经常参加这项运动,不仅
可使下肢肌肉、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而且可使心、肺系统得到全 面锻炼,起到增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科学性
毽球运动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和动作技能形 成的客观规律。它的自然动作的形成,反映了人体基本活动在日常生活、 工作、学习及生产实践中为适应自然环境所需要的一种能力,特别是有 益于青少年的心理、身体的发育,其技术由易到难,这也符合“循序渐 进”的原则。踢毽活动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既不受场地的限制,也不 受器材、天气的影响,可谓老少皆宜、四季可行的运动项目。
踢毽子对男女老少都相宜,点滴时间也可以利用。老年人和慢性 病患者,可以通过不十分激烈的动作进行练习,坚持下去大有好处。 老年人腰腿不方便是常见的慢性病,踢毽子基本在于腰腿,如经常适 度踢毽子,对舒筋活血,益寿保健,有一定的效益。《体育报》曾多 次报道过,由于坚持踢毽子,恢复了健康和延缓衰老的实例。

毽球

毽球

第一章、简介-历史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 文物证明,起源于我国 汉代,盛行于六朝、隋、 唐。明、清时期,踢毽 子进一步发展,至清末 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
第二章、毽球运动
毽球比赛时曾有原则为“羽 毛球场地、排球规则、足球 动作”,但在实际诞生后, 最后一条并未落实。 从发球、主要攻防动作和集 体项目设定方面都与藤球十 分接近。 例如在进攻动作方面,目前 毽球的两种主要进攻动作 “高腿踏毽”和“外摆脚背 倒勾攻球”
第五章、毽球场地、器材
比赛场地采用羽毛场双打场地,长11.88米,宽 6.1米。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 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第五章、毽球场地、器材
7米
6米
球网的中部顶端距地面垂直高度为1.60米(男子), 1.50米(女子)。 在球网的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交接处,各系有一条 宽4厘米,长76厘米的白色带子,叫标志带.在球网上连接标 志带外侧应系有两根有韧性的杆,叫标志杆。
第五章、毽球场地、器材
毽球规格: 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 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 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每支 羽毛宽3.20—3.50厘米。毽垫 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 厘米。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 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第六章、竞赛规、国际性赛事和对外交流: 1.1993年首届国际毽球邀请赛 在重庆举行, 2.1996年7月中国男女踺球队一 行10人访问了匈牙利、德国和芬 兰。 3.1998年中国毽球队分别赴越 南和德国进行交流。 4.2000年我国广东的中山和惠 州都举行了国际毽球邀请赛。 5.2000年中国花毽队赴香港表 演取得巨大成功。 6.2003年11月,东南亚运动在越 南举行,中国毽球协会派员观 摩了其中的毽球比赛。

毽球比赛规则及场地

毽球比赛规则及场地

毽球比赛规则及场地毽球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运动项目,它结合了足球和羽毛球的元素,需要短时间和协调性。

以下是毽球比赛的规则以及场地要求。

一、规则1.参与人数:毽球比赛通常是两队进行,每队可以有2~6名选手参与。

2.场地:毽球比赛通常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场地尺寸为12米长、6米宽。

3.器材:毽球比赛需要使用特制的毽球,毽球外形类似于羽毛球,但较大。

毽球比赛的规则如下:1.发球:比赛开始时,由一方进行发球,将毽球击打到对方场地内。

2.接发球:对方队员必须击打毽球接住,并将其击打回对方场地。

3.传球:球员可以通过使用脚、头、手等部位将毽球传给队友,传递可以是直接的、间接的,也可以是空中传递或地面滚传。

4.控球:球员必须在接到毽球后控制住球,不让球触地或出界。

5.射门:球员可以使用脚或头将毽球射向对方球门,尝试得分。

6.得分、时间和比分:如果毽球越过对方球门线并在地面上或空中正常通过,则得分。

比赛通常分为两个半场,每半场的时间为20分钟。

得分较高的一方将取胜。

二、场地要求1.场地尺寸:毽球比赛场地的尺寸为12米长、6米宽,两端有两个球门,球门尺寸为80厘米高、100厘米宽。

2.球门:球门应该放在场地的两个短边上,球门上方还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确保毽球可以通过而不受阻碍。

3.场地材质:场地可以是室内地板、人工草地或者硬质地面,但最好是具有一定弹性的表面,这样有助于球员在比赛时减少对关节和肌肉的压力。

总之,毽球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运动,它结合了足球和羽毛球的特点,需要队员们在相对狭小的场地内进行传球、控球和射门,同时需要快速反应和良好的协调性。

毽球比赛的规则简单明了,场地要求也相对简单,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们参与,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对毽球的认识

对毽球的认识

对毽球的认识
一、什么是毽球
毽球,又称踢毽子、踢毽、踢脚毽,是一项源于中国的传统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毽子为器具的球类运动,主要通过用脚或其他身体部位将
毽子不断地击打和控制,使其在场上飞行并传递给队友,最终达到得
分的目的。

二、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就有了“踢毽子”的游戏。

唐代时期,“踢毽子”已经成为宫廷贵族和富商巨贾之间的娱乐活动。

明清两代,“踢
毽子”逐渐普及到民间,并流传至今。

三、规则与比赛方式
1.比赛场地:标准场地长20米,宽10米。

2.比赛器具:使用相对较轻的羊皮或鹿皮制成的毽子。

3.比赛人数:每队4人(包括1名门将)。

4.比赛时间:每局10分钟,每半场两局。

5.得分规则:将毽子击打过对方门柱并落地算1分;将毽子直接射入
对方门内算2分;对方犯规或出现失误,可获得1分。

6.比赛规则:禁止手接毽子、禁止踢对方、禁止抢夺毽子等。

四、毽球的好处
1.锻炼身体:毽球需要频繁地跳跃、奔跑和转身,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心肺功能。

2.促进交流:毽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和沟通,可以促进人际交往。

3.提高技能:毽球需要技巧和耐心,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击打和控制毽子的技能水平。

4.缓解压力:参与毽球运动可以缓解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压力,放松身心。

五、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体育活动,毽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通过参与毽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技能水平,还可以促进人际交往、缓解压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参与毽球运动是非常有益的。

毽球比赛规则范文

毽球比赛规则范文

毽球比赛规则范文毽球是一项传统的中国民间体育项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毽球比赛规则充分体现了这项运动的特色,以其简单、灵活、富有创意的特点深受广大参与者的喜爱。

以下是毽球比赛规则的详细介绍:一、基本规则1.参赛队伍:每队由4名队员组成,其中一名队员为队长,每场比赛必须确保每队至少有3名队员参加。

2.赛场: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20米、宽10米,两端为两个小孔穿孔的250毫米厚的对角线短边,中间有一条贯穿整个场地的线。

3.器材:比赛用球为毽子,大小约为10-11厘米,重量约为20-25克。

4.裁判:每场比赛设一名主裁判和两名辅助裁判。

二、比赛流程1.比赛目标:比赛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长时间地将毽子踢到对方的球场内,使对方无法接球。

比赛分为两个20分钟的半场,中间休息5分钟。

2.比赛开始:比赛开始前,两支队伍在各自的球场内随机站位。

中央线交叉后,裁判将毽子踢入对方场地。

比赛正式开始。

3.得分规则:比赛期间,每当一支队伍未能接住毽子而使毽子落在本方场地内,对手即可获得一分。

落点越靠近对角线小孔,得分越高。

同时,若对手于落地前接住毽子,则不计分。

4.禁区规则:每方均有一个禁区,并划有清晰的界线。

队员不能进入对方禁区,否则对手将获得得分。

三、进阶规则1.传球规则:队员之间可以随时传球,但每次传球不能连续超过5次。

若达到5次仍未越过中线,对方将获得得分。

2.接高球规则:队员可以用脚或者其他任意部位接高空毽子,但不能用手。

3.点球规则:类似于足球,如果一方在对方禁区内犯规,对方将有机会获得一个点球机会,距离禁区五米处进行罚球。

4.换人规则:比赛进行期间,队员可以随时进行换人,但必须确保每支队伍在场上有至少3名队员。

5.胜负规则: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的一方将获胜。

如果比赛出现平局,将进行加时赛,第一个得分或者比赛时间耗尽时结束。

毽球比赛规则的简单、灵活使得毽球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它不仅锻炼了参与者的反应能力、协调性,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毽球比赛规则

毽球比赛规则

毽球比赛规则毽球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它起源于中国,现已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

毽球比赛分为不同类型,如双人赛和三人赛。

本文将重点介绍毽球三人赛的规则。

一、队伍组成和比赛装备1.每支队伍由三名队员组成,分为两个进攻队员和一个防守队员。

队员可以在比赛进行中进行轮换。

2.毽球比赛需要使用一个毽球和一块标有比赛场地规格的场地。

3.队伍需要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并且穿着适合运动场地的运动鞋。

二、比赛规则1.比赛开始前,队伍需要站在各自的发球区域,每个队员手持毽子。

裁判员会吹响哨子,比赛开始。

2.比赛中,每个队伍可以接发对方的发球,并用手、头部、脚等身体部位将毽子击打到对方场地。

3.防守队员的主要任务是阻止对方队伍将毽子打入自己的场地,同时也可以出击尝试将毽子击打回对方场地。

4.每个队伍在比赛进行时有固定的攻守顺序,轮流进行。

5.比赛进行中,队员之间可以自由传球,并且没有次数限制。

但同一队员不可以连续两次接触毽子。

6.比赛中,毽子打入对方场地后,防守队员需要尽力将毽子击回对方场地,否则对方队伍得分。

7.比赛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对方队伍得分:-毽子在对方场地着地。

-对方队伍出现触球失误、触网、踩出界线等犯规行为。

-对方队伍无法将毽子击回到我方场地。

8.比赛分为多个局,每局21分为胜利。

9.比赛结束后,根据比分情况判断胜负。

如果双方得分相同,则进入加时赛或决胜局。

三、技巧和策略在毽球三人赛中,高效的传球和灵活的移动是胜利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策略,帮助队伍在比赛中取得优势:1.团队配合:队员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协作和默契,通过快速的传球、移动和战术安排,制造出破坏对方防守的机会。

2.灵活的移动:队员需要根据比赛形势调整自身的位置,寻找最佳的接球点和进攻空间。

3.准确的传球:队员需要具备准确的传球技巧,避免传球失误,提高进攻效果。

4.快速反击:当对方队伍犯规或触球失误时,立即进行快速反击,抓住机会取得分数。

对毽球的认识和理解

对毽球的认识和理解

对毽球的认识和理解
毽球,又称踢毽子、踢毽、踢戏子、踢乒乓等等,是一项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

它起源于战国时期,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毽球运动不需要场地限制,只需要一只毽子和一片平地,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

毽球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个人意志力和协调性,是一项很好的身心锻炼运动。

毽子的选材制作非常讲究,经过多层筛选,合格的羽毛才能制成毽子,毽球体积和重量也有其规定标准。

在竞技时,毽球可以进行多种花式动作,如侧踩、铲足、背踩、抬腿等等,运动员的技巧和气质也会影响比赛的结果。

毽球运动既有个人比赛也有团体比赛,比赛分为计时和计分两种方式,按照标准比赛规则进行。

毽球比赛也可以增添趣味性和文化色彩,如加入中华顶毽子等拓展玩法,彰显中华文化的精髓。

除了毽球运动本身,传统的毽子文化也是值得传承的。

从儿时的踢戏子,还有“小脚步,轻踏芦花”等经典童谣,都在向我们表达着毽球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总之,毽球运动作为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既兼具了身体锻炼的功能,又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一
项极具意义的运动项目。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传承和弘扬中国的毽球文化。

2024版《毽球竞赛规则》

2024版《毽球竞赛规则》

2024版《毽球竞赛规则》一、赛制1.1毽球比赛以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形式进行。

1.2团体赛采用循环赛制,每支队伍按照预设顺序依次与其他队伍对战,以积分排名确定胜负关系。

每场比赛采用3局2胜制,每局由先发球方发球开始,发球次序依次轮流交换。

1.3个人赛采用淘汰赛制,参赛选手两两对战。

比赛分为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轮,每轮比赛采用3局2胜制,每局由先发球方发球开始,发球次序依次轮流交换。

二、比赛用具2.1毽球场地应为方形,边长为6.1米。

场地应平整,地面松软适宜,不得有杂物。

2.2毽球规格为直径约13厘米,重约20克,由皮革或人造材料制成,外皮颜色应鲜明且不易褪色。

2.3发球线距离场地中心为2米,接发球线距离场地中心为4米,发球线和接发球线间应有一条清晰标记的限制线。

三、比赛规则3.1比赛开始前,双方选手应热身并按照裁判的指示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3.2第一局比赛开始前,双方选手通过抛掷硬币等方式决定先发球方。

先发球方从自己发球线发球,对方选手站在接发球线接球。

3.3发球应直接把毽球抛向对方场地,毽球落地后不得超出对方场地边界线。

对方选手接球时可以用脚、大腿、胸部等任意部位进行接球,但不得用手接球。

3.4接球球员应将毽球击回对方场地,击球时不得有连续两次触球,也不得将毽球踢进对方场地。

3.5每次得分后,获得分的一方将变为发球方,双方选手的发球次序交换。

3.6比赛中如发生争议,双方选手应按照裁判的裁决执行。

四、判罚和积分4.1若选手发球或击球出界、触网、连续两次触球等违规行为,对方选手将获得该局胜利。

若双方选手同时有违规行为,则判给违规次数少的选手。

4.2若选手在接球过程中用手接球或踢球进对方场地,对方选手将获得该局胜利。

4.3比赛结束后,团体赛积分较高的队伍将获得冠军,个人赛淘汰赛阶段胜出的选手将获得冠军。

4.4若团体赛两个队伍积分相同,则以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净胜局、净胜分等进行排名确定。

五、其他规定5.1毽球比赛应遵循公平、友好、合作的精神,参赛选手应遵守裁判的指示,互相尊重,不得恶意干扰对手。

对毽球的认识

对毽球的认识

对毽球的认识对篮球来说,我们一般都很熟悉,但你是否听说过毽球?毽球是一项源于中国的传统民间运动,也是一项集体配合和个人技巧的综合运动。

毽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毽球是用羽毛和兽皮做成的,类似于现在的羽毛球。

后来,毽球逐渐演变为用布料制成的,因此也称为“布毽”。

现在的毽球则使用编织的毽子,毽子的形状呈圆锥形,通常由八个或十二个皮片组成,中间填充软性材料。

毽球是一项非常注重配合和技巧的运动,队员之间需要通过不断传递毽子来达成进攻和得分的目的。

毽球的比赛形式通常是两队对抗,每队四个人,场地大小为12米长,6米宽的矩形场地。

比赛时间为两个25分钟的半场,中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

得分方式与排球类似,一方将毽子传递到对方场地,并且让对方无法接到毽子,则可获得1分,如果对方接到毽子后未能传回,则可获得2分。

毽球的技巧主要包括:传球、接球、拦截、进攻、防守等。

毽球的传球非常重要,队员之间需要通过快速而准确的传球来组织进攻,而接球需要有灵敏的反应和准确的掌握毽子的能力。

拦截则需要在对方传球时及时跳起,用手挡住毽子,防止对方进攻得分。

进攻则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精准的投射技巧,而防守则需要注意对方的进攻路线和配合,及时进行拦截和防守。

毽球是一项非常健康和有趣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提高人们的配合能力和技巧水平。

毽球不仅适合年轻人,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参与。

在中国,毽球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很多学校和社区都设有毽球队和毽球活动,也有很多专门的毽球比赛和赛事。

总的来说,毽球是一项非常有特色和魅力的运动,它不仅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还融合了现代运动的元素,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和发展的运动项目。

对毽球的认识

对毽球的认识

对毽球的认识什么是毽球毽球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游戏。

它是一种以脚踢、腿踢、肩顶或头顶等方式,将毽子击打到对方场地上的对抗性运动。

毽子是毽球的球,通常由鸡毛、鸭毛或鹅毛做成,中间填充的是麻子或布。

毽球运动因其简单、有趣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毽球的起源和发展毽球起源于中国古代,追溯至战国时期。

根据史书记载,在古代的皇家宴会上,宫廷中的贵族常常会进行毽球游戏。

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毽球逐渐从贵族活动转变为大众娱乐项目。

毽球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热爱体育的心情和对游戏乐趣的追求,同时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毽球的规则和比赛方式1.比赛规则毽球比赛一般分为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

比赛时,两队选手站立在各自的场地上,用脚踢、腿踢、肩顶或头顶等方式将毽子击打到对方场地上,并尽量使对方无法击回。

比赛通常分为多局,每局比赛先到一定得分或者先完成一定回合数的队伍获胜。

2.比赛方式毽球比赛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比赛模式有:单打对抗、双打对抗、团体赛等。

其中,单打对抗是最常见的比赛形式,选手在一个固定的场地内进行对抗,通过个人技术和战术的发挥争夺胜利。

双打对抗则是两人组成一队,进行合作对抗,增加了团队合作的因素。

毽球的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1.技术要求毽球是一项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

选手需要掌握良好的平衡感和柔韧性,同时具备较强的眼手、眼脚协调能力。

击球时需要准确控制力度和角度,使毽子飞行的轨迹符合预期,增加击回对方的难度。

2.训练方法为了提高毽球运动的技术水平,选手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首先,平衡感和柔韧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练习瑜伽、体操等方式来提升。

其次,眼手、眼脚协调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次的目标投掷、接球练习进行训练。

最后,击球技术的提高需要通过不断练习和参与实际比赛来磨炼。

毽球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毽球作为一项全身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有氧运动:毽球运动可促进心肺功能的提升,增加肺活量,改善身体的供氧能力。

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

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

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一、教学内容1. 毽球的基本技术:掌握毽球的踢、接、传、跑动等技术要领。

2. 毽球比赛规则:了解毽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毽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毽球技术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重点:毽球的踢、接、传、跑动等技术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毽球、教学示范视频、口哨、计时器、标志盘等。

2. 学具:毽球、运动鞋、运动服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毽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毽球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5分钟)(1)教师讲解毽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毽球的踢、接、传、跑动等技术动作。

3. 学生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毽球基本技术的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讲解毽球比赛规则。

(2)学生了解并掌握毽球比赛规则。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进行毽球比赛,巩固所学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

六、板书设计1. 毽球基本技术:踢、接、传、跑动2. 毽球比赛规则:(1)比赛场地:长方形,长13米,宽6米。

(2)比赛人数:每队5人。

(3)比赛时间:每局15分钟,分上下半场。

(4)得分方式:将毽球踢入对方场地,对方未能接住或未能踢回,则得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毽球基本技术,每天至少30分钟。

(2)了解毽球比赛规则,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比赛。

2. 答案:(1)学生练习毽球基本技术的成果。

(2)学生掌握毽球比赛规则的实际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等。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毽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毽球教学课件

毽球教学课件
倒勾技术
倒勾攻球的要点是以大腿带动小腿向上摆动、加速发力。其特点是击球点高,球速快,力量大,易控制,变化多。在通常情况下,可根据对方不同的阵性可攻出直线、斜线、外摆、内扫、轻吊和凌空等不同特性的球。能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威胁。 斜线攻球,可以用站位方向的变化和脚尖内扣来达到变线攻球的目的。(如图4) 外摆攻球,要注意击球瞬间外翻脚腕。用转体和向外摆动腿来控制球的力量和落点。(如图5)
腿部起球 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可以分为大腿触球,腹部触球,胸部触球,头部触球。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
第三条 毽球 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没支羽毛宽3.20—3.50厘米。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毛管高2.50厘米。 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第四条 比赛队员的组成 第一款 比赛队由6人组成,上场队员3人,其中队长1人(左臂应佩带明显标志)。比赛前,各队应将参赛队员(包括替补队员)的姓名、号码登记在记分表上。未登记的队员不得参加比赛。 第二款 也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增加单人、双人毽球赛,规则与3人制大体相同,记分可采取直接得分法。 第三款 教练员和替补队员应坐在指定的位置上。 第五条 队员的场上位置 第一款 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场区内。 站在靠近球网的两名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3号位和2号位队员,靠近 端线的队员为1号队员(图2)。场上队员的位置必须与登记的轮转 顺序相符合。 第二款 发球的位置 发球的一方,2、3号位的队员在发球队员的前方,彼此间相距不得 少于两米。球发出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方场区内任意交换位置。 第三款 每局比赛结束之前,队员的轮转顺序不得调换。

关于毽子的知识

关于毽子的知识

关于毽子的知识
毽子,又称毽球,古称抛足戏具,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毽子起源于汉代,古代蹴鞠发展而来。

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踢毽子比赛有的比踢的次数,有的比踢毽子的花样和难度。

比赛的方式有单人踢和两人对踢,也有集体踢或传踢(即传到某人处,毽落地者算输)。

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有盘、磕、拐、蹦4种。

盘,主要指用两脚内侧交替踢。

磕,主要指用膝盖将毽子弹起。

拐,主要指用脚外侧反踢。

蹦,主要指用脚尖踢。

踢毽子的花样繁多,如旋转踢、脚尖和膝盖交替踢、毽穿圆环(即从两手围成的圆圈中穿过)、远吊、近吊、高吊、前踢和后勾,还可用头、肩、背、胸、腹代足接毽或毽绕身不堕等。

毽球比赛规则详解

毽球比赛规则详解

毽球比赛规则详解毽球,又称羽觴、蒲泼、蒲巴跌等,是一种流行于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传统体育活动,是一项结合了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元素的运动。

毽球比赛规则如下:一、比赛场地毽球比赛场地一般为长方形场地,场地长度为15米,宽度为5米。

场地两端分为攻击区和防守区,攻击区距离地面2.45米,防守区距离地面1.55米,两个区域之间有一条2米宽的分割线。

二、比赛装备比赛时,每个队员需要准备一支毽球和一双适合室内运动的运动鞋。

毽球通常由鹅毛或人造毛制成,外围为皮革或橡胶。

比赛过程中,球员需要用脚、手、头等身体部位接球并传球。

三、比赛规则1.开局:比赛开始,两队各站在自己的防守区,一方队员将毽球射向对方场上,双方开始进行比赛。

2.比赛目标:比赛的目标是将毽球射入对方的攻击区,同时防止对方将球射入自己的攻击区。

3.得分规则:当一方队员将毽球射入对方的攻击区后,即可得分。

如果对方不及时将球挡出攻击区,则得分方获得1分。

4.换位规则:比赛进行到21分时,双方需要换位,即防守方变为攻击方,攻击方变为防守方。

5.抢接规则:比赛过程中,球在空中时,双方队员都有权利抢接,并将球传给队友。

每个队员最多可以使用一次自己的手臂接触球。

6.出界规则:当球员将球射出比赛场地外时,对方球员将获得一次进攻机会。

7.犯规规则:比赛过程中,球员不得以手抓球,不得踢人或将队员推倒,否则将被判犯规。

8.比赛时间:比赛一般为两局三胜,每局比赛为15分制,先到15分并超过对手两分以上的队伍获胜。

9.裁判决定:比赛中的判罚将由裁判员负责,裁判员有权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四、比赛策略1.防守策略:在防守阶段,球员需要密切观察对方队员的动作,及时预判对方的传球方向,以便迅速挡住对方的进攻。

2.进攻策略:在进攻阶段,球员需要灵活移动,寻找空档并与队友配合,以便将球射入对方的攻击区。

3.球路控制:球员在比赛中需要控制球的弹道和速度,以便更好地掌控比赛进程。

毽球比赛规则的意义在于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以及增加比赛的趣味性。

毽球基本技术动作

毽球基本技术动作

毽球基本技术动作
1. 手掌搓毽:将毽球放在手掌心,手指微微弯曲,用另一只手的指尖搓毽球,使之在手心内旋转。

2. 踢毽:将毽球放在脚背上,膝盖微屈,用脚尖弹起毽球,并迅速用同一只腿的另一侧脚背继续弹起,使毽球不断跳起。

3. 抛毽:双手持毽球,手臂自然伸直,向上抛起毽球,同时绕身体作圆周运动,再用双手接住毽球。

4. 飞夹毽:将毽球抛起,跳起时夹在双腿之间,接住毽球后再将其踢起。

5. 脚尖接毽:将毽球抛上,用脚尖接住毽球,在空中绕一圈再用手接住毽球。

6. 挂腕毽:将毽球抛起,用手腕拍击,使毽球再次向上跳起,不断练习,使毽球在手腕上反弹多次。

毽 球

毽    球

毽球⏹介绍毽球运动的概况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价值。

⏹掌握毽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

了解一些毽球运动的基础配合和简单战术。

⏹初步掌握毽球运动的特点及教法了解一些毽球运动的规则。

毽球竞赛方法⏹(一)非正式比赛⏹比赛时双方各上场3人(以团体赛为例),由发球方从靠近端线的1号位队员(如图)在发球区内抛球用脚踢到对方场内即为比赛开始。

在比赛中,对方场区接球时最多只能有三人共击球四次,每人最多只能连踢(包括一触一踢)2次,否则判为犯规,由对方发球或得分。

手、臂触球或身体触网均属违例。

比赛中,毽球不能明显停在身体某个部位,否则判为持球,头攻球必须在限制线以外起跳攻球才有效,否则为犯规。

若比赛过程中,发球未过网,触球、落在界外等均属发球队失误,则判由对方发球,接发球队未能接住对方发球,应判对方得1分,掌握发球权一方可连续发球至本方失误,则由对方发球。

凡赢得发球权的队的队员应该先按顺序时针方向(如上图)依次轮换一个位置。

由轮换到1号位队员发球比赛。

毽球比赛不受时间限制。

某队先得15分并至少比对方多得2分时为胜一局。

如在一局比赛中双方各得14分,比赛继续进行,直到某队先超过2分(即16:14或17:15)时,才算一局结束,双方交换场地后再进行比赛,比赛均采用三局两胜制,若甲、乙两队各胜一局,则第三局采用每球得分制,不用争夺发球权,到15分即判胜一局。

⏹(二)正式比赛⏹比赛设男、女团体(三人制),男、女单人,男、女双人,男女混合双人共七个项目。

⏹团体、双人和混合双人赛的赛场场地11.88米,宽6.10米,单人比赛场地11.88米,宽5.18米,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除每局得分制不一样,规则与竞赛方法与上述非正式比赛一致,各项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团体赛每局21分,其他各项目每局15分,如在一局比赛双方比分是20平或14平,比赛应继续进行,直至某队领先2分,(即22:20或16:14)时,方为胜一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拦网
六、步法
• 步法是移动的灵魂,没有纯熟的步法移动 技巧,在比赛中叉步,并步,跨步,转 体上步,跑动步。只有熟悉各种步法的移 动运用,在比赛中才能更具主动性和灵活 性。
• 2、主要训练方法 • 脚踩球技术训练应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由徒手到有球、由原地到上 步、由支撑到腾空、由场外到场上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2、主 要训练 • (1)徒手的上摆腿快速下踩的联系。动作方法为:原地或行进间的 方法 快速上摆腿,然后向下发力,以踝关节为轴,脚前掌向下踩并发力。 • (2)对固定物的“脚踩”练习。练习方法:面对悬挂在一定高度的 球,原地或上步做上摆腿然后快速向下发力,用前脚掌部位做腿压击打的 练习。 • (3)持球自抛自踩的练习。方法为:面对墙或球网(比赛网)进行 自己向前方抛起,然后起脚进行“踩”要求球有一定的高度,摆腿要快, 判断要准,在球落到距球网上方20~30cm时,腿要抬起脚要于球接触并 立即绷直脚,用绷直的脚面和腿下摆的力量快速把球“踩”过网或一定高 度标志点的墙壁上。注意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脚,不要触网。 • (4)自己传球后的“踩”球练习。方法同(3)。只是自己用脚起球, 球要有一定的高度,控制好球的位置,掌握好球下落和起腿的时机,在球 下落的适当高度“踩”到球。要求控制好球的位置和高度,判断准,起脚 要快,做到快、准、狠。 • (5)把队友传到网前的球“踩”过网的练习。此方法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为直接“踩”队友传起的球,另一种为自己调整传球后再起脚“踩”。 也就是说,再接发球队友传出的球不能直接“踩”时,进攻队员自己给自 己传一次球。要求同(4) • (6)结合拦网的练习。方法为安排一人或两人拦网,一人“踩”球 进攻的练习。借此增加进攻难度。使进攻者灵活运用技术,攻出不同路线 和落点。不同速度的球。此训练方法符合实战的需要,有利于进攻和拦网 技术水平的提高。
• •

3、注 意事项



第一,重视和加强基本动作的训练。“脚踩球”技术使 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必须对队员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既 要有完整动作的训练,也要有分解动作的训练。特别是对传 球、起球、空中击球和落地控制身体等基本功的训练。 第二,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任何一项技术的掌握要建 立较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而且进攻威力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球的力量、速度、角度、落点等因素。所以,要想很好地 掌握并运用“脚踩球”技术。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 特别是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第三,充分发挥其“快”和“狠”的特点。快和狠是其 唯一的发展方向。由于脚踩球比倒勾球力量弱,因此,必须 充分发挥“快”“狠”的特点。再练习“脚踩”进攻时多注 意控制球的线路和落点,这样才能给对方防守带来较大的威 胁,令防守防不胜防。 第四,掌握好技术的难点和关键。“脚踩球”技术的难点和 关键主要是起脚和空中击球。而起脚的关键是掌握好抬腿起 脚击球时机;空中击球的难点是控制球的能力(控制球的路 线、力量、落点等)。抬腿起脚更关键,因为起脚时机和位 置选择合理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失误。因此,平时对队员 腰抓住进攻的关键技术动作进行强化训练。 第五,注意出脚后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以免造成触网违 例。
二、发球

发球动作一般有三种:脚内侧发球,脚正背发 球,脚外侧发球。脚内侧发球的时候要抬大腿带 小腿,用内足弓部位向前上方送髋推踢。奇特点 是既稳又准,破坏性强。脚正背发球时要注意绷 脚尖,用正脚背向前上方发力挑踢,它的特点是 平、快、准。脚外侧发球时要注意稍侧身站位, 绷脚尖,用脚外侧发力扫踢,其发球的特点是既 快又狠,攻击力强。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又是一项 进攻技术,发球的时候可以采用盯人、找空、压 后、吊前等手段发出各种战术球,以达到破坏对 方组织进攻或直接得分的目的。
• 1、人人都要参与拦网。 • 拦网体力消耗很大,只靠主攻手拦网,往往会使主攻手体力急速下降,影 响进攻威力,特别是以踏球为进攻手段的主攻手,拦网后防反中需要后撤 拉开,二一配备的队伍往往不能组织有效的防反。二传也很难把调整球给 后撤的主攻手传到位。对于对方的拉开球进攻,单一拦网往往跟不上,需 要其他队员配合拦网。此外在对方进攻威胁大或者判断出对方进攻路线时 需要双人拦网。并是一定要大个子拦网,大个子固然有优势但不是绝对的, 关键看判断,所以小个子掌握时机和判断好线路同样能有效拦网。 • 2、拦网起跳的时机。拦踏球跳起要晚,拦倒挂球跳起要早,远网球跳的 更要晚些。因为前踏球的变化多、变化快,发力时间短,对方有很充足的 时间观察防守站位攻球,所以起跳的前一定要判断出对方的攻球线路后再 起跳,过早起跳容易被吊球或被躲避。倒挂时背对或侧对网,动作一旦做 出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既然判断出对方下球线路和动作趋势,就要 起跳在空中等。而且倒挂攻球一般点比较高,起跳晚容易球速快的情况下, 球从肩过。 • 3、拦网绝对不能闭眼。初学者因为害怕打到眼睛,会闭眼,造成拦到球 后不知道球弹到哪里,救不起来。所以要磨练拦网人的意志,要勇敢,目 视来球,密切观察对手的动作和球的线路,积极救被拦下的球。 • 4、起跳不要过于用力。并不是跳的越高拦到球的几率越大,即使跳的再高 也不一定拦到托吊的后场球,跳的低也不一定拦不到下压球,最好用中度 力去跳,这样在跳起中能有更好的控制身体,抖动身体拦击球,也能在拦 网后迅速下落救球。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了向上跳上,身体往往就难以控制 了。
一、 基本 脚法
• 1、脚内侧踢球,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 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 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在运用上主要多 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 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 脚内侧球。 • 2、脚外侧踢球,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 用脚外侧踢球。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 撑脚做适当的弯曲。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 3、脚背踢球,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 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此踢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 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 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 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 4、触球 ,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但 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 触踢球。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 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 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 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 出。
四、脚踩球
• 1、“脚踩球”技术动作及其特点 • “脚踩球”技术不是很复杂,但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 高,一般可以分为原地起跳“踩球”和上步起脚 “踩球”。 按动作形式可分为跳起腾空“踩球”和有支撑(不腾空)的 “踩球”两种动作形式。其动作结构一般包括调整起球,摆 腿起脚,空中击球,收脚落地4个相衔接的部分组成。按其 在场上的战术运用来看,可分为进攻者接队友一传后自己调 整后起脚 “踩球”; “踩”二传手传起来 • 的球,把对方防守回来近网且有一定高度的球直接“踩”过 网等几种形式。 • “脚踩球”技术线路的变化,并且可轻、可重、可快、 可慢。在进攻时,进攻者的侧面,正面对准对方、节奏、线 路的变化比较好掌握。根据比赛形势既可以压踩前场又可以 推踏后场,还可以吊近网,打出远,近,直,斜等线路的球。 他的主要特点势进攻时视野开阔、目的性强、球速快、变化 多。虽然进攻力度比倒勾小些,但易于防反起球,其进攻的 威力也不亚于倒勾,只要合理灵活运用,同样会令对方防不
三、撮球、脚面传接球和切球
• 1、撮球。是指用正脚面在高于或低于球网的位置,将球 送推到对方场地。特点是速度快、线路隐蔽、落点多。动 作要领:抬大腿曲小腿,判断来球,在球将落到脚面时, 大腿发力带动小腿向要撮的方向摆动,利用鞋面的摩擦力 将球撮向对方场地。注意保持动作的一致性,长球和短球 相结合;注意球是撮出,发力不要过早而变成踢球。 • 2、脚面传、接球。判断球落点,抬大腿曲小腿,保 持脚面与地面平行,触球时大腿垂直向上发力,带动小腿 用脚面向上挑踢球。触球时脚踝保持紧张,不要勾脚尖, 触球部位为脚尖。脚面与地面的角度和大腿带动小腿摆动, 改变传球方向,用大腿发力大小控制起球的高低。3、切 球。就是在高于球网的球,利用脚的外侧,切拨到对方场 地。动作要领是:球高于球网,大腿带动小腿上扬,保持 屈膝,将要触到球时大腿带动小腿用脚内侧向下切拨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