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左胸一切口主动脉弓后弓上吻合治疗中段食管癌论文

左胸一切口主动脉弓后弓上吻合治疗中段食管癌论文

左胸一切口主动脉弓后弓上吻合治疗中段食管癌【摘要】目的:探讨左胸一切口主动脉弓后弓上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疗效。

方法:57 例中段食管癌,均采用左胸一切口,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57 例均行弓上胃食管吻合,全组均行胸、腹部淋巴清扫。

结果:全组无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1 例患者出现轻度胃酸反流。

结论:本术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符合生理,恢复快,能有效的切除病变食管,且最大限度清除上纵隔淋巴结,胃位于主动脉后食管床内,对术后肺呼吸影响小,主动脉弓对胃的压迫明显减少术后胃酸反流。

此术式治疗中段食管癌能保证手术彻底,且术式更安全,对食管中段癌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食管癌;主动脉弓后;一切口【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033-01食管癌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吻合器的临床应用使手术方法增多,过去中段食管癌采用三切口或颈胸二切口,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同时也有行左胸一切口弓前弓上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但此术式有返流和影响肺功能等缺点,且术后吻合口张力大,术后漏的可能性大;手术的目的是保证食管癌根治性及术后的安全性;同时要减小手术创伤,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我们采用左胸一切口主动脉弓后弓上吻合治疗食管中段癌57 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自2007 年9 月至2009 年12 月我科收治食管中段癌57 例,男37 例,女20 例,年龄43~75 岁,平均年龄(53.3±3.6)岁,病变长度3~8 cm,入组条件为病变位于胸部中段食管,无远处器官转移,心肺功能可耐受手术,均采用左胸一切口主动脉弓后弓上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式。

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病理检查确诊。

均为鳞癌,2 例双原发癌;均未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全部食管切缘均阴性。

临床分期:ⅰ期5 例,ⅱ期40 例,ⅲ期12 例。

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经第六肋间进胸。

不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不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不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切口的不同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经左后外侧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33例患者则给予经右前外侧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肺功能均出现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右前外侧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食管癌;开胸根治术;肺功能;切口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该病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不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将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切口的不同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1~66岁,平均(51.4±3.6)岁,病程1~5年,平均(2.31±1.21)年;对照组患者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43~69岁,平均(53.1±3.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17±1.13)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1)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经过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癌胚抗原检测、X线等检查均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食管癌[4];(2)排除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同时亦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3)所有患者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的分级标准均为ASA Ⅰ级或者ASA Ⅱ级,均能耐受手术以及麻醉;(4)本次研究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中段食管癌手术的临床体会

中段食管癌手术的临床体会

7 4岁 ,平均年龄 6 . 34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
吞咽困难 ,进食 哽噎感。临床 T M分期 : I l N 期 例 , Ia 7例 , Ib期 1 1期 I 2例 ,Ⅲ期 5例 ,Ⅳ期 2 例。全部病例术前均有 胃镜检 查¨ 及术后病理诊
断证实 为鳞状 细胞癌 I2 手术方 法 .
摘要 :目的
分析 中 段食 管癌的解剖特 点, 讨 中 探 段食 管癌手术的 经验 。方法 2 例 中段食 管癌 患者 , 用左胸入路 7 采
本组 手术切 除率 9 % , 3
手术切 除 2 1例 ;采用右胸入路切 除 6例 。所 有手术切除病例 ,均应 用吻合 器重 建 消化 道。结果
术后 出 现肺部并发症 4例 ,心脏并发症 3例 ,死亡 1 。结论 例
[ ] 孙旭芳 ,魏子白 .食管癌是内镜诊 断 [].中华腹部 疾病 1 J
杂志 ,2 0 04,4:17—1 8 0 0.
其可使吻合 口瘘 的发生几 率减少 。高龄 、有 长 J
期大量吸烟史、术前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及手术时间 ≥5h者术 后肺 部并 发 症发 生 率 明显 增加 L 。恰 当 6 J 的围手术期处理,严格规范 的手术操作是可以减少 食 管癌外 科治疗 并发症 发生 的r 。 乳糜胸及胸腔积液的预防 , 中段食管癌中要 在
经左胸入路 2 例 ,其 中探查手术 2例 ,其余 1 根 治性 切除 ;右胸 人路 6例 ,均 为根治性 切除 。肿 瘤切除后均以吻合器行食管 胃底机械吻合重建消化
道。
2 结 果
本组手术 切除率 9 %。术后因伴有糖尿 病致 3 吻合 口瘘并死亡 1 ;肺部并发症 4例;心脏并发 例 症 3例 ,其中心房纤颤 1例 ,室性期前收缩 2例 ,

经右胸、腹二切口行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右胸膜顶吻合术62例

经右胸、腹二切口行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右胸膜顶吻合术62例
o ains wih a d mia o e i sro o e p rt e f t t t b o n l rp l c a cma frro eal p e v v
[] H y , ai n , r l M, t1 E t ar a 6 aeWS Dv  ̄ G i e P e a x a e l s d m y . r d n
维普资讯
20 正 07
()8 8 . 1 :3— 9
右江民族 医学院学报
第3 期
e ei kJ n n a ta.CT h eet i t eslci n n [ ] Pet a R,Jl e S,Ch g D.e 1 7 s i uS
例, 腺癌 3例 , 鳞 癌 3例 。按 TN 分 期 工期 2例 , 腺 M Ⅱ期 1 5 例, Ⅲ期 4 例 , 2 Ⅳ期 3例 。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后 , . 患者取 平卧位 , 右肩 垫高使右前 胸向前转 3 。调 整手术 台使其 左侧成 4 。做右胸 前外侧切 口 0, 5, 经第 4肋 间隙切 断肋 间肌进 胸 游离 全胸 段食 管及 癌肿 。清 扫 食 管旁 、 隆突下 、 纵隔 淋 巴结 , 大 食 管裂 孔 同时 切 断右 膈 肌 扩 角, 于贲门处离断食管。调整手术 台使其右侧成 3 。做 上腹部 0, 正中切 口进腹 , 离全 胃保 留 胃血 管 弓 , 游 清扫腹 部 淋 巴结 。将 胃经食管裂孔上提与食管近端 在胸膜顶 行端侧 机械吻合 , 胃底 部与胸 膜顶壁层 胸膜切 口边 缘间 断缝 合 4 ~5针 , 胃固定在 胸 食管床 内, 胸腔 放闭式 引流 管 , 别关 闭胸 、 分 腹部 切 口, 术结 i, a d CT erp rt e lp rg n l o o : l c , a h lgc n n a

食管癌手术治疗等3个临床路径〔2012年〕

食管癌手术治疗等3个临床路径〔2012年〕

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行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渐消瘦、脱水、乏力。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内窥镜检查、颈胸腹CT 或胸部CT并颈部及腹部B超。

3.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行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1.经左胸手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2.经右胸手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3.经裂孔手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

(四)标准住院日≤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大便常规+潜血;(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气分析等;(3)肺功能、心电图、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内窥镜+组织活检、颈部超声或CT、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平扫+增强扫描)。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1)食管内镜超声;(2)超声心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心脑血管疾病检查项目,肿瘤标志物检测;(3)全身骨显像,相关部位MRI;(4)胸上段及邻近主支气管的胸中段食管癌,行支气管镜检查。

3.营养状况评估。

根据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标准进行营养评估,对营养不良患者酌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三野根治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36例效果观察

三野根治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36例效果观察

三野根治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36例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切除途径和方法,证实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行性。

方法对行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的23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从淋巴结清扫情况、上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生存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36例患者右颈气管旁三角淋巴结癌转移率67%(158/236)、转移度30%(213/710),无一例上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比左侧进胸左胸内或左颈部吻合平均延长1 h,与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手术相当,术后恢复时间与既往术式无区别。

结论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方法。

标签:胸中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胸中段食管癌因其病变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入路多样,我院既往多采用有左侧进胸左膈肌切开左胸内或左颈部食管胃吻合以及右侧进胸加上腹正中切口右胸内食管胃吻合,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但均未对右颈气管旁三角(气管及食管右侧与肩胛舌骨肌及右锁骨下动静脉所围成的三角区)[1]淋巴结进行清扫,影响胸中段食管癌术后疗效。

因此,自2004年6月至今采用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效果满意。

现将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236例胸中段食管癌行三野根治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236例,女86例,男15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56岁。

术前均经纤维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提示病变位于胸中段,长度2~6 cm。

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鳞癌,1例为多灶性鳞癌。

手术时间220~310 min,住院时间(术后至拆线并正常进食半流质)7~10 d。

1例出现右胸乳糜瘘,经再手术缝扎胸导管后治愈,无其他并发症。

1.2 手术方法先取左侧90°卧位,沿右第5肋间进胸,进胸后将肺组织向前下方推开并剪开纵隔胸膜,经探察能将肿瘤除时,先结扎切断奇静脉弓,再沿肿瘤周围仔细分离并结扎切断食管营养血管,同时清扫全胸段食管旁及上、中、下纵隔各组淋巴结。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张同钦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10(012)01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为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将80例食管中段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Ivor-Lewis手术,对照组采用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远期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中段食管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术前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总页数】3页(P1052-1054)
【作者】张同钦
【作者单位】64140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对比分析两种进路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J], 史可峰;杨冉;郑晓东;朱鹏志;方岩
2.两种手术路径胸中段食管癌治疗效果研究 [J], 张宁夫
3.两种进路手术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治疗比较 [J], 韦武利
4.胸中段食管癌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 [J], 徐萌博
5.用两种手术方法对高龄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J], 邹辉; 孙超; 石维平; 吕小夏; 束余声; 陆世春; 金卫国; 王霄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手术入路在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不同手术入路在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6 o例 , 均为 中段食管癌 ,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 组患 者实施右 胸路径 手术治疗 , 对 照组患者 实 施左胸入路手术 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手 术情况 和术后情 况。结果 观察组 手术时 间高 于对照组 , 观察 组平均清扫淋 巴结数量高 于对 照组 , 观察组术 中出血量 高于 对照组 , 观察组 术后并 发症高 于对 照组 , 观 察组术后 3年 内复发率低 于对 照组 , 观察组术后 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结论 右胸入路手术 治疗 中段食 管癌 的手术创 伤较大 、 手术 时间较长 、 术 中出血量 较多 , 但 术后 复发率 低, 生存情 况较好 , 值得借鉴 。
后, 患者取 右侧卧位 , 切口自 左胸外 侧部 , 经第六 肋 间进 入胸 腔, 游 离胸 段食管和肿瘤 , 清扫周 围淋 巴结等 。处 理膈肌 , 游 离 胃, 胃周 围淋 巴结 清扫 。封 闭贲 门部 , 提 胃到主动 脉 弓和 食 管吻合 。观察组 患者实施右胸路径 手术治 疗 : 患者麻 醉成
1 . 1 一般资 料
选择本 院 2 0 1 0年 4月 ~ 2 0 1 3年 4月期 间
收治的食 管癌 患者 6 0例 , 上 述患 者均 经病理 组织 学检查 证 实, 上述患 者随机 分为 两组 , 观 察组 和对 照组 。观察组 患 者 3 O例 , 男1 8 例, 女1 2例 , 平均年 龄为 ( 5 3 . 6±5 . 4 ) 岁; 病灶所 在部 位平均 长度 为 ( 6 . 2士2 . 4 ) C l l r l ; 病理类型: 鳞癌患者 2 7 例, 腺癌患者 3例 ; T N M 分期 : I期 、 Ⅱ期 、 Ⅲ期分 别为 9例 、 l 4例 、 7例 。对照组患者 3 O例 , 男1 9例 , 女1 l 例, 平 均年龄 为( 5 4 . 9±6 , 2 ) 岁; 病灶 所 在 部 位 平 均 长度 为 ( 6 . 3±1 . 8 ) e m; 病理类 型 : 鳞癌患 者 2 7例 , 腺 癌患 者 3例 ; T N M 分期 : I 期、 Ⅱ期 、 Ⅲ期 分别为 1 0例 、 1 4例 、 6例 。两 组患 者一般 资料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具有 可比性。 1 . 2 方法 对 照组患 者实 施左胸 入路 手术 治疗 : 麻醉 成功

195例中上段食管癌手术分析

195例中上段食管癌手术分析

食 管吻合 。所有 患者 术 前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进 食 哽
噎及 吞 咽 困难 病 史 , 前 常 规 行 上 消化 道 钡餐 及 术 胃镜 活检 明确诊 断 。术 后病 理 学 检 查均 为 鳞 状细
二切 口颈部吻合 10 ; 2 例 左胸单切口胸廓顶部 胃食 管器 械 吻合 7 5例 。现将 二 者进 行 对 比分 析 , 以探
病 长 变 度 TM 期 N分
! 竺 ! 里 堡
2 2 8 3 O 8 5 l 4 9 2 ~8 1~ 6
10 7 4 4 6 2 8 2 5~ 6
胸 内器械吻合组 7 4 2 6 7 5 8 7 o~ 5
根据采 用手术 方式 不 同分 为 两组 , 颈 吻合 组 : 左 左
6 7 , 0 O ) tei iet a f h l h r e en tetogo p a n t i icnl df rn ( > . 5 .C n ls n . % P< . 1 ; c n t o c yo oa b t e u sw s o s nf a t iee tP 0 0 ) o cui s h n d re t x w h w r g i y f o
讨 中上段食 管癌合 理手术 方式 。
胞 癌 。两组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患 者 的I 资 料 ( 临床 n)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资料 . 本 组 1 5例 中上段 食 管 癌 患者 , 9

左颈部吻合组
例 数

1 3 8 17 0 6 7
t eprxma s p g s;itah r c cme h nc la a tmo i o p :lf t a o i o p,fo t e lf h rcc r u e,t tma h — h o i l eo ha u n rt ao i c a ia n so ssg u r e h r cc g u t r r m h e t oa i o t t he so c e o h g sa a tmo i tt e a i l lu a u i g h me — ma e n so ss tp e W GW B 一 2 s p a u n so ss a h pca pe r sn o d a a tmo i sa l r 6. T tme o at mo i he i fr a s o ss,tt n oa l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中段食管癌36例分析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中段食管癌36例分析
谢方 伟 王 国勇 邹 海 峰 李 成 辉
( 宁 省铁 煤 集 团总 医 院胸 外 科 辽
[ 关键词 ] 中段食管癌 上腹右胸 两切 口 手术治疗
辽宁调兵山市
12 0 ) 170
管 、 经 、 官众多 , 奇静 脉、 动脉 弓、 主动脉、 返 神经、 神 器 有 主 胸 喉
[ ] 王 述 民 , 家骐 , 维平 , . 2 曲 侯 等 两切 E手 术 治 疗 中段 食 管 癌 5 l 6例 分 析 [] 沈 阳部 队 医药 ,0 8 2 ( )6 J. 20 ,1 1 :
的安全 、 顺利进行 , 又能真正达到根治术 的的 ] 。食管癌手术
方 法 多 种 多样 , 手术 途 径 、 合 方 式 、 口部 位 选 择 及 体 位 不 尽 吻 切
[ ] 邹声全. 3 实用腔镜外科学[ . M]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0 25 9 2 0 .4
[ ] 马 国伟, 4 戎铁华 , 良, 食管癌手术适 宜切除长度 的研究[ ] 吴秋 等. J.
中 华肿 瘤 杂 志 ,03,5 5 :7 20 2 ( )4 2 ( 09—1 2 收 稿 ) 肖永 红 20 2— 8 ( 编辑)
社 ,0 2 5 7— 5 20 .5 58
性 1例( 复查 胃镜发现 ) 予 以补 充术后放疗后痊愈。全组无手 , 术死亡病历 , 无重度吻合 口狭窄及严重 心肺并发症发生 。
3 讨 论
食管癌多发生于 中段食管 , 该部位解剖结构 复杂 , 手术操作
难度 大 , 正确 选 择 合理 的手 术 路径 , 可保 证 中段 食 管 癌 根 治 术 既
的适 宜 切 除 长度 , 端 切 缘 距 离肿 瘤 上 缘应 不 少 于 5m, 端 应 近 e 远 象 。按 U C 19 IC 97年 国际 食管 癌 分 期 :期 3例 , a 4例 , b 将食管全部切除 。经左侧腹 直肌的腹部切 口可充分游 离 胃, I I 期 I I I 期1 O例 ,I 1 。 I 期 9例 I 远端至幽门水平。一方面可利用 胃大 弯作成 管形 胃, 加 了胃 增 1 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应用静脉 复合麻醉 、 . 双腔管气 管插管。 的长度 , 利于胃充分 上提入胸 腔 , 于食管病变位 置高需做 胸 对

胸中段食管癌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

胸中段食管癌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

胸中段食管癌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作者:徐萌博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9期【摘要】目的探讨Ivor-Lewis术和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食管癌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Ivor-Lewis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5年生存率、5年肿瘤复发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中5年生存患者共15例,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37.5%;对照组患者中5年生存共16例, 5年生存率为40.0%;观察组患者中5年肿瘤复发30例, 5年肿瘤复发率为75.0%;对照组患者中5年肿瘤复发29例, 5年肿瘤复发率为72.5%。

观察组5年生存率和5年复发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vor-Lewis术和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近似,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Ivor-Lewis术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种类之一,属于恶性肿瘤,此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特别是早期和中期食管癌患者。

研究表明,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差异。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所选80例食管癌患者均为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收治病例,80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正是,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9岁;均为鳞癌。

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9岁;均为鳞癌。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种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胸中下段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胸中下段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5 7.
e o s ot f re cv t t g J . a i o 2 0 , 7 ns m n sa e l t es n n [ ] K r o P l 0 9 6 i6 h t ei ei dl ,
( 收稿 日 : 1 — — 修 回日期 : 1- - ) 期 2 1 01 0 1 2 2 11 0 0 2 3
5husa dl gmehnclvn lt nt eef tr a et gcm l a o s P<0 0 ) B tF V % , o r, n ca i eta o mew r cos f ci o pi t n ( n o a ii i a n ci . 5 . u E I
sl,00,5 1 :9— 6 es2 1 2 ( ) 1 2 .
[2 1 ]王
审, 刘学波 , 戴宇翔 , . 等 超敏 C反应蛋白和脂蛋 白 a测定在
冠状动脉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支架 内再狭窄的意义[ ] 心 J. 脑血管病 防治 ,09 9 5 : 4 3 5 20 ,( ) 3 — 3 . 3 [3 黄宗燕 , 忠, 1] 林英 刘 伶 , 不稳定性 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 动脉 等.

9・
[ 6] X L “ J, uB,t 1R l o l maCrat epoeni r. uY , Jx e a. oe f a -ec v rti npe ps i
d e n n se tr se o i n p te t t t b e a g n fe o o a y i t g i ・t n e t n ss i ai n swi s l n i aat rc r n r i h a
[1 1 ]姚丽梅. 国产雷帕霉素支架 置人后血 管再狭窄与炎 症指标 的变 化 [ ] 中 国组织 工程 研究 与 临床康 复 ,09 1 ( 3 :46— J. 2 0 ,3 4 ) 8 4

经右胸及上腹两切口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经右胸及上腹两切口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癌 残 留是食 管癌 早期 复 发 的 主 要 原 因 , 是 吻合 口愈 也
2 结果
全组 8 9例 中行 根 治性 手 术 8 7例 , 1例 经 探 查 肿
瘤 较大 与降 主动脉 融合 无法 切 除 , 1例行 姑 息 性 手术 , 术后 无 吻合 口瘘 、 糜胸 和 切缘肿 瘤 细胞 阳性发 生 , 乳 仅 1 例术 后并 发 胃排 空 障碍 。全组 围手 术 期 出现 心 肺并 发症 7例 ( 中心房 颤 动 3例 , 其 窦性 心 动过 速 2例 , 肺
同时关胸 关腹 。

后 胃排 空功能 障碍 。 32 此 术式优 点 . ① 对 周 围淋 巴结 清 除彻 底 。 由于 右胸 手术暴 露好 , 于对 上纵 隔 、 利 隆突下 和食 管旁 淋 巴
结 进行 清 扫 , 腹正 中切 口也 利 于对 胃周 及腹 腔 动 脉 上
旁淋 巴结 的清扫 , 区域 淋 巴 结转 移 直 接 影 响食 管癌 的 预后 , 对其 进行 彻底 清 除 是 控 制术 后 复 发 和转 移 的重 要 因素 , 能改 善 预后 , 高 生存 率 。② 显 露 好 , 治 并 提 根 切除率 高 。本组 切 除率 达 9. % ( 78 ) 高 于左 胸 7 8 8/ 9 , 切 口和左 胸两 切 口等根 治切 除率 。③ 手术彻 底 。本 组 病例 术后 病理 报告 无 切 缘 肿 瘤 细胞 阳性 发 生 , 端 切
前外 侧第 4肋 问切 口进胸 , 离肿瘤 及其 上下 段食 管 , 游
向上 至胸 膜顶 ( 过肿 瘤 上 缘 至少 5 m) 向下 至膈 肌 超 e ,
裂孔 , 除纵 隔和隆 突下 淋 巴结 , 膈 上离 断 食 管 , 清 于 向 右转 动手术 床 , 上腹 正 中切 口进腹 游离 胃 , 留 胃右 取 保 和 胃网膜右 血管 , 除 胃周 淋 巴结 和 腹 腔动 脉 旁 淋 巴 清 结 , 胃, 大食 管裂 孔 后 将 胃提 人右 胸 , 缩 扩 于胸 膜 顶 用 吻合器 行食 管 胃端 侧 吻合 , 闭合 器作 胃贲 门切 除 , 管 将 状 胃固定 于食管床 , 吻合 口用胸 膜覆 盖 , 者在 直 视下 术 用手辅 助将 十二指 肠 营养 管置 入近端 空肠 , 置胸 管 , 放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310例体会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310例体会
有上腹 部手 术史 、 腔粘 连 明显 、 腹 门脉 高 压 脾 肿 大 者 不 宜 采
癌 根 治 术 2 2例 , 做 探 查 2例 , 部 吻 合 2 8例 , 上 吻 合 8 仅 颈 0 弓
3 6例 , 下 吻合 3 弓 8例 。 经 左 侧 径 路 剖 胸 肺 部 并 发 症 9例 , 奇
期 4例 , ⅡA 期 9 6例 ,I lB期 19例 , 2 Ⅲ期 7 8例 , 期 3例 。 Ⅳ
本组食管癌患者均 为鳞状 细胞癌 , 门癌患者 均为腺 癌 。合 贲
并糖尿病 2 9例 , 血 压 病 5 高 8例 , 性 支 气 管 炎 4 慢 7例 , 心 病 冠 1 8例 , 膜 炎 2例切 除 3 8 , 除 率 9 % ; 变 位 于 食 管 颈 段 3例 , 上 0例 切 9 病 胸 段1 0例 , 中段 12例 , 段 8 7 下 3例 及 贲 门 癌 4 2例 ; 肿 长 度 癌
0 5 2c . ~1 m。按 国 际 UI C规 定 的 T M 分 期 标 准 , 管 癌 I C N 食
用 , 纯 右 胸 人路 , 认 为 弊 大 于利 。右 胸 径 路 剖 胸 适 用 于 胸 单 多 上 段 癌 及 部 分胸 中下 段 癌 以及 有 左 侧 胸 膜炎 病 史 者 , 别 是 肿 特 块 位 于 主 动 脉 弓后 方 且估 计 与 主 动 脉 或奇 静 脉 有 粘 连者 _ 。 3 l ] 食 管 内 翻拔 脱 术 优 点 : 开 胸 , 损 伤 膈 肌 , 呼 吸 循 环 不 不 对 功 能 干 扰 轻 , 合 在 颈 部 较 安 全 , 伤 小 , 术 时 间 短 , 者 恢 吻 创 手 患
静 脉 出 血 1例 , 主 动 脉 出血 1例 , 内 吻 合 口 瘘 3例 , 部 胸 胸 颈

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的个体化选择

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的个体化选择

3 ・ 2
志 21 0 2年 1月 第 1 7卷 第 1 期
C ieeC ii l n o  ̄ 。a . 0 2. o. 7. o 1 h s l e cl J n 2 1 V 11 N . n n aO o
胸 段 食 管 癌 手 术 径 路 的 个 体 化 选 择
2 0 0 南京 解放 军八 一 医院 胸心 外科 10 2
周 源 ,汪 栋 ,韩 开 宝 ,孙 宏志 ,许 罡 ,路 东明 ,张剑锋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选择个体 化的意义 。方 法
回顾性研 究 20 0 7年 1月至 20 0 9年 1月共 46 5
例胸段食管 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 , 分析不 同手术径路 对肿瘤 根治性 与术后 并发 症 的影 响。结果 全 部患者 均顺利 完成食
t ns Sn l lfp s r r h rc t y go p I )w s 2 c ss ih p s r r h re t yw t u p r b o ia ic in go p N ) i t. i e e ot i oa o m ( ru I a 4 ae .R g t ot i oa o m i p e d m n l n i o ( ru I e g t eot o e ot o h a s w s 4 cs s i t nei oaoo y+c ri l n i o a ae .R g t o t rctm 9 h a rrh e c ci v a i s n+a d mi li i o ( ru V)w s5 ae .Fv a e h d rs u l b o n n s n go p 1 a ci a 2 c ss iec s s a e i a d

食管癌1026例两种术式疗效比较

食管癌1026例两种术式疗效比较
生瘘 一 般 不 会 危及 生 命 , 处 理 简单 、 愈快 , 需 且 治 不
禁食 和其 他特别 处理 , 一般 换药 即可 治 愈 。同时缝缩 胃置 于食 管 床 内很快 与 食 管 床 内 的 创 面贴 紧 粘 连 ,
术 后 日胸 引流量 明显减少 。 3 2 我 们主 张 凡食 管癌均 应进 行食 管次全 切 除 , . 颈
肺功 能测量 结果 见表 2 。
表 1 两蛆璃^相关情况比较 ( , ) 一
部食 管 重 建术 4 2 , 5 倒 弓上或 弓下吻合 术 54例 。 7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食管 癌 1 2 0 6例 中男 7 4 , 3 2 2 例 女 0
组 别
表 2 两 组惰^肺功 能测量结果 ( 士 )
2 2 两组 手 术 前 后 肺 功 能比 较 两 组 术 前肺 功 能 . 经 统 计 学 比较 差 异无 显 著性 , 弓上或 弓下 手术 组 术
维普资讯
AcaAc d mieM e iia no g 2 0 2 1 t a e a dcn eNa t n 0 2 I ( ) 2







・9 ・ 5
[ 文章编 号] 0 0 2 5 ( 08 0 一o 9 —0 ] 0 - 07 2 0 ) 1 0 5 】
2 1 治 疗 效果 .
发生 在 弓上 或 弓 下吻 合组 病 人 , l例 死 于手 术 后 除 急性 呼 吸功 能 衰 竭 外 , 其余 均 死 于 吻合 口瘘 引 起 的 各 种并 发症 两组 相关情 况 比较 见表 1两 组每 日胸 , 腔 引流 量 比较 差 异有极 显著性 ( 0 0 ) < _ 1 。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D00.1)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2.41/42.42/42.5-42.6)释义(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释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释义(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释义(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释义(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4)内镜检查+活检;(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2)食管内镜超声等。

释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术前30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释义(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

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圆形吻合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等)。

3.术中用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微创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微创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微创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仇丽敏;孙健;柏海【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5(7)10【摘要】目的:分析微创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诊治的9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研究组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肺炎、肺不张、吻合口瘘、胸腔积液、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微创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效果显著,可减少肺炎、肺不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且疾病根除率高,复发率低,患者恢复快。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if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minimally invasive McKeown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lower esophagealcarcinoma.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middle-lower esophageal carcinoma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review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with 45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metho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left chest-neck incision approach esophagectomy, whil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McKeown surgery. The clinical efif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if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P<0.01),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study group was more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rainage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of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incidence of pneumonia, pulmonary atelectasis, anastomotic leakage, pleural effusion,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if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radication rate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signiif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McKeown surgery has signiifca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lower esophageal carcinoma, which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pneumonia, pulmonary atelectasis, anastomotic leakage, which also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er eradication rate, quicker recovery 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总页数】3页(P109-111)【作者】仇丽敏;孙健;柏海【作者单位】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盐城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盐城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盐城224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微创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杨智2.胸中下段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微创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的近期疗效分析[J], 黄书海3.胸中下段食管癌行微创McKeown术与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的疗效对照 [J], 张传凯4.胸中下段食管癌行微创McKeown术与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的疗效对照 [J], 宋和平5.微创McKeown术与左后外切口路径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袁君;宗振峰;杨博;孔繁义;戴国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手术路径对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不同手术路径对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不同手术路径对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王勇杰;沈毅;张莉;林乐胜;王善政;侯泽雨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045)006
【摘要】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我们对食管癌切除术后经食管床弓后或弓上吻合22例、跨弓弓前弓上吻合18例及弓下吻合16例患者动态监测肺功能的变化,以探讨不同手术路径对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王勇杰;沈毅;张莉;林乐胜;王善政;侯泽雨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4
【相关文献】
1.采用不同的手术路径对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J], 印少华
2.两种手术路径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J], 张金敏;张松林;胡旭
3.不同手术路径对食管贲门癌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 [J], 田晓峰;陶敏
4.不同手术路径对食管贲门癌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 [J], 田晓峰;陶敏
5.两种手术路径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J], 张金敏;张松林;胡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作者:陈士明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

结果观察组40例中,肿瘤切除率为97.5%;对照组切除率为90%。

结论右胸径路手术方式与左胸径路比较,可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

[关键词] 左胸入路;右胸入路;胸中段;食管癌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40-02
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远期生存率的提高方法仍为较难突破的瓶颈,研究报道称其5年总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8~77岁,平均(55.6±10.5)岁。

均经胃镜病理检查及上消化道造成定位证实。

病程1.0~8.5个月,以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为1.5~10.0 cm病变长度,平均为(4.5±3.3) cm。

其中腺鳞癌1例,腺癌1例,鳞癌78例。

同时采用胸部CT行常规检查,对纵隔淋巴结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了解。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程、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取右胸路径实施手术,协助患者取约45°的左斜卧位,切口选择在右胸前外侧,并经第4肋间位置向胸腔内进入,对奇静脉弓行结扎并切断,将肿瘤及胸段食管处于游离状态,对食管旁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行清扫操作。

切口选择在上腹正中位置,将胃至幽门水平游离,对区域淋巴结行清扫操作,加强胃网膜友动脉及胃右的保护,对食管裂孔行扩大操作,达3~4横指宽度为宜,送胃入右侧胸腔。

将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与食管或右胸顶处行吻合操作,胃壁与胸顶胸膜行数针固定缝合,以使吻合口张力减轻。

1.2.2 对照组采取左胸路径,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切口于左胸后外侧部选择,经第6肋间向胸腔进入,将肿瘤及胸段食管游离,并对隆突下、食管周围、左支气管周围淋巴对行清扫操作。

隔肌于肝脾间切开,将胃游离,胃网膜右动脉、胃右及其血管弓保留,对胃左动脉行双重结扎,对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与贲门淋巴结行清扫操作,并将贲门部封闭。

提胃至主动脉弓
上行吻合食管操作,患者在弓上吻合存在一定难度时,则对颈段食管实施游离,对颈部淋巴结行清扫操作,经食管床将胃向颈部提升,并与食管行吻合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中,肿瘤成功切除39例,切除率占97.5%;无残留切缘癌的情况发生。

病理证实术后淋巴结转移12例,占30%;淋巴结共在术中有550枚被清除,其中135枚为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24.5%。

对照组40例中,肿瘤成功切除36例,切除率占90%;残留上切缘癌1例,占2.5%。

病理证实术后淋巴结转移11例,占27.5%;淋巴结共在术中有510枚被清除,其中70枚为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13.7%。

见表1、2。

3讨论
我国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食管癌比较多发和常见,中段食管位置为其好发部位,占总食管癌患者的50%以上。

与外科其它恶性肿瘤治疗的方法类似,对原发肿瘤及其转移灶行彻底切除,并行其受累的其它组织及淋巴结行完全性切除,为最高的治疗食管癌的目标[2]。

另外,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而言,其突出的特点为可上、下双向沿食管旁淋巴结行跳跃式转移,故最大限度的清扫食管癌淋巴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可使定期食管癌的准确度提高外,还可使肿瘤在控制方面的时间延长,进而极大的提高临床治愈率[3]。

在临床治疗中,实施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取得了较佳的临床效果,手术路径的方式较多,但就解剖结构进行分析,此部位存在一定复杂性,加大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对手术径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是降低切缘癌残留率、使肿瘤切除率提高,对淋巴结实施更好的清扫,最终达到根治效果的关键[4]。

我国在胸中段食管癌的治疗中左胸路径为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其优势在于所需的手术时间较短,腹部无切口,具有相对较小的手术创伤。

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操作空间上受到一定限制,且主动脉弓还存在一定的阻挡作用,在纵隔淋巴结清扫和肿瘤的切除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清扫上纵隔的淋巴结时,而就肿瘤分期和手术治疗的预后而言,清扫纵隔淋巴结是决定上述结果的关键[5]。

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效果因素中的最重要内容[6],研究表明,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在5年内发生死亡者死因为肿瘤复发的占80%,其中43.5%为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发生于胸中段时,有较广泛的淋巴结转移范围。

据报道,食管癌在胸中段发生时复发以上纵隔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为主。

也有报道对胸段食管癌的预后造成影响的独立因素中有无对纵隔淋巴结清扫也为关键内容之一。

故在实施胸中段食管癌手术时,需对系统淋巴结行彻底清扫,以降低
局部复发率,并最大限度地减低肿瘤在辅助治疗时的负荷,术后准确分期,为选择综合的多学样的治疗方案提更科学、准确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在胸中段的食管癌治疗时,需合理、科学的选择手术路径,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切除率,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以获得理想的远期生存率,提高手术效果。

也有学者认为采用右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可有效避免主动脉弓区域造成的盲区,对淋巴结的清除及肿瘤的切除,尤其颈胸交界部位、上纵隔气管食管沟、隆突下三角部位的淋巴结实施清除操作,更具安全性和彻底性,右胸径路手术方式与左胸径路比较,可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在手术视野方面更清晰,为手术的探查操作和解剖操作提供了条件,对淋巴结行系统的清扫、对肿瘤行彻底清除,并降低副损伤的发生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肿瘤的治疗原则更为符合,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友生,赫杰,程贵余. 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对策[J].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401-404.
[2] Schomas DA,Quevedo JF,Donahue JM,et al.The prognostie importance of pathologically involved celisc node metastases in node-positive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distal esophagus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a surgical series from the Mayo Clinic[J]. Dis Esophagus,2010,23(2):232-239.
[3] 柯宏刚,曹飞,董汉宣,等. 220例右胸、腹部二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疗效分析[J]. 中国肿瘤杂志,2007,34(6):341-343.
[4] Shimada H,Matsubara H,Okazumi S,et al. Imperoved surgical results in thorac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 40-year analysis of 792 patients[J]. Gastrointest Surg,2008,12(3):518-526.
[5] Shimizu Y,Yoshida T,Kato M,et al. Low-grade dysplasia component in early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25(1):314-318.
[6] 罗强,蓝碧洋,钟醒能,等. 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评价[J]. 河北医学,2012,18(6):5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