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c程序设计实验参考答案

c程序设计实验参考答案
编程求出某学生期末三门课程的总分及平均分。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main( )
{ float a,b,c;
float s,v;
scanf("%f,%f,%f,%f",&a,&b,&c);
s=a+b+c;
v=s/3.0;
printf("\n%7.1f,%7.1f",s,v);
}
实验五参考答案
一.1、a=10,b=30,c=10
}
2、main()
{int i;
double m=100000,n,s;
n=0.01;
s=0;
for(i=1;i<=30;i++)
{s+=n;
n=n*2;
}
printf("%f %f\n",s,m*30 );
}
实验八参考答案:
一.1、s=12345
2、7,
5,
3,
3、<1,2>=6
二.1、% for(j=k;j>0;j--)
第4行改为scanf("%d",&a[i]);
第12行改为printf("av=%d\n",av);
四.1、分析:C中数组长度必须是确定大小,即指定N的值。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取出其中两种作为参考。
方法一:起泡排序
从第一个数开始依次对相邻两数进行比较,如次序对则不做任何操作;如次序不对则使这两个数交换位置。第一遍的(N-1)次比
{ case 10:
case 9: ch='A'; break;
case 8: ch='B'; break;

国开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实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实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实验参考答案答案见后几页这部分的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请从课程的6次实验中选择2次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老师会根据你的成绩给出相应的分数。

答案:实验名称:实验1 PLC常用指令及功能实验目标:通过对位逻辑指令、RS指令、计数器指令及跳步指令等操作,掌握PLC常用指令的功能、理解PLC常用指令的特点、了解不同PLC编程软件的区别。

实验步骤:1)建立新项目,选择CPU,连接通讯线并检查。

一、实验器材1.ZYE3103B型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台1台2.ZYPLC01电机控制演示板1块3.PC机或FX-20P-E编程器1台4.编程电缆1根5.连接导线若干2)分步编写位逻辑指令、RS指令、计数器指令及跳步指令等PLC程序并执行。

1.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该实验板是为了让学生在根蒂根基实验之后进一步熟开关、继电器、电机的连线和用法,在亲自动手的根蒂根基上更深入相识一些元件的使用。

2.熟实验(一)——电机的简朴起停控制下图为最简朴的三相电机起停的电气控制图,其中SB2为启动按纽,SB1为停止按纽,右侧KM为接触器线圈,左侧KM为接触器主触头。

根据电机梯形图编写程序如下:LD X0OR Y0ANI X1OUT Y0END3)通过实验相识“串并联”“自锁”“保持”“互锁”。

“置位/复位”以及“优先权”等概念。

1.实验原理:将面板上的直流电机(代替交流电机)接入主回路,主回路中的通断用继电器(代替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控制。

将继电器的线圈接入控制回路,通过PLC输入口的开关量输入,再通过PLC内部程序的运行,驱动输出口开关的动作,控制继电器线圈的通断。

从而实现对主回路中继电器触点的控制。

2.控制要求;1)按下启动按钮(K4),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灯亮),同时常开触点举措,电机启动2)按下停止按钮(K5),继电器线圈失电(继电器灯灭),电机停止。

4)理解跳步功能与子程序的关系。

1.实际控制过程中PLC是放在控制回路中的,如此可以实现小电压控制大电压的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答案1

物理化学实验答案1

物理化学实验答案1一、溶液中的等温吸附五、注意事项1.溶液的浓度配制要准确,活性炭颗粒要均匀并干燥2.醋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其离解常数Ka=1.76某,可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化学计量点时反应产物是NaAc,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其溶液pH 在8.7左右,酚酞的颜色变化范围是8-10,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正处于其内,因此采用酚酞做指示剂,而不用甲基橙和甲基红。

直到加入半滴NaOH标准溶液使试液呈现微红色,并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3.变红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又变为无色。

4.以标定的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时若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以它测定醋酸的浓度,用酚酞做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会偏高。

为使测定结果准确,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将NaOH溶液放置于空气中。

七、讨论1.测定固体比表面时所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要选择适当,即初始溶液的浓度以及吸附平衡后的浓度都选择在合适的范围内。

既要防止初始浓度过高导致出现多分子层吸附,又要避免平衡后的浓度过低使吸附达不到饱和。

2.按朗格谬尔吸附等温线的要求,溶液吸附必须在等温条件下进行,使盛有样品的磨口锥形瓶置于恒温器中振荡,使之达到平衡。

本实验是在空气浴中将盛有样品的磨口锥形瓶置于振荡器上振荡。

实验过程中温度会有变化,这样会影响测定结果。

3.由实验结果可知,活性炭在醋酸溶液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表征其吸附特性。

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不需要特殊仪器,但测定过程中要防止溶剂挥发,以免引起测量误差。

此外,由于忽略界面上被溶剂占据部分,因此由这一方法所测得的比表面积一般偏小。

但由于方法简便,可以作为了解固体吸附剂特性的一种简便方法。

八、思考题(供参考)1.吸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与从溶液中吸附溶质有何不同?答:吸附作用与温度、压力、溶剂、吸附质和吸附剂性质有关。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除了吸附溶质还有溶剂,液固吸附到达平衡时间更长;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受温度、压力及吸附剂和吸附质性质影响:气体吸附是放热过程,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压力增大,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一般吸附质分子结构越复杂,被吸附能力越高。

C语言实验一

C语言实验一
(2)VC 6.0:选择【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 6.0】命令,打开VC 6.0编程环境。
(3)编辑源程序→编译→连接→执行程序→显示结果。
2.分析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并上机调试运行,验证自己的结果。
(1)分析运行结果一
printf("Please enter a string:");
scanf("%s",str);
printf("%s",str);
}
@@@@@@@@@
@@@@@@@
@@@@@
@@@
@
(3)
分析
①第1行主函数main的m为小写;
②主函数的函数体应加花括号;
③scanf函数中变量y前应为“&”符号;
④后面3行结尾少了语句结束标记“;”号;
⑤应是先计算后输出,即最后两行交换。
正确程序如下。
main()
{
int p,x,y;
scanf("%d%d",&x,&y);
printf("@@@\n");
printf("@\n");
}
(3)分析运行结果三
以下是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数和的计算程序,请分析错误,并上机调试。
main()
int p,x,y;
scanf("%d%d",&x,%y)
printf("The sum of x and y is:%d",p)
p=x+y
3.请分别在VC 6.0和TC 2.0下编写一个能显示“早上好”的程序,运行后在屏幕上显示如下信息: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基础化学实验1(山东联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农业大学

基础化学实验1(山东联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农业大学

基础化学实验1(山东联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农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洗涤仪器时,用自来水洗后要用去离子水涮洗。

2.搅拌完烧杯中的溶液后,玻璃棒可以放在实验台上。

参考答案:错3.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一定要保持垂直滴加4.下列关于常压过滤的说法,正确的有()参考答案:过滤时应先转移溶液,后转移沉淀;滤纸要紧贴漏斗,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常压过滤适用于沉淀物细小的晶体;洗涤沉淀时应遵照“少量多次”的原则5.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说法,正确的有()参考答案:漏斗斜口应朝向抽滤瓶支口;抽滤结束后应先拔去橡胶管,再关闭水泵;布氏漏斗的滤纸应覆盖所有底板小孔,同时略小于底板内径6.用台天平称量物品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可以借助砝码或游码进行调平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当先将试剂瓶中的试剂倒在烧杯中,然后再用烧杯向量筒中转移。

参考答案:错8.抽滤完成后,应当先从抽滤瓶上拔下抽气橡皮管,再关闭真空泵的电源开关,目的是()参考答案:防止真空泵体中的抽气介质被倒吸入抽滤瓶中9.关于滴瓶中的胶头滴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不管滴管内有无试剂,捏扁胶头进行吸取就行10.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第一章测试1.洗涤剂之所以能去污,主要与洗涤剂中所含的( )有关。

参考答案:表面活性物质2.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分子的一端为疏水基,另一端为亲水基。

参考答案:对3.与轻垢型洗衣粉比较,重垢型洗衣粉的pH值较小。

参考答案:错S是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的缩写?参考答案:烷基苯磺酸钠5.FAS是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的缩写?脂肪醇硫酸钠6.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参考答案:AEO-97.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缩写是()?参考答案:CMC8.脂肪醇硫酸钠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中考物理倒计时专攻32种题型09力学实验(一)(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倒计时专攻32种题型09力学实验(一)(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倒计时专攻32种题型:专题09力学实验(一)实验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核心考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ts v; 2.主要实验器材及作用:(1)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 (2)停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3)金属挡板确保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更准确地测量路程和时间; 3.实验装置①安装要求: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倾角过大,会导致小车滑行速度太快,时间太短,不宜测量时间;倾角过小,会造成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或小车可能滑不到斜面底。

因此,斜面倾角应较小,目的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测量时间; ②小车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且小车运动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倾角; 4.小车运动距离:从“车头到车头”、或从“车尾到车尾”的距离;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6.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刻度尺要估读; 【交流与讨论】7.误差分析:①当小车过了起始位置才开始计时或小车未达终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平均速度偏大;②当小车到达终点后才停止计时或小车未开始运动提前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平均速度偏小;③小车没有从静止开始下滑,所测平均速度偏大; 8.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的作用;9.增大小车平均速度的方法: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10.小车从起点、中点分别下滑的评估:①上半程、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具体关系为:上全下v v v >>,由此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②下半程平均速度计算方法:212133t t s s t s v --==下,不能从中点开始下滑,原因是从中点由静止下滑所测时间不等于下半程时间;11.能量转化情况:小车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内能)。

▲ 针对训练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材料力学实验训练题1答案(机测部分100题)

材料力学实验训练题1答案(机测部分100题)

填空题1. 对于铸铁试样,拉伸破坏发生在横截面上,是由最大拉应力造成的。

压缩破坏发生在50-55度斜截面上,是由最大切应力造成的。

扭转破坏发生在45度螺旋面上,是由最大拉应力造成的。

2. 下屈服点s sl是屈服阶段中,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应力。

3. 灰口铸铁在拉伸时,从很低的应力开始就不是直线,且没有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因此,在工程计算中,通常取总应变为%时应力一应变曲线的割线斜率来确定其弹性模量,称为割线弹性模量。

4. 在对试样施加轴向拉力,使之达到强化阶段,然后卸载至零,再加载时,试样在线弹性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将增大。

这一现象称为材料的冷作硬化。

5. 在长期高温条件下,受恒定载荷作用时材料发生蠕变和松驰现象。

6. 低碳钢抗拉能力大于抗剪能力。

7. 铸铁钢抗拉能力小于—抗剪能力。

8. 铸铁压缩受最大切应力破坏。

9. 压缩实验时,试件两端面涂油的目的是减少摩擦;低碳钢压缩后成鼓形的原因:两端面有摩擦。

10. 颈缩阶段中应力应变曲线下降的原因—此应力为名义应力,真实应力是增加的。

11. 已知某低碳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s,单向受拉,在力F作用下,横截面上的轴向线应变为1,正应力为,且s;当拉力F卸去后,横截面上轴向线应变为2。

问此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是多少()1 212. 在材料的拉伸试验中,对于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的材料,以_ 产生%塑性变形时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

13. 试列举出三种应力或应变测试方法:机测法、电测法、光测法。

度最好的是杆 1 ,强度最好的是杆 218.通常对标准差进行点估计的方法有 高斯法和贝塞尔法等。

19•在拉伸和压缩实验中,测量试样的直径时要求在一个截面上交叉 90度测取两次是为了 消除试样的(椭圆化)。

而在三个截面平均直径中取其最小值的意义是( 正应力最大点为 危险点)。

20.在拉伸实验中引起低碳钢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最大切应力引起塑性屈服 )而引起铸铁断 裂的主要原因是(最大拉应力引起脆性断裂 ),这说明低碳钢的(抗拉)能力大于(抗剪 能 力 )。

医用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医用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医学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实验1《长度测量》预习报告参考答案:一、基本知识填空1、 不需要;2、 0.02mm, 百分百之一(或者0.01mm ); 0或者偶数(或者0、2、4、6、8);3、 0.01mm ,需要;千分之一(或者0.001);0.004mm;4、 1;5、1;6、零点读数;二、判断正确与否,并说明原因。

(1)错误;因为50分游标测量结果的尾数应该为0或者偶数,所以该读数错误;(2)错误;因为50分游标尺的测量结果读数应该到百分之一毫米位,所以该读数应该记录为1.00mm;(3) 错误;按照50分游标尺的读数规则,该读数应该记录为5.120cm 或者51.20mm;(4) 正确;符合50分游标尺的记数规则。

实验报告填空及问答题标准答案:【实验原理】参考实验讲义实验5《液体粘度的测定》预习报告参考答案:【实验原理】:1、v r F ηπ6=;2、粘滞系数;3、4、t rL g r m ⋅-=πρπη6)34(35、小球在无限宽广的均匀液体中下落6、t R r rL g r m ⋅+-=)4.21(6)34(3πρπη 【实验内容与步骤】铅直; 2、距离L; 3、中心;4、时间;5、密度; 6、温度【思考题】答案1:不能。

因为连续释放小球,会使得液体内部运动情况复杂,不再属于层流,导致小球受力情况发生改变。

2:根据沉降速度公式可知:g r T )(液球ρρηυ-=292减小小球直径,收尾速度会减小,减小小球密度,收尾速度也减小。

实验报告【思考题】标准答案:1、、 量筒的上刻痕线是否可在液面位置?为什么? 答案:不能。

因为开始小球是加速运动,只有当小球所受的重力、浮力、粘滞力三力平衡后,小球做匀速运动时,才可以计时,所以不能从液面开始。

2、为什么小球要沿量筒中心轴线放入液体中? 答案:因为圆形玻璃量筒的筒壁对小球运动产生严重影响,只能在轴线上运动,才能使筒壁横向的作用力合力为零。

试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试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实验一 果脯的制作
(1)产品若发生返砂和流糖是何原因?如何防止? •果脯制作中,如果煮制过程掌握不当,就会造成成品表面和内部的 蔗糖重结晶,这种现象称为“返砂”。如果果脯中还原糖含量过高, 在高温潮湿季节就会产生吸潮,这种现象称为“流糖”。 •发生返砂原因:(1)原料中含酸量低; (2)煮制过程中没有足 够的蔗糖转化还原糖,导致果脯中还原糖含量过低; (3)贮藏温 度过低(低于10℃ )。 防止方法:⑴煮制时加入适量柠檬酸; ⑵煮制时,在糖液中加入部 分饴糖或果胶,抑制糖的结晶; (3)在12-15℃下储藏,切勿低于 10℃,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发生流糖原因:蔗糖过度转为还原糖,果脯中还原糖含量过高。 防止方法:加酸不宜过多,煮制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蔗糖过度转化。
2. 果脯制作中烘烤温度是否应尽量高一些以提高生产效率? 温度不宜高。因为温度过高,果脯内部的水分散失过快, 散失不均匀,部分成分会挥发,影响产品的质构和风味。
实验二 碳酸茶饮料的制作
1、本实验为一次灌装法,试分析一次灌装法与二次灌装法的区别? 水与调味糖浆按一定比例先调好,再经冷却混合,将达到一定含 量的成品灌入容器中,称为预调式,也称为“一次灌装法”; 水先经冷却和碳酸化,再与调味糖浆分别灌入容器中调和成汽 水,称为现调式,也称为“二次灌装法”。 2、为什么在操作要点中加入溶糖一步? 杀菌,延长保藏期。
实验四 曲奇饼干的制作
1、甜酥性(曲奇)饼干面团调粉时为什么先加入油、糖、蛋等辅 料及进行搅打,然后加入小麦粉? • 使面团中的面筋蛋白质进行限制性胀润,从而得到弹性小、光滑 而柔软、可塑性极好的面团。 2、为什么在制作饼干时,在奶油打发或糖搅拌溶化前,不能加入 蛋液搅拌? • 如果在奶油打发或糖搅拌溶化前加入蛋液,、辊切成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答案实验一:饮水杯的设计
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饮水杯,使之能够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实验步骤
1. 先确定饮水杯的容量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计。

2.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饮水杯,例如塑料、玻璃等。

3. 设计饮水杯的外观形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意设计。

4. 考虑饮水杯是否需要配备吸管或盖子。

实验结果
根据个人的设计和需求,完成一个符合要求的饮水杯。

实验二:杯中的水
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杯中水的特性,并了解水的状况变化。

实验步骤
1. 将一杯水放置在桌面上。

2. 观察水的状态,包括颜色、透明度等。

3. 留意水的温度,可以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4. 根据实验结果,记录水的状况变化。

实验结果
水的特性包括颜色、透明度、温度等。

观察过程中可以发现水的颜色通常是无色或接近无色的,透明度较高,而且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有一定关联。

实验三:分离水和沙
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过滤方法将水和沙分离。

实验步骤
1. 取一杯含有水和沙混合物的杯子。

2. 用滤纸或细网将水和沙混合物进行过滤,留下沙子。

3. 将过滤出的水收集起来。

实验结果
通过过滤方法可以实现水和沙的分离,得到单独的水和沙两部分。

以上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的部分实验内容和答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针对初一学生的科学实验训练 (附答案)

针对初一学生的科学实验训练 (附答案)

针对初一学生的科学实验训练 (附答案)本文档旨在为初一学生提供一些科学实验训练,帮助他们在科学领域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几个简单且适合初一学生的实验项目,附有相应的实验步骤和答案。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材料:- 醋、小苏打、红、蓝色花色试纸、盐、碗、勺子实验步骤:1. 取一小碗,倒入一些醋。

2. 用红色花色试纸蘸取少量醋。

3. 将红色花色试纸放入碗中,观察颜色变化。

4. 重复步骤2和3,使用蓝色花色试纸。

结果分析:- 红色花色试纸变为橙色或黄色:醋呈酸性。

- 蓝色花色试纸变为绿色:醋呈碱性。

实验二:空气中的氧气实验材料:- 蜡烛、竹签、盘子、玻璃杯实验步骤:1. 在盘子边缘插上一个竹签。

2. 点燃蜡烛,并将其放在盘子中心。

3. 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竹签上,盖住蜡烛。

4. 观察玻璃杯内部的变化。

结果分析:-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表示燃烧需要氧气。

- 玻璃杯内有水蒸气凝结:表示燃烧产生水蒸气。

实验三:水的沸点实验材料:- 水、锅、火源、温度计实验步骤:1. 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锅置于火源上加热。

3.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4. 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

结果分析:- 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是100℃。

---该文档提供了三个针对初一学生的科学实验训练项目,并附有相应的实验步骤和答案。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水的沸点等基本科学概念。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可以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答案:
1. 准备配制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的溶液。

2. 将醋酸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缓慢地将氢氧化钠试管中的溶液滴加到醋酸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醋酸溶液变得逐渐淡化,直至无色,同时放出一些气泡。

解释: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醋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金属与酸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答案:
1. 准备盐酸溶液。

2. 分别取小块铁、镁和锌金属。

3. 将每种金属依次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分别将少量盐酸加入每个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镁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更激烈;锌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比镁慢一些。

解释:
这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以上是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之阿布丰王创作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管全部变量.(1)0122sin851z e =+ (2)21ln(2z x =+,其中2120.455i x +⎡⎤=⎢⎥-⎣⎦ (3)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 z a a --+=++=--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0.5:2.5解:4. 完成下列把持:(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年夜写字母.解:(1) 结果:(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 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置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元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 S +⎡⎤=⎢⎥⎣⎦. 解: M 文件如下;5. 下面是一个线性方程组:(1) 求方程的解.(2) 将方程右边向量元素b 3改为0.53再求解,并比力b 3的变动和解的相对变动.(3) 计算系数矩阵A的条件数并分析结论.解: M文件如下:实验三选择结构法式设计1. 求分段函数的值.用if语句实现,分别输出x=-5.0,-3.0,1.0,2.0,2.5,3.0,5.0时的y值.解:M文件如下:2. 输入一个百分制成果,要求输出成果品级A、B、C、D、E.其中90分~100分为A,80分~89分为B,79分~79分为C,60分~69分为D,60分以下为E.要求:(1) 分别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2) 输入百分制成果后要判断该成果的合理性,对分歧理的成果应输出犯错信息.解:M文件如下3. 硅谷公司员工的工资计算方法如下:(1) 工作时数超越120小时者,超越部份加发15%.(2) 工作时数低于60小时者,扣发700元.(3) 其余按每小时84元计发.试编程按输入的工号和该号员工的工时数,计算应发工资.解:M文件下实验四循环结构法式设计1. 根据2222211116123nπ=++++,求π的近似值.当n分别取100、1000、10000时,结果是几多?要求:分别用循环结构和向量运算(使用sum函数)来实现.解:M文件如下:运行结果如下:2. 根据11113521yn=++++-,求:(1) y<3时的最年夜n值.(2) 与(1)的n值对应的y值.解:M—文件如下:3. 考虑以下迭代公式:其中a、b为正的学数.(1) 编写法式求迭代的结果,迭代的终止条件为|x n+1-x n|≤10-5,迭代初值x0=1.0,迭代次数不超越500次.(2) 如果迭代过程收敛于r,那么r的准确值是,当(a,b)的值取(1,1)、(8,3)、(10,0.1)时,分别对迭代结果和准确值进行比力.解:M 文件如下:运算结果如下;5. 若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减1是素数,则称这两个边境自然数是亲密数对,该素数是亲密素数.例如,2×3-1=5,由于5是素数,所以2和3是亲密数,5是亲密素数.求[2,50]区间内:(1) 亲密数对的对数.(2) 与上述亲密数对对应的所有亲密素数之和.解:M 文件:实验五 函数文件4. 设2411()(2)0.1(3)0.01f x x x =+-+-+,编写一个MATLAB 函数文件fx.m,使得调用f(x)时,x 可用矩阵代入,得出的f(x)为同阶矩阵.解:运算结果:5. 已知(40)(30)(20)f y f f =+(1) 当f(n)=n+10ln(n2+5)时,求y的值.(2) 当f(n)=1×2+2×3+3×4+...+n×(n+1)时,求y的值.解:(1)(2).实验八数据处置与多项式计算2. 将100个学生5门功课的成果存入矩阵P中,进行如下处置:(1) 分别求每门课的最高分、最低分及相应学生序号.(2) 分别求每门课的平均分和标准方差.(3) 5门课总分的最高分、最低分及相应学生序号.(4) 将5门课总分按从年夜到小顺序存入zcj中,相应学生序号存入xsxh.提示:上机调试时,为防止输入学生成果的麻烦,可用取值范围在[45,95]之间的随机矩阵来暗示学生成果.解:M文件:运行结果:3. 某气象观测得某日6:00~18:00之间每隔2h的室内外温度(0C)如实验表1所示.实验表1 室内外温度观测结果(0C)时间h 6 8 10 12 14 16 18室内温度t1 18.0 20.0 22.0 25.0 30.0 28.0 24.0室外温度t2 15.0 19.0 24.0 28.0 34.0 32.0 30.0试用三次样条插值分别求出该日室内外6:30~18:30之间每隔2h各点的近似温度(0C).解:M文件:运行结果:4. 已知lgx在[1,101]区间10个整数采样点的函数值如实验表2所示.实验表2 lgx在10个采样点的函数值x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lgx 0 1.0414 1.3222 1.4914 1.6128 1.7076 1.7853 1.8513 1.9085 1.9510 2.0043 试求lgx的5次拟合多项式p(x),并绘制出lgx和p(x)在[1,101]区间的函数曲线.解:M文件:5. 有3个多项式P1(x)=x4+2x3+4x2+5,P2(x)=x+2,P3(x)=x2+2x+3,试进行下列把持:(1) 求P(x)=P1(x)+P2(x)P3(x).(2) 求P(x)的根.(3) 当x取矩阵A的每一元素时,求P(x)的值.其中:(4) 当以矩阵A为自变量时,求P(x)的值.其中A的值与第(3)题相同.解:M文件:实验九 数值微积分与方程数值求解1. 求函数在指定点的数值导数.实验六 高层绘图把持3. 已知在-5≤x ≤5区间绘制函数曲线.解:M 文件:2. 用数值方法求定积分.(1)210I π=⎰的近似值. (2) 2220ln(1)1x I dt x π+=+⎰ 解:M 文件:运行结果:3. 分别用3种分歧的数值方法解线性方程组.解:M文件:运行结果:4. 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解:M文件:.5. 求代数方程的数值解.(1) 3x+sin x-e x=0在x0=1.5附近的根.(2) 在给定的初值x0=1,y0=1,z0=1下,求方程组的数值解.解:M文件:(2). M文件:运行结果:6. 求函数在指定区间的极值. (1)3cos log ()x x x x x f x e ++=在(0,1)内的最小值. (2)33212112122(,)2410f x x x x x x x x =+-+在[0,0]附近的最小值点和最小值.解:M 文件:8. 求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并绘制解的曲线. 解: 令y1=x,y2=y,y3=z; 这样方程酿成:'''0.51(0)0,(0)1,(0)1x yz y xz z xyx y z =⎧⎪=-⎪⎨=-⎪⎪===⎩,自变量是tM 文件:实验十 符号计算基础与符号微积分一、1. 已知x=6,y=5,利用符号表达式求提示:界说符号常数x=sym(‘6’),y=sym(‘5’).解:M文件:运行结果:2. 分解因式.(1) x4-y4(2) 5135解:M文件:运行结果:5. 用符号方法求下列极限或导数.解:M文件:运行结果:6. 用符号方法求下列积分.解:M文件:运行结果:。

C语言实验报告 实验一 参考答案

C语言实验报告 实验一 参考答案

实验一参考答案1、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应用(1)整型数据的溢出(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1.c)# include <stdio.h>void main(){short int a,b;a=32767;b=a+1;printf("a=%d,b=%d\n",a,b);}程序运行结果:a=32767,b=-32768原因:32767是short int型数据的最大值,其二进制为(0111111111111111),在其上加1后产生溢出,变成-32768的补码,其二进制为(1000000000000000)。

整数在内存中以二进制补码形式存放,运算时符号位也要参与运算。

结论:使用整型数据应注意其表示范围,避免产生溢出。

(2)浮点型数据的舍入误差(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2.c)# include <stdio.h>void main(){float a,b;a=123456.789e5;b=a+20;printf("a=%f\tb=%f\n",a,b);}程序运行结果:a=1345678848.000000 b=12345678868.000000原因:理论分析a变量的值为12345678900,b的值经计算应为12345678920,结果输出的a和b的值都不对,原因是float型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为7位,后几位数字都是不准确的。

结论:应当避免将一个很大的数和一个很小的数直接相加或相减,否则会“丢失”较小的数。

(3)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混合使用(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3.c)# include <stdio.h>void main(){char c1,c2;c1=65; c2=66;printf("%c %c\n",c1,c2);}程序运行结果:A B原因:c1,c2两个变量的类型为char型,在内存中分配1B的存储空间用于存放字符的ASCII码二进制,其存放的数据范围为0~255。

C实验报告1参考答案

C实验报告1参考答案

2+4=6
(2)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输出这两个整数的差。根据注释信息填写完整程序,以
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 sy1_5.c 保存。
#include<stdio.h>
该程序的运行结果:
main()
Input a,b please !20 17
{
20-17=3
int a,b,m;
printf("Input a,b please ! ");
二、实验内容
1.改错题 在程序中画出错误的语句,将修改后的语句完整地写在该语句的右边。 (1)下列程序的功能为:已知圆锥半径 r 和高 h,计算圆锥体积 v。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 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 sy2_1.c 保存。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为:
#include stdio.h main();
scanf("%d%d",&a,&b); /*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分别赋予 a 和 b*/
sum=a*a+b*b;
/*赋值语句,把 a2+b2 的结果赋给变量 sum*/
printf("%d*%d+ %d*%d=%d\n",a,a,b,b,sum); /*输出语句*/
}
该程序的运行结果:
Please Input a,b 24 2*2+4*4=20
printf("%c,%d\n",c1,c1); c2=c1+26; printf("%c,%d\n",c2,c2);
c2=c1-32; /* 转换为大写字母 */ /* 输出大写字母及其 ASCII 码值 */
} 2.程序填空题 (1)下列程序的功能为:按给定格式输入数据,按要求格式输出结果。补充完善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理工大学
实验、实习报告
姓名:学号: 班级:
实验题目: lab1--Decisions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通过java语句实现:
1.去除金额数据中的逗号
2.优惠券面值问题
二、实验内容
1、Write a program that reads a number between 1,000 and 999,999 from the user, where the user enters a comma in the input. Then print the number without a comma. Here is a sample dialog; the user input is in color:
Please enter an integer between 1,000 and 999,999: 23,456
23456
Hint: Read the input as a string. Measure the length of the string. Suppose it contains n characters. Then extract substrings consisting of the first n – 4 characters and the last three characters.
2、A supermarket awards coupons depending on how much a customer spends on groceries. For example, if you spend $50, you will get a coupon worth eight percent of that amount. The following table shows the percent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upon awarded for different amounts spent. Write a program that calculates and prints the value of the coupon a person can receive based on groceries purchased.
Here is a sample run:
Please enter the cost of your groceries: 14
You win a discount coupon of $ 1.12. (8% of your purchase)
三、实验步骤
package去逗号;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RemoveComm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Please enter an integer between 1,000 and 999,999:");
Scanner in=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num=in.next();
in.close();
String result=""
;
while(num.length()>3){
result=num.substring(num.length()-3)+result;
num=num.substring(0,num.length()-4);
}
result=num+result;
System.out.print("The result is "+result);
}
}
package打折;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Coup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Please enter the cost of your groceries:");
Scanner in=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cost=in.nextDouble();
if(cost<=10){
System.out.print("Sorry,there is no coupon!");
}
else if(cost>10&&cost<=60){
System.out.print("You win a discount coupon of $"+
cost*0.08+"(8% of your purchase)!");
}
else if(cost>60&&cost<=150){
System.out.print("You win a discount coupon of $"+
cost*0.1+"(10% of your purchase)!");
}
else if(cost>150&&cost<=210){
System.out.print("You win a discount coupon of $"+
cost*0.12+"(12% of your purchase)!");
}
else{
System.out.print("You win a discount coupon of $"+ cost*0.14+"(14% of your purchase)!");
}
}
}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小结
通过此次试验,我了解到了一些java的基本语句及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