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概况
全球OLED产业发展现状(论文)
![全球OLED产业发展现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4588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2.png)
全球OLED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大陆把OLED产业纳入了国家“十二五”计划。
根据《规划》,新型显示器件领域中的发展重点包括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显示器件,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方面。
对于有机发光显示器件,《规划》提出将“推进中小尺寸OLED 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大尺寸OLED相关技术和工艺集成。
”中国OLED 技术研究经过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国内维信诺、上海天马、京东方、彩虹、虹视等都在大力推进OLED特别是AMOLED发展的步伐。
那么我们对日韩台以及大陆OLED产业发展现状做一下浅析。
利润丰厚的OLED产业引起国家间的竞争。
OLED作为未来新一代显示器件,将在全球领引显示和照明两个领域,OLED产值以万亿计不为过,对如此回报丰厚的行业,世界各国和地区争相趋之,以分去最大蛋糕。
OLED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已不单是企业间的竞争,而体现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
日韩台及欧美均已制定了OLED产业战略规划。
早在1979年开始,日本通产省经光电产业技术振兴协会联合16家企业资助8.2亿美元为期10年的液晶显示产业化基础研究计划,受助企业要匹配70%研究经费。
2011年年底,为抢占苹果iPadiPhone引发的中小尺寸平板显示突破性的需求,又在《企业创新联盟》框架下投资25亿美元(占股70%到80%)组织日立索尼与东芝成立世界最大的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及OLED显示屏新公司。
日本三菱化学、松下电工、出光兴产、堡土谷化学、柯尼卡美能达、住友化学、NHK、DOW、COVION等企业以及东北先锋、日本山形大学、大日本印刷与日本有机电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都积极开展OLED材料、显示等方面的研究,布局全球OLED 市场。
韩国在1990年起组成大专院校100多家企业参加的“平面显示器研究联盟”,每年政府投入30亿韩元支持经费。
在韩国政府在2010年5月19日推出的《显示器产业动向及应对方案》中,已经将OLED产业列为中长期发展目标。
OLED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OLED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1a38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1.png)
OLED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OLED技术的定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材料,其复杂的结构可以使电子通过有机物质的半导体层和荧光层发光。
OLED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度、快速响应、亮度均匀、低功耗、薄型等特点,可以制作成软性显示器、透明显示器、柔性电子、光学传感器等。
二、OLED技术的现状1.市场份额OLED显示器市场目前被三星电子和LG显示器垄断,三星电子已经成为世界上OLED显示器的主要供应商。
三星电子不仅在自己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OLED显示器,还向苹果公司出售OLED显示器。
2.技术发展OLED技术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具有优越的颜色和响应时间,使其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主导。
OLED技术不仅可以制造高分辨率、高亮度的显示器,还可以制造成可卷曲、可透明、可穿戴、可弯曲等柔性显示器。
目前,三星电子已经在曲面电视、OLED手机屏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LG显示器也在笔记本电脑、汽车显示屏、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进行了尝试。
三、OLE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市场拓展目前,OLED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端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未来将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同时,OLED技术可以被应用于照明、汽车、安防、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对低功耗、低电压等特性的高要求也将促进OLED技术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2.技术创新OLED技术仍然需要创新,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如,OLED技术的长寿命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由于OLED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现象,长时间使用后其发光效果将受到影响。
因此,OLED技术需要更加耐久的材料,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OLED技术的成本也需要降低。
OLED技术中橙色和红色材料的价格较高,目前绿色和蓝色材料的价格较低。
未来,需要更高效的合成方法以便降低OLED的生产成本。
3.商业模式创新目前,OLED技术的主要应用市场是高端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OLED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论文
![OLED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16ff3983c4bb4cf7ecd1c7.png)
OLED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oled产业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
但在目前状况下,在oled产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及困难需要我们去研究并解决。
我们的研究课题是:oled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本文首先从多个角度对oled的相关产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绍。
然后基于对oled产业的了解,对当前状况下oled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与分析。
最后我们对oled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oled;产业现状;发展策略1.oled概述1.1 oled的产生与发展oled是指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ing emitting display)发展与20世纪中期,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型显示技术。
在1999年,oled开始走向商业化道路,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并受到人们广泛的好评。
目前状况下,oled已经被运用到各个行业以及领域当中去,主要有商业领域、通信领域、工业应用以及交通领域等。
1.2 oled显示特点与分类从驱动方式的角度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有源驱动(am-oled)以及无源驱动(pm-oled)。
目前状况下,市场上大多使用无源驱动,主要是因为无源驱动的构造较为简单,使用相对方便,因此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对于有源驱动来说,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弊端与缺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我们将有源驱动与无源驱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发现无源驱动虽然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功耗较大、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与大画面或者高解析度的发展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然而,其优点明显多于缺点,主要表现在能够实现对于开口率的大幅度提高,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画质以及亮度进行较大程度上的提高。
而将oled与液晶显示器(lcd)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现oled较为优越,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全固态,能够进行自主发光,且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视角、低功耗的特点。
2022年行业分析OLED行业发展分析:产业链加速协同并进
![2022年行业分析OLED行业发展分析:产业链加速协同并进](https://img.taocdn.com/s3/m/96d6dd1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1.png)
OLED行业发展分析:产业链加速协同并进将来家里的电视就像一张壁纸一样贴在墙上,外出旅游或搬家时,只需要将电视卷起来就可以带走了。
在柔性显示方面,将来无论是小尺寸智能设备还是大尺寸电视,OLED的物理特性所带来的便利性和可携带性,是以往任何显示设备都无法比拟的。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整机制造基地。
2022年,国内电视机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60%以上,国内的消费市场估计突破5000万台,出口突破8000万台。
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看来,OLED方面,目前国内企业虽然还没有几条线实现大规模量产,和LCD比起来仍有肯定的差距。
但京东方等主流面板厂商已经集中火力,奋起直追,2022年中国的厂商已经具备了OLED的生产技术。
将来几年内,大尺寸OLED面板产能将快速释放,国内的面板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
京东方科技集团CSMO运营企划总经理王瑾表示,目前国产OLED面板消费额仅占全球的1%,产能也占3%,但是将来三年国内厂商将加剧OLED的布局,估计2022年中国OLED的布局可以达到95%。
目前,全球大型OLED面板产业已初步形成韩国LG、中国京东方,日本JDI “三足鼎立”格局。
而2022年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天马等亦不断加码OLED领域的投资,数额甚至高达千亿级别。
据了解,除了投资液晶面板,华星光电在OLED领域的技术储备已超过4年。
T3、G11都有涉及OLED技术,这备受业内人士看好。
以京东方为例,京东方自2022年建立了首个AMOLED的试验室,开头了AMOLED的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2022年,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投建了G5.5代线,2022年,在合肥建立了G8.5试验线等。
2022年,京东方就宣布了两项AMOLED 6代线方案。
去年2月份,京东方在一期220亿元投资基础上,对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柔性面板生产线—成都6代线增加投资245亿元,建设二期项目,生产AMOLED显示产品,主攻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市场。
oled的发展现状
![oled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1f287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b.png)
oled的发展现状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在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
应用,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 显示屏市场:OLED显示屏在智能手机、电视和电子设备等
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和使用。
其优势包括高对比度、广色域、快速响应时间和灵活可弯曲等特点,使得其在高端产品中的需求增长迅猛。
然而,OLED显示屏仍然面临成本较高和寿命短
等方面的挑战。
2. 技术革新:OLED技术不断创新与改进。
目前,新一代的AMOLED(Active-Matrix OLED)技术应用于电视和显示屏中,其采用了相对较长寿命的材料和更高的亮度水平。
此外,柔性OLED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可弯曲和可折叠设备提供
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3. 持续投资:各大科技公司和制造商纷纷投资于OLED技术
的研发和生产。
例如,三星电子是全球最大的OLED显示屏
供应商之一,其在该领域的投资规模巨大,不断提升技术和生产能力。
其他公司如LG、索尼等也在OLED领域加大了研发
和生产力度。
4. 应用拓展:除了传统的显示屏领域,OLED技术还有广泛的
应用拓展空间。
目前,OLED也被应用于照明领域,例如用于
室内照明或汽车照明系统。
此外,OLED技术在医疗设备、虚
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其他领域也有潜力被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总体而言,OLED技术在显示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技术不断
创新和改进。
然而,仍然需要解决成本和寿命等方面的挑战,以及进一步深化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预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OLED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中国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1831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c.png)
中国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显示屏幕的需求不断增加,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OLED显示屏以其卓越的画质表现和灵活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对中国OLED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OLED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自2024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将OLED显示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OLED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24年,中国OLED面板的出货量达到2.6亿件,同比增长了30%。
中国的OLED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包括OLED材料、设备、面板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等。
其次,中国OLED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OLED显示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中国在超薄柔性OLED、透明OLED、柔性可折叠OLED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在部分方向上超越了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在OLED材料和设备领域也有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减少对外依赖。
再次,中国OLED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显示屏幕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尤其是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OLED显示屏市场的迅猛增长。
加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可观的消费潜力,使得中国OLED行业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市场之一然而,中国OLED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核心技术问题。
虽然中国在柔性OLED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OLED显示屏核心技术方面,仍然相对薄弱。
高端OLED面板生产仍主要依赖进口,中国企业在高端市场仍与国际巨头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OLED显示屏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依然在国外控制,造成了一定的供应链压力。
另一个挑战是环境污染问题。
全球及中国OLED产值、市场规模及出货量分析
![全球及中国OLED产值、市场规模及出货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ecc8b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4.png)
全球及中国OLED产值、市场规模及出货量分析OLED产值快速增长,“十三五”激光设备需求近200亿元。
OLED主要应用市场包括智能手机、电视以及VR、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
2018年,全球OLED产值为255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40.0%。
2014-2018年,我国OLED产值高速增长,从24.9亿美元增长至131.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1.48%,预计2019年将达到16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8%。
据整个OLED加工中用到的激光工序在12道左右,对应2019-2021年全球激光设备投资为每年约200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国OLED投资额将达到2845亿元,而激光设备约占整个OLED生产线投资额通常为5%-7%(一条产能为45K/月的柔性AMOLED6代线),对应激光设备需求142-199亿元,年均28.5-40亿元。
《2020-2026年中国OLED面板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OLED市场规模不断扩张,2020年市场规模343亿美元,单位出货量增速将在2020年到达顶峰。
随着OLED技术发展、成本改善和产能建设等的逐步推进,OLED市场高速增长,2018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为265亿美元,同比增长8.08%,2019年市场进一步提速,实现19%增长至304亿美元。
预计到2023年,全球OLED 面板收入将能够增长至462亿美元。
2020年全球OLED出货面积增速将能达到顶峰,单位出货量将由2019年的约8亿块增长至10.26亿块,同比增长27%。
移动OLED市场需求占比超过80%,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贡献市场增量。
2018年OLED下游应用领域中,以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为主的移动OLED市场占比超过80%,其中智能手机占比最大达71%。
DSCC预计2019年智能手机OLED单位出货量将能达到 4.87亿,同比增长12%),智能手表的整体市场单位出货量将能够在2019年达到7310万,其中AppleWatchOLED出货量将有望实现45%增长,达到2550万。
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
![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e0736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a.png)
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LED等电子设备的崛起,半导体显示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行业中,液晶显示(LCD)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OLED、Micro LED、Mini LED等新技术的出现正在逐渐改变这一格局。
一、市场规模2019年,全球液晶显示器的销售额达到2110亿美元。
预计到2024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到2170亿美元。
与此同时,OLED显示器市场规模也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增速极快。
预计到2024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将达到559亿美元。
二、技术趋势(一)OLED技术OLED技术具有自发光、超薄、广视角和高对比度等优点,在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小型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OLED技术将继续向更大的电视屏幕领域拓展。
同时,OLED还将应用于汽车、虚拟现实等新兴市场。
(二)Mini LED技术Mini LED技术是一种介于LCD和OLED之间的新兴中高端显示技术。
Mini LED的可以通过集成多个LED单元形成像素点,以实现高对比度、高亮度、细节清晰的显示效果。
Mini LED技术在显示屏技术上是一种较为完美的中间方案。
(三)Micro LED技术Micro LED技术是一种LED颗粒非常微小的显示技术,其像素点可在非常小的面积内达到高像素密度,同时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Micro LED市场的销售额将超过300亿美元。
三、市场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小型公司挤压。
根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显示器出货量1.70亿台,同比下降了3.5%。
其中,三星、LG、AU Optronics等大厂商的市场占比略有下滑,而华星光电、BOE、TCL等新兴公司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四、面临的挑战半导体显示行业无疑正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新一代的显示技术不断出现,这也使市场不断变化和波动。
新型显示技术分析及发展概况
![新型显示技术分析及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e6e730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a.png)
新型显示技术分析及发展概况引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新型显示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几种新型的显示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原理和发展状态。
OLED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采用有机材料作为发光层,通过电流激发产生光。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的视角。
同时,OLED还具有柔性和可弯曲的特点,可以应用在可穿戴设备和弯曲屏幕等领域。
目前,OLED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其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改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的OLED产品问世。
QLED显示技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技术是一种基于量子点的新型显示技术。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通过控制其尺寸和组成可以实现调节发光颜色的功能。
QLED技术在光电转换效率、色彩表现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呈现更准确和丰富的色彩。
与OLED相比,QLED显示器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功耗。
目前,QLED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中,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QLED产品问世。
MicroLED显示技术MicroLED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面板显示技术,它采用了微米级的LED作为发光源。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Micr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更广的视角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同时,MicroLED还具有更长的寿命,不易出现烧屏现象。
然而,由于MicroLED技术的制造复杂性和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大规模商用的MicroLED产品。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MicroLED显示技术将迎来发展的机遇。
总结新型显示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
OLED、QLED和MicroLED等技术在显示效果、功耗和可靠性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势。
虽然这些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的研究投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完全替代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为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数字世界。
OLED的发展现状
![OLED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1003f3a7375a417866f8f4b.png)
间插入一个掺杂荧光染料作为
发光中间层。驱动电压从6V 提升至15-16V时获得发光亮 度为2000cd/m2,接近于荧
光灯的亮度
Source: Kido J, Kimura M, Nagai K. Multilayer white light-emitt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J]. Science, 1995, 267(5202):1332-4.
电视机---京东售价¥24388
2
发光原理及构造
01 发光原理
Cathode 阴极 HIL: 空穴注入层
Cathode EIL ETL EML HTL HIL Anode
有机电致发光过程由以下五个步骤 完成: 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的 注入: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 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 注入。 2.载流子的迁移:注入的电子和 空穴分别从电子输送层和空穴输送
首先,蓝色有机物寿命较短,影
响了整体 OLED 显示屏的寿命。
有机光电。
2013年,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 创新性地采用开发出优化的含微米颗 粒的外光提取材料工艺,制备出高光 效的EES-OLED照明模块。开发出EESOLED照明面板量产生产工艺;创新实 现了三层堆叠器件,改进了OLED器件 功能与寿命,开发了防短路、高可靠
02 OLED的技术应用
高性能的彩色化 OLED产品,高色
纯度、长寿命和高解析度为重点的 研究内容。
有源矩阵OLED显示器( AMOLED ), 这种驱动方式的显示器与无源矩阵OLED
OLED 在照明光源领域的应用
显示器( PMOLED )相比能量效率更高,
而且能够实现大尺寸显示。
OLED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
![OLED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3340b3fa26925c52cc5bfcb.png)
OLED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作者:哈继青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3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O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了很大进展,OLED 产业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发光的技术,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也是国际上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竞争热点。
本文介绍了国外技术及产业现状,我国OLED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产业环境,并就我国OLED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机发光显示;产业化;应用;创新引言相比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更轻薄、响应时间更短,可视角范围更大,在移动端、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设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市场对柔性显示的需求更是OLED取代LCD的重要推力。
三星集团(简称“三星”)、LG 集团(简称“LG”)等主流显示厂商已经相继关停LCD产线,并扩大OLED产线,OLED逐步取代液晶显示器(LCD)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柔性OLED屏幕有望在2年后成为主流显示器件。
1我国OLED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OLED材料、器件以及量产工艺的研发。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OLED技术研究水平上升很快,介入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信诺公司”)、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彩虹集团、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等。
其中,以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院校和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了多项OLED技术的突破,使我国OLED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在多项关键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例如清华大学成功解决了高亮度、抗电磁干扰、抗震动和抗力学冲击等关键技术问题,将OLED显示屏成功应用于“神七”舱外航天服上,开创了国际先例。
2023年OLED面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OLED面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b720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5.png)
2023年OLED面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市面主流,但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却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显示技术。
OLED面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是了解该行业潜在投资机会的必要条件。
以下是关于OLED面板行业市场环境的一些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OLED技术与其他显示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包括更全面、更真实的色彩表现、更广阔的视角和更高的对比度。
而且,OLED技术所需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预计未来几年将会达到商品化水平。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的预测,OLED 屏幕产品将在2022年前实现3.7亿美元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2年将增至131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OLED屏幕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大,OLED面板已经逐渐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电子书、车载显示器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其中,智能手机市场是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市场。
OLED面板具有更窄的边框、更薄的机身和更长的电池寿命,智能手机品牌厂家们很快就开始采用OLED屏幕。
二、竞争压力分析OLED市场的竞争很激烈,涉及到半导体企业、面板制造商、显示器制造商和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品牌厂家。
当前,三星、LG、华为、苹果、OPPO、小米等公司提供了不同尺寸和质量的OLED面板,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然而,OLED面板的价格相对较高,不能被大规模采用。
另外,OLED面板的寿命和亮度问题也是主要的限制之一。
为了竞争OLED市场的价格和性能,许多显示器制造商和消费电子品牌厂家开始开发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如QLED技术等。
三、政策利好与市场机遇政府对环保科技的支持成为催化OLED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还有一些政策对OLED产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如政府提供大量的补贴,以激励制造商大规模生产OLED面板。
此外,OLED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c9d0b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c.png)
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有机电致发光(OLED)技术现在已经成为显示行业中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OLED显示屏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极薄柔韧以及低功耗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OLED中间体材料作为OLED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对OLED的性能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对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概述。
OLED中间体材料的定义和作用OLED中间体材料是指充当OLED器件中有机发光层与电极之间的介质的材料。
它们在OLED器件的成长、传输和分子定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确选择和设计OLED中间体材料对于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降低能耗以及延长器件寿命至关重要。
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目前,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值得关注:1. 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OLED中间体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型的有机材料和高效的介质被开发出来,以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消费者对于高质量显示的要求。
2. 市场竞争加剧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公司加大了对OLED中间体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投入。
不仅有很多国际大公司如日本旭化成、鸿富锦等在这一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还有很多中国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
3. 持续的应用扩展OLED技术不仅在智能手机上取得了广泛应用,还逐渐应用于电视、汽车等领域。
这使得对OLED中间体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促使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进一步扩大。
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下是目前OLED中间体材料市场上的一些主要参与者:1. 日本旭化成(Asahi Kasei)日本旭化成是一家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电子材料等为主的综合性材料公司。
他们在OLED中间体材料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提供高性能的有机薄膜。
2. 鸿富锦(HFTC)鸿富锦是一家专业从事OLED中间体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公司。
国内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概况
![国内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4bade1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2.png)
国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开展概况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中文名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
OLED 由于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比照度、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围宽、易于实现柔性和大面积、功耗低等诸多优点,不但可以作为显示器件,在照明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OLED已经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显示和照明产品之一。
OLED的开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但是直到1987年才由Kodak公司的邓青云(Tang C W)首次研制出基于小分子荧光材料具有实用价值的OLED(Alq作为发光层),而聚合物OLED(PLED)是1990年由英国剑桥大学的Friend与Burroughes等人用共轭聚合物PPV制造出来的。
OLED的根本构造通常是一种有机半导体层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治构造,其中一个电极常采用一薄而透明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TO)为正电极,而另一电极则通常采用低功函数的金属如Ca、Al等为负电极,当正负电极外加电压时,有机半导体层就会产生激子并发光,依据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器件就会发射出红、绿、蓝,甚至白色光。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OLED,有机半导体层通常包含多个层,如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同时还往往引入界面修饰层等。
OLED按照组件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OLED可区分为小分子基OLED和高分子基OLED(PLED)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按照OLED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源(被动矩阵)与有源(主动矩阵)两种驱动方式。
根据OLED 的技术原理和制备工艺,通常把OLED 产业链划分为设备制造、材料制备、驱动模块、面板和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等几个局部,其中设备制造、材料制备和驱动模块属于上游领域,面板器件以及模组制造属于中游,各种应用则属于下游。
全球OLE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全球OLE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8f27028d15abe23492f4d67.png)
•摘要:文章对显示技术的发展和OLED产业链作了简要介绍,并着重对OLED显示和照明两大产业的现状、市场前景、技术发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此外,对当前我国OLED 产业存在的问题和OLED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同时提出了我国OLED产业发展的建议。
OLED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快、工作范围宽、易于实现柔性显示和3D显示等诸多优点,将成为未来20年最具“钱景”的新型显示技术。
同时,由于OLED具有可大面积成膜、功耗低以及其它优良特性,因此还是一种理想的平面光源,在未来的节能环保型照明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OLED概述1.1显示技术发展进入21世纪,人们需要性能更好、更能符合未来生活需求的新一代平板显示器,以迎接所谓的“4C”,即计算机(puter)、通信(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汽车电子(carelectronics)以及“3G”时代。
尤其未来的趋势是要在轻巧的柔性体上输送大量的信息和影像,而现今的平板显示器显然已不符合需求。
显示技术在经历了CRT、LCD、PDP技术之后,正向大面积、超薄、低成本、柔性等方面发展。
OLED因自身多项优点,符合未来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显示技术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因此,有专家称二十一世纪最有“钱景”的产业,就是拥有“梦幻显示器”之称的“OLED”。
图1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1.2OLED产业链构成根据OLED的技术原理和制备工艺,通常把OLED产业链划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设备供应、材料供应、驱动模块开发与供应、面板和器件供应以及下游用户,如图2所示。
图2OLED产业链全球OLED主要设备生产厂商有Tokki、ULVAC、Aixtron、Litrex、OTB、MicroFab、DooSan、SeikoEpson、Sunic等,表1所示为量产级和研发/试生产级OLED蒸镀设备供应商情况。
透明OLED显示发展现状及技术分析
![透明OLED显示发展现状及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0cf5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8.png)
透明OLED显示发展现状及技术分析透明OLED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具有透明度高、显示效果好、可弯曲性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事和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透明OLED显示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分析。
一、发展现状透明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该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透明OLED技术已经开始商用化。
2018年,LG推出了一种透明OLED显示屏幕,这种显示屏幕可以放置在车辆前窗玻璃上,显示驾驶员需要的信息,不会影响驾驶视线。
2019年,索尼在中国展示了一款透明OLED电视机,这款电视机可以实现透明度高达50%以上,可以用来展示商品和广告。
此外,还有一些国内企业也开始研发透明OLED技术,如BOE、京东方、华星光电等。
二、技术分析透明OLED显示技术的原理是利用OLED的自发光特性,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OLED 材料制成透明电极,并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形成透明的OLED显示屏幕。
OLED显示屏幕可以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等优点,透明OLED显示屏幕还可以实现高透明度、高灰度、高稳定性等特点。
透明OLED显示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透明电极的制备技术、透明性材料的研究开发、薄膜堆叠技术、控制电路设计和封装技术等方面。
透明电极的制备技术是实现透明OLED显示技术的重要关键技术,目前主要采用金属氧化物材料(如ITO、ZnO等)作为透明电极材料。
透明OLED显示技术还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透明电极的导电性和透过率需达到一定的要求,材料的生产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工艺复杂等问题。
此外,透明OLED显示技术的封装难度也比较大,因为传统的胶合封装方式可能会对透明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新的封装技术。
三、应用前景透明OLED显示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是透明OLED显示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可以用于飞行员头盔上的信息显示、战士装备上的信息显示以及各种军用设备上的信息显示等。
2024年O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O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4e45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7.png)
2024年O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简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照明技术由于其高能效、高对比度、高显示质量和薄型设计等特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OLED照明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随着OLED照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OLED照明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OLED照明市场规模已达到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年均增长率。
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产品的追求以及对于高质量照明需求的增加,推动了OLED照明市场的发展。
OLED照明具有较高的能效和长寿命,对环境友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另一方面,OLED照明技术的价格逐渐下降,使得OLED照明产品更加普及。
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OLED照明产品的制造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未来,OLED照明技术将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家庭与商业照明OLED照明产品具有可调光性、优良的颜色再现性和较低的眩光,使其在家庭和商业照明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OLED照明可以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营造浪漫或专业的氛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汽车照明OLED照明技术在汽车照明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与传统汽车灯相比,OLED照明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丰富的颜色选择,为汽车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发展,OLED照明在车辆信息显示和安全提示方面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公共照明由于OLED照明具有柔性设计和薄型化的特点,因此在公共照明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公共建筑、桥梁等场所可以使用柔性OLED照明技术,将照明功能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
面临的挑战尽管OLED照明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制造成本当前,OLED照明的制造成本仍然较高。
在OLED照明器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昂贵的有机材料以及精密的制造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概况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中文名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
OLED 由于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易于实现柔性和大面积、功耗低等诸多优点,不但可以作为显示器件,在照明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OLED已经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显示和照明产品之一。
OLED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但是直到1987年才由Kodak公司的邓青云(Tang C W)首次研制出基于小分子荧光材料具有实用价值的OLED(Alq作为发光层),而聚合物OLED(PLED)是1990年由英国剑桥大学的Friend与Burroughes等人用共轭聚合物PPV制造出来的。
OLED的基本结构通常是一种有机半导体层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三明治结构,其中一个电极常采用一薄而透明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TO)为正电极,而另一电极则通常采用低功函数的金属如Ca、Al等为负电极,当正负电极外加电压时,有机半导体层内就会产生激子并发光,依据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器件就会发射出红、绿、蓝,甚至白色光。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OLED,有机半导体层通常包含多个层,如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同时还往往引入界面修饰层等。
OLED按照组件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OLED可区分为小分子基OLED和高分子基OLED(PLED)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按照OLED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源(被动矩阵)与有源(主动矩阵)两种驱动方式。
根据OLED 的技术原理和制备工艺,通常把OLED 产业链划分为设备制造、材料制备、驱动模块、面板和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等几个部分,其中设备制造、材料制备和驱动模块属于上游领域,面板器件以及模组制造属于中游,各种应用则属于下游。
国内外OLED产业发展态势一、技术研发1、OLED器件结构简化结构:OLED器件为了获得高的电能利用率,都需要非常复杂的结构设计。
这种复杂的结构增加了OLED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成本,简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简化OLED生产过程,对于促进OLED的产品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J. Meyer等人在2007年首次报导了一种只含有两层有机层的超简化绿光磷光器件,在100 cd/m2下器件效率仍高达40 lm/W(45 cd/A)。
2011年Z. H. Lu教授课题组提出使用氯处理的ITO表面功函数可以被提高到6.1 eV,在制备器件时,省去其他多余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就可以达到能级匹配的目的,大大简化了器件设计和制备。
Tandem结构:Stephen R. Forrest课题组首次报道了在一种白光磷光器件中使用MoO3作tandem结构连接层的一部分,总功率效率为22.7 lm/W,很适合用在tandem 结构的连接层中。
M. V. Madahava Rao提出使用pentacene/C60平面异质结(PHJ)作为tandem结构里一种全有机型的内部连接层,这个连接层的透光率很好,减弱了微腔效应的影响。
马东阁课题组对pentacene/C60的电荷生成层进行界面改性,制备出得白光磷光器件最大效率达到101.5 cd/A(53.8 lm/W),而roll-off从100 cd/m2到1000cd/m2,效率仅从53 lm/W下降到45 lm/W。
SPP增强OLED结构:OLED产生的光有20~40%被限制在SPP中,如果金属表面具有类似纳米结构的形貌,就有可能使限制在SPP中的光被提取出来。
A. Kumar等人利用真空热蒸镀的办法形成一层金纳米团簇,将其应用在磷光器件中,使电致发光强度最大提高2.8倍。
A. Fujiki等人利用化学法在ITO表面形成一层金纳米颗粒,然后在上面蒸镀CuPc作空穴传输层,通过调节CuPc的厚度来改变金属与发光层间的距离,可以使发光强度得到20倍的增强。
F. Liu等人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并在表面包覆SiO2层,将这些Ag-SiO2颗粒间混在磷光发光层中,厚度为13 nm 时器件在200 cd/m2下的效率最大被提高三倍。
量子点在OLED上的应用:Chang-Ching Tu等人利用电化学刻蚀的方法制备了硅量子点,并利用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出硅量子点-有机杂化OLED器件,并且证明发蓝光的硅量子点由于表面氧化产生大的Stokes位移而发红光,对红光硅量子位移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能源部的“固态照明计划”中的“用于OLED固态照明的量子点光增强基板”项目经过美国QD Vision公司的努力,使量子点增强型基板使出光效率提高了60%,增加到76%。
杂化白光OLED结构:杂化白光器件是被认为是目前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用于制备高效长寿命的白光OLED的方法,采用最多的是荧光蓝光发光体与磷光红-黄或绿光发光体相结合的结构。
Young-Hoon Lee等人制备出的暖白光器件,在最大亮度24000 cd/m2时的效率可达到12 cd/A。
Jwo-Huei Jou等人同时使用了深蓝(MDP3FL)、蓝色(DSB)、绿色(Ir(PPy)3)、黄-红色(Ir(2-phq)3)、深红色(Ir(piq)2(acac))等五种发光材料,制备出白光器件显色指数高达93,在100 cd/m2时的效率达到23.3 lm/W(14.3 lm/W@1000 cd/m2)。
新型结构的透明阳极:使用新型结构的透明阳极不仅可以提高出光效率,而且是OLED向大面积方向的发展非常有前景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
Koh等人利用刻蚀的办法制备出具有周期性结构及形状化的ITO层可以有效减少光线在有机/ITO 层之间全反射,使效率大大提高了2倍,如果再加上玻璃外表面微透镜是使用,器件效率甚至可以提高近3倍,这是目前为止报道利用光提取技术增强效率效果最好的。
2、OLED材料OLED材料的特性极大地影响OLED器件的性能,对于OLED发光材料,固态下有较强荧光、载子传输性能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强、量子效率高且能够真空蒸镀或可很好地溶解等特性是非常必要的,各公司和研究机构一直在材料规模制备做更多的工作。
有机电极材料:电极材料分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其中阳极材料常用的是铟锡氧化物(ITO),而阴极材料是各种低功函数的金属,如Al、Ag、Mg、Ca、Ba等。
除了利用碳材料和纳米金属线在阳极进行电极研究,有科学家在复合阴极材料中进行探索,比如使用八羟基喹啉锂来代替常用的氟化锂来改善电子注入,也有研究小组注重于纯有机材料在旋涂技术中对OLED器件的改善,Jen K-Y Alex研究小组就开发了一种基于聚芴主链的水溶性的高分子界面材料PF-OH,制备出高效的高分子OLED白光器件,相比于传统的无机界面材料有低成本、节省工艺步骤的优势。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为了降低电荷从电极注入后进入发光层的势垒,在器件中引入合适的电荷传输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传输材料而言,最重要的是实现载流子的平衡,以免有空穴或电子的浪费。
目前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一般具有芳香胺单元,如NPB,TPD,TCTA和TAPC等,而常用的传输材料有AlQ、BCP、PBD、TPBI以及最近Junji Kido小组开发出的Tm3PyPB]。
客体磷光材料:磷光材料的研究仍然集中在重金属配合物,尤其是在金属铱的配合物研究和开发,目前的难点围绕着蓝色磷光材料展开。
LG公司的Youngjin Kang小组开发了一类带二氟吡啶这类强拉电子基团的铱配合物fac-[Ir(dfpypy)3],该化合物的在二氯甲烷中有着高达77%的量子效率。
除了传统的C^N配体之外,C^P配体也逐步走进了科学家的视野,Yun Chi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C^P配体的铱配合物,想摆脱对传统C^N配体的束缚,由于磷原子的给电子能力更强,形成的配合键的键强也更强,有利于发光光谱的蓝移。
除了金属铱配合物之外,最近Mark Thompson小组利用更为廉价的一价铜的配合物来制作磷光材料,制备了一种新的配体mCPy,制备器件时用其和CuI 共蒸镀,得到[CuI(mCPy)2]2,也取得了4.4%的外量子效率,这个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进展。
主体材料:主体材料是获得高性能器件的关键,主体材料的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
主体材料可以分为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和双极传输型主体材料。
空穴传输性主体材料一般都包含芳香胺结构,常见的是咔唑和三苯胺基团;最近的一些研究也开始的引入芳香醚结构。
最为常用的CBP分子,由两个苯基咔唑分子组合而成,是最早见于文献报道的主体材料,由于咔唑结构有很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同时拥有很好的三线态能级,是主体材料构建中的理想选择,但是仅有2.56 eV的三线态能级将其应用限制在绿光和红光领域,而在蓝光磷光器件中的表现不够优良。
最近的研究则是通过改变CBP的连接方式或是引入桥环结构提高其热稳定性能得到BCBP或是改变其连接方式来改变能级分别得到m-CBP和o-CBP,后两者的三线态能级达到2.84 eV 和3.00 eV,而蓝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8.7%和14.2%。
荧光材料方面,性能最高的是日本出光兴产(Idemitsu Kosan)的材料。
红光效率达到了11cd/A,寿命高达16万小时;绿光效率达到30cd/A,寿命为6万小时;正在开发中的高效率、长寿命蓝光材料BD-2 (0.13, 0.22),效率为8.7cd/A,寿命2.3万小时。
磷光材料方面,UDC公司开发的红光材料色度坐标为(0.67,0.33),效率达到15cd/A,500 cd/m2下工作寿命超过15万小时;绿光材料色坐标为(0.34,0.61),效率达到65cd/A,初始亮度为1000 cd/m2时,寿命超过4万小时;最难得到的蓝色磷光材料效率达到了30cd/A,在200 cd/m2的初始亮度下,寿命达到了10万小时。
总体上讲,OLED红、绿、蓝三色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均基本满足实用化需求。
表13-3给出了国际代表性公司在OLED材料方面取得的器件性能进展。
目前国际上与OLED有关的专利已经超过1400份,其中最基本的专利有3项。
小分子荧光OLED材料的基本专利由美国Kodak公司所有,高分子OLED材料专利由英国CDT和美国Uniax公司拥有,而小分子磷光OLED材料则由美国UDC公司拥有。
二、OLED应用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进步,不论是其面积尺寸、发光效率还是寿命都在不断提升,与之相对应,OLED的应用领域也从小尺寸应用的便携终端显示向中大尺寸应用的电脑屏幕和电视发展,近来也开始向通用照明领域渗透,除此之外,在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具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