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

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

4 图书馆现代 化管理措施
4 1实行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实现图书馆现代管理思想的 .
升 华
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有力的支撑 。专
业 队伍 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数字 图书馆的建设 、运行和可持
续 发 展 ,这 就要 求 图 书馆要 加大 对专 业人 才 的引 进和 培养 。 首 先 ,对 现有 的技 术人 员可 通过 有计 划 的馆 内培训 ,定 期举
参考咨询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 ,馆际互借服务等数字化
建设 外 , 还必 须 引进 图书 馆集成 管理 系统 , 组织 精干 力量 , 并
图书馆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合才能满足,这就需要图书馆之间 相互连接,整合为一个整体为读者服务。
第四, 全球 化 经济 趋势 使得 国内市 场 与 国际市场 相 融合 ,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实现必须 以恰 当而先进的 信息技术的选择 与应用为前提 ,并以信息技术框架为基础。
办一些学术研讨 、经验交流的会议、活动 、业务培训、聘请
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 ,集中授课等方式 ,从而提高技术人 员的综合素质。其次,随着图书馆的发展 ,制定一些相关的 政策 , 来稳定和留住专业人才 ,合理地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
3 图书馆 现代管理存在 的问题和 不足
第 一 ,受市 场 经济 的影 响 ,使 得经 济 运作 方 式 、思 想观
念 、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数字信息将成为
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面对市场经济,图书馆表现 出很多的不适应和无所适从 ,末能解决数字信息的复杂多样
世纪 8 O年代末 9 年代初提出了建设现代图书馆 ,最初国内 O
1 图书馆 现代化 管理 的必要性 及其 现实意义

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基础管理

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基础管理

论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基础管理【摘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以及教育的中心,同时也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现有管理制度的局限性以及特点,提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应把控好开放性、以人为本等原则,建立起一套本体化的开放性管理方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开放管理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国家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现存在着封闭的情况,在现有的高校图书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妨碍了图书馆的进步。

在当前的图书馆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为读者服务的意识不足图书馆是一个具有文化象征的地方,重视环境的建设其实就是重视对人的尊重和关心,体现了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同时,图书馆与是一个知识传播的主要场所,是人们终身接受教育以及文化熏陶的地方,所以,打造出良好的图书馆的内外环境是时代的需求。

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以服务读者为基础,向他们提供最大的方便。

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很多高校图书馆应付式打发读者或者是服务态度冷漠的现象普遍存在,又或者是有着良好的服务态度,但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无法真正的从行动上解决读者所遇到的问题。

2、构建设备不完善,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国内的高校图书馆设置的部门数量多且复杂,基本上是沿用了以外借、阅读、咨询、检票分离的传统服务方式。

在空间的格局上将书目查询、电子阅览、文献复制等功能相互分离。

收藏收的划分上太单一细化,图书馆内又分成多个阅读室,藏书的格局凌乱、配置重复。

这种划分的结果让读者觉得不方便,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书刊放在哪个位置。

同时,因为部门多,管理从属的方式多,让人员配置以及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运用,导致了图书錧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浪费。

3、资源共享无法落实到位。

因为图书馆是面对全体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的地方,所以要全面地开放。

但是,在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的各院系的资源却有一种守着自己的土地、强调为本院和本第的学生和教师服务的心理,其他院或系想要借阅这类的资料是很难的。

国内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探究

国内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探究

国内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探究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大学教育的普及,国内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源和知识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国内大学图书馆也不断进行现代化建设,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本文将探究国内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背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背景现代化建设是国内大学图书馆在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背景下进行的重要举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书籍阅读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研究人员的需求。

国内大学图书馆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服务理念,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以更好地支持学术研究和教学。

二、特点1.数字化资源丰富:现代化建设使得国内大学图书馆能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学术数据库等。

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术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2.智能化服务提升:现代化的图书馆还引入了智能化系统,如自助借还书机、自动售书机、智能导航系统等,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智能化系统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还提高了借阅效率和服务质量。

3.空间设计创新:现代化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注重灵活性和开放性。

除了传统的阅览区、书库区外,还增加了多功能学习空间和创新实验区。

这些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加舒适和适应不同学习需求的环境。

4.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现代化建设也使得国内大学图书馆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图书馆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观点的机会。

这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合作,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1.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大学图书馆将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服务模式。

例如,图书馆将可以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发现更多与其研究兴趣相关的文献资源。

图书馆图书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图书馆图书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图书馆图书创新管理模式研究摘要:有效分析图书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及基本服务职能转变的基础。

创新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发展的动力,也是图书馆自身价值的体现,只有不断创新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才能推动图书馆真实实现其社会价值。

关键词:图书管理;创新;模式图书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计划、控制、协调、智慧等行动,来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以充分发挥图书馆图书的价值,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随着现代化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均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传统的管理观念事实上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为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图书馆服务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图书馆自身职能,创新图书馆图书管理方法。

一、管理制度的有效创新推动图书馆图书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需要完善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制度的运作规章原则创造性的分配制度资源。

图书管理应该从管理的基本体制机制入手进行创新变革,以实现财务及分配等基本制度的创新,进而科学合理的对制度资源进行配置,综合采用多种创新方式方法建立一定的制度体系。

创新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综合性的制度体系、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及基本业务工作制度体系等几方面内容,首先综合性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基本业务部门的设置以及职责范围、工作内容与管理权限、管理者基本职责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图书管理人员的考核、晋升等内容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具体业务范畴与管理原则等内容;业务工作制度体系主要表现为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有效规范,比如文献的采集、编纂、查阅、咨询等内容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内容。

另外创新制度还包括关于读者的服务性规范制度,比如如何有效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内资源的权责义务,如何体现服务至上的基本原则等。

二、知识管理的有效创新图书馆图书管理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创新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的管理内容,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馆内的知识、技术及人力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开发,进而推动知识的创新,推动知识价值的有效实现。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摘要】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是图书馆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趋势。

在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逐渐走向专业化和深度化,涉及到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国外图书馆管理研究则更加关注信息科技的应用和国际合作。

未来,图书馆管理研究应该继续关注数字化转型、服务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展望未来,有必要深化理论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以促进图书馆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国内、国外、热点问题、趋势、总结、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仓库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管理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管理研究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创新、用户需求变化、信息共享与开放等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管理图书馆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成为了图书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管理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研究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图书馆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图书馆运作和服务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为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的概述,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分析国内外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现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创新管理与服务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创新管理与服务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创新管理与服务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崛起,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存储和传播中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提供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服务,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本文将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创新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图书馆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论文、电子书籍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数据资源。

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的可能性。

图书馆需要将已有的数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2. 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大大增加,图书馆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

通过对用户行为、借阅情况等数据的分析,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调整馆藏结构和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藏书管理、图书采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3. 创新服务模式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以开展更加多元化和创新的服务模式。

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可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提供在线图书借阅服务;可以开展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等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学术支持。

这些创新服务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4. 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持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所面临的管理工作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图书馆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将大数据技术纳入图书馆管理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管理和利用。

图书馆还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技术能力,确保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1. 多元化的数字化服务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服务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开放多元休闲舒适人文人本”的理念建设第三代图书馆

以“开放多元休闲舒适人文人本”的理念建设第三代图书馆

以“开放多元休闲舒适人文人本”的理念建设第三代图书馆第三代图书馆是一种以“开放多元休闲舒适人文人本”的理念建设的现代化图书馆。

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籍存放地,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和服务的文化休闲中心。

本文将探讨第三代图书馆的建设理念,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三代图书馆以“开放”为核心理念。

它们不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向社会各个角落敞开怀抱的场所。

无论是孩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无论是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还是流动人口,图书馆都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获得知识、文化和娱乐。

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服务设施、馆藏资源等方方面面。

开放的图书馆需要提供更宽敞的阅览空间,更舒适的休息设施,以及更便捷的数字资源服务。

只有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开放第三代图书馆才能真正成为全民学习和阅读的天地。

第三代图书馆强调“多元”和“人文”。

它们不再仅仅以传统的书籍为主要资源,而是包含了多种形式的知识和文化资料。

音像资料、数字资源、社会文化遗产等,都应该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一部分。

图书馆也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演出等,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参与者。

这种多元性的体现,让图书馆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机构,而是成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场所。

第三代图书馆也关注“休闲”和“舒适”。

它们不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的场所,而是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和休闲设施。

无论是阅读桌椅、舒适的休息区,还是音乐、影视设备,都应该让读者在图书馆中能够找到最舒适的体验。

这种休闲舒适的氛围,让读者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放松和愉悦。

最重要的是,第三代图书馆关注“人文”和“人本”。

它们不再只是传播知识,而是成为了人文关怀和人本服务的场所。

图书馆应该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服务,如残障人士服务、留守儿童服务、老年人服务等。

图书馆也要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培养读者的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

这种关注“人文”和“人本”的特质,使得第三代图书馆成为了城市和社区的文化中心。

现代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 .外 界 带来 的挑 战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1. 用发展的眼,对图书馆的今天进行分析并审视 未来的发展趋势, 使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提高, 树立品 牌意识, 开发个陛化、 多元化的特色服务, 从而来满足社会各界读者对文献信 息 日益 增长 的需 求 , 高图书 馆在 信息 社会 中的竞 争力 , 提 使其立 于不败 之地 。 ( )整 体性 与开 放性 。 2. 图书馆 是 文献 信 息 系统 的一 个 组成 部 分 , 因此 , 在 图书馆 的管 理上 首先 应该 以整 个系统 的发展为 前提 , 要具备 对社 会的 其次 服务性与改革创新的超前意识 , 在对 自身文献信息资源整体性、 创新性的 、 个陛化的建设过程中, 也要加强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与经验的交流, 从而 实现文献及信息资源 的共享。 最后 , 要树立开放观念 , 善于吸纳汲取 国内外 图书馆在管理上的创新经验 , 加强馆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 保证图书馆拥有 广 阔的 发展 空 间。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3. 人是知识和智力的载体, 人有了知识和智力 即 可称 之 为人 才 , 是 一 个知 识 经济 的 时代 , 才 的地 位 举足 轻 重 。 人才 这 人 得 者得天下, 得人才者得到快速发展 自我的机会。 目前, 读者的信息知识需求 日 益增 长 , 图书 馆 的信息 知 识提 供 能力 相对 落后 , 谓 是 图书馆 界 的基本 而 此可 矛盾 , 而图书 馆 员工 整体 专业 素质 不 够 即为主 因。 做到 以人 为本 就要 求尊 要 重、 理解、 关心三位一体 , 从而激发人的热情 , 使人的需求得到相对满足 , 完善人的个性。 这样的管理才能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自身价值的最大体 现 , 具 有 丰 富生命 力 的 管理 模 式 。 是 4图书馆 员 工专 业素 养 的培 养与提 高 .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性的探讨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性的探讨

到 了制 度属 性 因素 、 策栓 塞 因素 、 政 管理 方式 因素 等的 限制 , 有充分发 挥其 服务 功 能。 实现 具有 现代 特 色 没 要
的开放 , 需注 意提 高高校 图书馆 的综合 实力 , 立齐抓共 管机制 、 鉴 国外先进 经验诸 方 面的工作 。 建 借 中 图分 类号 : 2 86 G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 3 1 8 (0 80 — 0 6 0 10 — 5 8 2 0 )6 0 3 — 3
t e f c os o h y tm,p l y a d ma n r o n g me t n o s t d s ly i e v c u c in f l . h a tr f t e s se oi n n e f ma a e n ,a d d e n’ ip a t s r ie f n t u l c s o y T s o t e o h w h mo e n h r ce s c o p n e s i d r c a a t r t s f o e n s , t i i mu t e mp o e t e o rh n ie  ̄ n t o e s b i r v d h c mp e e s s e gh f t v h
到 20 0 4年 为止 . 国大 学 图书馆 藏 书流通 率平 均低 他一些 高校 图 书馆 , 对外 开 放规则 也 大致 相 同 , 我 其 都 于 4 %。 0 个别 的还 不 足 2 %. 0 也就是 说有 4亿 册馆藏 是只阅不借 。 清华 、 北大等高校更是需要开具介绍信
Dic si n o h a e i b a y’ e i g t h u l s u so n t e Ac d m c Li r r S Op n n o t e P b i c

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开放性

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开放性

推动知识的传 播和普及,提高全社会的 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促进社会进步
图书馆的开放性能够激发 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是构建和 谐社会的基石之一。
04
图书馆公共性与开放 性的关系
公共性对开放性的影响
保障公民阅读权利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其公共性 强调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为公众提 供平等、自由的阅读服务。
公共性要求图书馆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活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传承,推动 文化多样性和创新。
促进信息公平获取
公共性要求图书馆向所有人开放,打 破信息壁垒,使不同社会群体都能获 取知识和信息,促进信息公平获取。
开放性对公共性的影响
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图书馆的开放性鼓励公民参与图书馆的运营和管理,提高公民对 图书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图书馆应提供无障碍的物理环 境,方便所有人进入和使用图 书馆资源。
图书馆应提供平等获取信息的 机会,不因个人身份、地位等 因素而有所限制。
图书馆应积极推广阅读文化,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更多 人参与图书馆的各项活动。
图书馆开放性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信息公平
图书馆的开放性有助于打 破信息壁垒,缩小信息鸿 沟,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 ,促进信息公平。
THANK YOU
放性提供了基础。
开放性是公共性的保障
02
图书馆的开放性能够不断优化服务,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和满意
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性。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3
公共性和开放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
发展和进步。
05
图书馆公共性与开放 性面临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需要探索新理念来进行管理与服务。

数字化时代给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化管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是数字化化管理,即将管理过程、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全部或部分数字化。

数字化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等。

(二)平台化服务: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理念是平台化服务,即利用信息技术将高校图书馆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数字化平台,为读者提供跨时空的全面服务。

(三)智能化服务: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理念是智能化服务,即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打造成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和学习能力的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

(四)社区化服务: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理念是社区化服务,即利用虚拟社区和实体社区等多种形式,形成由读者为中心的社区服务模式,满足读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五)创新化服务: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理念是创新化服务,即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新方法等,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和学习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水平。

(六)开放化管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新理念是开放化管理,即在保障信息安全和管理效能的前提下,利用开放平台和合作模式,与外部合作伙伴实现图书馆资产的共享和开放,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资源成本。

(一)数字资源共享服务模式:数字资源共享服务模式是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模式之一,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将各种数字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多元化的服务。

(二)虚拟图书馆服务模式:虚拟图书馆服务模式是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另一种颇具前瞻性的服务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与技术手段建立一个虚拟的图书馆,实现读者从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图书馆资源,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满意度。

高校图书馆开放性论文

高校图书馆开放性论文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性摘要: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教育中心,也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时期,许多高校都建造了现代化的馆舍,管理方面也实施了系统化、智能化,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读者至上的人文关怀,如果高校图书馆可以实施开放性策略,则会更加深受读者欢迎。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开放性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建设具有提高藏书利用率和提高图书流通效率、方便读者的特点,这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做好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积极宣传开放性建设,提高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建设的认知度。

高校图书馆开放性建设需要通过宣传使广大读者知晓,宣传的内容可以包括开放性建设的意义、时间、实现方式、操作流程等等。

宣传的对象不仅包括校内广大师生,而且应包括本地其他高校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等,让四面八方的读者都能够知晓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与服务范围,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进而使读者真正享受到开放性建设带来的方便、快捷、轻松的全方位、人性化服务。

2、加强对图书馆空间上的分区管理。

图书馆的布局是否紧凑、功能分区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管理是否方便,而且关系到读者借阅、查询的便捷和图书馆功能发挥的程度,进而影响到图书馆开放性建设的进程。

图书馆对外开放要考虑到读者利用的方便、快捷,而且也要考虑到读者的利用趋向,因此在布局上,要实现分区管理:(1)将读者活动区与内部工作区分开,设置各自的出口,读者与工作人员从不同门进出。

(2)将阅览区与公共活动区(报告厅、展览厅等)分开,将阅览区设置在比较宽敞易找的阅览室,便于分别管理。

(3)将行政业务办公与读者阅览区分开,使广大读者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3、构建本馆特色资源。

高校图书馆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开放性建设”的服务理念实践中,应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具有特色的馆藏资源,这是做好开放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学科影响力。

开放式图书馆及其运行模式研究

开放式图书馆及其运行模式研究
其次 , 按不 同的学科主题来划分 图书 阅览 区。总体 而言 , 应 该采用无阻隔的大开间布局 ,打破图书馆各阅览 区之 间传 统的 封闭模 式 , 并 以宽 阔的通道分隔不 同的阅览 区。在 功能布局上 ,
以及各 种硬件 设备进 行合 理配 置 的一 种新 型的 图书馆服 务模
式。
设 国家级 文献 阅览 区 、 本地 文献 阅览 区 、 省( 市) 外 政府信 息 阅
览区、 工具 书阅览 区 以及 其他 常用参 考文 献阅览 区 , 有必 要 时 还 可设置 外文文 献 阅览 区 , 尤其 是对 于一 些年长 读者 , 还 可专
门为其设置古籍 线装书 阅览 区 , 并 为有文献 资料收藏爱好 的读 者设 置过期报 刊阅览区 , 从而满足 各个不 同年龄阶段读者 的不
l i b r a r y , a n d p u t s f o r wa r d s o me me a s u r e s or f p e r f e c t i n g t h e n o n - ma t e i r a l i n c e n t i v e s or f t h e s t a f f s i n p u b l i c l i b r a r y . KEY W ORDS : P u b l i c L i b r a r y ; n o n - ma t e i r a l i n c e n t i v e s ; i n c e n t i v e me a s u r e s
阐述 了开放式 图书馆 的 内涵和该 运行模 式的必要性 , 并 以此为基础 , 分别从 功能布局 、
馆藏 资源及服 务形式 3个方面, 论述 了在硬件层面 、 资料信 息层 面、 馆 员层 面在开放式

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与管理研究论文

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与管理研究论文

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与管理研究摘要:目前图书馆工作正经历着一个服务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过程,高校图书馆为实现由被动服务模式转向主动提供服务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在努力,改革服务成为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本文围绕高校图书馆的转变、职能、现状和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并提出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管理发展的拓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变与管理现在,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教师为主的传授知识模式向学生为主的创造知识模式转变,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重新确定图书馆的功能和责任。

目前图书馆工作正经历着一个服务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过程,高校图书馆为实现由被动服务模式转向主动提供服务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在努力,改革服务成为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不断扩展服务范畴和转变服务思想,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服务需求,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和任务。

1.新型信息服务理念的转变1.1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传统高校图书馆是被动式模式服务,缺乏主动和开拓意识服务,从传统信息服务模式中走出来,转变服务观念,由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开放式服务。

1.2创新信息服务理念加强网络新技术培养,利用网络时代下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推广应用新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图书馆人创新能力和开拓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新型信息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把静态服务改变为动态服务。

充分了解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充分利用有价值观的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技术,主动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做好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与师生良好互动,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

1.3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理念传统的信息服务是以本校文献资源为中心,被动地开展服务的。

而随着网络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图书馆服务的不足,扩大了服务范围,有效地缓解了服务的压力,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

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

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浅析摘要:网络化管理是图书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的新的管理理念,管理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目标。

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对现代图书馆中知识管理模式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应用环境和应用方法进行作了介绍。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管理理念知识管理的实行是当今经济时代对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求,图书馆作为为社会人才提供“知识储备”的重要场所,其知识管理的施行既是突出其自身特点的一种方式又是图书馆管理的发展需求。

任何组织或单位的管理改革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通过不断调整,使机构的管理系统得以完善。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模式有利于图书馆以新的视角看待与其今后发展息息相关的理论研究,其发展领域的拓展,让图书馆的知识地位得以凸显,并让管理层的组织能力得以发挥。

笔者主要就知识管理方式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作出探讨,并提出看法。

1.知识管理方式应用的重要性1.1实现知识共享。

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是图书馆所起的基本作用,也是其职责所在。

现代化的知识普及最注重的就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这样的发展形势符合未来著作权体系合理化、科学化的构建特点。

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包括很多内容,如社会信息、图书馆自身特点及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等,都是知识管理构建要加以考虑的。

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动员校领导、上级教育机构、政府部门、文化监管部门等一切力量,为在校学生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建立一个充实自我的知识园地。

1.2完善宏观管理。

分级管理和多元化行政管理的设置是图书馆宏观管理体制实施的两大措施,规划管理的强调有利于建设完备的市场配置机制和完善的宏观调控管理,进而加快图书馆宏观化控制管理实行的步伐。

如此,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总体设计规划就会得到保障,并结合预期的设计要求规划图书馆知识供求策划,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推行图书馆的宏观管理制度,对图书馆知识供应的形式和方法进行调控,增强图书馆知识教育的组织效果,促进图书馆市场运行水平的提高。

现代图书管理模式论文

现代图书管理模式论文

现代图书管理模式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与共享是现代图书管理和发展方向,图书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从虚拟走向现实,知识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搜索,文献的整理;信息的服务等方面,其现代图书管理模式向智力型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现代图书;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中图分类号: f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he global exchange and sharing is the modern library manage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library management from virtual into reality, the boundaries of knowledge has not only confined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search, the sorting of literature;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so on, the modern library management mode to diversifie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keywords: modern books; management mode; service mode现代图书管理观念是“以人为本”,以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觉服务为特征。

从“为读者服务”转向“协调、合作、共享”.主动寻找图书信息服务市场为本质的观念。

同样是服务,但其本质的内涵已经不一样了。

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寻找服务,这就根本上改变了服务的方向,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客观.上必然促使图书管理服务的水平提高。

开放式书架管理制度

开放式书架管理制度

开放式书架管理制度
是指图书馆或其他机构中书架的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制度允许读者自由地选择书架上的图书,并自行借阅和归还。

开放式书架管理制度的特点包括:
1. 自由选择: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书架上的图书,无需事先提出申请或向工作人员咨询。

2. 自助借还:读者可以自行完成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无需等待工作人员的帮助。

3. 实时更新:书架上的图书库存信息会实时更新,读者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或手机应用查看图书的可借阅数量和位置。

4. 自助借还设备:图书馆或其他机构会提供自助借还设备,包括图书扫描仪和自助借还机,方便读者完成借阅和归还的操作。

开放式书架管理制度的优势包括:
1. 提高效率:读者可以自行选择图书并快速完成借阅和归还,节省了等待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图书馆的借阅效率。

2. 提供便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图书,无需受限于预约或咨询。

3. 强调自主学习:开放式书架管理制度倡导读者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自我管理能力。

4. 降低成本:开放式书架管理制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参与和图书馆的运营成本,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第 1 页共 1 页。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放式管理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放式管理模式探讨

第7卷第3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01.7N o.3 2008年6月Jour nal of W uxi I n s ti t u t e of T e chno l og y Jun.2008v-高职院校图书馆开放式管理模式探讨徐志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江苏无锡214121)摘要: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性服务管理模式的原则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80(2008)03—0095—02O n O peni ng U p S e r vi ce M anagem ent M ode For C ol l ege L i br ar i esX u Zhi yi ng(W uxi I nst i t ut e of Techno l ogy,W u xi214121,C hi na)A bs t r a ct:H avi ng anal yzed t he oper at i o n m ode,char act er i s t i cs a nd l i m i t ati ons of t he cur rent l ibr ar y m anage m e nt i n t he co l-l eg e l j b谢es,t hepa per put sf or w ar d pr inci ples f or t he est abl i shm ent of m od em m anage m e nt f or t he col l ege l ibr ari es.I t als oes.t a bl i she s强ope n--ser vi c e m od e of col l ect i ng—ci r cul at i n g—r eadi ng—con s ul t i ng i ntegr at i on i n t hecol l ege l i br ari es.K e y W ords:col l ege l i br ar y;op en m anage m e nt m o de;ser vi ce m od e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弊端,一是设置的部门数量通常较多,习惯“各自为政”的孤立发展模式,设立了传统的外借室、阅览室、咨询服务室等等,各个室的服务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馆 可 以让 图书 馆 的管理 人员 与 读者 进 行 广 泛 的 沟通 交 流 , 以通过 网络 实现 远 程协 助 , 可 以通 过 博 客 可 也 等与 读者交 流 , 解答 读者 需要 帮助 的问题 。 2 建 立 开放性 图 书馆 的现代 化管 理模 式
2 1 建立 开放 性 的现代 化 图书馆 .
标 准 化 , 面推 进 开放性 的 图书馆 的现 代 化 管理进 程 。 全
中图 分类 号 : 2 G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18 ( 0 2 0 0 2 — 2 10 5 8 2 1 )4— 0 1 0
1 现 代化 的开 放性 图 书馆
式, 开放性 的现 代 化 图书 馆 的管 理模 式要 求 必须 极 大地 丰 富图 书 馆 的 电 子 馆 藏 , 以 丰 富 该 图 书 馆 的 并
第3 2卷 第 4期
河 南 图书馆 学- T 1
21 0 2年 8月
开 放 性 图 书 馆 现 代 化 管 理 模 式 研 究
周 爱 丽
( 州科技 贸易职 业 学院 图书馆 , 东 广 州 5 14 ) 广 广 14 2
关键词 : 开放性 ; 范化 ; 准化 规 标
摘 要: 要做 好 现代 化 的开放 性 的 图书馆 管理 工作 , 须做好 信 息化 管理 的基 础 工作 , 必 并在 此基础 上 不断提 高 网络 资 源的传 输 能力 , 断拓 宽信 息资 源的传 输 渠道 , 而 实现 现代化 图书馆 的 网络 管理的规 范化 、 据传 输 不 从 数
对 纸质 馆 藏 的 数 量 提 升 。纸 质 馆 藏 和 电 子 馆 藏 一 样, 是建 立 开 放 性 图 书 馆 信 息 化 管 理 的 物 质 基 础 。
不 断地 丰富 纸 质 图 书 的 馆 藏 , 仅 是 因 为 有 一 部 分 不
读者 更钟 爱纸 质 图书 , 愿 意有 手 捧 图 书 , 吸墨香 更 呼 的感 觉 , 而且更 是 因为 电子 馆藏 有 出现故 障 的可 能 , 万一 图书馆 的 电子 网络 系统 出现 了无 法 恢 复 的恶 性 故 障 , 么就 依 然 要 依 赖 纸 质 图书 的 馆 藏 来 面 对读 那 者 。并且 纸质 图书 还 可 以作 为 依 据 , 提供 更 丰 富 的 文献 资料 。最 主要 的是 , 纸质 文 献 具 有 为读 者 直接 借 阅的优 点 , 是 电子产 品所 不 能 比拟 的 。 因此 , 这 开 放性 图书 馆应 当建 立 以传统 纸 质文 献 资 源 和 电子 文 献资 源并 存 的馆藏 资源体 系 , 取 所长 , 各 这样 才 能使
开放性 图书馆 的馆 藏资 源得 到充分 的利用 。
的信 息 以及 与之 相 关 的 知识 , 些 信 息 都 是 通 过 电 这 子 信 息 的形 式 提 供 给 读 者 的。 除此 之 外 , 者 还 可 读 以在 网上搜 索 到各 类期 刊 和各 类科 技 论 述 等需 要 的 资料 及参 考 文献 。另 一 个 重 要 的特 点 是 , 子 图 书 电
资料 , 而且 还可 以通 过 图书 馆 的 阅读 系 统 , 阅读 和检 索到 国 内外 的各 类 文献 , 者 根 据 自己 的需 要 来 选 读 择 自己所要 查 阅 的图书 资料 和 搜索 相 关 的其他 图书
2 2 协调 好 电子馆 藏 和纸质 文献 馆藏 之 间的关 系 .
在极 大地 丰 富 电子 图书 馆 藏 的 同 时 , 要 不 断 也 地提 高纸 质馆 藏 的数 量 , 能有 了 电子馆 藏 , 停 止 不 就
电子 出版 物 的馆藏 作为 工作 的第 一个 重 点 。所 以建
1 1 现代 化 图书馆 的基 本概 念 . 现代 化 图书 馆 的 开 放 性 , 为适 应 新 时 代 的需 是 要 , 对市 民开 放 的 图书馆 , 以往 不 同 的是不 需 要 而 与
立开 放性 的现 代化 的 图书馆 首 先就 是 搜 集更 多 的最 新 的 电子 出版 物 信 息 , 以此 来 作 为 图 书 馆 的 电 子 馆 藏 , 且要 不 断 地 更 新 和 不 断 地 加 入 新 的 电 子 出 版 并
开放 性 电子 图 书 馆 , 通 过 对 电子 出 版 物 在 网 是
品, 通过 购置 相应 的 电子设 备 , 组织 专 业 人 员研 究 和
开发 出 自己所 需 的各类 电子产 品。通 过 对读 者 的培
训, 引导 部分 读 者 使 用 包 括 光 盘 在 内的 各 类 电子 阅
读产 品 , 充分 发挥 电子 阅读 产 品的优 势 。
图书 馆和 电子 图 书馆两 部 分 。纸质 馆藏 便 于读 者 直
接借 阅 , 其 占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空 间大 , 但 而且 也不 便 于 图书 馆 之 间 的相 互借 阅 和馆 际 交 流 , 已经 远 远 不 能 适 应 现 代 电 子信 息 时代 科 学技 术发 展 的要求 了 。
12 开放性 电子 图书馆 的概 念 .
物来 丰 富馆 藏 。这 就 要 求 , 书馆 要 根 据 读 者 的各 图 类需 求 , 合 最近 的 阅读 热 点 , 结 有计 划 地 购 买或 者 复 制所 需 的 电子 出版 物 。 同时加 强 开发 相 应 的 电子 产
任 何 费用 和办 理任何 手 续 就可 以阅读 。它 分 为 纸质
上进 行传 播 , 实现个 人 阅读 , 且可 以 与 图书 馆 的数 并
据系 统进 行 每 天 多 次 的更 新 , 以实 现 及 时 添 加 图 书 馆 最 新 的馆藏 资源 的要 求 。 电子馆 藏 是 运 用 现代 化 的 电子文 档作 为 载体 的 一种 新 型 图 书形 式 , 电子 图 书馆 不仅 可 以储 存 更 多 的 图 书 , 读 者 阅读 和 查 找 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